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钢材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钢材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钢材原材料拉伸、冷弯力学性能检测技术

一、检测依据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二、技术要求

1. 拉伸试验

1)原理

试验系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侧定材料的屈服强度R e (MPa )、抗拉强度R m (MPa )、 伸长率A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 士5℃。

伸长率A :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 0)之比的百分率。

应力: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 0)之商。

屈服强度R e :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R m :相应最大力(F m ) 的应力。

极限强度 ultimate strength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出现的最大应力,也可称为破坏强度或破坏应力。一般用标称应力来表示。根据应力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拉伸强度(σt)、压缩强度(σc)、剪切强度(σs)等。

2)制样

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要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锭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但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矩形横截面试样,推荐其宽厚比不超过8:1。 试样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00S k L 关系者称为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 的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 。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 为

5.65 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 的值)或采用非比例试样。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 0)与其原始横截面积(S 0)无关。

a. 机加工的式样

b. 为产品一部分的不经机加工试样

图2

3)原始横截面积(S 0)的侧定

S 0=ab ………(a 、b 为试样截面的长宽) a 一般都去25mm

4)原始标距(L 0)的标记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mm 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

如平行长度(L c )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

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5)试验速率

应力速率取10(N/mm2)〃S -1

6)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

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1 mm 的量具或测量装臵测定断后标距(L 0),准确到±0.25mm 。

7)屈服强度(R e )的测定

钢板、型钢试样试样图地脚螺栓(圆钢)试样试样图一般要求试件宽度取25

应力----应变曲线

①从A到B的直线表示弹性区域内荷载与变形的关系,只要荷载不超过B点,当卸载后,试样会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和形状,B点的应力称为材料的弹性极限。

②在B到D点阶段,卸载后试样无法恢复原始状态。在C点,塑性变形速率很快,以至于由塑性变形导致应力松弛率超过了材料的抵抗力,所以应变增加的同时,应力不再增加,反而下降,C点称为屈服点。

③在D点,曲线突然升高,表明材料已经加工硬化,必须增加荷载才能使材料继续变形。在E点前,材料的变形速率不断增加,E点是材料的极限强度(拉伸试验时称为抗拉强度)。

④断裂强度为何比极限强度低?

材料的极限强度是以材料的初始截面面积定义的最高强度,因此,塑性材料在经过拉伸,颈缩后,材料的截面面积变小很多,断裂时荷载已经变得很低。当材料塑性的降低,材料的极限强度与断裂强度变得很接近。

屈服强度又称为屈服极限,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

钢结构钢材力学性能试验送样规范

验送2个试样,冷弯试验送1个 2、送样要求:取样部位见下图,截取长50cm、宽2-3cm的长条形试样: 不同种类型钢试验取样部位示意图 3、委托要求:委托时说明取样的位置及方向 注:1、做弯曲试验时,应在钢产品表面切取样坯,保留至少一个表面,当厚度尺寸允许时应制备全截面试样 2、制备试样时应避免由于机加工时钢表面产生硬化及过热而改变其力学性能 3、试样边缘应平齐,表面无锈蚀

2、送样要求:取样部位见下图,试样长50cm,直径2.5cm为宜 4、委托要求:委托时说明取样的位置及方向 注:1、做弯曲试验时,应在钢产品表面切取样坯,保留至少一个表面,当厚度尺寸允许时应制备全截面试样 2、制备试样时应避免由于机加工时钢表面产生硬化及过热而改变其力学性能 3、试样边缘应平齐,表面无锈蚀

2、送样要求:应在钢板宽度1/4处切取长50cm、宽2-3cm的长条形试样,见下图: 厚度t≤30mm的钢板取样部位厚度t>30mm的钢板取样部位 3、委托要求:委托时说明原钢板的厚度及取样的位置和方向 注:1、做弯曲试验时,应在钢产品表面切取样坯,保留至少一个表面,当厚度尺寸允许时应制备全截面试样 2、制备试样时应避免由于机加工时钢表面产生硬化及过热而改变其力学性能 3、试样边缘应平齐,表面无锈蚀

2、送样要求:取样位置见下图,切取长50cm、宽2-3cm的长条形试样,试样厚度视钢管厚度而定 注:1、做弯曲试验时,应在钢产品表面切取样坯,保留至少一个表面,当厚度尺寸允许时应制备全截面试样 2、制备试样时应避免由于机加工时钢表面产生硬化及过热而改变其力学性能 3、试样边缘应平齐,表面无锈蚀

