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一.doc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一.doc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一.doc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受热熔化

B 、盐酸的挥发性C、干冰气化D、白磷的自燃

2、下列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气体中没有CO2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 、人和动物呼吸作用

C、汽车排放尾气 D 、煤和石油燃烧

3、过氧化氢(H 2 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C、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4、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A、 O 不够 B 、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2

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 D 、达不到着火点

5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

A 、核内中子数

B 、电子层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 R 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2R+3HSO4=R2(SO4) 3+3H2↑ B 、 4R+3O2 2RO3

C、 R+2HCl=RCl

2 +H↑ D 、 2R+6HCl=2RCl +3H ↑

2 3 2

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元素B、氧离子C、氧原子D、氧分子

8、 A、B 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在 A 2 B化合物中, A 和 B 的质量比为 7:4,则符合 A 与 B质量比为 7:12 的化合物是()

A、AB

2 B、

A

2

B

3 C 、AB D、

A

2

B

5

9、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纳米碳管的

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B、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

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0、下列符号,能表示钙离子的是()

+2

B +2 2+

D

2+

A、 Ca 、 Ca C、Ca 、 Ca

11、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

A、原煤

B、天然气

C、酒精

D、氢气

12、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13、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的质量分数为Fe3O4)2000 吨,经分析知道其中含铁840 吨,则磁铁矿中

Fe3O4

A、 42% B 、60% C 、 65% D 、 58%

二、填空题

4、在H

2

SO

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5)碳酸受热。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编号)6、 1806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该金属做了以下实验:

“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变化。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生嘶嘶声,并立即熔成一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

读后,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 2);

(3);( 4)。

7、红血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8000,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

蛋白中铁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

8、下列物质:(1)白磷,(2)蒸馏水,(3)空气,(4)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剩余物,(5)铁

粉,(6)氯化锌,(7)胆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单

质的是 _____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

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 70%的 CH4,还含有 CO2、N2和 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右图甲所示的取气方法:将

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

⑴这种集气方法叫,针对瓶口太小不便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

你改进的方法是。

⑵如右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导

管___________ (填 A 或 B)。⑶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

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

余气体通过浓硫酸(以上两步,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

再通入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澄清石灰水,

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结论

是。

四、计算题:

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O3,其中 R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求( 1) R的相对原子质量;

( 2) R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含杂质铁矿石炼铁,30%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若日产生铁中含铁的质量为

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某工厂用这种

120 吨,则每天要消耗铁矿石多少吨?(已知杂质

中不含铁元素)

五、实验探究题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

示,在 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 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

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

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

会儿,观察到:

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具有___________ ,温度达到________又与___________接触。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这是因为红磷虽然与_______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

_____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因为水中白磷温度超过________,而不与 ________ 接触。

⑵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

么?。

⑶白磷燃烧应该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⑷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⑸由上述实验可得物质燃烧条件如右图: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

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

燃起大火。其中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__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9 月培优试题(一)

参考答案

二、 1~5 略

6、质软、密度小于水、银白色、熔点低

7、4

8、( 3)( 4),(2)(6)(7),(1)(5),(2)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doc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 1、用氢气还原 10 克 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 克,则参加反应 CuO 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 2、将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2.4 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后,得到 CO2的质量为 3.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质量比? 例 3、将 30 克铁片放入 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 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例 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 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 30mL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 5、给 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 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8 克2、 7∶ 5 3、11.2 克4、 8∶ 7 7∶ 23 5、28.89% 练习 1、将盛有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 克时,这10 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 CO2混合气体9ml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 3.5Ml ,则原混和气体中 CO、 O2 、 CO2的体积比? 练习 3、把 CO、 CO2的混合气体 3.4 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 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 CO2与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质量比? 练习 4、CO 和 CO2混合气体18 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 )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 ) A Fe B Al C Ba(OH) 2 D Na2CO3 练习 6、在 CuCl 2 和 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 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 克,则原混合溶液中 CuCl 2 与 FeCl3 物质的量之比为 ( )(高一试题 ) A 1∶ 1 B 3∶ 2 C 7∶ D 2 ∶ 7 练习 7 P 克结晶水合物 A ? 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 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 分子量为 ( ) A 18Pn/(P—q) B 18Pn/q C 18qn/P D 18qn/(P— q) 答案:1、96%5、 A 6 、 C7、 A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案

培优补差方案 九年级是初学化学,学生基础的好坏,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但是据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情况:优生不多,思想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跟不上。故围绕学校工作目标, 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 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 制定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生辅导: 1、对优生的辅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一些有针对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的敏感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对优生及特长生的辅导,要让他们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教学中,广泛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且,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布置也要有层次性,即让它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吃饱”。 2、鼓励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思考、多做一些课本之外的题目,训练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程度,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训练优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后进生辅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故可做以下工作: 1、对差生多表扬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批评时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 3、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互帮互学四人小组活动,尽量给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和他们坐同桌,进行一对一地帮助,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与家长的多联系,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2015年广东省各地中考题集锦 综合能力题 1.(8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程中SO 2转化为SO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4)炉渣(Fe 2O 3 )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3.(8分)已知A —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 能产生温室效应;B 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金属;H 是蓝色 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4.(8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和 (2)“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 B C D E H ② ①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十)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 1. 某溶液含有Na+、H+、Ba2+、OH﹣、Cl﹣、、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 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②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是,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若看到,说明溶液中含的该离子. 2. 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该溶液由和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 (2)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如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 已知A﹣H为初中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紫红色金属,甲是黑色固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A+B→E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G→F的化学方程式:. 5.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试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外特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转差工作中,力争在2013年中招取得好成绩,让学校家长放心。 一、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大培优帮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二、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即常识介绍、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要研究教材,即重点、难点。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

