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

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
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

教师不能不知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

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你知多少?

(一)世界教育的五大趋势是指——

1、教育终身化。终生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 70 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终生教育为教改前景,“必须建立以向终生学习体系

过渡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日本面向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

生学习的社会”。1991 年 4 月 18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布的《美国 2000 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生学习知识

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2、教育民主化。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

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包含三层含义: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

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

主体能力;二指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三指学校的个性特色。

3、教育以人为本、面向世界。传统的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课程是一种

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

过程。课程的组织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

知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在各种观点、观念相互冲撞、融

合的过程中寻求一致或理解。

4、教育信息化。全球涌动的数字化教育浪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巨浪澎湃。在美国,自前总统克林顿 1992 年上任之后,就实施了多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工程。据美国教育部2000 年 2 月 16 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中小学日益重视以多媒体电脑和因特网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方法, 100% 的中小学上网,是从小学到大学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表现方式主要有: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教育信息化

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

了极大影响。

5、教育国际化。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教育援助活动;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交

流;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美国已确定在中国设点招生考试。

(二)当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

要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会学合作;学会负责。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个正在山区放羊的孩子,问:“你放羊干什么?”“放

羊挣钱。”“挣钱干什么?”“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娶媳妇生娃。”“生娃干什么?”“生娃放羊。”你放羊干什么?”“放羊挣钱。”“挣钱干什么?”“挣钱娶媳妇。”,,这就是山区的老人用自己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们上的生存课。

城市里的人们可能会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培养博士当做他们的生存理念。作

为一个教师,他的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他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

影响到他对教育的意义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也影响到他对教育中所遇到的

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

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

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历史是发展的,思想是流动的。教育是要发生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改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教育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是技术、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每个从事教育工

作的人,都要努力成为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是对教育要有独立的见解,对教

育工作有理想,有对教育工作的长久独立的思考,持久的追求,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换频道(强者的制胜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一段就把什么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讲清楚了(这是最新的提法)。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

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

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

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

才。

21世纪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

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奥巴马版”美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每一个美国儿童都应享有世界

一流的教育。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以实现新的目标,即到202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例居世界首位。我们必须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对学

校的期望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期望;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从高中毕业,并

做好升入大学或开始职业生涯的准备。

提供优质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公平、公正社会的

关键。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我们将难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如果我们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将无法履行机会均等的

国家承诺。

(三)当今最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程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有:

1.生活性——(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2.发展性——发展性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

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

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

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体

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就会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就是最先进、最根本的的课堂教学

理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

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美国的

教育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孩子,不管你在心理或生理上是否有残疾,你都可以享受到

平等的教育,所以当我们去学校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孩子。美国尤其强调个性化教育,而非整体性的发展。中国可能通过老师的教获得一致的答案,而在美国大家通

过小组学习、讨论、参与甚至争吵获得个性化发展。每个人强调自己的不同,而且

以标新立异于他人而倍感自豪和欣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服装,发型。老师会鼓

励他们的选择并且会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选择,学生非常乐意的去做这件

事情。这也许是美国发展很快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的原因,因

为他们总是喜欢去冒险、创新、尝试一切新鲜的事情。而作为教师,在美国,不是

老师决定要教什么,而是决定于学生要学什么。如果一个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在

静静地听,接受,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老师也是最不好教师的表现,好

的教师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即

使找不到,也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知道努力的方向)

(四)当今中国先进的教学新模式

总的思路: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

人民网报道,在北京某校某班举行了一场英语公开课。有英美教育专家听课,

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室里寂静无声,按照中国的比喻叫做针落

下都能听到声音。老师教态从容,语言精练,板书工整,条理井然,老师提问简洁,

学生回答踊跃。整堂教学重点突出,程序清晰,按照我国一贯的评课标准,那真是

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下课铃声响了。执教的特级教师露出了满脸笑容。同学们都

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更是兴奋,教出了我国课堂教学

的最高水平。外国教育专家显露出惊讶的眼神,中方人员特别自豪!故作虚心地请

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

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外国同行出乎意外

的提问,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高兴劲没有了,只觉得脸红。中国的教学就是如此,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条条是道,再把嚼过的馍耐心地喂给学生,叫做满堂灌或填鸭式。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