钢的力学性能

冷轧学习资料(轧机车间) 钢的力学性能 1拉力试验 按标准制备的拉力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头内,对试样缓慢施加单轴向拉伸应力,直至试样被拉断为止的试验称作拉力试验。 1.1强度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强度指标包括: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1.2比例极限 对金属施加拉力,金属存在着力与变形成直线比例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最大极限负荷Pp除以试样的原横截面积即为比例极限,用σ P表示。 1.3弹性极限 金属受外力作用发生了变形,外力去掉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金属能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σe表示。 1.4抗拉强度 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除以原横截面积所得的应力,称作抗拉强度,用σb表示。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断裂。因此σb越高,则表示它能承受愈大的外应力而不致于断裂。 国外标准的结构钢常按抗拉强度来分类,如SS400,其中400即表示σb的最小值为400MPa 超高强度钢是指σb≥1373 Mpa的钢。 1.5屈强比 屈强比即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值(σS/σb)。屈服比值越高,则该材料的强度愈高,屈强比值愈低则塑性愈佳,冲压成形性愈好。如深冲钢板的屈强比值为≤0.65。 弹簧钢一般均在弹性极限范围内服役,受载荷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要求弹簧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尽可能高的弹性极限和屈强比值(σS/σb≥0.90)此外疲劳寿命与抗拉强度及表面质量往往有很大关连。 1.6塑性 金属材料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塑性指标通常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越高,则塑性越好。 8、冲击韧性 用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在规定类型的冲击试验上受冲击负荷折断时,试样刻槽处单位横截面上所消耗的冲击功,称为冲击韧性以αk表示。 目前常用的10×10×55mm,带2 mm深的V形缺口夏氏冲击试样,标准上直接采用冲击功(J焦耳值)AK,而不是采用αK值。因为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功并无实际意义。 冲击功对于检查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脆性转化最为敏感,而实际服役条件下的灾难性破断事故,往往与材料的冲击功及服役温度有关。因此在有关标准中常常规定某一温度时的冲击功值为多少、还规定FATT(断口面积转化温度)要低于某一温度的技术条件。所谓FATT,即一组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样冲断后,对冲击断口进行评定,当脆性断裂占总面积的50%时所对应的温度。由于钢板厚度的影响,对厚度≤10mm的钢板,可取得3/4小尺寸冲击试样(7.5×10×55mm)或1/2小尺寸冲击试样(5×10×55mm)。但是一定要注意,同规格及同一温

钢结构检测原材取样

建筑钢结构检测取样方法及数量 第一部分:见证取样检测 一、钢材质量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对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抽样复验: (1)国外进口钢材; (2)钢材混批; (3)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5)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1、化学成分分析(主控项目) (1)检验指标:碳、硅、锰、硫、磷及其他合金元素 (2)依据标准:《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066—200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取样方法及数量:钢材化学成分分析,可根据需要进行全成分分析或主要成分分析。所采用的取样方法应保证分析试样能代表抽样产品的化学成分平均值。分析试样应去除表面涂层、除湿、除尘、以及除去其他形式的污染.分析试样应尽可能避开孔隙、裂纹、疏松、毛刺、折叠或其他表面缺陷。制备的分析试样的质量应足够大,以便可能进行必要的复检验。对屑状或粉末状样品,其质量一般为100g。可采取钻、切、车、冲等方法制取屑状样品。不能用钻取方法制备屑状样品时,样品应该切小或破碎,然后用破碎机或振动磨粉碎.振动磨有盘磨和环磨。制取的粉末分析试样应全部通过规定孔径的筛。钢材化学成分的分析每批钢材取1个试样。 2、力学性能检验(主控项目)

(1) 检验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冲击功 (2)依据标准:《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验制备》GB/T2975-1998《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取样方法及数量: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取样,产品应具有足够大的尺寸。取样时应防止出现过热、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取样的位置及方向应符合GB/T2975-1998附录A的规定.当工程没有与结构同批的钢材时,可在构件上截取试样,但应确保结构构件的安全.按每批钢材,拉伸试验取1个试样,冷弯试验取1个试样,冲击试验取3个试样。当被检钢材的屈服点或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补充取样进行拉神试验.补充试验应将同类构件同一规格的钢材划为1批,每批抽样3个. 二、紧固件及网架节点连接质量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主控项目)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出厂时要进行扭拒系数及机械性能试验,并且螺栓进场后要进行扭拒系数复验。 (1)检验指标:扭矩系数(强制检验项目)、楔负载、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载荷、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 (2) 依据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 06 (3) 取样方法及数量: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15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

