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的分布

中国湖泊的分布
中国湖泊的分布

中国湖泊的分布

(2011-06-02 10:05:16)

转载▼

浮萍的地理知识搜集

湖泊可以镶嵌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也可以沉睡在陡峭的深谷,也可以仰卧在辽阔的平原,也可以偎依在咆哮的海滨。不论是白雪茫茫的极地,四季如春的温带,还是赤日炎炎的南方,你都可以寻觅到她的芳踪。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

我国湖泊分布,大概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东南为外流湖区,以淡水湖为主,湖泊大多直接或间接与海洋相通,成为河流水系的组成部分,属吞吐型湖泊。此线西北为内陆湖区,以咸水湖或盐湖为主,湖泊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之中,与海洋隔绝。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潴水,发育成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34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96个,总面积为21171.6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38个,总面积为19587.50km2。

东部平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洞庭湖、洪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淀山湖、东钱湖、南四湖、白洋淀、七里海、日月谭等。

蒙新高原湖区

蒙新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79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772个,总面积为19700.3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18059.43km2。

蒙新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呼伦湖、运城盐湖、红碱淖、文县天池、罗布泊等。

云贵高原湖区

云贵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73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0个,总面积为1199.40km2;大于10km2湖泊有13个,总面积为1088.20km2。

云贵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泸沽湖、草海、邛海、九寨沟海子群等。青藏高原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437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091个,总面积为44933.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346个,总面积为42816.10km2。

青藏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鄂陵湖等。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92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40个,总面积为3955.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52个,总面积为3705.70km2。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白头山天池等。

中国十大湖泊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青海湖,古代称为“西

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

(二)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三)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面积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解放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或一部,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据1985年统计,洞庭湖区面积占全省的1/14,人口占全省的1/9,耕地占全省的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的4/5,水产品占全省的1/3,油料、麻类、湘莲、生猪、家禽的产量也都占较大比重。

(四)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

(五)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六)呼伦湖,内蒙古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米时,湖水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还以“大、活、肥、洁”著称全国。“大”是湖的面积2339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相当于呼伦贝尔盟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活”是湖内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和水大时的达兰鄂罗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于牧区,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粪便多流入湖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洁”是湖区各河流基本没有污染,是少有的一池碧水。

(七)纳木措湖,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拨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措还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的朝拜纳木措,到纳木措转湖的年头。

(八)色林错湖,是藏北草原仅次于纳木错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有18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是申扎、尼玛、班戈三县的交界处。远远望去,湖面碧蓝,远处山形若隐若现。公路就在离湖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想接近她却已无路可走。

(九)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

(十)南四湖,南四湖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位于苏鲁交界处,南四湖南北总长约120 km,东西平均宽5.2 km,流域面积31700 km2。上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2.5m,正常蓄水位34.5m,蓄水面积600 km2,设计洪水位36.5m,相应容积23.1亿m3。下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1.0m,正常蓄水位32.5m,蓄水面积585 km2,设计洪水位36.0m,相应容积30.78亿m3。

巢湖只有800平方公里,不及呼伦湖和南四湖(可能甚至小于高宝湖),并不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获悉,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据了解,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面已达到5100平方公里,比1998年增加了1174平方公里,已基本上恢复了鄱阳湖1954年的原貌。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地区也在大规模实施退田还湖,湖区蓄水面积正在增长。湖南省正在执行“4350计划”,预计2010年左右使洞庭湖的面积恢复到建国初的4350平方公里,重建湖区的生态系统。

资料显示,建国后大量围湖造田,围垦湖泊面积超过了五大淡水湖泊面积之和。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解放初有大小湖泊1066个,到上世纪80年代因围垦而消失湖泊900多个,水域面积仅为原来的30%。

如今围湖开垦的历史已经结束,我国陆续在湖泊、湿地周围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02年6月,我国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353个,其中有21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达3.03万平方公里。

据介绍,虽然局部地区的湿地得到保护和恢复,但我国湿地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城市扩张等原因,使湿地在逐步丧失。目前,全国湿地调查已经接近尾声,调查显示我国湿地的数量还在减少,而且湿地生态质量也在下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练习(含答案)

第3单元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4·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B.甜菜 C.棉花D.小米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河流流量分布特征判断,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形成双汛,故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受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季风性降水影响而形成双汛。第2题,注意“经济作物”的题干信息,小麦和小米不属于经济作物,而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主要处于中温带,适宜甜菜种植,而棉花主要种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不适宜东北种植。 读甲、乙两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湖所处的气候分别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4.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D.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湖泊轮廓可以确定:甲湖是中亚的咸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湖是中国湖南的洞庭湖,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4题,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有:阿姆河、锡尔河沿岸用水量大,使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等;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 5.下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问题。 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 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辽河④淮河 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 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水系特征判断,①位于四川盆地为岷江;②位于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河;③位于东北为松花江;④位于东北为辽河。 (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河流补给来源。结合图中降雨量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位于我国较干

