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教案

心理辅导教案
心理辅导教案

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辅导对象】三、四、五年级

【辅导教师】@

【辅导目标】1、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而要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重难点】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想请摔过跤的站起来,谁能说说摔跤的滋味。

2、揭题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失败,乃至遭受不幸。这时候,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呢?老师想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二、主题活动:

一、辩析事例导出问题

1、讲述两个故事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同桌同学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博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良好。

2、讨论: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

3、小结这两个故事,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向上,是何等的刚强!这两故事给我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板书:面对挫折

二、听录音故事,激发学生讨论。

1、学生听录音故事——《牛顿——受辱发奋》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心,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了,所以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事后他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不下决心把功课学好呢?夜已经深了,小牛顿还在想白天发生的事。最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功课学好。人小志不

小,小牛顿自从立志勤学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认真复习功课,有空还不忘他的小手艺。不多久,他的学习成绩就赶上来了,而且超过了骂他是“木匠”的那位同学,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2、引导学生讨论:牛顿受辱后他认识到什么?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3、教师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一个人对待挫折应该持的态度:(1)正确认识挫折。人生的道路很长,遇到挫折是免不了的。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亲人生病、去世,家里遇到天灾人祸等;有些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如有的青少年受到引诱、威胁,自己意志又不够坚强而做了错事等。既然挫折已成为现实,我们就要承认它和勇敢地对待它,而且要向它挑战。(2)化悲痛为力量。要知道,遇到挫折悲观失望、自怨自艾是没有作用的,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重新起步。

三、开展活动活动

一:师生谈心,解决心理问题。

1、活动方法:请同学们把最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写在一张纸上(不必写自己姓名),交给老师,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讨论解决。

2、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二:心理测试,测试对挫折的承受力,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让他们了解自己意志的强弱。1分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2分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3分说不准4分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5分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评分标准:(1)考试失败会激励我更努力地学习。(2)失败常使我丧失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3)当我完不成某项任务时,会十分提心被同学或老师瞧不起。(4)考试考砸了,我不会灰心丧气,不想做任何事。(5)考试不及格,我就想办法对父母和同学隐瞒我的分数。(6)做事只要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会太难过。(7)当我做错作业时,我会努力找出做错的原因,争取下一次做对。(8)聊天时,我从来不谈自己失败的经历。(9)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艰难,我不会主动要求去做。(10)我觉得人不能每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好。评分、解释与建议计算两个不同的总分:总分A为题(1)、(4)、(6)、(7)、(10)得分之和;总分B为题(2)、(3)、(5)、(8)、(9)得分之和。如果A>B,说明你不怕在生活中摔跟头,你能努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今后取得成功。A-B的分值越高,说明你对失败的承受力越强。这是你的优点,相信你一定会保持下去。如果A<B,说明你有时很失败,常因耽心遇到困难和失败而放弃努力。因为怕摔跟头,很多该走的路、该去的地方你都没有去。

【课后延伸】

(1)请你讲一个自己面对挫折,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事例。

(2)讲一个伟人克服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

【辅导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测试的结果。

2、课堂时间有限,以讨论交流为主,重在引导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心理辅导教案——1+1=?

【辅导对象】三、四年级

【辅导教师】#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有什么用,团结起来力量有多大,认识到不团结有什么害处。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分析】

现在小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任性、自私的行为并不少见,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适用年级】中年级

【活动方式】1、讨论分析。2、实验。3、行为训练。

【活动准备】1、故事图片。2、一小捆卫生筷。3、两个口小身大的瓶子。4、14个塑料球,球体刚好放得进瓶口,球身绑好绳子。5、学生每四人一张白纸,一份动物图案。

6、四人小组里,两人带剪刀,一人带彩笔,一人带胶水。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步骤】

一、故事引入

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算术题:1+1等于几?(板书:1+1=?)对,在数学上1+1是等于2,但在生活中,有时1+1并不等于2。不信就看看这个故事。(电脑演示故事情节)

内容:小明最爱玩翘翘板。一天,他一个人在游乐场玩翘翘板,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刚来了,他也爱玩翘翘板。于是小明和小刚为翘翘板归谁玩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

想一想:

①最后,小明和小刚为什么都没能玩翘翘板?

②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

③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0)

④1+1=0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

二、团结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一)折筷子:

1、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这里有一根筷子,你能把它折断吗?两根呢?(指名上台演讲)

2、谁能把一把筷子折断?(学生尝试)

3、为什么一根筷子我们能很轻易地把它折断,而把十几支这样的筷子合起来,我们就很难折断呢?

4、如果把一根筷子比喻成一个人的力量,这十几根筷子代表众人的力量,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哪种力量容易打打败?

5、你从这个实验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孤军奋战,力量是有限的,容易被打败;当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是巨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二)听故事

1、如果团结了,互相协作了,(板书:团结协作),1+1会有什么结果呢?(板书:1+1=)别急着回答,先看故事。(电脑演示故事内容)

内容:一天,有两个人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迷了路。其中一个人腿伤了,走不动了,但他身上还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身上一滴水也没有了,快渴死了。

2、你能想个办法救救他们吗?

3、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1+1等于几?(板书:2)

4、继续看电脑演示故事:这两位得救的人原来都是科学家,他们回到工作的地方后,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治好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病。

5、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2)

6、反过来想一想,在沙漠里,如果这两个人像抢翘翘板的小明、小刚一样,结果会怎样? 小结:只有团结协作,1+1才会等于2,甚至大于2。

(三)众球出瓶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配合,协作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

1、(出示瓶子)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

2、在每个瓶子里放进了七个球,每个球身上都绑着一根绳子,而这玻璃瓶口刚刚好能够通过一个球。现在,这个瓶子就是一间着了大火的房子,里面的球就是被困在房子里的人。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情况危急,再不逃出去,房子就要塌了。你们该怎么逃出去?

3、指名十四名学生上台演示。

4、分别提问两组学生。

①你们组为什么能这么快的逃出房子?

