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最基本、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新情景考查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以及考查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按材料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典籍报刊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刊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材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学传说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歌谣、楹联、传说等资料中选取的文字材料。严格来讲,文学传说等不能完全作为历史材料,因为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的描述或分析、总结,它的使命是尽可能接近于真实,它遵循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而文学作品则允许虚构和夸张,传说更是参杂了许多人的主观认识。但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或传说等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三是考古发现类,这在史料价值上要优于前两种,新考古发现的报告可以证明或否定课本知识,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在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约占50%的分值,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在近年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史料越来越灵活新鲜,是学生最易丢分的题型,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部分。

一、题型特点

1、史料来源渠道多,知识覆盖面广。

2、注重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它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或可判断的历史事件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理解,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对历史结论相关史实和理论依据的理解,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和认识。

3、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4、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增加新材料创设新情景;题目形式多样,因果式、否定式、分析式、比较式等各种类型的选择题都可在文字型选择题中进行考查,题目的综合性大大加强。

5、以中低难度题目为主。从所选的材料看:阅读难度适中,基本上符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准和心理认知水平;材料阅读的文字量适中,基本在50-60个字左右,并且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新的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在不断增多,文学传说类的材料也时有出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随着探究性学习的推广,考查学生对史料真伪的辨别能力越来越突出。

二、题型结构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等句式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忧项。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对比进行选择。在文基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专题式或连锁式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三、应试策略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史料来源广,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要求学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要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发现历史规律和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再次要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文字型选择题。

1、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惟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为重要。要根据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①、读懂背景材料。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背景调控的。背景对考生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背景的解读,明确其时限和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②、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③、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是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④、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⑤、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观点,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2、解题方法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把握其本质含义。

第二步:通过对引文的出处及作者等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并对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态度进行科学判断。如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中国古代和近代史的一些史书作者把农民起义中的人物都称为“贼”、“匪”、“寇”等。

第三步: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其相关理论与之挂钩。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

第四步: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例一:(2004年高考上海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乐萨斯的洛林

D、普鲁土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凯恩斯话中的“煤和铁”代表的是什么,从而推断出凯恩斯的活强调的是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B项。

例二: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B、汴河通淮利最多,人生为害亦相和

C、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解析:从题型结构看,此题是以材料为备选项的试题,题干提出一个问题即对大运河进行客观性评价,然后,分析哪个材料违背这一评价,即是不正确的。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B、C、D都给予肯定,应排除。只有A项将隋亡完全归结到大运河的开凿之上,所以是错误的。

另外,此题也属于否定材料型选择题。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做这种题时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B、C、D符合历史史实,肯定了大运河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可以排除。通过排除只剩下选A项。

例三:(2007·广东文基)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从材料中“东方小国”即可判断这一场战争是甲午战争。[答案]C

四、注意事项

解答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一定要把材料全部阅读完,再决定取舍。②要正确解读材料的信息,抓住材料的核心思想。③注意材料的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地点及其他信息)。④找出答题的突破口,然后作答。

文字材料型练习1

题干和备选项均为纯文字表述。呈现方式有两类:其一,有关历史现象的直接陈述或描述(此类选择题一般要求选出“……是”、“……有”、“……属于”等,侧重考查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其二,有关史实经典文献、名人名言、学术论文等的摘引(此类选择题一般要求选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了”等,侧重考查史料的阅读理解和信息的获取能力)。

1.著名学者程平山所著《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一书,书中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资料证实了楚国是西周时期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回顾历史,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

C.规定被分封者的义务D.规定贡赋

2.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的生产管理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4.“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

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5.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6.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7.“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D.推进全球化发展

9.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10.“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1.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2.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着,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D.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社会主义工业化

14.“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15.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16.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宪政制度D.地理位置

17.邓小平曾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邓小平所

谓“唱反调”的含义是()

A.全面整顿触及“四人帮”的经济利益B.全面整顿与当时政治、思想路线相悖

C.进行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组织路线D.直接挑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

18.英国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这里“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是指()

A.打开市场和掠夺原料B.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在中国建立殖民地D.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

19.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

20.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人们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失望与不满。这一变化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表现是()

A.现实主义兴起B.印象主义兴起

C.浪漫主义兴起D.现代主义兴起

21.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

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

22.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③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④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A.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文字材料型练习2

1.(2013·保定一模)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周与商朝一大区别

C.王国维盛赞周的政治制度

D.宗法制下,周分封的对象局限于本宗亲族

2.(2013·河北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宗法制

3.(2013·青岛一模)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4.(2013·济宁一模)“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5.(2013·郑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

