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临床病例

病生临床病例
病生临床病例

病理病例分析题

病理病例分析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 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 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右足趾变黑、坏死。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 1、有哪些病变

病例分析——肺结核

`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核病一、概述 1.概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诊断要点 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 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病原学检查 ①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 ②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③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 2)影像学检查 ① X线胸片 文档Word `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湿疹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湿疹 王某某,女,56岁,周身皮疹两周,瘙痒,易溃破,夜间发红,口干, 乏力,大便稀,纳少,舌暗苔薄白,脉沉细。自服防风通丸,服后皮疹有所收敛,但腹泻明显。诊为湿疹、证属肺脾气虚,湿毒侵淫,治宜补气健脾,化湿解毒。方选补中益气汤,具体用药如下:黄芪30g,白术10g,陈 皮14g,党参14g,当归10g,柴胡14g,升麻6g,甘草10g,白花蛇舌草30g,川木通10g,生石膏30g,野菊花30g,勾丁30g,金钱草30g,白鲜皮14g,僵蚕10g,地龙10g,虎杖14g。7付,水煎服,每日1付。一周后来诊,皮疹明显收敛,新发较少,以腿部为主,全身皮肤干燥、发痒,食量增加,体力较前好转,舌暗苔薄白,脉沉细。 按: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湿疹属中医学“疮”“癣”“风”等病证范畴,中医对湿疹的认识较早,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诸病源候论?湿癣候》说:“湿癣者,亦有匡廓,如虫行,浸淫、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是其风毒气浅,湿多赤少,故湿癣也。”由于湿性黏滞,故湿疹病程较长,经久不愈,是临床颇为难治的疾病之一。湿疹是因禀赋不耐,加之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邪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湿性重浊、黏滞、易变,

精品文档 导致湿疹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则可浸淫成疮,而发为湿疹。米老师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益肺,脾胃健运,贝y湿亦去,配伍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钱草、虎杖、白鲜皮以清热燥湿,佐以川木通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解。更用勾丁、僵蚕、地龙、疏风散邪,即“风胜湿。”之意,从而使内困之湿邪尽去,湿疹自然消退。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 字): 签名: 年月日 精品文档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

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 患者,男,45岁,患糖尿病10余年,昏迷状态入院。体检:血压90/40mmHg,脉搏101次/分,呼吸28次/分。 血常规:MCV 75fL、HCT 0.65L/L,其他未见异常。 生化检验:血糖10.1mmol/l、β-羟丁酸 1.0mmol/L、尿素8.0mmol/L、K+ 5.0mmol/L、Na+ 160mmol/L、Cl- 104mmol/L;pH 7.136、PaCO2 30mmHg、PaO2 75mmHg、BE -18.0mmol/L、HCO3-9.9mmol/L、AG35mmol/L;尿:酮体(+++),糖(+++),酸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经静脉滴注等渗盐水,以低渗盐水灌胃,静脉滴注胰岛素等抢救措施,6小时后,病人呼吸平稳,神志清醒,重复上述检验项目测定,除血K+为3.4mmol/L偏低外,其它项目均接近正常,临床以慎重地补钾,并适当减用胰岛素继续治疗。数月后,病人病情得到控制。 讨论题: 1、该患者是否发生了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该患者的血气变化如何分析? 3、如何解释该患者血K+的变化?

心功能不全病例讨论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血压220/110mmHg,平时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O号等药物,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患者男,80岁主诉:反复胸闷,憋气10年,加重伴喘息1周现病史:患者10年前因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梗,住院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2月后因受凉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胸痛,无喘息,伴轻度胸闷、气短,无心悸,无双下肢水肿,无夜间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心功能不全”,经治疗好转。此后,间断服用地高辛、利尿剂。10年间反复出现胸闷、憋气,多于快走或一般家务劳动时出现,时伴咳嗽、咳白黏痰,偶有双下肢水肿,平卧困难,经休息、口服地高辛、速尿等药物后可逐渐缓解。 半月前,进食后出现右肋下疼痛,为隐痛,无放散,伴恶心,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差,自觉尿量减少1000ml/日。患者未予诊治。一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喘憋、夜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咳嗽,咳黄色黏痰,痰中少量血丝,无发热。患者自服地高辛、速尿后效果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弱,食欲差,尿量减少,睡眠欠佳。一天前来医院急诊。 体检:体温:36.3℃呼吸:25次/分脉搏:90次/分 BP:120/90mmHg

