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本设计中提到的微机数控机床是利用单板或单片微机对机床运动轨迹进行数控及对机床辅助功能动作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采用微机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批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此外,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性能可靠和使用灵活等特点微机数控机床的一次性投资比全功能数控机床节省得多,且又便于一般工人掌握操作和维修。因此将专用机床设计成微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设计中用到的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

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它的运行速度和步距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负载的影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数模转换、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1)

1.1总体分析 (1)

1.2方案框图 (1)

第2章单元模块设计 (1)

2.1键盘与显示模块 (1)

2.1.1模块工作原理 (3)

2.1.2 芯片CH452介绍 (2)

2.1.3芯片CH452特点 (4)

2.1.4显示驱动原理 (5)

2.1.5键盘扫描原理 (5)

2.2 单片机控制单元 (6)

2.2.1控制原理 (6)

2.2.2光电耦合电路 (7)

2.2.3芯片介绍 (8)

2.3串行通信模块 (12)

2.3.1 RS232通信协议 (11)

2.3.2 串行通信电路 (12)

第3章电机与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14)

3.1 步进电机模块 (14)

3.1.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14)

3.1.2 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 (16)

3.2 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16)

3.3 交流电机的星—三角形启动 (17)

3.4电气元件介绍 (20)

总结......................................... 2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9)

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1.1 总体分析

本次设计实现的是一两座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采用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单片机的包括键盘与显示的控制、与PC机的串口通讯、以及电机输入输入输出信号的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包含报警监测,在机床边缘运用一个接近开关即可实现此目的。

1.2 方案框图

单片机作为控制的核心:一方面对机床的运动方向和位移量进行控制,另外还将与键盘对应的位移信息显示在LED上,并实现与PC机的通信。

第2章单元模块设计

2.1 键盘与显示模块

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的智能型芯片,INTEL、ATMEL、MICROCHIP、MOTOROLA和PHILPS等公司都推出了一系列满足不同行业多种需求的单片机芯片,CPU的价格也从90年代初的成百元降至如今最便宜的芯片只有数元,而一些功能单一的外围接口芯片,越来越多地被功能强大、灵活方便的智能型芯片所代替。我们使用ATMEL公司生产的89C2051设计出了键盘LED显示模块,功能上比传统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C79强,而成本仅有后者的1/3。AT89C2051简介,AT89C2051属于MCS51家族,它同大家熟悉的8031单片机相比,I/O口减少到15个,其它配置和性能不减,指令完全兼容,片内具有2K字节的FLASH存贮器,电擦写编程次数可达到1000次,数据可保存10年。其中的P3.0、P3.1口第二功能可以作串行口使用,P1口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其中P1.0、P1.1可以当作比较器的输入端。2模块原理模块原理图见图1。键盘显示模块可外接4×8=32键,8位LED显示器(可以扩展至16位),它通过串行口同主控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2.1.1模块工作原理

本单元模块电路的功能是通过对片机编程,使当前按键信息在8个LED上显示出来,由芯片CH452来对数码管进行驱动,并对键盘进行扫描。

图3.1所示为一来个八位LED动态显示电路。在同一时刻,如果各位位选线都处于选通状态的话,8位LED将显示相同的字符。若要各位LED能够同时显示出与本位相应的显示字符,就必须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即在某一时刻;只让某一位的位选线处于选通状态;而其他各位的位选线则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段码线上输出相应位要显示的字符段码。这样;在同一时刻;8位LED中只有选通的那一位显示出字符;而另一位则是熄灭的。同样;在下一时刻;只让下一位的位选线处于选通状态,在段码线上输出将要显示字符的段码;则同一时刻;只有选通位显示出相应的字符,而其他各位则是熄灭的。如此循环下去,就可以使两位分别显示出将要显示的字符。

虽然这些字符是在不同时刻出现的,而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位显示,其他各位熄灭,但由于LED显示器的余辉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只要每位显示间隔时间足够短则可以造成多位同时亮的假象达到同时显示的效果。

键盘的扫描原理与数码管的扫描显示原理类似,依次将矩阵键盘的某行或某列置一再逐个判断改行或该列上是否有信号为高,有则说明两座标相交处的按键按下了。

2.1.2 芯片CH452介绍

CH452是数码管显示驱动和键盘扫描控制芯片。CH452内置时钟振荡电路,可以动态驱动8 位数码管或者64位LED,具有BCD译码、闪烁、移位、段位寻址、光柱译码等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64键的键盘扫描,CH452通过可以级联的4线串行接口或者2

