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教育研究方法题库完整

y教育研究方法题库完整
y教育研究方法题库完整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

1.定性研究主在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下展开研究活动,需要研究者预先对实验环境进行控制与安排。【】

2.定性研究主研究者应积极与被研究者交往。【】

3.定性研究强调制定详尽、完备、周密的研究设计。【】4.教育研究形成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

5.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6.教育研究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是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7.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教育研究多样化时期。【】

二、单选

1.行动研究要求在具体的教育研究情境中展开,这体现了教育研究的【】A.真实性B.创新性C.生态性D.反思性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时研究的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比较研究B.描述研究C.实验研究D.历史研究

3.注重教育理论工作者、实验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领导的合作的研究是【】A.叙事研究B.比较研究C.技术研究D.行动研究

4.以下哪个不属于教育研究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继承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

5.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行动研究、应用研究和【】

A.事实研究B.历史研究C.比较研究D.描述研究

6.在自然环境中,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对事物的看法,从中提取出研究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调查方法是【】

A.定量研究B.叙事研究C.比较研究D.定性研究7.研究者实现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订假设的研究方法是【】

A.定量研究B.叙事研究C.比较研究D.定性研究8.依据早先在X时间所获取的信息,对某一现象将在Y时间发生作出预测的知识叫做【】

A.描述性知识B.预测性知识C.改进性知识D.推测性知识9.能有效促进个体发展,有效提升和改进教育教学效果的知识是指【】A.描述性知识B.预测性知识C.改进性知识D.推测性知识10.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需要为研究课题,通过规化的研究程序的出研究成果,改进学校工作的研究活动叫做【】

A.行动研究B.校本研究C.叙事研究D.比较研究11.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的研究方法叫做【】

A.行动研究B.校本研究C.叙事研究D.比较研究12.通过对教师生活故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隐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的研究是指【】

A.行动研究B.校本研究C.叙事研究D.比较研究13.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教育研究工作的保证,其中关系到研究目的能否真正实现的是【】

A.客观性原则B.继承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

14.教育研究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是【】A.是发展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B.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

C.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D.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15.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教育研究【】A.直觉观察时期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多样化时期

16.教育研究形成独立学科是在【】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17.下列不属于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是【】A.演绎B.类比C.分析D.测量

18.下列不属于教育实证方法的是【】A.观察B.问卷C.归纳D.测量

19.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文献法与容分析法B.真实验与准实验

C.访谈法与问卷法D.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20.世纪初,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专著,其中古德的代表作是【】

A.《教育研究法》B.《教育问卷法》

C.《教育实脸法》D.《如何做研究工作》

三、多选

1.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

A.基础研究 B.行动研究 C.比较研究D.应用研究

2.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

A.探索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应用性研究

3.教育研究对教育理论的贡献表现在【】

A.描述 B.预测C.改进 D.解释

4.教育研究的原则包括【】A.客观性原则B.继承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

5.依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和【】A.行动研究B.相关于比较研究C.实验研究D.理论研究6.叙事研究的过程有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和【】A.制造现场文本B.形成现场文本C.整理现场文本D.撰写研究文本7.叙事研究的过程有制造现场文本、形成现场文本、整理现场文本和【】A.定研究问题B.选择研究对象C.撰写研究文本D.发表研究结论8.根据所研究问题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A.价值研究B.基础研究C.事实研究D.应用研究9.下列属于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是【】

A.演绎B.类比C.分析D.测量

10.下列属于教育实证方法的是【】A.观察B.问卷C.归纳D.测量

四、名词解释

1.定性研究2.定量研究3.预测性知识4.改进性知识5.“根植理论”法6.教育研究方法7.校本研究8.行动研究9.叙事研究

五、简答

1.简述教育研究的特征。2.简述教育研究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的两种类型,并简述二者区别。3.简述教育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4.简述教育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5.简述教育研究要遵循的原则。6.简述教育研究的过程。7.简述校本研究的特点。8.简述校本研究的作用。9.简述行动研究的作用。10.简述叙事研究的特点。11.简述叙事研究的意义。12.试述我国教育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本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

1.×2.√3.×4.√5.×

6.√7.×

二、单选:

1.C2.B3.D4.D5.C

6.D7.A8.B9.C10.B

11.A12.C13.A14.C15.B

16.C17.D18.C19.B20.A

三、多选:

1.AD 2.ABC 3.ABCD 4.ABC 5.BCD

6.BCD 7.ABC 8.AC 9.ABC 10.ABD

四、名词解释:

1.定性研究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对事物的看法,从中提取出研究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活动。

2.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实现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订假设的一种活动。

3.预测性知识是指依据早先在X时间所获取的信息,对某一现象将在Y时

发生作出预测的一类知识。

4.改进性知识是指能有效促进个体发展,有效提升和改进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类知识。

5.“根植理论”法是指从研究着自己的直接资料,而不是从现有研究的理论成果中,直接推导出理论的方法。

6.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所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

7.校本研究是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需要为研究课题,通过规化的研究程序的出研究成果,改进学校工作的研究活动。

8.行动研究,是指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9.叙事研究,主要是指通过对教师生活故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隐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五、简答:

1.答案要点:

第一,教育研究的真实性。即教育研究问题、过程、数据资料以及结果都是真实的。

第二,教育研究的创新性。这是教育研究最突出的特征。理论和时间的创新是教育研究的灵魂,也是衡量、评价教育研究的重要标准。

第三,教育研究的生态性,即进行教育研究是要强调研究的自然性与现实性。

第四,教育研究的反思性。对教育研究活动各要素以及整体的反思,是完善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第五,教育研究的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教育研究的重点、方法、手段以及视野都会与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背景结合起来。

2.答案要点:

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对事的看法,从中提取出研究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活动。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实现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订假设的一种活动。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理论基础、研究目的、研究情境、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思路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上七个方面的不同。

3.答案要点:

第一,重新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师调整其已有的知识结构。

第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素养。

第三,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4.答案要点:

第一,提出问题。通过教育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并提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大量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解决问题。教育研究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大量问题。

第三,提高效率。教育研究能够明显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

第四,预测未来。教育研究能够预测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

5.答案要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即教育研究要客观真实,实事。

第二,继承性原则,即教育研究应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第三,创新性原则,这是教育研究以及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突出特征和评价标准。

6.答案要点:

第一,选择课题,即确定“研究什么”。第二,研究设计,即确定“怎样研究”。第三,研究实施,即确定“如何有效地施行研究设计”。第四,搜集资料,这个工作贯穿于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第五,分析资料,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第六,成果表达,即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7.答案要点:

第一,“为了学校”是校本研究的直接目的,即校本研究旨在改进学校实际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第二,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展开的。第三,校本研究是“在学校中”展开的,即校本研究的主战场在学校第四,校本研究必须按照规的程序展开。8.第一,校本研究有效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繁荣。

第二,校本研究凸现了学校在教育中的位置。第三,校本研究促进了学校实际问题的

有效解决,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第四,校本研究有效实现了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完善。

9.第一,行动研究有机地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活动结合在一起。

第二,行动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第三,行动研究突破了传统科学研究的限制、易于开展第四,行动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0.第一,叙事研究的对象是教师的生活故事。第二,叙事研究具有强烈的个体性。第三,叙事研究必须实现从现场文本向研究文本的转化。第四,叙事研究强调反思性。

11.第一,叙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日常生活、教学实践以及研究活动中的深层意义。

第二,叙事研究有助于增加教师的主体性。第三,叙事研究有助于挖掘和显现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第四,叙事研究有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着彼此更加了解。

12.第一,重思辨分析,不重视典型实验。第二,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第三,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第四,对国外教育理

论及学派观点的鉴别、判断不够。第五,缺乏自身的规和标准,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薄弱。

(若答题与答案不相符,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二章课题设计与实施

一、判断

1.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所做的有待证明的初步解释,是在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2.有些研究假设不具备可检验性,因为某些假设回收时间、技术以及条件的限制。

3.无关变量并不是与研究效果无关的量,而是出除自变量之外也影响研究效果的变量。研究者需要加以控制,而且用一定的方法可以完全消除无关变量对研究效果的影响。

4.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与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并无影响,这是一种虚无假设【】5.研究假设一般表现为疑问句。【】

6.科学研究中的选题宜大不宜小。【】

7.研究假设应当是有根据的推测,也就是说假设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基础上,并需经逻辑推断提出。【】

8.因变量是指实验的条件、原因变量。【】9.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就是要看看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意义。【】

二、单选

1.辅助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中,辅助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这个假设是【】

A.描述性假设B.预测性假设C.改进型假设D.解释性假设2.以下不属于研究假设特点的是【】A.推测性 B.科学性 C.表述简单明了清楚 D.不可检验性3.有学者将医生医病与教师教学联系起来,提出处方式教学设计的理论,这体现了选择研究课题的哪种基本方法【】

A.移植法 B.拓展法

C.经验提升法 D.综合与寻除法

4.以下不是确定无关变量的依据的是【】A.文献资料种同类研究的经验 B.研究者对因变量影响因素的主管猜想

C.有关专家的意见 D.研究者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5.在“出声朗读对实际效果的影响”这一研究中,实验者选取五年级全体男生为被试,这种排除无关变量的方法【】

A.消除法 B.平衡法 C.随机法 D.恒定法

6.课题实施的阶段不包括【】A.准备工作 B.总结工作 C.施行工作 D.资料搜集工

7.形成研究假设的方法不包括【】A.演绎法 B.归纳法 C.综合法 D.比较法

8.结题形式不包括【】A.通讯结题 B.会议结题 C.课题结题 D.现场结题

9.下列不是课题申请的程序与注意事项的是【】A.发布通知 B.课题申报

C.课题评审 D.会议综合评审

10.良好课题的特点不含【】A.价值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 D.科学性

11.下列对研究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

B.研究计划的制定主要是将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全面规划形成书面材料的过程

C.研究计划是后期研究报告的初稿,也是监督、评审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

D.研究计划有固定的撰写格式

12.如果要比较机械传授法与引导发现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在这一研究中不是变量的是【】

A.机械传授法 B.引导发现法

C.年级水平 D.问题解决能力

13.根据研究假设变量中间的关系可将研究假设分类,其中不包括【】A.条件式假设 B.差异式假设 C.指向式假设 D.函数式假设

1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不包括【】A.客观条件 B.主观条件 C.资金条件 D 时机条件

15.以下不符合选择研究对象的要【】A.明确规定总体 B.取样的随机性

C.取样的代表性 D.样本容量要大

16.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A.自变量 B.因变童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三、多选

