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

理详解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正如前述,企业应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通过债权债务变动、存货变动、应计及递延项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附表调节项目包括四类: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调节公式是: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其他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下,还应该加少数股东收益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涉及现金收支,但对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如融资租赁设备,记入“长期应付款”账户,当期并不支付设备款及租金,但以后各期必须为此支付现金,从而在一定期间内形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支出。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主要有:债务转为资本、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附表主要项目填列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包含“八大减值准备”,分别涉及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无论何种情况,均属于已影响净利润但是没有涉及现金这一情况,因此都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增。本项目可以根据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对净利润的影响涉及以下三种情况:

①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②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③借:在建工程贷:累计折旧

显而易见,三种情况中,③是一种投资活动产生的累计折旧,与经营活动和净利润均无关,毫无疑问,必须从累计折旧总额中剔除。只有①属于管理费用,期末必须结转到本年利润去,而导致净利润的减少,但是其实际上未涉及现金,所以必须加以调整。而现在关键的问题是,②属于经营活动,其中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分配到生产成本,最后再结转到产成品。然而在销售不确定的情况下,很难准确界定其与净利润存在什么直接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说,无法确定其是否属于上述的调整对象。但是副表编制要求规定,只要涉及经营活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由于其不涉及现金,所以一律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去。一个问题提出,这样调整的结果不是显然导致副表编制的不准确性吗事实上这正是现金流量表副表编制的精巧之处。在无法确定经营活动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影响净利润的情况下,现金流量表副表编制采用先粗后细,先总后分的基本思路,先假定涉及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全部影响净利润,而如果固定资产折旧确实有一部分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净利润,则这一部分折旧必然表现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和产成品的期末余额的增加上,请注意,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和产成品正属于存货范畴。因此,现金流量表副表已经设置了严密的编制程序:凡是存货的期末余额增加,则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减,这样。如果固定资产折旧确实存在没有影响净利润的那一部分数额,在副表的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多加以调增,随即在存货项目得以调减,这样在净利润基础上对固定资产折旧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调整便告结束。

3、无形资产摊销。管理费用二级科目中凡是涉及无形资产摊销的,属于既非经营活动,又没有涉及现金,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增。

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一般情况下属于将长期待摊费用和待摊费用摊销到有关经营费用中去,属于涉及经营活动但是没有涉及现金的情况,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增。但是必须注意如果待摊费用的摊销涉及到非经营活动的,则必须加以剔除,不在调整之列。

5、预提费用增加。一般表现为借: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请注意,因为涉及财务费用的预提费用,现金流量表副表有一个专门的财务费用项目进行调整,所以在预提费用的增加这一项目不涉及财务费用的调整。

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或者收益)。本项目可以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所属的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首先澄清一点,即本项目的内涵仅仅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和毁损,有关固定资产的报废专门在下一项目反映。上述情况必然表现为营业外收支的增加,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都不属于经营活动,然而又影响了净利润,因此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整。

7、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该项目反映本期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后的净损失,该项目可以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所属的有关明细科目中固定资产盘亏减固定资产盘盈后的差额填列。

8、财务费用增加。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现为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除了已经直接减少银行存款不要调整外(利息支出除外),由于预提费用、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而增加的财务费用,都属于没有涉及现金而影响了净利润,因此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整。一般情况下等于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

9、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损失或者收益必然体现在投资收益科目上,因为其属于非经营活动,又影响了净利润,因此,无论是否涉及现金,都必须加以调整。但是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同样体现在投资收益科目上,减值和跌价准备已经在第一个项目调整。因此对投资损失(减收益)项目的调整不能直接从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项目获得,必须通过投资收益科目的明细账分析填列。

10、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具体经济活动表现为借:所得税,贷:递延税款、应交税金。递延税款贷项的增加属于经营活动,影响了净利润,但是没有涉及现金,所以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增。

有人提出,递延税款贷项影响的是所得税而不是净利润,这里还涉及到税率33%的问题,为什么可以把递延税款贷项全部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增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例加以分析:

某企业会计利润总额200万,经纳税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所得税66,贷:递延税款33、应交税金33

②借:应交税金33,贷:银行存款33

③利润总额200-所得税66=净利润134

(注意;净利润≠利润总额200-应纳所得税额33=167)

必须注意,净利润134是在所得税为66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所得税66直接影响了净利润,但是涉及现金的仅应交税金33,因此在净利润基础上必须调增33。这里已经不存在税率的问题了。

