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前沿复习要点

管理理论前沿复习要点
管理理论前沿复习要点

《管理理论前沿》复习要点

1、我国管理学界受职能(或过程)学派及管理过程学派的影响。

(1)我国管理学界受职能(或过程)学派亨利·法约尔及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的影响,我国现今的管理学研究是从职能角度出发的,大多数管理学教科书都沿用管理职能(或过程)学派的体系。

(2)我国传统的管理学主要是指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如计划或战略、决策、组织、控制、领导、激励、人事、创新、协调和组织的发展等。

2、哈罗德·孔茨《管理理论的丛林》主要观点。

经过20年左右,1980年哈罗德·孔茨在另一篇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再探》中认为,管理理论的丛林更深,并发展成为11个不同的理论派系。

每一个学派都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哈罗德·孔茨指出:不应把管理内容和管理工具混淆起来。例如,不应将行为科学学派、数量学派等等同于管理,而应将它们看作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3、现代综合思潮的特点。

(1)事实上,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思想来源于现代综合思潮。

现代综合思潮是科学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三次综合思潮,它出现在20世纪中期。

(2) 第一次综合思潮是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论的自然观基础上的。

(3) 第二次综合思潮又称为古典综合思潮,它是15世纪以哲学的观点去综合研究的思潮。

(4) 现代综合思潮的特点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加强定量分析研究,力求建立一套精密的综合研究方法

4、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即“返回基点的革命”。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即“返回基点的革

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但也因其“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管理理论的理性结构相互融合的困难而走向了失败。

20世纪90年代,融入了现代制度经济学内容的宏观组织理论的“资

源”、“核心竞争力”和“战略联盟”的思想也并不能使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走向统一。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组织之间的关系(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较热门的理论有群体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和协作网络理论(collaborative network)等,应用主要集中在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和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等方面。

6、在跨国公司增多时,跨国公司应如何进行管理。

比较管理(comparative management)和

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 management)问题。

当一个组织的经营业务延伸到另一国时,一个必然面对的问题就是在本国使用的管理方法是否可以运用于其他国家。而且,在跨国公司增多时,跨国公司应如何进行管理,这就是比较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研究的问题。

7、中国人对自利的接受限度。

“有限自利性”的基本假设是指中国人对人的自利主义行为的容忍度和接受度有限。中国人同西方人一样也讲自我和自利,但中国人对自利的接受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不舒服,甚至遭到他人的攻击,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自利行为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远远低于西方社会。

8、五种活动构成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 ,从而构成了一个价值链。

9、小型企业的管理研究往往集中在企业家如何创业方面。

10、斯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提出的领导理论。

原则中心领导(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

斯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提出领导不应该只着重技巧、行为等方面,而应当注重领导者本身的价值观和个人的操守问题,着重个人反省,与别人的合作,争取他人的信任、支持等。

11、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理论(Population Ecology

Theory)

企业种群像生物种群一样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企业环境的变动会使企业种群像生物种群一样绝种,只有能够产生有效形态的企业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因此种群生态学以环境的变化(variations)为基本分析出发点。

12、交易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 科斯(Coase, 1937)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 1972)

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75, 1980)

克莱因等(Klein et al., 1978)

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 1979)

利兰和派尔(Leland and Pyle, 1977)

罗斯(Ross, 1977)

张五常(Cheung,1983)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

霍姆斯特姆和泰若勒(Holmstrom and Tirole, 1989)

哈特和莫尔(Hart and Moore,1990)

阿根亚和博尔腾(Aghion and Bolton,1992)

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 Ng,1994)

13、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结构4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费德勒有效领导模式的研究和V.H.弗罗姆等人关于领导参与模式的研究。

权变理论被一些研究者誉为未来管理的方向。它整合了管理学科某些方面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和动态化的新管理规定,它提倡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精神,注重管理活动中各项因素的相互作用。但是,权变理论存在着有些研究偏重组织的表面结构特征、不够深化、样本过小等方面的不足。

