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一、认知心理学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及发展

早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将言语看成是由言语器官活动组成的习惯系统。其主要观点是,语言习得是通过条件作用(conditioning)而形成的言语习惯的过程。而后的斯金纳(Skinner)用操作条件反射(operational reflex)来解释言语行为和儿童语言的习得。他认为,言语行为是由有机体自动地发出的一种操作行为(operational behavior),说话人言语由于听话人的反应而得到强化;儿童正是通过这种途径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上述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了语言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并且把语言习得看成是言语习惯形成的机械过程。[1]

1927年,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领导的一个小组开始进行儿童认知过程的研究,并取得了杰出成果。皮亚杰认为不同年龄有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的认知能力(1955),大量的实验结果揭示了从出生婴儿到青年初期认知发展的具体过程,并细分为感觉运动智力阶段(0~2岁)、前运算智力阶段(2~7岁)、具体运算智力阶段 (7~11岁)和形式运算的智力阶段(11~15岁)。皮亚杰还认为,知识能力先受认知发展的影响,再受社会互动的影响。认知发展先有内在思考、认知结构的发展,才有认知技能的获得。他的认知发展论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几项重要的研究证实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其中与语言学直接有关的是乔姆斯基(N.Chomsky)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分析,并形成言语生成理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生成的,创造的。儿童一生下来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和一种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即人类固有的一种内在的语法规则。乔姆斯基将语言习得分为两个层面,即能力(competence)和表现(performance)。能力就是指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本族语言中天赋的和习得的全部语言知识;表现是指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创造和理解句子的原则,以及分析语法错误和错用的原因。言语生成理论一方面抨击了行为主义关于语言获得的机械简单的模式,另一方面强调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合作,探求语言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主义心理学形成潮流,呈三个阶段发展。

在70年代以前,以认知结构论为主,以布鲁纳(J.S.Bruner)和奥苏伯尔(D.P.Ausubel)为代表。他们认为,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使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分化和整合。他们强调,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情景,使有内在联系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就会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就有了真正

的意义。

70年代以后,信息加工论盛行。该理论通过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分析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输出应用的过程。研究重心由低级认知能力转移到高级认知活动上,研究范围扩展到认知结构、认知表征、认知图式、认知过程的发生机制等领域,同时研究方法也向以实验研究为主的方向发展。这一理论对语言习得的研究和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语言学家们也纷纷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习得。

近20年来,随着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客观主义心理学的不断反思和批判,教育心理学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产生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潮。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代表有威特罗克(M.C.Wittrolk)、斯皮罗(R.J.Spiro)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认知信息不断解构—建构的过程。解构是认知主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把认知客体的结构分解为几个组成要素,与自己的认知经验相联系,进行序列性和平行性特征识别、分类、比较、概括、推理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是认知主体按照自己的认知策略和经验,把认知客体解构后的要素进行有意义的重组,并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将其与自己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意义和行为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如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R.M.Gagne)、斯腾伯格(S.Sternberg)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为当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总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着重于认知主体大脑中的认识结构是怎样来认知客体信息。其中,认知结构论侧重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与知识信息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信息加工论从认知过程的角度研究知识信息是如何在学习者大脑中被加工、贮存的;建构主义则更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及其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主体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无

论对二语习得还是外语教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基于认知加工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

(一)McLaughlin的信息处理模式对二语习得的理解

McLaughlin的应用信息处理模式认为,由于学习任务性质的不同、学习者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以及可处理信息的有限度,学习者不可能注意到语言输入中的所有信息,有些信息会成为集中注意或选择注意的中心对象,而其他的会处在注意的边缘。为了加强自己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学习会使其技能常规化。McLaughlin认为在二语习得中有两个关键的加工,即自动加工

(automaticity)和重新构建(restructuring)。[2]

1.自动加工

McLaughlin提出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控制的、自动的加工过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记忆是各种结点(node)的集合,每个结点都是一类信息的集。通过学习,这些结点相互联系而组成了一张记忆网。在长时记忆中,大多数的结点是静止的,每当有相应的外部语言输入时,记忆中的最近结点会被自动激活,而后扩散到相应的结点,这就是信息的自动加工。

2.重新构建

McLaughlin同时也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通过重新构建得到扩展。重构涉及知识在学习者大脑中的表征及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表征的变化是指表征从建立在例子上(exemplar-based)变为建立在规则上(rule-based)。而对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也促进了重构。学生在习得复杂的技能时,往往设计一些新框架来储存新知识,并将已有的旧知识也安排到这个框架中来。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McLaughlin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语言学习的佼佼者在重构语言规则时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他们更能避免某些语言错误。同时,练习对重构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信息处理模式虽然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较成功地描述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但也有其局限性。McLaughlin经常谈及练习(practice),却从未给它下过清晰的定义。另外,重构的概念也只对在中介语系统中从例子过渡到规则这一过程作了简单的描述,而没有具体假设哪些语言特征何时