1.根据研究假设重量变量中间的关系可将研究假设分为【】A.条件式假设 B.差异式假设 C.指向式假设 D.函数式假设

2.根据研究假设的方向,可将研究假设分为【】A.目标假设 B.虚无假设 C.预测性假设 D.定向假设

3.一个良好的课题应具备的特点有【】A.价值性 B.可行性 C.创新性 D.发展性

4.论证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的容有【】A.课题研究的价值

B.研究方案

C.研究的可行性与成果预计

D.国外研究现状

5.如果要比较机械传授法与引导发现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在这一研究中变量有【】

A.机械传授法 B.引导发现法 C.年级水平 D.问题解决能力

6.下列对研究计划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

B.研究计划的制定主要是将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的全面规划形成书面材料的过程

C.研究计划是后期研究报告的初稿,也是监督、评审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

D.研究计划有固定的撰写格式

7.良好课题的特点有【】A.价值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 D.科学性

8.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包括【】A.热点 B.重点 C.难点 D.空白点

9.选择研究课题的基本方法是【】A.质疑与引申法

B.综合与寻隙法

C.关擦与经验提升法

D.重复与拓展法

10.确立研究课题的过程包括【】A.确立研究课题的领域与方向

B.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C.研究课题的确定

D.研究课题的表述

11.课题申请的程序与注意事项有【】A.发布通知 B.课题申报 C.课题评审 D.会议综合评审

12.根据研究假设的性质,研究假设可以分为【】A.描述性假设 B.预测性假设 C.改进性假设 D.解释性假设

13.形成研究假设的步骤是【】A.提出科学问题

B.形成初步假设

C.不断完善假设

D.研究假设的表述

14.课题实施的基本原则有【】A.忠实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5.课题解题的程序为【】A.申请 B.审查 C.鉴定 D.结论

16.结题形式可以分为【】A.通讯结题 B.会议结题 C.课题结题 D.现场结题

17.形成研究假设的方法有【】A.演绎法 B.归纳法 C.综合法 D.比较法

18.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基本要【】A.明确规定总体

B.取样的随机性

C.取样的代表性

D.合理的样本容量

19.以下是确定无关变量的依据的是【】A.文献资料种同类研究的经验 B.研究者对因变量影响因素的主管猜想

C.有关专家的意见 D.研究者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20.课题论证的基本容包括【】A.课题价值论证

B.相关文献综述

C.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D.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21.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包括【】A.客观条件

B.主观条件

C.资金条件

D.时机条件

四、名词解释

1.理论假设2.自变量3.无关变量4.假设5.因变量6.描述性假设7.解释性假设8.预测性假设9.归纳假设10.演绎假设

五、简答

1.简述专家成果鉴定的主要依据。2.简述会议结题的主要程序。3.简述研究假设的特点。4.简述研究假设的主要类型。5.简述研究计划的容6.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7.在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中,往往出现诸多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请简述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8.简述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9.简述选择研究课题的基本方法。10.简述确立研究课题的过程。11.成果鉴定是结题工作中的关键部分,请简述它的主要程序。12.简述在课题课题负责人的汇报中,主要述的问题。13.简述假设具有的作用。14.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15.简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容。16.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包括很多方面,请简述之。17.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对自变量的控制应注意许多题,请简述之。

六、论述

1.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意很多细节。试论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以及选题的主要方法。

2.论述怎样进行课题论证,包含哪几个部分?

3.论述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如何评价(判断)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

4.在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中,往往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它们无疑会干扰研究结果。试论述无关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本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

1.√ 2 .× 3.× 4.√ 5.×

6.×7.√8.×9 .×

二、单选:

1. C2.D3. A4.B5.D

6. B 7. C8. C9. D10.D

11.D 12.C13.C14.C 15.D

16.A

三、多选:

1. BD 2. BD 3. ABC4. ABCD

5. ABD 6. BC 7. ABC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ABC 12. 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 ABD

17.ABD 18.ABCD 19.ACD 20. ABCD

21.ABD

四、名词解释

1.理论假设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学原理

和事实,对解决科学研究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

2.自变量是指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是研究者要要操纵的变量。

3.无关变量并不是与研究效果无关的变量,而是指除自变量外也影响研究效果的变量,只是这些

变量不是本研究所要讨究、关心的变量。

4.假设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归路或原因做出的

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

5.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

它是一种结果变量。

6.描述性假设是从外部表象和特征证方面来大致地描述研究对象,从而提出关于事物的外部联

系与在性质关系的推测。

7.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

复杂、更重要的假设。

8.预测性假设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断,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理

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9.归纳假设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材料的观察、调查,得到的启示,进而慨括、

推论得出的假设。

10.演绎假设是从教育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述促发推出新结论,推出某特定假设,是根据不可

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后属性值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

原理的假设。

五、简答:

1.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效益性,规性。

2.(1)申请,(2)审查,(3)鉴定:确定专家鉴定组成员,组建评审小组;打印、报送全套鉴定平时资料;确定鉴定时间及鉴定形式;专家级专家鉴定,提出鉴定意见,填写鉴定书。(4)结论。

3.科学性,推测性,可检验性,明确性。

4.根据研究假设的性质,研究假设可以分为描述性假设、预测性假设、改进性假设、解释性假设;

