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惠萍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加法和减法(一)教案1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46-47页,完成“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比较例题里的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小轿车:“我有3个座位。”中客车:“我有30个座位。”大客车:“我有45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

问:这三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30+3=33。

二、思索探究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注: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30与40相加)

谈话:10个10个地数数,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摆,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个十拨在十位上,与4个十相加。可见做4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书:40+30=70),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板书:70+5=75)。

2、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么算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对于先算5+3=8,再算40+8=48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45+3,要先把5和3相加,

想一想,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从中你领悟出了什么道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列式解答。

共同交流。

四、检测完善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作业《补》24

教案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完成“想想做做”4-8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再现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4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

现什么?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形式:小猴跳方格)

比一比谁跳得快!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六题.(出示口算卡片)

2.“想想做做”第7题。

按要求填上符号,指名板演。

3、“想想做做”第8题。

学生完成表格。

出示小黑板指名板演。

说说你的收获。

四、反思总结

五、作业

《补》25

教案3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49-50页,完成“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学生利用直观情境,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一般的思维不一致,学生在解决的时候条件找不准,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可开心啦!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个玉米,另一只掰了15个。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你是怎样想的?

二、思索探索

1、猜一猜。

谈话: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

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书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交流共享

1、师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谈话: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提问: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

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五、检测完善

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作业:

《补》26

教案4

练习七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51页完成“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教学重点:

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口算为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再现

34+3 2+25 61+8

34+4 2+52 80+17 34+30 20+25 3+36

34+40 20+52 37+20

1、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4、独立完成计算。

5、交流答案。

二、基本练习

(一)65+30 4+52 60+13 53+20

56+3 25+4 31+6 20+35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二)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47+2○47+20 4+75○75+4

50+48○40+48 30+6○3+66

不计算,先估算一下,想想圆圈里应该填什么?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看看应该怎么填。再交流反馈结果。

三、综合练习

小男孩说:我要借5本《数学故事》。阿姨说:你借走5本后还剩33本。小番茄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

1、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什么?

2、试着解答问题,列式计算。

3、交流反馈。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吗?

作业《补》27

教案5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52-53页,完成“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是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春天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美丽,同学们,你们想出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假如你能口算对下面的题就带你们去春游: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

4、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思索探究

1、学习例1。

(1)媒体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述: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2)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作为?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作为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3)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投影仪上来摆一摆,拨一拨。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师: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

算方法。

板书: 45 - 30 = 15

40 5

10

2、学习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师:浏览完了一个景点,想不想再去游乐园乐一乐?那我们赶快上车吧!

(2)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3)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4)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5)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6)指名交流算发。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86-50=()

54-2=() 86-5=()

2、学做小司机(游戏)。

方法:把“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三组题分别写在三辆汽车上,指名口算(当小司机)算对了把车开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检测完善

1、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

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这堂课,你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你们肯定会边的越来越聪明的。

作业:

《补》28

教案6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完成“想想做做”4-8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再现

1、口算

76-60 85-70 93-50

39-8 67-6 49-5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基本练习

1、小青蛙跳远(游戏)

方法:做一棵苹果数,把以下各题分别写在每一个苹果上,指名口算,算对了,把苹果摘下,送给他。

48-40 59-40 75-40 64-40 86-40 97-40

48-4 59-4 75-4 64-4 86-4 97-4

2、“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6题:在○里填上“﹥”、“﹤”或“﹦”。58-4○58-40 75-30○57-30

69-6○96-6 82-50○72-40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吗?(没有计算)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7题

(1)出示图,要求学生说说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醒学生别忘记口答)2、“想想做做”第8题

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说说35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要怎么做?

学生列算式解答。

集体交流:进行口答。

四、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补》29

教案7 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55-56页,完成“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类似的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只要从总个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算出去掉的数量了。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6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二、思索探究

提问: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提问: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6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谈话: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来一起画图研究。题目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一共采了28个桃)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这28个桃。

(呈现图形)

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谁到图上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完成示意图)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

板书:28-6=22(个)

谁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指名口答。

3、反思揭示课题

谈话: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板书:总个数)6表示什么?(板书:剩下的个数)22表示什么?(板书: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巩固提高

三、交流共享

(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1、指定4名学生把这4道题分别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使全班学生对这4题都有一个大概

的印象。

2、组内分工,每人负责一道题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3、组内交流,要求人人说出自己负责的那道题是怎样想的,其余的学生注意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错及时纠正。

4、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对全班提问:这4题哪个同学还有不懂的?请举手提问。

在书上独立完成这4题。

6、在小组内检查订正,并要每人口头回答一道题目的问题。

四、检测完善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作业:

《补》30

教案8

练习八(1)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书57页,完成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再现

1、

59-3 76-5 92-60

59-30 67-5 38-4

95-30 67-50 72-20

观察一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八(1)

二、基本练习

1、第2题(推木箱)

小狗推木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口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