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教科版中学生九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11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章使用(1份)

2. 第二章使用(1份)

3. 第三章使用(1份)

4. 第四章使用(1份)

5. 第五章使用(1份)

6. 第六章使用(1份)

7. 第七章使用(1份)

8. 第八章使用(1份)

9. 第九章使用(1份)

10. 第十、十一章使用(1份)

11.期末达标检测卷(1份)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的吸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

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 ℃,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

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60 ℃的水比30 ℃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

D.0 ℃的水内能为零

(第5题图)

5.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

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晒太阳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

7.用打气筒给篮球快速充气,忽略篮球体积的变化,在充气过程中,球内空气()

A.质量不变B.密度不变

C.温度不变D.内能增大

8.由Q=cm(t-t0)得,c=

Q

m(t-t0)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9.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10.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 kg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A.4.2×103 J B.8.4×104 J C.1.26×105 J D.2.1×105 J

11.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

块金属的比热容c

甲、c

、c

大小相比()

A.c甲最大B.c乙最大C.c丙最大D.c甲=c乙=c丙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3.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

14.如图所示,杯中装满凉开水,慢慢加入两小勺细盐,则杯中的水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有咸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很长的下坡路段,如果使自行车匀速下坡,则骑行者的机械能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因为长时间刹车使刹车片的________能明显增大,容易损坏刹车片。

16.“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17.在四川邛崃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如图所示。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个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______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的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图)(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的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________图反映陆风形成的时间是晚上。

三、实验与探究题(19、20、21题各8分,共24分)

19.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大小相等的红墨水,如图所示。

(1)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_有关,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1.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刘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 ℃降至

50 ℃所用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

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分析与论证】

(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________;

(3)用序号为3、4、5的三个实验可以验证小刘的第________(填序号)个猜想;

(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小刘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2题5分,23题8分,24题12分,共25分)

22.在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只能靠点燃火柴取暖,如图所示。如果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78 J 的热量,这些热量能使1 m 3空气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 J/(kg·℃),ρ空气=1.29 kg/m 3] (第22题图)

23.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的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实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kg,水的初温为20℃,经8 750s时间后

=4.2×103J/(kg·℃)]

上升到45℃。请计算:[c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 kg,将全部的水从5 ℃加热至45 ℃,水

=4.2×103 J/ (kg·℃)]

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 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 ),供水温度为45 ℃,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

一、1.A 2.C 3.D 4.A 5.A 6.A7.D8.D9.A

10.C点拨:水放出的热量Q放=cmΔt=4.2×103 J/(kg·℃)×1 kg×(50 ℃-20 ℃)=1.26×105 J。

11.C

12.B点拨: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炒肉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的,故C错误;汤沸腾后,把火调小,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

二、13.做无规则运动

14.不会;分子间存在间隙;盐分子无规则运动

15.减小;内16.升华;热传递

17.热传递;蒸发;比热容大;给灯盏加盖点拨:为了省油,应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思考,设法减慢蒸发速度。

18.海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的大;乙;甲点拨:白天,泥土和海水都吸热升温,泥土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而上升,这时风向是由大海吹向陆地。晚间的风向与白天的风向相反。

三、19.(1)热水杯中的水比冷水杯中的水变红得快(2)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间隙(3)对比法;控制变量法

20.(1)吸收的热量的多少(2)大于(3)沙子(4)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或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或没有用玻璃棒搅动) 21.(1)热水的表面积(或热水的质量等)(2)越短(3)二

(4)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5)在验证某一个猜想时,应尽可能地多做几次实验,才能得出普遍的实验结论

四、22.解:1 m3空气的质量m=ρ

空气

V=1.29 kg/m3×1 m3=1.29 kg,空气吸

收的热量Q

吸=Q

=78J,空气升高的温度

Δt=Q吸

cm=

78 J

1.0×103 J/(kg·℃)×1.29 kg

=0.06 ℃。

23.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100 kg×(45℃-20℃)=1.05×107 J。