被重构,有什么因素促使学习者进行重构等。

(二)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和Gass的习得语言流程图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

必要条件。

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3]这一概念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相似。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描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同样,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Gass(1988)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描绘了人脑认知机制习得语言的流程图。Gass将语言输入区分为被注意的语言输入(noticed input)和被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ded input)。她认为,被注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第一阶段,由语言输入中能引起学习者注意的特征以及学习者目前的二语知识组成,不是所有已被注意的语言输入都能被学习者理解。同样,不是所有已被理解的语言输入都被学习者大脑吸收。Gass认为在目标语输入和学习者规则内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语言摄入(intake)的过程。被学习者吸收的语言输入只有被整合后,这些语言输入才会成为学习者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另外,Gass还认为,有些语言输入如果经过处理后还未能融入中介语系统,则会以二语项目和规则明显的表征被储存起来,成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可通过监控促进语言输出,可促使语

言吸收的形成。

根据Gass描述,语言习得流程如下:[4]

图1

(三)其他学者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

另外,其他的学者也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从不同角度对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并

提出相应的理论。

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词,用来指学习者在某个阶段所建立的内部系统,反映学习者不断进步、相互联系、连续发展的系统。Selinker认为,二语习得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认知过程:语言迁移、训练迁移、二语学习策略、二语交际策略和过度概括目标语材料。他认为,在学习策略的帮助下,学习者建立起二语的心理语法,并依靠他们所建立起的语法规则来解释和输出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是有系统的,学习者的这种心理语法被认为是动态的、快速变化的。

[5]

MacWhinney(1984)提出了竞争模式,解释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学习者进行信息处理时所运用的是何种知识。MacWhinney认为,人类语言学习的能力与其他能力都同样依赖相同的认知体制,学习者对目标语语法的掌握是语言输入与认知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为了实现交际功能,学习者创造、控制、制约、习得自然语言的形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可用以实现多项功能。反过来,任何一项语言功能也有可能由多种语言形式来实现。学习者的任务就是找出目标语中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匹配。语言输入给学习者提供了四个方面的线索,即语序、词汇、形态和语调,而每种线索是否有用由可靠性、可获得性和竞争效度来决定。可靠性是指线索在何种程度上使同一形式总是与同一功能匹配;可获得性是指线索在语言输入中出现的频率有多高;竞争的效度是指在竞争的环境中,

某线索是赢还是输。

Ellis(1994)认为,语言使用分为有计划的交流和无计划的交流,有计划的交流是指表达信息之前已经做好准备的交流,无计划的交流指的是预先无准备的交流,往往指日常交流和自发性对话中常见的形式。Ellis进一步认为,知识激活并被使用需要经过一些过程,可分为主要过程和次要过程。主要过程在学习者进行无计划交流时得以使用,它涉及的知识相对而言是未分解的、自动化的;后者则在学习者进行有计划的交流时得以利用,涉及从未分解到分解的知识连续体中偏向分解这一端的知识。因此,首先在有计划的交流中激活语言项目与规划,然后逐渐在无计划的交流中使

用二语项目和规则。在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阶段,其中介语是由一些相互竞争的规则组成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竞争的规则是系统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些规则却被任意使用,产生自由变

体。[4]

以上这些研究试图解释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以及这些表征的变化。研究者在语言输入与隐性知识的关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和二语知识与语言输出的关系等不同的研究范畴提出自己的见解。综合起来,笔者认为,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的二语习得是不断通过应用策略来理解和输出二语的心理过程,主要为三方面的内容:(1)语言输入与学习者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即学习者如何注意输入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如何把语言摄入(intake)融入到其二语知识系统中;(2)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即学习者如何组织二语知识并把这种知识贮存在长时记忆,他们的母语知识如何影响二语知识,进行语言迁移,不同类型的知识(如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何相互关联;(3)学习者的二语知识与其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即二语知识如何在学习者语言输出中得以运用,二语知识与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二语知识贮存的方式。

笔者认为如何在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中合理地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影响外语习得的关键。

三、二语习得的认知研究对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的启发

从外语教学角度出发,当代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明显趋势是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变化的规律来探讨其语言知识和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揭示外语教学与认知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认知表征和认知图式是知识贮存的重要心理机制。外部知识是如何进入到学生头脑之中的?又是以什么形式储存起来的?这就是知识的表征问题或称认知表征,即外部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存在形式。它既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实际问题,又是教学心理学研究的一

个重要理论课题。

笔者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上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对教材编写和外