线串行接口与单片机等交换数据,并且可以对单片机提供上电复位信号。

图3.2 CH452工作原理

2.1.3 芯片CH452特点

1、显示驱动

内置电流驱动级段电流不小于15mA,字电流不小于80mA。

动态显示扫描控制直接驱动8位数码管、64位发光管LED或者64级光柱。

可选数码管的段与数据位相对应的不译码方式或者BCD译码方式。

BCD译码支持一个自定义的BCD码,用于显示一个特殊字符。

数码管的字数据左移、右移、左循环、右循环。各数码管的数字独立闪烁控制可选快慢两种闪烁速度。任意段位寻址,独立控制各个LED 或者各数码管的各个段的亮与灭。

64级光柱译码,通过64个LED 组成的光柱显示光柱值。

扫描极限控制,支持1 到8个数码管,只为有效数码管分配扫描时间。

可以选择字驱动输出极性,便于外部扩展驱动电压和电流。

2、键盘控制

内置64 键键盘控制器,基于8×8矩阵键盘扫描。内置按键状态输入的下拉电阻内置去抖动电路。键盘中断可以选择低电平有效输出或者低电平脉冲输出。

提供按键释放标志位,可供查询按键按下与释放。支持按键唤醒,处于低功耗节电状态中的CH452可以被部分按键唤醒。

3、外部接口

同一芯片,可选高速的4 线串行接口或者经济2线串行接口。

4 线串行接口支持多个芯片,级联时钟速度从0 到2MHz兼容CH451 芯片。

4 线串行接口DIN 和DCLK信号线可以与其它接口电路共用,节约引脚。

2 线串行接口支持两个CH452芯片并联,由ADDR引脚电平设定各自地址。

2 线串行接口时钟速度从500Hz到200KHz兼容两线I2C总线,节约引脚。

内置上电复位,可以为单片机提供高电平有效和低电平有效复位输出。

4、其它

内置时钟振荡电路,不需要外部提供时钟或者外接振荡元器件,更抗干扰。

支持低功耗睡眠,节约电能,可以被按键唤醒或者被命令操作唤醒。

可选两种封装,SOP28、DIP24S引脚与CH451芯片兼容。

经过授权采用了1项专利技术,低成本,简便易用。

2.1.4显示驱动原理

CH452对数码管和发光管采用动态扫描驱动,顺序为DIG0至DIG7,当其中一个引脚吸入电流时,其它引脚则不吸入电流。CH452内部具有电流驱动级,可以直接驱动0.5英寸至1英寸的共阴数码管段,驱动引脚SEG6 SEG0,分别对应数码管的G段、A 段驱动引脚SEG7,对应数码管的小数点,字驱动引脚DIG7、DIG0分别连段8个数。

CH452支持扫描极限控制,并且只为有效数码管分配扫描时间。当扫描极限设定为1时,唯一的数码管DIG0 将得到所有的动态驱动时间,从而等同于静态驱动;当扫描极限设定为8时,8 个数码管DIG7。DIG0各得到1/8的动态驱动时间;当扫描极限设定为4 时,4个数码管DIG3 DIG0 各得到1/4 的动态驱动时间,此时各数码管的平均驱动电流将比扫描极限为8时增加一倍,所以降低扫描极限可以提高数码管的显示亮度。

CH452内部具有8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用于保存8 个字数据,分别对应于CH452所驱动的8个数码管或者8组每组8个的发光二极管。CH452支持数据寄存器中的字数据左移、右移、左循环、右循环,并且支持各数码管的独立闪烁控制,在字数据左右移动或者左右循环移动的过程中,闪烁控制的属性不会随数据移动。

CH452 支持任意段位寻址可以用于独立控制64个发光管LED中的任意一个或者数码管中的特定段,例如小数点:段位编址顺序与键盘编址一致,编址从00H到3FH。当用“段位寻址置1”命令将某个地址的段位置1后,该地址对应的发光管LED或者数码管的段会点亮。该操作不影响任何其它LED 或者数码管其它段的状态。

CH452支持64级的光柱译码用64个发光管或者64级光柱表示65种状态,加载

新的光柱值后,编址小于指定光柱值的发光管会点亮,而大于或者等于指定光柱值的发光管会熄灭。

CH452默认情况下工作于不译码方式,此时8个数据寄存器中字数据的位7位0分别对应8个数码管的小数点和段G,段A对于发光二极管阵列,则每个字数据的数据位唯一地对应一个发光二级管。当数据位为1时,对应的数据管的段或者发光管就会点亮,当数据位为0时则对应的数据管的段或者发光管就会熄灭。例如,第三个数据寄存器的位0为1,所以对应的第三个数码管的段A点亮。通过设定,CH452 还可以工作于BCD译码方式,该方式主要应用于数码管驱动,单片机只要给出二进制数BCD码,由CH452将其译码后直接驱动数码管显示对应的字符。BCD译码方式是指对数据寄存器中字数据的位4位0进行,BCD译码控制段驱动引脚SEG6、SEG0的输出,对应于数码管的段G段A;同时用字数据的位7控制段驱动引脚SEG7的输出,对应于数码管的小数点,字数据的位6和位5不影响BCD译码。下表为数据寄存器中字数据的位4、位0进行BCD译码后,所对应的段G、段A ,以及数码管显示的字符。参考下表,如果需要在数码管上显示字符0,只要置入数据0xx00000B或者00H,需要显示字符0.0带小数点只要置入数据1xx00000B 或者80H。类似地,数据1xx01000B或者88H对应于字符8.8 带小数点数据0xx10011B 或者13H,对应于字符=数据0xx11010B 或者1AH 对应于字符.小数点,数据0xx10000B或者10H对应于字符,空格数码管没有显示。数据0xx11110B 或者1EH,对应于自定义的特殊字符,由“自定义BCD 码”命令定义。

2.1.5 键盘扫描原理

CH452 的键盘扫描功能支持8×8矩阵的64键键盘。在键盘扫描期间,DIG7——DIG0 引脚用于列扫描输出SEG7SEG0 ,引脚都带有内部下拉电阻,用于行扫描输入。当启用键盘扫描功能后4线串行接口中的DOUT,引脚的功能由串行接口的数据输出变为键盘中断输出以及按键数据输出。

CH452定期在显示驱动扫描过程中插入键盘扫描。在键盘扫描期间,DIG7、DIG0引脚按照DIG0至DIG7 的顺序依次输出高电平,其余7个引脚输出低电平,SEG7——SEG0引脚的输出被禁止。当没有键被按下时,SEG7——SEG0都被下拉为低电平;当有键被按下时,例如连接DIG3与SEG4的键被按下;则当DIG3输出高电平时SEG4 检测到高电平,为了防止因为按键抖动或者外界干扰而产生误码,CH452实行两次扫描只有当两次键盘扫描的结果相同时,按键才会被确认有效。如果CH452检测到有效的按

键,则记录下该按键代码,并通过4 线串行接口中的DOUT引脚或者2线串行接口中的INT#引脚产生低电平有效的键盘中断;当INTM为1 时输出低电平脉冲中断,参考5.5 节和5.6节中的说明此时单片机可以通过串行接口读取按键代码,在没有检测到新的有效按键之前;CH452 不再产生任何键盘中断。CH452不支持组合键,也就是说,同一时刻,不能有两个或者更多的键被按下,如果多个键同时按下,那么按键代码较小的按键优先。