11、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如上所述,该表通过存货项目将上述累计折旧对净利润影响的不确定性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有人提出、存货自身与净利润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现金流量表副表编制程序规定,存货的减少从现金角度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追加上去呢

存货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材料、在产品(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的增加一般是指对外的材料采购,存货的减少一般是产品销售而结转产品销售成本,这二者才会实际增减存货。必须注意,不可将存货内部的此增彼减(比如: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认为是存货的增减。对于存货与净利润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进一步加以分析:

存货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期初存货+本期购入-本期发出=期末存货

所以,本期发出=本期购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我们设定本期发出为100,且设定本期购入全部用现金,之所以可以这样假设,是因为如果实际上并不是全部用现金采购,则副表中的经营性应付项目栏必然会增加,与上述原理一样,先粗后细,先总后分,在那一项目再作调整。1.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0时本期发出=本期购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100=100-0

表明本期发出存货减少净利润100与本期购入存货减少现金100量一致,所以不必

调整。

2.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00〉0时

本期发出=本期购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100=200-100

表明本期发出存货减少净利润100,而本期购入存货实际减少现金200,所以必须

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减100。

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00〈0时

本期发出=本期购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100=0-(-100)

即表明本期发出商品结转成本影响净利润为100,都是通过存货的减少来实现的,本期购入存货现金实际支出为0,所以存货减少的数额100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追加上去,才能够正确反映经济活动现金流量。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副表时,为什么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必须从净利润角度调增兹分析如下:

①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对应科目一般是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已经增加了净利润,但实际上并没有收到现金。所以为了准确反映经营性现金流量,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减,反之亦然。

②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已经支出现金,而在净利润上并没有体现,所以其增加同样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减。必须注意,应收项目中如果偶有发生投资或者因而产生的事项,比如转让固定资产收到的应收票据,则必须剔除。

13、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减: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等。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副表时,为什么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必须从净利润角度调增兹分析如下:

①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其本身与净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付款项对应的科目是材料采购,其经济内涵通常是表明存货增加,但是由于是赊购,所以现金并没有实际支出。如上所述,我们在调整存货项目时已假设购入存货全部用现金,而实际上并不可能如此。如果确实出现赊购,则其必然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中表现出来,从现金角度来看,凡应付项目增加表明现金少支出,如上所述,因此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追加上去。

②其他应付款。一般发生在预收包装物押金等经济活动上,对应的一般是现金,而从净利润角度看,其尚未包括这一部分现金流入,所以必须将之追加上去。

③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已涉及成本费用,进而影响净利润,但是从现金角度看,实际并没有支出,所以必须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追加上去。

④应交税金中的应交所得税必然涉及净利润,但是没有涉及现金,所以必须调整。而应交税金中的应交增值税,其作为价外税虽然不涉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不直接影响净利润,但是这一部分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我们在调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时已经全额加以调整,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期末--期初的实际增减变化还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整。

14、其他。主要指筹资活动中的咨询费记入管理费用。但不属于经营活动,所以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调增。还有汇兑损益影响净利润但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15、副表中第二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数字的填列

之所以要在副表中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加以反映,是因为目前的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没有涉及现金,但是投资和筹资活动必然会对将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在补充资料中加以反映。