6.(2013·安徽模拟冲刺卷)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下列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自然就是人的天性,冲动的素质B.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C.只有信仰可以使人成为义人D.人的自由是在法律之下

7.(2013·台州模拟)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洋人占领了中国的棉布市场B.洋布的输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C.洋布以其质优已完全淘汰了土布D.中国人崇洋媚外

8.(2013·保定一模)《申报》发刊词中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由此能够判断《申报》()。

A.起初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B.内容丰富,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C.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D.服务的对象是大商人、政界人士

9.(2013·临沂三模)“1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30年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是指()。

A.伦理纲常的传统习惯B.“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体西用”的主张D.君主立宪制的构想

10.(2013·吉林三模)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能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们”主要是指欧美列强

B.“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二战后的美国

C.“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等亚洲国家

D.“更加毒辣的手段”即指南京大屠杀等

11.(2013·广西四市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

12.(2013·河北名校调研)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13.(2013·荆州一模)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14.(2013·保定一模)《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5.(2013·扬州模拟)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D.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16.(2013·吉林三模)一位思想家认为,所谓一个国家是实行民主制,还是实行君主制、贵族制,都并不是最主要的东西。因为,在任何国家体制下,“一切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段材料()。

A.说明了在民主国家滥用权力是一种普遍现象

B.论证了政府的无限权力的界限存在的必要性

C.建议各国政府通过代议制和两院制实现民主

D.阐述各种政体的国家必须分权实现政治宽和

17.(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17年10月24日,列宁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信:“我写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确实等于自取灭亡。我力劝同志们相信,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下列对该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

B.该信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

C.客观上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D.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内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

18.(2013·宝鸡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19.(2013·临沂一模)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20.(2013·南京、盐城三模)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文字材料型练习3

1.“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宰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

2.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草案,该草案达成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2013·湖南雅礼中学一模)“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

A.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4.(2013·山东德州一模)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沈志华教授认为:“中苏之间谈的不是利益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中国有一套解释中国共产党行为、政策的理论,苏联另有一套理论,都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双方争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沈志华认为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是()

A.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

B.双方对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领导权的争夺

C.中苏领导人之间关系恶化

D.对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

6.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B.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7.(2013·广东茂名一模)“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8.《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_______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9.(2013·江西八校模拟)清人说:“天下之民尽其智力以罔一切之利,不耻为厮养而耻于力田;其安于南亩者,皆柔而至愚之人,其于民盖不及什之一……商贾利厚,田亩利薄,弃薄取厚,人之常情。民未有不欲利者也,失之本则求之末,失之己则争之人……”材料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一定的变化

B.当时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C.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贾而好儒”的现象

D.“贱农而贵商”的观念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风尚

10.(2013·北京大教育考试山东卷高三历史)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因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而大增。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它们一者衬托着另一者。”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B.五年计划值得西方效仿

C.国家干预经济势在必行D.西方经济失去发展活力

1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12.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2013·陕西西安一模)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

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D.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14.(2013·陕西宝鸡一模)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

A.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

C.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

15.(2013·山东临沂一模)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16.(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吕氏春秋·贵公》中说:“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对以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B.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C.小农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D.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

17.(2013·湖南郴州一模)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18.(2013·湖南永州一模)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19.(2013·湖南郴州一模)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20.(2013·山东滨州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来进行的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保持高度自信和旺盛斗志。 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重点背记认为可能会考的内容,也可以模拟中考考卷进行训练,以增强应考自信心。一定要回归考试说明,回归课本要求,回归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的,通过它找到中等、难题的感觉。近期要特别注意数学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注意近几年中考的主干知识,在最后阶段还要特别注意数学知识网络的梳理 和完善,不要做难题、偏题,要把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业要求。同时可以再一次检查还有 什么公式、定理、概念没有复习或遗忘了。对中考数学“考什么”、“怎样考”有一个全 面了解。 二、有选择地做题,从数学思想上进行总结。 现在,已没有必要拿到题就做,可选择三类题认真做。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最后一类是以前做得比较慢的。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 进行总结,比如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一道题的解法中蕴含的数 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挖掘数学思想,我们就会形成一类问 题的解题理念,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平时坚持使用的“病例卡”。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会做的题做错的现象,特别是基础题。究其原因,有属于知识方 面的,也有属于方法方面的。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 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同学们可几个人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 中矫正,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比如哪些是会做但做错了,哪些 是会做做不到底的,要非常清晰地把原因整理出来。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订正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 四、要训练各种考试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用 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提高适应考试的能力。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上了考场后,在接到考卷和允许答题之间,一般会有几分钟的空档,考生应该很快地把题 目浏览一遍,找题目最薄弱的环节下手,寻找突破口。首先是认真审题,要一字一句地 “读题”,而不是“看题”,读懂题意后再着手解。其次在解题时思想要高度集中。运算 时不妨一边计算一边默读,从草稿纸上抄到试卷时也这样做。 慎做容易题,保证全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巧做较难题,力争得满分。也就 是把该拿下的分数全部拿下来。因此,建议在做选择题时要用直接法、间接法、形数结合、特殊值排除或者验证等各种方法并用。对于填空题,主要是以课本上的基本公式、基本定