中国最美丽的十大湖泊

1、青海湖 亦作Ch’ing Hai、Tsing Hai或Qing Hai,英语作Blue Lake。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在青海省东北部。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公尺,最深32.8公尺。西北有布哈河注入。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海拔为3200米。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题 1、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 遭受的破坏。 1.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2.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3.自然因素影响 4.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2、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气象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的是( 1.决定各地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方向; 2.决定各地旅游淡旺季交替变化的周期规律; 3.决定旅游客流的流动方向及强度。 4.决定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和骨架。 3、下列哪个功能不属于泉涌旅游资源的是( 1.医药功能 2.审美功能 3.品茗酿造 4.建筑功能 4、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资源遭受的破成的。() 1.自然因素影响 2.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3.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4.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5、()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 1. 20世纪80年代 2. 20世纪70年代 3. 20世纪60年代 4. 20世纪50年代 6、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1.都江堰 2.灵渠 3.京杭大运河 4.坎儿井 7、下列属于人造景观(主题公园等)等主要集中地是( 1.黄河流域 2.川鄂地区 3.长江下游 4.近代商业城市 8、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

12、最早的索道于1894年建于下列哪个国家( 1.意大利 2.法国 3.美国 4.日本 13、颐和园按性质来划分,属于以下哪类园林(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宗教园林 4.岭南园林 14、属于小尺度空间性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称为( 1.面状空间行为 2.点状空间行为 3.线状空间行为 4.条状空间行为 15、北京故宫的前朝有太和殿、保和殿和()。 1.中和殿 2.乾清殿 3.交泰殿 4.坤宁宫 16、钱塘观潮是我国重要的()资源。 1.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 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3、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中国湖泊列表

中国湖泊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中国境内大大小小的湖泊众多,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面积1以上的湖泊有2700多个,总面积为9万多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境内还有大量的人工湖(水库)。中国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是和。 从1960年到2005年以来,中国的淡水湖泊总面积正在逐渐缩小。中国北方湖泊面积减少主要与有关,中国南方则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工业生产和填湖。 以下湖泊面积数均引自“”,需注意的是,水位升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可能造成湖泊面积的巨大变化。 目录 [] ? ? ? ? ? ? []五大淡水湖 湖泊名称所在地面积(平方公里) 注:通俗意义上的“中国五大淡水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位于,775平方公里),而呼伦湖和另一个大淡水湖(位于,108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偏远,一般不列入其中。 []五大咸水湖

湖泊名称所在地面积(平方公里) 4340 1628(布伦托海)753(羊卓雍湖)638 []所有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湖泊 序号湖泊名称所在省份地理位置面积(平方公 里) 备注 1新疆5500已干涸2青海4704 3青海4340 4湖南4040 5江西3583 6江苏2428 7内蒙古2339 8西藏 9青海1680 10西藏1628 11江苏 12()山东、江苏1097 13黑龙江1080总面积4190 14西藏 15新疆992

16西藏 17安徽775 18新疆753 19江苏 20(羊卓雍错)西藏638 21青海610 22西藏604 23青海 24内蒙古600 25新疆 26青海 27青海544 28新疆 29西藏 30新疆500 31青海500 32西藏 33西藏33°29′N 90°13′°N °E 34西藏

西南大学19春在线作业[1191]中国旅游地理-答案

判断题 1、旅游业可以为引进外来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 A.√ 2. B.× 2、中间交通,是指从旅游中心城市到各景区的交通,属于中、短距离的空间位移。 1. A.√ 2. B.× 3、旅游承载力系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值。 1. A.√ 2. B.× 4、现代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包括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四种。 1. A.√ 2. B.× 5、旅游人均最低空间标准因旅游资源性质和旅游活动方式不同而各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 1. A.√ 2. B.× 6、在较大的旅游景区内,游人往往要陆续游览其若干个基本旅游空间,处于稳定状况。 1. A.√ 2. B.× 7、形式美虽然主要通过线条、色彩、形体、力度与空间布局作用于人的感官,但更需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1. A.√