14、管理理论中的现代流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或案例学派

人际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数量学派

15、钱皮《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16、灌能(empowerment)。

灌能的意义为,人在执行现有工作时,如觉精力倍增,便有灌能感受。灌能就是指导别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而渐渐不必依赖你。灌能就是要你自在做事,也要你为结果负责。灌能就是做事时有意义感、选择感、能力感、进步感。如何做到灌能,可从以下着手:

1、让同仁清楚地了解任务、目的、目标和角色。

2、持续发展团队成员工作上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3、学习有效的人际和团队关系及领导技巧。

4、让同仁能够真正分享决策权和参与权。

5、领导者带领团队的哲学和做法是要激发人的活力。

6、全体人员尊重不同看法、能力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7、领导者给予每位成员适当的表现的机会。

8、当团队有成就时,鼓励并感谢个人和小组的成就。

9、保持不断创新的精神及掌握持续改善的机会。

17、波特的三种竞争策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差别化战略是将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别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它方

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别化特点。例如履带拖拉机公司(Caterpillar)不仅以其商业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着称,而且以其优质耐用的产品质量享有盛誉。

如果差别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波特认为,推行差别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推行差别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别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别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普遍水平。这些优势保护公司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但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限制了可以获取的整体市场份额。专一化战略必然地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互以对方为代价的关系。

18、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

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内容

19、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20、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

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为面临变迁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应对、终身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企业越来越像学校,学校越来越像企业。

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五项要素:

一、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二、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三、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

四、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五、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21、竞争力优势理论。

22、平衡计分卡。

? 是一种未来组织的绩效衡量方法。平衡记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

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尤其缺乏对

无形资产(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因此,必须改用一个将组

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来评核组织的

绩效。

其四项指标分别为:

– 财务financial

– 顾客customer

– 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

– 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

23、情境领导。

 情境领导理论也叫情景理论、因地制宜理论等。这种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领导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领导者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个特定目标的行为。情境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它可用下列公式来表达:

领导的有效性= 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上式告诉我们,领导的有效与否,要根据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情况和环境(包括工作任务)条件,以及上述三者的相互关系而定。

(1)领导者方面的条件。包括领导者的职位类别、年龄和经验;他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他对下属的信任程度;他的领导个性

(是倾向于专制的,还是倾向于民主的);对于不确定情况的安全感等。

(2)被领导者的情况 。包括被领导者的文化期望和独立性需要程度;他们的责任感;他们对有关问题的关心程度;他们对不确定情况的安全感;他们对组织目标是否理解;他们在参与决策方面的知识、经验、能力等。

(3)组织环境方面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历史、规模;组织

的价值标准和传统;工作要求,作业集体的协作经验;决策所需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社会环境及社会压力等。

24、标杆管理。

标竿管理,这是一种管理上的有效工具,以衡量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的绩效。基本上,标竿管理认为大多数的企业流程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借助寻找与确定在某些活动、功能、流程等绩效上,有“最佳表现”或“足为楷模”,或“出类拔萃”的顶尖公司,仔细地研究其所以能有如此绩效的原因,并将自己公司的绩效表现,与这些公司的表现相比较,并进而拟定要提升到哪些公司绩效水准的计划,执行该计划并监测其执行结果,以使组织能够更客观地评估其绩效,更能浮现缺失,更能了解其他组织的表现,改进缺点,迎头赶上。

标杆管理通常包括:1.标准标杆管理standards benchmarking 2.流程标杆管理 process benchmarking 3. 结果标杆管理 results benchmarking

25、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同样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在缺乏足够的资源的情况下,组织可能会追求更多的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减少和避免环境变化的冲击。这正是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论点。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审慎的理性管理的选择、选择性资源的积累和配置、战略性的产业要素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

