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美学欣赏ppt课件

口腔医学导论1

第一章 口腔医学的四个发展时期:(1)牙匠,这是牙医的原始时期(2)牙医论出书,1728年的世界第一本牙科专注《外科牙医学》(3)1840年在在马里兰创办的第一个牙科医院-巴尔的摩牙科学院(4)20世纪中叶前苏联和中国一些国家将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系。 口腔医学的特点及与其他医学的不同:同:口腔医学从其定义上已明确说明它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均与医学同出一辙,仅是部位不同而已。异:(1)牙齿-特殊器官可引起特殊疾病(2)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城市充填率最高的是上海为50.49%,最低的是甘肃。(3)口腔科疾病治疗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口腔医学涉及的各种材料和器械有4000-5000种。 1、口腔生理的基本结构与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关系密切。口腔基本结构包括:牙体解剖、颌与颌位。 2、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基本结构) 口腔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感觉和表情功能,并能辅助呼吸。口腔前壁为唇,经分别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延续,上下壁为腭和舌下区组织。闭口时,口腔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前外侧为口腔前庭,后内侧为固有口腔。 3、口腔前庭为蹄铁型的潜在空隙:前庭沟(唇颊龈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开口、磨牙后垫、翼下颌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等。 4、舌腭弓和舌咽弓组成咽门。腭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5、舌上面拱起称舌背,舌下面为舌腹。舌由舌肌和舌粘膜构成。 6、舌底,是舌腹以下和两侧下颌骨体之间的口腔底部。主要解剖标志是:舌系带、舌下肉阜(是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 7、牙体由牙冠、牙龈、牙颈三部分构成。 8、露于牙龈外的牙冠为临床牙冠。 9、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体的支持部分。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孔,称牙尖孔。 10、临床牙根和牙冠以龈缘为界。 11、牙釉质又称珐琅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12、牙骨质色泽较黄,邻近牙颈部的牙骨质较薄,根尖部分及分叉处的牙骨质较厚。 13、牙本质内有很多细微的小管,称牙本质小管。 14、线角与点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一线,所称的角称线角;三面相交成一点,成点角。 15、外形高点,牙体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16、牙尖,近似椎体形的显著隆起,似山峰。 17、结节,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18、嵴:为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19、横嵴:相对牙尖的两三角嵴相连,且横过颌面。 20、斜嵴:颌面的三角嵴斜行相连。 21、舌隆突:牙釉质的半月形突起,位于切牙及尖牙的舌面颈1/3处。 22、裂,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常为龋齿好发的部位。点隙为龋齿的好发部位。 23、人类的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24、上颌中切牙:为切牙中最大的。在唇面的切中1/3处可见两条浅的纵行发育沟。 25、上颌第一磨牙:6岁左右即出现于口腔,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又名六龄牙。 26、恒牙体积较大,磨牙的体积依次递减,乳牙的体积较小,磨牙体积却依次递增,即第二乳磨牙较第一乳磨牙大。 27、恒牙牙颈部略显狭窄,乳牙牙冠部显著狭窄。 28、六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换任何恒牙。 29、颌是指上下颌牙齿的相对表面接触到一起。上下牙列经常咬合到牙尖相互交错的位置。在此位置上下牙咬合接触最紧密和广泛,称之为牙尖交错颌。 30、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之为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位是下颌最基本的位置之一。 31、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是,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保持着一个后小前大的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 1、口腔内科学是研究人类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病、牙周病和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2、我国的口腔内科学包括的学科分支为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和口腔粘膜病学。 3、牙体牙髓病学主要研究对象和疾病特点:主要研究对象是牙体硬组织疾病包括龋齿、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组织疾病、根尖周围组织的疾病。 (1)龋齿:临床特征:1、颜色,初期为不透明的白色,像粉笔样,成白垩色,随时间推移,破坏组织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成黑褐色。2、形状,初期釉质表面有缺损,进一步进展出现龋洞,如不治疗则更加严重导致残冠或残根。3、质地,初期牙面釉质硬度值降低,然后,逐渐牙本质也遭到破坏。自觉症状:初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接着窝沟变黑或前牙牙面变黑,进展到牙本质,遇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感觉牙痛,刺激消失症状消失。继续发展,导致牙髓组织炎症,可出现剧烈难以忍受的牙痛。发病因素:四联因素理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2)牙髓病:牙髓炎是发生在牙髓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牙体组织破坏后的感染。疼痛性质,牙髓炎特别是急性期,牙齿剧烈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患者十分痛苦,但从表面看不出红肿,四大特征有剧烈的自发性阵发性痛,放散性痛不能定位,冷热刺激引起痛或加重疼痛,夜间痛比白天重。