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给文章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指导学生给文章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指导学生给文章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指导学生给文章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掌握分段的一些技巧,只有这样阅读能力才可以提

高。在这里我提供几种划分的方法:

①按时间顺序分段。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分段,课文是

以时间的推移展开的,就指导学生抓住那些表示时间概念

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分段。常见的除了岁、载、

春、秋、春秋、早晨、中午、晚上等词语,还有表示具体

时刻的词。

②按地点(空间)变换分段。如果课文是按地点转移的顺序

展开的,就着力指导学生抓住那些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或

句子进行分段。如课文《颐和园》,全文是根据作者游览的

顺序,按照地点(位置)变换: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

组织材料,安排段落的。

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提示指导学生懂得,如果课文

是以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过程展开的,就可

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如《蚁国英雄》这篇课文,讲的

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成

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可以按

事情的起因(草丛起火)---经过(蚁团被围)---高潮(扭团突围)---结局(突围成功)来分。

④按文章结构特点划分。常见的如“总——分”或“分——总”可分两大段;有的是“总——分——总”,可分三

部分。前者如《苏州园林》:“总”——苏州园林是我国各

地园林的标本,“分”——分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

树木等的布局特点。后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抒情议论,赞美志愿军战士优秀品质,“分”——三个

典型事例,“总”——抒情议论,再次赞美志愿军战士优

秀品质。

⑤按事物变化分段。如课文《火烧云》,4—6自然段的每一个自然段作者是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

叙述的。

⑥按思想情感变化划分。如:《番茄太阳》一课,“我”心

情的变化是: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那就可以分为段:第一小节第一段;第二到四小节第二段;第五到

第七小节第三段;第八到第十四小节第四段;第十五到第

十七小节第五段。分为五段。

⑦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给文章划分段落。中心句(段)概

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

就一目了然了。如《李时珍》一课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

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

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学医”和

“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

便可清晰地将课文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几

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

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

⑧根据课文题目分段。小学课本里所选的课文一般说来都

比较典型,而课题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提示了文章的重点;②人物;③事情;④时间;⑤地

点。对文章进行分段的时候,不可忽视课题提供给我们的

这些信息。

例如《捅马蜂窝》一文的课题:①重点:围绕捅马蜂窝记叙的一件事;②事情:捅马蜂窝;③人物:没有直接点出,

但一阅读,就知道有主要人物--“我”和爷爷。可以看出,捅马蜂窝的事自然是一个内容,作为一个部分是不会

有疑问的,其余的部分讲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另一个部分。

这样文章的结构就清楚了。

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文章分段。如;四下《燕子》这篇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

了许多乐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时

的样子。第四自然段是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时的样子。

在学生能准确地分好段的基础上,如何给段落概括段意

呢?所谓段落是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组成的。因此,写事、

写人这两种体裁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把一个事情过程的意思,也就是每段内容意思用简洁语

言概括出来。因此,可以这样的模式来尝试概括段意:谁

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

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

概括。基本模式是:什么怎么样,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

完整。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的要求有三点:其一是反映本段的主要内容;其

二是表述段意的语言应力求简单明确;其三是各段段意连

起来能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再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抓住这些自然

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分析比较,考虑它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和

作用,找出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关系的内容;最后将次要的

内容舍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段落的中心,这就是段

落大意了。需要注意的是:⑴要从内容角度概括,而不要从思想角度概括。即不能写成这一段说明了什么。⑵

不要写成提纲式。如“原因、经过、结果”。⑶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不能是词组或疑问句。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摘下来,这种“摘句法”是概

括段落大意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地说有中心句,

总起句或小结句的段落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

中,采用“换、改、补、并、拆、缩”六字法对所摘的句

子进行整理,收效较好。

(1)、换。有些中心句往往用名称代词回答谁或是什么,

在摘句时,需补上文中具体的人名、物名或地名等等。

如:《爱迪生》中第四大段的中心句,“他没有被危险所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摘下来做段意时,应将“他”

换为“爱迪生”,这样才明确。

(2)、改。有些中心句为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往往用

反问句来表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应从两个方面

改:①改变句式,就是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②改换个别词

语,使句子通顺。如《海上日出》末段的中心句:“这不是

伟大的奇观么?”先应改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再进一

步追问:“这”指的是什么,根据课文内容不难看出:

“这”是指“海上日出”的壮景。在摘句时应改为“海上

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作段意。

(3)、补。有的中心句是一个短句,甚至是词组,摘下来显得不够具体,这时就有必要把段中的主要内容补充上去。

(4)、并。文章在分述并列的几个要点时,摘句要并。如《桥颂》这篇短文,作者在第二部分写了三个要点:①我赞美桥的朴实”②我赞美桥的辛勤;③我赞美桥的无私。在摘句时应把桥三方面的特点归纳进去,概括为“我赞美桥的朴实,辛勤和无私”,这样既明确又具体。

(5)、缩。如《可贵的一团火精神》的第三大段中有这么一个中心句。“他还把柜台当作纽带,一头连着党的温暖,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他待顾客从来都是满腔热情”,这句话可这样表述“张秉贵总是满腔热情地接待顾客”,这与原句比较就显得简洁多了。

(6)、拆。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是前半句总结上段的主要内容,后半句提示下段的主要内容。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该段后句提示了第三大段的内容,因此,第三大段的段意应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

2、归并法。就是把一段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如《桂林山水》的第二段第一句用“大海”、“西湖”相

比,突出漓江的“水”;接着分别写漓江水的特点:静、

清、绿;最后一句进一步强调漓江水“静”的特点。这样

就可合并成:写漓江水的静、清、绿。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

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语段: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

去以后,天天有人俯着身子瞅着,盼着。可是大半个月过

去了,竟没有丝毫动静。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小芽儿破土而出了。(这段话讲了

种子发芽了。)明确概括文段主要内容时要以内容较多、较

突出的为主。这种方法叫取舍法。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在教学《李时珍》一

文,就逐个自然段进行分析,如教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

默读后,从尾句提问:"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

较完善的药物书"?学生在第二句中找到答案:"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再追问:"有哪些缺点呢?"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思维,就会发现下面的三个分句:"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

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这些都是针对

缺点而言。最后纵观全段,概括这段写的是:决心重新编

写药物书。教学第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这节有几句

话,分析每句话讲什么,后四句话都是说明什么的。学生

分析后指出:"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

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是全段的开头。接着

从四个方面来叙述:一是不怕辛苦,走遍名山;二是用干

粮充饥,山上过夜;三是亲口品尝药材;四是行万里路,

向实践者求教。后面四句话都是说明李时珍注意积累经

验,亲自到各地采药。再把学生的思维向前推进:"他这样做为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本段段意:"李时珍做重新编药物书的准备。"教第五自然段,则顺着第四自然段的

段意略作提示:做了编写准备,结果怎么样呢?学生默读

后很快作了分析和概括,说出段意:"编成了药物书──《本草纲目》"。由于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然段的成分

──句子上,使他们突出地显现出来,学生一般都能正确

地概括段意。

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

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

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时使用。如:为了

引导学生把第三、四、五自然段,按编写《本草纲目》的段

意归并成一个结构段,笔者把同学们归纳的这三个自然段

的段意板书出来:(1)决心重编药物书。(2)为重编药物书作准备。(3)编成了药物书。然后引导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顺

序来看,这三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学生对照板书,悟出

了这三个自然段讲的分别是编写药物书的原因,经过和结

果。这样,学生把这三个自然段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形

成了结构段的概念,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分析和概括的思维

活动,把这三个自然段按课后"编写《本草纲目》"的小标题归并成一个结构段。

即使如上所说都有所重视,还不等于就能成功地掌握分

段、概括段意的方法。复习中要注意因文而异,因人而

异,灵活处理,以求实效。具体说来就需要:⑴因文而异,调用学生平时的积累。文章结构各种各样,学生的

认识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复习中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段、

归纳段意,并说出自己的思考,然后交流,从而发现文中

出现的显性分段的标识及段意表述,能探索段落之间的联

系,灵活运用有关规律性知识和方法。⑵因人而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表述方

式。我们认为,只要恰如其分、言之有理,就应该肯定,

千万不要过分以标准答案来框死学生。例如:学生能抓住

课题,运用联想、假设、推理的方法探求文章的思路。只

要基本上做到思维过程与文章思路相合拍,就应该肯定,

不必苛求“到位”,要允许学生在推测到具体分段中经历

一个由误到正,由模糊到清晰的思维过程。

第3讲【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

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但是保护猪、 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 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 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 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 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边听边记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 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 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 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几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 5.按文章的结构分。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 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 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1)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五、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概括段意方法