病生病例分析

1. 水电解质紊乱---水钠代谢障碍 男性,40岁,呕吐、腹泻伴发热、口渴、尿少4天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2℃,血压110/80mmHg,汗少、皮肤粘膜干燥。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mol/L ,尿比重>1.020. 立即静滴5%葡萄糖溶液2500mL/d和抗生素等。2天后体温尿量恢复正常,但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头晕、肌无力等症状。浅表静脉萎陷,脉搏110次/分,血压72/50mmHg,血钠120mmol/L,血浆渗透压250mmol/L,血钾3.0mmol/L,尿比重<1.010. 思考题:1.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解释其临床表现(口渴、尿少、汗少、粘膜干燥, 治疗后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头晕、肌无力的 病生基础。 治疗前:高渗性脱水。 依据:1.病因:呕吐腹泻(经消化道丢失体液) 2.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发热、口渴、尿少、血压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10/80mmHg,汗少、皮肤粘膜干燥 3.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mol/L ,尿比重>1.020. 临床表现的病生基础:口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渴中枢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尿少: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ADH释放; 汗少、皮肤粘膜干燥:汗腺细胞脱水、脱水热 治疗后:低渗性脱水。 依据:1.病因:? 2.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头 晕、肌无力等症状。浅表静脉萎陷,脉搏110次/分, 血压72/50mmHg 3.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20mmol/L,血浆渗透压250mmol/L ,尿比重<1.010. 临床表现的病生基础: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低渗液向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头晕:外周循环衰竭。血容量减少,脑灌注不足 肌无力:?血量不足,且低钾 2. 水电解质紊乱---钾代谢障碍 5岁男孩,脓血便8天,高热3天,食少,多饮多尿,近两天乏力, 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神志不清,口唇发绀,腹膨隆,肠鸣音消失, 四肢呈弛缓性瘫痪。血钠140mmol/L,血钾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培训资料

名词解释 1、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称为感染后免疫。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方式,到达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食物、苍蝇、手、吸血节肢动物、血液、 3、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4、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6、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7、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8、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 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9、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10、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11、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12、稽留热:体温39C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C,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13、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亦称为传染。 14、散发:是指某些传染病散在发生,其发病率是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15、流行:是指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论述题 1 、试述传染病的预防: 1 、答案要点: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 节来采取措施,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①管理传染源: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参考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或预防、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或隔离或教育、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 5 分)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及答案