根尖组织病: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 4、牙周病: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牙周病这一名词可以理解为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疾病,广义上包括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所有病理情况如炎症、退行性变、增生萎缩创伤等,是对发生在某一器官和组织的多种疾病的统称,狭义上指牙龈炎和牙周炎。 5、牙周病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1)全身健康对牙周组织的影响:1、内分泌的影响,青春期妊娠避孕药激素水平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对牙周组织也会产生影响,导致易感或破坏加重。2、糖尿病,由于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使牙周组织对局部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因而破坏加重加速。3、某些药物可以引起牙龈增生。4、血液病艾滋病某些先天性疾病及基因的影响,如Down 综合征等,可以引起牙周组织疾病。(2)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病灶感染、心血管病糖尿病胃溃疡肺炎等(3)牙周病与口腔医学其他专业的联系:口腔医学中的很多治疗工作都和牙周组织有密切关系,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牙颌手术等均应该在牙周组织处于健康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其设计和操作更应该保护牙周组织。 6、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必须以防带治:保持牙面清洁、消除炎症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预防方法:每天彻底清除未钙化的菌斑,早晚刷牙,使用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及时清除嵌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学会使用牙线。强化健康教育,解除吸烟等不良习惯。定时进行牙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控制牙周病。健康成年人一般需要每年进行1~2次的洁治。牙周炎患者,一般3~6个月做一次维持治疗,并接受医师的建议。 7、儿童口腔疾病的特点: 8、正常的口腔黏膜湿润、光滑,呈粉红色,除皮脂腺外,没有其他皮肤附件 9、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粘膜的表征:主要是全身各系统疾病在口腔粘膜上表现的缺损。常见的如造血系统紊乱、消化系统紊乱、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营养缺乏、遗传及性传播疾病等均可在口腔粘膜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损。如粘膜萎缩、皲裂、脱屑、色素沉着、结节、溃疡形成等。 10、扁平苔癣为癌前状态。 11、全身疾病在口腔粘膜的表现:1、白血病;口腔可出现牙龈肿胀、苍白、组织坏死、出血、牙松,口臭明显。口腔黏膜可有瘀斑、出血斑,可出现浅表溃疡、坏死,上覆污秽伪膜,也可有白细胞浸润包块。2、贫血性口炎:缺铁性贫血可表现口腔黏膜苍白、舌呈“镜面舌”,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吞咽困难,并可发生癌变。恶性贫血患者可出现舌黏膜火红样板块状,也可发展为镜面舌。3、维生素B2缺乏:皮炎、角膜炎、口角炎、杨梅舌或镜面舌 1、损伤,损伤是外来的暴力破坏人体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如内脏破裂、骨折等,多需要手术或手法予以修复或整复。 2、感染,感染是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和侵袭,导致机体产生发育为主的一系列全升级局部组织反应性疾患。 3、口腔颌面外科学时一门一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骨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 学科。 4、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学,术后待病人完全清醒,各种生理反射恢复后方可拔出气管插管,麻醉恢复期应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5、牙齿拔出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1)牙拔除术的适应症是相对的,应根据治疗水平及患者自身情况予以综合考虑。 (2)牙拔除术的禁忌症也是相对的,在讨论时也要考虑病人全身情况能否允许接受拔除术。应根据病情需要、条件、牙本身的情况等慎重考虑决定。 6、最常见的是将发育中的下颌第三磨牙移植到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 口腔修复学: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 将修复治疗分为:(1)固定修复体(嵌体.贴面,冠,固定桥)(2)可摘修复体(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覆盖义齿,即刻义齿,种植义齿) 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1.检查和诊断2.治疗设计3.临床治疗操作(牙体预备,取硬膜和翻制模型,) 口腔修复治疗计划:1.修复体类型的选择(固定和可摘修复)2.基牙数量的确定和位置的选择3.口腔内软,硬组织的修复前处置计划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及其过程中出现的牙合,颌骨,颅面等畸形的病因机制,病理机制,改变诊断设计和预防. 1850年,美国医生撰写了第一本口腔正畸学的教科书-<口腔正畸> 1887年,angle医生创立了自身体系矫治技术 1900年,angle医生创立了世界上首座口腔正畸专业学校 1911年,angle医生在原来矫治器的基础上提出了钉管弓矫治器。 :1.牙齿排列 2.牙齿形态及数目异常3.牙列及颌骨前后向异常4.牙列及颌骨垂直向异常5.牙列及颌骨左右向异常 牙齿移动有五种方式:整体移动,倾斜移动,旋转移动,垂直移动,控根移动 口腔健康情况指标:(1)5-6岁:90%无龋。(2)12岁:龋均不超过1.(3)15岁:至少有5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TN记分为1或2.(4)18岁:无因龋齿或牙周病而缺失之牙。(5)35-44岁:无2%;90%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TN记分为4不超过0.1个区段(6)65-74岁:无牙合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TN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 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粉红色),无出血现象。 保护自己牙齿健康的方法:一维护牙周健康所必须,提倡使用“水平短距离颤动刷牙 二氟化物与窝沟封闭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龋齿,其效果是惊人的。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四,及时治疗智齿冠周炎。 1