概括段意方法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第一课时摘句法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 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例3.①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②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③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chuò)。④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⑤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⑥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先分析句①,理想是什么?阶梯又是什么?合起来其实句①说的是指:达到理想的方式就是要珍惜时间,后面的②③④⑤⑥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或是引用名言佐证,或是举例说明,总之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句①正是本段的中心句。置于段首,明显起着统率和确定基调的作用。 同学们,你能从以上的例子中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吗? 摘句法:在一段文字中摘取现成的中心句作为对该段落段意的概括。 中心句:在一段文字中能够总括该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称为中心句。

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让分段简单起来 分段 分段是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文思路的表达程序,循着作者的思路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阅读思维过程。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听故事,学语文 纪晓岚巧改《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方法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方法二:按事物的几方面分段 方法三:按照总分结构分段 总分总·总分·分总 方法四:按照标志词句分段 ⑴时间转换 《我的战友邱少云》:“天还没有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 ⑵空间转换 《记金华的双龙洞》:“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这就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 ⑶过度句段

学以致用 狗是怎么被拖下水的?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但是保护猪、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 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何分成四段 文章大意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 经过和结果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概括段落大意的阅读练习

(一)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我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 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偶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 2.文章可以分成四段,用“//”标明,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3.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会半信半疑? 4.“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1

如何概括段意

如何概括段意 如何概括段意 概括段落大意是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进行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之一,学生对概括段意颇觉困难,往往不是抓不住主干就是概括不全,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冗长罗嗦,不符合“明确、完整、简要”的要求,而且仅仅是学一课会一课,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何教会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教师的方法指导就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概括段落大意要完整。 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反复强调的就是概括的段意要完整,不要把内容遗漏。有些段落课文文字较长,但层次很清楚,不过,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层意概括出段意。 (2)让学生知道概括段意要简要。 强调了完整,很多学生概括出的段意就变得冗长,罗嗦,做不到简明、扼要。怎样让学生把握住“简要”呢?在教学时,要采

用比较选择。例如,让学生回答后,随机打出两种不同语句的段意,然后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孩子明白,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这样指导后,再让学生依据这种方法,试着写几段的段意,学生慢慢地也就会举一反三了。 2、交给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A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B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2)串连法(串连层意、句意、关键词)。 该种方法适用于段中无重点句,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3)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分段与概括段意、课后练习

分段与概括段意 分段方法: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划分 一般记事的文章,都会把事情的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分段时只要把握这一点,就能准确的划分段落。 2、按照时间顺序划分 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文章中有明显的表时间变化的词语,划分段落时,就可以以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为标志来划分,吧记叙文或描写同一时间的内发生的事情或物件归在一起。 3、按照地点空间的转换划分 一般参观访问记、游记以及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是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地点的不同来安排材料,文章中都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句子。 4、按照文章的构段方式分段 这种划分段落一般适用于采用“总分总”式构段方式的文章,如:课文《桂林山水》一文先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述桂林山水各方面的特点,最后总述桂林山水相映的美丽画面。因此,按照这样的构段方式可分为三段。 5、按事物的不同性质划分 有些写人的文章,常常要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几个方面的特点。分段时,我们可以把一件事作为一段。有些景物或说明文介绍一个事物的文章都要写到这个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时,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段。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 1、取舍法 取舍法就是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概括段意的方法。运用取舍法,首先要对全段进行认真阅读,认真想想,这段写了几个意思,人后进行分析比较那层意思是主要的那层意思是次要的,最后区主要内容改段落大意。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声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就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后续的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选自《飞夺泸定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案】第5讲 分段分层、概括段意(教案)