1、患者,女,28岁。右足趾间瘙痒伴丘疹、水疱1月余,未给予治疗,昨日突发右侧足背、小腿红肿、疼痛。体检:T38.5℃,右足趾间针头大小丘疹,水疱伴轻度糜烂;右足背至胫前大片红斑、肿胀,紧张发亮,皮温高、触痛,右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左腿正常。WBC 12.5×109/L,N85%。 1)最有可能的诊断(丹毒) 2)可以通过哪些检查确定诊断(血常规皮损真菌学直检) 3)首选的治疗全身治疗: 青霉素,480万单位静脉点滴,每日2次。 局部治疗:0.1%依沙丫啶溶液湿敷。 2、患者,男,67岁。右侧胸部出现水疱伴剧烈疼痛4天。现病史:患者4天前,于右侧胸部开始出现疼痛,而后相继起红斑及水疱,沿肋间分布,未超过正中线,皮损破溃、糜烂,局部脓性分泌物;剧烈疼痛,夜不能寐。 1)最有可能的诊断(带状疱疹) 2)拟定治疗方案(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处理)抗病毒:阿昔洛韦,每次200~800mg,每4小时一次,一日5次,连用7~10天。也可用伐昔洛韦 镇静止痛:口服去痛片;睡前服用地西泮或安定5.0mg。肌注或口服VB12及VB1 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30~40mg/d 理疗中医中药内服龙胆泻肝丸 3、患者,女,30岁。全身泛发皮疹伴发热6天。患者6天前因咳嗽、流涕,自服阿莫西林、板蓝根冲剂等药物,6天前出现皮疹,渐泛发全身,伴发热、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既往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查体:全身泛发红斑、部分呈靶形损害,对称分布、以四肢伸侧为主,口腔黏膜糜烂。 1)最有可能的诊断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性皮炎(阿莫西林过敏) 2)首要的处理措施停止服用致敏药物,控制感染。内服: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200~400mg ,或地塞米松10~20mg ,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待全身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及时选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外用: 皮肤损害: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剂。口腔粘膜损害:复方硼砂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忌辛辣腥。 4、患者,男,18岁。全身瘙痒半月余,当地医院拟皮炎或湿疹治疗无效,且皮损加重,夜间瘙痒明显。查体:全身以腹部、大腿内侧为主,散在分布针头大小红色或皮色丘疹,部分结痂少许渗出,手指间渗出明显;阴囊、包皮可见散在结节。家中多人出现类似皮疹。 1)最有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疥疮) ;依据:夜间瘙痒明显,家庭多人被传染,皮损部位外阴。 2)拟定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治疗:10%硫磺软膏外用洗澡后用该药涂抹全身皮损处无皮损也涂,早晚各一次,连用3—7天。用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用药结束后次日洗澡,换下衣服烫洗灭虫。家庭成员应同时治疗,治疗后观察两周如有复发应重复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56 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 T36.5 ℃, P96 次/ 分, R18 次/ 分, Bp130/70mmHg ,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 次/ 分,律齐,心尖部Ⅱ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化验: Hb75g/L ,RBC3.08× 1012/L , MCV76fl , MCH24pg ,MCHC26% ,网织红细胞1.2% , WBC8.0 × 109/L ,分类中性分叶69% ,嗜酸3% ,淋巴25% ,单核3% , plt :136 ×109/L ,大便隐血( + ),尿常规( - ),血清铁蛋白6μ g/L,血清铁50 μ g/dl ,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8 分) (一)诊断 1. 缺铁性贫血 2. 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 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 + );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 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

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 5 分) 1. 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 慢性病性贫血 3. 海洋性贫血 4.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4 分) 1. 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 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 血清癌胚抗原CEA ) 4. 腹部B 超或CT 四、治疗原则( 3 分) 1. 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 补充铁剂 3. 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35 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查体: T38 ℃, P96 次/ 分, R20 次/ 分, Bp120/80mmHg ,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 + ),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 次/ 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化验:Hb82g/L ,网织红细胞0.5% ,WBC :5.4 × 109/L ,原幼细胞20% ,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 A-1. 李×, 女, 18岁, 因发热5天后皮肤巩膜黄染6天, 于2002年4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4月4日受凉后发热, 体温39℃左右, 伴有头痛, 咽痛, 身痛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 及胃病, 给以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 5天后热退, 精神食欲稍好转, 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 病后大便稀, 无粘液, 无明显里急后重感, 近二日大便呈黄白色, 病后小便呈黄色, 渐变为浓茶样, 量中等, 无皮肤搔痒及咳嗽吐痰等症状, 无出血似倾向。 既往体健, 其母HBsAg (+), 无长期服药史, 未到过湖区。 查: T 37℃, P 70次/分, R 20次/分, BP 100/70mmHg, 发育营养可,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皮肤未见出血点, 蜘蛛痣,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 肝在肋下1.5cm, 质软, 压痛, 表面光滑, 脾可及0.5cm, 质软压痛, 胆囊区无压痛, 肾区无叩痛, 膝反射存在, 病理征(-)。 化验结果: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正常, 尿胆红素(+), 尿胆原(-) 大便常规正常, 肝功能: 总胆红素84μmol/L, 直接胆红素60μmol/L, ALT>200u/L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 3. 试写出本例的治疗原则(包括隔离, 饮食, 药物)