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

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环境优美B、交通便利C、知识技术D、市场广阔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A、热带沙漠气

初中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通用)

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单项选择题和复合选择题是政治考试试卷中通常使用的客观性题型之一。它由题干和选项组成。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对选项和题干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部分同学的解题方法 1 直接选择法 2 排除法 3 把问题中的各个选项带入实际应用中比较 4 先选出绝对正确的,再排除绝对不正确的,把剩下的和原题读一读是否通顺, 然后做出选择。 5 还有拿不准的,可以看看在试题的题面上有没有提示。 6 想想与题目类似的课本知识,再深入思考,把离题意明确的选项选出来 7 先看清题意,认真审题 8 根据背题思路去选择 一命题特点

1.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设置题目 例题1 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是() A.学习 B.交友 C.交往 D.玩耍 2. 引用与知识点相关的现实生活材料,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例题2 丽丽是七年级学生。她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她把自己与班内其他同学作了一番比较,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学习委员阿好,组织管理能力不 如班长强,跑步不如体育委员快,长相不如文娱委员漂亮,越比越觉 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她这样做的结果是() A.正确的看待自己 B.产生了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C.产生了自傲心理 D.心理非常平衡 3. 对名人名言加以理解,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说明,设置题目 例题3 “今日之我优于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优于今日之我”是说 () A.用全面的观点认识自己 B.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C.任何人的今天都比昨天优秀 D.用发展的眼光认识 二.失误原因 1 审题能力差,造成错选、少选和多选

2.知识点混淆,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3.不善于借助实例提炼观点 三.审题与解题方法 1.抓关键词法:要仔细审题,读懂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答题指向是什么,特别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 例题4 人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 ①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相比,人类的生命具有智慧和创造力 ②人的外貌、性格、意志、人生道路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③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④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这道选择题的题干关键词是“独特性”答案应为A 2.直接选择法:就是应用教材中相关知识来判断各个备选项命题是否正确 例题5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其才能的手段。”这说明良好的班集体() ①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②有利于我们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③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 ④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英语选择题答题技巧(英语蒙提技巧)

英语选择题的规律和方法 发现了一些关于选择题的规律 一、找共同点。 比如说有一道题的选项有四个:A.study B.to study C.learning D.to read 可以看出,其中的study有两个;其中的不定式也有两个。所以两个显著特点集于一身的to study的选择可能性就十分的大。 二、找矛盾点(适用于单选)。 比如一道题问: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其中,有两个这样的选项: B.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小。 D.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大。 这就可以看出,一定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唉,你别笑!有很多的题中,都会有矛盾的地方。只要找出矛盾,再蒙的几率就大多了。 三、培养“蒙感” 这个所谓“蒙感”,就是这蒙题的感觉。因为不可能一面卷子上你一道题也不会做(当然也有例外),你也有很大可能有不会做的题。这时,就要看蒙题的感觉了。所有考试的人都知道,选择题中选择B、C选项的占绝大多数。所以遇到不会的题,就往B、C上靠,几率会大一点。 五题中不能都选同一个选项如都选AAAAA,BBBBB CCCCC, DDDDD 一般有三个字母组成如AAACD BCCAA DABCD 一、单选: 1.none no nothing nobody选none,anthing nothing……选nothing 2.非谓语选ed或ing 看主动被动doing前有人称代词宾格,物主代词所有格的对 3冠词选几个选项的交集A、a the B a 不填 C 不填the D a a 就选A如果只有一个空就选a 4时态也先交集原则,然后有过去进行选,没就选一般过去或者have been doing 5动词短语也是交集,还是选不出来就选C 6情态动词选can could。Shall有法律文件的命令威胁警告语气 7虚拟语气过去时间为主had done 或would have done should,would……选should或不填,be done 8名词从句选what 定语从句选where 状语从句when before while然而尽管 9It’s 开头选that 看看It’s,that去掉后剩余部分能否组成一句话,能就对了 10倒装句选部分倒装:主语前有助动词,主语后有真正的动词主语在中间的:did sb do can sb do 11选项有to,to be ,to have 的要选 12动词原形+and/or/otherwise+will do 的要注意尤其是后面那个will do 很重要,选动词原形为主 13时间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将来时态,从句现在时态即主将从现 14It,one,the one,that 选it为主that可以指不可数 15So+形容词+a/an+名词such+a/an+形容词+名词 16介词beyond,with 是关键二、完型填空 选最常见的词感情词选文中出现过的动词选最短的。三、阅读理解 三短一长选长三长一短选短一样长选C 一样短选B 有绝对化的不选有废话的选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文考试由于累积了大量知识,并且某些题还要假设他们观点,使得很多人在选择题上丢分,但是从技巧的角度上说无非就是根据语义做题。抓住其中字、词、句的矛盾点,会不会引发歧义?应用对象是否明确?陈述观点有没有符合原文大意?抓住这几个要点,选择题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了,希望大家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注意从这些角度做些训练,以提高做题速度。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1、运用心理效应 运用心理效应包括做深呼吸;告诫自己,仔细审题等等。 2、要有扎实的功底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来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3、自己做题的方法和题型 如果基础好成绩却没有别人好,可考虑自己做题的方法,这是其一。其二,应研究几份试卷看看有没有哪种题型特别薄弱。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4、做题的方法 做语文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要方法,比如采用直接法、比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题。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语感,不要轻易改动,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5、做选择题的办法 做对题的根本因素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但在考试中掌握一

