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夏敏玲

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夏敏玲
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夏敏玲

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710061 西安市 陕西省肿瘤医院 夏敏玲 陈思佳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同期30例健康人群作对比。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3和F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T4和FT4值轻度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值无明显变化(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T3和FT3值显著低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5),而以年龄、肿瘤直径、ER、PR、Her2表达水平分组中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可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

关键词 乳腺癌;甲状腺激素;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the S erum Thyroid Hormones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Xia M inling,Chen Sij ia,Tumour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Xi'an710061,Shan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serum thy roid hormone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the s erum thyroid hormone levels in30b 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30healthy people.Results Serum T3and FT3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 ere significantly low 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4and FT4levels w ere also low er in the patients but not significant (P>0.05),and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w ith TSH,(P>0.05).T3and FT3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 ithⅢandⅣstage w ere notably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 ithⅠandⅡstage(P<0.05).But,w hen grouped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age,tumor size,ER,PR and Her2status,no significance wes found in any serum thyroid hormones.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serum thyroid hormone l evel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 ith the cancer stage.Detecting serum thy roid hormone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 ts is helpful for the assessment of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T hy roid hormone;Clinical significance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高峰前移[1],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和甲状腺同属于激素依赖性器官,乳腺癌与甲状腺病变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致病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出现异常,而在乳腺癌与甲状腺功能关系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对甲状腺素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更是众说纷纭,有文献报道称乳腺癌患者中也存在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和甲状腺功能的异常[2],而且与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 T D)的发病率较高[3],而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中乳腺癌的检出率也是非常高的[4]。本研究旨在比较研究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女性人群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试图探讨甲状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0例,均为初发初治,术后未接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的患者,排除已经接受过上述治疗、有甲状腺疾病史、服用激素和未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患者。年龄33岁~69岁,平均5

2.4岁,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7例,Ⅲ期6例,Ⅳ期7例。选择同期无任何甲状腺疾病的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5岁~63岁,平均51.2岁,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检测内容 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总甲状腺激素(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 T4)和促甲状腺激素(T SH)的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x±s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用SPSS13.0软件处理,检验标准为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 表1中,乳腺癌患者血清T3和F 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4和F T4值则轻度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 SH值无明显变化(P>0.05)。 表1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值

组别n T3(nmo l/L)T4(nmol/L)TSH(μIU/mL)FT3(pmol/L)F T4(pmol/L)乳腺癌300.87±0.26*85.05±26.060.34±0.064.33±1.29*12.58±3.86

对照组301.51±0.4189.91±25.630.36±0.075.25±1.3314.45±4.25

*与正常组相比,P<0.05

2.2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 表2中,Ⅲ、Ⅳ期乳腺癌患者T3和FT3值显著低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5),而以年龄、肿瘤直径、ER、P R、Her2表达水平分组时,未发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2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癌患者

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

n T3(nmol/L)T4(nmol/L)TSH(μIU/mL)FT3(pmol/L)FT4(pmol/L)年龄

≥50160.83±0.2380.56±20.450.32±0.064.17±1.1312.93±4.01

<50140.90±0.3090.19±32.110.36±0.064.50±1.5212.18±3.93肿瘤直径

≥2cm190.81±0.2682.47±29.680.33±0.064.07±1.2812.56±3.90

<2cm110.95±0.2689.51±20.410.35±0.074.77±1.3112.62±4.15肿瘤分期

Ⅰ、Ⅱ170.98±0.2291.85±24.410.35±0.064.91±1.1212.18±3.43

Ⅲ、Ⅳ130.71±0.24

76.16±27.420.33±0.073.56±1.18

13.12±4.58

E R

-150.93±0.2491.54±19.740.33±0.074.65±1.1911.42±3.67

+150.80±0.2878.56±31.230.34±0.053.40±1.3913.74±3.94

PR

-160.90±0.2284.04±22.430.32±0.074.50±1.1211.37±3.85

+140.82±0.3186.21±31.370.36±0.044.12±1.5313.97±3.65 Her2

-170.91±0.2487.99±24.070.33±0.074.56±1.1811.42±3.83

+130.80±0.2981.21±29.940.35±0.054.01±1.4614.11±3.63 *与Ⅰ、Ⅱ相比,P<0.05

3 讨论

乳腺和甲状腺在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和腺体疾病的发生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同时受同种激素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乳腺和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甲状腺具有微弱的分泌雌激素的能力,并且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能够上调甲状腺-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刺激甲状