②你们组出现了什么问题?

5、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些被困在房间里的人,心里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一拥而出(教师演示:把球一起提起),会出现什么后果?

小结: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

《贴图比赛》:

1、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图案中的鱼、气泡、水草剪下来,贴在白纸上,再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2、进行活动。

3、做得最快的一组回答:你们组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

四、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做的几个实验和亲身体验,让我们知道了,人不能自私自利,心里只想着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0”,也就是失败。但如果大家团结协作那将没有人能打败你们。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那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代,但有一种精神千万不能丢,那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能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携起手来,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面对灾难,战胜恐惧

【辅导对象】全校学生

【辅导教师】@

一、心理辅导目标:

1、通过辅导,使学生认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勇敢地去面对。

2、通过辅导,让学生理解在自然灾害面前,虽有短暂的恐惧感,但不能永世不忘,要学会生,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3、通过辅导学习,使学生认识战胜恐惧心理必须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尽快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重建和学习中去!

二、辅导的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地震灾害是自然现象。

2、难点:怎样才能战胜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心理。

三、辅导准备:

光碟、磁带、多媒体课件

四、辅导过程

〈一〉、教师谈话:

1、同学们,5.12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地震让我们房屋毁坏,人员伤亡,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家庭、财产,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恐怖的阴影。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5.12地震,现在想来都还心存余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我怎样才能长大》。

2、放《我怎样才能长大》,同学、老师一起听唱,使同学们心情放松。

3、师生共同回忆5.12地震时的情景。

4、教师小结:地震这个自然凶魔,发生时地动山摇、毁屋塌,间就会夺取无数生灵的生命。我们能预免这样的自然灾害吗?我们预防这样的自然灾害吗?〈二〉、认识地震

1、用多媒体播放地震资料科教片。

2、教师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

3、师生共同探讨地震发生时,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①地震时逃生知识介绍。

②逃生演练(师生一起进行活动),多次进行并指出存在问题。

③救生演练(救生知识介绍)。

④搭建临时住所(板房、帐蓬)

4、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科普资料认识了地震,并知道在地震发生时、发生后怎样逃生、怎样救护、怎样减轻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记住血的教训,人们心理必定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如何才能战胜恐惧,走出灾难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呢?我们如何去做呢?在家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三〉战胜恐惧

1、怎样才能战胜恐惧心理?

①分组进行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抽学生发表意见。

2、教师小结: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在地震灾难面前,要战胜恐惧心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地震是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二是相信科学,不轻信谣言。三要认识到地震来临时要勇敢面对,只要我能活着,就应该起梁,坚强地活下去,用我们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师生共同呐喊:面对灾难,万众一心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与时间赛跑

[适用年级] 小学五,六年级

[辅导教师] @

[活动目标]

1、感受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

2、初步学会节约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方法。

[活动构思]

1、活动原则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呈现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参与活动——感知体验,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本辅导活动力求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全体参与,在预设的各种情境中获得认知、体验,从而上升到方法论。本活动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鼓励性原则。

2、活动环节

热身活动争分夺秒

感受时间(正例)(反例)(升华)

日积月累时光隧道生命度量

3、活动形式

音乐倾听、小组讨论、动手演练、实验体悟等部分组成。

4、重点难点

本辅导活动重难点是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初步尝试如何去合理规划时间、管理时间。[活动准备]

1、英语识记卡、口算测练纸、白纸。

2、学生书法作品。

3、故事“时光老人和流浪汉”。(附后1)

4、“生命度量尺”。(附后2)

5、“逛市场”的卡片

6、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

1、热身游戏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称叫“我是闹钟人”,我们来模仿闹钟。老师说:“12点——请你举起你的手,3点——请把你的手放平,说“铃……的时候,请你全身抖动几下。”好!现在让我们试试看!尝试以后,学生开始游戏。教师的口令有慢变快,从1点、4点、9点……变动。

2、导入主题对于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聊一聊我们既熟悉有陌生的时间。利用游戏导入活动主题,过渡比较自然,能唤起学生现场真实的时间感知体验。从愉悦的情绪——紧张、放松——揭示主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争分夺秒

1、感受时间导语:一分钟有时无聊、枯燥地流逝;一分钟有时精彩、出色地抓住。在一

分钟里,你能做些什么?你能创造出哪些精彩?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自由发挥想象,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分钟的成功和快乐。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对于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受?通过一分钟的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价值,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珍惜时间意识的形成,从活动中感悟,从感悟中认识时间的宝贵。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我们很棒,真的很棒,在短短的一分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彩。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同学更棒(出示学生书法作品)呢!(或舞蹈等才能,视班级具体情况而定。)讨论:欣赏着这样一幅作品,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发言)

2、采访我们班还有哪些能手,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的才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学生采访)小结:每一份成功都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日积月累。播下时间和勤奋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和得意的果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那样,令人佩服、令人羡慕。只要你愿意和时间赛跑,只要你抓住珍贵的分分秒秒。这是上一环节的深入,精彩可能是瞬间的,但大凡成功都来自于一分一秒的付出。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日积月累在获得成功中的价值。同时,作为正面例子,让学生感悟合理利用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四)时光隧道

1、过渡然而,在时间的赛场上,有人并不懂得珍惜。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聆听在我们周围时常发生的故事。音乐倾听:时光老人与流浪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倾听。

2、续编故事后来,小明会怎怎样呢?请大家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学生发言)如果说,“日积月累”是正面事例,那么这里就是设置反面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时间流失,浪费时间的惋惜和遗憾。闭目倾听和音乐渲染,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把珍惜时间的观念迁移到自己身上。在此,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编故事的反馈,给予简评,以便调整下面的环节。

(五)生命度量

1、过渡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假设我们的生命线如同这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100岁。请你撕去过去的日子,也撕去将来工作以后的日子,看看剩下多少在校学习的时光?

