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缺陷管理系统

软件缺陷管理系统
软件缺陷管理系统

软件缺陷管理系统

一、用户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创建用户、编辑用户、删除用户、密码初始化、查询用户等功能。其中,在添加和编辑用户时可以将用户与具体项目绑定,这样用户就可以查看其所在项目中属于当前用户的所有相关信息,而不能查看其它项目信息。注:一个用户可以绑定多个项目。用户级别为分: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二、个人配置管理

当前登录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三、项目管理

功能说明:

1、可以创建、编辑、删除项目基本信息

2、可以为某一项目创建、编辑、删除该项目的模块信息。注:在创建和编辑模块时要选择所属项目。

4、任务分配:为模块指定开发负责人和测试负责人。

5、任务调整:对模块开发负责人和测试负责人进行调整。

三、问题管理

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

1、分配给本人的Bug

列出所有属于当前登录用户参与的所有项目的Bug信息,Bug信息按项目分别汇总显示,切不可混杂在一起显示。

2、本人所提交的Bug

列出所有属于当前登录用户参与的所有项目的已经提交的Bug信息(修改完毕后提交的Bug信息),Bug信息按项目分别汇总显示,切不可混杂在一起显示。

3、项目列表

列出所有属于当前登录用户参与的所有项目信息

4、问题列表

列出所有属于当前登录用户参与的所有项目的Bug信息。该Bug信息属于未修正的。点击相关信息,可以查看详细信息。

5、解决问题

当开发人员修改完相应的Bug信息后,可以将对应的Bug问题信息的状态修改为“已解决”,然后可以准备提交相关Bug

下以功能只对“测试人员开放”:

6、创建、编辑、删除问题(Bug信息)

测试人员在创建和编辑Bug问题时需要指定相关的开发人员,供相关开发人员解决该Bug。在创建和编辑Bug问题时要设定当前Bug信息的类型和优先级。类型分为:

错误: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开发人员修改

新功能:需求发生后,新加入和功能模块

功能完善:原有功能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进行修改

优先级分为:

严重:该问题使系统不能运行

紧急:该问题已影响到后续模块的开发

一般:一般问题,包括功能异常,页面错误,但不影响其它模块

次要: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例如:表单验证不全面等。

轻微:一些小错误,例如:提示信息中的错别字,用词不当,注释不完整等。

7、关闭问题

测试人员对开发人员再次提交的修正模块进行测试后,如果没有问题后可以对对应的Bug信息设置为关闭状态,表示问题已解决。

8、恢复开启问题

测试人员对开发人员再次提交的修正模块进行测试后,如果仍存在问题可以对对应的Bug信息设置为开启状态,表示问题未解决。

9、按问题类型统计

统计各个类型的问题数量,按项目分别显示

10、按问题优先级统计

统计各个优先级的问题数量,按项目分别显示

缺陷管理流程

文件编号: 缺陷管理流程

修改履历 修改编号版本修改条款及内容修改日期 1 V0.1 初稿

目录 1.概述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角色职责 (4) 1.4入口标准 (4) 1.5输入 (4) 1.6输出 (4) 1.7出口标准 (4) 2.流程 (5) 2.1流程图 (5) 2.2流程说明 (5) 2.2.1提交问题 (5) 2.2.2分析定位缺陷 (6) 2.2.3修改缺陷 (6) 2.2.4验证缺陷 (6) 2.2.5统计数据 (6) 2.2.6测试监控 (6) 3.缺陷定义 (7) 3.1.1缺陷状态 (7) 3.1.2缺陷类型 (7) 3.1.3缺陷严重级别 (7) 3.1.4缺陷优先级别 (8) 4.度量指标 (8) 5.沟通机制 (9)

1.概述 1.1目的 本文为缺陷管理模块缺陷跟踪处理流程介绍及操作指南,目的是对测试室在进行缺陷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1.2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银行测试缺陷管理工作。 1.3角色职责 角色(岗位)职责 测试执行岗1.执行测试工作,负责提出新问题,并对开发岗已修改的 问题进行验证 开发岗 1.负责对待修改的问题进行修复 需求分析岗1.分析缺陷,并为测试方和开发方在缺陷有效性的分歧 上,进行仲裁 测试主管岗 1.测试执行过程中,对缺陷提交情况、修复情况进行监控 1.4入口标准 正式执行测试,测试方发现问题 1.5输入 测试用例 1.6输出 含结果测试用例 缺陷跟踪表 1.7出口标准 完成测试,所有问题进行修复验证或其他方式处理 缺陷数量按版本呈明显收敛趋势 遗留缺陷不能大于有限缺陷的8%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某某电厂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某某电厂设备缺陷的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某某电厂生产区域所有设备设施消缺管理。 第二章管理与职能 第三条管理责任体系 (一)职能与分工 1. 生产技术部在分管生产副厂长领导下,是全电厂设备缺陷的管理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监督、考核设备缺陷的处理,保证设备完好。 2. 发电运行部、设备维护部是分管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部门,对设备缺陷要从发现到消除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设备完好。 3. 各管理、物资供应部要为设备缺陷管理做好服务工作 (二)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 1. 每周生产调度会听取各部门生产情况汇报,掌握全厂机组运行情况及一、二类设备缺陷情况,及时协调消缺。 1