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这不是一堂真

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这又是值得深思的事情。柳斌

在《天津教研网》上撰文指出,孩子上学,美国的父母交代孩子,上课的时候给老

师多提几个问题。中国的父母交代孩子,要听老师的话。两种文化,一种孩子提问,一种孩子听话。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学生学答,而不是学问。我国教学方式

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里,在课堂上,老师会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会让学生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积累和思考,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我国,有老师讲:“古人造字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卡’

字,‘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不就‘卡’在那儿了吗?再如‘忐忑’二字,‘心上心下’跳个不停:多形象呀!”学生:“也不一定吧?例如‘斧’字,能解释为‘父亲只有一斤重’吗?再如‘爹’字,难道‘父亲多’就成了‘爹’吗?”老师非常生气:“简直是强词夺理!”有老师教《愚公移山》,当学生提出“可以不移山”时,老师就制止,因为它与课文主题思想不一致。当课后别人问为什么不移山

时,学生说“打隧道比挖山好”。围上来的好多学生也七嘴八舌地说:“移民比打

隧道还好。”有的说:“挖掉两座山,破坏了生态平衡。”学生这些思想的火花多

么宝贵,为什么不允许人家提问呢?你要引导到“愚公移山”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同时也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要肯定学生的思想火花,这是非常重

要的! 我们教育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是只重记忆知识,不重能力培养;只重结论,不

重过程;只重固有思维模式,不重创新思维。这样的教育状况与我们面临的当代社

会状况是不和谐的。现在有人提出了一值得我们重视的观点:正在进行的课改,实

际上是在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中国教育教学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衡

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

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西方教育,特别是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

的能力,如观察、思考、收集信息、使用资料的能力等。他们对学生比较放任,不

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他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

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

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如今,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针对我

国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这一情况寻找解决的办法;美国前总

统布什也签署了名为“不让一个落后”的教育改革方案,旨在解决美国中小学不太

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考核,学生放任有余而约束不足等问题。可见,有机地

整合中美教育教学取向,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是非常必要的。

近些年来,各地涌现出了不少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洋思中学、东庐中

学、杜郎口中学便是其中的代表。大家之所以将这些学校的“模式”奉为圭臬,就

是因为这些“模式”吸取东西方教育的长处,找到的符合我国教育实际最佳教学模

式。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

谓高效课堂?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

高效。

(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

(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

(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

(3)神动,思想在动。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目标:

(1)教学的需要;(2)学生的需要。

上面的三“标准”、三个“量”、三“动”和两个“目标”,揭示了高效课堂

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在如何构筑高效课堂方面,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的“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和教师使命缺失”的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

“四满”(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四虚假”(虚假的自由、虚假

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1)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的问题)(2)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

方法)(3)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评价)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提高

的“三种能力”:设计教学能力,实施教育能力,评价教学能力。把握“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标准。构筑高效课堂的方法:1、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2、构建道德课堂;3、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4、实现“五个”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变讲堂为学堂、

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5、解读课标,整合教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6、以生为本,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有三个境界,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摒弃“教师带

教材走向学生”的旧路,努力跨越“教师带学生走向教材”的泥泞,积极探索“学

生带教材走向教材”的新途。

绿色生态课堂,如同自然环境,绿色课堂需要建设和改造,但更需要保护和回

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

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

成长的家园。

当今中国有哪些最先进的、符合高效课堂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山东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劈掉讲台,创造“预习、讨论、展示、反馈”四步

教学模式,使一个将要被砍掉的农村落后初中一跃成为中国教育的“小岗村”、新

课改先进典型。每年几乎全部考入县一中。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

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的新的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

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这种模式被

称为“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具体讲:

⑴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

到预期效果。

⑵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

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⑶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

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

大黑板;教室中间使用课桌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

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

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展示学习内容、互评互改等);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

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分组交流讨论确有实效;说唱演等形式无所不有。

简言之:主要经验为――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二)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1、、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

学促教。

2、教学策略:①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流程如下:(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

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2)、“后教”,在自学

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

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

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

学的重、难点。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

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效果:①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然而凡是在洋

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

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②记者跟踪调查表明,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

后劲很大,他们自学能力比别人强。自主能力比别人好,课间操认真,起睡正常,

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③洋思学生课堂特别紧张,课下很宽松,每天6:00起床,晨炼30分钟,早7:00~7:30看新闻,课后没有作业,中午休息1小时,晚9:30