2. B.× 8、各种旅游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需根据经验数据来确定。 1. A.√ 2. B.× 9、对于大多数旅游地,旅游超载主要出现于旅游淡季和部分景点、景区。 1. A.√ 2. B.× 10、旅游交通由于服务对象的专一性和特殊性,使之在功能上与通用交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 A.√ 2. B.× 11、在中国园林构景中更是有意识地利用观赏位置变化以制造特殊效果,其各种造景手法都包含着对观赏位置 1. A.√ 2. B.× 12、内部交通,即景区内的交通,基本是景点间的短距离空间位移。 1. A.√ 2. B.× 13、体验型旅游(如民族风情、品尝美食等)、健身运动、娱乐活动、科学考察、探险等旅游项目,则应尽可了解。 1. A.√ 2. B.× 14、航空交通的优势在于:快捷、舒适、安全、灵活,航线的开辟不受沿线地面各种天然或人为障碍的限制。 1. A.√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 中国湖泊之最.doc

中国湖泊之最 一、最大的咸水湖──浓墨重彩青海湖 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它又名库库诺尔,错鄂博,古称西海、鲜水和错温波等。库库诺尔蒙语意为青色的海。青海得名于北魏,因湖水清澈碧蓝,湖面广袤如海故名。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湖泊似梨形。青海湖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瑰丽珍宝,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和象征。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茂。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环拥: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西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举目四顾,四座高山犹如四幅天然屏障。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像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浓墨重彩的西部风景画。 1981年实测水位3193.92m,长109.0km,最大宽度67.0km,平均宽39.8km,面积为4340km2,最大水深27.0m,平均水深17.9m,蓄水量778.0×108m3;与1961年相比,20年来湖泊面积减少了295.0km2,蓄水量减少了76.0×108m3。湖水矿化度1961年为12.4g/L,1986年又增为13.84g/L,26年来平均年递增52.0mg/L,咸化趋势明显。 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无际的古海洋。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洋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时,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湖泊。当时,它是一个外泄湖,周围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同时湖水又从东面注入黄河。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的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为一个流水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气候干燥地区,湖水蒸发量大于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断下降,湖面逐渐缩小,与初期的湖区相比,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环湖一周,号称千里,唐代尚称八百里,现在只有七百多里了。 青海湖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2℃,一月平均气温-12.6℃,7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发量950mm,6-9月的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积29661km2,补给系数5.83。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40余条。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和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为最大。据有关资料,青海湖年入湖总水量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却高达41.59×108m3,收支相抵年亏损水量5.31×108m3。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湖面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畔有着辽阔的天然牧场,是我国各民族聚集的地方,除汉族外,还有羌族、吐古浑族、藏族和蒙古族等。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是重要的畜牧业产地,尤以养鸟业更为发达。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一带盛产“秦马”。《诗经》中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隋唐时,“秦马”与“乌孙马”、“血汗马”皆为良种马,以能征惯战而著称。唐代在青海还专门设置了茶马司。 杜甫《高都护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战,与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枥思,猛志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雪,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擎电倾城知。”此诗竭尽赞美之词来夸耀青海骔马的威武和神骏。 最质朴的美才具有真正的震慑力。青海湖正是具有高原湖泊那种空阔、粗犷、质朴、沉静的特征。它没有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也没有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灯影……青海

地理专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地理专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河流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 [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补充: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地势高低、河道大小来判断)、河流长度(距海的远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其分布、河流的形状(如树枝状、辐射状、辐合状水系、平行状或称为梳状水系、格子状和网状等)、河道宽窄曲直(上游山区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成V字形;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等。基本上受地形地势影响(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如: ①树枝状水系:是最常见的水系形式。它常见于原始地形平坦、岩性均一的地区,如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如长江。 ②平行状水系:以各级河流相互平行排列为特点。常见于有适当的坡斜,或坡度较陡的地区。平行水系不仅见于由于掀斜式构造上升区域,如云南西部横断山区的平行峡谷区,及单斜区顺岩层倾向的斜坡上,甚至发育在大片缓斜的泛滥平原上,如淮河在豫、皖两省黄泛区的各支流也见到这种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以高地为中心,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外流,构成放射状水系,常见于穹窿山地和火山锥分布区。若各河由四周山地向盆地中心流注,则构成向心状辐合水系。 ④环状水系:在穹窿山地外围和火山周围,发育环状水系。 ⑤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如沱沱河,黄河三角洲、阿拉斯加育空河、北美普拉特河、新西兰、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辫状水系;例如描述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系属横断山脉余脉)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山区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成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其中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 三课时) 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掌握我国外流流域和内流流域的划分和分布。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及位置。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 1、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及内、外流区的划分。 【设计思路】为使学生对“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讲述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共同点;第二步讲述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别;第三步讲述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资源及方法】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中国年均降水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二)新授: 一、外流区为主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3.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总结〕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板书〕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教师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因此,辽河、海河、黄河水量不太大,汛