2. 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设备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重大缺陷,安排各部门消缺,对设备重大缺陷提出指导性处理意见。 3. 组织总结、研究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管理的主导性意见。 4. 负责组织对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缺陷的诊断,对一类或重大缺陷决定是否停机、停炉处理。对消除重大或特殊设备缺陷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批。 (三)生产技术部 1. 是全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归口管理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监督、指导设备缺陷的处理等管理工作。 2. 负责本制度的修订与补充,并监督执行。 3. 掌握全电厂生产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对频发性和重大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予以消除并汇报主管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 4. 会同检修、运行人员,诊断一、二类设备缺陷,审核检修消缺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并监督执行。 5. 审核和补充设备维护部提出的消缺计划及其安全技术措施。 6. 参与所有设备缺陷转类、开口审核。 (四)设备维护部 1. 设备维护部经理应全面了解机组运行状况,掌握缺陷的发现、消除和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协调 2

设备故障管理体系策划书汇总

设备故障管理体系策 划书 二O一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目录 第1部分背景 (2) 第2部分目的和意义 (2) 第3部分零故障的含义 (3) 第4部分现状 (3) 4.1 现有设备检维修模式 (3) 4.2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4) 第5部分目标 (4) 5.1 零故障的概念 (4) 5.2 零故障目标 (5) 第6部分内容 (5) 6.1 零故障理念的宣贯。 (5) 6.2 管理体系搭建。 (5) 6.2.1 四化 (6) 6.2.2 三环 (6) 6.2.3 二标 (7) 6.2.4 一核心 (7) 6.3 零故障的实现模式 (7) 6.4 零故障的管理步骤 (8) 6.4.1 策划 (9) 6.4.2 过程管理 (10) 6.4.3 过程控制 (11) 6.4.4 分析、总结 (11) 6.4.5 改善固化 (12) 第7部分实施计划要点 (12)

第1部分背景 随着公司TnPM设备管理工具导入工作的深入,创建一流工厂的指标引领,施行精益生产理念的要求亦愈迫切,在设备精细化管理中的“短板”日趋浮现。尤其在设备故障管理方面,存在有故障管理制度,无执行闭环;有故障分析,无改进闭环;有改善需求,无施行动力的现状。 第2部分目的和意义 根据的实际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解决车间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的设备管理问题,规范设备故障管理,以零故障管理为主线,以减少故障直至消除故障为目的,从执行层、基础管理层、监督层对设备故障管理中涉及的工作行为进行定义,理顺设备故障管理涉及的环节,从而达到有效执行、及时管理、实时监督的管理循环。使人、机、法都处于受控状态,逐步达到规范化、秩序化管理的效果,从零故障管理入手,全面提升车间设备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 第3部分零故障的含义 设备整体实现零故障是一种理念,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设备某一个部件发生的故障,通过故障分析识别,找出故障源,制定有效改善预防措施并实施改善工作,在一定周期内使故障不再发生,这就是该设备部位在此周期内实现了零故障。 因此,零故障不仅是一种理想,它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努力,将设备实现零故障的部位逐步扩大,直至设备整机,并且使每一个周期都能保证零故障,直至设备全寿命周期。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促进公司的安全文明生产,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能和检修、运行的工作职能,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使设备管理规范化,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的分类、处理原则、处理程序及考核标准。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计划消缺工作的要求及考核标准。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自备电厂各部门设备缺陷管理及计划消缺工作。 3 职责 3.1安技部 3.1.1负责缺陷的发现、处理及计划消缺工作执行情况等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等管理。 3.1.2负责重大缺陷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的审核。 3.1.3负责设备消缺情况统计、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的认定。 3.1.4负责对缺陷登记的准确性认定。 3.1.5 在月度安全经济分析会上,负责对设备的消缺率、消缺及时率进行通报,并提出考核意见。 3.1.6负责周检修计划、月度检修计划的编制与下发,负责对周检修计划与月度检修计划情况的统计、汇总及考核。 3.1.7 负责对二类及以上的缺陷进行确认。 3.1.8各专工及时组织和开展设备分析,掌握设备运行及检修状态,有针对性进行设备的整治和检查,每月出具设备状态分析报告。 3.1.9各专工每周四负责对本专业的设备消缺率、及时性进行统计检查汇总,周四检修平衡会进行落实,在周一生产例会通报消缺情况和考核意见。