语教学的启发。

(一)同样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语言加工和语言习得应当是按照语言输入—集中加工—语言输出的流程来进行。目前国内的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片面做法,即只强调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不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包括学生

对语言材料的不断积累。

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有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针对一定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语言材料 (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那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听力理解。外语学习的初学阶段,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在通常所说的“四会”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中学外语教学应该体现“听

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在处理“四会”关系上吸取自然教学途径的合理内核。

Krashen的监控模式强调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生的语言理解性输入,还主张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起始阶段有一个以听力理解为主要活动的“沉默阶段”,不要求学生过早地进行表达活动。由此可见,要使学生不断积累所学的语言素材,关键在于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像听读那样的接受性技能

的训练应该先于说写那样的运用性技能。[6]

如何输入要教的语言材料?具体形式可以包括结合特定语境的听的训练、针对课文的有声阅读训练(即边听课文录音、边看文字、边理解词句意义)、阅读训练等等。语言输入之后还需进行巩固,巩固所学语言材料的方式包括模仿、朗读和背诵。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过程是一个反复刺激、不断加深印象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创造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密度、高效

率的课堂模式。

基于上述,由刘道义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均以该教材为例)采用“以主题为中心”的编写思路,教材中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听、读、说、写、译等活动,让学生在同一话题中通过听读获得语言输入,并通过说写进行语言输出。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正好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在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中,一篇主课文加上两到三篇课后阅读,基本上谈论同一个主题,一些词在几篇文章中高频率出现,可促进学习者吸收和主动利用这些词汇。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图式知识后,学生再阅读与话题相关的材料时就会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而且会有很强的阅读动机去了解与该主题有关的信息和内容。此外,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能促进学生进行交际的愿望,使真实的交际更容易进行。围绕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或练习活动,学习者从前面出现的文章或做过的语言练习活动中能获得大量信息,从而为学习者提供大量交际语料。当然,学生如果仅仅依赖课堂和课本的语言输入还是不够的,还应更多地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广播、网络和报纸等课外读物补充语言

的输入。

(二)重视自动化加工

在语言学习中有各种语言单位,即音位、音节、词、词组/短语、句、语篇等,这些单位存在于不同的层次,并构成各种复杂的层次组织结构。由于长期使用,每个单位都是一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各种模式的作用形成复杂的反应方式,其中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横向的连锁反应。知识的自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知识通过词义起作用,因为就个人而言,词义都有其联想或因果背景,激活词义等于激活了一组意义或知识;第二,句子理解需要通过实词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构建句子命题结构;第三,语篇中的局部结构的认识,需要通过新旧信息匹配、旧信息重置、共同话题等许多以知识为基础的心理策略;第四,在语篇理解中,人们不但能作出宏观题材和体裁结构的反应,而且会对相应的知识做出反应;第五,在会话中,人们需要根据双方角色、时空位置、正式程度、会话规则等多种因素作出反应,这类知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自动性,人们自己通常意识不到。例如,我们在教学“fire engine”这个词时,当学生听到这个词时,所有与它有关的知识会被自动激活,构成如下激活扩散的网络:[7]

(By A.M.Collins & E.F.Loftus,1975,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P.412)

图2

因此,教师在教授词汇时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注意通过实物、图片、手势、体态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感知词汇,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并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句子的模式作用也很明显,例如,在听读中,人们利用句法和句子信息结构进行期待和分析所听和所读(Aitchison, 1976)。[8]关于语篇模式的作用,实验研究发现,人们能自动运用语篇宏观结构进行期待、容纳和组织信息。如果句子与语篇图式相匹配,理解速度就会比较快;如果不能匹配,理解就会发生困难。同样一篇文章,如果分别给被试两个不同但均能恰当归纳内容的标题,被试会根据所给的不同标题而记住不同的内容(Mandler and Goodman, 1982)。[9]因此,人教版的新高中英语教材,在每篇主课文的阅读前,安排了热身(Warming up)和阅读前(Pre-reading)两个部分,以激活学生对此话题的先前知识和对将要学习内容的预期和猜测(predicting)。在阅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先前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图式知识是先前知识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一般世界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主题知识、文体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意义的建构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或激活这些知识。例如,教师在教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Unit 1,Book 3)时,可根据学生已有的先前知识建立一个关于节日(festival)的

图式:

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Do you know other festivals in other countries?”“How do you like spending festivals?”“What part of a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来引导学生对即将阅读的篇章进行猜测。这样可自动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

自动性的增强是个重复和练习的问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没有足量的练习,不可能达到自动反应的程度。同时,知识与自动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知识,自动性便无从谈起;没有自动性,知识很难形成模式结构,也很难在记忆中长期贮存。因此,根据本文对语言能力的定义,自动性问题应当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现行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时间分配等。同时应当指出,练习是提高自动性的重要途径,练习包括在不同语境和情境中的重复。