些方法,一些应试技巧,也有助于得分。选择题都有题干,题干当中包含内容和要求。选择题总是有正确选项和迷惑选项这么两种选项。正确选项当然是正确答案,而迷惑选项则是用来迷惑考生的,看考生能不能区别正确选项和迷惑选项。题干的后面,一般有四个选项。如果是单选题,则只选择一个选项作为答案,其余的都是迷惑项;如果是多选题,则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作为答案。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 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 “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完整版)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研究解答选择题的一些技巧.总的来说,选择题属小题,解题的原则是:小题巧解,小题不能大做. 方法一 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从题干给出的条件出发,进行演绎推理,直接得出结论.这种策略多用于一些定性的问题,是解选择题最常用的策略.这类选择题是由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改编而成的,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相应的选择. 例1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 =1 3,且对任意正整数m 、n ,都有a m +n =a m ·a n ,若S n

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平时练习中应不断提高用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目的特点.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将函数y =sin 2x (x ∈R )的图象分别向左平移 m (m >0)个单位、向右平移n (n >0)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都与函数y =sin(2x +π 3)(x ∈R )的图象重 合,则|m -n |的最小值为( ) A.π6 B.5π6 C.π 3 D.2π 3 解析 函数y =sin 2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可得y =sin 2(x +m )=sin(2x +2m )的图象,向右平移n (n >0)个单位可得y =sin 2(x -n )=sin(2x -2n )的图象.若两图象都与函数 y =sin(2x +π 3)(x ∈R )的图象重合,则??? 2m =π 3+2k 1π, 2n =-π 3 +2k 2 π,(k 1 ,k 2 ∈Z )即??? m =π 6+k 1 π, n =-π 6+k 2 π. (k 1, k 2∈Z )所以|m -n |=|π3+(k 1-k 2)π|(k 1,k 2∈Z ),当k 1=k 2时,|m -n |min =π 3 .故选C . 方法二 特例法 特例检验(也称特例法或特殊值法)是用特殊值(或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再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特例检验是解答选择题的最佳方法之一,适用于解答“对某一集合的所有元素、某种关系恒成立”,这样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题目,其原理是“结论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利用“小题小做”或“小题巧做”的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选择题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选择题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选择题共42分 1. 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 总之: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词语运用题 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通常是用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实词辨析题 答题技巧: 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虚词辨析题 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高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 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保持高度自信和旺盛斗志。 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重点背记认为可能会考的内容,也可以模拟中考考卷进行训练,以增强应考自信心。一定要回归考试说明,回归课本要求,回归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的,通过它找到中等、难题的感觉。近期要特别注意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近几年中考的主干知识,在最后阶段还要特别注意数学知识网络的梳理和完善,不要做难题、偏题,要把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业要求。同时可以再一次检查还有什么公式、定理、概念没有复习或遗忘了。对中考数学“考什么”、“怎样考”有一个全面了解。 二、有选择地做题,从数学思想上进行总结。 现在,已没有必要拿到题就做,可选择三类题认真做。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最 后一类是以前做得比较慢的。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比如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一道题的解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挖掘数学思想,我们就会形成一类问题的解题理念,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平时坚持使用的“病例卡”。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会做的题做错的现象,特别是基础题。究其原因,有属于知识方面的,也有属于方法方面的。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同学们可几个人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比如哪些是会做但做错了,哪些是会做做不到底的,要非常清晰地把原因整理出来。