3.1.10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无法处理(待修状态)的缺陷,组织协调处理,具备条件后及时安排消缺计划。 3.1.11 对二类及以上待修状态的缺陷制定处理方案和处理计划。 3.2发电部 3.2.1 值长在生产早会对前一天消缺情况进行汇报。 3.2.2 值长对发现的重大缺陷,要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和专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防缺陷扩大。同时,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3.2.3 对于缺陷的处理情况,值长、主值应及时记录并汇报有关领导。对于检修人员由于配合及到位不及时、联系困难等情况,值长应该及时汇报部门主任和安技部主任。 3.2.4 负责所管辖设备的巡检,发现缺陷及时通知检修并在MIS系统中分类登记。 3.2.5 积极配合检修部缺陷处理安措的执行、缺陷的验收和注销工作。 3.2.6 对于夜间缺陷,可根据生产需要通知检修部相应班组进行处理。对难以界定消缺专业的缺陷,实行检修首问负责制,检修部内部进行协调。 3.2.7 发生二类及以上的缺陷通知安技部相应专工及点检,做好事故预想,防止缺陷扩大,避免事故发生。 3.2.8 负责周检修计划与月度检修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汇总,每周四12时前,每月5日12时前向安技部上报周(月)消缺率、消缺及时率(遇节假日时顺延)。 3.3 燃运部 3.3.1 负责所管辖设备的巡检,发现缺陷及时通知检修并在MIS系统中分类登记。 3.3.2 积极配合检修部缺陷处理安措的执行、缺陷的验收和注销工作。 3.3.3 对于夜间缺陷,可根据生产需要通知检修部相应班组进行处理。对难以界定消缺专业的缺陷,实行检修首问负责制,检修部内部进行协调。

软件缺陷管理流程

软件缺陷管理办法 1. 目的 本文档定义了软件缺陷管理流程和相关规则,确保软件缺陷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保证项目研发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部门项目研发过程的缺陷管理,对各阶段的缺陷管理过程进行指导和规范。 3. 定义 3.1 术语 缺陷(Defect):存在于软件之中偏差,可被激活,以静态形式存在于软件内部。 Bug:缺陷一种表现形态,系统或程序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转能力的问题。 3.2 缺陷定义 (1)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需求规格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范围; (4)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5)测试工程师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4. 缺陷生命周期 4.1 缺陷生命周期图 4.2 缺陷状态说明