研究假设的方向,可将研究假设分为目标假设、理论假设、前提假设、操作假设;根据研究假设的

方向,研究假设可以分为指向性假设和虚无假设。

5.主要研究什麽问题;为什么研究此问题;怎么研究此问题;如何才能顺利研究;研究有何预期成果。

6.(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

(6)分析资料;(7)作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

7.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

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恒定法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8.热点、重点、难点、空白点、交叉点。

9.质疑与引申法、综合与寻隙法、关擦与经验提升法、重复与拓展法、类比与移植法。10.确立研究课题的领域与方向;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课题的表述;研究课题的论证。

11.(1)确定专家鉴定组成员,组建评审小组。

(2)打印、报送全套鉴定平时资料。

(3)确定鉴定时间及鉴定形式。

(4)专家级专家鉴定,提出鉴定意见,填写鉴定书。

12.(1)研究了什麽问题。(2)怎样进行研究。(3)主要研究成果与影响。(4)得出什么结论以及结果分析。(5)值得深入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3.(1)假设为研究活动指明方向。(2)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3)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新颖性和预见性。

14.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15.课题价值论证、相关文献综述;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16.(1)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经验、技术、人力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2)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等,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3)时机问题。

17.对自变量控制的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若答题与答案不相符,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六、论述:

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特性;问题要有可行性,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选题的方法有:一是要明确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问题、考虑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课题指南和规划中选题。二是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三是善于转换对问题的提法。四是要进行课题论证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2.课题价值论证,也就是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包括有应用价值,理论价值;相关文献综述,既要把握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力,包括前人和其他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哪

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及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容是科学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容奥康理论研究的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能性及限制、;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级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步骤、手段及成果形式等是其实可行的,是与研究课题想适应的。

3.(1)分析所选课题是否有意义是课程论证的重要方面

课题论证是为了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它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通过课题论证,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由于科学研究是以深化理论或者推动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所以选择的课题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否则整个研究就没有必要进行。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意义。

(2)课题论证不仅仅是分析课题是否有意义

课题论证的主要容还包括了对以下问题的论证:①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②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③课题研究的主要容(包括理论研究的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的课题);④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⑤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行性及限制。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不仅仅是看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意义,而是包括了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研究的主要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

4.(1)无关变童,也称控制变童,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它使实验者无法对所得的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2)因为实验因素的控制,就是对自变量的操纵和无关变量的控制。知果在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操作变化,无关变量也发生变化,那么,因变量的变化,就不只是自变量变化所引起的结果了。

(3)如果对无关变量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辩明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若答题与答案不相符,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章教育研究中的文献检索

一、判断

1.检索“课程+教学”的期刊论文,它要求检索结果既涉及“课程”又涉及“教学”的论文。

2.书名检索是根据文献名称来查找文献的方法,此方法针对性较强,易于快速查找已知书名或篇

名的文献。

3.文献检索不仅有助于研究者界定研究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论证研究假设。【】

4.研究假设并非臆断,它是经过科学的逻辑论证后而地处的可能性结论的假设。【】5.科学

研究所需要的“新”,仅仅限定于课题本身的新颖。【】

6.二次文献是由事件或成果的直接参与者或直接见证者记录或撰写的。【】

7.三次文献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书目、索引、文摘等。【】

8.三次文献反映了文献加工者对一次文献的主观见解,是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成果。

9.书籍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且跨越年代最久远的一种文献信息源。

10.检索工具是研究者进行文献检索的必要工具。【】

11.书目可以为教育研究者提供特定时期相对集中、容丰富的文献来源情报。【】

12.分类明确、文献信息量大、检索点多、查阅速度快等都是索引的特点。【】13.文摘是对图书和其他单独成册出版的文献特征或其它特征的记载和描述的检索工具。

14.将图书与报刊中各类文献名称分别摘录,编成简要的条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并注明出处的检索工具是书目。【】

15.手工检索通常是根据文献的信息特征,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进行的检索。【】

16.光盘检索可以解决研究者无法通过光盘塔以及局域网相连接,既可以进行单机检索,又可以进行联机检索。【】

17.光盘检索可以解决研究者无法通过光盘塔以及局域网相连接,只进行单机检索。

18.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付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是追溯查找法。【】

19.检索工具书查找法只适用于检索工具书齐全的图书馆。【】

20.文献检索的质量如何,直接反映出研究者整理和分析文献的水平。【】

二、单选

1.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属于【】

A.零级文献 B.一级文献 C.二级文献 D.三级文献

2.下列不属于教育档案类文献的是【】

A.碑刻 B.汇报 C.地方志 D.教育年鉴

3.文摘及复印资料属于【】

A.书籍 B.报纸 C.资料性工具书 D.期刊

4.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是【】

A.书籍 B.年鉴 C.报刊 D.教育档案

5.每年的“教育年度报告”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以上都不是

6.关于教育文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B.教育文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C.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该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D.教育文献决定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7.《教育文摘周报》上的文摘属于【】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关于检索工具书查找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检索工具书属于二次文献

B.检索工具书查找法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两种

C.顺查法的优点是检准率和检全率都比较高

D.逆查法指由远到近的查找法

9.题录、索引、题要、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10.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特性的是【】

