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

1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
10以内加减法说课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进行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单元说课。首先我从目标和内容两个方面谈一下课程标准:

一、说目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数学思考方面: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单元目标

(以上方面具体到1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的要求是:)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

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算式。

2、数学思考方面: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

义,形成数的概念,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

对应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

4、情感态度方面:通过自主探索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养成合作意识,体

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目标是通过内容来落实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一)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安排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四个单

元。要求能熟练认、读、写20以内的数,认识“>、<、=”含义,体

会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安排了认识图形和图形和位置两个单元,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三)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分类与比较和统计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四)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和《大蒜有几瓣》两个实践活动。加深对20以内数有关知识的理解,对分

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二:说教材(以上内容在青岛版教材中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例如: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我换牙了;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妈妈的小帮手;反映学校生活

的素材——快乐的校园、校校运动会;童话故事——走进花果山等。

2、密切情景之间的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模式,为学生留有尽可

能大的四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倡练习的多样化。结合情境图中,一般设计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引导性的问题;一类是隐性的,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

象,一般出现在情境图的下面,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

另外课本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解决的的问题或难度大、

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

5、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每个单元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等栏目,在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中培养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

(以上特点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单元得到了充分体现,下面我们

来看这一单元的结构安排)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课标要求,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从三个方面说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1、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习情境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鼓励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

3、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加减法的价值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其次,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本单元课程资源的开发:

《10以内的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数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是全册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对学生的评价建议:)

青岛版教材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问题意识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培养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专业,增强学生与教师、家长、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感情,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从小学习做人。

最后,希望我们的数学课堂快乐、高效。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联系实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以下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欢迎借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 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小学数学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欢迎大家借鉴! (一)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 面进行阐述, 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进行解读: 1.知识技能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 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 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 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10的加减法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和尝试法。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爱动、对有趣的情境充满好奇这一特点,结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几经研讨和修改。确定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我适时板演小动物图片,使其一一对应。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香蕉图片创设情境,小猴子和大象因为分香蕉发生了争执,引导学生根据小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适时强调: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上图口头编写两道减法算式题,要求语言完整,表达流畅。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发问题,自主探究。 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一定能够辨别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强调5和5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 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适时进行的,此处我会询问:从大象和小猴子分香蕉这件事中,

(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节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二)”本节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以后学生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在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例1、例2和“做一做”1、2题以及练习四的教学任务。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位1,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已有识知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情况,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三、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演示法:卡片显示和自主组合卡片,两式相加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2.启发式谈话法:列竖式计算更加直观的发现这节课的内容因此在学习中会更加的注意。 3.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说学法 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单纯的依赖于教师,对老师所教的内容进行,模仿和记忆,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再加上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强,因此在教学中应让他们自己自主探索。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陈俊丽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100以内的数的读写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读数、写数》说课稿 执教人:年月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3“100以内数的读、写”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读数和写数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了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是本课的重点。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掌握读数与写数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出100以内的数。 4、教学难点:理解数位意义,能正确读写出100以内的数。 二、说教法 本课时的教法和学法打算体现以下特点: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教具、课件等的演示

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三、说学法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像、操作等学习方法。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 小棒、教学课件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上课开始我先出示课件并表达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小棒,11根,20根,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不但会数还要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出示计数器并提问: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那11根小棒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写呢?20根小棒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写呢?让学生回忆计起计数器,并正确表示和解释11根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为新内容做铺垫。(二)新授教学。 我直接引入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图),有黄色、蓝色和红色。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思考。然后我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说课稿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有四个信息窗,这节我要阐述的是信息窗1,信息窗1呈现的是七星瓢虫在菜园里捕捉虫子的场景,以对话和信息牌的方式呈现了关于白菜、茄子和七星瓢虫的信息,本节内容是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这节是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为知识基础,它既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和发展,又是今后学习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大数加减计算的基础。 、 2、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确定: [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二、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二)学法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算理。因此我给学生的学法主要有: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启示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过程: (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经过农民伯伯的精心管理,菜地里的白菜嫩绿嫩绿的,十分旺盛,茄子也挂满了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可不知什么时候,有一股蚜虫偷偷潜入了菜地,他们蚕食着蔬菜,过着不劳而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张巨河学校刘淑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这个说课展示,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1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一部分教材中包括了对教材的分析,所占的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在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起着承上起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结合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准确,熟练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尝试法为辅的教学方法。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在授课中多创设情境,多引导,