A-2. 王×, 男, 12岁, 学生, 宁乡县人, 因突起发热头痛、呕吐2天, 于2002年3月15日上午入院。患者于3月13日出现畏寒, 发热, T 39℃, 头痛, 呕吐二次, 为胃内容物。当日坚持上完课, 次日仍发热, 头痛加剧,呕吐频繁, 精神差, 晚上到卫生院检查: BP14/6KPa, T39.5℃, P112次/分,R 30次/分, 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 压之不褪色, 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征, 腹软, 肝脾未扪及, 克布氏征(+) 血象: WBC 18.4×109/L, N 0.86, L 0.14, 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来协助诊断? 3. 本例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B-1. 患者男性, 44岁, 干部, 因不规则发热8天于2002年3月14日入院。3月6日上午突起腹痛, 位于脐周。呕吐二次, 稀便, 4-5次/日,当晚寒战, 高热(42℃), 次晨神志不清, 血压下降,当地医院疑为败血症引起中毒性休克。治疗后,3月8日血压恢复正常, 唯仍有驰张型或不规则高热、畏寒, 腹部持续隐痛, 偶有呕吐, 大便1-2次/日, 黑色。曾用多种抗菌素,考的松激素治疗无效。平素体健。 体查: T 40.2℃, P 124次/分, R 28次/分, BP 90/60mmHg,重病容, 神清, 皮肤巩膜不黄, 咽充血,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肝脾未扪及, 脐右侧有局限性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WBC 16.2×109/L, N 0.80, L 0.20, 尿常规(-),大

皮肤病分类

皮肤病分类 一、皮肤病的种类 皮肤病常见分类和症状: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夏天炎热而潮湿,以足癣为代表的各类皮肤病很容易发作,但夏季也恰恰是治疗皮肤病的大好时机。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付皮肤病,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将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减到最小、费用降到最低。 据介绍,夏季最多见的皮肤病包括足癣、甲癣等足部真菌病和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认为足癣等皮肤病迁延难愈,因此放弃了治疗。对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足癣等真菌性疾病有可

能引发淋巴管炎、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科学研究表明,皮肤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每年的4~9月。“因为秋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下的细菌自我保护力较强,会对药物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影响。相反,在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夏季,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 二、皮肤病的症状 黄褐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是生完宝宝的女性朋友会被黄褐斑困扰,那么出现黄褐斑怎么治疗呢?其实黄褐斑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例如常见的饮食就可以辅助治疗,然后再加上药物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症状主要是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包括常见的夏季皮炎、隐翅虫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皮炎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脱发是头发脱落的现象。引起脱发的原因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脱发指头发正常的脱落。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作业一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1 患儿刘某,男,1岁半,腹泻5天,近2天来加重,于1997年8月7日入院。据患儿母亲说:患儿于5天前,因饮食不当出现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每日6~7次,近2天来加重,每日大便十余次。伴有呕吐,每日3~4次,吐物为乳汁,不能进食,并有口渴、尿少、腹胀、气喘等症状。 体检:T 39℃,R 34次/分,BP 10.7/7.5kPa(80/56mmHg)。患儿发育、营养欠佳,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皮肤呈大理石花纹,全身肌肉弛缓,呼吸深快,张口呼吸,唇围发绀,皮肤紧张度下降,弹性减退,皮下脂肪减少,两眼凹陷(前囟下陷),心跳快而弱,肺无异常所见,腹胀,肠鸣音减退,腹壁反射减弱,膝反射迟钝,四肢发凉。 化验:RBC 5.1 ×10 12 /L,Hb 140g/L,WBC 1.98 ×10 9 /L,N 80%,L19%,M 1%,血清K+ 3.3mmol/L,Na+ 140mmol/L,pH 7.20,BE–5mmol/L,AB 18mmol/L,CO 2CP 17.1mmol/L(38Vol/dl),PaCO 24.4kPa(33mmHg),大便为水样便,无脓血,小便400ml/24h。 入院后在输液时发现静脉萎陷,当输入500ml葡萄糖盐水后情况稍有好转,但当晚8时体温又升至39.8℃,患儿出现惊厥,又发生腹泻、呕吐多次,先后补液1000ml,同时加入11.2%乳酸钠及10%KCl,并给予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物,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反射恢复,大便次数减少,呼吸正常,心律整齐。pH 7.4,AB=SB=23mmol/L,BE 2mmol/L,CO 2 CP 27.5mmol/ L,住院一周后出院。 思考与讨论: 患儿发生了什么类型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依据是什么?出现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 答:发生了等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卷1: 一.1.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①夏季发病,急性病程,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②查体:高热,血压低,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3.①急性阿米巴痢疾;②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③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4.①粪培养+药敏试验;②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③血常规+生化,肠道病毒检测;④特异性核酸检测;⑤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 5.①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匹美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②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退热及物理降温;④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二.1.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①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②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③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④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血HBsAg(+); 3.①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②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 4.①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②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CMV、EBV标志物检查;③甲胚蛋白(AFP)监测;④腹部B超或