该理论认为应将组织的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该理论提出,资源的选择和积累是企业内部决策制定和外部战略因素的函数。

26、无疆界世界(borderless world)

27、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做生意的旧规则已经过时,企业必须更灵活并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企业,与人一样,必须不断学习

新事物避免过时。不仅适应变化,更要预测变化,走在前头。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够创造、获得和传输知识并能通过行为的调整反映新知识和新观点的组织。

28、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定义为: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一般的工作性质和问题,只要与公司的价值信念一致,员工即不必层层请示,直接执行工作或解决问题。

29、愿景(vision)远景( vision),或译作愿景、远见,在90年代盛极一时。所谓远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通过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所谓远景管理就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通过开发远景、瞄准远景、落实远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组织成功,促使组织力量极大发挥。

30、20世纪下半叶管理学受到的挑战。

31、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组织的再造工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本质上意味着采用全新的方式,抛弃所有有关现在如何工作的概念;着眼于如何更好地设计工作流程以取得更好的绩效,其思想在于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死角和时滞。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成功的组织再造工作是顾客驱动的。

32、知识员工的管理。

尽管知识员工对于组织来说极其重要,但是许多经理仍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价值。因此,管理好知识员工必须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知识员工包括三个重要的思想:

首先,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并非仅仅是知识

管理者(CKO)的任务。例如,IBM要求每位经理都关心下属

的发展和满意度。直线经理采用调查、职业计划、业绩评估

和报酬来鼓励员工为公司主动工作;

其次,员工被看成是公司财富。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是员

工而不是机器或者建筑物。在今天残酷的商业竞争环境中,

为了夺取竞争的胜利,公司如何管理其知识员工队伍可能是

唯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三,知识员工管理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将组织目标和员

工需求相匹配的过程,员工应该和公司一样得到满足。

由此我认为,管理知识员工的战略目标和框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吸引知识员工的加入

(2).开发知识员工的潜力

(3).留住知识员工

33、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一、外包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的外包化趋势体现在:未来的企业可能更多地将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技术性、操作性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给专门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而自身的人力资源职能仅留下很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关注于员工行为心理层次的激励职能。

二、分散化

分散化趋势体现在:人力资源部的很多职能将分散到具有更大自主权的一线团队手中,由团队来完成诸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是人力资源向传统的一种回归: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融合在其他管理职能中的,并不存在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信息化

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与信息科技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管理将更加e化。诸多例行的、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将电子化,由专门的或集成的软件进行管理。

四、国际化

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产生色盛行,国与国之 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作为经济一体化自然结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 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不断融合。管理者们经 常会遇到类似国籍、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相同的员工如何共同完成工作,以及管理制

度与工作价值观迥然不异的组织如何沟通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相应国际化。

34、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定义为,当企业面临市场开发、法规解禁、产品

创新时,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

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

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风险的种类包括:1、市场风险。2、信用风险。3、流动性风

险。4、作业风险。5、法律风险。6、会计风险。7、资讯风

险。8、策略风险。

风险管理原则:1、强调事前管理。2、数量化佐证以衡量风

险程度。3、预设最坏的情景。4、模拟评估。5、弹性化调

整。

35、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工作有其客观规律性。管理有一整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管理学是由许多概念、原理、基本原则组成的知识体系。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反映了客观规律性。就管理工作有客观规律性、必须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而言,管理是一门科学,且已形成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

人们从实践中发现,管理工作很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管理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现存的或标准的答案。管理学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提出一般性的理论、原则、方法等,而其运用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是一种艺术和技巧。

36、中日美三国管理理论的比较。

? 美国式管理

– 专业性

– 重视专业知识

? 日本式管理

– 一致性

– 重视团体精神

? 中国式管理

– 变动性

– 一切都看情况

? 美国人--个人主义

美国人在200年前,地大人少,很少有邻居,彼此无人能帮忙,理想的方法就是自我保护,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不得不如此。所以,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