多鼓励,力求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最后一部分,也是本节课重中之重,教学过程 围绕课标的特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灵活多样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课的开始,我们首先一起复习拍手儿歌,巩固练习,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接下来便创设情境,学习新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除了观察图画、解决问题外,我还加入游戏的练习,找朋友、这样便于对知识的深入巩固 最后让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然后我再加以总结概括。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知识脉络力求清晰,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一年级数学下册三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苏教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内容的表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本课元遵循这个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商场购物等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二)、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本课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实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根据具体情境使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设定: 据于以上的分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三个三位数连加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的算法,会用竖式准确计算。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实行估算.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班上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行问题探索,通过利用情境引出问题,调动学生大脑中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悦的气氛中实行学习,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实行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探寻。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引导订正,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叙述自己的思路,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 (一)、引入新课:先出示一个常识问题,让学生实行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这里特别注意引导后进生的学习,因为一开始就认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新知探究(师生互动活动):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然后师提问: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和小红提出的问题的?放手让学生实行初探,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即时肯定、引导拓展,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策略)同时,我协助学生把一些有用的问题引导归纳板书。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行小组讨论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时,我到学生当中,参加他们的讨论,指导后进的学生或小组,组织各小组实行交流、汇报、订正。 (三)教学效果测评:每一节课合理的精心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练习,对学生实行当堂知识水平测评,有利于我们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反馈学生获取信息。所以,我设计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整理和复习第三题及练习十第二题,同时对后进的学生实行辅导、鼓励。 (四)板书设计与练习:在板书中我重点示范加法竖式,这是一种常用的经典的笔算方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docx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2-33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个,旁边又放了4个桃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1、筐里有30个桃子,筐外有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一共有34个桃子,筐里放了30个桃子,问筐外有多少个桃子?3、一共有34个桃子,旁边放了4个桃子,问筐里有多少个桃子?)然后教师选择30+4和34-30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然后结合这两道算式向学生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告诉学生每个小朋友都有名字,当然我们数学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们想和它交朋友的话,就一定要记住它的名字。让学生了解: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里是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学习中注意经常使用,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求不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4=34和34-4=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4 就是把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情景图猴子吃桃子,谁能说一说每个猴子有几个桃子,各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㈡探索新知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出示物图)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和学生自主实践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2、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 3、寻找“0”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体会0的计算 我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集体交流不同想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十分重要。学生是带着热情与好奇走进教室的,他们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学些什么,该怎样学。所以,第一堂数学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里的一些场景,组成一幅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安排的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法表示每一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看”与“数”是了解生活中现象和事物的手段,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上述活动中还要进行初步的课堂常规教学。 教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种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是1台滑梯、2架秋千、3匹木马、4架飞机、5只蝴蝶、6只鸟、7朵花、8棵树、9个气球、10个小朋友。学生要在这一部分里充分开展观察和数个数的活动。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其相应的圆点图。每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都是从综合场景图里分离出来的,圆点图里的小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在这一部分里开展表示物体数量的活动。下面就“数一数”的教学提出三点建议。 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画,适当指导观察要领。 几乎所有学生在幼儿时期都进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一、二、三、四……他们完全不理解这些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让学生在儿童乐园里数数,把“物”与“数”对应联系起来,初步感受“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所以,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是教材提倡的数数方式。 场景图里,有些物体的个数较少,有些物体个数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很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点隐蔽。教材在场景图里的这些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教学时,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各种物体分别在哪里,带领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地观察。不仅了解图画里的内容,还学习观察的方法。 了解图画内容以后,应安排学生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对学生来说,数量较少并且比较集中的物体容易数,数量较多或者有些分散的物体难数。尤其是得出鸟的只数、小朋友的人数,可能会有障碍。要指导学生有次序地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如用食指或铅笔尖指着图画里的物体逐个地数,先上后下、从左往右地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渗透数学思想。 十幅小图是从综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教材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认数教学要在第五单元才进行,在学生认数之前,不宜用数字表达物体的个数。二是物体有几个就画几个圆点表示,物体个数与圆点个数相对应,渗透了对应思想。三是圆点作为一种符号,它只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是一次认识上的抽象,渗透了符号化思想。用圆点表示物体个数

万以内加减法二说课稿

万以内加减法(二)复习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我们团队赛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加减法(二)》复习课。 2、教材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所以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新老教材的对比(ppt),我们不难发现,调整后,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更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教学,其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是学生在练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所以我们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主要围绕“忆理”、“辨析”、“讲练”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分散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整体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增强应用意识。 3、学情分析 复习课注重梳理,并不是凭空的梳理,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缺什么?基于此,我们在上个星期五对柳市二小三(4)的学生,专门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前测调查。设

计了以下几道题。(ppt)调查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ppt),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问题集中在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及估算的应用上,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学龄特点,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通过回忆整理,构建万以内加减法完整的知识网络,沟通知 识间的联系。 2、通过查漏补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意识,培养数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万以内加减法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与应用。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与复习课的特点,我们团队设计以下三大板块:第一环节:回忆整理,构建网络。 第二环节:错例分析,查漏补缺。 第三环节:多层练习,内化提高。 具体如下: 第一环节:回忆整理,构建网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 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 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出示三个纸盒)教师说:“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东西,想不想知道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谁能打开并说说用哪个数来表示它?”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㈡探索新知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出示物图)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2、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 3、寻找“0”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 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体会0的计算 我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集体交流不同想法。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青岛版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加减法》,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78至79页的例1。 2、教材简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计算。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其竖式计算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知识迁移,但是对于本节课中小数末尾的0是否可以舍去以及小数的位数不同如何计算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4、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加减计算的计算方法,会通过竖式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共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设置情境,练习实践

说课稿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说课 城关小学 执教:李勤 2011年5月

“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相关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答的数学和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解答,还能自己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1、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说教学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②一幅教学挂图③答题卡15张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三、说教法: 1、特意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3、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迁移运用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说学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主发现、操作体验、合作交流等环节,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设计如下三部分展开教学。 (一)激趣导入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说课稿:认识万以内的数【新版】

《认识万以内的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大数》中万以内数的认识。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本课教材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有关生活中的大数信息、课件,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三、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感官、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10 的加减法》说课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 的组成并且通过 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 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 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 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 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 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 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 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 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 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 10 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 .正确计算10 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 的联系 3 .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 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 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 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 10 的组成”的接力赛.师: ()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 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 些小朋友可以分成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 个小朋友和右边7 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 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 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 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些算式(生:6+ 4= 10-6 = 4+ 6=10 -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 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 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 个小朋友所以6+4=10;(2) 因为10 可以分成6 和4 所以6+ 4=10;(3)因为6+ 4= 10 所以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