(三)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

认知建构主义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我们不可能靠将已有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用于指导问题解决的图式。而且,往往不是单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础,需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1.情境化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

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中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其次,这种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 (test integrated),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context-driven

evaluation)。

例如,教师在设计Travel journal(Unit 3, Book1)时,就可根据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旅游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精神与物质准备),掌握旅游常识,学会解决旅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设置一些真实的情景。比如,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个最想去的地方,通过报纸、广播和网络等手段得到关于这个地方详细的信息,并设计一张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扮演角色──旅行社的促销(Travel Agency Promotion),各小组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在全班作报告,游说其他同学参加自己的旅游团。最后,看哪个小组得胜,并据此来进行小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资源策略,而且通过真实性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兼具整体性和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有奖励,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情境化教学还具有必要的复杂性,比起简化

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它的多样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且在完成

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

2.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Slavin, 1994)。简言之,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学生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Brown et al., 1984)(Glaserfeld, 1991):(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并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

个人的学习评价。[10]

以Healthy eating (Unit 2,Book 3,NSEFC)为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一些简单的食物名称,那么在学此单元前,教师可先激活学生的关于食物的先前知识,然后通过问题“Everyone has to eat,but 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Do you know that the food you eat helps you grow in different ways?”来导入本单元的话题。在学习本单元的话题前,教师可通过提供 fast energy foods,slow energy foods,body-building foods,foods that give fibre for digestion and health食物的类别,让学生自己对已学过的词进行分类,然后再对照课本的“热身部分”,看哪些词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进一步学习。在开始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继续提供“支架”,让学生先讨论“ Which food contains more sugar/fat/fibre/salt...?”进一步了解哪些食品含糖、脂肪、纤维、蛋白质最多,在运用和了解这些词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自主阅读。

另外,写作往往是学生一大难题,那么教师怎样在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支架式的帮助呢?例如,教师在教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Unit 3,Book 4,NSEFC)的Using language 部分时,练习要求学生在读完一个短故事后写一个小短剧。教师可预先给学生准备一个短剧,指导学生先自己总结短剧的写作特点,然后全班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框架;或者,教师可帮助学生回忆学习 A million pound bank-note (Unit 3, Book3, NSEFC)时学过的剧本片段,回忆关于写戏剧的知识(如场景,独白,人物,事件等);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短剧,去掉结尾部分,让学生续写。这样,教师增加了教学的梯度,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总之,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达到使学生独立发现的目的,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移。

3.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基于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在教学上主张广泛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的方法。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对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和结论的情形,但不存在对事物有唯一正确的理解和结论。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了解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结论,学会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方方面面。而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更加容易地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而且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与维果茨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发展的可能。

(四)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我们从知识是否被语言等形式表述的角度,把其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即“尚未被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显性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规范、系统的,处于明了化状态的知识。Bialystoks(1981)认为,在语言学习方面,隐性知识是指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这种语法存在于人们对语言特性的本能的感悟中。我们也可以说隐性知识是二语学习者自己构建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可以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进行交际。在语言习得上,显性知识是指人们储存的语言规则,它们可以有意识地对人们生成的语言形成监控。

[11]Rod Ellis也支持这种观点。[4]

关注并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和关联,对外语教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主要对学习者获得显性知识有帮助,而能够完成正常的、持续的语言交际,需要的主要是隐性的语言知识。[3]隐性知识的获得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解(classroom instruction)和反复练习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依赖可理解的大量语言接触(sufficient language exposure)与输入,特别依赖把语言的结构和语言功能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正如 Bialystoks(1978)所言,隐性知识的增长是通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获得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强化语言的功能性练习,能促进隐性知识的提高。因为这种交际是一种认知的体验,能催化新旧信息的重组与融合(integration)。Krashen(1987)也指出,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习者如何操练,最终他们获得的只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而显性的语言知识是不能向正常交际中所需要的隐性的语言知识转换的。因此,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最

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0.

[2]McLaughlin B.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NY: Edward Arnold. 1987.

133—143.

[3]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7. 67—80.

[4]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49.

[5]Gass S M,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M].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1. 222—229.

[6]Long M H,Larsen-Freeman D.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1. 134—143.

[7]Carroll D W. Psychology of Language(4th )[M].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4. 110—111.

[8]Aitchison J.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M]. Oxford:

Blackwell. 1987. 45—47.

[9]Mandler J M. & Goodman M S. On the Psychological Vali-dity of Story Structure[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ur. 1982. 507—523.

[10]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Cognitivism)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75—82.

[11]Bialystok E. The Role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Use[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1, 4(1): 31—45.