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订正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 四、要训练各种考试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用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提高适应考试的能力。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上了考场后,在接到考卷和允许答题之间,一般会有几分钟的空档,考生应该很快地把题目浏览一遍,找题目最薄弱的环节下手,寻找突破口。首先是认真审题,要一字一句地“读题”,而不是“看题”,读懂题意后再着手解。其次在解题时思想要高度集中。运算时不妨一边计算一边默读,从草稿纸上抄到试卷时也这样做。 慎做容易题,保证全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巧做较难题,力争得满分。也就是把该拿下的分数全部拿下来。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毕竟还是有缺点的。其一就是选择题可能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若答题者未能如出题者所预计般阐释题目,答题者选择的答案理论上无错,但因为未能答中出题者的答案而未能得分。当答题者答不出题目时,他们会尝试去猜选项而不是认真思考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称为“多项猜测”(multiple guess)。相反,自由回答(free response)的题目(包括简答题、问答题和应用题等)就会使答题者建立自己的观点,从而取分。 1、加强识记与积累,做到准确无误,一锤定音 常用汉字(词)的音形义,常用词语(成语)的意思,词性,感情色彩(褒贬),用法,常见病句的类型,讲读课文的内容,主体与主要写作特色,文言文的考点等等,这些知识点在复习迎考阶段要下功夫准确记诵,牢固掌握,千万不能张冠李戴,似是而非。 2 、克服思维定势,提防命题陷阱,排除干扰 命题老师可能会在同学们平时很熟悉的题目上作文章,以此来考查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能力。这类选择题往往乍一看似曾相识甚至答案都是固定的,但正因为如此,就更容易上当。 3、关注"正确"与"最适合"认真比较,深思熟虑 有的语文选择题异于数理化选项的"绝对正确","非常精确",特别表现在语言运用(病句,排序,选词)上。这一类题目往往强调在都"不错"情况下的一个"最适合"或都"不对"条件下的一个"相对正确"。因此同学们在审题时,对于选项的陈述切莫以主观喜好,习惯思维去评价,而要整体考虑,认真权衡。 4、大胆猜测,果断取舍,切莫"留白" 还有一种就是某一选项(或某两选项)是自己复习的盲点,选择时左右为难,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大胆地利用既得信息或掌握的知识点,尽可能对四个选项进行取舍;实在无法判断时哪怕猜一猜也切莫不选,因为毕竟还有1/4的机会。 中考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1、读音识字 主要考查汉字字形,读音的识记和辨别。这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传统项目。运用选择题型,考查的覆盖面比较大,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平时重视写字和读音的积累训练。对于读音,主要是一些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形似字和形声字的辨析,对于字形,主要是容易写错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形声字,一般在每个错项中各安排了1--2个字音或字形的错误点,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可以让绝大多数考生认真审题之后就可轻松得分。对于这一类题目的复习,除了重点掌握好教材中所涉及的常用字的音,形,义外,平时要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形声字声旁与形旁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学会利用字义,词性等知识来区别,并做好归纳整理,专门识记。 2、词语运用 主要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这样的题目,既可检测学生平日词语的积累水平,又可检测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具体的题目是结合语境选词或理解词语在句子中使用的情况。对于这一类题目,复习时要注意认真积累课本中"读一读,写一写"所提供的词语,了解这些词的基本意义,使用范围,注意词语的搭配,语体色彩及感情色彩等,特别是一些同义词和成语,平时加强训练,注意学以致用,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3、病句辨识 用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识,是当前各地常见的形式之一,这种题难度小,考查容量大。病句的类型不超过《考试说明》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和逻辑"等长见的语病。句子多以单句为主。复习时应通过专项训练,培养语感,归纳熟悉各种病句类型,形成经验,以便轻松应对。 4、对联或其他文化类题型 近几年泰安市的中考也曾考到这种题型,且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试题能很好

高考英语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英语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英语选择题秒杀法 英语选择题秒杀法一、找共同点。 比如说有一道题的选项有四个:A.study B.to study C.learning D.to read 可以看出,其中的study有两个;其中的不定式也有两个。所以两个显著特点集于一身的to study的选择可能性就十分的大。 英语选择题秒杀法二、找矛盾点 比如一道题问: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其中,有两个这样的选项: B.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小。 D.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大。 英语选择题秒杀法三、培养“蒙感” 这个所谓“蒙感”,就是这蒙题的感觉。因为不可能一面卷子上你一道题也不会做(当然也有例外),你也有很大可能有不会做的题。这时,就要看蒙题的感觉了。所有考试的人都知道,选择题中选择B、C选项的占绝大多数。所以遇到不会的题,就往B、C上靠,几率会大一点。

