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曲线坐标图专项训练

(微专题)曲线坐标图专项训练
(微专题)曲线坐标图专项训练

(微专题)曲线坐标图专项训练

1. 根据图表反映出的价格与需求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A.甲和乙是相互替代的商品

B.甲和乙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

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

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解析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需求弹性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需求弹性大,由图可知,答案为C。

答案 C

2.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解析需求与价格成反向变动,价格增高,需求减少。汽油价格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是反向的,故C项正确。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A 项错误。汽车购置税与汽车需求量成反向变动,B项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需求量与收入呈正相关,D项错误。

答案 C

3.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自驾游成为越来越多有车族的选择,但高昂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也使不少想自驾游的人却步。2014年五一长假期间,依据国

务院通知,国家免收7座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通行费。下列曲线(P代表高速公路通行费,Q代表自驾游需求量,A1为免费前、A2为免费后自驾游的需求量)能反映这一措施带来影响的是()

解析一般来讲,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需求量上升,可排除B、D 两项;国家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降低了出行费用,自驾游需求量会增加,C项正确,A项错误。

答案 C

4.(2015·冀州中学高三检测)由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②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

这种商品需求越多③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④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A.①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①④与题意相符,根据题中图表所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高供给量越高,故入选。②③观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5.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②错误。

答案 B

6.(2013·江苏高考)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列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解析本题以粮食增产为视角,考查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以及价格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的知识综合分析。C、D两项显示随着价格上涨,需求量也上涨,错误,C、D两项不选;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因此价格下降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项不选;而A项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符合题意。

答案 A

7.曲线图中S为汽油供给曲线,D为汽车需求曲线,S与D1、D2分别交于E1和E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点E1向点E2移动的可能原因是()

①汽油价格上涨,汽车需求减少②汽油的互替商品价格上涨③汽油的生

产企业减少,市场供给减少④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弱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互替商品之间关系的知识。认真读题并看图,点E1向点E2移动是由于需求曲线移动而引起的,明确后就转化为考查需求变动的原因。注意S曲线是汽油的供给曲线,显然供给曲线没有变化,所以③错误。④汽油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价格变化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影响汽车的需求量,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 A

8.(2015·郑州模拟)下图揭示了商品价格(P)与需求(Q)之间的关系。下列商品中,不遵循下图所示规律的是()

①即将淘汰的黑白电视机②名贵字画③股票④普通西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升高,其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低,其需求量就会增加。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只有特殊商品,如炫耀性消费品(名牌服装、豪华轿车等),某些特殊的低档商品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商品(黑白电视机等),某些投机性商品(股票和债券等),才不遵循该需求曲线。因此

①②③均入选,答案为A。

答案 A

9.(2015·烟台模拟)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

相应减少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审读图表的能力,考查收入变化与需求量变化的关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题时快速找到“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收入变化”“需求量变化”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商品的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影响着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二者成正比例关系,所以①正确,②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也增加,但是需求增长的幅度呈递减趋势,故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 B

10.(2015·潍坊模拟)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2013年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9 7元,2014年1月3日为6.103 9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题干表明随时间变化,外币汇率下降,因而一般伴随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因而A符合题意。

答案 A

11.(2015·威海模拟)下图表示商品需求量Q与价格P的关系,d1、d2表示两种不同商品的需求曲线。下列选项中,引起d1和d2向左移动的推断正确的是

()

A.d1:在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下中国消费者抵制的日系车销量

B.d2: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情况下的各种牛肉制品的销量

C.d1: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背景下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

D.d2: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出入境旅游需求

解析根据图示,d1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d2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根据题意,A项中的汽车属于高档耐用品,在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下中国消费者抵制日系车,所以其销量可能下跌,d1向左移动,A项符合题意。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情况下,各种牛肉制品的需求可能增加,d2应该向右移动,B 项不选。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属于生活必需品方面的需求,因此,其需求曲线应该是d2而不是d1,C项错误。出入境旅游需求曲线应该是d1,D项错误。

答案 A

12.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理解正确的是()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

D.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观察图表可知: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故A项错误,D项正确。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应逐步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应逐步增加,故B、C两项不正确。

答案 D

13.(2015·深圳模拟)近年来,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对蔬菜的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税前,D2表示税后)描述如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解析结构性减税后蔬菜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B符合题意,故选B 项。A项与题意相悖。C项说明的是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D项说明的是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减少,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14.2014年上半年,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620万套,开工率为75%,基本建成420万套。一线城市商品房价继续稳中有降,新商品楼盘开盘减少。

