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数学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和评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数学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又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同学对其他同学这样说:“数学是我所有的学科中较差的一门,不过我现在比较喜欢数学了,有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我对数学开始感兴趣;以前遇到数学考试,我会手脚冰凉,头脑一片空白,好象没有一次及格过。现在可就不同了——原来制定的学期目标是70分,现在不达到80分,我誓不罢休;甚至遇到挫折困难时也学会了客观分析,虽然考得不理想,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已经进步了。所以这也是一次小小的成功,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老师也说在艰难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人为我加油的!”

如何评价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呢?我

认为,有效的、合理的、恰当的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能够使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使学生有发展的感觉,并感觉到发展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拓宽其继续发展的渠道,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好的教学评价,应力图使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我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做了以下几点:

一、把握两个原则

⑴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以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心理学上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此不多重复。

⑵师师、师生、生生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形成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着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学生亲历亲为,合作交流,教师及时反馈回应,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发展情感与态度

课改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我就发展情感和态度,做了很多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曾让所任教的初一(6)班的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期目标(有少数学困生可分阶段设立目标,有些学生允许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教师指导下调整),以此激励学生一步一步努力朝目标迈进,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以表扬。特别对学习程度偏下的学生,不轻言放弃,课堂上照顾,课外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然,目标的设立要与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相一致。这种“大众数学”,要求教师尽可能摸清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近几年来,我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进步。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亦说“一个常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

⑴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⑵有无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⑶能不能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⑷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其实质就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切忌“一锤定音”,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当然不只包括测试成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后得到一种满足感,进而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因材施教,培养心智

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该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除了限定性的少量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与训练之外,把主导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基本品质培养,“对待学生发展评价应保持适度宽松与宽容”,对于未完成、非终结的准备性教育,教学不应过多的苛刻的评价学生的“对”与“错”,更不能使这种绝对性评价扩大化,教学的旨趣应更多的放在过程、方法、思路、批判精神方面。同时,倡导“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用整合的观点来全面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新格局,并将其作为课改的最终根本目标”。下面是我从作业评价方面对学生的分类指导:

1.教师熟悉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大致把学生分为三层次(当然不硬性规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目标自主选择),根据学生情况把作业设置为A、B、C三层次,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

2.学生完成自己或老师建议的作业后及时上交,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3.教师按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打分,但这一评价只是形式评价,其实质是与学生的学期目标作比较,达到目标的学生加1分,超过目标的学生加2分,未能达到目标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订正来弥补,到学期期末把个人得到的努力分全部加起来,成为学生总评成绩的个人努力

分的70%的一部分。这样做,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作业,让学生乐于去学习,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改善各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启动学生内部的活力。

在实际教学中,需注意的是:教师切忌“浮躁”,耐心对每一位学生做好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并且遇到情况能适时调整;在评价时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为原则,学生倍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从情感和态度上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增长点,不断地取得进步。

四、开展学生自评、互评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即发挥学生自评的作用;同时,注意学生间互评的作用。实施效果:

⑴学生参与自评,在学习后能够比照学期目标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制定进一步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够体验到学生自身的存在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价值,认识到自己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⑵在自评的基础上,实行学生间互评。如将学生四人一小组分组,设组长一名,先由每个学生进行个人小结,然后组内成员根据班级平时对该学生的成长记录对其进行评价,以肯定成绩为主,同时提出希望和改进措施;最后由组长作书面评价,并向组内成员公开评价结果。通过小组互评,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组员间合作交流,互相

鼓励,互相鞭策,相互间了解加深,感受到其他的人能够悦纳自己的行动,认识到自己不总是处于外在的批评、指责和敌意的包围之中。这种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评语,既客观全面,又易被学生认可,同时参与的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过程,学生能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他的关心及希望,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学生个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注意事项:

①评价初期,教师一定要加以指导,说明评价的过程和程序;

②教师要慎用自评结果,避免与奖惩挂钩。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放放心心地进行自评,自评结果也会相对客观真实,克服学生被评的自卫心理,主动参与评价,并且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③对于学生的互评结果要分析看待,不能简单下结论。同学间互评是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平时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便于清楚看到同伴的优点与缺点。但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是客观公正的,在评价过程中,有时难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往往倾向于较高的评价,夸大优点,隐去某些缺点;评价与自己矛盾较大的同学时倾向于较低的评价,夸大缺点,隐去某些优点。还有的学生因为害怕得罪同学而只说优点,不提缺点,或干脆以“我对该同学不了解,因而不好加以评价”来推辞评价。作为教师,分组时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均衡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