CH452 所提供的按键代码为7位,位2、位0是列扫描码,位5、位3是行扫描码。位6是状态码键,按下为1键释放为0。例如,连接DIG3 与SEG4的键被按下,则按键代码是1100011B或者63H键被释放后按键代码通常是0100011B或者23H,也可能是其它值,但是肯定小于40H其中,对应DIG3的列扫描码为011B,对应SEG4的行扫描码为100B。单片机可以在任何时候读取按键代码,但一般在CH452检测到有效按键而产生键盘中断时读取按键代码,此时按键代码的位6总是1另外,如果需要了解按键何时释放,单片机可以通过查询方式定期读取按键代码,直到按键代码的位6为0。

下表是在DIG7、DIG0与SEG7、SEG0之间8×8 矩阵的顺序编址,既是按键编址,也是数码管段位、发光管LED阵列以及光柱的编址。由于按键代码是7位键,按下时位6总是1,所以当键按下时,CH452所提供的实际按键代码是表中的按键编址加上40H,也就是说,此时的按键代码应该在40H到7FH之间。

2.2 单片机控制单元

单片机是微控制器,他是需要独立工作的51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5V(TTL电平)或CMOS电平工作电流不能太大,要求高的还需要稳压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

2.2.1 控制原理

本次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进行设计的,在整个单片机控制系统中,CPU既是运算处理中心,又是控制中心,是控制系统最关键的器件。本系统中选用与MCS-51系列完全兼容的AT89C52单片机,AT89C52可构成真正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缩小系统体积,

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

89C52的P2口输出的矩形脉冲信号直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两台电机需4个控制信号,一根信号线备用。工作台上行程开关的检测信号经光电隔离器件后送到单片机,这样可以实现单片机与电机工作电路的隔离,起到了抗干扰和保护的作用,也有3个备用。工作台工作时的指示灯则由P14-P17和T0、T1控制,分别用于提示操作人员工作台是在哪个坐标上朝哪个方向运动

2.2.2 光电耦合电路

电机的那个输入信号先经光电耦合器后送至单片机处理,这是由于步进电机的大功率、高电平会对单片机产生较严重的干扰,不能直接把单片机产生的控制信号直接连在步进电机上;需要进行强弱电隔离。在实际运用中,对于强弱电隔离一般采用电子

开关方法或光电隔离的方法,在这里我们采用光电隔离的方法,如图 3.3所示,光电耦合器件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集成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2.2.3 芯片介绍

设计所使用的单片机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OMS8位单片机,如图3.5基本外围电路图所示。它片内含有8k bytes的可反复檫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bytes的随机存储数据存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AT89C52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256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川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2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AT89C52的内部逻辑框图如图3.6所示其管脚功能如下:

(1)电源引脚

Vcc(40引脚)接+5V电源。

Vss(20引脚)接地。

(2)时钟引脚

2个时钟引脚XTAL1、XTAL2外接晶体与片内的反向放大器构成了一个晶体振荡器它为单片机提供了时钟控制信号。两个引脚也可以外接独立的晶体振荡器。

XTAL1、19引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该引脚内部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反向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XTAL1、8引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该引脚的内部接至内部反向放大器的输出端。若采用外部时钟振荡器时看该引脚接收时钟振荡器的信号。

(3)控制引脚

此类引脚提供控制信号,有的引脚还有复用功能。 RST/VPD(9引脚)

RST RESE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单片机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加上持续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工作。在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此引脚应为≤0.5V低电平。VPD为本引脚的第二功能,即备用电源输入端。

ALE/PROG、30引脚,ALE引脚输出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当单片机上电正常工作以后,ALE引脚不断输出正脉冲信号。当单片机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输出信号的负跳沿用于单片机发出的低8位地址经外部锁存器锁存的锁存控制信号。PROG为本引脚的第二功能,为低电平有效。在对片内EPROM型单片机编程写入,此引脚作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PSEN29引脚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控制端,为低电平有效。在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此引脚输出脉冲负跳沿作为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EA/VPP31引脚EA功能为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控制端,为低电平有效。EA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反之则选择片外程序存储器。VPP为本引脚的第二功能。在对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或是+5V的编程允许电源。

(4)I/O口引脚

P0口双向8位三态I/O口,此口为地址总线,低8位及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口,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P1口 8位准双向I/O口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

P2口8位准双向I/O口与地址总线,高8位复用,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

P3口8位准双向I/O口双功能复用口,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除此之外P3口还有第二功能,如表3.2所示

2.3 串行通信模块

2.3.1 RS232通信协议

1RS-232C标准介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中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信接口。RS-232C标准的全称是EIA-RS-232C 标准,该标准对串行通信的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以及传输过程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0-20kb/s范围内的通信。

RS-232C的推荐最大电缆长度为15m实际通信中可以以降低通信速率为代价适当延长通信距离。如果要实现长距离的传输数百米,需要使用专门的长线驱动器来延长RS-232C的通信距离。

2RS232C中的引脚定义和电气特性

RS-232C中定义了20根信号线,使用25芯D型连接器DB25实现,后来为了简化串口的线路连接,出现了9芯D型连接器DB9、DB9引脚的分布和信号。

RS-232C标准的电气特性参数有带3-7KΩ时驱动器的输出电平、输出开路时接受器的输出逻辑、输入经300Ω接地时接收器的输出逻辑和驱动器转换速率等。不同于传统的TTL等数字电路的逻辑电平,RS-232C的逻辑电平以公共地为对称,其逻辑“0”电平规定在+3V-+25V之间,逻辑“1”电平规定在-3V—25V之间,因此需要使用正负极性的双电源供电。由于其与TTL等数字电路的逻辑电平不兼容,因此二者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电平转换。一般使用中,只需要连接好TXD、RXD、DSR、RTS、GND5根线即可正常通信。如果去掉握手信号,最少使用3根线即可实现正常的串口通信。

2.3.2 串行通信电路

RS-232C接口电路包括RS-232C接口电平转换部分和RS-232C总线连接部分。RS-232C标准的逻辑电平与TTL电平之间的转换用MAX232芯片实现,单片机的TXD、RXD分别连到MAX232的T2in、R1out端。在RS-232C的总线连接上采用最简单的三线连接模式,即连接DB9的TXD、RXD和GND三端。

第3章电机与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3.1 步进电机模块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它的运行