16、副表中第三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情况

数字来源于比较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以及三个月到期的债券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该数字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数字完全吻合,体现了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钩稽关系。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算点,然后将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付现数分别列出,以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收付的各种会计事项,最后也得出现金净流量。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在直接法下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数据,可以从会计记录中获得,也可以在损益表中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数据基础上,将权责发生制的收支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收付制数额来确定。其转换方法是: ①销售收入收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收入(权责发生制)-赊销商品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货款收入 ②购货付现数=损益表中销售成本(权责发生制)+存货增加额-赊购存货的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的增加数+预付货款支出-工资付现数(单独列示) ③其他收入收现数=其他收入+其他应收款减少数-其他应收款增加数 ④其他费用付现数=其他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折旧摊销数+待摊费用增加数 ⑤职工工资付现数。根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住房周转金”等科目分析填列。 在间接法下,以损益表最后结果“本年利润”为起算点。所谓“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全年收入与费用,凡应计入收入或费用的内容,不论其现金是否收付,都应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会计处理上设置了一系列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待摊、预提等科目,来解决“应计”数与“实现”数不一致的问题。间接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将影响利润形成的会计事项由权责发生制还原为现金收付实现制,并将产生的差额,逐项在“净利润”中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可概括为: ①凡发生应付事项,如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应计折旧等,在会计处理时,都借记了有关资产或费用科目,最终体现为净利润减少,但现金并没有付出。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本期应付款项增加则应“调增”利润,反之“调减”利润。 ②凡发生应收事项,如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会计处理时,都贷记收入类科目,转帐以后,表现为利润增大。但现金并没有收到。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本期应收款项增加应“调减”利润,反之“调增”利润。 ③凡发生跨期费用的事项,如发生待摊费用时,则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最终表现在损益表上利润加大,但现金已经付出。因此,待摊费用增加时,应作为利润“调减”项目,反之则“调增”利润。当发生预提费用时,借记有关费用、成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最终表现为利润的减少,但现金尚未支付。故应“调增”利润,反之则“调减”利润。 ④存货调整。损益表中销售成本与存货的关系是: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从关系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本期存货没有变动,说明本期销售成本等于本期购货成本;如果期末结存大于期初结存,说明购入(付现)数大于销售成本数,可理解为有一部分现金支付了但未计入销售成本,损益表中利润增大,故应作为“调减”利润项目处理;如果期未结存数小于期初结存数则作相反调整。至于“应收帐款”引起的存货增加,第①项已作了调整。

现金流量表附表怎么填列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要点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报告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结合管理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划分。 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附表(即补充资料)两大部分。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附表是现金流量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对现金流量表附表填列所进行的总结。 一般情况下,附表项目可以直接取相应会计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分述如下: 1.净利润,取利润分配表“净利润”项目。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折旧,取“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的“折旧费”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取“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无形资产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6.待摊费用减少,取“待摊费用”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7.预提费用增加,取“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取“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等明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取“营业外支出”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亏”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与“营业外收入”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盈”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10.财务费用,取“财务费用”账户所属“利息支出”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不包括“利息收入”等其他明细账户发生额。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举例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直接法) 直接法与间接法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两种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以“主营业务收入”为起算点,有助于评价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使用。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收现的销项税) A.本期销售、本期收现 B.以前销售、本期收现 C.预收款 (1)以本期销售收入的基础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2)调整“应收帐款”项目净增加(―) 净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期末) 初步调整

(3)本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本期转回多提的坏帐准备(+) 借:管理费用 贷:坏帐准备(“应收帐款”)(2)中减少数已加上此处坏帐准备应减去再调整 例: 1.销售商品价款1000万,已收现; 2、收回上期应收款80万, 3、销售商品价款90万,未收现; 主营业务收入=1000+90=1090 应收帐款 =100―110= -10 1080 与采用统计的方法处理一致。 如4、本期计提坏帐准备6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1000+90=1090

应收帐款=100-(110―6)=-4 1086 注:本期注销坏帐以及收回已注销的坏帐,不需再调整(4)现金折扣(―) 因:借:应收帐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银行存款 99 借:财务费用 1 贷:应收帐款 100 再调整 (5)“应收票据”项目净增加(―) 净减少(+) 应收票据(期初―期末) 初步调整 (6)贴现息(―) 再调整 (7)带息票据期末计息(+)

再调整 (8)“预收帐款”项目净增加(+) 净减少(-) 初步调整 (9)销售退回、抵减流入量,而不作为流出量 (10)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应收款(―) 再调整 (11)以本期“销项税”为基础 基础 借:银行存款 234 借:应收帐款 117 贷:收入 3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1借:在建工程 107 贷:库存商品 9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总结: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1 / 9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正如前述,企业应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通过债权债务变动、存货变动、应计及递延项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附表调节项目包括四类: 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调节公式是: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 +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 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2 / 9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 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 借项) +存货的减少(减: 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 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 减少) +其他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下,还应该加少数股东收益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 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涉及现金收支,但对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如融资租赁设备,记入“长期应付款”账户,当期并不支付设备款及租金,但以后各期必须为此支付现金,从而在一定期间内形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支出。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主要有: 债务转为资本、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附表主要项目填列 3 / 9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包含“八大减值准备”,分别涉及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无论何种情况,均属于已影响净利润但是没有涉及现金这一情况,因此都必须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以调增。本项目可以根据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对净利润的影响涉及以下三种情况: ①借: 管理费用贷: 累计折旧 ②借: 制造费用贷: 累计折旧 ③借: 在建工程贷: 累计折旧 显而易见,三种情况中,③是一种投资活动产生的累计折旧,与经营活动和净利润均无关,毫无疑问,必须从累计折旧总额中剔