A.继承性 B.连续性 C.创造性 D.实践性

11.下列不属于按照容加工方式不同分类的教育文献是【】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12.按照文献载体可以将教育文献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和【】

A.文本型文献 B.书面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电子型文献

13.按照文献载体可以将教育文献分为印刷型文献、献声像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和

【】

A.文本型文献 B.缩微型文 C.书面型文献 D.电子型文献

1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书目 B.索引 C.文摘 D.词典

15.下列不属于三次文献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字典 B.词典 C.索引 D.手册

16.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17.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主露琪文献特征、摘录其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是【】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18.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是指【】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19.将知识信息印刷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上的文献是指【】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20.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通过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体积缩小,固化到感光材料上的一种文献形式是【】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21.以一次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存贮介质,使用特定的设备,用声、光、磁、电等技术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的文献形式是【】 A.印刷型文献B.缩微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22.计算机阅读型文献又称作【】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 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23.下列不属于书籍形式的是【】

A.工具书 B.教育专著 C.论文集 D.杂志

24.教育档案不包括【】

A.年鉴 B.教育法令集 C.论文集 D.学位论文

25.下列不是电子资源表现形式的是【】

A.教育法令集 B.电子书刊 C.数据库 D.参考工具书

26.下列不属于检索工具特点的是【】

A.专题性 B.全面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27.下列不属于文献检索常用检索工具的是【】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28.对一定时期有关文献容作出简单而准确的论述,以原文节录为多,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术观点的刊物是【】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29.对图书和其他单独成册出版的文献特征或其它特征的记载和描述的检索工具是

【】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30.将图书与报刊中各类文献名称分别摘录,编成简要的条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并注明出处的检索工具是【】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31.根据文献的信息特征,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进行的检索是【】

A.手工检索 B.计算机检索 C.电子检索 D.文献检索

32.下列不属于计算机检索主要类型的是【】

A.联机检索 B.光盘检索 C.电子搜索 D.网络搜索

33.下列不属于网络检索特点的是【】

A.信息开放性 B.检索性 C.使用简便性 D.资源充足性

34.下列不是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的有【】

A.检索工具书查找法 B.追溯查找法

C.资料法 D.循环法

35.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付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是【】

A.检索工具书查找法 B.追溯查找法

C.资料法 D.循环

36.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A.调查报告B.实验报告C.经验总结D.学术论文

37.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

B.文献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提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三、多选

1.以下关于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B.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C.避免重复,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D.提供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

2.文献检索常用的检索工具是【】

A.数目 B.期刊 C.索引 D.文摘

3.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中,文献检索过程可以作为关键词的有【】

A.专业化发展 B.专业化 C.职业专业化 D.专业成长

4.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源有【】

A.书籍 B.报刊 C.教育档案 D.电子资源

5.以下属于科学研究特性的是【】

A.继承性 B.连续性 C.创造性 D.实践性

6.按照容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育文献分为【】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7.按照文献载体可以将教育文献分为【】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C.声像型文献 D.机读型文献

8.一次文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经验报告、调查报告、专利和【】

A.科学论文 B.专著 C.会议文献 D.档案资料

9.一次文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专著、会议文献、专利、档案资料和【】

A.科学论文 B.经验报告 C.调查报告 D.研究综述

10.下列属于二次文献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书目 B.索引 C.文摘 D.词典

11.下列属于三次文献表现形式的是【】

A.字典 B.词典 C.百科全书 D.手册

12.教育文献主要分布在【】

A.书籍 B.连续出版物 C.教育档案 D.电子资源

13.书籍主要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和【】

A.期刊 B.教科书 C.工具书 D.论文集

14.下列属于连续出版物形式的是【】

A.工具书 B.期刊 C.报纸 D.杂志

15.教育档案包括【】

A.年鉴 B.教育法令集 C.会议文献 D.学位论文

16.电子资源的表现形式有【】

A.图书目录 B.电子书刊 C.数据库 D.参考工具书

17.下列属于检索工具特点的是【】

A.专题性 B.全面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18.文献检索常用的检索工具是【】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19.下列属于文献检索方式的是【】

A.手工检索 B.计算机检索 C.电子检索 D.文献检索

20.手工检索可以通过以下哪些特征进行【】

A.书名 B.作者 C.代码 D.主题

21.下列属于计算机检索类型的是【】

A.联机检索 B.光盘检索 C.电子搜索 D.网络搜索

22.下列属于网络检索特点的是【】

A.信息开放性 B.检索性 C.使用简便性 D.资源充足性

23.我们通常使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服务工具主要有远程登录、电子和

【】

A.电子公告牌 B.搜索引擎 C. WWW D.网络数据库

24.下列属于文献检索过程的是【】 A.明确检索的主体与围 B.确定检索的工具和信息源。

C.选择检索途径和方法 D.分析整理文献资料。

25.下列属于文献检索途径和方法的是【】 A.检索工具书查找法 B.追溯查找法

C.循环法 D.资料法

26.下列属于检索工具书查找法分类的是【】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循环法 D.资料法

27.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提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四、名词解释

1.研究假设

2.教育文献

3.一次文献

4.二次文献

5.三次文献

6.印刷型文献

7.微缩型文献

8.声像型文献

9.机读型文献

10.教育专著

11.连续出版物

12.学位论文

13.教育法令集

14.文摘

15.手工检索

16.参考文献法

五、简答

1.简述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2.简述文献按容加工方式的分类,每一类举两个具体的实例。