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记忆的方法有:要点记忆法、图示记忆法,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数轴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进行习题教学时,选择题以概念,理论为主,适当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方面题;填空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适当增加概念理论方面的题;实验题以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鉴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综合实验(组合装量图)为主,化学计算以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为主。 4、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进行列表比较,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 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某固体粉末由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的pH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3)沉淀A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 Cu(OH)2+H2SO4=CuSO4+2H2O 铜离子和钠离子 【解析】 【详解】 (1)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溶液C,说明溶液C的pH小于7; (2)由溶液C和溶液B混合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可知沉淀D为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钡;又因为沉淀A可以完全被酸溶解,说明沉淀A中不含有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则沉淀A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 (3)沉淀A为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 (4)溶液E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E中有氯离子,且由(2)推知固体中含有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可知溶液E的阳离子为铜离子和钠离子。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 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 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 1.有四位同学在分析一种含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时,得出以下组合.可能正确的一组是() A.CuSO4、Ba(OH)2、NaCl B.Na2SO4、HCl、Ba(OH)2 C.KCl、HCl、H2SO4D.HCl、Na2CO3、H2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应注意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详解】 A、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而该溶液是无色溶液,并且硫酸铜可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者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可以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三种溶质相互作用,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在溶液中能够共存,故符合题意; D、碳酸钠可以和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溶液中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通过本题可以看出物质溶于水可能得到带颜色的溶液,在判断能否共存的同时还要注意习题的要求。 2.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A错误; B、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B错误; C、硫酸钠与碳酸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C错误; D、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现象明显,故D选项正确。故选D。3.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6) 班级 ; 姓名 1.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 7H 10O 5)。由它合成的“达菲” (C 16H 31O 8N 2P)是是抗 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 .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2.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3.从物质的分类的角度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氧化铝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 A .氢氧化铁 B .硫酸铜 C .水 D .硝酸 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 A .Ba 2O B .BaO 2 C .Ba 2O 2 D .BaO 3 5.某纯净物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 3、H 2O 和CO 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X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 是化合物 C. X 中有水 D. X 不稳定 6.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 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 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 2O+7O 2 ====2FeSO 4+2H 2SO 4,则R 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S 3 C. FeS 2 D. FeO 7.已知A 、B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 、B 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该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 2 B 3 B .A 3B 2 C .AB 3 D .A 3B 8.由化学方程式CxHyOz +5O 24CO 2+4H 2O ,可知x 、y 、z 的值分别是 A .1、2、3 B .2、4、1 C .4、8、2 D .4、4、1 9.ng 氯酸钾和2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A .(n -m)g B .(m +2)g C .(m -2)g D .(n +2-m)g 10.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8,则该氧化物中碳的化合价是 A .+2价 B .+4价 C .-2价 D .0价 11.对于方程式 4Al +3O 2 2Al 2O 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 .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 .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 .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12.在反应X +2Y =R +2M 中,已知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 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比是 ( ) 点燃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________,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A 是 H 2O , 2222H O 2H + O ↑↑通电,C 为黑色固体,C 可以是CuO 或 Fe 3O 4,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是CO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2)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 是NaOH ,A 在常温下为气体,A 是CO 2,B 是Na 2CO 3,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2.图中的六个圆A 、B 、C 、D 、E 、F 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 与C 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D 、E 、F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2.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计划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教学计划 郑亮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考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同时还要加大课外培优措施,特制定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在2012年中招取得好成绩,让学校放心。 第一步、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强培优补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第二步、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要研究教材,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进行习题教学时,选择题以概念,理论为主,适当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方面题;填空