需要专门的驱动电源,驱动电源的输出受外部的脉冲信号控制。每一个脉冲信号可使步进电机旋转一个固定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脉冲的数量决定了旋转的总角度,脉冲的频率决定了电动机旋转的速度,改变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改变电机旋转的方向。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它既可以用作驱动电动机,也可以用作伺服电动机。

图4.1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图

3.1.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定位、同步、行程控制等场合。

一、步进电动机有三线式、五线式、六线式三种,但其控制方式均相同,必须以脉冲电流来驱动。若每旋转一圈以200个励磁信号来计算,则每个励磁信号前进18度其旋转角度与脉冲数成正比,正、反转可由脉冲顺序来控制。二、步进电动机的励磁方式可分为全部励磁及半步励磁,其中全步励磁又有1相励磁及2 相励磁之分,而半步励磁又称1-2 相励磁。图为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等效电路,适应控制A、B、/A、/B 的励磁信号,即可控制步进电动机的转动。每输出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只走一步。因此,依序不断送出脉冲信号,即可步进电动机连续转动。

分述如下:

A、1 相励磁法在每一瞬间只有一个线圈导通,消耗电力小,精确度良好

但转矩小,振动较大,每送一励磁信号可走1.8度。若欲以1相励磁法控制步进电动机正转,其励磁顺序如图所示。若励磁信号反向传送,则步进电动机反转。

B、2 相励磁法在每一瞬间会有二个线圈同时导通。因其转矩大,振动小,故为

目前用最多的励磁方式,每送一励磁信号可走1.8 度。若以2 相励磁法控制步进电动机正转,其励磁顺序如图所示。若励磁信号反向传送,则步进电动机反转。

C、1-2 相励磁法为1相与2相轮流交替导通。因分辨率提高,且运转平滑,每送一励磁信号可走0.9度,故亦广泛被采用。若以1相励磁法控制步进电动机正转,其励磁顺序如图所示。若励磁信号反向传送,则步进电动机反转。励磁顺序A→AB→B→BC→C→CD→D→DA→A

3、步进电动机的负载转矩与速度成反比,速度愈快负载转矩愈小,当速度快至其极限时,步进电动机即不再运转。所以在每走一步后,程序必须延时一段时间。下面介绍的是国产20BY-0型步进电机,它使用+5V直流电源,步距角为18度。电机线圈由四相组成,即A、B、C、D四相,驱动方式为二相激磁方式,如下图所示:

步进机顺序从0到1称为一步,电机轴将转过18度0- 1-2-3-4,则称为通电一周转轴将转过72度,若循环进行这种通电一周的操作,电机便连续的转动起来,而进行相反的通电顺序如4-3-2-1,将使电机同速反转。通电一周的周期越短,即驱动频率越高则电机转速越快,但步进电机的转速也不可能太快,因为它每走一步需要一定的时间若信号频率过高,可能导致电机失步,甚至只在原步颤动。

对于一个步进电机,如果它的转子的齿数为Nr它的齿距角z为z=2Π/Nr,而步进电机运行k拍可使转子转动一个齿距位置。实际上步进电机每一拍就执行一次步进所以步进电机的步距角s。

例如:对于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而言,工作方式有三拍和六拍之分。三拍就是在转动一个齿距时换相三次,六拍则是换相六次。而在三拍方式中还有单三拍和双三拍之分。从公式可知,为了使步进电机工作的步距角s减小,也即使控制精度增高步进电机在相数一定的情况下应增加工作拍数。

3.1.2 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

对于反应式步进电机,在其绕组中通电的相序不同时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和步进精度有所不同,步进电机对绕组的通电频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通电频率过高,超过步进电机的最大步进速度,就会产生失步。一般步进电机的通电频率,即起动频率为50步,秒到2000步秒。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曲线是步进电机的工作频率及其对应转动力矩所作出的曲线,典型的步进电机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曲线和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步进电机的转子直径、转子铁心有效长、控制线路的电压、齿数、齿形、齿槽比、步进电机内部的磁路、绕组的绕线方式、定转子间的气隙、转动一个齿距所需的拍数等。在使用中会影响到步进电机频率特性而又能由用户确定的因素有,控制拍数、控制线路的电压、线路时间常数等。

下面分析这几种因素对步进电机频率特性的影响。

(1)工作方式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在步进电机应用中它的工作方式是以一个齿距所用的拍数来表示的。拍数本质上也就是转动一个齿距所需的电源电压换相次数,值得指出的是换相是指对步进电机各相绕组进行转换,而电源电压是单极性的固定的。一般而言反应式电机拍数越多矩频特性就越好,因此设计中应选择多拍的控制方式。

(2)线路时间常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步进电机的每相绕组供电都是通过功率开关电路进行的,步进电机一相绕组的开关电路如图3.2所示。其中L为步进电机绕组电感RL为绕组电阻,Rc为晶体管T的集电极电阻,D是续流二极管,它为绕组放电提供回路,晶体管T是大功率开关管。Rc也是个外接的功率电阻,它是一个消耗性负载,一一般为数欧姆。这时线路的时间常数Tj ,其中L单位为亨Rc、RL单位为欧姆Tj单位为秒。

3.2 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步进电机一线绕组的开关回路,开关回路时间常数Tj对注入电机绕组的电流达到稳定值的时间有极大关系,它影响到步进电机的工作频率。并且有Tj越小,电流达稳定时间小,相应电机工作频率高,反之Tj越大,电流达稳定时间长,电机工作频率低。从公式可知,要减少Tj,可以采用增大Rc的办法。但是增大Rc时,又会使稳态电流值减小,从而影响电机的力矩。为了减少Tj ,而不使稳态电流减小,可采用在增大Rc的同时,也提高供电电压的办法。

(1)在高频应用中,要尽量减小,以改善步进的特性,所以常在开关回路中采用较大的Rc,同时也提高回路的电源电压U,但这样也会使效率降低在低频段工作时也会使步进电机的振荡加剧。在实际中,可根据客观情况来考察选择恰当的外部电阻Rc,使步进电机处于合适的工作频率状态。