认知心理学的渊源与范式

认知心理学的渊源与范式 一、起源与流派 认知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而心理指的又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结果以及各种感受,研究上述上述现象规律的学科即为心理学。认知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心理活动,是因为它动用了多种大脑功能,如知觉、注意、回忆、思考、推理、决策……这些认知加工有些是自动化的,有些是刻意的,比如运用知识服务于工作生活显然属于后者。将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再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学术上称为:表征。表征水平的高低往往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认知风格差异从何而来?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经验论主张“环境影响人”,学习的过程理所应当地塑造了人的智力;柏拉图学派主张的先验论则认为:一些认知机能如记忆力,是与生俱来的——即天赋。我们承认天赋的存在,有些人学东西就是快。当年雷军用一年半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学分,1992年在中国还没通网的时候他就开始当黑客了,这履历确实不能单用“学习努力”来解释。 我们现在知道,个人素质和后天学习都很重要,但对认知机制的实证研究,以弄清其怎样发挥作用,还是要诉诸科学实践。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就是实验心理学。 1 威廉·冯特将一种工程师思维应用到了对心理现象的理解上,认为心理状态是由类似化学元素那样的“心理元素”以一定结构组合而成。外界刺激作用于这些元素,产生相应的意识经验,再由被试者口头描述这些经验。这种实验意在探