CT;⑤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5.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降酶、 退黄对症治疗;③补充维生素。 卷2: 一.1.水痘; 2. ①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②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③头颈部及 躯干红色斑丘疹及水疱,可见溃破,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可见水疱; ④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①麻疹;②风疹;③猩红热;④药物疹或手足口病; 4.①疱疹刮片;②病毒分离;③血清学检查; 5.①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②避免皮肤 抓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③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 ④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二.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 2. ①患者症状: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②查体:巩膜黄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区叩击痛(+);③辅助检查:肝功能异常,EB 病毒(+); 3.①肝炎;②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③伤寒; 4.①肝炎病毒检查;②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性质分析;③血培养; 5. 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抗病 毒、保肝治疗;③加强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外科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一) 女性,48岁,间歇性右上腹痛3个月,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嗳气,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曾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近2天,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体检: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4/9kPa。皮肤及巩膜黄染,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压痛,肝区有叩击痛。白细胞15×109/L,N 。 问题:1、本病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诊断依据是什么 3、如何进行下一步检查 4、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1、初步诊断:(1)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2)胆囊结石 2、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2)间歇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不伴畏寒、发热及黄疸。(3)近期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及黄疸。(4)无休克表现及精神症状(5)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压痛,肝区有叩击痛。(6)血象升高。 3、进一步检查:可选择B超检查,可了解肝、胆情况,尤其是胆囊有无结石及结石大小,注意检查胆总管结石。 4、治疗原则: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VitK、VitC以及护肝治疗等。待急性发作后择期手术治疗。如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局部炎症和全身感染较严重时,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选择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病例分析题二:(8分) 女性,28岁,右上腹痛3周,畏寒、高热5天,无皮肤及巩膜黄染。体检:体温℃,脉搏106次/分,血压15/9kPa。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肋下1㎝,剑突下2㎝,质软,有触痛。肝区有叩击痛。白细胞12×109/L,N 。ALT 80U/L,ALP 20 U/L,TBIL 17μmol/L。B超示肝外胆管及右肝管不扩张,未见结石影像。左肝内胆管扩张,有光团反射伴声影。 问题:1、本病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诊断依据是什么 3、如何治疗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试题 一、病例思考(水电) 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 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 329mmol/L。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 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 失,心衰明显改善。 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 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 335.7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 葡萄糖盐水。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 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 330mmol/L。 讨论题: 1、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 2、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 3、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 二、病例思考(酸碱) 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请分别 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 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 8.9kPa(67mmHg),[HCO-

病例分析部分——传染病

病例分析部分——传染病 考纲要求:病毒性肝炎(甲、乙、丙★)、细菌性痢疾、艾滋病★、流行性脑膜脊髓炎★。 技能不考,但笔试要求的。 结核性脑膜炎、乙脑,可以写在鉴别诊断中。 工具箱——传染科常用检查项目 一般常规检 查 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氨、电解质),凝血,血气,粪便常规、粪隐 血试验,尿常规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流式细胞仪CD4+细胞计数 病原学检查 血 HAV、HBV、HCV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检查、HIV RNA,肠道病毒,瘀 点涂片 粪便粪便找虫卵、细菌培养、阿米巴滋养体 脑脊液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头颅CT/MRI检查 工具箱——传染科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饮酒、注意饮食、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因治疗 病毒性肝 炎 抗病毒 痢疾首选氟喹诺酮(根据药敏调整)、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HIV 抗HIV治疗(鸡尾酒疗法),SMZ抗PCP,抗真菌治疗 流脑大剂量青霉素、三代头孢(头孢曲松) 对症治疗 腹水限钠、利尿、输注白蛋白,穿刺抽液 保肝保肝利胆、降酶、退黄 高颅压降低颅内压 支持治疗 病毒性肝炎