GB2975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取样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69.142620.11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取样规定GB2975-82 本标准适用于轧制、锻制、冷拉和挤压钢材的拉力、冲击、弯曲、硬度和顶锻等试验的取样。也可供其它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时参考。 如产品标准或双方协议对取祥另有规定时,则按规定执行。 1样坯的切取 1.1样坯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 1.2切取样坯时,应防止因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1.2.1用烧割法切取样坯时,从祥坯切割线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应不小于钢材的厚度或直径,但最小不得少于20mm。对厚度或直径大于60mm的钢材,其加工余量可根据双方协议适当减小。1.2.2冷剪样坯所留的加工余量可按下表选取: 2样坯切取位置及方向 2.1对截面尺寸〈图1的D和a〉小于或等于6Omm的圆钢、方钢和六角钢,应在中心切取拉力及冲击样坯;截面尺寸大于60mm时,则在直径或对角线距外端四分之一处切取,如图1所示。 2.2样坯不需热处理时,截面尺寸小于或等于40mm的圆钢、方钢和六角钢,应使用全截面进行拉力试验。当试验机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工成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中相应的圆形比例试样。 2.3样坯需要热处理时,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尺寸,从圆钢、方钢和六角钢上切取。

2.4应从圆钢和方钢端部沿轧制方向切取弯曲样坯,截面尺寸小于或等于35mm时,应以钢材全截面进行试验。截面尺寸大于35mm时,圆钢应加工成直径25mm的圆形试样,并应保留宽度不大于5mm的表面层,方钢应加工成 厚度为2Omm并保留一个表面层的矩形试样,如图2所示。 度应是钢材厚度,如图3所示。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 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 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 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

钢材机械性能取样方法

钢材机械性能取样方法 一、引用标准 GB1499—1998《热轧带肋钢筋》 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701—1997 《低热钢热轧圆盘条》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 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GJ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GB13788-2000《冷扎带肋钢筋》 二、原材料 (一)钢筋 1、取样规则 (1)钢筋应按每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2)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重量不大于2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 (3)冷扎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火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吨。 2 、取样数量 钢筋的试样数量根据其供货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1)直条钢筋:每批直条钢筋应做2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2)盘条钢筋:每批盘条钢筋应做1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3)冷拉钢筋:每批冷拉钢筋应做2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4)冷扎带肋钢筋:每批冷扎带肋钢筋应做1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3 、取样方法 拉伸和弯曲试验的试样可在每批材料中任选两根钢筋,切取样品应在钢筋端头50mm外切取,每根上取2个试样做拉、弯试验。 4、取样长度 直条钢筋、盘条钢筋、冷拉钢筋为40-45mm (二)型钢 1、样胚的切取 根据(GB2975—98)《钢材力学及工程性能试验取样规定》的要求:(1)样胚应在外观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 (2)切取样胚时,应防止因受热、加工应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3)用烧割法切取样胚时,从样胚切割缝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应不小于钢材的厚度或直径,但最小不得少于20mm。对于厚度或直径大于60mm的钢材,其加工余量可根据双方协议适当减小 (4)冷剪样胚所留的加工余量可按表1选取 表1

钢结构检测取样方法及数量

钢结构检测取样方法及数量 第一部分:见证取样检测 一、钢材质量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对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抽样复验: (1) 国外进口钢材; (2) 钢材混批; (3) 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1、化学成分分析(主控项目) (1) 检验指标:碳、硅、锰、硫、磷及其他合金元素 (2) 依据标准:《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066-2006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 取样方法及数量:钢材化学成分分析,可根据需要进行全成分分析或主要成分分析。所采用的取样方法应保证分析试样能代表抽样产品的化学成分平均值。分析试样应去除表面涂层、除湿、除尘、以及除去其他形式的污染。分析试样应尽可能避开孔隙、裂纹、疏松、毛刺、折叠或其他表面缺陷。制备的分析试样的质量应足够大,以便可能进行必要的复检验。对屑状或粉末状样品,其质量一般为100g。可采取钻、切、车、冲等方法制取屑状样品。不能用钻取方法制备屑状样品时,样品应该切小或破碎,然后用破碎机或振动磨粉