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根据供给曲线最基本的特征“向右上方倾斜”(供给与价格呈同向变动)即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题目信息易知:随着保障房供给的增加,新上市的商品房数量减少,价格下降,即新上市商品房数量从Q1到Q2是递减变化,其所对应的价格也是下降的。根据以上分析,符合这一变化趋势的为D项。

答案 D

15.(2015·东北三校)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下列图像分别反映普通药品、滋补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是()

A.②③①B.②③④

C.③②①D.③②④

解析普通药品是医疗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图③与其需求价格弹性相符;滋补药品是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图②与其需求价格弹性相符;急救药品是医疗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不大,图④与其需求价格弹性相符。故选D。

答案 D

16.下图反映的是2014年2月份某种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D0向D1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②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P0向P2变动时,可能该商品供不应求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对替代品需求增加,对该商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D0向D1变动表明某种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上升,①错误;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升高,对互补品需求减少,对该商品需求也减少,价格下降,D0向D2变动表明某种商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②符合题意;P0向P1变动,商品价格上升,对某种商品需求将减少,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将增加,③符合题意;P0向P2变动,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供过于求,④错误。

故选B。

答案 B

17.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商品价格下降,商品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缩小,商品的供应量减少,商品价格与商品的供应量大致成正比,②显示反比,故排除②。煤与电为互补品,煤价下降,发电成本降低,电价下降,即煤价与电价大致成正比,④显示反比,故排除④。外汇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本国进口数量上升,外汇汇率与本国进口数量成反比,故①切题。高铁与民航互为替代品,高铁票价上升,高铁的需求量下降,民航需求量上升,高铁票价与民航需求量大致成正比,故③切题。答案选C。

答案 C

18.恩格尔曲线描述的是商品需求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奢侈品恩格尔曲线表明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得越来越快。下面属于奢侈品恩格尔曲线的是()

解析奢侈品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排除B项。根据题意,奢侈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得越来越大,A项表明增加幅度是一个定值,C项表明增加幅度越来越大,D项表明增加幅度越来越小,故选C。

答案 C

19.(2015·东北三校)如曲线所示,甲商品的数量(Q)随着价格(P)的变动而变动,这可能说明的关系是()

①甲商品的供给量(Q)与自身价格(P)②甲商品的需求量(Q)与自身价格(P)

③甲商品的需求量(Q)与其互补商品价格(P)④甲商品的需求量(Q)与其替代

商品价格(P)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由图可知,甲商品的数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自身价格上升,其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故①切题,②不切题。甲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甲商品的需求量也下降;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价格上升,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甲商品的需求量则增加,故③不切题,④切题。答案选C。

答案 C

20.(2015·北京西城)社会总需求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出口需求。

读下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我国的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的是

()

①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②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③大力兴建公共文化

设施④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后,可以看出在价格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在进一步增加。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利于扩大内需,而且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减少,故排除②。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外贸出口,会减少社会总需求,故排除④。①③符合题意,答案选C。

答案 C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 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 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 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 疗护理时受凉。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 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 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 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 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 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内。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卧位适用范围答: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中考化学练习【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专题一坐标曲线题 1.(2019陕西)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D)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2. (2019宜昌)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3. (2019重庆A卷)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B)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

4.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C) A.图①: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 C.图③: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 D.图④: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5. (2019大庆)下列图像不能 ..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C) A.①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②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③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④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6. (2019河南)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D)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7. (2019湘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 C.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8. (2019宿迁)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B)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版

圆锥 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1.椭圆 (1)椭圆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 叫椭圆的焦距。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21||||2MF MF a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2 221x y a b +=(0a b >>)(焦点在x 轴上)或 122 22=+b x a y (0a b >>)(焦点在y 轴上)。 注:①以上方程中,a b 的大小0a b >>,其中222b a c =-; ②在22221x y a b +=和22 221y x a b +=两个方程中都有0a b >>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 置,只要看2 x 和2 y 的分母的大小。例如椭圆22 1x y m n +=(0m >,0n >,m n ≠)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2)椭圆的性质 ①范围:由标准方程22 221x y a b +=知||x a ≤,||y b ≤,说明椭圆位于直线x a =±,y b =±所围成的矩形里; ②对称性:在曲线方程里,若以y -代替y 方程不变,所以若点(,)x y 在曲线上时,点(,)x y -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x 轴对称,同理,以x -代替x 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y 轴对称。若同时以x -代替x ,y -代替y 方程也不变,则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椭圆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这时,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