? 日本人--集体主义

日本地方小、有台风,有地震,又有火山,彼此靠得很紧,因此日本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这也是生态环境所致。

? 中国人--交互主义

即有个人主义,但不完全;又有集体主义,即"彼此彼此",也就是交互主义。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 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规律。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 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 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 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 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 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 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 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 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 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 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 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 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 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 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详细版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1)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2)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缩小和最终向合一回复”。 2.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1)所谓人造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例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实际上,大多数系统属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而且许多系统有人参加,是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看起来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及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建立和发展信息系统的关键。 第二章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3)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重要任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学科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四、组织的系统性: 一个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地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的管理和决策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五、信息处理与人: 在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的长处: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中,要充分考虑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这个特点。在系统设计中,努力保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信息系统。人际和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性化界面;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提高中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 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 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 1)普遍性2)客观性3)动态性4)可识别性5)可传递性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8)可共享性9)依附性10)时效性11)转化性12)可伪性 13)无限性14)层次性15)相对性16)知识性17)转移性 4、知识定义:P287 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 1)隐含性2)实体性3)共享性4)主观性5)价值性 6)复杂性7)变化性8)增值性9)非遗传性10)依附性 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7、资源定义: 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 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 (1)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 (3)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 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不同一性8)驾驭型 9)累积性与再生性 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 (1)信息经济的崛起(2)信息观念的转变(3)信息技术的发展(4)企业的根本转变 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3、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 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1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部2014年度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人力资源部依据《审核计划》要求,对质量体系在本部的实施运行的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部门在此次评审中所负的职责以及策划输入中的调研主题进行汇报,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状况: 2014年,人力资源部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业务流程中始终贯彻执行,保证了运行的平稳和工作的连贯性。一年来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1、工作人员建立了质量意识,从过去的被动应付逐步成为自觉的规范操作,已基本成为“体系人”。 2、工作人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体系文件有了一定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有效的利用体系文件指导业务操作。 3、能够不断实施质量改进和工作效果的评估,提升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 由于体系文件整体运行时间较短,修改的频次又比较多,体系的稳定性还未能完全建立。虽然对主控文件中的活动过程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但个别流程仍不够简洁。 二、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 1、文件化体系的评价。本部门文件化体系结构是根据