中国十大湖泊排名

中国十大湖泊排名 1、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西 宁以西约130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约4436平方公里。 2、鄱阳湖 鄱阳湖古称彭泽,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湖体分属江西 省的九江市庐山区、湖口县、星子县、共青城市、都昌县、永修县、南昌市新建区、鄱阳县、余干县、南昌县、进贤县等地区。面积约3150平方公里。 3、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南近 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面积约2579平方公里。 4、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江、浙两省,湖区南缘 位于江浙两省的分界线上,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面积约2427平方公里。 5、洪泽湖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 市境内。面积约2069平方公里。 6、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达赉(lai)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扎赉诺尔 区与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之间。面积约2043平方公里。 7、纳木措 纳木措藏语为"天湖"之意,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 8、色林措 色林措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岗底斯山北麓,申扎县以北,面积约1640平方公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以储水量计, 为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9、南四湖 南四湖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因位于济宁市以南而得名,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 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 10、兴凯湖 兴凯湖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中国拥有28%的面积,即1226平方公里。兴凯湖还有一个小兴凯湖,两湖之间隔着一条宽约1公里、 长约90公里的天然湖岗。

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

题目:我的家乡—法门寺Array成绩 院 (系):机电工程系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专业班级:机制****班 学号: ********** 姓名: *** 上课时间: **********

我的家乡—法门寺 我的家乡在扶风县,那里没有巍峨的大山,也没有汹涌的大河,不过在我的家乡,却又很多地方所不具有的特色文化—中国佛教文化法门文化。 法门寺简介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坐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距离宝鸡市约100公里,西安市约120公里。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帝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故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美誉。据记载所言,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舍利,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三佛舍利于世界各地,凡得舍利处皆要建塔供养。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建寺。法门寺在隋以前叫“阿育王

寺”,在北魏时期,在当时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隋文帝改名为“成实道场”,唐高祖李渊正式敕建并更名为“法门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开坛就地瞻礼舍利。法门寺塔原俗名“圣冢”,后改建为四级木塔,唐高宗显庆年间扩建瑰宁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到了宋代,当朝皇帝将法门寺建筑规模扩充到历史之最,宋徽宗曾亲手手书“皇帝佛国”可见当时法门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明代法门寺塔因年久而损坏,后由地方富绅集资,历时三十年,修建了八棱十三级砖塔,在此以后,法门寺逐渐没落。 民国二十八年,在爱国志士朱子乔先生的主张下,法门寺进行了自明清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以生命保护了埋藏在法门寺地下的珍宝。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中央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也是在这一年,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法门寺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舍利重返人间!地宫出土的大量稀世珍宝,无论在中国历史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有及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方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其他代表三百多人参加可法会。二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历届方丈澄观法师、净一法师的主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大批仿唐式建筑。 法门寺的主要建筑

高考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案

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考纲要求]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讲解] 一、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内、外流区 区域范围占全国决面积占全国总水量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1/3 不到5% 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2/3 95%以上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 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松 花江水量丰富(流经 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 汛、夏汛) 少(森林茂 密) 长(纬度高,位于 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 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 半湿润、半干旱 地区) 汛期短(雨季 短) 大(植被 少,水土流 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 量大,流经湿润 地区) 汛期长(雨季 长) 小(流域内 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 均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 单项选择题 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 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 交通便利 . 百姓生活的要求 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 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 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 从化温泉 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 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 旅游业发展期

. . . 旅游业成熟期 旅游业萌动期 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 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 自然生态危机 社会危机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 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 美国废弃的金矿 . 日本汽车制造厂 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 判断题

中国著名湖泊

中国著名湖泊 中国著名湖泊介绍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这里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

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太湖水面烟波浩渺,水质清纯。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构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重水复,山环水抱的天然图画。沿湖各处,或山水交融,百态千姿;或园林典雅,诗情浓郁;或钟乳瑰丽,沿天奇异;或小桥流水,碧草繁花,无不透着一股精巧玲珑的秀气、灵气,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 太湖胜景 梅园 距无锡市区7公里,坐落在西郊的东山、浒山和横山之间。园前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地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 洞庭东山 洞庭东山因在太湖东面而得名。东山的主峰大尖顶是七十二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罗汉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宋塑罗汉像比例适度,容貌各异,造型正确,姿态生动,相传是南宋雕塑名家雷潮夫妇所作,制塑技艺精湛,令人赞赏。轩辕宫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线状旅游空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5、旅程终点尽量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 2、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 3、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4、简述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答: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定义: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类型: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为的实现。影响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第二次作业 1、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大气环流等有直接的关系。二是人文旅游资源与人类历史有关。(1)文物古迹分布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 (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 (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5)其所在地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中国十大美湖