究心理的基本构成,但无力追究原因,或者冯特认为结构本身即原因,他的学生铁钦纳则用“结构主义”来定义这项工作。 以现在的眼光,结构主义的最大价值是把心理现象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思辨模式,升级为了一种实证学,为后世无数对心理模型的深度理解打下了科学的实验基础。 2 在大西洋对岸,另一种风格的认知研究也正在被一位叫威廉·詹姆斯的美国人建构起来。他生在一个有文学基因的家庭,兄弟亨利·詹姆斯就是一名作家,而威廉·詹姆斯开创一个心理学流派的方式也很特别:写美文——这可以算得上是心理学大V鼻祖了。 冯特的实验意在找到环境刺激与意识经验的对应关系,詹姆斯则对意识的运作机理更感兴趣。在他看来,意识就像一部机器,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都是这部机器为了某种目的而去实现某种功能的结果。把心理活动看作一种功能运作,机能主义这一学派便诞生了。 机能主义者的实用性倾向与进化论思想有不少相通之处,像约翰·杜威、爱德华·桑代克都认为心理功能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更好生存。 相较而言,结构主义者强调对生活场景的剥离,想得到严格的“刺激—反应”关系,必须排除“干扰项”(即控制变量);机能主义者则恰好相反,任何心理活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认知的科学 今天,我们都知道脑是人心理活动的器官,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由心脏产生的,而脑的功能是用来冷却血液的。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心理活动是怎么被组织起来产生智能思维,心理活动又是如何在脑中产生的科学。在这一章,我们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来介绍认知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 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大脑中的细胞是如何加工信息的? 脑由哪些部分来负责他的各种不同功能? 哪些新的研究方法扩展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1.1求知欲 人的心理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装置,展现出令人惊奇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我们想要了解这种复杂精妙的智力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们试图开发男士计算机展现智能行为的程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开发出一个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理的程序,有一个程序具有人类那样回忆、解决问题、推理、学习、加工语言的能力。 但是,人的智能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得我们没有办法用计算机来建立模型。曾经因为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建树而通过了1978年的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在生命中的最后40年研究认知心理学,他集中研究了从事科学时涉及的智力过程,他发现,科学探索的方法,可以用基本的认知过程来阐明,因为这些活动中很多只是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智慧涉及的是基本的认知过程,它们以复杂的方式一起运行产生出灿烂的成果。 1.2 对其他领域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是所有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支配人类思维的基本机制,对于理解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行为类型非常重要。例如,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某种思维障碍(临床心理学)、人在对待别人时会有怎样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劝说是如何起作用的(政治学)、如何作出经济决策(经济学)、为什么某些组织群体的方法要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和稳定(社会学)、为什么自然语言具有一定的特征(语言学)。 虽然是这样,很多社会科学在没有认知心理学做基础的情况下已经发展起来了。你是因为认知心理学领域还待发展,二是因为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了其他途径来解释他们感兴趣的现象。 1.3 实际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关键动机。如果我们能搞清楚人们是怎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何执行智能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够相应的改进他们的智能训练和绩效。已经出现了一些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成果,例如:关于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研究、关于网络浏览的研究。关于课堂练习的研究以及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脑功能异常的理解。 启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抓住书中每一节的主要观点,并理解这些观点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可以用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帮助自己记住这些内容。 2.认知心理学的历史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Simon(1981)曾经指出,1956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例如,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依照Simon的看法,甚至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不晚于1956年。后来Neisser于1867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1、内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有其心理学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行为主义的失败是其重要的心理学内部的原因。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心理学自19世纪末叶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后,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人时期,有近代心理学创始人之称的Wundt的观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可以热电看作有代表性的观点。Wundt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对心理内容或直接经验作元素分析。 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即使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例如,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的一些合理的东西。从这种继承性来看,也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孕过程。 2、外部因素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还有心理学以外的原因。这里包括一些邻近学科的影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理论学习 “读写结合”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并非唯一,但最基本的原理是迁移理论。迁移理论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迁移理论背景下的样例学习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桑代克将学习机制看作是通过强化和反馈形成的S-R的联结,迁移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联结,根据这一观点,迁移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联系,使这些联结的强度得到加强。这种迁移观是一种机械的迁移观。目前,语文教学中盛行“多读多写”观念大多沿用的是这一理论。不理解由读促写、由写促读的内在机理,仅凭多读多写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虽或有效,但事倍功半。 由于早期的迁移理论缺乏科学的知识分类观,试图在动作技能及简单的联想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势必造成了为了实现迁移而反复地机械练习。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分类的思想已被认同和接受,进而在知识分类视域下探讨迁移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出现了新的学习迁移观。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陈述性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并贮存的,其层次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新知识的获得。所谓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也称之为迁移的图式理论,其实是“概括化理论”的推衍,它是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苏贝尔指出,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良好的知识结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1)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框架;(2)已有的知识是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的;(3)已有的知识是清晰的、巩固的和稳定的。在这一理论中,奥苏贝尔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表示为图式,并从概念同化的角度提出了在教学中促进迁移的措施。季克和霍约克从图式归纳的角度解释了迁移的机制: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中可以存在同一个问题图式(称为“辐合图式”),它们的表面特征不同,但结构特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问题的初始状态之间建立起部分的映射关系,并由此获得一个类比的解题策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比迁移。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读写结合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由“读”可以获得一类文章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套文章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写作形成映射关系,成为写作时的“先行组织者”。 1989年,西格勒和安德森出版了《认知技能迁移》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共同要素理论是建立在安德森的“自适应控制理论”(Adaptive Control Theory,简称为ACT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ACT理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等;过程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过程或操作程序的知识,可以表示为“条件―动作”形式的产生式规则。这一理论认为,熟练的技能是陈述性知识被“编辑”为过程性知识的结果。在这一理论中,“知识使用的特定性原则”是其核心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两种技能之间发生迁移的条件,是它们之间必须共用相同的过程性知识,并且,两种技能之间的迁移量,可以通过计算它们共用的过程性知识的数量作出估计:(1)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多,它们之间将产生显著的迁移;(2)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少,即使它们共用相同的陈述性知识,它们之间也将产生很少的迁移。 依据这一迁移理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所寻求的是:(1)通过精读细读以及评点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言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就是要从“读出什么”导向“怎么读出”、从“写出什么”导向“如何写出”;(2)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最重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有答案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四大题, 第I 、II大题做在客观题答题卡上,第III 、IV大题做在主 观题答题纸上;客观题答题卡上准考证号码为00+学号,如,001205001。2.考生答卷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I. Multiple Choice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you are given twenty questions or incomplete sentences which are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Read the choices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one which can best answer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 the sentence.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for the objective items (30 points; 1.5 points eac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NOT true? A.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tasks to perform or problems to solve in the classroom. B. Students are task-driven. C.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student-centered. 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follows the PPP model. 2. What type of learners can benefit most from acting things out or miming things with their bodies? A. Kinesthetic learners. B. Tactile learners. C. Auditory learners. D. Visual learners. 3. What type of intelligence are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best suited for? A.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B.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C.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D.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4.The _______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s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Most of our day-to-day language use involves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fering, suggesting, advising, apologizing, etc. A. structural B. functional C. mentalist D. interactional 5.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changes following the aims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may function more as a(n) if he is mainly doing presentation of new language points, whereas he is more of a resource or prompter or participant once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starts. A. controller B. resource-provider C. participant D. organizer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suitable for consolidating vocabulary? A. Labelling. B. Using minimal pairs. C. Odd man out. D. Word association. 7. The behaviorist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was initiated by , who applied Watson and Raynor’s theory of conditioning to the way human acquire language. A. Harmer B. Skinner C. Hymes D. Chomsky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ssessment is NOT true? A. Summative assess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esting. B.Testing is part of assessment, only one means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student. C.Individual-referenc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how well the learner is performing relative to his or her own previous performance, or relative to an estimate of his or her individual ability. 考试答案不得超过此线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导言 一、广义的“认知” :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 狭义的“认知” :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一门心理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存在着心理加工;人类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心理加工可通过外部行为的测量来推知。 三、认知模型:建立的目的:建立模型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一个容易理解的表征,同时用于发展各种假设和帮助进行预测。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建立在序列事件的基础上。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基于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serially)和序列(sequentially)的方式进行的。又称“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实际上是把人的认知活动看作为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可以按照符号结构和符号过程的表征来加工各种信息。Newell和Simon是首先对符号操作系统作出完整论述的认知心理学家。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六种功能:输入符号、存储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复制符号、输出符号。 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认知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 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把认知描绘成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在此网络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激活水平与来自于环境和其他与之相连接的单元有关。 知识贮存在单元之间的联结中,学习就是建立新的联结或改变联结间的激活强度。 该模型把信息看成是分布在各个神经元及神经元的连结中的,信息的加工是并行的,因此被称作“并行分布系统”(parallel distributed system)。在计算机和工程领域,人们又把它称作“人工神经网络”。2、联结主义平行分布加工(PDP):所谓“平(并)行”指的是人可通过对多种处理单位的共同作用对信息进行加工。“分布”则指知识是以处理单位之间相互连接的分布方式储存在系统中的。这些连接单位可以被激活, 彼此可相互作用。 Bechtel (1991)曾归纳了联结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信息是通过基本单元来处理的;2.处理单元间是平行联系的,所有的单元可同时、互相作用地完成它们的任务;3.单元间的连接具有权重。 联结主义模型的组成部分:1. 一组单元。亦称为“节点”、“认知单元”或“处理单元”。主要是呈现某种水平的激活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单元。 2. 激活状态。节点被激活以致产生某些变化,每一单元会产生某种激活状态。 3. 联结模式。兴奋性联结,抑制性联结。决定一个单元通过输入,对其他单元所产生的影响。 4. 节点激活规则。具体说明一个节点如何被输入,又如何与现在的状态相吻合。 5. 节点输出功能。一个节点的输出与某种激活相联系。 6. 学习规则。重要是使联结发生变化。 联结主义模型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神经科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Hebb用了20年时间与Penfield和Lashley等人合作,终于在1949年出版了《行为的组织》(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书,为现代认知科学奠定了基础。 1949,Hebb率先使用connectionism (联结主义)这一术语对人的大脑模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著名的算法规则又称Hebb规则(定律)。 赫布定律基于以下基本假设:共同激活的神经元成为联合;联合能发生在相邻的或疏远的神经元间,即整个皮层是联合存储;如果神经元成为联合,它们将发展成为功能体或细胞集合。 他的《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有一个后来被广泛引用的段落:“当细胞 A 的一个轴突和细胞 B 很近,足以对它产生影响,并且持久地、不断地参与了对细胞 B 的兴奋,那么在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之一会发生某种生长过程或新陈代谢变化,以致于 A 作为能使 B 兴奋的细胞之一,它的影响加强了。”这个机制以及某些类似规则,现在称为赫布定律,又称突触学习学说。 神经科学常用探测技术:多导细胞电活动记录;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和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1、单细胞记录(single—unit recording) 2、脑电图(EEG Measurement/ 3、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5、磁共振成像(MRI和fMRI) 6、脑磁图(MEG) 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方法简介: 1、减法反应时(subtractive method):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在研究快速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应用这种方法。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谈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谈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这篇谈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关键词是学习理论,外语教学,认知理论, 摘要:学习理论是指对有机体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的概括性解释,是对学习实质、学习规律与条件、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问题的回答。揭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意义。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观点的总结与概括,旨在利用其理论和思想来指导外语教学。 关键词:学习理论;外语教学;认知理论 对于什么是学习理论,目前人们尚未有一致意见。综合对学习理论的已有界定,我们认为,它是指对有机体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的概括性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规律与条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理论。外语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揭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观点的总结与概括,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希望能对外语教学及科研有所帮助。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1.引言 学习理论大体可分为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和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两大理论体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曾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对教育有过极大的影响,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就曾针对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乔姆斯基认为用行为主义方法分析语言必定失败,因为它分析的只是言语表达的表面特征,而只有分析语法的深层结构才能揭示言语中的大量规律。他把语言学看成是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无论学母语或外语都要教给学生规则,学语言主要是学习、掌握语法规则而不是模仿,使用这些规则可以推导、转换、生成句子。斯金纳及其追随者曾试图回答乔姆斯基的批评,但没给人留下有说服力的印象,因此,虽然行为主义方法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强化规律等,仍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思想已明显失去优势。 2.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外语教学理论