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 - 论文

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 - 论文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 - 论文关键字:教育收获医生优秀学生成为口腔医学美国 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口腔医学导论课已经结束了,但是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却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对口腔医学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我想谈的就是优秀医生必备素质的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在课堂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医生要具备的素质很多,归纳总结起来也有数十页PPT之多,医生简直是趋于完美的人。而有的同学却认为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过高,医生只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可治病救人即可。我在课堂上反驳了第二种观点,对第一种观点表示认同。但是经过仔细的思考,我认为大家的思想未免太狭隘了些,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医生也是普通人,只是因为他们所做的职业在有些人看来特殊了一些,就应该被局限在一个框架中或是被贴上诸如“仁爱”或是“道德心”之类的标签吗,其实大可不必费尽口舌争论优秀医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因为对于“优秀”二字该怎样定义也许大家也会出现分歧。所以我认为优秀的医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正在热播的美国电视剧《豪斯医生》中的格雷戈豪斯医生永远是牛仔裤运动鞋的装扮,并且认为世人皆不可信,至少病人所说的病因都是胡扯。他几乎是个愤世嫉俗的反社会论者,但是他非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精确无瑕的职业直觉令他赢得了病人和同僚的一致尊敬。而TVB的剧集《妙手仁心》中所描述的医生却是感情丰富细腻,善于与病人沟通。难道你能否认他们都是优秀的医生吗, 其次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口腔医学教育与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差别的问题。以前,对于美国的口腔医生我一直羡慕不已,他们工作时间灵活,收入也非常高。而中国的口腔医生的状况却相去甚远。据我所知,在一些大城市,口腔科的医生虽然收入情况不错,但是需要超负荷的工作,一

最新 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教案 前言 在口腔医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 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才接触专业课程,无法做到前期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也不利于使学员较快地树立专业观念。为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 ,正确认识口腔医学 ,培养专业兴趣 ,我们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年级本科开设了《口腔医学导论》课程。该课程涵盖内容广 ,由各科主任进行讲授 ,教学方法灵活。 《口腔医学导论》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门启蒙课程,是引学生进入口腔医学殿堂的入门书。开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基础与临床阶段的早期渗透,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综合的知识面。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教材 《口腔医学导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编 参考书目 1.《中华口腔科学》2.《临床儿童口腔科学》3.《口腔解剖生理学》4.《口腔组织病理学》5.《牙体牙髓病学》6.《口腔粘膜病学》 7.《牙周病学》8.《口腔颌面外科学》