识别出的过程活动找出标准条款编写完成的,主控文件能够体现出与实际活动的关联性。同时在运行中强调“过程”控制,基本达到了对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绩效、培训等活动的控制和管理。经过半年的有效运行,本部的文件化体系描述过程与实际活动相适宜。 2、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评价。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起到了带领、引导的作用,同时促使并且激励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团队积极参与,贯彻质量体系的始终,在运行过程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对部室员工工作做了明确的设计,确定内部各接口的的信息流向,明确各岗位职责,按照文件要求不定期实施内部自查,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在管理上强调持续改进,促成了贯标工作在本部门的有效运行。 3、持续改进工作中文件修改完善过程的自我评价。人力资源部通过检查、部门内部审核,即使找出了一些体系文件当中与实际活动衔接不畅,存在问题的环节,反复进行调研,提出修改意见,例如员工招聘规定等及时向文控申请追加完善,满足实际需求。同时,还果断做出了文件合并,重组流程的措施,确保了主控文件流程的有效。 4、培训教育评价。人力资源部定期开展对体系文件以及更改后的体系文件的培训,通过每周一、三、五内部培训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术论文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术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自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开始实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而经济信息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智力资源,因此,研究经济信息在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1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1.1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信息是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更是调控并监 督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推动各个经济部门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并协调发展,对 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管理起到指导与促进的作用。 1.2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从建设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 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其对信息资源开发并利用的过程,通过 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实现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发信息资源比开发物质资源的投资要小许多,同时见效很快,可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1.3催化开拓人类智力 信息作为存储与传递社会知识的一种载体服务于人们自身知识的增长与智力的开拓, 人们要想有效地进行生产与实践,就必须获取大量信息,而人类知识的积累其实就是一个 不断接收、存储信息并进行加工、组合、产生新知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而在当今的信息 时代,人们要尽快开发并掌握信息资源,但是人的精力、智力与存储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部信息都储存进人脑之中,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就要求人们必须采用先 进通信工具来获取信息,并在一些特殊工具功能的帮助下存储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 认识与改造能力。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应用经济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2.1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 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不但物质 基础薄弱,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又不高,因此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只有充 分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避免失误的现象发生,以减少损失。 2.2对经济信息投资应用的认识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 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一个信息系统技术上可定义为相互连 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和控制。除了,支持决策、协调、控制,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经理看清复杂的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新产品。 信息系统技术不仅是技术:信息系统的企业视角:信息系统使公司能够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 借助于信息帮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或 者改进企业进程,为公司创造价值。 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 1、最明显的价值贡献在于改善现有的企业过程或创造全新的企业过程,其结果是提高公司运作的效率。 2、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改进决策、增加决策的速度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3、信息系统也能以增长公司战略优势的方式创造价值,系统可帮助公司实现差异化和持续优势,如加强顾客和供应商的联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 意识的协调行为。 信息:信息一直已转化为对人类有意义和有用形 式的数据。 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 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 数据:是表达发生于组织及其环境中的事件的原 始事实符号串。 信息系统的维度:信息系统是由组织、管理和技 术3个维度组成。 1)组织维。信息系统是组织整体的一部分。 2)管理维。不同层次的管理有不同的信息和信 息系统需求。 3)技术维。信息技术是管理者应对变化的众多 工具中的一个。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类型(各类型之间的异同):1、业务处 理系统:是执行和记录企业日常业务的计算机化系统,是其他系统的数据源。2、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业务 处理系统供应的数据汇总并生成公司基本运行情况报告。3、决策支持系统:支持中层管理的非程序性决策。4、高管支持系统:帮助高管做出非程序性决策。 CIO:信息主管,是一个高级管理职位,他要负责信 息系统在企业中的长远和战略应用。 CSO:首席战略官,负责挖掘问题、协调缓解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高级管理人员,职责是挖掘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搞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请总裁或董事会决策实施。 系统分析员:是对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中,承担分析、设计和领导实施的领军人物。要做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客户的需求要正确的理解,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同时做好与客户间沟通交流,学会说服对方。 CIO:首席信息官:是企业的高管,他主管公司中信 息技术的应用,评审职能领域的信息技术投资和决策,发挥将信息技术集成进企业战略的作用。 CKO:首席知识官:负责公司的知识管理计划,帮助设计发现新知识源的程序和系统,或帮助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应用。 CSO:安全主管: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也负责 加强公司的安全政策。 CPO:首席隐私保密官,负责保证现存的数据符合隐 私法律。 程序员:经过严格培训的专家,编写计算机软件。 系统分析员:有信息系统团队和组织其他人员的联络 者组成,将企业的问题和要求转换为信息要求和系统要求。 系统经理:是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硬件 经理、通信经理和数据库专家等组成的团队领导者,是计算机运行和数据录入人员的管理者。 第三章 组织:组织是一个正式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通过生产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组织的类型(按组织结构分类):1、创业型组织: 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结构简单,一般由最高的CEO进行管理。2、机械型组织:处于稳定的环境中,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由于集中式管理团队和集中式制 企业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和人员,遵循管理原则,运定决策而占优势。3、事业部组织:一个公司分成若 用管理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过程。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生产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4、专业型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其产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自公司通过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审核后,通过运行,实施并保持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四次过程审核、两次内审和二次管理评审。健全了自我完善机制,提高公司内部整体的持续改进效果。现将一年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和各部门质量目标执行情况: 由公司制定并发布和执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明确了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体现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中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进一步展开,既追求高水平,又保证能够实现。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员工已能够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各项质量活动中贯彻执行。我们认真地管理,跟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及时地纠正偏离质量方针的现象。 质量方针: 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追求质量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目标: 1)成品合格率100%。 2)顾客满意度100%。 至今为止,公司质量目标已基本实现。合同履约率已达到100%、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各部门质量指标也圆满完成,并对职工进行了综合考核。