2、操作体验交流:同学们,此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撕纸条,谈体会)在模拟状态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价值。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动机,同时也澄清了学习的目的。

(六)时间市场

1、过渡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与漫长的人生相比,少得可怜。在这短暂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现在该做点什么呢?

2、活动让我们大家来想一想有哪些节约时间的小方法或格言,然后把它写下来,写好了拿到时间市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找找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动手写小方法,与同学分享交流。)学生尝试管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用宝贵的时间去获取什么”价值澄清的向导之下,首先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节约时间的方法。然后,通过时间市场活动,以市场为情境依托,与同学分享、交流好的方法,体现心理活动的自助和互助。同时,引导学生自创时间格言,以格言为激励机制,来督促自己。

(七)活动总结小结:许多同学都在时间市场里找到了很多好方法。你能像大家介绍一

下吗?哇!原来有那么多节约时间的方法啊!还有那么多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格言。老师有个好主意:请把你最欣赏的格言写下来,放在醒目的地方,以此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创造无限的精彩。最后总结点题,并号召学生以自己创造和寻找的方法,即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节约、规划时间。同时,并提出希望节约时间需要持之以恒,自我监督。[活动附件]

附1——音乐故事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奇地一问,续而又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现在他叫小明,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

一个都不能少

【辅导对象】一、二年级

【辅导教师】@

[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分子,都应该有多为集体着想,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思想品质。低年级的小学生入学不久,家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中心”思想一时难以改变。通过一些集体的活动,使学生懂得班级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让学生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并能从自己做起,努力为集体争光。

[对活动的宗旨、意义的阐述]

1、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集体的成功需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缺一不可。

2、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努力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到集体的成功靠每一个人的努力。

[活动工具及准备]:绳子一根,纸制的班级之心,彩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拔河比赛:师:今天我们要分小组来举行拔河比赛,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我们请坐得最端正的两个小组先来比赛。

2、提出活动的新方案

师:刚才两个小组比得真激烈,差点分不出胜负了。我发现第3小组的同学特别自信,很想试试,对吧?下面请4,5两组的同学联成一队和第3小组比赛,好吗?学生提出异义:这样不公平,第3小组只有5个人,那两个组合起来有9个人,怎么比得过啊?

3、一试:师:有没有哪一组认为你们一组可以胜两组联合队?上来试一试

4、总结:经过这几轮比赛,你们想到什么?

学生感悟:人多力量大;集体中的人越多越齐心,力量越大。

二.活动展开

1、分组喊口令比赛:

师:在刚才的比赛中每个小组都很团结,现在我们来个喊口令比赛,看看现在到底哪个小组是最棒的。

教师喊口令:起立,坐下,向左转……

动作出错的学生先坐下,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后剩的人多,获得最后的成功

2、评选优秀小组,请组员说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总结:这样进行小组比赛,要每个人都做对,不能有一个人出错;要取得成功要靠每一个人,光一个人好还不够

3、师:小组比赛是这样,班级也是这样。我们班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功班,那么不论上课,做操,还是比赛都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

4、全班齐听口令,

师: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能努力,相信整个班都能顺利过关。你们能做得到吗?希望大家都能成功。

(试一试)

三.活动小结

1、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就想到平时上课的时候,一个班光靠几个平时好的同学,其他同学照样吵吵闹闹,班级会变成怎么样?怎么样改变呢?小组讨论并发表意见2、说一说

师:哪些事情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指名回答:上课时课堂纪律;做操;卫生和保洁;运动会比赛……

3、呈现一颗班级之心(粘在黑板上)

师:一个班级需要靠大家努力,如果你愿意当班级的小主人把班级搞好,请在心里签名,并写下你说一句努力的话。

4、宣誓:让我们共同为成为一个团结,成功的集体而努力!

教后感:通过小小拔河赛和喊口令这两个比赛,以及最后的班级之心签名活动,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每一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激发大家学会积极主动地关心集体,成为一名真正的班级小主人。

学习调节我的情绪

【辅导对象】三、四、年级

【辅导教师】@

辅导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已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了解儿童时期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学会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辅导重点和难点:学会排解不良情,在自己喜怒哀乐时,不忘关心他人。

辅导准备:一些反映不同情绪的图片。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5分钟)

大风吹,小风吹,台风吹: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旁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红衣服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没有位子的人就着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如果说:“小风吹。”就反着进行。如果说:“台风吹。”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二、主题活动:(30—35分钟)

(一)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

导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正常吗?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大家看图片想一想:

出示图片:小明和小红的情绪表现。

课堂讨论:1、小明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红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告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

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抽代表汇报。

小结: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人们带来影响,特别是消极情绪。

(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活动:看关于中国女排与古巴的比赛的录像,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中国的观众与古巴的观众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排解不良情绪

(情景):小明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版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小明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小明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小明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小明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小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总结: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讨论:小学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小学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现在大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不良情绪发生过?请举例说明.

活动:1、烦恼大本营

例:1、和朋友闹矛盾,他误会了我,我非常痛苦;

2、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伤心;

3、老师表扬别人而自己不如别人,嫉妒他人;

4、父母、老师批评自己,心情烦闷;

5、别人有好朋友,自己没有,感到郁闷;

6、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心生怨恨;

7、上课回答问题出错,觉得自己好笨;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倾诉”,同时我们老师可知道他们的真实心理)

2.活动名称:烦恼大拍卖

师: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这个“倾诉”的环节就先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要跟我说,可以写在本子上。

师;刚才大家的“诉说”,反映的都是自己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利,那我们能否给他们出出什么主意,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过程:分组竞赛。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且言之有理

预设目的:

1、让学生理解我们儿童时期情绪的主要特点: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讲解在有不良情绪后的一些常用的调节方法:心理放松法(如深呼吸,笑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升华法、心理换位法、自我激励瑜自我暗示等。

3、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是可以控制的。

(四)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创设情境,分析交流(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他们的情绪表达合适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1、在你伤心难过时,有没有人安慰过你?

2、你是否也很善解人意,照顾过别人的情绪?