(2)开关回路电压对频率的影响

在一般应用中,开关电路的脉宽和流人绕组的电流的最大值,必定会随开关电路换相频率的提高而相应减小,开关电路产生的控制电压是以矩形波方式加在绕组上的。随着换相频率的提高,矩形脉冲电压波频率相应提高这样,矩形脉冲电压的宽度和周期也就会变小,当矩形脉冲电压窄到一定程度,流入电机绕组的电流就无法达到稳定值I ,步进电机就难以步进工作了。为了保证在矩形脉冲电压相当窄时,也即频率足够高时,步进电机仍能正常步进工作,可以提高开关回路的电压。

开关回路加到绕组的是矩形脉冲电压,故电流也是脉冲。在步进电机中要设法增大起动电流,以提高步进电机转动力矩,即提高其工作频率。由于步进电机是感性负

载,所以进入绕组的电流脉冲是以指数形式上升。

要实现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只要把三相线当中的任意两相调换一下位置就可以了。如图4.4所示,假如接触器KM1闭合时电动机正转,则当接触器KM1断开,接触器KM2闭合时,电动机就会反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三相交流电机的旋转方向,只需要任意交换其中两相就可以达到目的。图中各元器件的作用如表所示

表4.2 元器件作用列表

3.3 交流电机的星—三角形启动

对于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的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为了保护电动机,一般采用Y/△降压启动方法来达到限制启动电流的目的。Y/△降压启动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启动过程中将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即接触器KMY闭合,此时电动机

《机电系统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 1、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机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动力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组成。 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设计类型大致有开发型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等三种。 3、常用的机械传动部件有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高速带传动、各种非线性传动部件等。 4、导向支承部件的作用是支撑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 5、执行元件根据使用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势、液压式和气压式等类型。 6、步进电动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从励磁相数来分有三相、四相、五相、六相等步进电动机。 7、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使用LED(发光二级管) 、CRT 和LCD(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器件。 8、工业机器人一般应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 9、CNC机床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普通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中心、多坐标数控机床。 1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包括机电互补法、融合(结合)法、组合法。 11、机座或机架既起支承作用,承受其它零部件的重量及在其上保持相对的运动,又起基准作用,确保部件间的相对位置。 12、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有精度要求更高、可靠性更好、响应速度更快。 13、交流伺服电机消除“自转”现象的解决办法是。 14、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有三种:①幅值控制;②相位控制;⑧幅值—相位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控制方法是。 15、步进电机步距角是指在一个脉冲作用下(即一拍)电动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失调角是指转子轴上袈加一负载转矩时转子齿中心线与定子齿中心线所错过的电度角,最大静转矩是指失调角=正负90度。 16、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联接方法,可把校正分为有源校正和无源校正。 17、常用的执行元件是电气执行元件,其输入是电能,输出为机械能。 18、按刀具相对工件移动的轨迹分类,数控机床可分为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点位直线控

绝密★启用前 2009年6月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统一命题考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试卷 (课程代码 2245)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复查总分 总复查人(签名) 1. “机电一体化”含义是 【 】 A. 以机为主加点电 B. 机械部与电子部合并 C. 以电淘汰机 D. 机械与电子的集成技术 2.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随着传动级数 【 】 A. 增加而增加 B. 增加而降低 C. 减少而降低 D. 变化而不变 3.滚珠丝杆副的基本导程减少,可以 【 】 A .加大螺旋升角 B .提高承载能力 C .提高传动效率 D .提高精度 4.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 ,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1弧度,莫尔条纹的 宽度 【 】 A .100mm B .20mm C .10mm D ..0.1mm 5.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 】 A .成正比的交流电压 B .成反比的交流电压 C .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D .成反比的直流电压 6.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 【 】 A .等于 B .大于 C .大于等于 D .小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 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错、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7.某4级交流感应电动机,电源频率为50Hz,当转差率为0.02时,其转速为【】A.1450[r/min] B.2940 [r/min] C.735[r/min] D.1470 [r/min] 8.某步进电动机三相单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3°,三相双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A.3°B.7.5°C.6°D.1.5° 9.某步进电动机,三相,转子40个齿,欲使其步矩0.5°,应采用的通电方式为【】A.单拍制B.双拍制C.单双拍制D.细分电路 10.梯形图中的计数器,采用的助记符指令为【】 A.OR STR B.AND STR C.TMR D.UD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机和电融合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中驱动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3.滚珠丝杆螺母副有哪些消除间隙和预紧的措施?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 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 听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 有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①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完成抓取工件(或工具)实现所需运动的机械部件,包括手部、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围,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机器 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 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 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 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

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 23.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

机电一体化系统 多选题 CNC控制体统综合应用了()技术。正确答案:ABCD CNC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正确答案:ABCDE FR-A500变频器常用的外置选件可能有()。正确答案:ABCDE PLC常用的编程元件有()。正确答案:ABCDE PLC可以分为()结构形式。正确答案:ABCDE PLC指令分为()。正确答案:ABCD 步进电机可以为()。正确答案:ABCDE 采用PWM技术的逆变器具具有()特点。正确答案:ABCD 齿轮传动的优点有()。正确答案:ABCDE 当PLC用于开关量逻辑程序控制时,其执行过程可分为()。正确答案:ABCDE 电力电子器件有()特点。正确答案:ABCDE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 工业上所使用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一般由()组成。正确答案:ABCD 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输出形式有()。正确答案:ABCDE 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输出形式有()。正确答案:ABCDE 光栅内部由()组成,正确答案:ABCDE 滚珠丝杠副的有点有()。正确答案:ABCDE 恒量PLC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正确答案:ABCD 机电一体化包括()。正确答案:ABCDE 机电一体化的优点有()。正确答案:ABCD 基本单元加扩展型PLC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常用的PLC,它由()组成。正确答案:ABCDE 交流电机具有()优点。正确答案:ABCDE 交流伺服驱动器常用的DO信号有()。正确答案:ABCDE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硬件组成包括()。正确答案:ABCDE 开环CNC属于经济性产品,一般无内置PLC,I/O信号直接连接到CNC的接口上,通常需要()基本输入信号。正确答案:ABCDE 气动控制系统有一些基本的回路组成,包括()。正确答案:ABCDE 数控机床种类繁多,包括()。正确答案:ABCDE 无论就爱那个一个系统分解为多少子系统,都必须具备()基本要素,才能称之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否则只能是一正确答案:ABCD 下列哪些属于FX系列PLC计数器()。正确答案:ABCDE 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4大支柱是()。正确答案:ABCD 直线滑动导轨的截面形状常用的有()。正确答案:ABCD 单选题: ∑Ⅱ操作单元分为()个区域。正确答案:B ∑Ⅱ操作单元分为()种显示模式。正确答案:D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02,其对应报警名称为()。正确答案:A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03,其对应报警名称为()正确答案:B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04,其对应报警名称为()正确答案:C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05,其对应报警名称为()。正确答案:D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30,其对应报警名称为()。正确答案:A ∑Ⅱ系列驱动器报警显示为A.32,其对应报警名称为