二、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 一年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体系文件做了适当修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各部门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奖惩严明。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于内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得到了有效实施。今年5月公司进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内审,开具3项不合格报告,其中一项为严重不符合项,其他均为一般不合格项。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中解读出,设备管理的严重不符合项目将直接的影响到公司取得再次认证通过的资格,请设管部务必配合体系工程师做好整改工作。内审的不符合项中发现在产品开发、人员技能的获得与持续改善方面也是很薄弱的环节,望各部门尽快完成不符合项的改善,并在以后工作中更加倾向于事务的纠正、预防实施情况跟踪其有效性,避免重复发生。 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各部门分别加强了对公司技术人员、新进员工及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操作工人的技能达到加工工艺要求,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培训,对公司职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2、组织有关设备的供应商技术人员到公司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请客户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来厂指导操作者和检验员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学习。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1 单选题 1 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 债务人 B 债权人 C 在职工人 D 离退休人员。 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 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4 在经济衰退时,实际GDP将( )。 A 小于潜在GDP B 大于潜在GDP C 等于潜在GDP D 与潜在GDP的预测没有关系

5 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计算GDP的方法是( )。 A A.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 增加价值法 6 20世纪70年代因为“滞胀”现象导致凯恩斯主义受到挑战,并出现了新古典学派,下面哪位学者不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 ) A 弗里德曼 B 斯蒂格利茨 C 拉弗 D 卢卡斯 7 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A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量 C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8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的左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中,这意味着( )。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9 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复习资料全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围 一、选择 1分*15 1、信息的等级性 执行→策略→战略:①来源:→外②要求、寿命:低→高③加工方法:固定→灵活④频率、精度:高→低 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 ①不一定有计算机②是个社会—技术系统③主要容为信息④管理系统队伍建 造 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也属于社会系统。 3、计算机软件分类 ①系统软件②应用软件 4、 ERP:中游企业管理系统; SCM:上游供应链系统; CRM:下游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MIS:管理信息系统; DSS:决策支持系统;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5、信息的属性 ①事实性②等级性③可压缩性④扩散性⑤传输性⑥分享性⑦增值性⑧ 转换性 6、决策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分别支持何种问题 ①专家系统:结构化问题 ②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半结构化问题或非结构化问题 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7、实体的联系 ①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 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 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 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 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④单实体联系: ⑤多实体联系: 8、信息产品及性质 产品:书籍,软件,报纸,通信服务,订票服务,第三方物流 性质 df