点是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椭圆的中心; ③顶点:确定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常需要求出曲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令0x =,得y b =±,则1(0,)B b -,2(0,)B b 是椭圆与y 轴的两个交点。同理令0y =得x a =±,即1(,0)A a -,2(,0)A a 是椭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 所以,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有四个,这四个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同时,线段21A A 、21B 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为2a 和2b , a 和 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由椭圆的对称性知:椭圆的短轴端点到焦点的距离为a ;在22Rt OB F ?中, 2||OB b =,2||OF c =,22||B F a =,且2222222||||||OF B F OB =-,即222c a b =-; ④离心率: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比c e a =叫椭圆的离心率。∵0a c >>,∴ 01e <<,且e 越接近1,c 就越接近a ,从而b 就越小,对应的椭圆越扁;反之,e 越接近于0,c 就越接近于0,从而b 越接近于a ,这时椭圆越接近于圆。当且仅当a b =时,0c =,两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222x y a +=。 2.双曲线 (1)双曲线的概念 平面上与两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12||||||2PF PF a -=)。 注意:①式中是差的绝对值,在1202||a F F <<条件下;12||||2PF PF a -=时为双曲线的一支; 21||||2PF PF a -=时为双曲线的另一支(含1F 的一支);②当122||a F F =时,12||||||2PF PF a -=表示两条射线; ③当122||a F F >时,12||||||2PF PF a -=不表示任何图形;④两定点12,F F 叫做双曲线的焦点,12||F F 叫做焦距。 (2)双曲线的性质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 一、 (共 33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 A 、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 2、穿脱隔离衣应避免污染 A 、衣领 B、腰带以上部分 C、腰带以下部分 D、背后 E 、胸前 3、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A 、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 <60次/min ,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 漏服,下一次要加量补服 4、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5、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 、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6、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 、经常更换卧位 B、热敷下腹部 C、膀胱内滴药 D、 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清洁尿道口

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液体用量为 A 、 50~100mL B、 100~200mL C、 200~500mL D、 500~ 1000mL E、 1000~1500mL 8、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 A 、每周更换导尿管 B、间隙性夹管 C、温水冲洗外阴 2次/d D 、定时给病人翻身 E、鼓励病人多饮水 9、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 A 、 Qd :每天 1次 B、 Bid :每天 2次 C、 q4h :每 4小时 1次 D、 Qid :每天 3次 E、 Qn :每晚 1次 10、从上午 8:00开始输液,要求 5小时内输入 1000mL 液体,此时,每分钟 滴数应调节为 A 、 40滴 B、 50滴 C、 60滴 D、 70滴 E、 80滴 11、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生物监测 B、工艺监测 C、程序监测 D、温度计监 测 E、化学监测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 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 四轻 " 要求 A 、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考试题

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四轻”要求(C) A.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然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C)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3、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运动或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高 C.下肢血压一般比上肢血压高 D.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E.冬季血压比夏季偏低 4、为女性病人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深度是(A)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5、膀胱高度充盈的病人,首次导尿不得超过(C) A.500ml B.100ml C.1000ml D.3000ml E.1500ml 6、下列英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D) A.Qd:每天1次 B.Bid:每天2次 C.q4h:每4小时1次 D. Qid:每天3次 E.Qn:每晚1次 7、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C) A.止咳糖浆 B.棕色合剂 C.硫酸亚铁 D.碳酸氢钠 E.颠茄合剂 8、从上午10:00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1500ml,输液速度为60滴/min,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B) A.16:00 B.16:25 C.16:30 D.16:45 E.17:00 9、下列哪项是输液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E)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0、某脑外伤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如此周而复始,这属于哪种呼吸(D) A.间断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深大呼吸 D.潮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 11、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B)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