9.《口腔修复学》 10.《口腔正畸学》 11.“Pediatric Dentistry: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 12.“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8th Edition” 13.“Textbook of Pediatric Dentistry” 14.“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in Dentistry: Orthodontics and Pediatric Dentistry, 2nd Edition” 15.“Textbook and Color Atlas of Traumatic Injuries to the Teeth” 16.“Revolutions in Pediatric Dentistry”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0学时) 理论课 授课内容学时数 认识医生,了解病人 2 口腔医学发展史 2 口腔医学教育简介 2 口腔的基本结构(PBL教学法) 2 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 2 病学简介 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 如何保护好你的牙齿,口腔预防保健与策略 2 口腔正畸学简介 2

口腔医学导论 知识点

第一章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简介 ●地位:一级学科 ●六大一级学科: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中药学 ●“牙医学之父”法国医生Pierre Fauchard,1728年世界上第一本牙科专著《外科牙 医学》 ●1949年卫生部成立,于1950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将牙科改名为口腔科、口 腔医学,飞速发展 ●1951年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成立 ●1953年《中华口腔科杂志》创刊 ●口腔医学四大家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口 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教育体系: 公共基础课口腔基础课分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组织病理学 医学基础课 五阶段式教学临床医学课口腔内科学 口腔基础课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临床课口腔修复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内科学的四大分支学科: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个牙科学院:巴尔的摩牙科学院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最早的龋齿充填记录 ●我国第一例龋齿诊籍:西汉医学家淳于意 ●《口齿论》是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张仲景 ●隋唐时期是我国口腔医学分科的开始 ●汞合金仍是充填牙齿的主要材料之一,唐代开始,“银膏” ●唐朝是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萌芽,设有太医署,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学校;宋朝设立太医 局 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 ●口腔基本结构:牙体解剖、牙合、颌位 ●闭口时,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舌头:上为舌背,下为舌腹 ●牙齿的结构: 牙釉质(最坚硬) 外部观察剖面观察牙骨质 牙本质 牙髓

●牙齿的分类: ●按照形态特点和功能: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切牙——均为单根牙,切割食物 尖牙——单根,穿刺和撕裂食物 前磨牙——单根或双根,协助尖牙撕裂和协助磨牙捣碎食物 磨牙——2~3个根,捣碎、磨细食物(上颌第一磨牙称为“六龄牙”) ●按照在口腔的存在时间:乳牙、恒牙(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依次递减;乳牙体积较 小,磨牙体积依次递增) 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罗马数字Ⅰ~Ⅴ 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阿拉伯数字1~8 ●牙齿的功能:咀嚼,辅助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刺激颌骨发育 ●牙的发育过程:发生、钙化、萌出(萌出的时间指出龈的时间) ●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在一 般情况下,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乳牙的萌出:共20颗,婴儿时期第六个月萌出,两岁半时完全萌出。 萌出顺序为: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1,2,4,3,5) 恒牙的萌出:共28~32颗,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最先萌出,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替牙合期&混合牙列期,恒牙合期) ●牙周组织:牙槽骨(人体骨骼中最易变化的部分)、牙周膜、牙龈、牙骨质 第三章口腔内科学 ●龋齿的发病因素(四联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口腔内科学:研究人类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牙龈病,口腔黏 膜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龋病:发生在牙髓组织(牙本质,牙骨质,牙釉质)上进行缓慢破坏性的疾病。 ●龋齿的预防: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消灭致龋菌或消除细菌生存的环境、限制食糖和寻 找糖的替代品 ●牙髓炎:牙髓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龋齿及其他牙体硬组织损伤的继发病。牙髓炎只有 疼痛 剧烈的自发性阵发性痛 急性牙髓炎的四大疼痛性质放散性痛不能定位 冷、热刺激引起痛或加重疼痛 夜间痛比白天痛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是大量细菌及细菌间物质组成的有一定结构的微 生物系统,位于龈缘附近的牙面、牙齿邻面或龈缘以下的龈沟或牙周袋中,属于生物膜的一种类型 ●牙周病的预防:牙周病是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菌斑而预防的。刷牙(最有效)、用牙线 (牙签或牙间隙刷)、使用化学药物、定期检查清除菌斑 ●预防龋齿,对于儿童来说,除了刷牙定期检查清除菌斑外,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