腺细胞增殖[5],对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同时,雌激素还能够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降低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的降解与清除率,降低F T3、F T4的浓度[6]。反过来,甲状腺激素也对乳腺组织的生理功能产生着影响,Hall等[7]的研究发现T3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增强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G?r tner R等发现δ-碘化内酯(δ-iodolac-tone)能够同时抑制甲状腺癌细胞(B-CPAP)和乳腺癌细胞(M CF-7)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8]。因此,我们比较了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本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中T3、F T3水平显著降低,Ⅲ、Ⅳ期乳腺癌患者T3和FT3值显著低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与大部分试验结果一致[2,4,11],但是G iani等[9]的研究结果中乳腺癌患者与对照组间F T3、F T4、T SH间均无统计学差异,Ditsch等[10]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分析了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对照组间的甲状腺水平的变化时发现F T3、F T4水平反而在乳腺癌患者中最高,而且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以年龄、肿瘤直径、ER、PR、Her2表达水平分组中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K uijpens等[11]的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甲状腺功能的减低与其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认为甲状腺激素与雌激素水平的紊乱可能是促使其乳腺组织细胞发生癌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外研究乳腺癌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的报道较多,而国内较少,结论的不一致性可能与种族的差异性、病例数的多少、观察时间的长短、研究方法的应用等因素有关,需要有更多的试验和大宗的病例研究来进一步证明乳腺癌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吕晔,李瑞华.38年来基层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状况[J].中国病

案,2008,9(10):47-49.[2] M ichalaki V,Kondi-Pafiti A,Gennatas S,et al.Breast cancer in

as sociation w ith thyroid disorders[J].J BUON,2009,14(3):425

-428.

[3] Gogas J,Kous kos E,Tseleni-Balafouta S,et al.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in w omen w ith breast carcinoma[J].Eur J S urg

Oncol,2001,27(7):626-630.

[4] M uller I,Pinchera A,Fiore E,et al.High preval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patients w ith Benign Thyroid Diseas es[J].J Endocrinol

Invest,2010,[Epub ahead of print].

[5] Banu S K,Govindaraj ulu P,Arulds M M.Testosterone and estradi-

ol up regulate androgen and estrogen receptors in immature and

adult rat thyroid glands in vivo[J].S teroids,2002,67(13-14): 1007-1014.

[6] Arafah BM.Increas ed need for thyroxine in w omen w ith hypothy-

roidism during estrogen therapy[J].N Engl J med,2001,344

(23):1743-1749.

[7] Hall LC,Sal azar EP,Kane S R,et al.Effect of thyroid hormones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J].J S teroid Biochem

M ol Biol,2008,109(1-2):57-66.

[8] G?rtner R,Rank P,Ander B.The role of iodine and delta-

iodolactone in grow th and apoptos is of mal ignant thyroid epithelial

cells and breast cancer cells[J].Hormones(Athens),2010,9(1): 60-66.

[9] Giani C,Fierab racci P,Bonacci R,et al.Relationship betw een

breast cancer and thyroid diseas e:relevance of autoimmune thy-

roid disorders in b reast mal ignancy[J].J Clin Endocrinol M etab,

1996,81(3):990-994.

[10] Ditsch N,Liebhardt S,Von Koch F,et al.Thyroid func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Anticancer Res,2010,30(5):1713

-1717.

[11] Kuijpens JL,Nyk líctek I,Louw man M W,et al.Hypothy-

roidism migh t be related to breast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w omen[J].Thyroid,2005,15(11):1253-1259.

中药贴片经皮靶向导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护理疗效观察100045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吕 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贴片经皮导入辅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将1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输注,观察组加用中药贴片经皮中频药物导入治疗。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输注阿奇霉素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0~14天复查胸片的正常率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贴片经皮导入给药治疗可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体征,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关键词 中药贴片;靶向导入;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护理