9、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作用 ①完备性检验②一致性检验③无冗余性检验 作用:可以指出我们前段工作的不足和疏漏,或是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地督促我们加以改正。 10、数据资源管理的容 文件组织、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数据规划和数据管理。 11、信息系统的切换方式及优缺点、适用性 直接切换:简单,但风险大,万一新系统运行不起来,就会给工作造成混乱。这只在系统小,且不重要或者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 并行切换:这方法无论从工作安全上,还是从心理状态上均 o是较好的。缺点是费用大, 分段切换:又叫向导切换。是为克服第二种方式缺点的混合方式,因而在较大系统使用较适合。’ 12、虚拟组织结构 虚拟组织结构又称为动态联盟,它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虚拟组织有利于很快滴重组社会的资源,快出产品,出好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 1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①生命周期法②原型法③面向对象开发法 14、程序调试步骤 模块调试、分调、联调 15、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 系统调查、组织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新系统方案提出 16、数据挖掘主要方式 A分类 b聚类 c关联规则发现 d时序模式发现 17、BPR涵 根本性的、彻底的和巨大的。 18、代码类型 ①顺序码②数字码③字符码④混合码 19、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20、通信协议 ①以太网和令牌环型网② FDDI ③ 802.11无线局域网 二、填空 1分*15 1、诺伊曼思想 ①存储程序:解算一个新题目时,先确定分解的算法,编制运算过程,选取能实现其操作的适当指令,组成所谓“程序”。 ②二进制: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储。 2、信息系统规划发展阶段 ①孤立规划阶段②顺序规划阶段③交互规划阶段④整体规划阶段 3、管理信息系统“老三论”、“新三论” 老三论: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新三论:①耗散结构论②突变论③协同论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公司从2002年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自从2009 年 12月的管理评审和外审以来,公司各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外审的不符合项以及纠正和改进建议进行了全面整改,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现将一年多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 鉴于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已于2010年度开始执行,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综合办编制了新版《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并反复征求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多次进行修订和完善。2010年5月1日公司开始全面运行 RSFZ-SC-D/0-2010版《质量手册》和RSFZ-CX-D/0-2010版《程序文件》。9 月份开始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涉及体系运行的6个分公司及旗下的12个职能部门,审核范围覆盖了要求的全部条款。10 月份在公司总经理的主持下召开了管理评审,各部门提出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这标志着公司已经建立了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体系运行以来,所有的部门都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执行。没有发生任何重大的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 二、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学习有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加深对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对内部审核中提出的多个不符合项于一个月内整改到位。 (二)对于上次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加深了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为今后工作的条理化、流程化奠定了基础。

南开期末考试《管理者宏观经济学》期末“作业考核(线上)【仅供参考】73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给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在下降,但是经济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地升高,导致我国逐渐出现了持久性的通货膨胀的趋势,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情况,引发其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例如:流动的货币的数量大于需要的数量以及社会供给不足或者经济制度不完善等等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产生。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对我国居民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从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影响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货币在流通的条件下,提供的货币的数量大于我国公民所需要货币的实际的数量,这导致了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物价逐渐上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得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最终都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否正常的重要的依据就是通货膨胀的程度。如果通货膨胀程度过高,最后会导致人们买不起东西;如果通货膨胀程度低,也就是通货膨胀率低,那么也就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缓慢,经济逐渐出现下行的情况。 一、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我国的外贸较发达,经济向外性的程度比较高 自从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发展得很快,就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的外贸占到绝大部分。后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导致其急剧下降,但是仍然保存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经济危机过后,其形式逐渐得到恢复,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占比最低的一年。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向世界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除了粮食,在大豆、铁矿石等物资的对外贸易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我国市场上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决定。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发达,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经济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一、重要概念与观点 1.指挥和控制物质流动的是信息流。决定消息中含信息量大小的是消除不确定程度。信息在系 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 (Bit )。投掷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的H(x)=2.6比特。 2.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系统是由处 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 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4.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等六个阶 段,其中数据处理发展最快的阶段是蔓延。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无论在确定幵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任务的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 控制、业务处理等四层。安东尼等人通过对欧美制造企业的长期研究,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提出了反映包含 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全景的系统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安东尼金字塔模型 6.一般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企业过程和使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整理

?第七章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 ? ? 4.面向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根据支持功能的不间,面向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基于Intranet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 ?②基于Extranet的信息系统:把企业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批发商、银行等联系起来; ?③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把全世界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一切方面联系起来。 ? ?网络化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①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系统,改变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的个性化。 ?②通过基于Extranet的信息系统,改变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③利用基于Internet的综合信息系统,创建企业间新的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结合现代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递的人机信息系统。?1、现代企业导入MIS的必要性