3、在我们表达自己情绪时,怎样照顾别人的情绪,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情绪调节的话题,从活动中同学们知道了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不正常的情绪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希望大家学会运用我们掌握的方法去排解这些不良的情绪,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永远充满阳光。

课后延伸:我们都经历了5.12地震,在那天我们都感受到了当灾难来临时的恐慌,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辅导建议:1、正确认识地震等自然灾难。

2、学会调节这种恐慌情绪。

情景:昨天晚上12点,本来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突然对门的人在大叫着“地震了··".心里一惊一下就醒了。站在窗口看着外面,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和手机上闪闪的光。心里开始有种发凉的感觉,手指有点颤抖了。一种本能让我觉得很害怕,很难受。他们说今天的天空也不对,灰蒙蒙的给人一种不好的预感。随着大家我也朝着天空看看,也许出于心里的害怕。今天的天空看来真的有点怪异,好像真的有一种要爆发的感觉。其实没有感觉到任何地震的迹象,但是心里确是很害怕,很害怕。恨不得马上就想走到楼下。心里不停地泛着嘀咕,地震真的要了吗?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慌情绪呢?

讲解方法: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学生按上述方法进行练习,直到感觉心情舒畅为止。

成长的烦恼

【辅导对象】五、六年级

【辅导教师】@

一、辅导目的:

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体验异性交往的心理烦恼,学会积极选择,战胜烦恼,超越自我。

二、课前准备:

在学生座谈的基础上,根据男女生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惑编写小品,指导学生创造性彩排。

三、辅导模式:

采用“设情境,促互动,引探究,重体验”的辅导模式。

四、辅导流程:

辅导程序: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引导选择→引导领悟

学生活动:热身活动→剖析烦恼→尝试选择→交流体会

期望效果:激发兴趣→发现问题→积极选择→领悟青春

五、主要辅导原则:

1、要给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是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心理感受和看法表现出来即把问题暴露出来,体验和认清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2、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积极反思。将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进行比较和思考,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会分析烦恼等心理现象,自主地选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六、辅导方法:

采用人本主义和认知领悟相结合的基本辅导方法:即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烦恼,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烦恼进行反思,以发现和领悟问题的实质,从而产生解决问题,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探讨对待烦恼的积极态度和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情境投射技术,同感接纳技术,澄清表达技术,质疑引导技术等。

辅导活动过程

(宜2课时)

一、热身活动:

1、拍手游戏:(由课代表带领全班男女生一起做拍手游戏。要求拍到5下,完成5下就停止。)

问:玩游戏开心不开心?要不要再玩一会儿好?为什么?——引:……“我们不能一开心了就忘记了规则”。

问:你拍到5下了么?为什么不拍下去?——引:应该做、能够做的为什么不努力去做?

问:有没有不好意思做这游戏的?是不是不喜欢愿意与男(女)生一起活动?——引:既没有不好意思,又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岂不矛盾吗?你们在儿童时有没有有这种烦恼?

2、放“成长的烦恼”片头

问:电视剧里主要人物麦克、凯乐的年龄和我们相仿,美国孩子的成长有烦恼,我们

中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烦恼吗?处于花季年龄的少男少女们能不能战胜成长中的烦恼呢?

板书:成长的烦恼

二、他们有烦恼吗?[目的:体会和剖析烦恼(疑惑)]

1、小品表演:“快乐?烦恼?”

王成绩不好,父母责备“这样的成绩还想靠交大?”,王“放心,我会努力的”——教室里刘帮助王学习,成绩上升——雨天相遇,犹豫,共伞——刘邀王买书,肯德基——学习无心思,发呆,写纸条——王递条邀刘看“F4”,愉快接受——[旁白]以后常常约会——王成绩下降,烦恼。

2、引导讨论:品头论足[从不同角度剖析烦恼产生的过程]

⑴小品中发生的事在今天的高中生中有没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很可能发生——因为青春期心理特点——“发呆”时想什么?(音容笑貌,心理矛盾)——爱慕心理、外界信息刺激。

⑵他们在交往中快活还是烦恼?

与异性交往常会感到快活——这是青春期对异性爱慕心理的表现

⑶他们有没有烦恼?成绩下降——会不会烦恼?

无所谓?感到压力?引起重视、反思?

——烦恼往往难以避免,战胜烦恼,就能超越自我。

⑷请给小品选择命题:“追求快乐”“自寻烦恼”“难以自拔”“爱慕→爱情”。并谈谈命题的理由。(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以提问)

A、关于“追求快乐”

问: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知识,怎么可以把与异性交往的快乐当作追求呢?快乐应该在正常交往中获得,怎么可以追求呢?

——“追求快乐”是青春期心理的特点,是正常的。

——人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爱(爱慕、爱情)的需要、求知发展的需要、奉献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

——刻意追求“爱慕”的快乐,会影响其他正常的更重要的需要,分散精力,就会影响学习。

B、关于“自寻烦恼”

问:他们在交往中的哪些变化使他们产生烦恼?

偶尔→频繁,无心(被动)→有心(主动)。

问:难道为了避免烦恼就拒绝与异性交往吗?我们不需要提高战胜烦恼的能力吗?

——男女同学关系过分的发展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产生烦恼。

——一般异性交往中也会有烦恼,但没有必要自寻过多的烦恼。

——异性之间正常交往-→愉悦快乐异性之间过分亲密-→引起烦恼

C、关于“难以自拔”

问:男女同学一旦互相喜欢,就不可能回到一般同学关系了吗?他们能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的帮助来走出烦恼呢?他们两个在交往中的“升级”反映了他们的一种什么心理特点?

——一旦产生烦恼,甚至麻烦,应该设法尽快摆脱。

——但往往情绪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弱、理智往往被情感俘虏——青春期另一个心理特点。

爱慕心理←-心理发展必然阶段。缺乏自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进入感情世界难以自拔。

D、关于“爱慕→爱情”

问:他们的感情有没有发展到爱情?异性同学间的爱慕心理与爱情有何区别?