5. 缺陷处理过程 5.1 正常处理过程 (1)创建问题 在测试管理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新问题,包括需求问题和软件缺陷等。创建问题时,需要描述清楚,并选择正确的选项,详细请参考5.4和5.5。(2)指派问题 创建问题时,创建者通常要指派给该项目开发负责人,再由其指派任务,或直接指派给相应模块的开发工程师。 如果指派人是错误的,或者需要他人确认或帮助,则可以重新指派给合适的工程师,写上相关备注。 (3)确认问题 通常开发工程师收到新问题后,需要分析和确认此问题是否为Bug。如果是Bug,则选择“确认状态”;如果认为非Bug,则注明原因并指派回创建者。 当创建者收到确认指派时,需要进行及时确认。如果同意为非bug,则及时关闭它;如果不同意,则需要注明理由并指派回相关工程师。 如果问题确认指派次数大于6次时,需要进入“争议处理”流程,详细请参考5.2。 (4)解决问题 此为开发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包括Bug的复现、修改和修改验证。 开发工程师需要及时对确认状态Bug进行分析和解决,并自己验证通过,则操作为解决状态,解决方案规则请参考5.4中解决方案定义部分,在缺陷管理系统中解决方案选择相应的选项,解决后系统将自动指派回给创建者。 如果Bug无法解决或修改影响比较大,可申请进入“延期解决”流程,请参考5.2中延期处理部分。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与所管辖设备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要求、对设备缺陷的监督管理及设备缺 陷的消除,检查与考核。 1.2.本标准适用于运行、检修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2.职责 2.1.运行人员的责任和要求 2.1.1.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首先确认缺陷的部位、明确缺陷的性质、认清缺陷的严重 程度,然后迅速报告班长,同时通知车间主任、专工或班长到场确认。 2.1.2.运行人员在通知检修人员的同时,应及时在缺陷记录中详细填写、描述缺陷情况。 2.1. 3.检修人员到场后,运行人员有责任向检修人员解释缺陷发生情况并陪同检修人员 一同到现场确认;如果情况允许,运行人员有责任通过重复操作、模拟演示等方式向检修人员介绍缺陷发生状况。 2.1.4.运行人员向检修人员通报缺陷时,应尽可能的描述缺陷现象,以便检修人员到场 前做好工具、物资准备。同时,运行人员有权利询问检修人员姓名并记录在帐。2.1.5.运行人员在消缺中执行两票制度,积极配合检修人员做好系统隔离措施和安全措 施。对于检修人员反映的措施不完善、系统不能彻底隔离等问题,运行人员应马上复查、操作,直至达到检修条件要求,不得推诿、有意延时。 2.1.6.检修人员消缺后,运行人员在接到返回的工作票后,应在当值进行静态验收,确 认缺陷消除后封工作票,进行相应的调试、试运、送电等工作,不得拖延。当值不能验收的,应在日志中记录原因并向下一值交待清楚。 2.1.7.运行人员验收缺陷时按照文明生产工作标准进行核对,如达不到要求,可不验收 缺陷,直至检修所有工作达到合格标准。 2.1.8.确认缺陷验收合格后,运行人员必须在当值作出验收意见,如发现缺陷消除不合 格,并将不合格的原因告知检修。 2.1.9.运行人员在电话通知检修缺陷时,应首先通报姓名,使用文明用语,对态度恶劣 者检修人员有权上报各级领导。 2.2.维护人员的责任和要求 2.2.1.检修人员接到运行通知电话后,必须积极、礼貌通告本人姓名,必须现场确认, 不得推脱、蛮横,否则运行人员有权上报各级领导。 2.2.2.检修处理缺陷执行工作票制度,缺陷处理后联系运行人员一起验收,验收内容包 括文明卫生(保温是否齐全,是否工完料净场地清)、标示牌、手轮等。

2021年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年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必须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3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一律实行车间主任领导下的“三种人”管理责任制。 4设备缺陷的分类 Ⅰ类缺陷:设备出现绝缘、强度、温升等各方面超过运行参数极限值,严重危及安全运行,如不立即处理有造成断线、停电和设备损坏的可能,以及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的缺陷。 Ⅱ类缺陷:虽未超过允许极限,但异常变化较大,在短期内发展将对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构成威协的缺陷。 Ⅲ类缺陷:一般性缺陷,对设备的安全及经济运行无明显障碍,

缺陷在短期内也无继续恶化的可能。 5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与注销 5.1Ⅰ类设备缺陷随发现立即汇报。Ⅱ、Ⅲ类缺陷按月集中汇报,汇报时间为每月20日。 5.2运行设备发生缺陷,运行班长应直接向值长及车间值班领导汇报。 5.3消缺责任单位应根据消缺通知的要求及时组织消缺。Ⅰ类缺陷从提报到注销不得超过24小时。对于Ⅱ、Ⅲ类缺陷的处理,消缺单位必须提报生产计划和停电申请。Ⅱ、Ⅲ类缺陷的最长处理周期分别为1月和1季度。 5.4缺陷处理结束后,应履行验收制度,不经验收,严禁恢复送电。 5.5消缺及运行单位应严格执行缺陷注销制度。缺陷处理后,应以工作票形式向值长汇报消缺情况,无此汇报,将以未完成生产任务考核。 6各班组应按规程要求通过巡检、检修、试验、分析等各种手段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设备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车间设备档案不健全,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维修计划不能及时实施,其二是设备故障的诊断不及时,造成设备得不到预防修理,以上原因是导致设备使用周期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过度运行设备,维修水平不过关,粗暴对待设备等等都是导致设备运行周期达不到预期的原因。 设备管理的新潮流——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参与 全系统是指:设备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与管理,做到智能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加强设备的使用率。全效率是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有关的人员和部门都要参与,加强设备定期管理意识 实现设备的全系统管理推荐:设备管理系统 重庆六业科技根据长期的市场调研,总结各大工厂、国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设备文档的管理,设备缺陷分析及事故管理,维修计划排程和成本核算,预防性维修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是目前企事业设备管理最好的帮手。 设备管理系统有什么功能: 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预防性维修: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维修成本核算: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气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在运行中发生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或者达不到标准的设备均视为设备有缺陷,根据威胁 程度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 2.一类设备缺陷:性质严重、情况紧急,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会发生人身伤亡、主设备损 坏或造成停电事故者。 3.二类设备缺陷:性质较严重,对人身或设备有一定威胁,但可以坚持运行,列入月计划 检修还不至于造成事故者。 4.三类设备缺陷:主要是指那些对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年度大修、改进计划,能坚持长 期运行者。 5.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报告,并写入运行日志。安全员与技术负责人共同鉴定缺陷类别,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 6.对于一类设备缺陷,值班员应立即上报车间,根据车间领导指令进行处理,如不能处理的,应积极采取措施限制缺陷发展,并报告主管领导。 7.对二、三类缺陷由值班班长根据情况报检修计划,不能处理的,汇报车间主任和公司主 管领导。 8.设备缺陷消除后,值班验收人员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 热电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2017-08-19 22:20 | #2楼 热电车间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确保设备的安全、可控、经济、稳定运行,使设备缺陷管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优质高效,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内容。 2.2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考核办法。 2.3 本制度适用于东营华泰化工集团热电车间。