口腔医学导论作业

口腔医学导论作业

口腔内科学临床方面新进展 目前,口腔内科学包括的分支学科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和口腔粘膜病学。 一、牙体牙髓病学 1、牙体制备器械的改进:涡轮机的广泛应用,使牙科钻牙的效率 大幅度提高,使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然而,钻牙对患者可造成恐惧心理,医者使用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制造高效、无损伤性的牙科用切削工具,仍是奋斗的目标。 2、龋齿治疗中获取固位与保留正常牙体组织的矛盾:未来填充材 料的进展或许可能生成一种新型材料,能不需要或极少需要磨牙。 3、活髓保存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矿化学的进展,以及对 炎症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活髓保存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4、根管治疗技术:牙体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根管治疗的复杂 性。如何提高治疗的效果而同时简化治疗过程,仍是需要追求的目标。 5、新兴技术:如激光等,对未来牙体制备技术的改进。 6、生物矿化研究成果对脱矿与再矿化、骨溶解与修复研究的促 进。 7、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研究牙齿发育疾病中的应用。 二、牙周病学 1、牙周组织再生:近年来应用一些生长因子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技术,使被破坏的牙槽骨有一定的再生。 2、牙周局部用药:总药量低而局部的药物浓度较高,减少副作用 而增加疗效,做成缓释制剂以延长作用时间。 三、儿童口腔病学 1、儿童口腔病学的材料和器械的发展: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 脂、复合体等填充材料的发展。 2、复合树脂嵌体和贴面技术的产生 3、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可流动性树脂填充材料的应用 4、儿童乳牙和年轻恒牙龋齿预防材料发展:氟保护漆和免冲洗的 酸腐技术的发展使临床操作更为有效;根管消毒剂、根管充填材料和器械广泛应用于儿童口腔可临床。 5、激光等切割技术的进步和无痛治疗技术的进步 四、口腔黏膜学 1、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将成为主要研究手段,基因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因素参与的作用将逐步揭开,可能发现的分子水平的标志物将对诊断疾病做出贡献,基因治疗将作为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2、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口腔黏膜疾病也将取得新的成就,并有长足发展:中药作用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研究,制成各种剂型供临床使用。 口腔外科学临床方面新进展

口腔医学导论

2010年《口腔医学导论》选修考试试题 一在学习《口腔医学导论》过程中,你对哪个方面的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答:我最感兴趣是牙齿种植技术。 因为这是门新技术,但目前收费很贵,普及还不太广,但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它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1、简单。健康的牙齿可以完全保留,不需要磨掉邻近健康的牙齿。 2、稳固。稳固的人工牙根可增加舒适感,有很好的咀嚼力,感觉就象天生的牙齿。 3 、安全。种植牙的稳定性不会象普通活动假牙在吃饭或说话时可能发生脱落造成堵住气管或食道的危险。 4、长效。人工植牙可以有很长的寿命。 5、美观。就象天生牙齿一般,说话时面部表情就象原来一样自然 相信在不久的将会惠及广大普通老百姓 二请查阅资料说明《口腔医学导论》的内容体系,并列举三个当前研究热点。 1 答:口腔医学导论内容体系: (1)龋病 (2)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3)牙周组织疾病 (4)口腔口腔修复学 (5)疾病的预防 (6)口腔正畸学 2当前的热点有: 1口腔颌面种植学: 种植丁植入颌骨,与颌骨整合就不需要对邻牙调磨,且外观与功能都较良好,如果眼、耳、鼻缺失也用种植技术,将可达以假乱真的步。 2颌面部肿瘤的介入治疗:用导管从股动脉进入,在X线监测下达病变区域,入药物和填充物达到治疗诊断目的。 3颌骨牵引成骨-骨延长技术的广泛应用: 它不但可以矫治骨骼畸形,也使软组织可以延长,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稳定性. 三请你讲述你对学习《口腔医学导论》的收获。