一、诊断公式 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AV(+)+粪口传播+乏力纳差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BV(+)+母婴传播+乏力纳差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CV(+)+血液传播+乏力纳差 二、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依据 1.甲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1)血清抗HAV-IgM阳性 2)病程中抗HAV-IgG有四倍以上增长 3)粪便中检查HAV颗粒、抗原或HAV-RNA 4)血清中检测出HAV-RNA 2.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注意考试中可能考察急性乙肝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DNA阳性 3)血清抗HBc-IgM阳性 4)肝内HBcAg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3.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血清HCV-RNA或抗HCV阳性。 例1 男性,18岁。发热、乏力、厌油腻食物2周,皮肤、巩膜黄染1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厌油腻食物、食欲减退、恶心,发热,体温最高38.3℃,服用退热药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有时感右上腹部不适,无畏寒、寒战,无皮肤瘙痒,无咳嗽、咳痰。一周前家人发现其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呈浓茶水样。发病以来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1个月前曾在“大排档”生食海鲜。无输血史,无疫区居住、旅行史,无慢性肝病家族史。 查体:T 36.7℃ P 82次/分 R 18次/分 BP 120/80mmHg。皮肤和巩膜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无肝掌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压痛(+),肝区叩击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 425U/L,AST 160U/L,TBil 129μmol/L,DBil 92μmol/L,ALB 45g/L。血常规 Hb 126g/L,WBC 5.2x109/L,N 0.65,L 0.30,PLT 200x109/L。尿胆红素(+),尿胆原(+)。抗HAV-IgG和抗HAV-IgM均(+)。 一、初步诊断3分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仅答“甲型病毒性肝炎”得2分)3分 二、诊断依据6分 1.1个月前有生食海鲜史,急性病程,既往体健。1分 2.症状:有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伴发热、右上腹不适、尿呈浓茶水样。 1.5分 3.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大,肝压痛和叩击痛(+)。 1.5分 4.实验室检查: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抗HAV-IgG 和抗HAV-IgM 均(+)。 2 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戊肝) 1.5分 2.梗阻性黄疸 1.5分 3.溶血性黄疸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网织红细胞,肾功能,血电解质。1分

生化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 病例1:某男,72岁,15年前无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 未予治疗。4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180/100mmHg 1年前双下肢间断浮肿。6年前出现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无发热发冷,无尿急、尿频尿痛,大便正常。 请你根据以上病史列出有关生化检验项目,并推测预期结果,解释有关指标变化。 生化实验室检查: 尿GLu(+2),尿Pro 定量403. 2m"24h (正常<150) 血Rt WBC 5 . 54*109/L, Hb ll7g /L, PTL 56*10 9/L 糖尿病监测:果糖胺Fruc 290. 9 ^ 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lc5 . 0%(2.4 —4.6),血糖定量8. 58mmoJ/L。 肝功正常,肾功:Urea 8. 41mmofL, Cre 92 mol/L, Ua 297mol/L。血脂:Chol 3 . 64mmofL, TG 1. 12mmo/L, HDL-Ch 0 . 94mmoJZL, LDL-Ch2. 06mmo)/L。

讨论题:1.解释生化结果。

病例1: 印象:糖尿病(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 诊断标准: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多尿、多饮和无原因体重 减轻等),同时随机血糖浓度A 200mg/dL(11.1mmol/L)。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FPG > 7.0mmol/L (126mg/dl)。 3. 口腹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h-PG) > 11.1mmol/L (200mg/dL)。 分型:特点:1型: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少年。 ②起病较急。 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曲线呈低平状态。 ④(3细胞的白身免疫性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多可检出白身抗体。 ⑤治疗依赖胰岛素为主。 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⑦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别与HLA某些基因型有很强关联. 2型糖尿病特点: (1) 典型病例常见40岁以上肥胖的中老年成人,偶见于幼儿。 (2) 起病较慢。