3 管理归口 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由车间、工段共同组织实施,技术科为归口管理部门及考核归口部门。 4 基本原则 4.1 设备缺陷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主、辅设备、系统、自动装置、保护和仪表发生异常情况,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的,均称为设备缺陷。设备 缺陷管理包括从设备缺陷的发现、登记、确认、消除、验收、评价(鉴定)、统计、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4.2 设备缺陷管理必须贯彻执行“防消结合”的原则。要把设备缺陷作为设备管理超前控制 和关口前移的基准点,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变化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4.3 设备消缺必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4.4 要树立“零缺陷”理念,设备存在缺陷应及时消除。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威胁 1 安全生产和系统完整的重大缺陷,所在工段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缺陷蔓延或扩大。带有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的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行。 4.5 坚持开展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坚持专题讨论与日常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把缺陷分析和 统计扩展到基层班组,开展群众性的缺陷分析和统计。 4.6 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查询设备缺陷情况,深入现场检查消缺情况,指导设备消缺。 5 设备分类 5.1 主设备是指在发供电过程中,直接参与能量转换与输送的设备。即锅炉、汽轮机,发 电机(包括励磁系统)、10.5kV母线,主变压器单元, 110kV系统,以及上述设备的控制、保护、自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5.2 辅助设备是指主设备以外的为主设备服务的设备。用电系统(含照明系统),直流系统,油、水、风系统、各种测量装置以及其它设备(包括通讯、通风、空调、阀门、启闭设备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等)。 6 缺陷处理方式 6.1 停电(停机)处理:是指必须停电、停机、减负荷才能处理的缺陷。 6.2 大小修(技改)处理:是指当前不具备条件,必须经过大小修或更新改造才能消除的缺陷。 6.3 延期处理:是指一时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而又不影响主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 6.4 正常处理:是指除上述处理方式以外的能够直接消除的缺陷。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 企业概述 (3) 1.2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3) 1.4 需求要点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6) 三,总体设计 (8) 3.1 技术基础 (8) 3.1 系统安全 (8) 3.2 管理权限划分 (9) 四,功能模块设计 (11) 4.1 设备信息 (11) 4.2 设备台帐 (12) 4.3 维修保养计划 (13) 4.4 维修保养记录 (14) 4.5 维修经验库 (14) 4.6 设备申购 (14) 4.7 设备调拨 (14) 4.8 设备报废 (15) 4.9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 (15) 4.10 文档管理 (15) 4.11 设备工作日报表 (16) 4.12 每日工作提示 (16) 4.13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 (16) 3.14信息导入接口 (17) 五,系统部署 (18) 5.1、网络要求 (18) 5.2、硬件要求建议 (18) 5.3、软件环境要求 (18)

六,系统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 (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冠唐设备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高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帮助各个管理者在设备管理的各环节中协同处理,信息共享,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软件项目测试组 文档编号: 编写人:编写日期:2018年3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 审批人:审批日期: 1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 1

目录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1) 修订历史记录 (1) 目录 (1) 第1章总则 (1) 第2章职责 (1) 第3章缺陷类型 (1) 3.1 文档缺陷 (1) 3.2 设计缺陷 (2) 3.3 配置缺陷 (2) 3.4 界面交互缺陷 (2) 3.5 数据校验缺陷 (3) 3.6 查询统计缺陷 (3) 3.7 功能缺陷 (3) 3.8 性能缺陷 (3) 3.9 安全性缺陷 (4) 第4章缺陷管理流程 (4) 4.1 新增(提交) (4) 4.2 定位 (4) 4.4 解决 (4) 4.5 否决 (4) 4.6 推迟处理 (4) 4.7 回归验证 (5) 4.8 再打开 (5) 4.9 关闭 (5) 第5章缺陷记录 (5) 5.1编号 (5) 5.2项目 (5) 5.3发布版本 (5) 5.4 功能模块 (5) 5.5 缺陷描述 (5) 5.6 重现步骤 (5) 5.7严重程度 (6) 5.8 优先级 (6) 5.9 状态 (6) 5.10 负责人 (6) 5.11 处理意见 (7) 1