3.简述参考文献查找法及其优缺点。

4.简述文献检索的作用。

5.简述文献检索可以推进研究进程的原因。

6.简述文献检索是如何支撑研究结果的。

7.请简述文献检索的过程。

8.简述在文献检索中明确检索主体与围的方法。

9.简述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10.请简述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的具体步骤。

六、论述

《教育心理学期刊》的编辑居尔·勒温曾说过:“如果想使研究有实质性的贡献,必须把它建立在该领域充分翔实的知识基础上,而且在文章的导言中必须反映这些知识,…… 不幸的是,我们有时收到一些调查人员所写的报告。他们完全建立在前人的,而且已经过时的研究上。我们有时还会收到一些研究者的手稿,而这些研究者无视该领域的最新动向。因而文章审稿者常常质疑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研究,最后文章也被拒绝发表了。”请您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

1.× 2.√3.√ 4.√5.×

6.× 7.× 8.√9.√10.√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二、单选:

1.B 2.B 3.D 4.A 5.C

6.D 7.B 8.D 9.B 10.D

11.A 12.C 13.B 14.D 15.C

16.A 17.B 18.C 18.A 20.B

21.C 22.D 23.D 24.C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A 32.C 33.D 34.B 35.C

36.D 37.C

三、多选:

1.ABCD 2.ACD 3.ABCD 4.ABCD 5.ABC

6.BCD 7.ABCD 8.ABCD 9. ABC 10.ABC

11.ABCD 12.ABCD 13.BCD 14.BC 15.ABCD

16.ABCD 17.ABC 18.BCD 19.AB 20.ABCD

21.ABD 22.ABC 23.ABCD 24.ABCD 25.ABC

26.AB 27.ABD

四、名词解释:

1.研究假设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是对课题设计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对研究结果的预测。

2.教育文献是以记载、反应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为容的文献。

3.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

4.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主露琪文献特征、摘录其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即是有关一次文献的文献。

5.三次文献也成参考性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

6.印刷型文献主要是指将知识信息印刷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上的文献。

7.微缩型文献是指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通过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体积缩小,固化到感光材料上的一种文献形式。

8.声像型文献是指一次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存贮介质,使用特定的设备,用声、光、磁、电等技术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的文献形式。

9.机读型文献,即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是通过编码或程序设计将文字和图像转换成机器语言,阅读时再转换回文字和图像的文献。

10.教育专著主要是对教育领域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其容比较专深,多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11.连续出版物是指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

12.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进行专题研究后为取得某级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论文,是带有一定原创性的一次文献。

13.教育法令集是官方的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指令性文件汇集,通过立案归档,成为资料的一部分。

14.文摘是一种期刊性情报检索刊物。它主要对一定时期有关文献容作出简单而准确的论述,以原文节录为多,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术观点。

15.手工检索通常是根据文献的信息特征,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进行的检索。

16.参考文献法即一文章或专著末尾所付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

五、简答:

1.第一,书籍。主要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工具书和论文集。

第二,连续出版物。主要有期刊和报纸。

第三,教育档案。主要包括年鉴,教育法令集,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

第四,电子资源。主要包括图书目录,电子书刊,数据库和参考工具书。

2.教育文献按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调查报告,科学论文等。二次文献是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是字典,百科全书等。

3.参考文献法即一文章或专著末尾所付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优点:所查文献比较集中,效率高,能及时反映最新动态。缺点:所的文献资料不够全面,误检率也较大。

4.第一,了解研究背景,确定研究课题。第二,界定研究问课题,论证研究假设。

第三,提供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第四,关注研究动态,推进研究进程。第五,寻求文献依据,支撑研究结果。

5.首先,在研究准备的阶段,研究者所提出的文献需求可能不全面、不具体,因而检索出的文献资料也不一定能满足整个研究工作的需要。

其次,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在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时,其它研究者可能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些很有可能会有助于自己研究工作的开展,或推进研究进程,或提升研究质量。

6.第一,通过文献检索来寻求解释和支持研究结论的依据。

第二,在研究工作结束时,还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来判断研究结果的原创性与新颖性,以认定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7.第一,明确检索的主体与围。第二,确定检索的工具和信息源。第三,选择检索途径和方法。第四,分析整理文献资料。

8.第一,确定核心概念。第二,列出可能与课题相关的概念。第一,明确检索围。

9.第一,检索工具书查找法。

第二,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第三,分段查找法,也称循环法。

10.第一,研究者通过阅读,提出无关或价值不大的文献,筛选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第二,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或分类。第三,对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写好摘要或笔记。第四,对于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问题做好文献综述或述评。第五,列出完整的参考书目。

(若答题与答案不相符,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六、论述:

1.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教育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第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在创新,而要做到创新就必须建立在对课题研究状况的全面正确地掌握为基础,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

第二,教育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先由德育这一特定研究领城的有关信.息,对所要研究问题作系统的评判性的分析。容包括:该课题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基本解决,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在此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只有了解了有关研究的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又最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题,才能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围。

二是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外最新的

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不仅可以找到获得课题科学回答的线索,使研究围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三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地占有材料,从而进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的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若答题与答案不相符,但言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第四章教育研究中的调查设计和实施