(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

W=

Q吸

50%×2×8 750

=1 200 J。

24.解:(1)Q=c水m(t-t0)=4.2×103 J/(kg·℃)×2×103 kg×(45 ℃-5 ℃)=3.36×108 J。

(2)由题意可知,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为P=90.0 W/m2,散热量Q′=PSt=90.0 W/m2×80m2×3.6×103 s=2.592×107 J。

(3)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3.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第3题图)(第4题图)

(第6题图)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压缩冲程B.做功冲程

C.吸气冲程D.排气冲程

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严寒的冬天,人们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8.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内的物质是()

A.柴油B.汽油和空气C.汽油D.空气

9.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

方法不同的是()

10.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汽缸都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主要利用了金属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质。但由于它的另一特性,却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少,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这是指它具有良好的()

A.弹性B.磁性C.导热性D.导电性

11.两台汽油机,甲机的效率为35%,乙机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

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

C.在相同时间内甲机消耗的汽油比乙机多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多

1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每分钟1 200转,则汽油机每秒内()

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

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D.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黔东南州台江县来自各个乡镇的20多支舞龙队伍,用舞龙嘘花的火与激情来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观光。元宵节吸引众人眼球的就是舞龙嘘花大赛(如图所示),舞龙的人们大部分光着身子,步履轻快,条条蛟龙在火海中任意遨游,场面颇为壮观,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附近的居民和观众闻到了火药味,这是________现象,火药在燃烧时

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第13题图)

14.菲菲家的下水道堵了,爸爸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具体操作是:先将

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

高压气体,通过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

15.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6.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__次,飞轮转过________圈。

17.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7分,19题9分,20题10分,共26分)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小组同学是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测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

(2)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________J/kg。

[加油站: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mq,c水=4.2×103J/(kg·℃)]

(4)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__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的热值为 3.0×107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重力依次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在结构上汽油机汽缸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的顶部是________。

(3)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

2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 N的水平推力,以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 J/kg 的航空煤油4 000 kg。求1 h内:

(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第22题图)

22.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 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下表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丁烷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 ℃,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锅的比热容为0.8×103 J/(kg·℃),则:

(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

(3)如果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 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1.C 2.A 3.C 4.D

5.A点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6.A

7.A点拨:由于总存在能量的散失和损耗,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8.B点拨: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

9.A点拨:探究萘的熔化规律,利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内燃机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工作物质做功,改变物质内能;水蒸气冲开木塞,对木塞做功,是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10.C

11.D

12.C

二、13.扩散;内14.化学;内;做功15.扩散;降低

16.10;20点拨:汽油机飞轮每转1圈完成2个冲程,每转2圈完成4个冲程,做一次功。

17.做功;机械;内

三、18.(1)水吸收的热量(2)天平;温度计

(3)1.575×107

(4)小;蜡烛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

19.(1)甲、乙;甲、丙(2)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3)3.0×105

20.(1)减小(2)喷油嘴(3)机械能

四、21.解:(1)飞机的航程s=v t=600 km/h×1 h=600 km;

(2)发动机所做的功W=Fs=1.6×105 N×600 000 m=9.6×1010 J;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107J/kg×4 000 kg=

1.6×1011 J;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η=W

Q放×100%=

9.6×1010 J

1.6×1011 J

×100%=60%。

22.解:(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Q放=mq=0.1 kg×9×107 J/kg=9×106 J;

(2)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2 kg×50 ℃=4.2×105 J;

(3)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气=0.15 kg/h×1.4 h=0.21 kg,

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1=Q

放×90%=m

q×90%=0.21 kg×9×107

J/kg×90%=1.701×107 J,

水吸收的热量Q2=Q1×30%-Q

=1.701×107J×30%-0.8×103 J/(kg·℃)×1 kg×(96℃-26℃)=5.047×106 J,

能烧开水的质量m

水=

Q2

c水Δt

5.047×106 J

4.2×103 J/(kg·℃)×(96 ℃-26 ℃)

≈17.2 kg。

第三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荷,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2.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如图所示),对

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3.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

B.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C.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D.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4.关于开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改变,它的作用不改变

