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历史

泰州历史
泰州历史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泰州历史

泰州古称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百谷汇集之区”之称。

汉初(公元前117年之前)置县,东晋时(公元4ll年)设郡,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

1912年改州为县。

1949年l月泰州解放,设县级泰州市,为苏北行署、泰州专署所在地。

l996年8月,江苏省实行区划调整,将扬州市一分为二,新建地级泰州市,

原泰州市改为海陵区。

远古时代,泰州这块地方原在长江口外的浅海中,大约在7千—1万年前开始成陆,5千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为滨海临江地区,属《尚书·禹贡》所称“九洲”之一的扬州。

史籍记载泰州最早的地名为海阳。西周时,海阳地属邗国。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海阳地属东海郡(一说九江郡)。汉初,改称海阳为海陵,取“傍海而高,为海渚之陵”之意。

我们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

此外还有始建于

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

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

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

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书议》、《书估》等,

擅长正、行、草书,书法“正、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

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

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创作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至明代,哲学家王艮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

逐渐形成“泰州学派”。

清代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扬州学派”先驱者任大椿,

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

围棋棋圣黄龙士,

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

近现代有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

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

杰出女教育家吴贻芳,

著名剧作家丁西林,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

著名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等。

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

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

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组建地级泰州市的正确决策,为新泰州实现

“富民强市、率先崛起”

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决定性的大机遇,泰州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泰州文化概论试卷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吴贻芳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位女大学校长。 A.一 B.二 C.三 2.“心斋”是()的号。 A.范仲淹 B.王艮 C.胡瑗 3.泰州于()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4.泰州三水是指()。 A.长江、黄河、黄海 B.长江、淮河、黄海 C.长江、淮河、东海 5.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期间创建兴化文庙,同时在庙内创办兴化第一所官办学校名为(),以儒兴学,在泰州教育文化史上有着重大影响。

A.学政试院 B.学社 C.学宫 D.学斋 6.溱潼会船历史悠久,由()相沿至今历经数百年,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 A.南宋 B.北宋 C.元 D.明 7.胡瑗是()时代的著名教育家。 A.北宋 B.南宋 C.唐 D.明 8.至2016年,泰州市已办有()所高校。 A.8 B.7 C.6 9.胡瑗是“分斋教学”制度的()。 A.首创者

B.继承者 C.提倡者 10.()首开“明体达用”教育观的先河。 A.胡瑗 B.胡适 C.胡敦覆 D.胡和梅 11.()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A.蔡林森 B.蔡元培 C.宏宗礼 12.“国家之忧患,莫大于缺乏人才”是()的教育观点。 A.胡瑗 B.王艮 C.范仲淹 13.泰州港为国家()开放口岸,泰州港吞吐量和通货能力双超亿吨。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14.()是泰州境内发现的古代遗址。

A.马王堆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青墩遗址 D.周口店遗址 15.()年,泰州出土了一具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雄性麋鹿化石,极为珍贵。 A.1986 B.1976 C.1966 D.1956 2.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泰州正在加快()建设。 A.医药名城 B.文化名城 C.生态名城 D.港口名城 2.泰州凤城河以望海楼为中心,四面辐射,汇集了泰州()几大特色文化。 A.历史 B.戏曲 C.民俗 D.商贾