碎。振动磨有盘磨和环磨。制取的粉末分析试样应全部通过规定孔径的筛。钢材化学成分的分析每批钢材取1个试样。 2、力学性能检验(主控项目) (1) 检验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冲击功 (2) 依据标准:《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验制备》 GB /T2975-199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 取样方法及数量: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取样,产品应具有足够大的尺寸。取样时应防止出现过热、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取样的位置及方向应符合GB /T2975-1998附录A的规定。当工程没有与结构同批的钢材时,可在构件上截取试样,但应确保结构构件的安全。按每批钢材,拉伸试验取1个试样,冷弯试验取1个试样,冲击试验取3个试样。当被检钢材的屈服点或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补充取样进行拉神试验。补充试验应将同类构件同一规格的钢材划为1批,每批抽样3个。 二、紧固件及网架节点连接质量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主控项目)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出厂时要进行扭拒系数及机械性能试验,并且螺栓进场后要进行扭拒系数复验。 (1) 检验指标:扭矩系数(强制检验项目)、楔负载、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载荷、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 (2) 依据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231-2006 (3) 取样方法及数量: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15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

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检验技术措施

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检验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 1.1.为了保证河津热电厂使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质量和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检验标准GB1499-1998,特制定本检验技术措施。 1.2.本检验技术措施适用于钢筋砼热轧带肋钢筋。 2.作业前条件准备: 2.1.作业人员技术要求: 2.1.1.作业人员应工作认真负责,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1.2.作业人员应熟知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试验结果评定等规定。 2.2.试验所需设备仪器 万能试验机1台 游标卡尺或测微仪1把 3.技术要求 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由HR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H、R、B 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带肋(Ribbed)、钢筋(Bars)三个词的英文手写字母。热轧带肋钢筋分为HRB335、HRB400、HRB500、三个牌号。 钢筋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应符合下表:

钢筋公称直径范围为8-50mm,当钢筋进行冷弯或反向弯曲试验时,受弯部位外表不得产生裂缝。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3.1.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3.2.拉伸冷弯,反向弯曲试验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 采用表3公称横截面积。 表3钢筋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

3.3.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数量不小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cm,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0mm,试样总重量不大于100kg时,应精确到0.5kg,试样总重量大于100kg时,应精确到1kg。 当供方能保证钢筋重量偏差符合规定时,试样的数量和长度可不受制上述限制。 3.4.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 重量偏差(%)= ×100%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 4.检验规则 4.1.钢筋的检查和验收,按GB/T17505的规定进行。 4.2.组批规则 4.2.1.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4.2.2.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4.3.取样数量 4.3.1. 钢筋各检查项目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 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积mm 2 公称重量,Kg/m 6.5 33.18 8 50.27 0.395 10 78.54 0.617 12 113.1 0.888 14 153.9 1.21 16 201.1 1.58 18 254.5 2.00 20 314.2 2.47 22 380.1 2.98 25 490.9 3.85 28 615.8 4.83 32 804.2 6.31 36 1018 7.99 40 1257 9.87 50 1964 15.42 注:表中公称重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一、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精GB1499-1998 1、力学性能 牌号公称直径mm 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 σbMpa 伸长率δs% 不小于 HRB335 6~25 28~50 335 490 16 HRB400 6~25 28~50 400 570 14 HRB500 6~25 28~50 500 630 12 2、弯曲性能(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牌号公称直径mm 弯曲试验弯心直径 HRB335 6~25 28~50 3a 4a HRB400 6~25 28~50 4a 5a HRB500 6~25 28~50 5a 7a 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 mm 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 δs% 冷弯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 不小于 光 圆Ι R235 8~20 235 370 25

力学性能试验(重点明确)

力学性能试验 第二章力学性能试验取样基本知识(P18) 第一节试样类型及取样原则(P18) 一、取样依据: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 置及试验制备》 二、取样原则: 1、取样对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 三要素: 取样部位: 1)加工过程中变形量各处不均匀 2)材料内部各种缺陷分布和金属组织不均匀 取样方向: 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金属是沿晶粒主加工变形方向流动,晶粒被拉长并排成行,夹杂也沿主加工变形方向排列,因此材料性能各向异性。 例如:纵向试样(试样纵向轴线与主加工方向平行)和横向试样

(试样纵向轴线与主加工方向垂直)有较大差异:薄板材纵向试样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都高于横向试样,断面收缩率更是远远大于横向试样。 取样数量: 1)某些力学性能指标对试验条件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十分敏感,单个试样结果不足以为信,应采用最小的取样数量; 2)试验结果的分散性及经济因素 2、样品的代表性; 一般性规定:GB/T 2975-1998 专门的规定: 产品材料标准和协议:①材料的平均性能;②取样方便; 一般取其最危险、最薄弱的部位,因为最薄弱、最危险处的力学性能决定了产品的性能;此外受力状态与零部件的受力状态相一致; 三、力学性能试验的试样类型: 1、从原材料上直接取样:

2、从产品(结构或零部件)的一定部位上取样; 3、把实物作为样品。 四、样坯切取方法:无论用什麽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材料上取样,试料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机加工出足够的试样进行规定的试验及复验; (2)取样时,应对样坯和试样做出不影响其性能的标记,以保证始终能识别取样的位置和方向; (3)取样的方向应按材料标准规定或双方协议执行; (4)切取样坯时,应防止因过热、过冷、加工硬化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如果过热了怎么办?比如,采用火焰切割法取样时,由于材料是在火焰喷嘴下熔化而使样坯从整体上分离出来,在熔化区域附近,材料承受了一个从熔化到相变点(723℃)以下温度变化区域,这一局部的高温将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很大变化,所以切割样坯(样坯切割线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切割余量。这一余量的规定为:一般应不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00000000000R 有效期限至:2016-04-05 x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工程名称:/ 报告编号:BRZ11500092 (第2页共2页) 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15000697-2 委托日期2015-04-27 施工单位/ 钢材种类热轧带肋钢筋检测日期2015-04-28 结构部位/ 牌号HRB400 报告日期2015-04-29 见证单位/ 见证人/ 证书编号/ 检验性质委托检验 样品编号 公称 直径 (mm) 技术指标要求 序 号 屈服 强度 Re(MPa) 极限 强度Rm (MPa) 伸长 率 A(%)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冷弯实测强度比值 重量 偏差 (%) 生产 厂别 炉号 出产合 格证编 号 代表 数量 (t) 弯心直 径d (mm) 弯曲 角度 a() 结果Rm/Re Re/Re K 屈服 强度 (MPa) 极限 强度 (MPa) 伸 长 率 (%)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重量 偏差 (%) BZ11500392 18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75 600 27.0 / 72.0 180 合格 1.26 1.19 -4 三钢/ / 60 2 470 595 27.0 / 72.0 180 合格 1.27 1.18 BZ11500393 20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70 600 26.5 / 80.0 180 合格 1.29 1.18 -4 三钢/ / 60 2 475 605 26.0 / 80.0 180 合格 1.27 1.19 BZ11500394 16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60 595 27.0 / 64.0 180 合格 1.29 1.15 -4 三钢/ / 60 2 465 590 27.5 / 64.0 180 合格 1.27 1.16 检验依据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主要仪 器设备仪器名称:油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管理编号:YQ-03 规格型号: WI-100 有效期至:2016-01-14 结论样品编号:BZ11500392 样品编号:BZ11500393 样品编号:BZ11500394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备注 声明1、报告未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3、对报告若有异议,应及时向检测单位提出。 地址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站) 邮编:000000 电话:0000-00000000 传真:0000-00000000 批准:审核:校核:检验:

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2

2.3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有: 化学成分冶金和轧制过程时效冷作硬化温度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复杂应力状态 1.化学成分 钢的基本元素为铁(Fe),普通碳素钢中占99%,此外还有碳(C)、硅(Si)、锰(Mn)等杂质元素,及硫(S)、磷(P)、氧(O)、氮(N)等有害元素,这些总含量约1%,但对钢材力学性能却有很大影响。 碳:除铁以外最主要的元素。碳含量增加,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同时耐腐蚀性、疲劳强度和冷弯性能也显著下降,恶化钢材可焊性,增加低温脆断的危险性。一般建筑用钢要求含碳量在0.22%以下,焊接结构中应限制在 0.20%以下。 硅:作为脱氧剂加入普通碳素钢。适量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及可焊性无显著的不良影响。一般镇静钢的含硅量为0.10%~0.30%,含量过高(达1%),会降低钢材塑性、冲击韧性、抗锈性和可焊性。 锰:是一种弱脱氧剂。适量的锰可有效提高钢材强度,消除硫、氧对钢材的热脆影响,改善钢材热加工性能,并改善钢材的冷脆倾向,同时不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冲击韧性。 普通碳素钢中锰的含量约为0.3%~0.8%。含量过高(达1.0%~1.5%以上)使钢材变脆变硬,并降低钢材的抗锈性和可焊性。 硫:有害元素。引起钢材热脆,降低钢材的塑性、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抗锈性等。一般建筑用钢含硫量要求不超过0.055%,在焊接结构中应不超过0.050%。 磷:有害元素。虽可提高强度、抗锈性,但严重降低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