金蝶软件现金流量附表项目指定原理

金蝶软件现金流量附表项目指定原理 1. 应用背景 财务会计金蝶用户在指定现金流量表附表时往往会困惑,不清楚哪些凭证需要指定附表或者是不知道在现金流量表附表中为什么按下级科目展开现金类科目也需要指定附表。出现这些疑问主要是因为对现金流量表附表的指定原理不是很了解。学习本文档可以帮助用户解除这些困惑。 2. 附表指定原理概要在制作现金流量表附表时,是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一些调整项目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数值。最后调整的结果不包括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哪些凭证需要进行附表项目的调整呢?主要是以下两类数据:1、影响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但不影响净利润的凭证。2、影响了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凭证。具体来讲是指会计分录中有损益类科目,没有现金科目(或者是有现金科目但主表项目指定为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或者没有损益类科目,有现金科目并且主表项目指定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凭证。 下面以具体的业务为例进行附表指定和不需要进行附表指定的凭证作详解。 3需要进行附表处理的凭证类型 1、在会计分录中,有现金科目(在主表项目中指定为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也有损益类科目,则需要指定主表项目和附表项目,如图-1 所示。 业务如: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图-1 现金流量项目指定 2、在会计分录中,有现金科目(在主表项目中指定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没有 损益类科目,则需要指定主表项目和附表项目,如图-2 所示。 业务如:借:应付账款300贷:银行存款300

图-2 现金流量项目指定 3、在会计分录中,没有现金科目,有损益类科目,则需要指定附表项目,但不需要指 定主表项目。对于对方科目为本年利润的,应从中过滤,不需要指定附表,如图-3 所示。 业务如:借:应收账款 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 图三 4. 不需要进行附表处理的凭证类型 1、在会计分录中,有现金科目(在主表项目中指定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 也有损益类科目,则不需要指定附表项目,如图-4 所示。 业务如:借:财务费用500

如何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如何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第一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一般企业并无其它形式的现金等价物),把现金流量表最后面的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填上,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第二步、再到主表上先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两大项: 1. 一般企业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加减少外无其它形式的投资,这样看资产负债表分析固定资产及无开资产部分就行了:若无变化,就不管它了;若有变化,看看是否关扯现金及金额多少。(要有其它投资,再看看其它投资项目就行了)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于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这几个科目有关系,根据这几个科目分析填列就行了 第三步、上面做好后,现在可以倒挤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了。(根据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步、现在先不忙着去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细项目,而要先去填后面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那部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前面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正确性。 1.此部分多数项目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直接抄取或计算得出(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减少或增加等等)。

2.麻烦一点的是如何确定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我的经验是这样: A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一般均为经营性应收项目; B除短期借款、预提费用等科目外的流动负债科目均为经营性应付项目。 3.看看按照此思路由净利润开始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先对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进行微调;若还不正确,还要检查前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是否有误。若正确,基本大功告成。 第五步、最后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一般纳税人为例)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7% (或-)应收帐款变动额计算。(若有其它业务收入也要算上) 2.先算出现金流入小计再倒挤出现金流出小计。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均可从帐务上查出填上。 4.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折旧部分-未支付现金的部分。 5.最后倒挤出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快速编制方法(精2016)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快速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附表的会计平衡公式 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②资产=广义现金+存货(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性应收项目+其他资产 ③负债=经营性负债+其他负债 ④所有者权益=非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本年利润 将②、③、④代入①得: 广义现金+存货(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性应收项目+其他资产=经营性负债+其他负债+非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本年利润 移项得: 广义现金=本年利润+经营性负债+其他负债+非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存货(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性应收项目-其他资产 此为静态表达方式,若考虑动态(期末与期初比较的变化额),可将现金净流量表达为: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经营性负债增加额(期末-期初)+其他负债增加额(期末-期初)+非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期末-期初)-存货增加额(期末-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额(期末-期初)-其他资产增加额(期末-期初) 进一步调整,即均调整为相加关系—加项关系,公式如下: ⑤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经营性负债增加额(期末-期初)+其他负债增加额(期末-期初)+非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期末-期初)+存货减少额(期初-期末)+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期初-期末)+其他资产增加额(期初-期末) 此公式,就是现金流量表附表的调整项目,以及相关原理,只不过此现金净流量,为全部的现金净流量,而附表要求的是调整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依据公式⑤,将现金流量公式表达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如下所示: 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利润+经营性负债增加额(期末-期初)+存货减少额(期初-期末)+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期初-期末)±调整项目 二、调整项目说明 1.调增项目:不是经营性活动产生的计入当期损益类费用,对净利润有降低的影响额,涉及的科目主要有: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等,如:为在建工程发生的财务费用,会计处理时,是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但因其不是经营性活动,属于投资性活动,故应调增 2.调减项目:不是经营性活动产生的计入当期损益类利得,对净利润有增加的影响额,涉及的科目主要有: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如:固定资产处置时产生的净收益,会计处理时,是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使当期净利润增加,但因其不是经营性活动,故

