高中化学_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展示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引导学生探索液体有没有挥发性,对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请学生来演示闻气味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是一瓶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气体是氨气,氨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思考与交流]

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后,请一同学小结讨论结果。

(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易液化(因为氨气可液化后放在槽罐车中运输)。

[提出疑问] 氨气的水溶性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实验探究] 氨气喷泉实验。

[学生活动] 学生演示喷泉实验,思考氨气还有什么性质?

[现象] 形成喷泉,溶液变成红色

[结论] 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 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实验成功关键]:烧瓶干燥、装置气密性良好,氨气充满烧瓶。

[提出问题]引发喷泉的操作是怎样的,为什么会产生喷泉现象?[学生回答]挤压塑料瓶让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易溶于水,烧瓶内

气压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提出问题]除氨气外还有哪些气体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做喷泉实验的液体一定是水吗?

[学生回答]做喷泉实验的液体不一定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喷泉,氯化氢等易溶

于水的气体与水形成喷泉。

[总结]只要气体易被液体吸收,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均可产生喷泉。

[过渡]氨气仅仅是溶解在水中吗?哪个实验现象能证明氨气和水反应了?

[学生回答] 做过喷泉实验的溶液呈红色(水里加了酚酞)

[结论] 氨气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

[学生讨论] 氨水中的粒子:NH3、H2O、NH3?H2O 、NH4+、OH-、H+ [提出问题] 液氨与氨水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讨论液氨与氨水的不同,并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氨气能与酸反应吗?

[小魔术] 两根洁净的玻璃棒,一根玻璃棒蘸浓氨水,另一根玻璃棒蘸浓盐酸,然后相互靠近,但不接触,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 观察现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现象] 两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大量白烟产生。

(2)与酸的反应:NH3+HCl= NH4Cl

[提出问题] 如果把浓盐酸换成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否有相同的现象?[学生回答]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产生白烟现象,浓硝酸有挥发性可以产生白烟现象。

[师生共同总结]浓氨水与挥发性浓酸相遇产生白烟。

[学生活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过渡]根据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预测氨气还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

[学生回答]氨分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它的化合价可以升高,具有还原性。

(3)氨气的还原性:

高温

4NH3+5O2=====

4NO+6H2O

催化剂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如何来制取氨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 课本8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氮的循环氨气

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

2、NH3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高温

4NO+6H2O

3 NH3的催化氧化:4NH3+5O2=====

催化剂

学情分析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缺,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 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这节课所学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学习效率高,获得知识更轻松,更牢固。

教材分析

氨气是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内容,学习氨气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技术的关系;从氨的循环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知识上重点介绍氨气的水溶性,氨水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唯一气体,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它在工业上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氨是氮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是化肥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氨气的学习还对后面的铵盐、硝酸、合成氨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评测练习

? 1. (双选)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某浓酸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能观察到白烟的是( )

? A. 浓硫酸 B. 浓磷酸

? C. 浓盐酸 D. 浓硝酸

? 2. (双选)下列检验氨气的方法,可行的是 ( )

? A.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看是否有白烟

? B. 观察气体颜色

? C. 检验其溶解度,溶解度大,即是氨气

? D. 用湿润的红色试纸靠近瓶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 3. 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

B.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 D.在反应 3Cl2 + 8NH3 == N2 + 6NH4Cl 中氨气作氧化剂

4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

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 5. 右图为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⑴用图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

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

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只提供如图乙的装置,请说明

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实验和讨论分析的方法来完成教学,课堂上的实验学生基本都能完成并达到相应的效果,现象很精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积极地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并能小结现象和可能的科学原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对知识的组织应用能力。整个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3、掌握喷泉实验的操作原理;

4、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

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闻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的气味,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望。

2、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认真仔细、努力探索的优良

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氨气的化学性质。

2、氨水的组成及其碱性。

3、喷泉实验的操作和原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