病例分析 上课

病例一: 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热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90年11月19日进院,发病前8天有跌进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病程记录:进院后用青霉素治疗,大便呈果酱色,腹痛加重,23日出现全腹痛伴肌紧张,立即剖腹探查,查见右下腹有一炎性肿块,盲肠坏疽有3cm×2cm 的穿孔灶,阑尾已坏疽脱落,术后未用抗阿米巴药治疗,因治疗无效手术后46小时死亡。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 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 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 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 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 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 [分析] 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进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进肠腔的大滋养体数目未几,很有可能漏检; 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 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5.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以触杀机制溶解组织,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常在结肠粘膜见到散在多发的溃疡口,又称虫咬样溃疡。侵进组织的滋养体向纵深发展可突破粘膜肌层,在粘膜下层向四周扩展形成口小底大的典型阿米巴溃疡。重症患者,粘膜下层的病灶可相互融合而遭致阴道粘膜脱落,形成大面积溃疡,甚或穿孔。 6.侵进组织的阿米巴大滋养体在粘膜下层大量增殖,侵及肌层和浆膜层而致穿孔。 儿童肠壁较薄也是该病例易以穿孔的原因之一。

病例分析部分——传染病

病例分析部分——传染病考纲要求:病毒性肝炎(甲、乙)、细菌性痢疾。 工具箱——传染科常用检查项目 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氨、电解质),凝血,血气,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尿常规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病原学检查血HAV、HBV、HCV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检查、肠道病毒粪便粪便找虫卵、细菌培养、阿米巴滋养体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饮酒、注意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抗病毒 痢疾首选氟喹诺酮(根据药敏调整)、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对症治疗腹水限钠、利尿、输注白蛋白,穿刺抽液保肝保肝利胆、降酶、退黄 支持治 疗 病毒性肝炎 一、诊断公式 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AV(+)+粪口传播+乏力纳差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BV(+)+母婴传播+乏力纳差 二、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依据 1.甲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1)血清抗HAV-IgM阳性 2)病程中抗HAV-IgG有四倍以上增长

3)粪便中检查HAV颗粒、抗原或HAV-RNA 4)血清中检测出HAV-RNA 2.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注意考试中可能考察急性乙肝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DNA阳性 3)血清抗HBc-IgM阳性 4)肝内HBcAg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例1 男性,18岁。发热、乏力、厌油腻食物2周,皮肤、巩膜黄染1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厌油腻食物、食欲减退、恶心,发热,体温最高38.3℃,服用退热药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有时感右上腹部不适,无畏寒、寒战,无皮肤瘙痒,无咳嗽、咳痰。一周前家人发现其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呈浓茶水样。发病以来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1个月前曾在“大排档”生食海鲜。无输血史,无疫区居住、旅行史,无慢性肝病家族史。 查体:T 36.7℃ P 82次/分 R 18次/分 BP 120/80mmHg。皮肤和巩膜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无肝掌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压痛(+),肝区叩击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 425U/L,AST 160U/L,TBil 129μmol/L,DBil 92μmol/L,ALB 45g/L。血常规 Hb 126g/L,WBC 5.2x109/L,N 0.65,L 0.30,PLT 200x109/L。尿胆红素(+),尿胆原(+)。抗HAV-IgG和抗HAV-IgM均(+)。 一、初步诊断3分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仅答“甲型病毒性肝炎”得2分)3分 二、诊断依据6分 1.1个月前有生食海鲜史,急性病程,既往体健。1分 2.症状:有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伴发热、右上腹不适、尿呈浓茶水样。 1.5分 3.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大,肝压痛和叩击痛(+)。 1.5分 4.实验室检查: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抗HAV-IgG和抗HAV-IgM 均(+)。 2 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戊肝) 1.5分 2.梗阻性黄疸 1.5分 3.溶血性黄疸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网织红细胞,肾功能,血电解质。1分 2.凝血功能。1分 3.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 1.5分 4.腹部B超。 1.5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注意休息,清淡、高热量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 1.5分 2.保肝、降酶、退黄治疗。 2.5分 例2 男性,35岁。乏力、纳差、恶心2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纳差、恶心、厌油腻饮食,食量约为平时一半,时有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发病以来,精神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