一、判断

1.通过口头或书面调查,研究者在短时间对搜集到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可迅速了解某一教育现象的现状和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不可以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2.结构性调查是指调查问题以及调查对象的回答形式是以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模式出现,并可回答结果作描述性处理。【】

3.编制征询意见的问卷时,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4.创造友好的访谈气氛,与被访谈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5.一般性的教育研究不宜采用普遍调查研究。【】

6.观察(研究)法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来认识研究对象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7.一个数量小但代表性高的样本,一般比数量大但代表性较差的样本好。【】

8.事件取样法可以得到关于事件、行为的背景材料,而时间取样则不能。【】

9.实验法离不开观察和调查,它必须建立在观察或调查的基础上。【】

二、单选

1.现在欲编制一道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表述最好的是【】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2.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B.问卷回收率最高。

C.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D.样本大,效度增加。

3.一般情况下,问卷长度应控制的时间是【】A.0—30分钟B.30—40分钟 C .40—50分钟D.50—60分钟4.欲确定我国“八五”规划中教育投资渠道及比例,选取有代表性地区进行推断估计,应采用下列哪种研究。【】

A.预测研究B.相关研究C.发展研究D.普遍研究5.一份调查问卷的主体是【】A.指导语B.结束语C.问题D.问题及答案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容的是【】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

B.知识与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7.在访谈调查中,整个访谈的核心是【】A.提问B.访谈提纲C.访谈资料D.访谈计划

8、要进行正式的较大围的社会调查,最好使用【】

A.横向型访谈B.重复性访谈C.结构型访谈D.非结构型访谈

9.对于涉及个人情况或敏感性的问题宜采用【】A.个别访谈B.重复性访谈C.结构型访谈D.非结构型访谈

10.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D.调查表法

11.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1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属于【】A.关系调查B.现状调查C.原因调查D.发展变化调查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15.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

16.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

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17.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毕达哥拉斯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 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B ) A 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定方案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C ) A 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5、( 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 ) A 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D ) A 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B 选题问题 C 表述问题 D 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B ) A 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D ) A 问题的应用价值 B 问题的范围 C 问题的学术价值 D 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C ) A 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 A 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B )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C )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 A 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 ) A 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 ) A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B ) A 洛克 B 裴斯泰洛齐 C 皮亚杰 D 陈鹤琴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C ) A 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D )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章是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的定义。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论概论--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方法的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 第二章是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选题的基本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题研究的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项目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是教育文献的检索。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的类型与主要分布。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第四章是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概况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调查的基本类型。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研究调查实施程序。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调查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问卷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访谈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调查。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的有效性。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形式。 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行动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论导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八章是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SPSS在教材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研究方法(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20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 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2007年 简答题: 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提出问题。(2)确定方法。(3)正文部分。(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至少五个) 答: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的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大师教育(1)偶然事件。是指除了实验变量之外,一些未经控制的因素会介入周期较长的实验过程,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大师教育(2)成熟。指在实验期间,实验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也影响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3)测验。指前测的暗示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4)工具。指测量手段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5)统计回归现象。可能混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效果,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6)差异的选择。所选择的两组或几组受试者,在未受实验处理之前,本来各方面的能力就有所偏差或不相等,那么实验结果的差异,就不能说是单纯由于实验处理所造成的。(7)实验对象的流失。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的流失,如择校、转学等,则可能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当实验组和控制组有不同比率的实验对象退出实验时,就会导致结果的偏差。(8)上述七项因索的彼此交互作用,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另一个因索。 选做题: Ⅱ:为了确定某地区中小学是否有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特采用如下方式进行(1)称书包法; (2)课堂观察法;(3)问卷调查法;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自己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大师教育答:称书包法的优点在于:形式直观,简单易行,方便整理。局限在于:笼统地通过一个因子进行判断,有误差;只适合在数量较少的情况。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问卷调查法的局限在于:问卷设计的质量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搜集的资料比较表面,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课堂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对事物有最直接的认识;方便易行,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课堂观察法的局限在于,观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者在观察时原则上不能支配和控制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所以不能判断问题的原因,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问题;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教育现象的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研究方案(略)。 Ⅱ.答案要点:(I)三种研究思路优劣(18分) ①称书包重量可以收集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的数量化证据,但如果不同时考察书包的内容,就会使研究显得简单化而失之武断。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1.按适用围和概括程度分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法等 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 ①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回答的是“如何改进”) ④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收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⑤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的是“将会怎样”的问题) 3.按研究方法分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遗忘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 ②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 ③相关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与预测,比较研究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④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出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⑤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从而发现它的在规律 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科技意识,人才观,全面发展观】 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要战略措施。

三人行预测模拟题系列-----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 C、辨伪评论 D、证真评论 3、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 A、观察计划 B、观察提纲 C、摘要笔记 D、观察记录表 4、题录、索引、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常用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 B、发生学方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实验法 6、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实验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D、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学术专著等 7、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 8、教育研究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测量法 9、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 10、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 A、霍桑效应 B、马太效应 C、皮格马里翁效应 D、消散效应 二、辨析题: 1、教育研究的新手适合运用结构性调查方法 三、论述题: 1、某中学进行“运动处方”式教学实验,取初二两个班为样本。首先对这两个班学生进行体质、体能测查,并对测查数据进行了常模参照分析。由同一教师任教,对比班,按常规体育课进行教学。实验班学生按测查结构,分为耐力、速度、灵敏、力量等不同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锻炼处方”,每周进行三次以上“处方”式锻炼。三个月后,对两个班再次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动处方”式教学对学生体质、体能是否有影响。 请回答: (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这个实验是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的? (3)这个实验属于哪类实验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2.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3.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4.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5.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6.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7.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8.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0.用专业语言来说,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 1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分析。 12.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13.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4.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型。 15.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l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笔记 各章节重点难点 4个要点) 1、教育研究的类型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一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王子论断。她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文人们提供新的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6个)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