泰州旅游介绍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惠蓉说,“凤城水韵,祥泰之州”文化味很浓,也比较雅。在今后的旅游业发展中,还可以进一步突出梅兰芳京剧艺术。 “旅游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身旅游、会议旅游、教育旅游等,在功能定位上要确定客人是以观光为主还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让来过泰州旅游的人成为泰州旅游的传播者。”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建民说,一要让泰州成为将来周边大城市市民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比如上海是中国首选的会展基地,泰州可以成为休闲度假基地,要让出游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泰州;二要让泰州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延伸地,比如苏州和杭州是上海的旅游延伸地,泰州将来也可以作为上海、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的旅游延伸地;三要让泰州成为旅游枢纽或集散地,将来可以发挥本市交通优势,让那些到泰州周边地区旅游的人必经泰州,这样对繁荣泰州旅游市场会很有帮助。 “现在泰州到上海乘汽车一般需要两个多小时,可以开辟旅游专线车,随着泰州名气越来越大,今后可考虑开通直达上海或南京的旅游专线车,也可开辟市内旅游专线车。”何教授说。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尊固认为,泰州有梅兰芳、郑板桥、施耐庵等历史文化名人,要充分利用名人品牌,着力打造梅兰芳这一品牌,还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如果不抓紧开发就会被人家抢去。另外,泰州水体比较丰富,可以里下河风光为依托,做足水文章。 泰州规划局副局长颜忠林表示,我市有名人旅游、生态旅游等多个旅游主题,但品牌不响,要把泰州的旅游业放在江苏旅游这样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与周边南通、扬州及苏南城市联系起来。我市水资源比较丰富,内有护城河,外有引江河,要做足水文章,将水上景点串联起来,比如内环游可从滨河广场上船–––鼓楼大桥–––梅园–––桃园–––望海楼–––柳园–––泰山公园–––光孝寺–––滨河广场。他建议旅游线路中应把泰州过江公路大桥考虑进去,大桥建成开通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根据泰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地域结构、旅游发展条件、未来发展方向和主导功能,正在酝酿中的泰州市旅游空间布局概括为“四区一带”:四区即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和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一带即沿江风光带。 【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 泰州文化古城旅游区由城区凤城河风景区和名人历史街区两个景区构成,主要以泰州市城区海陵路和府前路为景观轴线。内容为城河风光、名人遗迹、吉祥文化、泰式民居、宗教文化等,其中以凤城河风光、吉祥文化、名人文化为主要特征。主要功能:观光、游憩、美食、教育、体验、购物等。 【泰州溱湖(溱潼)旅游区】 由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河横生态农业园和华侨城休闲旅游项目组成,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包括水乡湿地、会船节庆、古镇民风、生态农业、溱湖八鲜。主要功能为观光、休闲、度假、美食、健身、会议等。 【泰州(泰兴)红色旅游区】 以“海军诞生地”、“黄桥战役”为品牌,做好市区东进谈判纪念馆、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姜堰曲江楼、泰兴黄桥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兴化人文水乡旅游区】 由乌巾荡风景区、郑板桥故居及纪念馆、施耐庵遗迹、李中水上森林、万亩荷花、千岛垛田、大纵湖、得胜湖、戴南镇、张郭镇等部分构成,总规划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包括里下河风光、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功能为观光、休闲、度假等。 【沿江风光带】

泰州城池发展史

一、泰州历史沿革 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 姜堰天目山西周遗址 春秋时期,泰州地区先属吴,后归越。 战国时期,泰州地区称海阳,属楚国。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属县有海陵县。 新莽,临淮郡改名淮平郡,海陵县改称亭间。 东汉,海陵县称东阳,属广陵郡,故属临淮。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徐州广陵郡。 东晋,海陵县属南兖州广陵郡。晋安帝分广陵置海陵郡,辖县有如皋。海陵郡初设。 刘宋,海陵县属南兖州广陵郡。 南齐,海陵县属南兖州广陵郡。海陵郡有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齐昌(永明元年483置)、海安(永明五年罢新郡,并此县度属)。南梁,置海陵郡,《隋书地理志下》海陵郡属南兖州。南梁时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 隋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置总管府。炀帝大业初,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阳、江都、海陵、宁海、高邮、安宜、山阳、盱眙、盐城、清流、全椒、六合、永福、句容、延陵、曲阿十六县。《隋书地理志下》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大业年间,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隋书地理志下》 唐代,海陵属淮南道扬州大都督府广陵郡。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扬州改邗州,海陵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 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 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 考试当中的人文常识主要涵盖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以及文化常识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史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 中国历史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 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 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

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泰州历史文化概述要点

泰州历史文化概述 泰州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 泰州师专地方文化研究所 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市。目前,管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4万。 泰州是江苏省1995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泰州有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上百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制史。 5000年前,泰州先民开创了源远流长的泰州文明史。古海陵境内的青墩遗址、单塘河遗址、南荡遗址,是泰州先民的生活遗迹。青墩遗址有“江苏河姆渡”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00年前,泰州人在姜堰天目山建造了闪耀着文明和智慧的商周古城。这座古城现存城墙、河道、排水沟、房址、台基、墓葬等丰富文化遗迹。天目山遗址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泰州始建海陵县。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因此,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盛赞泰州是“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泰州还有“凤凰城”的美名,据清道光《泰州志》记载,宋时泰州“城峻而坚,壕深而广,城翔壕上,若凤凰展翅”,故称“凤凰城”。 元明清近千年来,泰州风调雨顺,安定祥和,人称泰州为“福地”。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千年风雨在这里激荡,历史文化在这里演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泰州文化。 一、三水文化 ——三水激荡润海陵,水韵绵长泽子孙