五题中不能都选同一个选项如都选 AAAAA,BBBBB CCCCC, DDDDD 一般有三个字母组成如 AAACD BCCAA DABCD 英语选择题秒杀法四、单选绝技 1.none no nothing nobody选none anthing nothing……选nothing 2.非谓语选ed或ing; 看主动被动 doing前有人称代词宾格,物主代词所有格的对 3冠词选几个选项的交集 A、a the B a 不填 C 不填 the; D a a 就选A 如果只有一个空就选a 4时态也先交集原则,然后有过去进行选,没就选一般过去或者have been doing 5动词短语也是交集,还是选不出来就选C 6情态动词选can could。 Shall有法律文件的命令威胁警告语气 7虚拟语气过去时间为主 had done 或 would have done should,would……选should或不填,be done 8名词从句选what 定语从句选where 状语从句 when before while然而尽管

高考化学选做题(选择题)部分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9年高考化学选做题(选择题)部分解题 方法与技巧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在高考中,选择题是主要的基础题,也是重要题型之一,以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考查双基,总分为42分,其中单选题14分,多选题28分。应该说,选择题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现行考试模式下,选择题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达B率的高低。 通过高三上学期的教学发现,我所任教的班级在几次的大型考试中,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在五个平行班中都不是很理想,总结了一下,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够仔细,常常忽略一些关键的限定词。如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看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将标准状况看成常温常压等等(2)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漏洞。近年高考中,选择题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容量较大,有较广泛的发散性,最热的考点主要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分析、原子结构、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化学、电解质溶液(pH计算、盐类水解)、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还考查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网络必须完整没有漏洞。总之,这类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

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学选择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不管哪种解法都要经过认真审题、析题、解题这三个环节。提高选择题得分率主要方法:①多练、多思考,平时练习不要仅仅满足于得到答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审思,理解其中涉及的原理概念;②平时训练采取定时间训练,并与比你水平略高的同学比较得分情况。我们平时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是老师精选精编的,也是给大家进行定时训练,要引以重视;③把自己常出现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或标记),穷根其涉及的原理、知识点,以达扫除知识盲点。 快速巧断选择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巧解的真谛是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的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获得答案。 下面主要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易错的选择题归纳分析,总结一些解题的最佳思路。 一、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 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下列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 )。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非常经典]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在中考中,选择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又快又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答案,我们共同探讨选择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和技巧。 1.标准化试题的漏洞 除了用了知识点之外,用选择题本身固有漏洞做题。大家记住一点,所有选择题,题目或者答案必然存在做题暗示点。因为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题能做,只要题能做,必须要有暗示。 1)有选项。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判断答案是选或不选。如两个选项意思完全相反,则必有正确答案。 2)答案只有一个。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当时不明白什么道理,但是看到答案就能明白。由此选项将产生暗示 3)题目暗示。选择题的题目必须得说清楚。大家在审题过程中,是必须要用到有效的讯息的,题目本身就给出了暗示。 4)利用干扰选项做题。选择题除了正确答案外,其他的都是干扰选项,除非是乱出的选项,否则都是可以利用选项的干扰性做题。一般出题者不会随意出个选项,总是和正确答案有点关系,或者是可能出错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个命题过程得出正确的结论。 5)选择题只管结果,不管中间过程,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大胆的简化中间过程。 6)选择题必须考察课本知识,做题过程中,可以判断和课本哪个知识相关?那个选项与这个知识点无关的可立即排除。因此联系课本知识点做题。 7)选择题必须保证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当大家花很多时间想不对的时候,说明思路错了。选择题必须是由一个简单的思路构成的。 专题精讲: 选择题是中考试题中必有的固定题型,它具有考查面宽、解法灵活、评分客观等特点.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没)和选择支(选项)组成.如果题干不是完全陈述句,那么题干加上正确的选择支,就构成了一个真命题;而题干加上错误的选择支,构成的是假命题,错误的选择支也叫干扰支,解选择题的过程就是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用除干扰支,得出正确选项的过程. 选择题的解法一般有七种: 1.直接求解对照法:直接根据选择题的题设,通过计算、推理、判断得出正确选项. 2.排除法: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题设条件和有关知识,从4个答案中,排除3个答案,根据答案的唯一性,从而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也称为剔除法或淘汰法或筛选法. 3.特殊值法:根据命题条件.’选择题中所研究的量可以在某个范围内任意取值,这时可以取满足条件的一个或若干特殊值代人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4.作图法:有的选择题可通过命题条件的函数关系或几何意义,作出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借助于图象或图形的直观性从中找出正确答案.这种应用“数形结合”来解数学选择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作图法”.5.验证法:直接将各选择支中的结论代人题设条件进行检验,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6.定义法:运用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公理等内容,作出正确选择的一种方法. 7.综合法:为了对选择题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解选择题的原则是既要注意题目特点,充分应用供选择的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又要有效地排除错误答案可能造成的于抗,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认真审题;(2)要大胆猜想;(3)要小心验证;(4)先易后难,先简后