——爱慕:正常交往、对象广泛、朦胧眷恋、藏在心里、为了学习成长

——爱情:频繁交往、对象专一、感情亲密、表达出来、为了建立家庭……

那一组回答的最好?举手表决。

小结提问:从刚才对小品讨论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板书:青春期心理的矛盾:“对异性的爱慕”与“自我控制力弱”的矛盾

“好奇心”与“不成熟”的矛盾

问:发展下去还可能发生什么事?

三、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1、小品2:“遇到麻烦”“倒霉”“担惊受怕”

老师找王谈话“你辜负了希望”,王求老师别告诉家长——刘得知,闷头,哭,跑出教室——“老师,她出校门了!”。

2、引导讨论:

⑴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⑵王为什么极力阻止老师告诉父母?⑶刘为什么会哭着跑出校门?⑷老师、家长、同学都怎么看?⑸他们“早恋”了吗?为什么?⑹高中生有没有能力建立爱情?⑺高中生有爱慕的心理需要,还有别的心理需要吗?

“恋爱”:男女双方建立爱情,“早恋”:过早建立爱情。

爱情(恋爱)是以寻觅终身伴侣、建立家庭为目的。需要心理成熟,经济条件……。

问:一旦这种烦恼已经产生怎办呢?

四、学会积极的选择

1、小品3:“藕断丝连”(纠缠不休)

王打电话问题目,刘“不会做”;邀刘吃午饭,刘“影响不好”;王邀刘约会,说有事;王写信,无回音;王“我有什么对不起她?!”“我就不相信……”。

2、尝试选择:

⑴刘是否回绝了王?

⑵王如何“挣脱烦恼”?请你为他出主意。比较:“今天我没有空”“这题目我不会”“你去应该问课代表”“让我们各自都冷静下来”“我们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我不想让人说三道四”“我们只是同学关系”“请你不要勉强我”用哪种回答比较好?

——明白地表明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避免有留恋的表示。——内心:快刀斩乱麻,超越自我。

——其他办法:冷静反思,合理宣泄,转移兴趣,积极升华,求助咨询。

⑶作为同学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不要消极鼓动,要积极帮助他们摆脱冲动、摆脱消沉。

五、交流体会

引导交流:今天的活动给你最大的感受和启示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几

点]

板书: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纯。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课前准备: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合作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合作的力量 一、辅导目标 1、协助学生在竞争性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特点,认识到自己在与人合作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与悦纳。 2、在竞争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 二、辅导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自我的心理变化与表现,思考自己如何能更好的与人合作。 难点:在游戏中失败的团队会体验到很强的挫折感,尤其是合作不佳、没有形成同心协力的团体气氛的小组,在反思讨论分享的环节中未必能很好的去探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从游戏后的挫折感中较好的来反思自己,尤其是引导学生在体验、处理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上,是本课的难点。 三、辅导方法和手段 1、小组合作竞争——传递乒乓球的游戏 2、对活动反思——自我反思与小组讨论、分享 3、班级分享。 4、案例分析 四、活动时间:一节课(40分钟) 五、辅导年级:高二

六、课前准备: 1、活动器材:秒表4个,乒乓球12个(每一组三个) 2、课前培训计时员准确操作秒表。说明记录要求。七、活动过程 2、团队建设(3分钟) ⑴抽出4个同学作为计时员,其他学生随机分成四个组。 ⑵要求在2分钟之内产生本小组的组长、记录员,并产生本小组的名称。 3、圆球游戏(游戏时间:15分钟) (以多媒体呈现游戏规则) ⑴分组:每个小组10-11人,分别配有1、2、3号球。 ⑵游戏要求将球按1、2、3号的顺序从第一位同学手里发出,最后按顺序回到第一位同学的手里。在传递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触及到球,所需时间最少的获胜。 ⑶若出现下列情况成绩加10秒: ①球掉在地上,每次额外加10秒; ②计时员报成绩时出现组员喧哗; ⑷游戏中若违规成绩取消。 ⑸记时员职责: A、负责小组的传球游戏的记时工作,并把每次的成绩上报。 B、监督小组游戏过程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游戏开始: 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⑴在游戏开始时,四组人一般会不约而同的围成了一个圈,一个接一

(完整版)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团结合作力量大 辅导目标:1.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人际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在学习、生活中与他人团结合作。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 辅导准备:小品表演、多媒体课件、五个“手指”头套、报纸若干张。 辅导方法:游戏、讨论、表演等。 辅导对象:四年级 辅导时间:一课时 辅导理论依据: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在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过程中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思维、智力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在集体生活中容易表现出“我行我素”的特征,这些会影响集体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小学生顺利走过“自我中心”阶段,让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学会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行为,推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活动借助“五指争功”、“同舟共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来完成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 辅导过程: 一、导入——评判台(5′) 1.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上课前,我们一起去一下评判台,那里出了一点麻烦,要让我们去评评看,现在我们去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引出小品) 2.小品——五指争功 具体内容如下: 拇指:对人来说,我是最重要的,拿东西时,没有我,什么也握不住、抓不牢。 食指:伸出来我就是一,第一;指路时我就是方向。 中指:我站得最高,身体最挺拔、俊美,瞧我多潇洒。 无名指:虽然我没有名字,但你们别小看我,我起的可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指:我特别善于做精细活,什么缝隙、小洞,我都能钻进去,我最重要! 五个手指七嘴巴舌地争来争去,没个结果。 3.教师:同学们,看了刚才五指的争论,大家觉得五个手指,谁最重要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认识我自己