我的家乡——泰州

我的家乡——江苏泰州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凤凰城的美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之称。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泰州已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行列,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灵魂。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千亩水域绕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泛舟河上,您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

凤城河畔,望海楼、桃园景区内30多个景点汇集了泰州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景区内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领江淮雄风,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称其为“江淮第一楼”。楼西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时在泰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 2006年,兴建凤城河景区,望海楼在原址按照宋代的制式建

成。重修的望海楼注入了文化因子。二楼正中匾额上“望海楼”三个大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题书;两侧楹联采用明朝郑梦赉诗,由上海书法家吴超书。二楼北面匾额“领江淮雄风”,由彭冲题书;楹联为“烟波浩瀚,一楼吞海气。胜概雄浑,百尺耸云天”,由田庆友题,邵希平书。门楣上方的匾额上有“江淮第一楼”五个大字,由国学大师文怀沙题。 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景区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对游客开放的景区面积为7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优越,生物类型多样,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麋鹿,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白枕鹤、白鹇等等。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溱湖风景区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门由五条篙子船相叠而成,象征一年一度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在此举行。景区大门上方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八个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试题库

“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_____ A: 李白《长干行》 B: 白居易《长恨歌》 C: 李煜《虞美人》 D: 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 A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 A: 东周 B: 后周 C: 南宋 D: 北宋 参考答案: B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___ A: 《礼记》 B: 《中庸》 C: 《周易》 D: 《春秋》 参考答案: B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 A: 士可忍,孰不可忍 B: 是可忍,孰不可忍 C: 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参考答案: D 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_____ A: 女性身份的象征 B: 约束女性的行为 C: 装扮作用 D: 表示女性已婚 参考答案: B 七月七日长生殿,_____ A: 夜深无人私语时 B: 相逢何必曾相识 C: 夜半无人私语时 D: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答案: C 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_____ A: 湘剧

C: 豫剧 D: 川剧 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____ A: 《警世通言》 B: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西厢记》 参考答案: D “宰相”的“宰”最早指:_____ A: 高级官吏 B: 官吏统称 C: 低级官吏 D: 皇帝 参考答案: B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_____ A: 蛇 B: 凤 C: 龙 D: 虎 参考答案: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_____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参考答案: A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_____ A: 西施 B: 杨贵妃 C: 貂禅 D: 王昭君 参考答案: B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_____ A: 8 B: 10 C: 12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分解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 2009-03-12 19:22 江阴,简称澄,古名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板块,东经120°16’,北纬31°53’,南望太湖,北滨长江,是自吴淞口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古城。江阴,有着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和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文物遗存丰富,历史建筑成片,街区风貌依旧,古城布局完好;是著名的江防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中国民乐之乡和崇文重教之地。2000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突出贡献奖”。200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阴尊重历史原貌,注重整体保护,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一)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源远流长。其人文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江阴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置延陵乡为毗陵县,并划出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因地处暨湖以北,乃名暨阳乡,此为江阴设行政建置元始。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毗陵郡。暨阳乡升为暨阳县,建县治于莫城,江阴始有县级建置。梁景帝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并迁城于君山之阳、