填空题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 23.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方式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 24. 依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主要由:方向控制电路、环形分配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 25.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类型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单板机控制系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 26. 提高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隔离技术、和屏蔽技术、滤波技术 27. 常用传感器主要分为模拟信号检测传感器、数字信号检测传感器、开关信号检测传感器三种形式。 28. 机电有机结合分析设计方法主要有稳态设计方法和动态设计方法两种。

《机电一体化系统》复习题集参考教材:梁景凯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汤定德 (机电教研室) 江西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1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电技术的区别。 传统机电技术的操作控制主要以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设计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机械本体和电气驱动界限分明,整个装置是刚性的,不涉及软件和计算机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机械部件和电器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整个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3、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及相关关系。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其技术组成包括:机械技术、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等。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甚至还包含了光、声、化学、生物等技术等应用。 4、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我们将这些部分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之间,形成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运动传递、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等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 5、试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直要坚持贯彻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方法,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各个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从而确定系统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并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手段,进行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6、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诊断过程的智能化、(2)人一机接口的智能化、(3)自动编程的智能化、(4)加工过程的智能化 7、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8、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的作用。 接口主要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放大、滤波、速度匹配等 9、试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传统的机电产品设计的区别。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与用经验公式、图表和手册为设计依据的传统方法不同,它是以计算机为手段,其设计步骤通常如下:设计预测一→信号分析一→科学类比一→系统分析设计一→创造设计一→选择各种具体的现代设计方法(如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法、优化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质量的综合评价 10、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区别。 自动控制技术的侧重点是讨论控制原理、控制规律、分析方法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构造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自动控制原理及方法作为重要支撑技术,将自控部件作为重要控制部件。它应用自控原理和方法,对机电一体化装置进行系统分析和性能测算。 1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区别。 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是将计算机作为核心部件应用,目的是提高和改善系统性能。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仅仅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一部分,它还可以作为办公、管理及图象处理等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而不是计算机应用本身。 12、如何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高性能? 高性能化一般包含高速化、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一、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1)1.精密机械技术2.检测传感技术3信息处理技术 4.自动控制技术5.伺服传动技术6.系统集成技术 (2) 1.机械本体:作用: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 2.动力部分:其功能是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输出,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显著特征 3.检测部分:其功能是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 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系统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4.执行机构:功能: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它: ?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 5.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系统的状态信息和系统的 目标,进行信息处理,按照一定的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送往执行机构,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 6.接口: 1). 交换: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环节之间,若信号的模式不同(如数字量与模拟 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就无法直接实现信息或能量的交流。 需要通过接口来完成信号或能量的统一。 2). 放大:在两个信号强度相差悬殊的环节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 3). 传递: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在环节间能可靠、快速、准确地交换,必须遵循协调 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 二、掌握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参数及其含义。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原则。(在3第三章传感检测技术(09)) (1)静态特性: 1.测量范围:线性范围或动态线性范围是指机械输入量与传感器输出量之间 维持线性比例关系的测量范围 2.量程(满量程输出):测量范围的上限与下限之代数差 3.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或动态线性范围是指机械输入量与传感器输出量之间 维持线性比例关系的测量范围。 4.非线性度δL :被测值处于稳定状态时,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曲 线(称校准或标定曲线)对拟合直线的接近程度: 式中:δL—非线性度; ΔLmax—标定曲线对拟合曲线的最大偏差; Y--满量程输出值 5.灵敏度K0 :传感器的输出变化量Δ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Δ X之比,K0=ΔY/ΔX (不恒定) 灵敏度误差:rs=(ΔK/K0)×100%

习题六答案 1、什么是伺服控制?为什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往往是伺服控制? 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繁多,但从自动控制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检测环节、比较环节等五部分。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伺服驱动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1)、按被控量参数特性分类 按被控量不同,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位移、速度、力矩等各种伺服系统。其它系统还有温度、湿度、磁场、光等各种参数的伺服系统 (2)、按驱动元件的类型分类 按驱动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气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气动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根据电机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和步进电机控制伺服系统。 (3)、按控制原理分类 按自动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又可分为开环控制伺服系统、闭环控制伺服系统和半闭环控制伺服系统。 3、机电一体化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伺服系统要求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和工作频率范围大等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 4、试分析直流伺服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由磁极、电枢、电刷及换向片结构组成(如图6-3所示)。其中磁极在工作中固定不动,故又称定子。定子磁极用于产生磁场。在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中,磁极采用永磁材料制成,充磁后即可产生恒定磁场。在他励式直流伺服电动机中,磁极由冲压硅钢片叠成,外绕线圈,靠外加励磁电流才能产生磁场。电枢是直流伺服电动机中的转动部分,故又称转子,它由硅钢片叠成,表面嵌有线圈,通过电刷和换向片与外加电枢电源相连。