对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的一些理解

附表的调整,就是使净利润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等于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所有业务调整的代数和。 调整的总的原则:如果是投资、筹资活动引起的差异,我们调损益,调损益的时候不能调计入经营活动的损益,只调与投资筹资活动相关的损益;如果是经营活动内部业务引起的差异,我们调经营性(流动性)项目本身,在调存货的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时要剔除投资、筹资活动的影响后再进行调整,也就是只调与经营性活动有关的。 具体来说,存货的减少=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应收项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期初减期末叫……的减少期末减期初叫……的增加 但是,不是直接拿起余额就开始减,是要用剔除了投资筹资因素后的余额再去套这个公式,因为余额有继承性,我们只对期末余额进行调整,就不要再动期初余额了。 对于存货,如果有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借:在建工程贷:存货。要这样想:如果没有这个业务的影响,我的期末存货应该是多少,那我就要把期末存货的数额恢复到这项业务没有发生前的状态,这就是所谓剔除投资筹资活动的影响。比如现在报表上期末存货是100,在建工程领用了10,那么如果它没有领用,期末存货应该是110,所以我们计算时要用110作为期末存货余额。 对于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款项是账面价值而不是账面余额,我们现在要使用的是账面余额去计算。所以,如果应收账款计提了减值准备,要把减值准备的数额加回到报表数字上得到期末余额,再进行计算。 对于应付项目,可能出现的例外很多。比如应付职工薪酬,假设计入在建工程100,现在报表上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是300。这个300是发生了这笔业务之后得到的,那么如果没有发生这笔业务,应付职工薪酬的期末余额应该是多少?200 所以要用300-100=200这个剔除了投资活动影响的期末余额再去计算。比如应交税费,按照营改增前的情形,假设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将存货对应的增值税额转出,那就借:在建工程贷:存货贷:应-增-进 10 。如果报表上应交税费的余额是30,这个30是发生了这笔业务之后得出的余额,那如果没有发生这笔业务,应交税费的余额应该是20 。所以要用30-10=20这个调整后的期末余额再去计算。再比如为了筹资借的个人的钱,计入其他应付款,这个属于筹资活动。如果报表上其他应付款余额是2000,借别人钱计入其他应付款200,那如果没有借钱这笔业务,其他应付款的余额就应该是1800,所以我们用调整后的期末余额1800去计算。 关键要把握一项业务的发生对净利润(损益)有什么影响,增加了它还是减少了它;对经营性(特别注意是经营性活动)活动现金净流量有什么影响,增加了它还是减少了它。如果对他们俩都没影响,自然不调;如果影响了一方,肯定要调。 如果判断调增调减:一般情况下,对于利润表上的项目(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之前的项目)调整的都是投资筹资活动的的业务,这些业务影响了净利润却没有影响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那么使净利润减少的我们加回来,使净利润增加的我们减去。 对于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调整的是经营活动内部的业务。表面上看存货增减、应收增减、应付增减都没有直接影响损益,所以我们假设它就是没有影响损益,但是影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我们这样想,这项业务的发生使它对应的科目记录在借方还是贷方,如果是借方,我们就把贷方假想为现金,就是说这项业务的发生使得现金减少又没有影响损益,那么调减,也就是让损益减去一个数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如果这项业务的发生使它对应的科目记录在贷