学习《口腔医学导论》的收获 我是一名临床医学生,当初,我选修这门课是出于对口腔医学的好奇。当时对口腔医学的认识有“口腔医学不过是拔牙”的观念,在老师讲解下,知道了口腔医学一门集医学、理工、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学科,彻底改变了我对口腔医学错误观念,了解到了它的博大精深,并激发我对它的兴趣。 如今,我知道很多它与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也知道了当中的一些差异,医学是临床学科的一个的独立体系,许多口腔疾病伴有全身体征和症状,而一些口腔表征常常是某些全身疾病最早出现的特征。 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就少了对口腔医学的了解,口腔疾病发病率很高,做为临床医生必须了解口腔基础知识,如口腔颌面部损伤治疗,我就觉得它涉及很多临床知识,如果今后我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来了位病人,他营养不良,消化不好,我们不能只能从肠胃,食管找病因,有可能是口腔进食和口腔卫生影响他的健康。 首先,对《口腔医学导论》的学习有助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临床实践的巨大差距,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需要努力学好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 此外,老师交给我们如何正确刷牙等口腔保健知识,这有助于我们正确保健我们的健康,拥有一副好牙齿。 同时,认识中国口腔学历史,知道华西医科大学是中国口腔医学的摇篮,认识了中国与西方口腔医学的差距,中国虽然设备,理论技术,科研设备差距几十年,但中国医生却不亚于任何一国家,相信以人为本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医学事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也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最重要是,有一点对我感触颇深,那就是老师给我们介绍一名先天鼻子缺如的小患者。 生活中,就有着一些生理缺陷的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社会现实的压力使他们有 种孤独,自卑感。他们的压力来自机体,也来自心理,即使他们很坚强,但也永远消除不掉他们的自卑,改变他们人生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医生,从老师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我看到老师的伟大,医生的伟大,但老师说当时小孩的父母跪下时,可以想象,作为一位的父母,对孩子本有一种愧疚感,如果能帮助别人解出别人枷锁,那是多大的满足,或许就是医生真正的追求。 当伤残一旦发生时,许多人不愿意承认事实,千方百计地寻求“治愈”的办法,我们医生就要做成为他们要找的人,成为他们的希望。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价值观。 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还差很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你开好《口腔医学导论》有和建议? 答:我对老师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介绍这么多口腔知识感到敬佩,不同老师给我们上课,可以讲得更专业,而且不会厌倦,我十分赞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过我还有点建议,希望老师能多涉及下其他专业知识,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内容可以淡些,侧重介绍一些口腔麻醉学,临床,药学,康复专业的联系,突出学科交叉思想。

口腔医学导论(双语)教学大纲

口腔医学导论(双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医学导论(双语)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stomat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主要教材:口腔医学导论 总课时数:32学时 学分:2 闭卷考试成绩。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口腔医学导论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口腔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所必须了解的我国及世界口腔医学和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简史、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口腔医学密切相关的信息。口腔医学导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懂得口腔医学的内涵,了解口腔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口腔医学的一引起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从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双语教学的导论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更多了解本学科国际化发展特点,了解学科和常用专用名称的英文。沟通从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 前言 本课程是通过对口腔医学特别是国际口腔医学学科鸟瀚式的介绍,扩大学生专业视野,也使他们尽快完成由一名中学生或普通大学生向口腔医学生的转变;另一方面要扭转过去那种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割裂的现象,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使医学生对医学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医学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口腔医学导论课程在介绍口腔医学各分支学

科的同时,着重介绍该分支学科与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有关学科以及口腔医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要学好口腔医学,所必须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 本课程对许多具体的疾病只是简单介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后的学习,对中英文本学科专用名称有初步了解。而在对口腔医学的每一分支学科介绍时,既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对本分支学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有所涉及,以激发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探索新问题。 我国口腔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课时:2学时 掌握:口腔医学学科分类 了解: 1.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2. 面向21世纪的口腔医学教育 口腔基础医学导论 课时:2学时 掌握:口腔基本结构 了解:牙及牙周组织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实验课:口腔颌面部组织的解剖标志 课时:4学时 口腔内科学导论 课时:2学时 掌握:口腔内科学学科组成,龋病和牙周病的基本临床表现 了解:口腔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口腔医学导论