1皮肤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 2、持续用热30~45分钟或持续用冷30~60分钟会出现继发效应,适当时间为20~30分钟。 3、冷、热疗法效果的影响因素:方式(湿冷热优于干冷热)、面积、时间、温度、部位、个体差异。 4、冷疗法目的: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减轻疼痛,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等;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牙龈炎);降低体温,适用于高热、中暑。 5、冷疗法禁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血液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组织损伤、破裂—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对冷过敏;冷疗禁忌部位1)枕后、耳廓、阴囊处:易引起冻伤。2)心前区:会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3)腹部:易引起腹泻。4)足底: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6、高热降温冰袋放置在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将冰囊置于颈前颌下。冰袋使用后30分钟需测体温,体温降至39℃一下,应取下冰袋。 7、冰帽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要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以止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8、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水温:温水32~34℃,2/3满或30℃,25%~35%乙醇200~300ml。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头部置冰袋,以助降温并防止头部充血而致头痛;热水袋置足底,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而减轻头部充血,并使患者感到舒适。体温低于39℃时取下头部冰袋。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为拭浴禁忌部位。新生儿及血液病高热者禁用乙醇拭浴。拭浴以轻拍(拍拭)方式进行,避免摩擦生热。 9、热疗法目的: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炎症后期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减轻疼痛,减轻肌肉痉挛、僵硬,关节强直所致的疼痛。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保暖与舒适,适用于年老体弱、早产儿、危重、末梢循环不良患者。 10、热疗法禁忌: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引发腹膜炎;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导致颅内感染和败血症;各种脏器出血;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小时内)—加重皮下出血、肿胀、疼痛;其他:1)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皮肤湿疹;3)急性炎症,如牙龈炎、中耳炎、结膜炎;4)孕妇;5)金属移植物部位;6)恶性病变部位;7)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 11、热水袋温度:成人60~70℃,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应低于50℃。 12、烤灯作用:消炎、镇痛、解痉、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保护肉芽组织生长。一般灯距为30~50cm。 13、热湿敷水温为50~60℃,手腕内侧试温不烫手为宜。面部热敷者应间隔30min方可外出,以防感冒; 14、热水坐浴水温40~45℃;适用于会阴部、肛门疾病及手术后,女性患者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不宜坐浴。温水浸泡水温43~46℃。 15、医院饮食分类: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16、基本饮食分类: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普通饮食用于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每日3餐。软质饮食用于消化吸收功能差;咀嚼不便者;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患者;每日3~4餐。半流质饮食用于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中

1.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专题一坐标曲线题 1. (2019重庆A卷)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2. (2018重庆B卷)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3. (2019重庆B卷)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代表氧气 B.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4. (2019吉林)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如图相符的是() A. 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 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C. CuO中加入稀H2SO4 D. BaCO3中加入稀HNO3

5. (2018宁波)向盛有2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6. (2019广东)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7. (2019枣庄)向盛有50 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8. (2019广安)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该溶液中依次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Na2CO3+HCl=== NaHCO3+NaCl;②NaHCO3+HCl=== NaCl+H2O+CO2↑,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图像关系正确的是() 9. (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