熄灯。下午无作业,自习时间,复习与预习,预习到位,课堂效率高,作业当堂完

成,形成良性循环。

江苏洋思的蔡林森校长。创立“每节课教师只讲四分钟”论,使一个原来三流

生源、三流师资、三流设备的农村弱校而一跃成为全国名校。

(三)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先按年级分学科分课时分解给各个科任教师进行备课,然后同年级

同学科教师在查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并有学科带头人把关定稿,形

成讲学稿。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按讲学稿的要求,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尽

可能完成讲学稿所列练习题,老师收阅后(有时学生分三个小组由组长进行批阅并

把整理情况上报给任课教师),课堂上学生展示讲学稿完成情况。师生集思广益,

教师点拨,解疑释惑,突破难点,归纳规律,进一步纠错并完成讲学稿全部内容,

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老师不再讲。学生存好讲学稿以备复习之用。

各学科讲学稿内容涉及:主要是教学目的、重难点、析解、对概念的理解、知识

准备、联系、相关链接、拓展、归纳小结等。数学科每天一张纸,语文、英语每天

半张纸,其他学科按需发放。讲学稿的特点:“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课,

优化学案,师生共同”。“教学全一”。发挥集体优势,资源共享。一人主备,集

体协作,达到节约费用,以稿为主共同分享,以稿为纲全力把握,以稿为本诱导习

作。没有作业本,没有备课本,减少许多的常规检查环节,教师通力准备、研究、

完善、丰富讲稿,拉近教师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关系,增强了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概要

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黄店镇中学刘奉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原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总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谈谈我学习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实施新教材 (一以人为本,培养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在选择教法、设计训练时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经验和体验,发展空间观念、促进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发展,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对后面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逐渐形成了“数学有趣”、“我非常喜欢数学”的数学观念。 (二、设计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活动体验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户外测量、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剪纸、动手操作等活动,要学生猜想、归纳、度量等,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转变学习方式,确保教学正常进行。

教师设置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而进入学习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求甚解、凡事多问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 展示给学生,可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进行数学学习, 三、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很好地统一起来。 1、要着眼于诱导,变学生“苦学”为“乐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要千方百计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

最新教育理念集锦

最新教育理念集锦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新理念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国家课程标准被推到前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 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一线中学政治教师思考的重点。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以下两个问题思考: 一、传统的中学政治教学过程 1.1教师中心主义。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问题。教师把课堂 当讲堂,甚至是个人上演独角戏的舞台,教师按剧本“教案”上演“课本剧”,教师是演员 兼导演,学生是观众和道具。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牵着走。师生活动是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按事先预定的路线推出,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课毕,学生满载着麻木与标准答案走出教室。而政治课堂上空洞的理论,干巴巴的说教令学生厌倦。 1.2教学只重结果而轻过程。传统的中学政治教学只面向结果,而轻视甚至忽视学习 过程。所谓的面向结果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寻已有的说明、已有的结论及认证、已有的答案等活动来做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以学生接受了多少的知识 为依据。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单纯以为教学无须学生动手和动脑,只需要听讲和记忆,把知识掌握了就可以了。于是便出现了掌握了知识却不知道知识是 如何得来的,不去研究、思考、评判和推理知识的现象。这种枯燥乏味的背诵、题海训练, 脱离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有机联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了,使得学生越来越背离课堂。 1.3重教书而轻育人。传统政治教学过程仅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 生人格的提升。传统教学以政治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教学重教书 而轻育人,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它把教书看为本职,不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形成,致使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形成良好人格的过程。单纯强化和注重学科知识,缺少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整体关怀,无法体现人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以政治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活动困于固定、狭窄的认识主义的框框之中,片面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与掌握,却不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挫折、意志、信念等内容 的追求。 二、新课程的中学政治教学过程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 ——“大单元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2017版课标的基本评价 合理与危险 新鲜与传统 可行与不可行 2.“一核三大”理念: 核心素养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 3.大单元设计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课堂形态 教学管理 4.课程内容的大单元设计 缘起:课时不够 关键:核心素养 5.大单元设计的展开 6.《沪教版语文小说单元》 7.《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高中卷 新闻阅读活动型大单元设计 8.明白人,肯学习,不趋时崔允漷: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学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它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径。 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确定大单元 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 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 “大”的用意有三: 一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倡导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的设计,其出发点不是一个知识点、技能点或一篇课文,而是起统率作用的“大”的观念、项目、任务、问题,以此来提升教师的站位,改变教师的格局。只有进行大单元设计,让教师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才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科育人的本质。 二是针对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习题、分数等,而忽视学生能力、品格与观念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问题,大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致“见书不见人”的习惯做法,明白“大处着眼易见人”的道理。 三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大单元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当前教学设计通常是以“课时”为单位,导致“时间决定学习”,而不是“学习决定时间”。 二,如何确定大单元?至少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研读本学期的相关课程材料,特别是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与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生的认知准备与心理准备、可得到的课程资源等,按照规定的课时,判断本学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大单元。 二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厘清本学期的大单元逻辑以及单元命名,如到底是以大任务或大项目来统率,还是以大观念或大问题来统率?按照一种逻辑还是几种不同的逻辑? 三是一个单元至少要对接一个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某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教材,按某种大任务(或观念、项目、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