认识我自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托克托县第五小学刘慧琴 一、适用年级:小学三、四年级 二、辅导理念: 当今社会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受环境影响、家庭变故、周围的人对其一贯的看法等影响,都会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人要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不易正确认识自己这一心理现象设计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能够做到正确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消除自卑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不断完善自我,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为成功奠定基础。 三、辅导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2、教育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他人欣赏的 快乐,并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优点。 3、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 己,也不要因优点而轻视他人。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四、辅导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五、辅导难点: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 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要充分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六、辅导方式:1、听故事2、讨论、评议3、游戏4、采访 七、辅导前准备: 1、小镜子(学生自备,每人一个) 2、录音带《骆驼和羊》,轻松纯音乐 3、多媒体课件(自制) 八、辅导过程: (一)导入 1、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师:同学们不是带了镜子回来吗?拿出来好吗?对着自己,现在问问大家:“你们在镜子里看到谁?”(生回答:“我自己。”)镜子里的同学们都神采奕奕的,好看吗?(好看。) 2、师导入:但我们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美丽的心灵,而要有美丽的心灵的其中一个条件是需要大家正确认识自己。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认识我自己》。(板书课题) (二)听故事,初步了解认识自己的方法。 1、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认识自己呢?下面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骆 驼和羊》,看看故事里的骆驼和羊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放幻灯片和录音带) 2、出示幻灯,让学生思考问题: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1)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年 (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自我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 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所以自我评价的水平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准备了《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这样一节心理健康课,利用集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开发潜能,争取成才。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气质》教案

心理辅导活动课《我的气质》教案 题目:我的气质 主题:气质与学习 教案: 一、生情况进行分析 学生对高中的生活节奏在较大程度上的不适应,并在学习上发生了一些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归因为“自我天赋”不好,长期作这种错误的归因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缺乏自信,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旦这种错误的归因成为定势将严重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为此认识自我气质、了解气质与学习关系,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心态、提高认知能力、适应学习环境对学生显得更为生要。 按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中“了解、认识自我”的环节设计一节《我的气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二、明确教育目标 教案《我的气质》以“自我认识和适应” 为目的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讨论李逵、燕青、林冲、林黛玉、薛宝钗人物的气质描述中,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气质类型,从以“被别人冤枉了”为主题,讨论上述四个人物分别采的不同态度中,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气质”这个概念,这就这节课的即时目标。 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被别人冤枉了,我又怎办”,和采用简易量表测一下自己的气质类型的活动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开始真正认识和了解自我气质。了解自己的气质不是一节课能办到的,我们把“学会了解自已”就作为这节课的中期目标。 第三阶段的教师小结“气质与学习的关系”作为最终目标,因为学习是终生的,我们希望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并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育界要有明确的目标,教育目标可以有三个阶段: 三、具体教育目的 具体教育目的是针对即时目标和中期目标的,对一节课的更具体的要求。比如《我的气质》这节课就有下列三个具体教育目的 1、了解气质的心理学概念,对自我气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 3、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认知能力。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重活动不重认知,但是要了解自我气质那就要了解气质的心理学概念,要提高认知能力就要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和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通过活动就是要告诉学生有这样的关系存在,有这么一种系统中的关系可以利用,至于学生什么时候去利用它们,又怎么去利用那是由学生自己去决定。 四、教育过程 1、、展示五个人物头像(李逵、燕青、林冲、林黛玉、薛宝钗) 穿插讲述有关人物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人物个性特征 “黑旋风”李逵:脾气暴躁、为人耿直、好斗。 “凤棘子”王熙凤:遇事敏感,思想活跃,聪明过人,虑事不周,盲目自大; “豹子头”林冲:负有深仇大恨,但能忍耐持久,随遇而安,最终被逼上梁山。 “林妹妹”林黛玉:多愁善感、弱不禁风; “宝姐姐”薛宝钗:聪明活泼,宽容大度; (1)你喜欢哪一种气质 (2)你认为那一种气质好 教师最后指导:气质是个性特征中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是一种固存于人身上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所以气质不分好坏。 3、、气质类型和学习特点 李逵型的气质:胆汁质型 一般胆汁质型:精力充沛,反应速度较快,情绪兴奋性强,有时不能自制。一旦唤起学习热情,使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资料,欢迎阅读。 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欣赏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徐徐开出,师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咨询台],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咨询台],思考: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欣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已吧! 二、活动过程: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 课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

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3、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最新心理咨询室学生来访记录资料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0年9 月10日地点:办公室辅导老师:许小丽 学生姓名蒋正聿班级高一(1)性别女年龄 16 辅导缘由: 该生初次住校,很不适应学校寄宿生活,很难跟上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很苦恼,也很迷茫。 初步分析: 该生处在由初中到高中的心里“断乳期”,还沉浸在初中的生活中。 辅导过程: 首先让该生倾诉自己开学后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自己内心的苦恼,然后把其他同学在随笔本中反映出的问题给她看,让她充分意识到她所遇到的困难绝对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人必然会有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对她进行引导,帮助她逐一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种种困难,让她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辅导效果: 该生在心理辅导后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逐步适应高中寄宿生活。 辅导感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根本上改变。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0年11月12日地点:小教室辅导老师:许小丽 学生姓名梅一民班级高一(3)性别男年龄 16 辅导缘由: 该生家庭富有,从小生活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心里上对父母依赖性很强。 初步分析: 父母的溺爱导致该生独立生活能力的欠缺。 辅导过程: 邀请父母来校,与他们交流孩子如何度过高中生活,并且和该生一起分析面临的困难,以及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告诉学生人生之路总要靠自己去跋涉,任何人不能陪伴自己一辈子,因此必须学会自立自强。 辅导效果: 该生父母意识到了自己溺爱带来的后果,开始正确对待孩子。该生也意识到了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开始试着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困难。 辅导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雏鹰总是要自己去飞翔的。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0年9 月8 日地点:办公室辅导老师:徐红芬 学生姓名黄梦超班级高一(4)性别男年龄 16 辅导缘由: 该生初中非常优秀,但中考严重失利,最后以择校分数进入省前中,难以面对同学的冷嘲热讽,于是心里相当烦躁,喜欢与同学、老师顶撞。 初步分析: 中考的失利,让他经受了残酷的打击,曾经的优秀,如今的平凡,心里严重失衡,于是便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辅导过程: 先让该生讲述与老师发生冲突的经历及自己的感想,然后让他谈谈开学后的表现。老师帮助他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一帆风顺的他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挫折,心里抗挫能力差。同时也与父母交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爱。 辅导效果 该生主动向老师表达了真诚的歉意,同时开始正确面对同学的议论,意识到只有实力才是真正的证明。 辅导感悟: 90后孩子是草莓一族,需要增强他们的抗挫折的能力。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0年11月26日地点:办公室辅导老师:徐红芬