现金流量表编制各科目详细分析

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包括的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 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 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如何编制总预算、预算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如何编制总预算、预算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连锁培训网贾卒《全面预算管理实践》预算财务报表做为预算管控的重要工具,包括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财务报表主要是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总量的重要手段。因其可以从总体上预算并控制一定时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局,通常称为企业的总预算。 编制企业的总预算,首先以销售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最终通过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全面预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好比进行一次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沙盘预演,企业对预算经营期末的结果看得一清二楚。企业总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盈利模式,是预算目标管理的依据。 编制企业的总预算要留心避免交叉循环。由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相关的。例如,利息和负债就是关联的。除非我们知道负债水平,否则无法计算出利息费用。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净利润和利息费用,我们就无法知道负债水平,也无法计算出利息费用。如果我们不知道净利润、利息费用,我们就无法知道负债水平。然而,通过使用一个近似数值来估计负债或者利息费用就可以解决。编制企业的总预算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第一,完成企业销售、采购、成本、费用、薪酬、现金、投资的所有预算的编制。 第二,决定基准财务报表。一般是上年度的财务报表,基准财务报表的选择很重要。 第三,决定哪些因素不适于直接放入模型。换言之,一些参数将保持常数。 第四,决定这些变量间的联系。如变动成本和收入的联系。 第五,利用变量之间的联系和实现确定的数额来准备工作底稿。 按照增长率法,收入和费用保持一个固定的增长率。在做预算时要确定收入、费用、固定资产、净利润的增长率以及股本的增长率。这些增长率或者来自于预算,或者来源于以往的趋势。 8.1.1编制预算利润表 预算利润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情况。 前面在编制经营预算时我们已经知道,由于整个预算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因此,预算利润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销售收入超过经营成本的部分称为毛利,销售毛利额高低,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利润的实现,都依赖于毛利。编制预算利润表时主要的工作是对利润的结构、数据来源及平衡关系进行汇总和审核,预算利润表格式如下(见表8-1预算利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一)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一) 目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但由于所介绍的编制原理过于概念化,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于补充资料部分很难看出各个调整要素之间及其与净 利润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带来一定难度。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即用公式推算出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 关系。现将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介绍如下。 一、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03表)补充资料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以下简称01表),利润表(以下简称02表)项目之间内在的联系 (一)现金流量表的恒等式。 准则采用排除法,规定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可以引申出: 经营活动产生的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 还可以引申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非现金资 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

还可以引申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 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经营活动产生的非现金资产 (公式1)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与02表项目的关系。 (1)营业利润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主要来源。由于计算营业利润时包含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理长期资产的损失和财务费用,而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理长期资产的损失属投资活动,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属筹资活动,同时,营业利润所包含的固定资产折旧属投资活动。因此,要加以调整。调整后的营业利润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范畴。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1=营业利润+无形资产 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处理长期资 产的损益+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公式2) (2)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系的各项收支)一般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范畴,但其中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属于经营活动范畴。用公式表示: 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

现金流量表编制间接法原理

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补充资料行次金额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加: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 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 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 借项)存货的减少(减: 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 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 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具体过程列示如下: 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加: 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4)六项准备(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减: 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2)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3)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①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加: 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1)计提坏账准备(2)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3)固定资产折旧(减: 存货增加部分)(4)无形资产摊销(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6)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减: 存货增加)(7)待摊费用摊销(减: 存货增加)(8)计提经营性预提费用(减: 存货增加)(9)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减少)(10)递延税款贷项(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加)减: 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的增加(减: 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减: 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3)预收帐款的减少因净利润而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第三步——将②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加: 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