(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 (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 (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 (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事实严重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素。 (3)因变量=反应变量=输出变量=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意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四)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1、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 (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突击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能够代表性的一本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3)抽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是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2、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如抽签、随机数目表,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均等。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却样本数较小的情况。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一些。 (2)随机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样本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抽样比率的计算公式:k=N/n,k为抽样间距,N为总体规模,n为样本规模) (3)分层随机抽样:也成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型,然后再依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次类型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4)整群随机抽样:抽样的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 (5)有意抽样法。即按照研究者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抽取样本,也叫有偏的抽样。 (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1、选题价值论证 2、先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4个要点) (一)文献的作用 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人员

第一套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的。 2. 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3. 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4. 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地观察。 5. 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特性,可分为四种量化水平: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6.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7.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8. ( )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9.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10. 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11. 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12.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点或实验处理。 13. 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评估、()与预测三种功能。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型访谈。 15. 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 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 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A. 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 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 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 组成评价专家组 2. 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 的有效程度。 B. 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 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 D. 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 3. 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 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 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 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44;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9日。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C )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D 毕达哥拉斯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B ) A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定方案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C ) 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5、( 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 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 D ) A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B 选题问题 C 表述问题 D 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B ) 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 D ) A问题的应用价值 B 问题的范围 C 问题的学术价值 D 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 A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C ) A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 A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B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C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A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 A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B ) A洛克 B 裴斯泰洛齐 C 皮亚杰 D 陈鹤琴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C ) A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 D )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21、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C )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 22、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袁振国主译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研究的经验本质 二、研究的系统过程 三、教育研究的效度(结果的精确性和推广性) 四、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可重复性) 五、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的不同)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不同) 三、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节理论的作用 第四节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收集资料 三、分析 四、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陈述 一、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二、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三、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第三章查阅文献 第一节文献检索

第二节查阅文献活动 一、信息来源 二、图书馆 三、期刊文献 四、索引和摘要 五、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 六、元分析报告 七、《教育研究评论》 八、论文 九、辞书 第三节运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第四节为文献综述选择研究资料第五节筛选和总结信息 一、摘要或小结 二、组织信息 第六节解释和利用信息 一、批判性阅读 二、写综述 三、参考文献 四、准备文献目录 第四章交流研究成果 第一节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问题的确定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计划的其他部分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导言,包括对问题的陈述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第三节研究报告的其他部分 一、摘要 二、参考文献和文献目录 三、附录 第四节研究报告的通稿 第五节会议论文指南 第六节在论文委员会上的论文答辩第五章评价研究报告 第一节报告中的错误和缺点的类型第二节对研究报告主要部分的评价 一、绪论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结果 五、结论、建议和启示 第三节评价报告时的总体印象 第四节期刊的审稿过程 一、提出的审稿意见 二、发表标准 第五节对研究计划的评价 第六章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价值研究√ D.事实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价值研究√ D.事实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4.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家长阻力分析——一项质的研究”,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定量研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2、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3、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4、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5、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6、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7、外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8、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9、内容分析法: 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10、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11、观察研究法: 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程序,在自然情景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系统的关于教育教学现象的资料,进而进行分析整理,深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冲刺题 一、名词解释 1.研究变量 1)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量,是能够独立的变化并能够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 2)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变化的量,他是研究者需要观测的指标。 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 2.总体、样本、取样的概念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他成为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取样:即遵循一定的要求,从一个整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 3.调查研究法: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自然条件下搜集客观资料并分析处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4.尝试性: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为了研究某个特定的研究(假设),在人为模拟的环境中,采用控制的手段对研究变量施加特定的影响,从而

验证假设以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及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1.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他的特殊性在于 它是通过人类的理性参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的认识活动,是一种试图克 服人类认识局限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2.由于人类自身认知活动的局限性,要求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保持谦虚和 虔诚的心态,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既是研究活动存在的必要性,也是 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心态。 3.没有问题就是没有研究。 4.研究计划主要是回答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通过 研究计划试图回答为什么研究和打算怎么研究。 5.研究问题的首要特征是问题的真实性,不是杜撰和空想出来的。即研 究问题首先需要是真问题。 6.观察法的类型分为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结构性观察法、非结 构性观察法 7.问卷问题设计时,问题的转化步骤:研究问题-研究假设-调查问题-具体指标-问卷问题。 8.调查问卷的结构为:前言、内容、结语。 9.教育实验的类型为: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第 一 章教育研究方法的概述第一 节 教育 科学 研究 方法 的界 说 教育研究的 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 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 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 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 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的特 点 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导向。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 供检查的指标。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 资料数据。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 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 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 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 究区别于自 然科学、思维 科学研究的 独特性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和方 法论涉及到 的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 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理论基础、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 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