1、超详细的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汇总

考研名师教你正确的政治选择题刷题姿势 超详细的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汇总 政治是所有科目里,最容易得高分的一门,但如何才能得高分?考研政治主要分为选择和分析题,分析题主要靠预测和背诵,那要如何保证选择题拿高分呢? 一、考研政治选择题题型介绍 考研政治选择题的题号和知识点本身相对应: ①单选题的1-4题和多选题第17-21题为马原; ②单选题5-8题和多选题22-26题为毛中特; ③单选题9-10题和多选题27-30位史纲; ④单选题11-14题和多选题第31题为思修与法基; ⑤单选题15-16题和多选题32-33题为当代与形策; 二、选择题的重要性 选择题又称为客观题,能够真实的体现个人水平。 单选题至少要答对12道,多选题至少要答对9道,目标分数为30分。 主观题考察较多为语句中是否有关键性必备得分语句,得分与否无法掌控。 所以十一月份之前需要着重练习选择题,选择题是复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题型分布 1、送分题:正确率高达70%以上,占试卷比重为19%; 例如:【2016.10】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之"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 A、民主和政治制度 B、教育和人才培养 C、军事和科学技术 D、宗教和思想文化 【正确答案】:C 2、较容易题:正确率为50%到70%,占试卷比重为64%; 3、较难题:正确率为30%到50%,占试卷比重为12%;

4、难题:正确率小于30%,占试卷比重为5%; 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C、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D、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 【正确答案】:ABD 【分析】70.6%选择了ABCD,C选项是为错误选项。 四、解题技巧 不懂技巧,狂刷题,就是浪费时间!赶快记下这些独家解题技巧,高效刷题! 1、学会审题:在阅读题干的时候,对题干加以分类,提升解题的针对性、正确性。 例如:同样考察“名人名言”但,类型却不尽相同,具体分为: (1)名言无用题 例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正确答案】B 【分析】题干要点为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前面名句不影响结果,选项B为正确选项。 (2)名言有用题:需要加以揣摩的名人名言,名人为重要领导人或思想家。 例如: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正确答案】C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

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集锦 本资料对高考化学选择题的一些最常见的题型的基本技巧作了个简单总结,而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化学实验操作,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以及其它杂题一般更偏向于对概念的记忆,这里就不再总结了。 还是要特别强调:理综考试中拿下选择题也就拿下了一半的胜利,六分一道的选择题是绝对不能随意对待的! 1.离子共存 (1)Fe2+、S2-、I-、SO32-与H+和NO3-不共存 (2)HCO3-、HS-、HPO42-、H2PO4-等弱酸的酸式盐离子在酸碱性情况下都不大量存在。HCO3-不能存在、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0-7 mol/L、与铝片反应放出气体都表示溶液可能未酸性也可能为碱性。 (3)强酸性条件下弱酸的酸根如CH3COO-、HCOO-、C2O42-、F-、ClO-、CN-、CO32-、SO32-、PO43-、S2-、S2O32-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4)Ag+只能与NO3-、F-共存,CO32-、SiO32-、PO43-、SO32-、S2-只能与K+、Na+、NH4+共存 2. 离子方程式书写 判断的注意事项:(1)生成物之间是否还能继续发生反应,如HClO 能氧化CaSO3。 (2)反应物的用量问题,如NaHCO3+Ca(OH)2、Ca(HCO3)2+NaOH、