外语教学理论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learning is commonly defined as a process that brings together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acquiring, enhancing, or making changes in one's knowledge, skills, values, and world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focuses on what happens when the learning takes place. Explanations of what happens constitute learning theories. A learning theory is an attempt to describe how people and animals learn, thereby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inherently complex process of learning. Learning theories have two chief values. One is in providing us with vocabulary an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examples of learning that we observe. The other is in suggesting where to look for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The theories do not give us solutions, but they do direct our attention to those variables that are crucial in finding solu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 or philosophical frameworks under which learning theories fall: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Behaviorism focuses only on the objectively observable aspects of learning. Cognitive theories look beyond behavior to explain brain-based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learner actively constructs or builds new ideas or concepts. Behaviorism Behaviorism as a theory was primarily developed by B. F. Skinner. It loosely encompasses the work of people like Edward Thorndike. What characterizes these investigators are their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 essence, three basic assumptions are held to be true. First, learning is manifested by a change in behavior. Second, the environment shapes behavior. And third, the principles of contiguity邻近and reinforcement are central to explai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behaviorism, learn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new behavior through conditioning.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ossible conditioning: 1) Classical conditioning, where the behavior becomes a reflex response to stimulus as in the case of Pavlov's Dogs. 2) Operant conditioning where there is reinforcement of the behavior by a reward or a punishment. The theory of operant conditioning was developed by B.F. Skinner and is known as Radical Behaviorism. The word ‘operant’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behavior ‘operates on the environment’. Cognitivism The earliest challenge to the behaviorists came in a publication in 1929 by Bode, a gestalt psychologist. He criticized behaviorists for being too dependent on overt behavior to explain learning. Gestalt psychologists proposed looking at the patterns rather than isolated events. Gestalt views of learning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what have come to be labeled cognitive theories.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 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认知的类型) 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运作及其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 1.起源 19世纪 唐德斯:反应时测验 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冯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提出内省。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 重学节省法 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内省。 2.20世纪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1)拒绝内省 (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托曼:认知地图 心智发展的复兴 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 fMRI 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 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 语言的定位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 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内,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3.表征的形成可能涉及一种叫做特征觉察器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对客体的特征做出反应。 4神经编码:神经元可以对特定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环境中的客体可以引发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来描述我们看到的是树还是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如鸟鸣声等),这种以神经反应模式来表征刺激的方式被称为神经编码 对初级视觉区中特征觉察器的发现是确定神经编码的第一步。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一 参考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者的主要人物(依据时间先后粗略的排列): 罗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万·巴甫洛夫 爱德华·桑代克 约翰·华生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赖尔(Gilbert Ryle)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 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