?(1)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的需要 ?(2)满足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3)满足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的需要 基于Intranet的MIS的结构由四大平台组成,它们是,网络应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用户平台和开发平台,如下图所示。 ERP,即企业资源规划,它是集中企业内外部管理资源,融合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体化、集成化信息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先进的管理思想。 ?⒋现有ERP系统的局限性 ?①ERP系统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的需求。随着管理理论和IT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流程也必然随之而改变,而目前ERP还不能动态地满足企业流程变化的需要,必须经过艰难的二次开发和实施才能实现。 ?②ERP虽然是面向供应链管理,但其重心仍在企业内部,在现在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 客户已经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ERP系统要改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③ERP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特征的要求。ERP不能适应跨地域异地应用,更不能为虚拟产业联盟提供从供应商到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有效管理手段。 ?④ERP与电子商务的集成程度低。 ?⒌新一代ERP的发展 ?(1)计算机及网络的日趋成熟为ERP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基于Internet技术的新一代ERP开发;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报告【最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报告 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以GB/T19001-20xx idt ISO9001:20xx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手册》等指导文件为依据,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严格执行体系的各项标准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科技领先高效管理打造精品”的质量方针和“内部一次检验合格率95% 成品率达97% 顾客满意率达90分”的质量目标,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促进了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20xx年公司针对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内审,发现3项轻微不符合项。发生的不符合项都经过纠正、整改、确认后结案,确保了不符合项的有效控制。 通过内部审核,确保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体系的有效运行,使公司领导与员工的质量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正规化、程序化,生产质量有了新的提高,顾客反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试运行期间从未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顾客投诉。从总体看,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得以贯彻实施,产品加工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证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基本适合公司实际,运行

有效并在持续改进。但同时也应看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整改的力度,使质量体系正常而有效运行。 二、质量方针、目标贯彻实施情况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按照ISO9001:20xx标准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建立了受控文件清单和质量记录清单,对文件发放进行登记,确保体系运行的所有场所均有适用的有关文件的版本,做到归档、发放及时率100%。20xx年做好质量记录的统筹管理,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汇集质量记录的样本。 2. 人力资源保障方面 根据从事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20xx 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公司于20xx年度计划举办培训8次,已举办培训5次。受训对象分别为领导、车间质量管理员、公司新进员工、车间操作工人、特殊工种等,我们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档案,确保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员工都有记录。 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做好人才招聘和新员工培训的管理工作,20xx年共招聘新员工12人,每位新进员工都经过公司严格的考察和正规的培训。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模拟试卷.docx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空格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如果MPS=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产出增加()。 A.20亿元 B. 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6.假定货币供给量人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7.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8.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9.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存储在某种媒介物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三内容:符号性、客观性和依赖于媒介物。 2、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被处理成具有对接收者有意义形式的数据,它对当前或未来的行动或决策具有实际 的或感觉到的价值。 三个层次:语法性、语义性和语用性。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选择/简答) 1)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记录,而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2)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 义,才能成为信息。 3)区别:数据是纯客观的,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反映,单纯依靠数据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 与我们的活动有关。信息则是经过人们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传递某种意义,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要求,能对人们的决策或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信息的性质。反映性(真伪性)、可分离性(时效性)、共享性和时滞性。 4、信息的质量 1)定义:由它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程度和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来决定;由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所产生 的价值来决定。信息是组织中最富价值的资源之一。 2)特征 信息的时间特征(可能为简答):及时性和新颖性。 内容特征: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形式特征:详尽性和呈现性。 5、信息的生命周期: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应6个环节:信息的收集、传输、 加工、存储、维护、使用来加以实现。 1)信息收集。 i.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ii.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指手机已经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 iii.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 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延时。 二次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正确 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iv.在衡量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时,下列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A.它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否完善; B.准确程度和及时性如何; C.具有哪些校验功能; D.对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其他各种破坏因素的预防及抵抗能力如何; E.录入手段是否方便易用; F.对于信息收集人员和录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如何; G.整个信息收集和录入的组织管理是否严密、完善等等 2)信息传输 i.信息传输有时间传输和空间传输两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