2011高中生物曲线图形类型(1) 一.常见单曲线类型: 1.升降曲线: 曲线递变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该变化趋势可以表示:(1)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3)温度对呼吸强度、光合强度的影响;(4)叶中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5)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叶龄的关系;(6)绿色植物体内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7)根吸收矿质离子与温度的关系;(8)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9)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10)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等。 2.升平曲线: 曲线递变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趋于稳定。如:(1)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关系;(2)O2浓度与有氧呼吸速率、ATP产生速率的的关系;(3)O2浓度与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的关系;(4)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分的关系;(5)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6)叶中不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7)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8)自然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3.降曲线: 曲线递变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如:(1)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O2存在时发酵作用受抑制);(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3)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4)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5)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6)恒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4.升曲线: 曲线递变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加。如:(1)卵裂中DNA总量与时间的关系;(2)理想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4)变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绪论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 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 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 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 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 3、社会关系 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 6、 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 环境。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0) x x y y λλ?μμ'=>?? '=>?的 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P x y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 如图所示, 在平面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 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注:(i)极坐标系以角这一平面图形为几何背景,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为几何背景; (ii)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极坐标系则不可.但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是平面坐标系. (2)极坐标 设M 是平面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 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 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0,ρ≥θ可取任意实数. 特别地,当点M 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为(0, 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 如果规定0,02ρθ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表示;同时,极坐标(,)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3.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背景: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 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如图所示: (2)互化公式:设M 是坐标平面任意一点,它的直角 坐标是(,)x y ,极坐标是(,)ρθ(0ρ≥),于是极坐标与 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如下: 极坐标(,)ρθ 直角坐标(,)x y : cos sin x y ρθ ρθ=??=? 直角坐标(,)x y 极坐标(,)ρθ: 222 tan (0) x y y x x ρθ=+=≠ 在一般情况下,由tan θ确定角时,可根据点M 所在的象限最小正角. 4.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 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完整版)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知识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0) x x y y λλ?μμ'=>?? '=>?g g 的作用 下,点P(x,y)对应到点(,)P x y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 如图所示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 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注:极坐标系以角这一平面图形为几何背景,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为几何背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极坐标系则不可.但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是平面坐标系. (2)极坐标 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0,ρ≥θ可取任意实数. 特别地,当点M 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为(0, 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 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 如果规定0,02ρθ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表示;同时,极坐标(,)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3.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背景: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如图所示 : (2)互化公式:设M 是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 y ,极坐标是 (,)ρθ(0ρ≥),于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如表: 点M 直角坐标(,)x y 极坐标(,)ρθ 互化公式 cos sin x y ρθ ρθ=?? =? 222 tan (0)x y y x x ρθ=+= ≠ 在一般情况下,由tan θ确定角时,可根据点M 所在的象限最小正角. 4.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 图形 极坐标方程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 的圆 (02)r ρθπ=≤< 圆心为(,0)r ,半径为r 的圆 2cos ()2 2 r π π ρθθ=- ≤< 圆心为(, )2 r π ,半 径为r 的圆 2sin (0)r ρθθπ≤<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 入院护理: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检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入院护理的目的:①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②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③做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一.入院程序:(一)办理入院手续:凭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住院处安排床位后,应电话通知病房值班护士,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二)卫生处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妥善安排其理发、沐浴、更衣、剪指(趾)甲等必要的卫生处置(危重、分娩、体质虚弱者除外)。传染病或疑传染病者则应在隔离室处置。(三)护送患者入病室:能步行者可扶助步行,不能行走者视病情用轮椅或平车护送。重症患者在护送途中应注意保暖,不中断输液或给氧。二、患者入病区的初步护理:一般患者:1.准备床单位,备齐用物 2.迎接新患者,核对、安置3.通知医生,协助检查治疗。4.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并记录。5.填写有关表格、住院病案 6.介绍与指导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护理措施。8.进行入院评估,拟订护理计划。急诊患者:通知医生;准备好急救器材及药品;安置患者;配合抢救;询问病史 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患者单位是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是患者住院时用以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铺床法:基本要求: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备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距床约15cm,整理被盖上缘距床头15cm;铺大单的顺序:先床头,后床尾;先近侧,后对侧;注意事项:平、整、紧;中线齐;不虚偏;枕头四角充实,开口背门;操作节力。按使用顺序一次备好用物携至床旁,以避免多次往返,可以提高效率和节力。 暂空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 麻醉床—目的: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麻醉护理盘:---无菌巾内: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牙垫、通气导管、治疗碗、氧气导管、吸痰导管、镊子、棉签、纱布数块---无菌巾外: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治疗巾、弯盘、胶布、棉签、别针、护理记录单和笔铺在床中部的橡胶单和中单的上缘距床头45~50cm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目的:保持患者的清洁,使患者感觉舒适;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清扫原则:自床头至床尾;自床中线至床外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坐标曲线题练习_251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2018备考精编 1.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导学号95444099】( ) 2.[2017山西]“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 【导学号95444100】 A) B C D 第2题图 A.加水稀释NaOH 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 C.向一定量的Na 2SO 4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3.[2017绥化]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导学号95444101】( ) A B C D 第3题图 A.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4.[2017天水]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导学号95444102】( )

A B C D 第4题图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5.[2017随州]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第5题图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pH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6.[2017青岛]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导学号95444103】( ) A B C D 第6题图 A.将一定量的60 ℃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 固体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7.[2017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导学号95444104】( )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集锦