尤其低温时发生冷脆,含量需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0.050%,焊接结构中不超过 0.045%。 氧:有害元素。引起热脆。一般要求含量小于0.05%。 氮:能使钢材强化,但显著降低钢材塑性、韧性、可焊性和冷弯性能,增加时效倾向和冷脆性。一般要求含量小于0.008%。 为改善钢材力学性能,可适量增加锰、硅含量,还可掺入一定数量的铬、镍、铜、钒、钛、铌等合金元素,炼成合金钢。钢结构常用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少,称为普通低合金钢。 2.冶金轧制过程 ?按炉种分: 结构用钢我国主要有三种冶炼方法:碱性平炉炼钢法、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 平炉钢和顶吹转炉钢的力学性能指标较接近,而碱性侧吹转炉钢的冲击韧性、可焊性、时效性、冷脆性、抗锈性能等都较差,故这种炼钢法已逐步淘汰。 ?按脱氧程度分: 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 沸腾钢脱氧程度低,氧、氮和一氧化碳气体从钢液中逸出,形成钢液的沸腾。沸腾钢的时效、韧性、可焊性较差,容易发生时效和变脆,但产量较高、成本较低;半镇静钢脱氧程度较高些,上述性能都略好;而镇静钢的脱氧程度最高,性能最好,但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3.其他因素 时效

钢材取样标准

钢筋取样标准 (一)热轧钢筋 1、组批规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吨为一批。 2、取样方法 拉伸检验: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试样长500mm。 冷弯检验: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试长度按下式计算: L=1.55*(a+d)+140mm 式中:L—试样长度 a—钢筋公称直径 d—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按下表取用 钢筋牌号(强度等级) HPB235(Ⅰ级) HRB335 HRB400 HRB500 公称直径(mm) 8~20 6~25 28~50 6~25 28~50 6~25 28~50 弯心直径d 1a 3a 4a 4a 5a 6a 7a 在切取试样时,应将钢筋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 (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组批规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吨为一批。 2、取样方法: 拉伸检验:任选一盘,从该盘的任一端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500mm。 弯曲检验:任选两盘,从每盘的任一端各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200mm。在切取试样时,应将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 (三)冷拔低碳钢丝 1、组批规则 甲级钢丝逐盘检验。乙级钢丝以同直径5吨为一批任选三盘检验。 2、取样方法 从每盘上任一端截去不少于500mm后,再取两个试样一个拉伸,一个反复弯曲,拉伸试样长500mm,反复弯曲试样长200mm。 (四)冷轧带肋钢筋 1、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检验,从每盘任一端截去500mm以后,取两个试样,拉伸试样长500mm,冷弯试样长200mm。 2、对成捆供应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应逐捆检验。从每捆中同一根钢筋上截取二个试样,其中,拉伸试样长500mm,冷弯试样长250mm。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达不到标准规定。应从该捆钢筋中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 (五)钢筋焊接接头的取样 A、取样规定[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取样规定

钢材力学性能实用实用标准一览表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 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积mm 2 公称重量,Kg/m 6.5 33.18 8 50.27 0.395 10 78.54 0.617 12 113.1 0.888 14 153.9 1.21 16 201.1 1.58 18 254.5 2.00 20 314.2 2.47 22 380.1 2.98 25 490.9 3.85 28 615.8 4.83 32 804.2 6.31 36 1018 7.99 40 1257 9.87 50 1964 15.42 注:表中公称重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一、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精GB1499-1998 1、力学性能 牌号公称直径mm 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s%

不小于 HRB335 6~25 28~50 335 490 16 HRB400 6~25 28~50 400 570 14 HRB500 6~25 28~50 500 630 12 2、弯曲性能(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牌号公称直径mm 弯曲试验弯心直径 HRB335 6~25 28~50 3a 4a HRB400 6~25 28~50 4a 5a HRB500 6~25 28~50 5a 7a 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 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s% 冷弯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 不小于 光圆ΙR235 8~20 235 370 25 180°d=a 三、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 牌号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s% 冷弯180°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 不小于 Q215 215 375 27 d=0 Q235 235 410 23 d=0.5a 四、冷轧扭钢筋JG3046-1999 表一轧扁厚度、节距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取样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取样——焊接接头的取样 国家标准GB/T2649-1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对金属材料熔焊和压焊焊接接头拉伸、冲击、弯曲、压扁、硬度等试验的取样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焊接试板的制备 所谓焊接试板就是模拟产品或构件的制造技术条件而焊接成的试验板或管接头。力学试验手的试样样坯一般都是从专门焊接的试板或管接头中切取,也可从结构件上切取。制备焊接试板时,试板的截取方向应符合相关的产品制造规范或冶金产品标准的规定,试板材料、焊接材料、焊接条件以及焊前热处理规范等等,均应与相关标准或产品的制造规范相同,或符合有关试验条件的规定。试板尺寸应根据样坯尺寸、数量、切口宽加工余量等综合考虑。 二、样坯的切取 (一)切取方法 从焊接试板上切取样坯时,尽量采用机械切削的方法,也可用冷剪法、火焰切割法或其他方法切取,但均应考虑其加工余量,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必须保证受试部分的金属不在切割影响区内。从试板上切取样坯时,如相关标准或产品制造规范无另外注明时,样坯允许矫直。 (二)切取方位 1、冲击样坯焊接接头冲击样坯切取方位见表1-2。对于多层焊缝的样坯如无特殊规定时,应尽量靠近焊缝后焊一侧的表层切取,但封底焊除外。 表1-2 焊接接头冲击样坯切取方位(单位:mm) 试件厚度焊接方法样坯方位说明 压力焊 <16 电弧焊 或气焊 压力焊C=1~3