The Clinical and Nursing Care Curative Effects Observe of T 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 Patch Targeting Import on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 mo-nia Lv Juan,Beij ing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 iated Capital M edical University,Beij ing10004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ch targeting import on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Methods These168cases of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 w 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Both two groups w ere given intravenous infus ion of azithromycin.Observation group w 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ch targeting import.Resu lts Fever clearance time,cough disappeared time,pul m onary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and azith romycin infusion treat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 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 he normal rate of review of chest X-ray from10to14days of these tw 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 patch targeting import can improve the symptom and s ign,reduce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ch;Targeting import;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Curative effects observe;Nu rsing care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主要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但近年来临床常有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例,并分离到耐药株[1]。为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及联合多种途径给药方式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我院采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及专用中药贴片透皮给药,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我院门诊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68例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均符合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肺部阳性体征(呼吸音减低和/或闻及罗音),胸片异常。初诊病程在7天以内,除外重症肺炎、胸腔积液、气胸及其它合并症,治疗局部皮肤无感染、皮疹等。168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其中男46例,女40例。对照组82例,其中男43例,女3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998,P=1.000),两组患儿的年龄和就诊时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 分型原则 全部原发癌切片观察后,综合判断分型。当几种形态并存时,以其中占优势的成分诊断命名,次要成分可在其后注明。 分型标准 (一)非浸润性癌 1 ?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基底膜完整?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低乳头状、管状3管腔中央的癌细胞坏死则成粉刺样,一般不再分亚型。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内,癌细胞充满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完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管、泡腔及肌上皮细胞消失,癌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大小一致,胞浆较丰富、淡染,胞核稍大,染色质细致、分布较均匀,核分裂象少见。 3.乳头佩吉特病乳头表皮内有散在或成巢的咆浆淡染的佩吉特细胞。早期佩吉特细胞位于基底层,尔后可侵至表层,但不侵犯真皮。乳头佩吉特病皆继发于导管内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二)早期浸润性癌 1 ?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开始向间质生芽浸润。 2?小叶癌早期浸润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小叶内间质浸 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已浸出小叶者,归浸润性小叶癌。 (三)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癌实质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中部常见纤维脉管束. 若病变局限于导管内者, 归非浸润性癌。 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细胞大,胞浆丰富、淡嗜碱,胞膜不清,常互相融合,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密集,呈片块状,偶见弥漫分布;间质纤维组织少,癌周边界清楚,癌巢周围有厚层淋巴细胞浸润。 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癌细胞立方或柱状,大小相当一致,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 癌细胞排列成比较规则的单层小腺管,无肌上皮围绕。癌性腺管呈浸润性生长;常引起明显 的纤维组织反应。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或小梁,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 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黏液腺癌癌实质中,上皮黏液成分占半量以上。黏液在细胞外,形成黏液湖,罕见在细胞内。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小乳头或巢状,漂散于黏液中。 6?鳞状细胞癌癌实质绝大部分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结构,即可见细胞间桥和(或)角化。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四)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癌细胞形态似小叶原位癌

甲状腺有关激素与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有关激素与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概述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分泌腺,其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与新代所不可缺少的激素。甲状腺疾病也是目前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分泌疾病。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立法补充碘剂防治碘缺乏性疾病工作的逐步普及,我国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增加的趋势。如何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是分泌专科医生当前的重要课题。本章简要介绍目前在国外临床上应用得较多的有关甲状腺激素、抗体、受体等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供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参考。其中正常参考值因不同的医院和不同的仪器而有所变化,本文提供的不能做为标准。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正常参考值:1.05~3.45nmol/L (0.7~2.3μg/L) 临床意义:血中的TT3大多为TT4在外周组织脱碘转化而来,少数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其生物活性为TT4的5~10倍。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参与机体各种物质的新代,促进生长发育。血浓度的高低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之间的反馈性调节,使血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保持在正常围。 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GD)、T3型GD、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血症(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等)、甲状腺激素治疗过量。在诊断GD时,TT3比TT4更有价值。 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过程中,由于ATD只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除了丙基硫氧嘧啶(PTU)外,也不抑制TT4转化为TT3。因此,GD?在治疗过程中,其血清TT4的下降先于TT3。在评价GD疗效时,

只要血清TT3?仍升高,不论TT4是否正常,均应认为GD?尚未得到控制。有条件的医院还应根据?s-TSH、FT3、FT4等测值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检测TRAb 以判断GD的免疫缓解。 降低:甲减、TBG结合力降低、ATD治疗过量、慢性肾衰以及各种非甲状腺疾病如肝硬化、心肌梗塞、恶性肿瘤、重症感染、糖尿病、脑血管意外以及严重应激反应等所致的“低T3综合征”等。 三、甲状腺素(TT4) 正常参考值:58.5~170nmol/L (45~130μg/L) 临床意义:TT4?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与TT3?相同的生理效应,其分泌与调节也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控制。近年来有人认为TT4是TT3的前激素,是其储备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与TT3同步升降,但在T3型GD时其测值正常,而在T4型GD时其测值呈单项升高。亚急性甲状腺炎时由于甲状腺滤泡破裂,可见到测值升高。“低T3综合征”如果不伴有“高T4 血症”其测值也可正常,但在对甲减的诊断中其测值低下较TT3更有意义。 四、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正常参考值:< 30% 临床意义:TGAb是甲状腺滤泡胶质的甲状腺球蛋白(TG)进入到血液后产生的抗体,是非补体结合性抗体。约有80%?的桥本病(HT)及桥本GD患者可明显升高、GD和原发性甲减亦可见到升高,但桥本GD与GD之间的升高幅度常有重叠,因此,要鉴别GD是否有并发HT有一定的难度,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行针刺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此外,甲状腺癌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 (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 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10 %)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 (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度分级 1. 低度危险的定义患者术后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pT W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HER-2 (-)、年龄》35岁。化疗方案可以选择CMF< 6 或AC/EC X4-6 个周期。 2. 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的一项:pT> 2cm、 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V 3 5岁。②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可选用的方案有FAC/FECX6。 3. 高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②腋窝淋巴结转移> 3。可选用的方案有:AC -T,FEC X 3- T X3, TAC X 6,也可用密集化疗。 如何评估一个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 乳腺癌病人都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复发?是否会转移?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具体的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下面作一些介绍。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组织学分级、有无广泛的肿瘤周围血脉及淋巴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原癌基因HER-2三者表达状况。 专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将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分三级,分别是低危、中危和高危。 1. 低危 腋窝淋巴结阴性,且具备所有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三2cm,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 级(分化良好)、且没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且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ER)阳性,且无原癌基因Her-2过分表达,且年龄>35岁。 2. 中危:分两种情况 (1)腋窝淋巴结阴性,且至少具备一项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2cm,或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I级(分化中等)?III级(分化差),或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阴性,或HER2过表达,或年龄<35岁