现金流量表及附表的编制

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说明收付实现制 (一)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本年销售商品、提 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以前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年收到的现金(包括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本年预收的款项,减去本年销售本年退回商品和以前年度销售本年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二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背书支付部分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所得税、增值税、消 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各种税费返还款。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经营租赁收到的罚- 款收入、经营租赁收到的租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本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本年支付以前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年预付款项,减去本年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企业购买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支付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 现金流量表中购头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 “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账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的原理及技巧(一)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的原理及技巧(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流量的一种动态会计报表。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的正式会计报表,不仅是企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客观要求。1998年财政部推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实施,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可靠信息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也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具体编制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量之大和技术难度之高,则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从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不论是在对准则理解,还是对实务的操作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在现金流量表的编辑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质量。在人们对手工编制现金流量表倍感困难之时,借助计算机编制现金流量表就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但是这更使一些现金流量表的的编制人员不去专心研究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原理,反而只依靠计算机系统的自动生成,使现金流量表的真实情况走了样。而只有正确地反映企业现金的净流量,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具体地讲,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编制的方法,主表是用直接法,也就是直接根据每一个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把每一笔发生的流入和流出归结到现金流量表的每个具体的项目中,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附表是主表的补充资料,编制的方法是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并且主附表编制的结果有以下几个关系式 1、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主表的净现金流量=附表的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 目前多数资料都是说明用直接法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及编制的难点解析,但对于更难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附表,研究的却颇少。笔者曾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编制及培训工作,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人员培训的实践经验,发现大多数编制人员难于主附表平衡问题,尤其是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财会人员最为苦恼之事,但准则与指南对此的规定与解释过于笼统,未详细阐述间接法原理,不利于财会人员深刻理解,在编制实务中造成许多误解和争议,使得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彻底了解附表中的每一项目的含义。例如如何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比如“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这几个损益项目,资产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待摊费用”和负债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这些附表项目的数据来源,部分财会人员生搬硬套,导致计算的结果与直接法不一致,而且很难查找原因。这些附表项目每一项不能正确理解,都会导致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结果不一致。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的步骤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践,感到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工作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 公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推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损失-收益+投资损失-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方法

精心整理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汇兑损益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四)+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五)+(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六)+(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七)+(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八)-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九)-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十)-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 十一)±特殊调整事项 十二) 是“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科目,则 三十三) 三十四)=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三十五)+(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三十六)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三十七)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 三十八)=(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 三十九)+(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 四十)-(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 四十一)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 四十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四十三)+(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四十四)-(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与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与方法 二○○○年七月八日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与方法 目录 一、现金的定义及其变动原因-------------1 (一)现金的定义---------------------------1 (二)现金变动的原因------ 现金收入的原因: 1、企业营业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 2、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投资收益------ 3、负债的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 4、资产的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

5、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 现金支出的原因 1、购买原材料等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发生的现金支出--- 2、营业费用发生导致的现金支出---- 3、负债的减少导致的现金支出----- 4、资产的增加导致的现金的支出--------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A、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 1、出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产生的现金流入-------- 2、企业销售货物实际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出口退税------ 3、金融企业吸收其他企业或个人存款及实际收回发放的贷款本金--- 4、投资利息收入个股利收入---- B、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 1、购买货物的现金支出------- 2、现金利息支出-------- 3、金融企业实际发放的贷和偿付的存款--------- 4、企业当期支付的不包括增值税的税种---------- 5、企业购入很稳支付的进项税额及缴纳的增值税金-------- 6、支付职工工资----------- 7、以现金支付的其他经营费用----------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A、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一览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一览表 一、经营活动 (1)收到现金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内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销项税金、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 依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金+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租金)+应收帐款(初-末)+应收票据(初-末)+预收帐款(末-初)+本期收回前期核销坏帐(本收本销不考虑)-本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本期核销坏帐-现金折扣-票据贴现利息支出-视同销售的销项税-以物抵债的减少+收到的补价 2税费返还内容: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 依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经营活动内容:罚款收入、个人赔偿、经营租赁收入等 依据: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内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扣除购货退回、含进项税) 依据: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 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其他业务支出(不含租金)+存货(末-初)+应付帐款(初-末)+应付票据(初-末)+预付帐款(末-初)+存货损耗+工程领用、投资、赞助的存货-收到非现金抵债的存货-成本中非物料消耗(人工、水电、折旧)-接受投资、捐赠的存货-视同购货的进项税+支付的补价2支付职工内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劳动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他福利费(不含离退休人员,在其他) 依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工资及福利费+应付工资减少(初-末)+应付福利费减少(初-末)3支付的各项税费内容: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四税”等各项税费(含属于的前期、本期、后期,不含计入资产的耕地占用税)依据:应交税金、管理费用(印花税)、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已交增值税等 4支付其他经营活动内容:罚款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支出、经营租赁支出等 依据: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二、投资活动 (1)收到现金 1收回投资内容:短期股权、短期债权;长期股权、长期债权本金(不含长债利息、非现金资产) 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2投资收益内容:收到的股利、利息、利润(不含股票股利) 依据:投资收益、现金、银行存款 3处置长期资产内容: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包括保险赔偿;负数在“其他投资活动”反映 依据:固定资产清理、现金、银行存款 4收到其他投资活动内容:收回购买时宣告未付的股利及利息 依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建长期资产内容: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分期购建资产首期付款(不含以后期付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融资租入资产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中) 依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2支付投资内容:进行股权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支付的本金及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 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