第5讲分段分层、概括段意 一、趣味知识“酷” 带有“多”的意思的成语 孙小空是孙悟空的徒弟,唐小僧是唐僧的徒弟,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因此,唐小僧便让孙小空喊他师父,连孙悟空也这么说。孙小空不服气,说:“我功夫比唐小僧高,他该叫我师父。”唐小僧说:“这样吧,我出道题,你能说上来,我就喊你师父。否则,你喊我师父。”孙小空同意了。唐小僧说:“说出至少十个包含‘多’的意思成语,但成语中不准出现‘多’字”孙小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唐小僧说:“看我的!”便说出了如下带有“多”的意思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二、黄金十五分 A如何分段、分层 分段——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这种方法有按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分的三分法;有按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四分法。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3)按空间、地点的变换分段。如《颐和园》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如《太阳》按太阳远、大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来写的。(5)按总分关系分段。如《桂林山水》先总的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别描写桂林山和水的特点,最后概括写桂林山水风光。 分层—— 分段与分层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在一段文章里划分层次,首先要分清这段文章中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然后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每段话划分几层要根据各段的叙述内容而定。要善于抓住每种结构段关系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地划分层次。分层时,“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层次较常见。 B怎样概括段意、层意 摘录引用法:就是摘用课文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来概括。 选主舍次法:一段中有几层意思的,则舍去次要的层意,选取主要的层意作为段落大意。归并综合法:就是把一段的几层意思合起来进行概括。 加小标题:给段落加小标题也是概括段落大意的一种方式。 缩句法:有的自然段就是一个句子,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层意的方法与概括段意的方法基本相似。 三、达标美文赏析厅 沙漠中的绿洲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分段练习-概括段意-中心句

分段练习阅读材料 我家还缺啥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怎么下的决心,买了一台电冰箱。小小的渔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来看希罕。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有来听价钱的,看样子也想买一台;也有询问用法的。爸爸乐呵呵地回答乡亲们这样那样的问题。‖渔村离镇上足有七八里路,菜买多了要变质,买少了有时又没吃的。有了电冰箱,妈妈再不用为买菜的事发愁了。冰箱里装满了肉呀菜呀,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弟弟喜欢喝的冷饮。我和弟弟还自己动手做棒冰。吃着自家的冰箱冷冻的棒冰,真是凉在嘴里,甜到心上了。‖ 一天,查电表的阿姨来了,阿姨一报度数妈妈皱眉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可付不起呀!” 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议论开了。妈妈的意思是把冰箱卖了,买台洗衣机。爸爸说:“是得买,但不能卖掉电冰箱。”弟弟说:“买台彩电,黑白电视看厌了。”爸爸说:“过一阵子准买。”我说:“买录音机。等上了中学,我好去学英语。”爸爸又点了点头。妈妈说:“这也买,那也买,好像咱们家真的发财了!”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力的收入可能超过5000元。这不是发财了吗?”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呢?”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自来水装了,电冰箱有了,家具是成套的。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时我家还缺啥呢?弟弟眨着眼睛看着我,我看着妈妈,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个字不识,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你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要学也赶不上了。”爸爸用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你说,咱们家到底还缺啥呢?” “缺少知识。”我心里一动,脱口而出,“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1.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赞不绝口: ②“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置: 2.按分好的三段写出每段大意。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 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 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分段的依据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

容的不同来分段。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如《林海》。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怎样划分段落 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 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二、练习部分: 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3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4 、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 5、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6、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这些同学在跳绳。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7、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8、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战斗时代,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9、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小学阶段语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 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 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 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 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初春景色

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阅读训练题(好!)

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阅读训练题姓名: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联系上下文解读句子。 (1)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只许进不许退”在文中是要求弟子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 (2)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短文分成三段,用“‖”标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全文,填空。(前三空各用两个字) 文中的苏老师讲了三次话,第一次是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可见,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好。 为了他的尊严

概括段意的主要方法

训练学生如何概括段意 学生在概括段意这一方面时错误较多。有的语言罗嗦,如第二小节有的学生概括为“书店很小,但玻璃、窗棱、窗帘、店门使书店很整洁。”没有简洁地概括为“书店很小,但很整洁。”有的概括不全面,依葫芦画瓢,简单地认为“每一段的第一句都可以概括段意”,例如第四小节的概括,学生只以为抓住句子“书店里有琳琅满目的书”这句句子就可以了,而另一层意思“吸引着人们来观看”则没有深入地去考虑。第三小节大部分学生能抓住中心句去概括,但有些学生似乎不放心,仍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概括,使原本简洁的段意变得十分冗长。有的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弱,句子不通顺,缺字,错字被扣了分。 如何教会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教师的方法指导就尤为重要。接下来,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概括段落大意要完整。 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反复强调的就是概括的段意要完整,不要把内容遗漏。有些段落课文文字较长,但层次很清楚,不过,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层意概括出段意。 (2)让学生知道概括段意要简要。 强调了完整,很多学生概括出的段意就变得冗长,罗嗦,做不到简明、扼要。怎样让学生把握住“简要”呢?在教学时,要采用比较选择。例如,让学生回答后,随机打出两种不同语句的段意,然后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孩子明白,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这样指导后,再让学生依据这种方法,试着写几段的段意,学生慢慢地也就会举一反三了。 2、交给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A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B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 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我们一般 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 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 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 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 否连贯、统一。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 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

