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从事物理教学的20多年中,我一直担任对口高考班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常有学生反映,老师您讲的时候我懂,可是到我做的时候,题目一换又不会了,如,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动量定理的应用、电功率、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在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以前本人为了有效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般都是在基本概念教学的同时,选择典型例题,寓相应问题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教学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于例题教学之中,但通常典型的例题,其技巧性、综合性往往比较强,难度也较大,而且例题越典型,学生越是难懂、难理解、难接受,加之技工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结果事与愿违,解题成了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有一天,我从女儿以前玩的七巧板中产生了灵感,七巧板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变化出无数个复杂的形状。同理,看拟复杂的物理题目,都可以分解成过程单一、思维清晰、方法明了的几个简单题目,先从简单的入手,让学生逐步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真正透彻理解题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相比较讲单一的例题,备课难、用时多,但效果较好。

一、典型例题

例题一:如图1所示,把一个质量为10kg的木箱,沿着斜面向上拉。已知斜面倾角为37°,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要使木箱得到0.1m/s2的加速度,问需要多大的拉力?斜面受到的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