教育教学新理念解读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单哲波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下所提到的几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经常涉及到术语,在此和大家一起解读,以便加深印象,更好地在工作中加以落实。 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教育领域,则要求学校的所有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外,作为学校的领导,还应做到以教师为本,关心、尊重教师,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教育教学民主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人人可成才理念

人人可成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和潜能,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决不能用文化考试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更不应对这方面后进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和歧视的态度,何况他们并不一定真的难以造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视其人人可成才,个个能成功。 教即导的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督促者,教学的功夫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或指导,或启导,或引导,或疏导,举一反三。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善于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善于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保障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人。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 这个新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积极主动、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现代学习方式,它以其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为基本特征。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为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而开设的,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靠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积极的引导。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理念 教师为“春蚕”、“蜡烛”,表明教学工作对教师自身来说是消耗型的。新理念则强调教师不仅要“放电”更要“充电”;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的研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键词】新理念,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 【abstract】mathematics of teaching the new class sign has the new curriculum view;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heavy process the new class sign, causes heavy losses to newly,the heavy individuality, renumbers study the thought and mathematics method, heav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heavy ideologic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in new class sign teacher and student’s relations are equal. 【key words】a new concept,process,innovation,individuality 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侧重点

小学数学的新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的新理念是什么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1、提倡“多样化”算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各种计算,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评价要有角度,要从学生思考角度来看,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且学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儿童认识水平。对于各种方法,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在合作中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注重“数字化”生成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即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数字化”生成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又:理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与“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时,学生的理解是模糊的,于是我这样设计: X-8=16 解: X=16+8 ↓ X=24 . 你能理解“ ↓ ”和“.”这两个符号的意思吗?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既具体又轻松,自然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3、关注“大智慧”发展“大智慧”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有价值思维的发展。有位老师让同学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说数字8。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教室里有8个小组,8比9小1、比7大1,8加2是10,10个鸡蛋吃掉2个还剩8个,4加4等于8、11减3等于8、8加上0还是8……老师觉得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了,就准备结束讨论。可有一位一直在认真思考的学生,这时才高高举起手来。见他那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老师就让他说。他认真地说:“8是16的儿子!”话音一落,同学一阵哄笑。老师叫同学们不要笑,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理由。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8是16的一半,所以是16的儿子。” 老师又问:“那8有儿子吗?”他说:“8的儿子是4,4的儿子是2,2的儿子是1,1的儿子是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当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 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在上课时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想,进而大胆发言。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有时,我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我选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课题,接受上课“预约”的同学,课后不亦乐乎地忙着阅读,研究书本内容,找资料,列提纲,寻例证……当学生正式登台授课时,我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注意正确引导其他同学的配合,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授完课后,我又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和肯定,学生提供的这些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教材信息的取舍却因人而异,而这个取舍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才能主动学习和掌握好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置疑 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诱导发散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早期的创造研究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老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能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什麽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 你的观点怎麽样? 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麽?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 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