B.一个开关能控制两盏电灯,这两盏电灯一定串联

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

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5.下列电路中,哪个是正确的()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7.家庭照明用的电灯是并联的,下列情况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

B.熄灭任何一只电灯,都不会影响其他电灯的亮与灭

C.断开开关,电灯会熄灭

D.只有把接线情况整理清楚,才能进行判断

8.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技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使灯只有在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时才能亮,这种“智能化”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9.关于电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用电器工作必定有电源D.只要将电源连入电路用电器一定工作

10.短路和断路是电路中常见的故障,闭合开关后,下列四幅图有短路现象的是()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检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接错的是()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

(第11题图)(第12题图)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体系 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能 分子动力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造成的。 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裂痕处绝大部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能和热量 一、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把物体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1、把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2、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能。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能增大;温度降低,能减小;温度不变,能不一定。 三、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 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能会减小。 3、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叫做吸收了热量。 5、改变物体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他们在改变物体的能上是等效的。 6、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使用热传递的方式是火柴燃烧的。 7、温度、能、热量的区别: A 能和热量可以“传递”,但温度不能“传递” B 能和温度可以“具有”,但热量不能说“具有” 四、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2、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染料的热值。 Q=mq 气体Q =Vq 比热容 一、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来表示,单位是J/(Kg·℃) 2、C水=4.2×103 J/(Kg·℃),他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二、由表可知: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三、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热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得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热多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降低得多 四、发动机冷却液应选用比热容大的、沸点低的、凝固点低的、温度低的液体 五、白天吹海陆风,晚上吹陆海风 六、Q吸=Cm(t-t。)Q吸=Cm△t Q放=Cm(t。-t) Q放=Cm△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 一、能的两个利用: 1、利用能来加热(能的转移) 2、利用能来做功(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化学能-能-机械能 燃机 一、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二、四冲程汽油机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三、做功冲程靠燃气完成,其他三个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装化为能;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减小温度降低。 四、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 2、工作过程不同: A 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 ... . ... .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占三?热值 P 八、、八、、I I I- 1.定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或J/m3 3.公式:q=Q/m 或q=Q/v 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 或Q=qv 说明: 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 x 107J/kg 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 1.定义: 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厶t,则Q/m △ 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Q/m △ t 2.单位:J/(kg. C ) 3.物理意义: 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 如:水的比热容:4.2 X 103J/(kg. C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 Q 吸=cm (t—t o) Q 放=cm (t°—t) 说明: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科成绩而不懈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如,家庭电路,以及核能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电学和能量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 识点总结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 小粒子。分子直径:10-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 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 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 目和种类等有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 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 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 体内能时,可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 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 物质的种类有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 和Q=vq。 第三节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 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 B.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放进冷水中,工件的温度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7.“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8.同学们过春节都喜欢放鞭炮,其中有一种“甩炮”,不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摔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炸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 结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逐渐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

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6、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8、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9、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共66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共66套) 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初中物理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 【考点精讲】 1. 内能的应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加热物体,二是对物体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热机就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现代的交通工具要使用热机,现代的火电站和热电站也要靠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2. 蒸汽机是最早的热机,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将活塞直线运动转化成飞轮的动力机器。 3. 形形色色的热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等。 【典例精析】例题1 下列例子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B.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 C. 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 D. 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思路导航: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爆竹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A项正确;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都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大,不属于内能的利用,B、C两项错误;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故D错误。答案:A 例题2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把多颗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B. 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C. 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思路导航: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燃气的内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有一部分直接向外散热,一部分克服火箭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所以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选A。答案:A 【总结提升】火箭发动机①火箭本身就是一部热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②火箭的工作过程: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0、串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物理学中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 103毫安= 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201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 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基础复习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J/kg。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 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 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1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性。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改变的难易程度。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 5、热值计算公式:Q放=mq,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Q放表示完全燃烧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2 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