中国十大美湖 中国十大美湖 青海湖 青海湖(青海西宁) 青海湖 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 公尺,最深32.8公尺。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茵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

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西湖 杭州西湖 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面积5.65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盈盈凝睇的丽水,就蕴藏在这一带若隐若现的山峰中。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墩鼎足而立,就像三颗绿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水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带飞逸其中。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千岛湖 千岛湖(浙江杭州) 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的淳安县境内。千岛湖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已达81%,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一流的大气环境,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广,178亿立方米之巨的千岛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达7米。湖中那1078个岛屿,姿态各异,风姿绰约。春游湖上,布满山花的岛屿,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村姑;夏日游湖,人们在这碧波中逐浪畅游;秋山红叶,使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雪满湖山,松挺山崖,又是一幅王维笔下的诗画图。千岛湖四周群山连绵,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生态环境佳绝。 纳木错湖 纳木错湖(西藏当雄) 纳木错湖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 作业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题1、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1.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2.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3. 自然因素影响 4. 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2、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气象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的是 1. 决定各地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方向; 2. 决定各地旅游淡旺季交替变化的周期规律; 3. 决定旅游客流的流动方向及强度。 4. 决定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和骨架。3、下列哪个功能不属于泉涌旅游资源的是。 1. 医药功能 2. 审美功能 3. 品茗酿造 4. 建筑功能4、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资源遭受的破坏是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

世。) 1. 2. 3. 4.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6、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1. 2. 3. 4. 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7、下列属于人造景观等主要集中地是。 1. 2. 3. 4. 黄河流域川鄂地区长江下游近代商业城市8、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1. 2. 3. 4.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交通便利百姓生活的要求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以西是我国的第阶梯。 1. 2. 第二阶梯第一阶梯 3. 4. 第三阶梯第四阶梯10、旅游商为推销旅游线路所做的大量广告宣传,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的报道,旅游报刊和 1. 2. 3. 4. 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全球定位系统11、滑竿、

中国境内淡水储水量湖泊排名

中国境内淡水储水量湖泊排名 中国著名湖泊1、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2、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五大连池风景区,主要由五大连池湖区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景等组成。五大连池风景区获得的称誉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1719年至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3、杭州市千岛湖风景名胜区 千岛湖风景区,又称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千岛湖湖形呈树枝型,湖中大小岛屿1078个,千岛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1982年,千岛湖发展旅游业。1982年,千岛湖风景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6年11

月,千岛湖风景区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02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中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景区和浙江青年文明号示范景区。 4、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退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中国淡水湖排名第一名、江西鄱阳湖 第二名、湖南洞庭湖 第三名、江苏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 第四名、内蒙古呼伦湖 第五名、江苏洪泽湖 第六名、西藏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 第七名、山东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 第八名、新疆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 第九名、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

中国的湖泊及十大排名

中国湖泊的分布 湖泊可以镶嵌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也可以沉睡在陡峭的深谷,也可以仰卧在辽阔的平原,也可以偎依在咆哮的海滨。不论是白雪茫茫的极地,四季如春的温带,还是赤日炎炎的南方,你都可以寻觅到她的芳踪。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 我国湖泊分布,大概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东南为外流湖区,以淡水湖为主,湖泊大多直接或间接与海洋相通,成为河流水系的组成部分,属吞吐型湖泊。此线西北为内陆湖区,以咸水湖或盐湖为主,湖泊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之中,与海洋隔绝。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潴水,发育成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34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96个,总面积为21171.6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38个,总面积为19587.50km2。 东部平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洞庭湖、洪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淀山湖、东钱湖、南四湖、白洋淀、七里海、日月谭等。 蒙新高原湖区 蒙新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79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772个,总面积为19700.3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18059.43km2。 蒙新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呼伦湖、运城盐湖、红碱淖、文县天池、罗布泊等。 云贵高原湖区 云贵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73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0个,总面积为1199.40km2;大于10km2湖泊有13个,总面积为1088.20km2。 云贵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泸沽湖、草海、邛海、九寨沟海子群等。 青藏高原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437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091个,总面积为44933.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346个,总面积为42816.10km2。 青藏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鄂陵湖等。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92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40个,总面积为3955.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52个,总面积为3705.70km2。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白头山天池等。 中国十大湖泊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 (二)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