促甲状腺素偏低是怎么回事

促甲状腺素偏低是怎么回事 促甲状腺素偏低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引起的呢?最近两年体检当中,多了化验甲功这一项检查,有很多的患者发现促甲状腺偏低的现象,经常出现心慌、手抖、脾气暴躁、怕热、多汗、易饥饿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请甲状腺专家“贾春宝博士”讲解一下: 贾春宝博士谈到:来确诊甲亢病情,可以通过甲功来确诊,从甲功上的表现为促甲状腺素高,甲亢的体征主要有脉搏跳动过快,收缩期高血压,皮肤温暖、潮湿多汗,手抖,肌肉软弱,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甲亢伴有心脏病时可有心律不齐、房颤、心室增大,部分病人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增大、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许多甲亢病人的症状不典型。随着年龄增长,易激动和怕热多汗等症状减轻,而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症状明显。有些老年甲亢病人以腹泻和消瘦为主要症状,有的病人以房颤或心绞痛或慢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以低热为主要表现。 一些甲亢病人没有甲亢的症状,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只发现促甲状腺激素(缩写TSH)一项指标低于正常,这种状态称做亚临床甲亢。这些病人虽然没有甲亢的症状,但可并发骨质疏松,容易骨折,也可并发房颤。甲亢长期不愈可引起心脏病、黄疸等严重合并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尽快控制甲亢,对病人很重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1:4~6,20~40岁发病最为多见。其典型临床表现可为高代谢、甲状腺肿和眼病三方面,但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差异极大。 贾春宝博士指出:由于代谢亢进,病人可出现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神经系统表现为:兴奋、紧张、易激动、多语好动,失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悸、气促、心律失常、脉压加大、久之心脏扩大、甚至发生甲亢性心脏病,以致心力衰竭;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亢进、易饥饿、食量增加,因肠蠕动增强使便次增多,属消化不良性腹泻;眼球可表现为:浸润性或非浸润性突眼;甲状腺可呈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移动;在男性生殖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萎,偶伴有男性乳房发育,部分病人可引起不育。 中医认为,甲亢是由肝火旺盛,心火亢胜所致,贾春宝博士以“甲状腺中医和法”为根本,通过疏肝气、养心阴、清热除烦,不但可以解除甲亢症状,而且可以使指标恢复正常。 详情可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ea31265.html,