高中政治课的教师理念与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课的教师理念与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成长,本文围绕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提高课堂时效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出其具体的的要求。 1.平等合作,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在学习中的意见,可以对对方中的不同见解展开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善于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辩解,给学生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2.富有激情,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感染力强,会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关心和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尤其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对政治课教学充满激情,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善于表达,语言幽默。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接通学生心灵的桥梁。语言幽默更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习压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尤其是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课堂而言,显得更加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4.机智应对,巧妙处理。“教师面对的是有个性、会思考的学生,在教学中总会有一些突发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这是教师的教育机制,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之一。”教师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其次,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时效性需要中规中矩点滴结合,在课堂中落实要求和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老师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新课标的理念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很好地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宗旨。(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3)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 2.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基础,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以合作性、探究性、情境教学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强“理解”和“引

教育教学新理念讲座

教育教学新理念讲座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作为教师的我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应该博览群书。《教育新理念》无疑就是众多教育理论书中的一位优秀的理论导师。 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文章既有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又能以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全书包括五部分,宏观教育理念部分从理论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两大宏观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对其他教育理念具有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部分对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教育理念进行了介绍,较好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点;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我通过泛读与精读,感触较深。如,学习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时,我觉得: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

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个性迥异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教师必须进行高一层次的专业进修。但是,我们老师在接受再教育过程中,也和学生一样,是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所以许多新的理念都是被动接受,未能引起共鸣。教师所谓的新的教育行为,都是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不知道这些行为与理念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以往的旧观念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在行为中流露出来。这样,使“教育返璞归真”,让孩子学得开心,让孩子真正有所得也成为看得清却摸不着的“海市蜃楼”状态。时代进步了,家长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我们困惑的是:家长往往还是重视结果,重视分数。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学校不得不放弃一些新的理念与行为,我们的教师不得不“屈服”于家长的需求,重新将知识的传授放到第一位。造成了行为与理念的落差。《教育新理念》一书,让我看到了课程的重要性,教师的重要性,研究的重要性。也让我觉得我们的问题与困惑是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的。只要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一定会越来越融合,越来越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理念的内涵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讲课讲稿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 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常规) 一.备课 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关注各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2.学习和钻研《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掌握处理教材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知识体系,并于开学初编制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在授课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提纲、教学手段和方法、板书设计、课时安排等。 4.课前要做好辅助教学的准备工作。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案实施教学。并从教学

实际出发,恰当安排教学环节,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 2.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边的活动。 3.要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讲清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同时,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5.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秩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教学中要讲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准确;板书要规范;着装要整洁;教态要自然。 三.作业 必要的作业对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十分重要。其基本要求是: 1.要根据教学要求布置适当的作业。 2.要及时、认真地批改和讲评作业。 四.辅导 教学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l.辅导要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分类辅导。 2.辅导的态度要亲切,方法要多样。 五.考核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教 育 教 学 新 理 念 的 阐 释

教育教学新理念的阐释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 “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思想;念,指观念、信念、目标。合起来意思是指富于创新的观念、应追求实现的目标。教育教学新理念则是指教师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履行的教学观念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新理念吸收了中外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主要包括: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如人本主义理论、互动理论、交往理论、学习型理论),教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当代的教育理论思想(如: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等)。 二、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新的课程观——“三级课程”的多元性 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仅仅是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课程也是可以改造的。对于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班情等特点进行选择、删除、添加、更换课程。提倡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三级课程)。淡化国家课程,强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主体职能,实施学校主体、学年主体、班级主体、学生主体的发展。课程资源很多,有: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校园文化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农村、部队,小到科研所、街道社区、大到国际社会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风民俗、民族文化、烈士陵园等人文资源);还有信息化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更广意义上的课程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等)。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者、参与者。 (二)新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的立体性 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目标强调综合性、全面性、发展性。它的领域更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三个维度”——“三维”立体式目标。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30502.html,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作者:夏寅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改变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改变了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问津的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对于初中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的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和形式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70-01 1.以“成功教学”观点为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但读书心态不一,有踌躇满志的、有漫不经心的、有不知所以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没有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繁重的功课,大大提高了难度、广度,不同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环节,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而事实上两者并无差异,即使所谓的差异也只是这些学生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根据这种现象,我采取循循善诱,个别辅导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辅之以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的。在不断鼓励和引导下,学生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从简单处着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把握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的加以表扬、鼓励,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 2.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