九年级化学培优材料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 除 CaO 中的 CaCO 3 可加热:CaCO 3 高温 分 CO+CuO △ .. ..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一、解除杂题的原则、要领、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六种常用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 学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 NaCl 中 Na 2CO 3,可加适量稀 HCl :Na 2CO 3+ 2HCl =2NaCl+ CO 2↑+ H 2O 除去 NaOH 中的 Na 2CO 3,可加适量的 Ca(OH)2: Na 2CO 3+ Ca(OH)2==CaCO 3↓+2NaOH 除 Fe SO 4 中的 Cu SO 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 滤:CuSO 4+Fe==Cu+Fe SO 4 方 除 C 粉中的 CuO 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法 CuO+ H 2SO 4==CuSO 4+ H 2O 加热法 转化法 CaO+ 去 CO 2↑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 除 CO 2 中的 CO ,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 Cu+CO 2 二、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 CO 2(含 O 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 CO 2(含 H 2 或 CO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或氧化铁。 3. O 2 或 CO 2 或 H 2(含 H 2O )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 O 2 或 H 2 或 CO (含 CO 2 或 SO 2)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 Cu (含 Fe 或 Mg 或 Zn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 2. Fe (含 Cu ):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 Cu (含 CuO ) 、Fe (含 Fe 2O 3):高温下与 H 2 或 CO 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4. CuO (含 Cu 或 C ):在空气中灼烧。 5. CaO (含 CaCO 3) :高温煅烧(CaCO 3 分解成 CaO 和 CO 2) 6. CaCO 3(含 CaO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 与水反应溶于水) 7. CaCO 3(含 CaCl 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 2 溶于水,CaCO 3 不溶于水) 8. CaCl 2(含 CaCO 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 Ca(OH)2(含 CaO ) :加足量水。(Ca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 FeSO 4 溶液(含 H 2SO 4 或 CuSO 4) 、FeCl 2 溶液(含盐酸或 CuCl 2):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 2SO 4=FeSO 4+H 2↑;Fe+CuSO 4=Cu+ FeSO 4 Fe+2HCl=FeCl 2+H 2↑; Fe+CuCl 2=Cu+ FeCl 2 2. NaCl 溶液(含 Na 2CO 3):加适量稀盐酸。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3. Na 2SO 4 溶液(含 CuSO 4):加适量 NaOH 溶液。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2016届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3

.. 化学培优训练(3)——酸碱盐 知识点: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酸碱盐的应用 1、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胃酸过多可适量服用氢氧化钙溶液 B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50 mL 的酒精与 5 0mL 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D .碳酸氢铵属于氮肥 2、要除去FeSO 4 溶液中少量的 H 2SO 4,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铁粉 ②四氧化三铁 ③氧化铁 ④氧化亚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3、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各组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食醋清除水垢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①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B ②馒头烤焦变黑主要发生化学 变化 ②蔬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C ①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的完全燃烧 ②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D ①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②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4.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向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中滴加水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一定量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Ca 2+、Na +、Cl -、SO 42- C .Ca 2+、Ba 2+、CO 32-、NO 3- B .Mg +、Na +、Cl -、NO 3- D .H +、K +、OH -、SO 42- 6、下表是 NaCl 、KNO 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NaCl KNO 3 0 35.7 13.3 20 36.0 31.6 40 36.6 63.9 60 37.3 110 80 38.4 169 (1)若要比较 KNO 3 与 NaCl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 (2)20℃时,各取 NaCl 、KNO 3 固体 3.5g 分别加入 1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 的是 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 NaCl 和 KNO 3 的溶解度曲 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 的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A.0℃~20℃ B . 20℃~40℃ C. 40℃~60℃ D. 60℃~80℃ (4)4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低到 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小关系为:硝酸钾_____氯化钠(填“>”、“<”或“=”)。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某固体粉末由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的pH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3)沉淀A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 Cu(OH)2+H2SO4=CuSO4+2H2O 铜离子和钠离子 【解析】 【详解】 (1)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溶液C,说明溶液C的pH小于7; (2)由溶液C和溶液B混合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可知沉淀D为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钡;又因为沉淀A可以完全被酸溶解,说明沉淀A中不含有硫酸钡,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则沉淀A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铜; (3)沉淀A为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 (4)溶液E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E中有氯离子,且由(2)推知固体中含有硝酸钡、氯化铜、氢氧化钠,可知溶液E的阳离子为铜离子和钠离子。 2..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D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 (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2,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 4、CaCO 3、BaCl 2、Na 2SO 4、KOH 、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 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 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 4、 Na 2SO 4 CaCO 3、BaCl 2 BaCO 3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钠和氯化钡;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能同时存在;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 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① CuSO 4、 Na 2SO 4;一定含有CaCO 3、BaCl 2。 ② (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BaCO 3。 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2.A~D 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 、B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D 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A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4 24CO+Fe O 4CO +3Fe 高温 化合反应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解析】

2019初三化学培优试题(一)

2019初三化学培优试题(一) 一.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固体,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1)若在此实验中使用含木炭粉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制取氧气,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在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2)除去混合物中木炭的方法:. (3)怎样证明木炭粉已被除去?请简要说明..(4)若二氧化锰中的木炭已全部被除去,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克加热制取氧气,设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分数a%,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b%,则a___b(填>,<,=)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故A错误;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则溶剂最少,甲、乙物质的溶剂质量相等,所以升温到 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故B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100g 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故D 正确。 故选A。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

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 B .t 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 C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 .t 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 ,而乙的溶解度<50g ,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 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 、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 、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 .t 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 .从t 2℃降至t 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 、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 正确; B 、t 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100%+100g 溶解度溶解度,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 正确; C 、从t 2℃降至t 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 不正确;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g B.80g C.90g D.120g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即A、B两物质)的质量总和应为140g,由于A、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则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故选B。 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 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催化剂 4CO2+N2。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和乙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故B错误; C、甲是二氧化氮,丁是氮气,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4:4=1:1,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类题的一般步骤,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分析解答。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 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 5N2+6H2O。 【详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