大江之阴,故名江阴。自此,江阴之名沿用至今,城址亦未再迁移,已有1450余年。 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夺梁王位,封梁王萧方智为江阴王,于江阴郡建江阴国,隋开皇九年(589),陈灭,江阴国除;唐,武德三年(620),置暨州,领江阴、利城、暨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废暨州,复江阴县。会昌四年(844),升为望县。 五代十国之南唐升元年间(937-942),置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为江阴路,置总管府。二十八年(1291)秋,改江阴路为江阴州,属常州路,旋升上州,属江浙路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即吴王位,将江阴州改名连洋州,未几复称江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四月,降州为县,属常州府。及至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 (二)城址变迁 江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滨江古城。位于江阴城郊的佘城古遗址,距今3800余年,至今四周城墙清晰,尤以南城墙保存最好,高出地面近8米。考古专家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佘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城的出现,是青铜时代长江下游第一古城。”其后江阴城址随行政建置变化而变迁。据宋《太平寰宇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汉将莫宠为抵御海寇筑暨阳城,又名莫城,为江阴县城之始,现莫城旧址尚存于江阴周庄镇境内。五代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在长江南岸君山南麓筑新城,占地约600余亩,即今老城区中山公园周围,为现江阴城之始。随后历代都有扩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简介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境内各辖地大多历史悠久,汉置海陵县,五代设泰兴、兴化县,明置靖江县。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海陵时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 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120°33′:西面连接扬州市、北面和东北毗邻盐城市、东面紧依南通市、南面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以及镇江市所辖扬中市隔江相望。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古泰州城与水紧密相连,城内外水网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为南北长轴,两座城池为其双翼,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凤凰,泰州又有凤凰城之别称。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 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兴化市被国家环保局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姜堰市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姜堰市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泰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3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企业。其中,春兰(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省同行蝉联榜首。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白马庙诞生。)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鹤壁文化概述

鹤壁文化概述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水之滨,太行山东麓,因世传“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鹤壁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历史,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鹤壁老市区曾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时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所辖淇县曾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卫国首都“沬”。这里山河秀美,历史悠久、文明久远,山河壮美、人主荟萃,厚土民魂、神韵飞扬,实乃太行山东麓的一颗明珠。 鹤壁是华夏文明发祥之地。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明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遗址、鹿楼汉代冶铁遗址、鹤壁集宋代古瓷窑遗址等,充分反映了这里古文化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殷商时期殷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曾先后在辖区内建都,战国时期公元前425年赵国曾在此建都达39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13篇专门描绘淇河两岸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这里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以及孔子的高足子贡的故乡。 鹤壁是秀丽多姿之地。这里名胜古迹荟萃,自然景观奇特。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水阔流缓,清澈碧透,沿河景点密布,被誉为“北方漓江”。所辖浚县、淇县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风景优美,摘心台、鹿台、万鹤台闻名遐迩,天宁寺、双塔寺、金山寺美丽宜人,千佛洞、玄天洞、药王洞、鬼谷子洞诡支波谲,上峪火山地幔窗口世所罕见。 鹤壁是诗书之乡。壮美的山、秀丽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名士登云梦观赏山川河流之秀丽,进朝歌领略历史文化之悠久,驻黎阳赞叹人文风情之俊美,或文或诗,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骈文绝句、文章佳作。这些熠熠生辉、流远久远的精品佳作,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鹤壁的古风古韵、美景名胜、人文地理、淳朴民风,记录了文人墨客对鹤壁那份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 鹤壁是美丽富饶之地。这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矿藏30多种,煤炭、水泥灰岩、白云岩、天然矿泉水均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花生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享誉中外,久负盛名。 鹤壁是美食之乡。淇河鲫鱼在过去上敬奉过皇帝,下适应民间百姓,它长盛不衰,伴随鹤壁人民度过了无数个寒来暑往,岁月更替。浚县子馍粗放而不失雅致,是文化的结晶,地域的印证。小河白菜曾让曹操将士饱口福,精神振奋,一口气登上太行山灭了高干;浚县八大碗来自皇家,是满汉全席之遗存……原来美食名吃也蕴藏着历史,饱含着文化。 鹤壁是开发开放的热土。鹤壁位居中原,是兵家逐鹿、商家必争的中原地区,既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又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联络和辐射作用。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中线从新区穿过,南距郑州机场13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捷达方便。经过40多年的建设,鹤壁已经形成了融工业、贸易、文化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园林化综合性新型城市,随着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鹤壁已经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这就是鹤壁,山光水色优美,文化传承悠久;这就是鹤壁,英杰雄才辈出,文明郁积磅礴。这就是鹤壁,既有亘古长存的历史足迹,又有今日始开的时代芬芳;这就是鹤壁,既蕴藉历史的雄浑博大,又焕发未来的神韵风采。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2