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行为主义。 P18 A斯金纳P45B布鲁纳(结构主义) C 华生 2.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A 巴普洛夫P2 B皮亚杰P29 C 布鲁纳 3.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以------为基础。P43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唯理主义 4.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P33 A 斯金纳B加涅C班杜拉5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P4 A行为主义 B 格式塔C认知心理学 6.奥苏泊尔倡导---------学习。P32 A 发现B试误C阐释 7.语言的基本功能是------。 A 思维B交际C文化

第五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内容摘要】 认知主义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心理学家所讲的认知结构。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至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扩大或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认知主义人士看来,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章在论述早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传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时,不但强调揭示其内在的发展线索,更注重阐述其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 顿悟、认知地图、潜伏学习、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认知表征、接受学习、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初级学习、高级学习、先行组织者、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思考题】 1.简要谈谈你对顿悟学习和潜伏学习的看法。 2.请举例谈谈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在教育上的应用。 3.请运用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思想谈谈你对讲授法的认识。 4.请谈谈如何根据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有效地组织教学。 5.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看法。 6.当你预知到学生有可能会将你所授内容建构成四不像的“鱼牛图”时,你一般会运用什么有效办法来尽量避免此种事情的发生? 7.简要述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8.请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思想谈谈你对“高分低能”的看法。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认知学习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0.“什么是仁?”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不同,并未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明显缺陷,也有人说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具体体现,请谈谈您对此问题的看法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依据。 11.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哪些人更看重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其核心观点是干什么?有哪些人更看重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其核心观点是什么?您对此有何评价? 12.什么是先行组织者?什么是抛锚式教学模式?二者之间有何同与异? 行为主义者将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到的主要是可以观察、测量到的外显反应,而该反应之所以成为习惯是由于后效强化所致;学到的个别反应经组合之后而成整体行为,这样,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或外铄的,是被动的,是积少成多的,也是渐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这一基本看法虽然能有效地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却不能很好地用来解释知识的学习与健康人格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学习与健康人格的养成毫无疑问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太重视探讨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也受到后来的心理学家的批评。这样,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还颇流行的时候,一些有见地的心理学家就开始尝试用新的路径来研究学习现象,并提出了不同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新的学习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有二:一是认知主义的,一是人本主义的。本章先讲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认知主义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 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