甲状腺激素不正常的症状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甲状腺激素不正常的症状有哪些 导语:当甲状腺激素开始变得不正常的时候很多异常的症状也会随之而出,不过对于一些不了解甲状腺激素不正常到底是什么症状的时候肯定会对这样的症 当甲状腺激素开始变得不正常的时候很多异常的症状也会随之而出,不过对于一些不了解甲状腺激素不正常到底是什么症状的时候肯定会对这样的症状忽视,忽视了症状就无法及时治疗,而甲状腺激素如果会有不正常表现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盗汗,低热的表现,浑身不舒服,很多人会把这个症状当初是普通的不舒服,那么如果甲状腺激素真的不正常了到底会有哪些症状呢? 常见的甲状腺激素不正常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地方病,是IDD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增生、肥大,形成恶性循环,缺碘者的脖子愈来愈粗,造成粗脖子病。 2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同地甲病一样,主要发生在严重缺碘地区,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严重缺碘,甲状腺激素缺乏,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和其它器官或组织发育分化不良或缺陷,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是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肿。 3不育,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造成怕热、多汗、潮湿、紧张、皮肤暖和、多语好动、思想不几种、心率失常、食欲亢进等多方面的症状。还经常会出现性欲减退、阳痿或者少见的男性乳房发育,引起PRL以及激素的水平增高,因而引起生殖能力下降,导致男性不育。 4内分泌疾病,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者是生物效应不足而导致的内分泌疾病,这些都是造成甲状腺疾病的原因。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条件,乳癌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类型较多,大致上分为非浸润性乳腺癌、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及罕见乳腺癌。 1.非浸润性癌乳腺癌:又称原位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 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常伴发各种乳腺病,有时也可在浸润癌的旁边见到。原位癌发展缓慢,变成浸润癌需要几年时间。 1)导管内原位癌是指发生于乳腺小叶的终末导管,导管明显扩张,癌细胞局 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底膜完整的乳腺癌。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粉刺癌和非粉刺型导管内原位癌。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2.早期浸润乳腺癌:是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突破上皮的基 底膜,但浸润程度尚浅,较少发生癌灶转移。包括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早期浸润。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 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3.浸润性乳腺癌:是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 依据癌的原发部位是来源于乳腺上皮组织,还是其他组织,又分为浸润性特殊乳腺癌、浸润性非特殊乳腺癌。 1)浸润性非特殊乳腺癌:有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 硬癌、腺癌。 (1)浸润性小叶乳腺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

第三代促甲状腺素低的原因

第三代促甲状腺素低的原因 第三代促甲状腺素低的原因?了解原因肯定会更有利于疾病的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人群还是非常的广泛的,无论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是身体素质比较差的老人都是有可能患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得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要接受专业性的治疗,除此之外,日常的辅助性治疗也非常的重要,尤其是要注意饮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的中医甲状腺科今天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饮食 方面给大家做一个详细介绍。 1、甲减患者需要对蛋白质进行补充,可以多食用豆制品、豆类、肉类、乳类、蛋类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也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果蔬,对于伴有贫血的患者可以多食用动物肝脏。对于辛辣食物、海鲜、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以及高脂类食物需要限制食用。 2、甲减的发生会使患者的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酶的活力会降低,消化液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身体出现蛋白降低会使症状更加严重,所以在甲减的饮食知识中患者需要及时补充必要的氨基酸,对蛋白质也要及时补充,以保持体内蛋白的平衡。 3、甲减发生后经常会使患者出现高脂血症,这类症状在原发性甲减患者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对于患者来说需要在日常饮食中严格控制对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应使每日的脂肪占总热量的20%左右,同时减少食用或禁食高胆固醇的食物。

第三代促甲状腺素低的原因?以上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来说,一个好的饮食方案对疾病的治疗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要做好日常的饮食规划,除了专业性的治疗以外通过饮食来辅助治疗,还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的不良因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

甲 状 腺 功 能 五 项 临 床 意 义 及 正 常 参 考 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GD):早期诊断甲亢的灵敏指标,常早于或大于T4的增高 ②T3型GD:临床上有甲亢的症状及体征,部分甲亢患者T4浓度不高,仅T3明显增高 ③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血症 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疗效评价 ⑤甲亢复发监测:甲亢治疗后是否复发,测T3比T4更灵敏 ⑥亚急性甲状腺炎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低T3综合症: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肝硬化、糖尿病、心肌梗死等都会出现低T3综合症。通过测定可了解机体自身保护系统功能状况,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③其他:当肺炎、支气管炎、严重应激反应、恶性肿瘤患者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T3会降低。 正常值参考范围: 0.70~2.40nmol/L 2、甲状腺素(T4)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T4水平明显升高,较正常高出2-3倍。 ②高T4血症:T4水平明显升高,FT3、FT4正常 ③亚急性甲状腺炎 ④高TBG血症 ⑤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疾病综合征(SES) ⑥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⑦药物 ⑧高原反应:可出现短暂的T4升高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测定TSH有升高,则对于诊断甲低更有价值,也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筛查指标。 ②缺碘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 ④低TBG血症 ⑤甲亢复发监测 ⑥危重病人 正常值参考范围: 54~165nmol/L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和最有价值的指标