>16~40电弧焊C=1~3电渣焊 >40~60电弧焊C=1~3电渣焊C>6 >60~100 电弧焊C=1~3 电渣焊C>6 H=18~40 H>40~60 电弧焊C=1~3 注;S——试样厚度;C——从试件厚度表面至样坯边缘的距离:H——后焊一侧的焊缝厚度。 2 、拉伸样坯焊接接头拉伸样坯原则上取试板的全厚度,如试板厚度超过

钢筋力学试验检测试卷试题.docx

钢筋检测试验试题 一、填空题:(20 分) 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 牌号为 HRB400的钢筋屈服强度为不小于 ( 400 ) MPa, 抗拉强度应不小于 ( 540 )MPa,伸长率不小于 ( 16 )%。 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 牌号为 HPB300的钢筋屈服强度为不小于( 300 )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420)MPa,伸长率不小于(25 )%。 3.钢材在拉伸试验中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4.在钢筋拉伸试验中,若断口恰好位于刻痕处,且极限强度不合格,则试 验结果(作废)。 6.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每批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7.钢筋焊接接头检验的现行标准代号是(JGJ 18-2012 ) 8.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的现行标准代号是(JGJ 107-2016) 9.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抗拉强度为 , 按 GB/进行评定,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412 ) MPa、( 588)MPa。10.能反映钢筋内部组织缺陷,同时又能反映其塑性的试验是(冷弯试验)。 11.钢材的屈强比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比值,反映钢材在结构中适用的安全性。 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的标准代号是()

二、选择题( 15 分) 1.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在(D)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35 ℃ C、5-40℃ D、10-35 ℃ 2.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 2 根发生脆断,其抗拉强度均低于母材 强度的倍,应再取(C)根进行复验。 A. 2 B.4C . 6D、3 3.钢和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C) A氧B硫C碳D硅 4.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 5.钢筋拉伸和冷弯检验,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 一批中任取( A )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 6.GB/T《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标准中提供 了( B)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四种 7.3.下列哪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形式需作冷弯试验(B)A,电弧焊接头B,闪光对焊接头C,电渣压力焊接头

锻钢法兰力学性能检验及试样管理的规定

锻钢法兰力学性能检验及试样管理的规定 1.力学性能检验的确定 凡法兰产品有下列一项要求者,就应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①用户在订货合同内要求力学性能检验。 ②用户按某标准订货,而该标准要求力学性能检验。 ③技术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④法兰按批检验的力学性能试验。 2力学性能检验项目的确定 2.1碳钢法兰应作下列项目的力学性能检验: ①抗拉强度②屈服极限③伸长率④断面收缩率⑤冲击吸收功⑥硬度 2.2奥氏体不锈钢法兰应作的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与碳钢法兰应作力学性能检验项目相同,除此之外,还应作“晶间腐蚀”检验。 2.3按照用户特殊要求的力学性能及高倍组织的检验项目。 3.按炉、批检验的确定 3.1锻造状态的法兰,每炉钢或每一热处理批次应作一组力学性能检验,即一个拉伸试验和一组三个冲击试验(一拉三冲)。 3.2在下述情况下,只需每炉钢只作一组试验,代替每一热处理批中每炉钢均作试验的办法,即每次热处理的温度相同,热处理炉温控制在15oC以内,且有温度记录仪可得到完整的热处理记录。 4.力学性能试样的生产安排 4.1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采样的指令由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文件形式下达,生产单位和检验部门按文件执行。

