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之谋篇布局教学内容

作文训练之谋篇布局教学内容
作文训练之谋篇布局教学内容

作文训练之谋篇布局

作文复习之谋篇布局

一、考点说明

所谓谋篇布局,指的是安排文章的结构。

几乎各省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中都有类似于“结构完整”“力求构思新巧””的表述,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要讲究谋篇布局。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分析近几年中考作文,我们发现,考场作文在谋篇布局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无视中心,横生枝节。考生常常无视作文中心,写着写着中途插进别的话题。此类作文,内容上看,表现为离题;结构上看,表现为线索分散,笔力不集中。

二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

三是随心所欲,思路混乱。考生写作时事先没有通盘考虑,想到哪写到哪,写到哪算到哪,导致言之无序。

四是详略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这样,不仅文章结构不美,而且对主题的表达也带来直接影响。

五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忽视了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伏笔铺垫。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外观形式,鲜花再美,无序的堆放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凌乱,精美雅致的花篮给人的才是有形有款的艺术美。望大家格外重视。

二、典例分析

〔中考真题〕

以“自我反省”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题作文,“自我反省”是一个有高度也有深度的话题。“反省”的意思是回想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错误。“自我”规定作文写作的范围——自己,命题者引导考生深刻剖析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习气习惯、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但这个“我”也可以假定是自我以外的第三个人,如某个明星、官员、社会群体等,从这个角度来写,思路就拓展开来了。

这个话题不易跑题,对作文的立意和构思要求较高。例如,可用一线贯穿式叙述自己反省从小到大都一直没有改正的某个坏毛病的过程;还可用对比式的结构来构思,通过例举古今史例表现“成功总是伴随反省而诞生”这一主

题;再如,还可以用拟人的手法,将反省人格化,用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被选择、被使用、被认可的过程,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了反省为人所接受的曲折历程及其重要的作用;又如,还可以用块状式的结构方式,借诗化的语言,用“带着反省上路,因为他……”的排比段落,抒写对“反省”的感悟,表达“反省”能冲走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污垢,焚烧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根苗,照亮人间的和谐之路。

在写作时,不仅要交代反省自己的什么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要详写反省改正的过程,做到详略得当。

〔例文展示〕

“反省”帖子ABC

亲爱的各位网友、博客:我是周周,我今天正参加中考,今年的作文是以“反省”为话题作文。我一时找不到有关反省的材料,你们马上给我发几篇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帖子。悬赏分:50。快告诉我,急!!!

发帖者:初三毕业生回复帖子一:夏朝的时候,启攻打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结果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启却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的方法不如他。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才是。”从此以后,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

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被打败了。

博客评论: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启这样,虚心地检讨自己,立即改正有缺失的地方,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回复帖子二: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他在上学期间,为了凑集学费,经常在学校门口卖一些文具。由于他的文具物美价廉,人们大都愿意买他的东西,因此,学校门口其他小店的主人都很嫉妒他。一天夜里,他遭到了毒打。洪战辉挨打后非常气愤,第二天就开始练双节棍,决心要报仇。后来,他不断反省此事,觉得报仇这种做法不可取,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把练棍定位在防身上,而不是伤害别人上。

博客评论:正是洪战辉的及时反省,他成了时代的强人,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回复帖子三:从2002年4月开始,日本的中小学校开始实施完全周五日制,与此相应,课程的时间和内容都被削减,以实现“宽松教育”,防止跟不上课程进度的落后生出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所学的内容。此外,还要求老师每天最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1.是不是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2.课堂上,叫学生发言时,有没有偏袒某些学生?

3.是否注意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

4.休息的时间尽量和学生在一起玩了吗?

5.有没有积极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6.和学生谈话是否商量多于命令?

7.是否注意随时随地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

8.是否对不对的事果断地给予批评?

9.班级的规定有没有和学生一起制定?

博客评论:暂缺。

〔点击亮点〕这是一篇蕴涵时代气息,充满情趣和悟性的满分作文。其亮点有三:一是结构形式独特。本文采用新鲜而别致的博客发帖的形式,来演绎“反省”这一话题。结构形式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值得称赞。二是作者的积累功夫深厚。读罢全文,给人的感觉是,文章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瞬间爆发,文中援引的那些典型事例都源于作者的厚积薄发。三是作者善于联系历史与当前现实生活表达主题,使文章主题深刻。

三、应考策略

(一)结构安排基本要求

1.纲目清楚,详略得当。

结构必须完整,开头、主体、过渡、照应、结尾缺一不可,结构必须匀称。详略处理既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定,还要根据文体性质来确定。

2.层次清晰,段落完整。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

3.衔接紧密,有呼有应。

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相连之地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照应是说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后应衬,首尾呼应。

4.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或开门见山、或落笔入题、或开宗明义揭主题、或单刀直入、或描写环境引人物、或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或借诗词谣谚。好的结尾,余味无穷,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增强感染力,或话语含蓄让读者遐想不已。

(二)结构安排常见形式

1.一线贯穿式

所谓“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不容易出彩,要想用这种结构形式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必须注意三点:善于描写人物,有意识使用修辞,适当渲染渲染气氛。

2.块状结构式

所谓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使得文章形式更加美观。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又可以分为有无标志性和有标志性。

无标志性块状结构是指每篇文章由多个人物、多件事情组成,用来表达同一主题。中间采用承上启下的段、句、词自然过渡。有标志性块状结构是指文章中添加小标题,使得界线模糊的几个板块,层次更加清晰起来。

3.借用文体式

在进行构思作文时,我们可以借用文体的方法达到一种结构上的创新。例如:散文、小说、戏剧、童话、寓言、日记、书信、节目实录、新闻报道、实验报告、诊断报告、说明书、故事新编等。在借用文体时要注意严格遵守所借文体的规范,符合经的体裁特点。例如,写戏剧小品,选择几组特写镜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主题。

4.总分相映式

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它们的最大好处是总提明确,分述到位,各得其所。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

5、抑扬转换式

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式,叫做抑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四、羸分演练

1、题目:悄悄地提醒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4.《华西都市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