5.12 处理记录(解决的办法) (7) 第6章附录 (7) 2

第1章总则 为了加强部门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根据公司和部门的 有关规定,制定缺陷管理制度。 本缺陷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技术部。各测试,研发人员应当依据本制度的规定,规范工 作,保证软件质量。 软件缺陷又被叫做Bug。所谓软件缺陷,即为软件中存在的某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 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软件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 需要。IEEE729-1983对缺陷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 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产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 失效或违背。 软件缺陷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包括:缺陷提交、明确指明缺陷类型、缺陷修复、缺 陷回归验证。 第2章职责 项目人员应对各阶段测试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以保证各级缺陷的修复率达到一定 标准。包含内容如下: 2.1测试人员在提供的缺陷模板中新建或重新打开缺陷。 2.2测试人员提交的缺陷将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开发人员修复缺陷。 2.3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后,记录处理时间及处理结果,并将文档及时反馈给测试人员验 证。 2.4测试人员验证缺陷后,记录验证时间及验证结果,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 第3章缺陷类型 缺陷类型是指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共分为九类,包括:文档缺陷、设 计缺陷、配置缺陷、界面交互缺陷、数据校验缺陷、查询统计缺陷、功能缺陷、性能缺陷、 安全性缺陷。 3.1 文档缺陷 文档缺陷是指软件相关文档不满足其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易理解性、易浏览性的要求。 1

软件缺陷管理流程图

软件缺陷管理办法 1.目的 本文档定义了软件缺陷管理流程和相关规则,确保软件缺陷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保证项目研发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部门项目研发过程的缺陷管理,对各阶段的缺陷管理过程进行指导和规范。 3.定义 3.1 术语 缺陷(Defect):存在于软件之中偏差,可被激活,以静态形式存在于软件内部。 Bug:缺陷一种表现形态,系统或程序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转能力的问题。 3.2 缺陷定义 (1)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需求规格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范围; (4)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5)测试工程师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4.缺陷生命周期

4.1 缺陷生命周期图 4.2 缺陷状态说明 5. 缺陷处理过程 5.1 正常处理过程 (1)创建问题 在测试管理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新问题,包括需求问题和软件缺陷等。创建问题时,需要描述清楚,并选择正确的选项,详细请参考5.4和5.5。

(2)指派问题 创建问题时,创建者通常要指派给该项目开发负责人,再由其指派任务,或直接指派给相应模块的开发工程师。 如果指派人是错误的,或者需要他人确认或帮助,则可以重新指派给合适的工程师,写上相关备注。 (3)确认问题 通常开发工程师收到新问题后,需要分析和确认此问题是否为Bug。如果是Bug,则选择“确认状态”;如果认为非Bug,则注明原因并指派回创建者。 当创建者收到确认指派时,需要进行及时确认。如果同意为非bug,则及时关闭它;如果不同意,则需要注明理由并指派回相关工程师。 如果问题确认指派次数大于6次时,需要进入“争议处理”流程,详细请参考5.2。 (4)解决问题 此为开发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包括Bug的复现、修改和修改验证。 开发工程师需要及时对确认状态Bug进行分析和解决,并自己验证通过,则操作为解决状态,解决方案规则请参考5.4中解决方案定义部分,在缺陷管理系统中解决方案选择相应的选项,解决后系统将自动指派回给创建者。 如果Bug无法解决或修改影响比较大,可申请进入“延期解决”流程,请参考5.2中延期处理部分。 (5)验证问题 创建者需要及时对解决状态的Bug在对应版本上面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可关闭Bug;如果验证不通过,则激活此Bug,系统将自动指派回给解决者。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软件项目测试组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1) 修订历史记录 (1) 目录 (1) 第1章总则 (1) 第2章职责 (1) 第3章缺陷类型 (1) 3.1 文档缺陷 (1) 3.2 设计缺陷 (2) 3.3 配置缺陷 (2) 3.4 界面交互缺陷 (2) 3.5 数据校验缺陷 (3) 3.6 查询统计缺陷 (3) 3.7 功能缺陷 (3) 3.8 性能缺陷 (3) 3.9 安全性缺陷 (4) 第4章缺陷管理流程 (4) 4.1 新增(提交) (4) 4.2 定位 (4) 4.4 解决 (4) 4.5 否决 (4) 4.6 推迟处理 (4) 4.7 回归验证 (5) 4.8 再打开 (5) 4.9 关闭 (5) 第5章缺陷记录 (5) 5.1 编号 (5) 5.2 项目 (5) 5.3 发布版本 (5) 5.4 功能模块 (5) 5.5 缺陷描述 (5) 5.6 重现步骤 (5) 5.7 严重程度 (6) 5.8 优先级 (6) 5.9 状态 (6) 5.10 负责人 (6) 5.11 处理意见 (7) 5.12 处理记录(解决的办法) (7) 第6章附录 (7)