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让心靠近——学会沟通 时间:2014-01-03 23:22:56 浏览数:7321 /*336*280 创建于2015-03-02*/ var cpro_id = "u1968247"; 设计理念: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实现低级需要才能满足高级需要。中学阶段学生对归属的需要日益增长,如果学生在班集体团体中没有感受到接纳感,很容易产生焦虑。 同时,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自相矛盾、冲突的时期。一方面,这个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开始形成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时期,这种心理上成长的“危机”表现在人际交往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方面容易发生人际交往困扰,如自我封闭、敌意、不合群;另一方面又喜欢结交朋友,注重友谊,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开始。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 2、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课前暖身(1分钟) 暖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 (音乐导入:爱尔兰画眉) 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纪念。就在这天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头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直面挫折,健康成长 常山县新桥中心小学徐琪瑶 【活动思路】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四年级的孩子马上进入五年级了,他们正面临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各学科的课程要求严格起来了,令许多学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 本课主要是针对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挫折设计的,旨在转变看待挫折的角度,激发学生战胜学习中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获得精神的提升、唤醒、激励和鼓舞。 【活动目标】 1.知道挫折为人生的正常现象。 2.形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心理动机,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 【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 【课堂准备】课件、材料视频、音乐、“奋斗脚丫”卡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 游戏:小鸟长大 游戏内容:两个蛋猜拳,胜者变小鸟,小鸟找小鸟猜拳,胜者变人,人找人猜拳,胜者变王,如果输了,就倒退一个。(蛋——小鸟——人——王)明确规则: 1.真实,诚实。 2.不到时间不能停止,王也要找王猜拳。音乐停止,活动停止。 3.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分类采访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进也有退。 二、认识挫折 1.师: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你遇到哪些类似的不顺心的事呢?当时的感受怎么样? 师:你现在做个深呼吸,吸气,然后呼气,呼气时尝试放慢一点,对,就是这样。 再做一次。你注意一下,在呼气的时候,你的肩膀怎样开始放松。对了,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每次呼气时它便会放松,再放松。同时,每当肩膀放松时,你发觉整个身体、整个人也渐渐地放松,对了,就是这样。 开始回忆,并慢慢地打开记忆盒子,在你的脑海深处,有很多是你在学习中难忘的、不顺心的事,你一件一件看过来,它们都一件一件地浮现出来,当时的感受又重现了,就好象回到了从前。好,请慢慢地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

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请一组学生现在表达。 2、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说我是一个XX样的人。 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3、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资料]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心理负荷加重,成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明显上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成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因此,儿童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而根据调查发现我国有9.5%的小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如果不及时开导、教育、会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成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透视一个个心理辅导案例,就在于家长、老师缺乏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现就以下一个真实案例来剖析。 一、基本情况: 张楠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也不太愿意主动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有时候都是默默的坐在座位上,或者一个人在校园里走。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学习,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失。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到考试就很害怕,担心会做错,使得自己要一味的依赖同桌或附近的同学那里获取答案,导致考试成绩并不能显示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身心都经受了压力。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分析思考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既定的目标是100分,变成能拿到90分、80分了,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

心理教育团体辅导课教案:我们不怕挫折

心理教育团体辅导课教案 ——我们不怕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⑵体会感受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 困苦,成为具有健康性格的人; ⑵引导学生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勇于挑战困难,从而 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和技巧,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 课前准备:纸条(贴贴纸)、气球、笔、头饰、课件。 教学对象:五(1)班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 游戏:进化论 1、师开场白:“小朋友们,今天英子姐姐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鸡蛋成长为美丽的凤凰。”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师:请看游戏方法。全体小朋友先蹲下作为鸡蛋,然后相互找朋友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赢者进化为小鸡,然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鸡的朋友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大鸡,然后再找同是大鸡的朋友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以此类推。游戏现在开始。 3、全班开始游戏活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身份戴上相应的头饰。 4、师采访成功进化为“凤凰”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预设:生1:我很开心;生2:我很顺利,我很高兴。) 5、师分别采访还是“鸡蛋”、“小鸡”“大鸡”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预设:生1:我不开心,因为我一开始就失败了;生2:我有一点失望,眼看就成功,却在最后一步失败。) 6、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小朋友进化成功,有的小朋友进化失败。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幸运,也有不幸,有顺境,也有逆境。这些失败,这些不幸,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 二、主题活动,认识挫折

初中生心理辅导课活动教案(一)

xx心理辅导课活动教案(二) 追求与挫折 一,教学目标: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一)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xx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xx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 当今的爱因斯坦《xx·xx》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xx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1.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揭短会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2.心理健康辅导教案: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教学目的: 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新)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教师团体减压辅导 主讲人:心理健康教师刘艳蓉 一、教学目标:教师心理放松、职业压力应对;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尊重同事,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二、团体规模:50人左右 三、参加对象:(汉语部)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5月9日第七节课 活动地点:弘毅楼五楼多功能厅 五:教学过内容: 环节一:音乐冥想放松 放松指导语: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放松训练,这项练习可以帮助你完全的放松身体。 首先,请把眼镜、腰带、领带、手机等妨碍身体放松的物品做一个合适的处理,尤其要对手机做一个静音处理,以免中途的铃声影响放松效果!你也可以把上衣的第一道口子解开。请你坐在椅子上,双腿与肩同宽,把头和肩膀靠在椅背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双腿自然舒服,双脚平放在地上,脚尖略微的向外倾,轻轻的闭上眼睛,这时你很放松的坐在椅子上,感到非常的舒服。很好,非常好,现在请你跟随我,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呼气,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呼气,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呼气,很好,非常好。窗外的阳光找到你的身上,照进你的心灵,你好轻松,你好舒服,像一片洁白轻柔地羽毛,带着你飘呀飘呀,越飘越远,越