生理学理论指导: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腺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的部位。腺泡腔内充满腺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胶质,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腺泡之间和腺泡上皮之间有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及发育等过程(表1—2—9—2)。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与腺垂体激素的调节,构成了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轴。此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和自主神经的影响。 (一)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TRH神经元释放的TRH,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TSH的合成和释放。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活动的主要激素,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血中T3、T4增多;另一方面是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腺体肥大。下丘脑TRH神经元还接受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信息,把其他环境因素与TRH神经元的活动联系起来。 (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血中游离的T3、T4浓度改变,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当血中T3、T4浓度增高时,可刺激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产生抑制性蛋白增多,使TSH合成与释放减少,最终使血中T3、T4浓度降至正常水平。反之亦然。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碘缺乏病,是由于水和食物中碘不足,T3、T4合成减少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其发病机制即由于血中T3、T4长期降低,对腺垂体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引起TSH分泌增加,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而引起的。 (三)自身调节 在没有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甲状腺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而调节碘的摄取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称为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甲状腺腺泡细胞膜上存在α、β受体和M受体,说明甲状腺组织受自主神经支配,肾上腺素能纤维兴奋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而胆碱能纤维兴奋则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此外,某些激素也可影响腺垂体TSH的分泌,雌激素能增加腺垂体细胞上的TRH受体数量,使TSH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则抑制腺垂体TSH的分泌。

甲状腺激素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激素指标 一、促甲状腺激素(TSH) 诊断: 诊断甲亢以往认为以TT3符合率最高,T4次之,TSH最低。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的认识是TSH、FT3、FT4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T3、T4、TSH的单项检测;因FT3、FT4不受血清TBG含量的影响,可使一些TT3,TT4正常的早期甲亢得到确诊、TSH又可使甲亢的诊断提高到亚临床水平 诊断甲亢灵敏度的顺序为TSH>FT3>TT3>FT4>T4; 诊断甲低的灵敏度顺序为TSH>FT4>T4>FT3>TT3 1、原发性甲低检测值升高; 2、继发性甲低检测值可减低; 3、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检测值都升高; 4、下丘脑性甲亢可升高; 5、某些甲状腺癌可升高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诊断: 升高的情况: 1、甲亢 2、T3型甲亢; 3、甲亢复发之前T3毒血症; 4、使用甲状腺素制剂治疗过量; 5、TBG结合力增高症; 6、亚甲炎; 降低的情况: 1、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 2、TBG结合力降低及缺乏症; 3、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症; 4、慢性甲状腺炎。 三、甲状腺素T4 诊断: 降低的情况 1、甲低;TBG结合力下降;慢性甲状腺炎等;升高的情况: 2、甲亢;TBG结合力增高症;亚甲炎; 3、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 四、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的激素物质,因此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的指标之一,其血中浓度与TBG等血清蛋白浓度无关,故可用作较TT3、T4更可靠的临床判断根据,在普查地方性甲状腺肿及筛选克汀病工作中与TSH联合检测,诊断率可达100%。诊断甲亢时,FT3较FT4更灵敏些,诊断甲低时,FT4较FT3更灵敏。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检测程序设计应为:如TSH正常;则甲状腺功能正常;如TSH升高,则测FT4,如FT4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低;如FT4降低,则诊断为甲低;如TSH未检出异常,再测FT4,如FT4升高,则为甲亢;如FT4正常,再测FT3,如FT3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亢;如FT3升高,则诊断为甲亢。 五、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诊断: 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是诊断与分析自身抗体的首选实验方法. TPO抗体阳性提示一种亚临床甲低和早期Asimotou病,85%Graves病出现高水平,低水平的TPO无症状患者中占10%. 甲状旁腺功能指标 一、甲状旁腺激素(PTH) PTH生理作用主要是:1、加快肾脏排出磷酸盐;2、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使骨质吸收血钙升高;3、加快VD的活化,促进肠钙吸收,减少尿钙排泄。 诊断: 1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TH>2.3ug/ml,如高血钙时,PTH升高,可确诊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PTH为0-1.1ng/ml;3、肾性骨病的诊断,低血钙,高血磷,AKP升高、PTH升高可确诊 鉴别诊断: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非甲状旁腺疾病引起的高钙血症。 二、骨钙素(BGP) 辅助诊断: 1、血清BGP测定,是内分泌功能亢进性骨病和内分泌功能低下时骨转换率下降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2、甲亢、甲旁亢、肢端肥大症、骨软化症等患者血清BGP升高; 3、甲低,特发性甲旁低,席汉综合症,肾上腺皮质综合征患者血清BGP降低。 三、降钙素(CT) 诊断: 1甲状腺髓样瘤;2000-5000pg/ml 辅助或鉴别诊断: 1、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CT分泌过多所致; 2、异位CT的分泌,其它部位的肿瘤如肺燕麦样细胞癌可高达1342pg/ml; 3、高CT症,高胃泌素血症、胰腺炎,可产生高CT血症; 4、CT缺乏症:甲状腺缺如,手术切除后等。 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的症状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的症状 主要症状有怕冷,纳差,便秘,记忆力减退,毛发脱落,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全身水肿,舌体肥大,皮 肤干燥粗糙,手掌皮肤姜黄,疲乏无力,心动过缓等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 (1)高代谢症候群:由于T3、T4、分泌过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物质代谢,氧化加速使产热、散热明显增多。患者常有怕热多汗,皮肤温暖而潮湿,有些病例出现低热。此外,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的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分解,由此导致糖耐量减低或使糖尿病加重。甲状腺激素还可促进脂肪合成、分解与氧化,使胆固醇合成、转化及排泄均加速,引起低胆固醇血症。蛋白质分解增强致负氮平衡,使体重下降和尿肌酸排出增多。 (2)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兴奋多动,失眠不安,急躁易激动甚至躁狂,或焦虑抑郁,也有无欲淡漠者。可伴有手、舌细颤和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多数有心动过速,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明显增快。严重病例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甲亢者常见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有I~II级收缩期杂音。有时出现心律失常,尤以房性早搏和心房纤颤多见,偶有房室传导阻滞者。部分患者有心脏增大,甚至心力衰竭。此外,患者往往有收缩压上升和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差增大,有时出现周围血管征。少数患者伴有二尖瓣脱垂。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老年患者可有食欲减退、厌食。患者大便频数,不成形,但无粘液和脓血。重症或病程迁延者可伴肝功能异常和肝肿大,甚至以黄疸为突出表现。 (5)血液系统:贫血较常见。粒细胞可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血小板低,有时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泌尿生殖系统:甲状腺激素异常导致血泌乳素及雌激素增高。性激素代谢加快,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常增高。临床上,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男性则可有乳房发育或阳痿等(7)肌肉骨骼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发生甲亢性肌病,包括急性肌病、慢性肌病、眼肌病、周期性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等。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原因不明,可能系钾细胞内异常转移所致。重症肌无力与GD同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后或同时起病。本病可致骨质疏松,亦可发生增生性骨膜下骨炎(Graves肢端病)。内分泌系统:早期血ACTH及皮质醇升高,继而受过高T3、T4抑制而下降。皮质醇半衰期缩短。也可有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变化。