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 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但是保护猪、 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 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 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 乐意吃肉啊!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 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 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概括段意教学设计

概括段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复习学生已经知道的归纳段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 导学生比较准确地用概括法概括段意。 2、在课上练习时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并掌握间接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段落练习小卷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有关阅读短文的练习,请大家回忆:我们归纳的阅读短文四步法是什么? 阅读四步: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细读短文,了解每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3、带着问题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4、检查。 过渡:第二步了解每段的意思非常重要,为完成第三步做好准备,而概括段意又是大家感觉最困难的,今天我们就进行概括段意的练习(课件),通过今天的练习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很大收获,不过这可需要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现在,就需要转动你的小脑筋了!我们看第一篇短文。 二、探究方法: 1、摘首句: 指名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能用哪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这场雪好美啊!雪花满天飞舞,她给树木、房屋披上了晶亮的银装,她给庄稼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远望去,真像是一个粉妆玉砌(qì)的童话世界! ——节选自《冬》

预设:我用“这场雪好美啊!”来概括。 引导:为什么? 生:因为后面都在写这场雪怎么美 师:这场雪好美啊,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我们说这句话就是这一段的段意。师:观察老师写的和你们找的段意有什么不同啊? 生:标点符号 师:当我们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就要注意一定是陈述句的形式(板书:陈述句)师:那这段段意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这场雪十分美。 师:你积累的词汇真多!刚才我们找到的段意是短文的第几句? 生:第一句 师:这种方法就叫做摘首句。 过渡:那你们猜猜有摘首句,还会有哪种方法呢? 生:摘尾句。 师:你瞧,首对应的就是尾,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2、摘尾句: 出示另一篇短文 读短文,生思考如何概括段意 爸爸一坐在电视机前,我就能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别提了,肯定又是抽上了。一次,他上厕所时,想到他的宝贝香烟没拿进去,就一手提着裤子冲出厕所,叼着一根烟又急急地回厕所去了。他真是个烟筒子啊! ——节选自《我的爸爸》 预设:用摘尾句的方法。 生:段意是:爸爸可真是个烟筒子啊! 师:(用手指板书:陈述句)怎么修改一下? 生:应该是陈述句的形式——爸爸是个烟筒子。 3、首尾同摘: 过渡:下面,我们自己做个小练习,怎么样?

最新分段与概括段意、课后练习

分段与概括段意 分段方法: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划分 一般记事的文章,都会把事情的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分段时只要把握这一点,就能准确的划分段落。 2、按照时间顺序划分 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文章中有明显的表时间变化的词语,划分段落时,就可以以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为标志来划分,吧记叙文或描写同一时间的内发生的事情或物件归在一起。3、按照地点空间的转换划分 一般参观访问记、游记以及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是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地点的不同来安排材料,文章中都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句子。 4、按照文章的构段方式分段 这种划分段落一般适用于采用“总分总”式构段方式的文章,如:课文《桂林山水》一文先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述桂林山水各方面的特点,最后总述桂林山水相映的美丽画面。因此,按照这样的构段方式可分为三段。 5、按事物的不同性质划分有些写人的文章,常常要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几个方面的特点。分段时,我们可以把一件事作为一段。有些景物或说明文介绍一个事物的文章都要写到这个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时,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段。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 1、取舍法 取舍法就是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概括段意的方法。运用取舍法:首先________ 要对全段进行认真阅读,认真想想,这段写了几个意思,人后进行分析比较那层意思是主要的那层意思是次要的,最后区主要内容改段落大意。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声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就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后续的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选自《飞夺泸定桥》 2、中心句摘取法中心句摘引法就是摘引段落中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运用取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先总写后分写,或先分写后总写的段落。概括段意把总写的句子摘引下来。除了以上两种情况,有的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一般就是前后两段文章的段落大意。

小学语文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带答案)

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应对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如例文一),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例文二)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 解析: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初春景色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街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过。 题目: 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应对方法: 3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游记、参观或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一般会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或地点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