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体液中绝大部分液体是细胞内液

B . 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 体液是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D . 消化液是体液的重要部分

2.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无机盐和蛋白质

B . 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就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

C .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各项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D .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与质量浓度为0.9%的NaCl 溶液相当

3. 当条件反射建立之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可引起同样的反应,这说明

A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相同

B . 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C . 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性质是相同的

D . 无关刺激已转化为条件刺激

4. 下图甲、乙是两个膜电位的测量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和图乙两个装置都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②图甲中的电流表指针始终是偏转的,若在电流表右侧给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观察到指针发生偏转

③图乙中的电流表指针开始时是不偏转的

④若在图乙电流表右侧给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

的偏转

A . ①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5. 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

B .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 . 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D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使其兴奋

6. 下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兴奋在A、B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 . ②为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

C . ①中的神经递质在②处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③处

D . ④处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

7. 高级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以下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受损部位

可能导致的结果

A

大脑皮层

机体能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B

小脑

不能维持身体平衡,并呼吸急促

C

言语区的V区

由于不能看到文字,而无法进行正常阅读

D

言语区的H区

能听懂别人说话,但无法进行正常言语交流

A . A

B . B

C . C

D . D

8.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B .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相互拮抗

C .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

D .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9. 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C . 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

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D . 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一定是甲状腺细胞

10.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途径

B . 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都分布在皮肤中

C .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D . 安静状态下主要由肌肉组织代谢产热

11. 下图表示人体某免疫过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细胞a是吞噬细胞

B .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b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

C . 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浆中起免疫作用

D . 人体内结核杆菌的淸除不仅仅需要上述免疫过程

12. 下列哪组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3. 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具有调节功能的微量无机物

B . 在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C .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速率都受氧浓度的影响

D .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不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14. 棉花生产中要进行“打顶”其目的是去除顶端优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比侧芽多,从而促进顶芽优先生长

B . 去除顶端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C . 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 . 侧芽生长被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部位使得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15. 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下列有关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

A . 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

B . 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诱导乙烯的合成

C . 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

D . 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

16.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需考虑()

A . 整个实验必需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B .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C .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 .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17.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

B . —个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

C .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 .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波动

18. 下列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

A . 种群处于衰退期

B . 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 . 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 . 种群处于老年、成年、幼年个体比例适中

19.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道路的绿化带上每隔5米种植一棵樟树,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

B . 用样方法调查数量较少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在蒲公英分布较多的区域增加样方数

C . 在培养瓶中培养酵母菌时,只要营养充足,酵母菌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

D . 描述、解

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建立数学模型

20.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DE段数量将一直维持稳定

B .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 .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左右

D . 由数学模型Nt=N0λt可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21. 下图甲、乙、丙表示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三种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三种情况中,只有乙所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

B . 甲中b点后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破坏

C . 丙中b点后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大量同种个体

D . 乙中ab段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22. 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

A . 地衣阶段

B . 苔藓阶段

C . 草本阶段

D . 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2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

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 . 生产者均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 . 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24.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 .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 .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

C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甲的数值是1250J/(cm2?a)

B . 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88 J/(cm2?a)

C .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D .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二、非选择题

26. 人在黑暗环境中,有关神经细胞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NE)。NE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内的有关酶将色氨酸转变为褪黑激素。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最终抑制NE的分泌。

(1)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反射是指在_______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人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________。

(2)据题分析,褪黑激素对睡眠具有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睡前玩手机或者看iPad不利于睡眠,原因是手机和iPad发出的光线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褪黑激素合成和分泌。

(3)研究发现,睡眠过度的感觉和醉酒非常相似,称为“睡醉”;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强制起床后有一段不清醒的状态,称为“睡眠惯性”,原因是人体分泌褪黑激素具有昼夜________性,睡眠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褪黑激素发挥作用。

27. 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见,合成生长素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和幼根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生长素来源于________。

(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乙所示。图丙表示胚芽鞘弯曲角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由图可见,在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时,促进作用最大;超过此浓度时________,请预计图丙中曲线的走势________。

28. 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调查樟毛等植物的种群密度要用________法,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

(2)图示坡地生态系统中的互花米草、白茅、柽柳、樟毛等植物的分布情况,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按图中字母表示)如图所示。图中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_______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9.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和B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两大生物类群,①和②表示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存在和流动的形式是________。

(3)该图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

(4)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