孕产疾病:孕早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

孕产疾病:孕早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 甲状腺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严重危害,对外形的美观也会产生影响,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妊娠期患病的危害更大,因此有些准妈妈在孕早期做检查的时候,发现化验单上促甲状腺激素(TSH)一项标注了向下的箭头(偏低),就不禁担心起来。其实孕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需要分情况对待,孕早期偏低有可能是正常现象。 一、孕早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的原因 准妈妈们此前对促甲状腺激素可能还有些陌生,对甲状腺这个词却非常熟悉,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组织代谢和发育,同时对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而甲状腺激素是受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的。 促甲状腺激素能够刺激甲状腺分泌出甲状腺素,当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时又能够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甲状腺素水平,从而保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人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太多或者太少,都可能引起严重疾病。 女性怀孕后,身体的内分泌为了适应怀孕的需求,进行了很多调整,包括甲状腺激素,受到孕早期急剧升高的HCG水平的影响,甲状腺的活性也会相应升高,导致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升高趋势。此时,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机制就会起作用,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维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孕早期准妈妈们拿到的检查单上,促甲状腺

激素一项会有向下的箭头(偏低)。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在孕中、晚期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就会恢复正常。 二、疾病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偏低 不过,如果是疾病原因导致的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升高,进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需要谨防妊娠期甲亢的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孕妇心衰、子痫前期、甲状腺危象、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疾病。不过妊娠期甲亢的判断,并不能仅由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这一项指标来诊断,需要通过其他的检查来综合诊断。 综上所述,如果准妈妈们在孕早期有轻微的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更不可擅自用药。而如果在孕期有明显的甲亢症状,或者孕中、晚期促甲状腺激素持续偏低的话,就需要马上就医,请医生做相关检查并综合判断了。