口腔医学导论 第一章 口腔医学的四个发展时期:(1)牙匠,这是牙医的原始时期(2)牙医论出书,1728年的世界第一本牙科专注《外科牙医学》(3)1840年在在马里兰创办的第一个牙科医院-巴尔的摩牙科学院(4)20世纪中叶前苏联和中国一些国家将牙医学系正 式更名为口腔系。口腔医学的特点及与其他医学的不同:同:口腔医学从其定义上已明确说明它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均与医学同出一辙,仅是部位不同而已。异:(1)牙齿-特殊器官可引起特殊疾病(2)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城市充填率最高的是上海为50.49%,最低的是甘肃。(3)口腔科疾病治疗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口腔医学涉及的各种材料和器械有4000-5000种。 第二章口腔生理的基本结构 1、口腔生理的基本结构与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 腔正畸学,口 腔预防医学关系密切。口腔基本结构包括:牙体解剖、颌与颌位。 2、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基本结构) 口腔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感觉和表情功能,并能辅助呼吸。口腔 前壁为唇,经分别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延续,上下壁为腭和舌下区组织。 闭口时,口腔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前外侧为口腔前庭,后 内侧为固有口腔。

3、口腔前庭为蹄铁型的潜在空隙:前庭沟(唇颊龈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 开口、磨牙后垫、翼下颌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等。 4、舌腭弓和舌咽弓组成咽门。腭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5、舌上面拱起称舌背,舌下面为舌腹。舌由舌肌和舌粘膜构成。 6、舌底,是舌腹以下和两侧下颌骨体之间的口腔底部。主要解剖标志是:舌系带、舌下肉阜 (是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 7、牙体由牙冠、牙龈、牙颈三部分构成。 8、露于牙龈外的牙冠为临床牙冠。 9、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体的支持部分。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 孔,称牙尖孔。 10、临床牙根和牙冠以龈缘为界。 11、牙釉质又称珐琅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12、牙骨质色泽较黄,邻近牙颈部的牙骨质较薄,根尖部分及分叉处的牙骨质较厚。 13、牙本质内有很多细微的小管,称牙本质小管。 14、线角与点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一线,所称的角称线角;三面相交成一点,成点角。 15、外形高点,牙体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16、牙尖,近似椎体形的显著隆起,似山峰。 17、结节,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18、嵴:为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19、横嵴:相对牙尖的两三角嵴相连,且横过颌面。 20、斜嵴:颌面的三角嵴斜行相连。

口腔医学导论

口腔医学导论 ★口腔医学的特点及其与医学的异同~第一章P2 1以牙齿的各种疾病为主 2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 3以手工操作和器械运用为主的临床应用学科 4较适中小型诊所和个体行医 5共同点:有共同的生物科学基础、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治疗手段、病变过程是生物医学的一个门类 ★龋的定义?临床特征?危害?发病因素~第三章P50 定义:龋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上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临床特征:1颜色的变化~洁白半透明又略显黄色而有光泽的牙齿发生了色泽上的变化。 由于牙釉质的矿物离子钙、磷丢失→白垩色 一段时间后,口腔内饮食中的色素渗入并沉着在病变区→黄褐色 随时间推移,破坏组织颜色逐渐加深→黑褐色2形状的变化~每颗牙齿都有其特定的形状。 牙齿患龋齿后,硬组织遭到破坏,病变组织崩溃→釉质表面缺损 病变到一定程度时→肉眼可见组织缺损(称为龋洞) 如不治疗,龋洞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牙齿破坏成残冠或残根3质地的变化~牙齿硬组织是高度矿化的组织,用探针探滑牙面可感到坚硬而光滑。 牙齿患龋齿后→牙釉质硬度降低,坚硬而粗糙 随着病变进展,牙面可见龋洞→牙本质也遭到破坏,牙齿的质地变软龋齿的危害:1患病率高,在人类所患的各种疾病中,龋齿的患病率位居前列 2破坏咀嚼器官,削弱消化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3龋齿发生在前牙,由于患牙变色残破或丢失,有碍美观;也影响发音功能 4龋齿不及时治疗,会牙髓炎→根尖周炎→剧烈疼痛→蜂窝组织炎 5儿童时期,牙齿受到龋齿破坏,颌骨失去咀嚼功能而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以至形成错牙合畸形,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沉重的负担 发病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概述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范围~第四章P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