护理学基础内部资料 1什么是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2护理程序的步骤及各阶段工作内容: 一)评估:1收集资料2整理分析资料3记录资料二)诊断:确定护理诊断 三)计划:1排列优先顺序2设立预期目标 3制定护理措施4护理计划成文 四)实施:1实施前准备2执行护理计划 3完成护理记录 五)评价:1收集资料2判断效果 3分析原因4修订计划 3收集资料的目的有哪些 1)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4记录资料时注意哪些事项: 1)记录应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完整,避免用错别字。 2)主观资料尽量用病人的原话,并加上引号 3)客观资料尽量使用医学术语,描述应具体、确切,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4)记录时避免使用“好、坏、佳、尚可”等无法衡量的词语。5资料的来源、分类、内容: 来源: (1)护理对象是资料的主要来源。 (2)与护理对象相关的人员。 (3)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4)护理对象的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 (5)医疗护理文献。 分类: (1)主观资料:是护理对象对其健康状况感受的描述,即护理对象的主诉。如“我头痛” (2)客观资料:是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格检查或借助医疗仪器和实验室检查所获得的资料。如体温 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护理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现在健康状况 3)既往健康状况 4)家族史 5)护理体检结果 6)近期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 7)目前治疗和用药情况 8)心理状况 9)社会情况 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交谈、护理体检、查阅资料6护理诊断的定义 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中问题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7护理诊断的组成 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及相关因素组成 1)名称是针对护理对象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反应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现存的、潜在的、健康的三类2)定义是对护理诊断名称的一种清晰、正确的描述和解释。 3)诊断依据是做出护理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分 主要依据和次要依据 4)相关因素是导致护理对象出现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促发因素或危险因素。 常见的相关因素有:(1)病理生理方面 (2)心理方面(3)治疗方面 (4)情境方面(5)年龄方面 8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用PSE公式P—护理诊断的名称即健康问题S—症状和体征E—相关因素。有三种陈述方式 1三部分陈述PSE,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 例:体温过高:T39℃面部潮红:与支原体感染有关2二部分陈述PE,多用于潜在的护理诊断 例: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3一部分陈述:P公式,多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例母乳喂养有效 P 9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1应使用NANDA认可的护理诊断名称,书写准确、规范 2以所收集的资料作为诊断依据,一项护理诊断针对一个问题 3避免与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医疗诊断相混淆 4相关因素的描述要准确,有利于制定护理措施 5在护士的职责范围内确定相关因素 6应贯彻整体护理的原则,应包含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 10护理诊断排列顺序: 根据病情需要及对护理对象健康的影响,按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排序。即 1)首优问题:又称威胁生命的问题。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需要护士立即解决的问题 2)中优问题:又称威胁健康的问题。指虽然不直接威胁病人生命,但可带来生理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 3)次优问题:指人们在应对发展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 11护理诊断排序原则 1)优先解决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 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排序,优先解决低层次需要的问题 3)在与治疗、护理原则无冲突的情况下,优先解决护理对象主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分析护理诊断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应先解决问题产生的原因,再考虑由此产生的结果 5)不要忽视潜在护理问题,应根据性质决定其序列12护理目标的陈述内容 包括: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和评价时间例: 3日内病人拄拐杖行走 50米评价时间主语条件状语谓语行为标准13目标的陈述的注意事项: 1目标是护理活动的结果,而非护理活动本身 2目标陈述要针对一个问题,即一个目标中只能出现一个行为动词,否则难以评价 3一个目标针对一个护理诊断,一个护理诊断可有多个目标 4目标所描述的行为标准应具体,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避免使用含糊、不明确的词句 5)目标属护理范畴内,即可通过护理措施达到 6)目标切实可行,能够在病人能力及客观条件的范围内实现,如考虑病人身体、心理状态、智力水平、经济条件等 7)应让护理对象参与目标的制定 8)护理目标应与医嘱保持一致 9)目标陈述必须包括具体日期甚至时间,为评价提供依据。 14护理措施的类型 1)依赖性措施:是按照医嘱要求所进行的护理活动。2)独立性措施:是护士独立决策并采取的措施 3)协助性措施:是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完成的护理活动。 15制定护理措施的要求 1)协调性 2)针对性3)可行性 4)时效性 5)安全性 6)科学性7)合作性 8)顺序性 16护士为病人实施的方法 1)护士直接为病人提供护理 2)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 3)教育护理对象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实施 17判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1)目标完全实现2)目标部分实现3)目标未实现 重审护理计划—1停止2继续3取消4修订5增加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_知识点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知识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 :(0) x x y y λλ?μμ'=?>?? '=?>?的作用下,点P(x,y)对 应到点(,)P x y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 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注:极坐标系以角这一平面图形为几何背景,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为几何背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极坐标系则不可.但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是平面坐标系. (2)极坐标 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0,ρ≥θ可取任意实数. 特别地,当点M 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为(0, 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 如果规定0,02ρθ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表示;同时,极坐标 (,)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3.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背景: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