T3、T4、TSH临床意义

AIA项目临床意义—甲状腺系列: 一,甲状腺刺激激素(TSH): 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是由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分子量约为280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构成。其生理作用是与甲状腺滤泡细胞受体结合,主要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另外,甲状腺刺激激素的分泌在接受视床下部分泌的TSH释放激素(TRH)刺激的同时,还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机制调节。因此,检测TSH 浓度对判定视床下部-下垂体-甲状腺体系的机能是有效的。一般来说,TSH浓度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样本中较低,而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的样本中较高。另外,在二次性及三次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中TSH浓度都比较低,因此通过TRH试验查看TSH反应,可以鉴别上述疾病。 参考范围: TSH 注意点:1,使用的国际标准品不同,各厂家间试剂间的有不同的差异,AIA以国际标准品(WHO 2nd IRP 80/558)为标准。 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 T3(Triiodothyronine)和T4(Tyroxine)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并且受到下垂体前叶分泌的TSH(甲状腺刺激激素)调节。 另外,甲状腺激素在视床下部及下垂体发挥作用,调节TSH的分泌。对于健康人,血液中T3的浓度是T4的五十分之一,并且99.7%的T3是与TBG和白蛋白等蛋白质结合存在的。而且T3与T4相比,有速效性,作用效果也是T4的数倍以上。 T3、T4及TSH关系是很密切的,检测T3浓度可以了解甲状腺机能状态,T3与T4和TSH同样重要。 参考范围: 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T4(Tyroxine)和T3(Triiodothyronine)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其血液中的浓度受到下垂体前叶分泌的TSH(甲状腺刺激激素)调节。 另外,甲状腺激素在视床下部及下垂体发挥作用,调节TSH的分泌。对于健康人,血液中大部分T3,T4是与结合蛋白(TBG)和白蛋白等蛋白质结合存在的。并且,不与结合蛋白结合的游离型T3(FT3)只占总T3的0.3%游离型T4(FT4)只占总T4的0.03%,因为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为FT3和FT4,所以除了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甲状腺机能以外,还可用于TBG缺失、异常的特殊病例及妊娠时期、女性激素变动导致的TBG变化和肝脏机能异常引起的白蛋白激素影响。

(完整版)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 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1、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其产热 效应与Na+/K+-ATP酶的活性增强有关,也与促进脂肪氧化有关。 2、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核受体,能刺激DNA转录过程,促 进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和各种酶的形成,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大量分解,以至于出现肌肉消瘦和肌无力;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但组织间的黏蛋白增多,引起粘液性水肿。 (2)糖代谢: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粘膜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 原合成,使血糖升高,但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但总的来说,升糖作用大于降糖作用,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 (3)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对胆固醇,既能促进其合 成,也能加速其分解,但分解速度超过合成,故甲亢时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促进脑与长骨的生长与发育。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婴儿,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明显障碍,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又称克汀病。生长发育障碍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月内表现最为明显,所以,治疗呆小症应在出生后4个月内补充甲状腺激素,过后再补充则难以逆转。 (三)其他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而且能提高已分化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有烦躁不安、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则有言行迟缓、记忆减退,表情淡漠,少动思睡等表现。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组织耗氧量增多,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结果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增大。甲亢患者可因心脏做功量增加而出现心肌肥大,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甲功临床意义

甲亢甲减桥本甲亢桥本甲减桥本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总甲状腺素(TT4)↑↓↑↓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促甲状腺激素(TSH)↓↑↓↑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M,TMA)↑↑↑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 在甲功五项和甲功八项中,游离T3和游离T4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它们和TSH一起,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 血清游离T3(FT3):是能直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化验指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降低提示低T3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FT3一样,是最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个化验指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减低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临床意义

检查甲功五项医院:武汉军事学院医院。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 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甲功五项的测定是对: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游离T4.的测定. 其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合成,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被释放入血液,在血液中大于99%的T3 ,T4和血浆蛋白结合,其中主要和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结合,此外还有少量和前***,***结合,只有约占血浆总量0.4%的T3和0.04%的T4为游离的,而只有游离的T3, T4才能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和蛋白结合的部分则对游离的T3, T4起调节,稳定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血液中游离T3 .T4水平的波动负反馈的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增加或减少.TRH主要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TSH,TSH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并对甲状腺素合成中从碘的摄取到释放的 各过程均有促进作用. 简介项 1.游离T3,游离T4.: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总T3,总T4,因为只有游离的激素浓度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功能,尤其是在妊娠,雌性激素治疗,家族性TGB增高或缺乏症等TGB 浓度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认为联合测定FT3,FT4和超敏TSH,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两者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等。 2.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试验。TT4是包括了与蛋白结合者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TBG升高常见于高雌激素状态,如妊娠或用雌激素治疗的病人,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先天性TBG高的病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l0%)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度分级 1.低度危险的定义患者术后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pT≤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HER-2(-)、年龄≥35岁。化疗方案可以选择CMF×6或AC/EC×4-6个周期。

2.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的一项:pT>2cm、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 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②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可选用的方案有FAC/FEC×6。 3.高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②腋窝淋巴结转移>3。可选用的方案有:AC→T,FEC×3→T×3,TAC×6,也可用密集化疗。 如何评估一个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 乳腺癌病人都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复发?是否会转移?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具体的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下面作一 些介绍。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组织学分级、有无广泛的肿瘤周围血脉及淋巴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原癌基因HER-2 三者表达状况。 专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将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分三级,分别是低 危、中危和高危。 1.低危 腋窝淋巴结阴性,且具备所有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2cm,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级(分化良好)、且没有广泛的肿瘤周围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 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正常参考值:0.49~4.67 mIU/L 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 甲状腺球蛋白(TBG)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TGA。TGA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