4.2技术部门在下达“产品要素通知书”时,在特殊要求栏中详细填写有关要求,并附带必要的图样,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通知单”时,按生产任务指令列入。 5.试样的形式,尺寸和采样 5.1检验力学性能的试样采集,是在锻造后经热处理的法兰毛坯中随机抽取,在抽取的整体法兰毛坯上的适当部位切取试样,或者随法兰锻件单锻成试样毛坯。采用何种形式由技术部门确定。一般情况采取锻成毛坯的形式。 5.2在整体法兰上切取试样的部位及尺寸由技术部门参照国标《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并依据用户要求及具体情况确定。 5.3试样种类和锻造试样毛坯的尺寸。 5.3.1每试验批需拉伸试样一件,冲击试样三件,不锈钢晶间腐蚀一件。 5.3.2试样毛坯尺寸及数量 ①拉伸试样锻坯30x30方钢或Ф30圆钢,长250MM一件。 ②冲击试样锻坯25X25X250(MM)一件。 ③晶间腐蚀试样锻坯30X25X200(MM)一件。 5.3.3用户特殊要求的力学性能试验项目的试样,由技术部门按要求和标准提供锻件图和技术要求。 6.试验及试样标准 6.1试样成品由受委试验单位根据有关中国国家标准机加成标准试样,试验前必须严格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试验。 6.2试验根据有关中国国家标准。如有特殊要求应在试验委托单中特别提出。 7.试样的流转程序及质量控制 7.1试样的流转程序

常用钢材、型钢、钢产品取样要求

常用钢材、钢产品取样要求 1钢管进场检测程序 隧道工程中所用的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钢管类原材必须进行进场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要求。所有进场型钢必须进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按以下方法取样加工成试件后,送试验室进行试验检测 1.1相应国家标准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3901-2008 《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2008 1.2取样方法、检验数量、检验频率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外径不大于76mm,并且壁厚不大于3mm的钢管400根为一批;外径大于351mm钢管,50根为一批;其他尺寸的钢管200根为一批;剩余钢管的根数,如不少于上述规定的50%,则单独列为一批;如少于上述规定的50%时,可并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相邻一批中。 表1 钢管检验项目 取样位置配图如下: 图中符合

2型钢进场检测程序 所有进场型钢必须进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按以下方法取样加工成试件后,送试验室进行试验检测。 2.1抽样批量、抽样抽取数量和抽取方法 2.1.1每批交货的型钢必须附有证明该批型钢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2.1.2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厂时间的钢材组成。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 2.1.3每批取试件2个,其中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冷弯试件。 2.1.4试件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切取时应防止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2.1.5 工字钢和槽钢:应从腰高四分之一处沿扎制方向(纵向)切取拉伸、冷弯试件。 2.1.6 角钢和乙字钢:应从腿长的三分之一处切取。 2.1.7 T型钢:应从腰高三分之一处切取。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2975-1982 本标准适用于轧制、锻制、冷拉和挤压钢材的拉力、冲击、弯曲、硬度和顶锻等试验的取样。也可供其它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时参考。 如产品标准或双方协议对取样板另有规定时,则按规定执行。 1样坯的切取 1.1样坯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 1.2切取样坯时,应防止因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1.2.1用烧割法切取样坯时,从样坯切割线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应不小于钢材的厚度或直径,但最小不得少于20mm。对厚度或直径大于60mm的钢材,其加工余量可根据双方协议适当减小。 1.2.2冷剪样坯所留的加工余量可按下表选取:

2样坯切取位置及方向 2.1对截面尺寸〈图1的D和a〉小于或等于6Omm的圆钢、方钢和六角钢,应在中心切取拉力及冲击样坯;截面尺寸大于60mm时,则在直径或对角线距外端四分之一处切取,如图1所示。 2.2样坯不需热处理时,截面尺寸小于或等于40mm的圆钢、方钢和六角钢,应使用全截面进行拉力试验。当试验机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工成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中相应的圆形比例试样。 2.3样坯需要热处理时,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尺寸,从圆钢、方钢和六角钢上切取。 2.4应从圆钢和方钢端部沿轧制方向切取弯曲样坯,截面尺寸

小于或等于35mm时,应以钢材全截面进行试验。截面尺寸大于35mm时,圆钢应加工成直径25mm的圆形试样,并应保留宽度不大于5mm的表面层,方钢应加工成厚度为2Omm并保留一个表面层的矩形试样,如图2所示。 2.5应从工字钢和槽钢腰高四分之一处沿轧制方向切取矩形拉力、弯曲和冲击样坯。拉力、弯曲试样的厚度应是钢材厚度,如图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