第1章总则 为了加强部门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根据公司和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缺陷管理制度。 本缺陷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技术部。各测试,研发人员应当依据本制度的规定,规范工作,保证软件质量。 软件缺陷又被叫做Bug。所谓软件缺陷,即为软件中存在的某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软件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IEEE729-1983对缺陷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产品外部看,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软件缺陷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包括:缺陷提交、明确指明缺陷类型、缺陷修复、缺陷回归验证。 第2章职责 项目人员应对各阶段测试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以保证各级缺陷的修复率达到一定标准。包含内容如下: 2.1测试人员在提供的缺陷模板中新建或重新打开缺陷。 2.2测试人员提交的缺陷将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开发人员修复缺 陷。 2.3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后,记录处理时间及处理结果,并将文档及时反馈给测试人 员验证。 2.4测试人员验证缺陷后,记录验证时间及验证结果,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 第3章缺陷类型 缺陷类型是指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共分为九类,包括:文档缺陷、设计缺陷、配置缺陷、界面交互缺陷、数据校验缺陷、查询统计缺陷、功能缺陷、性能缺陷、安全性缺陷。 3.1 文档缺陷 文档缺陷是指软件相关文档不满足其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易理解性、易浏览性的要求。满足以下一或多种情况:

软件缺陷的管理流程

软件缺陷管理流程 目录 1 BUG管理流程 (1) 2 报告缺陷注意事项 (2) 3 需要注意的地方 (3) 4 Bug的严重级别 (3) 1BUG管理流程

2报告缺陷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提交新缺陷时,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清晰的描述出BUG的出处、操作步骤、现象、(建议),并尽量截图; 2.测试人员在精简语句的同时,应该再仔细检查BUG描述是否会产生误解的地方。测试人 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会产生歧义的、主观的词语。目标是使用能够表述事实、清楚的,不会产生争执的词语; 3 不要使用感叹号或其它表现个人感情色彩的词语或符号; 4. 不要使用含糊的词语(例如,好像,似乎)来描述发现的现象; 5. 当BUG指派给你,在下一个版本发布之后,第一时间跟踪BUG的修复情况。

3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你发现一个BUG时,请考虑如下问题: 1. 同一软件中的相似功能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2. 其他的浏览器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3. 其他的软硬件配置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4. 其他的区域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5. 以前的版本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4Bug的严重级别 目前,BUG严重级别分为:严重缺陷、较严重缺陷、一般性缺陷、建议性缺陷。 一、严重缺陷主要包括: 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2、死循环; 3、数据库发生死锁; 4、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5、功能错误; 6、与数据库连接错误; 7、程序错误; 8、程序接口错误。 二、较严重缺陷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3、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 4、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5、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 三、一般性缺陷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工程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需求要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系统设计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总体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技术基础错误!未指定书签。 系统安全错误!未指定书签。 管理权限划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功能模块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信息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台帐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保养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保养记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经验库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申购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调拨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报废错误!未指定书签。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文档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工作日报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每日工作提示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息导入接口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系统部署错误!未指定书签。 、网络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硬件要求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软件环境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系统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程背景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 (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设备缺陷(异常)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异常)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异常),以保证公司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缺陷(异常)分类 1、重大设备缺陷(异常) 指生产主流程重要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威胁生产安全,需立即组织检修或局部停车,系统停车抢修的。 2、一般设备缺陷(异常) 指生产装置运行不正常,存在故障,但不很严重,短期内不至影响安全生产,可以限时处理的。 3、微小设备缺陷(异常) 指生产装置运行中存在跑冒滴漏等小缺陷,暂不影响生产,且不致发展扩大,通常所在岗位可自行处理解决的。 第三条维护检修工作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程序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 1、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在生产岗位现场保存,作为缺陷(异常)信息反馈过程责任记录。 2、此表由岗位班长填写。按缺陷的处理范围、程度,由检修工和各级责任人员签署意见。 3、此表具体格式见附页。 第五条设备缺陷(异常)信息反馈程序 1、当班岗位员工或其它人员在巡检等过程中,发现生产装置存在缺陷或异常,应向装置所属岗位的 当班班长反映,经确认后,视缺陷(异常)的分类,填写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自行消除解决或通知有关领导。 2、中夜班及节假日,设备缺陷(异常)反馈表当班班长填写后,向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统筹 指挥。 3、若设备缺陷(异常)的消除在技术、材料、方案及生产系统退出等有困难,则按各自职责向相关 专业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由各对口专业及时配合解决。 第六条设备缺陷(异常)消除后的确认 1、检修部门对有缺陷的设备实施检修后,应在反馈表“实际修理情况”栏填写并署名。 2、设备所属岗位在反馈表该栏填写验收意见并署名,同时将处理结果记入设备缺陷台账。 3、生产部定期对硬设备缺陷(异常)信息反馈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延误、推诿的责任 者提出考核意见。 起草:沈国华审核:钟欣慧审批:郎海娟