NaHSO4+Ba(OH)2、 KAl(SO4)2+Ba(OH)2的反应物用量不同时的不同方程式(NaHCO3+Ca(OH)2的反应可以简记为“小苏打多则水多”,即NaHCO3过量时生成的H2O更多),以及溶液滴加、气体通入时的过量问题(如过量CO2通入溶液会溶解碳酸盐沉淀)。 (3)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如Cl2与FeI2、FeBr2的反应。(4)反应的本质是否有误,如电荷不平、该拆者不拆、不拆者拆开、反应本身无法发生(如常温下Fe、Al不与浓硝酸反应)。 3. 元素周期律 (1)解题时可以用实际情况去代替题中的字母,如An+可以直接用Na+代替,AB2可以用CO2、NO2、MgCl2等代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判断。 (2)多借助实际的例子,如HF很稳定(氢化物稳定性),HClO4是最强的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F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半径),卤素单质常温下的状态由气体(F2、Cl2)到液体(Br2)再到固体(I2)及N、O、F易形成氢键(沸点)。 (3)明确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一般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同种元素的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半径Fe2+>Fe3+),金属晶体与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大的熔点越低。 4.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1)熟记一些常用的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情况和它们被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技巧方法 例1【2012辽宁L6】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48+=16a a ,则该数列前11项和11=S ( ) A .58 B .88 C .143 D .176 【常规解法】481111111()11()1116 88222 a a a a S ++?==== 【秒杀技巧】采用特值法取48=8a a =则{}n a 为公差为0每一项都等于8的常数列则11=118=88S ? 例2【2009辽宁L6】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 63S S =3则6 9S S = ( ) A. 2 B. 73 C.8 3 D.3 【常规解法】由等比数列性质可知n S ,2n n S S -,32n n S S -为等比数列,设3S k =,则由 6 3 3S S = 可得63S k =然后根据等比数列性质进行求解。 一、技巧方法 [1] 小题不能大做 [2] 不要不管选项 [3] 能定性分析就不要定量计算 [4] 能特值法就不要常规计算 [5] 能间接解就不要直接解 [6] 能排除的先排除缩小选择范围 [7] 分析计算一半后直接选选项 [8] 三个相似选相似 [答题口诀] [1.特值法] 通过取特值的方式提高解题速度,题中的一般情况必须满足我们取值的特殊情况,因而我们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特值帮助我们排除错误答案,选取正确选项。 [方法思想]

【秒杀技巧】采用特值法令31S =则63S =根据n S , 2n n S S -,32n n S S -为等比数列得97S = 所以 9673 S S = 例3【2012辽宁L7】 已知()sin -cos 0,αααπ∈,则tan α=( ) A .1-B .2- C .2 D .1 【常规解法】 对等式sin cos αα-= 左右平方得12sin cos 2αα-=,则2sin cos 1αα=- 又因为22sin cos 1αα+=,所以22 2sin cos 1sin cos αααα =-+分式中分子分母同时除2 cos α 得到22tan 1tan 1 α α=-+然后解方程得tan 1α=- 【秒杀技巧】 因为sin cos 1αα-=>则sin 0,cos 0αα><则tan 0α<选项C 、D 错误, 又因为sin cos αα-= 则sin ,cos αα 的值必然和有关,由此分析猜测可 取sin 22 αα==- ,此时满足题中已知条件,所以sin tan 1cos ααα==- 例1【2009辽宁L7】曲线2 x 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2y x =- B .32y x =-+ C .23y x =- D .21y x =-+ 【常规解法】要求切线方程先求切线斜率k ,则要对函数求导2 2 ()'(2) f x x -= -,则'(1)2k f ==- [2.估算法]

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解题步骤 根据选择题的形式、特征及解题要求,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一般有如下步骤和要求: 1.仔细阅读题目,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一道题上花太多时间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要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旁做上记号,在做完所有试题后,可以专门检查有记号的试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答试题。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试题,因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考试,考生的判断力一般没有第一判断力好,对未做记号的试题只检查答案有无填涂错误即可。 2.认真审读题意,读懂题目说明审题是一个分析问题、寻求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要认真通读试题,理解题意,看透题干“在问什么”、“要考什么”。审题时要抓住三个关键:解题条件、题干要求、解题思路。 3.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条件,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特别要看清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不正确的”等。试题中的信息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就是题干中提供的明确解题条件,这是解题时比较容易获得的信息;隐性信息是指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才能获取的信息,这种信息需要考生认真分析、仔细思考才能获得。 4.分析题干条件,题干给出的条件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审题时必须准确提取这些条件,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5.分析选项正误,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如“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5)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6.分析“项”“干”关系,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最后选出答案。 二、地理选择题中常见的信息干扰方法 在掌握解答地理选择题步骤的基础上,明确地理选择题常见的信息干扰方法,会对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示例一些常见的选择题信息干扰的方法: 1.鱼目混珠法 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相近或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选项,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典题1】按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判断,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区可能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德干高原 D.东非高原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