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1. 设计容包括: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要求包括:回转角度0~360°;最大回转半径400㎜;最大承载重量50㎏; 3. 机械部分的设计:装配工作图1(1号); 4. 计算机控制的设计:控制系统接口图一; 5. 控制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MCS-51或单片机FX2N-PLC控制系统,软件环分,由键盘输入实现开环控制。 三、机械系统设计 在数字回转工作台机械传动部分选用蜗轮蜗杆传动,因为蜗杆传动平稳,振动,冲击和噪声均较小;能以单级传动获得教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回转工作台所要求的分度的实现.故选用蜗轮蜗杆传动. (一)、蜗杆类型的选择: 蜗杆选择为渐开线圆柱蜗杆.因为此种蜗杆不仅可车削还可以像圆柱齿轮那样用齿轮滚刀滚削,并可用但面或单锥面砂磨削.制造精度高.是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较理想的传动.传动效率也高,在动力传动和机床精密传动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

由于蜗杆传动啮合摩擦较大,且由于蜗轮滚刀的形状尺寸不可能做得和蜗杆绝对相同,被加工出的蜗轮齿形难以和蜗杆精确共轭,必须依靠运转跑合才渐趋理想,因此材料副的组合必须具有良好的减摩和跑合性能以及抗胶合性能。所以蜗轮通常青铜或铸铁做齿圈,并尽可能与淬硬并经磨削的钢制蜗杆相匹配。故选择:蜗杆材料为:渗碳钢,表面淬硬56-62HRC 牌号为20GrMnTi.蜗轮材料为:铸造锡青铜,牌号为ZcuSn10Pb1 (三)、蜗杆蜗轮参数计算: 1. 蜗杆传动尺寸的确定: 由设计题目中要求可知:工作台回转直径最大为400mm/50千克. 由《齿轮手册》(上)表6.2-3取蜗杆蜗轮中心距标准a=225mm; 估取蜗杆分度圆直径: 为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取蜗杆头数为: z =1;z =90 估取模数m: m=(1.4~1.7)a/ z =3.6 取m=4 q=d /m=80/4=20 6 tanγ= z /q 则γ=2.86° 2. 确定蜗轮蜗杆各参数值 蜗杆尺寸“ 1) 蜗杆轴向齿距:p =πm=3.14×4=12.56 2) 螺旋线导程:p =p ×z =15.4×4=12.56 3) 法向齿形角:对于ZI蜗杆αn=20°在分度传动中允许减小齿形角α =15° 4) 直径系数:q= d /m=80/4=20 5) 蜗杆分度圆(中圆)直径: d (d )= d =qm=80 6) 蜗杆分度圆(中圆柱)导程角: γ=2.86° 渐开线蜗杆: 基圆柱导程角: γcosγ =cosαncosγ γ =15.264° 7) 基圆直径:d d = z m/tanγ =14.16 8) 法向基节:p =πm cosγ =12.12 9) 蜗杆齿轮顶高:h =h m=1×4=4 10 蜗杆齿根高:h =1.2m=4.8

第1章 1-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 a、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b、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c、传感与监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监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d、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的功能。 e、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1-4、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的机械电气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功能水平和和附加值,它为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1-8、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人格化、自适应化。 第2章 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动转矩大、高谐振频率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求。 2-2、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其特点:a、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b、丝杆转动、螺母移动;c、螺母转动、丝杆移动;d、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e、差动传动。 2-3、滚珠丝杆副的组成及特点:由丝杆、螺母、滚珠和反相器四部分组成;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4、滚珠丝杆副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 2-5、齿轮传动各级传动比分配原则:①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②重量最轻原则③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并尽量提高最末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 2-8、齿轮传动侧隙的调整有偏心套调整、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和轴向垫片调整等多种方法。 2-9、机械执行机构的基本要求:①惯量小、动力大;②体积小、重量轻;③便于维修、安装;④易于计算机控制。 2-10、简述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一、静态特性是指当测量处于稳定状态下,传感器的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4、重复性。5、分辨率。6、零飘。二、动态特征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1)电气式,具有操纵方便、适宜编程、响应快、伺服性能好、易与微机相接等优点;(2)液压式,优点是输出功率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数控机床 班级: 学号: 姓名: 鉴于这个学期正在上数控机床这门课程,所以选择数控机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来进行分析。

数字控制技术是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机构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以来,数控机床经历了硬件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多机台计算机直接群控(DNC)和微机数控(MNC)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和加工中心等。 一数控机床的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将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用数控语言编制成加工程序,这些程序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地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一般还装有位置检测反馈回路,这样就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其加工过程原理如下图所示。 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原理图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检测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①控制介质。用于记载各种加工信息(如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 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等),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常用 的控制介质有磁带、磁盘和光盘等。控制介质上记载的加工信息经输入 装置输送给数控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 对于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数控机床,也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键盘将加工 程序直接用键盘输入,并在CRT显示器显示。 ②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 置输送给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电路进行译码、运算 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指令送给伺服系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 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规定要求动作。

实验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了解物流生产线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典型机电系统基本组成概念;了解机电 系统五要素。 2.了解物流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体会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间是如何通讯协调工 作的。 实验设备: 1-立体仓库系统单元 2-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3-多工位加工系统4-多通道环行线系统单元 5-视觉检测系统单元 其中巷式起重机基本结构; 由丝杠驱动步进电机(5-1-1)、光杠(5-1-2)、气动储取货物机构(5-1-3)、X轴步进电机(5-1-4)、X轴光杠(5-1-5)、Z轴气缸(5-1-6)、滚珠丝杠(5-1-7)组成。巷式起重机(5-1)主要是实现货物在仓库内的自动存取

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 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结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旋转角度=270°的气控机械手(具有光电传感器)(1-1-1)、②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构成沿X、Y轴移动装置(含x、y轴限位开关)(1-1-2)、可回旋=270°的转盘机构(1-1-3)(其电气部分由直流无刷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型材基体(1-1-4)组成。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主要实现空间货物的存取

多工位加工系统单元 4000E2多工位加工系统单元结构图如图 4-3 所示。 (2-1)-铣床(2-2)-钻床(2-3)-多工位工作台 多工位工作台 多工位工作台由X轴步进电机(2-3-1)、滚珠丝杠(2-3-2)、自动夹紧工作台(2-2-3)、直线导轨(2-3-4)、Y轴步进电机(2-3-5)、Y轴丝杠(2-3-6)、型材基体(2-3-7)组成,多工位工作台主要是通过X、Y轴步进电机使自动夹紧工作台中的货箱到达预定的钻、铣工位,并对货箱进行钻、铣削加工。见图4-3-3