设备零故障管理管理体系

设备零故障管理管理体系 设备零故障管理主要是以八大管理体系为主线,使各体系之间纵横交错,紧紧相连,并与现场生产直接挂钩9大管理体系即:状态管理体系、故障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润滑管理体系、备件管理体系、针对性预防修理管理体系、素质管理体系、全员管理体系。 八大管理体系由零故障管理机构和人员组织运行,要以人员素质为轴心,采用新的激励政策,通过PDCA循环方式,推动各大管理体系朝既定的目标不停止地追求; 1状态管理 状态管理的特点是设备区域负责制。它的重点是设备技术状态和机床的完好率。要求每一名维修人员每天将本维护区内的设备至少巡检两次,难度大或需做技术准备的,由队组集中后,由技术、管理人员整理登记,做好整改计划的实施。状态管理巡检的重点是液压站电磁阀、限位开关、行程开关、蛇皮管脱落、各种安全防护罩、盖板、润滑装置、传递装置、紧固部位、各种档铁导块紧固、固定阀体、液压元件的螺钉等,可以根据不同生产过程和设备的特点确定。维修人员在现场巡检应采取摸、闻、听、看、问的方式,做好巡检记录。 2故障管理 在故障管理体系中,关键抓住两个环节;一是故障的判断;二是故障的排除。这是减少停台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故障判断: (I)采用专家预测诊断对传动部件进行测定。 (2)生产线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可随机反映出机床故障发生的部位。 (3)常规模拟诊断技术的普及,肌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重复性多发性故障分析归纳.出故障规律性发生的各种原因。 故障排除: (1)要做到备件齐全,图纸准确。 (2)设置专用工具,具备装调功能。 (3)维修人员技能熟练,工作责任心强。 故障分析:现场故障收集后,要进行透彻的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规体便于对策。凡属故障停饥≥4小时以上的故障、单机发生故障≥4次的做为故障分析

软件缺陷的管理流程

软件缺陷管理流程 目录 1 、BUG管理流程 (1) 2 、报告缺陷注意事项 (2) 3 、需要注意的地方 (3) 4 、Bug的严重级别 (3) 1、BUG管理流程

2、报告缺陷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提交新缺陷时,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清晰的描述出BUG的出处、操作步骤、现象、(建议),并尽量截图; 2.测试人员在精简语句的同时,应该再仔细检查BUG描述是否会产生误解的地方。测试人 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会产生歧义的、主观的词语。目标是使用能够表述事实、清楚的,不会产生争执的词语; 3 不要使用感叹号或其它表现个人感情色彩的词语或符号; 4. 不要使用含糊的词语(例如,好像,似乎)来描述发现的现象;

5. 当BUG指派给你,在下一个版本发布之后,第一时间跟踪BUG的修复情况。3、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你发现一个BUG时,请考虑如下问题: 1. 同一软件中的相似功能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2. 其他的浏览器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3. 其他的软硬件配置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4. 其他的区域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5. 以前的版本是否有相同的问题? 4、Bug的严重级别 目前,BUG严重级别分为:严重缺陷、较严重缺陷、一般性缺陷、建议性缺陷。 一、严重缺陷主要包括: 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2、死循环; 3、数据库发生死锁; 4、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5、功能错误; 6、与数据库连接错误; 7、程序错误; 8、程序接口错误。 二、较严重缺陷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3、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 4、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5、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存 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自动化 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 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 新改造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 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2.1、一般缺陷:指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 内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重大缺陷:指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

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3、紧急缺陷:指设备缺陷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 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远动人员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自动化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 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1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