中国文化概论 单选 1、秦汉实行郡县制。 2、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地方政府称为行中书省。 3、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基础。 4、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 5、殷商的神本文化。特色是尊神重巫。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家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7、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 8、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9、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 10、宋代天文学家苏颂设计建造了水运仪象台。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 石申的《石氏星经》,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一行和尚,第一次子午线实测。 刘徽,《九章算术》 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1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整体观。 1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 13、唐宋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 1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以《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王实甫。 15、中国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时代臻于极盛。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代长篇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习题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 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 B.道学 C.玄学 D.经学 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重阳 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 B.商鞅 C.申不害 D.李悝 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清 11.佛教“四谛”是指() A.生老病死 B.四大皆空 C.脱苦 D.苦集灭道 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 B.大豆 C.粟 D.西瓜 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农学 D.中医学 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A.音乐 B.戏曲 C.建筑 D.园林 17.唐代画家中被称做画圣的是() A.李思训 B.吴道子 C.闫立本 D.韩干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81分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 正确 1.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 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 社会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人文主义 [分值: 2.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 (A) 劣势潜能 (B) 优势潜能 (C) 共性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 3. “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

存需要。 (A) 异化教育 (B) 本源教育 (C) 本真教育 (D) 复归教育 [分值: 4. 人类一切文明进步都以文化成果的积累和()的提 高来体现。 (A) 文明水平 (B) 科学水平 (C) 教育水平 (D) 生产力水平 [分值: 5.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 识,实行普及教育,努力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所 有学生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都从教育中受益。 (A) 初等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应试教育 [分值: 6.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 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 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科学教育 [分值: 7.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 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 的现象而言的。 (A) 高等教育 (B) 个性教育 (C) 现实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 8. 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 功能的回归。 (A) 育人为本 (B) 以人为本 (C) 自我塑造 (D) 深化改革 9.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 社会教育 (B) 综合教育 (C) 德育教育 (D) 技术教育 [分值: 10.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 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人文历史常识

第四部分人文常識 第一章中國古代史 第一節先秦 理論知識 一、舊石器時代文明(打制石器):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 二、新石器時代文明(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金屬工具(銅) 三、古文獻中關於原始社會的傳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構木為巢)、神農氏(嘗百草、教耕作、織衣)伏羲氏(畜牧業、嫁娶風俗) 四、夏、商與西周(前2070——前1600)(前1600---前1046)(前1046——前771) (一)政治: 1、夏朝是奴隸社會的開端;已有國家、監獄(圜土)、刑法 2、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3、西周:分封:天子—諸亱—卿大夫—士;宗法:嫡長子繼承制 (二)經濟:井田制出現于商朝 (三)文化: 1、夏朝有關於地震的、流星雨、日食的記錄、曆法 2、商朝: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 3、西周:《詩經》、有準確年月日的日食記錄,西元前776年9月6日 五、春秓與戰國(前770——前403)(前403——前221) (一)政治:春秓五霸:齊、宋、秦、晉、楚;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二)經濟:春秓魯國初稅畝 (三)文化:春秓 1、世界最早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670年。 2、戰國時期:都江堰、鄭國渠、吳國邗溝(我國最早的一條運河) 3、戰國時期發明“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六、百家爭鳴 (一)孔子的思想:“禮”、“仁”“中庸之道”,孔子創立儒學,寫尌詩、書、禮、易、樂、春秓 1、“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樂》《春秓》 2、《春秓》是我國最早的編年斷代史,開創編年體的先例,相傳由孔子整理成書。 (二)孟子的思想:性善論、“仁政” 3、宣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永遠存在的合理性 (二)荀子的思想:批判天命觀;“性惡論”、隆禮重法。 (三)老子的思想:“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 (四)墨子的思想:兼愛、非攻。 (六)韓非和法家:主張法術勢兼用的法治;他提出加強中央集權、富國強兵的一系列政策。 第二節秦漢魏晉南北朝 理論知識 一、秦朝(前221——前207) (一)政治:廢分封,確立郡縣制(二)經濟:統一度量衡 (三)文化: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四)建築:萬里長城 二、西漢(前202——9) (一)政治:無為而治:文景之治;鼎盛時代:漢武帝

