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

201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

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是由广东省科普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摄影家和科普影视及新闻传播工作者,以及热心科普创作事业的科技界、科普界、企业界人士及科技管理干部等自愿组成的全省的联合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我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及省科协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遵守社团管理条例,依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纪行为。积极探索学会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路。本会为法人社团,学会组织机构、工作管理和财务制度健全,收入和支出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有关变更登记及机构设置备案手续;学会坚持宗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组织各项活动,认真按民主程序办事;在2014年度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进行学会中心工作和学术交流

1. 编创《广州市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三辑)“智慧城市” 。学会在圆满高质量完成《广州市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一、二辑)的基础上,2013年11月3日,省科普作协接受广州市科信局委托编创《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三辑), 项目受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经费支持,负责人为广东工业大学冯广副教授。2014年1月, 省科普作协启动《广州市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三辑)“智慧城市”系列的选题、编创研究工作。协会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广东水电技术学院、北明软件公司、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广州至高恒进科技公司、广州空间地理与物联网促进会等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进行研究。专家们首先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进行了研讨,认为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晶,是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融合信息化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融合信息化的建设和社会公共事务信息化运行三大部分,其关键在于对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方法的综合应用。据此,专家们认为,要把智慧城市这项最新的高新技术知识向公众普及,就必须介绍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哪些支撑技术。在支撑技术部分,由于此前的《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一辑)》已经介绍了互联

网、物联网、平板显示技术,《丛书》(第二辑)已介绍了云计算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等支撑技术,因此在新的“智慧城市”系列图书中,应当将最新的“大数据系统”、“4G通信技术”、“智慧终端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等支撑技术各写一本书介绍。此外,为了深入介绍支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行中的综合应用,设计了微观的“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大厦”和宏观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两个选题,组成包括6个选题的“智慧城市系列”。从而使广州的这套包括三辑图书的“高新技术科普丛书”成为全国第一套最全面、最前沿介绍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的读本。目前全套丛书正在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2. 获得承办“广州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评奖”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创作,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决定,在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支持下,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获得承办“广州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评奖”活动。项目受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经费支持,负责人为中山大学汪华侨教授。已于2014年启动。这次评奖活动是对近几年来广东传统媒体出版、发表的图书、文章、电视、广播、美术作品以及对新兴的动漫作品的一次大检阅,有利于促进科普图书、科普影视创作,特别是动漫创作的发展。

二、学会各项工作运转正常,并取得一定成绩

1. 坚持学会宗旨,扩大学会会员间的交流。2014年3月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3次理事扩大会,2014年4月和11月,分别在中山大学解剖学系、广东工业大学召开了第六届理事会第五、六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会上就我会2014年及以后的发展、组织结构和承接一些社会服务功能等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并对学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继续大力开展我会的医学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以中山大学解剖学学标本馆和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标本馆为医学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

2.学会各项工作运转正常,积极完成省科协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广东省青年科学家论坛、丁颖科技奖等评奖活动。

三、外联交流工作

4月17日,应省地质学会邀请,我会吴伯衡、杨永权、林郑楷到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席“第44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宣教活动”,祝贺“深圳市第三届地质书法、绘画摄影展”开幕。展会上展出了省科普作协会员的作品《西双版纳印象》

(国画,杨永权),《地球不老》(国画,吴锦雄),《业以精心》、《鹤舞》(国画,姜正豪),以及林郑楷的书法作品,欧松德的摄影作品。我会还与深圳市地质局金亚兵副局长等领导、商谈了今后加强合作、宣传普及地质科普知识事宜。4月18日,《澳门日报》以头条位置发表了《鹏城世界地球日艺术展》的报道文章。

四、组织建设工作

2014年省科普作协共发展9位新会员,这些新会员的第一个特点是年轻化,1980年后出生的有4人;第二个特点是女性会员多,有3人;其三是学历高、专业水平高,有4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是博士学历,3人是硕士学历。这些新会员的加入,为协会增添了活力,进一步壮大了协会的专业学术队伍。

五、会员积极工作,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我会会员积极参加教学和科技成果的申报评选,2014年,汪华侨教授任“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功能解剖学》主编,汪华侨教授还任北医出版社组织的五年制临床医学《局部解剖学》主编,等。还有许多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担任重要职务,做出较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会员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3部,教材2部,参编论著和教材12人次。

六、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2014年,学会积极组织科学普及活动,以中山大学“医学标本馆”、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馆”解剖学系标本馆和广东药学院“人体科学教育中心”等作为医学科普教育基地,利用标本实物举办“人体展览馆”,举办“人体结构”(“人体的奥秘”或“人体之谜”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性知识及性病”和将人体知识、人类进化史及古尸展览融为一体的专题等,展品包括正常人体各系统标本、胚胎标本、部分病理标本、畸胎和性病图片等。内容新颖,形式生动,引起观众对医学科普知识的极大兴趣,对宣传科学,破除迷信,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对黄色腐朽的文化方面等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共接待了广州地区近20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学生及单位和市民参观人体展览馆,总计人数超过5万人。

2015年度计划简要

组织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国科协、省科协有关文件精神, 学会工作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开展工作, 主要有:

1.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工作计划; 承接一些社会服务功能等。

2.积极发展会员,完成重新登记工作,进一步促进学会自身发展;

3.筹备举办2015年8月广州市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三辑)“智慧城市” 发布会等;

4. 做好“广州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评奖”活动。

5. 召开2015年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年会和工作研讨会;

6.加强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工作, 学会所属的各专业组和工作组要积极开展工作;

8.建设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网站和编写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