飘越远,你轻轻地飘落到了大海边,你的身体很放松,很舒服,你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你躺在美丽的大海边,沙子又细又柔软。你感到很舒服。你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一缕阳光照射过来,你感到温暖、舒服。耳边想起了海浪的声音,你感到温暖而舒服。一阵微风吹过来,你有一种1说不出的舒畅的感觉。微风带走了你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色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你的思绪随着海浪的节奏,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过来,又离去,带走了你的思绪。你感到沙滩柔软,海风轻缓,阳光温暖。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紧紧地笼罩着你,阳光照遍你的全身,你感到身体暖洋洋的,阳光照在你的头上,你感到温暖和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你的脖子,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右肩,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右臂,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右手,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 轻松暖流,又流回你的脖子,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左肩,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左臂,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左手,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 你的呼吸变慢,变得越来越轻松。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右腿,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右脚,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左腿,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你的左脚,你感到温暖和沉重。你的呼吸变慢变深。你的呼吸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深。轻松

心理辅导活动课 教案

《一切从“心”开始》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活动理念:面对刚入高中的新生,第一堂心理课重点在于建立关系和让学生初步认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对此学科内容和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意识,关注和重视自身以及他人的心理健康,初步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②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思考与体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态。 ②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心理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意识,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 重视。 ②帮助学生掌握面对高中生活的相关技巧,保持乐观心态卖你 对高中生活。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重视心理健康,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2.难点:运用各种技巧解决成长中的困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方法: 1.设置悬念,不断向学生抛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高中三年的规划; 2.设置分层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

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通过游戏或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以此提高学生自律的能力。 3.活动体验:通过自画像+三个关键词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进一步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活动准备:收集图片,准备课件,纸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4.心理咨询:75%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举起你的手 康健导读:1、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和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个人的自信,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2、通过活动,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3、学会用暗示的方法,逐步养成大胆举手发言的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和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个人的自信,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2、通过活动,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3、学会用暗示的方法,逐步养成大胆举手发言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自我肯定来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大胆的举手发言。 难点:教师要引导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平时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 [活动准备] 1、小品表演、正方形的纸每人一张。 2、黑板上写“我有自信心”,再画一些富有童趣的图案。 [活动设计] 1、导入:我们在生活中肯定要干很多事,有的胜利了,可有的失败了。同学们,当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想不想把它干好呢?(想) 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名叫《找优点》

宣布游戏方法:请单排位置上的同学向你的同桌讲述自己身上的优点,双排位置上的同学帮着数一数他讲了几条优点,一分钟后两人交换。 宣布游戏规则:同桌讲述优点时,请你仔细听,做到不插嘴。同桌在讲优点时,请你认真数。 大家知道了吗?准备,开始。 全班分享:最多有几条。逐步说一说,然后逐步进行表决,有多少人和他的优点相同?总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够的一面,在较短的时间里,要找出自己的优点,是件不简易的事。 一、赵兰为什么怯懦? 观看录象“怯懦的赵兰”(根据《读本》“小故事”内容)。 分享《读本》“想一想”2个问题: 1、上课老师提问时,我常常() A、主动举手发言 B、低头不吭声 2、我低头不吭声的原因是() A、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 B、怕说得不好被同学笑话。 C、举手了,老师不叫自己。 D、对上课内容没兴趣 E、听不懂,不知道。 二、怎样才能做到大胆举手? 1、小品表演绝招(1):内容可延用前面赵兰的故事,也可以另编。 分享:如果你是小品中的赵兰,会怎么想?怎么做比较好?

中学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合作的力量

合作的力量 时间:2018年11月27日 对象:初一学生 地点:心理活动室 课程目标 1、协助学生在竞争性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特点,认识到自己在与人合作竞争中的优势与不够,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与悦纳。 2、在竞争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自我的心理变化与表现,思考自己如何能更好的与人合作。 难点:在游戏中失败的团队会体验到很强的挫折感,尤其是合作不佳、没有形成同心协力的团体气氛的小组,在反思讨论分享的环节中未必能很好的去探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从游戏后的挫折感中较好的来反思自己,尤其是引导学生在体验、处理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上,是本课的难点。 四、辅导方法和手段 1、小组合作竞争——传递乒乓球的游戏 2、对活动反思——自我反思与小组讨论、分享 3、班级分享。 4、案例分析。 活动过程 1、团队建设(3分钟)

⑴抽出4个同学作为计时员,其他学生随机分成四个组。 ⑵要求在2分钟之内产生本小组的组长、记录员,并产生本小组的名称。 2、圆球游戏(游戏时间:15分钟) (以多媒体呈现游戏规则) ⑴分组:每个小组10-11人,分别配有1、2、3号球。 ⑵游戏要求将球按1、2、3号的顺序从第一位同学手里发出,最后按顺序回到第一位同学的手里。在传递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触及到球,所需时间最少的获胜。 ⑶若出现下列情况成绩加10秒:①球掉在地上,每次额外加10秒;②计时员报成绩时出现组员喧哗; ⑷游戏中若违规成绩取消。 ⑸记时员职责: A、负责小组的传球游戏的记时工作,并把每次的成绩上报。 B、监督小组游戏过程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游戏开始。 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⑴在游戏开始时,四组人大凡会不约而同的围成了一个圈,一个接一个的传递。 ⑵教师可以向所有小组提出挑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时间变得更短些?这个游戏的最佳成绩是8秒。” ⑶学生会在竞争游戏中不断地提出尝试,发挥团队的智慧,集合团队的创意,不断想出更好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