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排气冲程排出的废气相同);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3 认识电路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2009年11月18日(共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欢迎你参加期中评价,祝你取得好成绩! 物理试题 第Ⅰ卷(2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Ⅱ卷的选择题答题卡中,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鸡蛋,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所做功约 A.0.1J B.1J C.10J D.100J 2.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将摩托车向上吊起的过程中,摩托车具有 的机械能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 下列四幅图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起瓶器 A 老虎钳 B 独轮车 C 镊子 D

5.初春育秧,为防霜冻,农民傍晚要向秧田注水,白天再将水放掉。其物理原理是 A.水蒸发吸热能制冷 B.4℃水的密度最大 C.水有较大的比热容 D.水的导热性能较差 6.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MN为等高线,小球在3、5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位置4时的势能最大 B.小球3和5比较,动能相等,势能能也相等 C.小球3和5比较,它们的机械能相同 D.小球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7.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8. 周末小明在某动漫基地参观,他选择了一架可以调速的升降电梯。他将速度设定为0.5m/s从一楼来到二楼,再将速度设定为1m/s从二楼来到三楼(各楼层高相同),那么两次电梯() A.第一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9.学校每周升旗,在旗竿顶用一滑轮,为迎接60周年国庆,想办法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面国旗匀速提升同样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备课本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复习提纲 (知识要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0、串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物理学中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常用单位是: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联考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 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好的道理;但在发生矿难时,被困地底下的人不能用石块敲打铁管,这是因为用石块敲打铁管时,通过 _ _的方式增大了它们的内能,可能会碰出火星引起瓦斯爆炸。 2、如图1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 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 3、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 4、二极管是电子电路的重要元件,当电流从它A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小,可视为二极管短路。当电流从它B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可视为二极管断路。 (1) 如图2,灯L 1、L 2的连接方式是 (串联还是并联) (2) 当开关S 闭合后, L 2__ ___(亮或不亮) 5、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 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6、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中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 和 V 。 7、图4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 应接在_____点;若要使音量最小,滑片P 应接在_____ 点;若要关闭收音机,滑片P 应接在_______点。 二、选择题(共20分,第8-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2、13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8、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5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 .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B .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 .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 .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 .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C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10、家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 受温控开关S1控制,照明灯泡L 受 门控开关S2控制.温控开关S1和门控开关S2既能单独工作 又能同时工作.如图7所示是几个同学画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5 图8 图4 图3 图2 A B 图6 图7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着。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内能越, 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 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或,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特性,它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或。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和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的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有和。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把把能转化成能,压缩冲程把能转化成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连杆转周,飞轮转转,只有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能转化成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公式。 第三章认识电路 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着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本领强,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束缚电子本领弱,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4.________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我们把__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流向______极。 6.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了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备课方面 开学初我结合课本和教参,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其重新进行审视、拓展,做到精通教材、驾奴教材,为上课这个环节做最好的准备。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了解学生一方面是要记住学生的名字,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另一方面是除了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外,还应注重和学生沟通。我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或两饭时间去和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聊天,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并且要备好、备精,只有这样才能上好课。 二、上课方面 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上课。如果说备课是“纸上谈兵”,那么上课就是“真枪实弹”了。备课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上课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以静致动”,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素质。这学期,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与上学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同一班级,仍需根据课堂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十分必要。我改变了以往板着脸孔给学生上课的做法,带着微笑教学,它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求知的动力,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要进行反思,记录下每堂课的感受和感觉遗憾的环节,注意下次上课时修正和补救。总体上看,这学期我在上课方面的收获很大,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和提高。 三、作业方面 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考查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又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艰难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对自己有用的事。从而使他们自觉的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后进生的转化,由原来的简单粗暴的强制

9.1 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2)知道家庭电路的接法,知道插座和插头的接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 (3)增强节约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各种电源的能量转化,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及短路的危害和防止。 教学难点: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猜想、实验探索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认识家用电器;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问1:我们的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问2:这些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家用电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各种形式的能 问3:使这些家用电器工作的电源各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电源的作用:将其它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源分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 家庭电路中的导线有三根: 一根是相线(L)俗称火线,带电 一根是中性线(N)俗称零线,不带电 一根是接地线(PE)起保护作用 墙壁上两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三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上孔是保护接地线,简称,左零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