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4 可能性第3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2) (2)

五年级数学上册4 可能性第3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2) (2)
五年级数学上册4 可能性第3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2) (2)

编号:00012744523444276565859893850004

学校:陆基市图缲镇建国小校*

教师:腾聊松*

班级:快乐玖班*

第3课时可能性的大小(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例3,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第2题和P48~49“练习十一”第9~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进一步培养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现象和统计规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4人为一组)每组照教科书P46例3准备的纸盒(纸盒中有17个红色球和3个黄色球)、每人准备一个用白纸折成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与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2.复习旧知识。

(1)课件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教学提示】

学生回答后,可以让学生上来实际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情预设】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因为袋中红色球的数量比蓝色球多。

3.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关于“可能性的大小”,上节课我们已有初步了解。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今天我们将继

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2)]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自主练习,巩固拓展

1.初步猜想。

师:我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请

你们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教师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

【学情预设】预设1: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

预设2:摸出黄色球的可能性大。

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觉得盒子里的红色球可能比较多,所以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

预设2:我觉得盒子里的黄色球可能比较多,所以摸出黄色球的可能性大。

师:那如何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估计盒子里是黄色球多还是红色球多?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摸一摸。

请同学上来摸球。

师:就这样一直摸下去吗?你们觉得需要摸几次?(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2.试验验证。【教学提示】

在学生摸球的时候,不断追问学生:你能确定盒子里一定是红球多吗?为什么?为什么摸一次或两次不能确定?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的随机性。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摸一次或两次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多次操作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学情预设】

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小组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

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试验要求:

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总结提炼。

(1)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

②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色球的次数多,摸出黄色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色球多还是黄色球多?

④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色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色球数量多而黄色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

(2)提炼。

①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演示)【教学提示】

统计时一定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②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色球,也可能摸出黄色球。红色球的数量多,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黄色球的数量少,摸出黄色球的可能性就小。(教师适时板书)

4.深化小结。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思考。

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出现的可能性越小。(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猜球的颜色不是目的,通过对“可能性”的理解,根据发生的结果作出相关的思考与判断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三种情况,即可能、一定、不可能,仅凭一次两次的结果不足以判断,要学会利用多组数据帮助判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一”第9题。

师:你认为猜对的人多,还是猜错的人多?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预设1:猜错的人多,假设我们班有20人,那么猜错的占三份,猜对的只占其中一份,所以猜错的人多。

预设2:猜对的人多,如果我们都猜1个,正好猜对了呢?或者猜对的人数比猜错的人数多呢?【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试验和上节课的试验不同。上节课,知道物体的具体数量,体会事件的随机性,感知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之间的关系。这节课,不知道物体的具体数量,通过统计,感知统计的规律性,根据数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参加的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提示】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讨论、试验等过程。

(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有了争论,教师不要干预,也不评价。)

师: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当我们无法确定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试验。这一题不好理解,所以建议多做几次试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统计与概率的联系。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猜错的可能性大,但单次试验(出现极端现象)中也是有可能猜对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0题。

(1)学生自主涂色。

(2)全班交流涂色的结果。

师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涂红色的面比涂蓝色的面多。

3.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1题。

(1)学生在书上完成设计。

(2)全班交流。

师小结:本题有多种方案,只要写“1”的卡片数量最多,写“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行。

4.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第2题。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思考:若是进行足球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设计、讨论、试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继续探索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摸球游戏,为学生创造动手试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教学提示】

如果课堂上没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回去试验并记录结果,第二天汇总,尽量使试验结果接近理论概率,帮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可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察试验记录、分析数据及小组讨论交流的活动,体验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小组试验过程中注重了组内成员的分工,让组长记录数据,其他学生轮流摸球,提醒学生注意保证试验的随机性的方法——每次摸球前应将盒子中的球摇匀,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提高学习效率。

汇报时,学生最初只关心本小组的统计结果,这时教师通过问“各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引导学生分析所有小组的统计结果有什么共性,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摸出的红球多、黄球少,由此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32第二、三、五题。

二、小明和弟弟要做8张脸谱卡片(有3种表情)。要使抽到的可能性最小,可能会抽到。

1.请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把上面的卡片全部装在盒子里摇匀,如果从中任意抽一张,最可能抽到的是什么?

三、才才猜对的可能性大,还是猜错的可能性大?

五、把8张大小相同的数字卡片放入纸袋,随意摸一张,摸出数字“7”的可能性最大,摸出数字“4”的可能性最小,如果8张数字卡片上只有3种数字,则“7”至少有( )张,请你填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二、1.5 1

2.最可能抽到的是。

三、猜错的可能性大。

五、4 填法不唯一,如:7 7 7 7 5 5 5 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