中华水文化概论

《中华水文化概论》部分送审稿(连载四) (发稿时间:2007-6-1 9:51:16 点击数:567) 水文化研究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政治界、思想界以及经济界人士的高度青睐和积极关注,都试图用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社会成员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已成为“三个代表”这一全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把文化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列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的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些都说明文化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我国当代水利事业正面临着大力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了立足长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统筹兼顾;为了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水利事业。这些都要求水利事业以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为引领,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局面。提出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客观要求。 水文化,是一个看似亲切,又很陌生的概念。说它陌生,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从未听到水文化这个名词,直到今天,各种辞书、字典中也找不到水文化这个辞条的踪影。说它亲切,是因为水与人,水与文化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人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创造了水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之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所以,当水文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人们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到特别亲切,并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历史特别悠久,内容特别丰富。但是,把这位重要成员正式引荐给社会大众还是近些年代的事。 一、水文化研究的提出和宣传 1988年的10月25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的水利宣传工作人员聚集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驻地蚌埠市参加淮河流域的宣传工 作会议。时任淮河水利委员会宣传教育处长的李宗新同志在他的《加强治淮宣传工作,推进治淮事业发展》的主题讲话中说:“现在有人提出要开展水文化的研究,要研究水事、水政、水利的发展历史和彼此关系;研究水文化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研究水利事业的共同价值观念等。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应成为我们宣传工作的重要内

泰州风俗文化

泰州风俗文化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 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书议》、《书估》等,擅长正、行、草书,书法“正、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创作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至明代,哲学家王艮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泰州学派”。清代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扬州学派”先驱者任大椿,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围棋棋圣黄龙士,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近现代有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杰出女教育家吴贻芳,著名剧作家丁西林,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著名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

等。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泰州历史街区和明清建筑现状录

泰州历史街区和明清建筑现状录 前记 余非史学家,对文物学等殊无了解。 因爱海陵旧有的街巷阡陌,常徜徉期间。少时曾因烟雨蒙蒙之际,在高桥 的小巷中突然想起那个戴望舒的雨巷,而萌发初恋的感觉。 及与他乡建筑比较,发现有诸多不同之处,后知“泰式建筑”与江西景德镇的“赣式民居”、安徽泾县的“徽派建筑”、苏州吴县的“苏式建筑”并称江南,尤爱之。 今城市建筑飞速,常见有老街巷消亡、古民居建筑拆毁,倍感痛惜。城市 建筑与古城保护原不算矛盾,奈何在我们这个因盐税文化发达起家的城市,常以 古建筑多,历史文化名人多,商贾繁华,佛教昌盛,水文化丰富等炫耀的城市, 一边在大力修建新的“古”建筑,一边又在大肆的拆毁老建筑呢?甚感困惑。泰州 的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了上面的那些因素,如果真的哪天我们找不到那些能够 承载我们的历史文明的东西,我们还叫泰州吗? 遂用业余时间,遍访市区大街小巷,寻古访迹,记录老街巷和古建筑的现 状,并拍照立存,约数千张。 人可以没有欲望,没有遗憾,唯不能没有童年,没有回忆。 泰州的历史街区和明清建筑是非常有特色的,曾经是很繁华的,但现存的

老街巷和明清建筑已经很少了。曾见文,说泰州为长江下游明清建筑最完整,规 模最大的地区之一,表示置疑。近日,专程去扬州进行看古城保护,非常惊讶扬 州的明清建筑保留之完好和规模之大,在盐阜路以南、泰州路以西、汶河路以东、 南通路以北的这么一大块老城区,几乎还保留着我们熟悉的二十年前的街巷面貌。在观巷、弯子街、丁家湾、安乐巷,到处是完好的高墙深院的徽商民居和青 砖黛瓦的苏式民居,甚至还有一些民国风格的建筑。包括国庆路、渡江路、广陵 路、甘泉路还保留那种木结构的二层木头门(俗称塌子门)的店铺。 泰州的明清建筑与扬州不同,上面提到,扬州很多是徽派建筑,以墙高院深、带有高大的照壁墙和马头墙显别于泰州的小户人家的黛瓦灰墙。 泰州古建筑不多的原因,一是泰州曾经遭受战火的蹂躏元末明初,泰州曾遭受两次兵燹,城市被战火焚毁,百姓死亡甚众,现在城内的园田,都是被火焚烧 后的废墟。以及清后期泰州盐税业和河运业的衰落,很多地区已经衰败荒芜了。 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梅兰芳影剧院以南地区还是一片园田,即包括现在的南园、西 园、东园、东南园一带,所以这些地区(除了海陵路两侧,及高桥地区)绝少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