第6章伺服系统设计 6.1概述 6.1.1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 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把输出量能够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伺服系统,亦称随动系统。它用来控制被控对象的转角(或位移),使其能自动地、连续地、精确地复现输入指令的变化规律。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指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的结构类型繁多,其组成和工作状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其基本组成可包含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执行机构和检测装置等四大部分,如图6.1所示。 图6.1伺服系统的组成 (1)控制器 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决定控制策略。常用的控制算法有PD(比例+微分)、PI(比例+积分)、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以及根据系统要求所设计的最优控制等。控制器通常由电子线路或计算机组成。 2.功率放大器 伺服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信号进行放大,并用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某种操作。在现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功率放大装置,主要用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组成。 3.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主要由伺服电动机或液压伺服机构和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目前,采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的执行机构占据较大的比例。伺服电动机包括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等。 4.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的任务是测量被控制量(即输出量),实现反馈控制。伺服传动系统中,用来检测位置量的检测装置有: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码盘等;用来检测速度信号的检测装置有:测速发电机、光电码盘等。检测装置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低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伺服系统的种类很多,按其组成元件性质划分,有全部由电气元件组成的电气伺服系统,有电气元件与液压(或气动)元件组合的电气-液压(气动)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又包括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和步进伺服系统。按控制方式划分,可分为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以及由开环与闭环组合的复合伺服控制系统。 开环伺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技术容易掌握,调试、维护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缺点是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一般用于精度、速度要求不高,成本要求低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闭环代伺服系统采用反馈控制原理组成系统,它具有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动态性能好等优点。缺点是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等。一般用于要求高精度、高速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龙门式数控钻床机械结构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龙门式数控钻床机械结构设计分析与综合》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外机床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以数控为特征的现代化机床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大型回转体类零件,其上需加工很多孔。用普通机床对其加工往往会遗漏,而小型数控加工中心则难以对其进行加工。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台龙门式数控钻床,专门适合对这一类零件进行钻削加工。它不仅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次设计包括了数控钻床的主要机械结构,其中包括:主轴箱中的主传动系装配;进给系统中的工作台装配和传动系统中的丝杠螺母等设计。同时,将各项相关技术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机床工业则是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机床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发图强,努力工作,以便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数控钻床导轨工作台滚珠丝杠

目录 一、绪论 0 1.1国内外发展现状 0 1.2方案论证 (1) 1.3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2) 二、结构设计 (2) 2.1主机部分总体方案确定 (2) 2.1.1床身 (2) 2.1.2 工作台 (2) 2.1.3主要参数 (2) 三、实体建模.................................................. 3、4 3.1 Solidworks三维建模 (4) 四、滚珠丝杠设计计算 (4) 4.1 动载强度计算 (4) 4.2滚珠丝杠轴向负荷F的计算 (5) 4.2.1摩擦力的计算 (5) 4.2.2惯性力计算 (5) 4.2.3丝杠螺母长度估算 (5) 4.2.4确定最大动载荷 (5) 4.3确定滚珠丝杠型号 (6) 4.4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 (6) 4.5传动效率计算 (6) 五、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7) 5.1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7) 5.2等效力矩计算 (8) 5.3 电机的选择 (8) 5.3.1步进电机的选择 (8) 5.3.2直线电机的选择 (8) 设计小结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1 / 14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x)P4 2.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P10 3.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等技术。(√)P11 4.自动控制是在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x)P11 5.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系统的精度一定就高。(x) 6.为减少机械传动部件的扭矩反馈对电机动态性能的影响,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应低于电气驱动部件的固有频率的2~3倍,同时,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接近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以免系统产生振荡而失去稳定性。(x)P21 7.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取决于机构中各部件的质量和转速。(x)P21 8.在闭环系统中,因齿轮副的啮合间隙而造成的传动死区能使系统以6~10倍的间隙角产生低频振荡,采用消隙装置,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稳定性。(x)P44 9.进行机械系统结构设计时,由于阻尼对系统的精度和快速响应性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机械系统的阻尼比ξ取值越小越好。(x)P27 10.滚珠丝杠垂直传动时,必须在系统中附加自锁或制动装置。(√)P33 11.采用偏心轴套调整法对齿轮传动的侧隙进行调整,结构简单,且可以自动补偿侧隙。(x)P47 12.采用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但是可以改进产品设计质量,提高面向客户与市场需求能力。(x)P65 1.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以机械部分为核心,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x)P7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与一般的机械系统相比,应具有高精度、良好的稳定性、快速响应性的特性。(√)P20 3.双螺母消除轴向间隙的结构形式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能够精确调整。(x)P35 4.传感器的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x)P72 5.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6.选择传感器时,如果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定性分析,则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传

形考一 1滚珠丝杆机构不能自锁。T 2转动惯量大不会对机电一体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F 3谐波齿轮减速器输入转速一般从刚轮输入。F 4直线运动导轨是用来支承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T 5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增大执行装置的固有频率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T 6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T 7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消除传动系统的回程误差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T 8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提高驱动元件的驱动力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F 9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减小机构的传动误差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F 二、选择题(每个5分,共30分) 10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接口的基本功能是()。 A. 交换 B. 放大 C. 传递 D. 以上三者 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 A. 控制器 B. 接口 C. 动力部分 D. 执行机构 1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A. 执行机构 B. 控制器 C. 机械本体 D. 动力部分 13()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A. 空调机 B. 打字机 C. 现代汽车 D. 复印机 14()装置是电机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它可以从待测对象那里获取能反应待测对象特性和状态的信息。 A. 驱动 B. 执行 C. 传感检测 D. 自动控制 15 Mechatronics是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名称的组合,这两个不同的学科是()。 A. 机械学与自动化技术 B. 机械学与电子学 C. 机械学与信息技术 D. 机械学与计算机 16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