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写出点P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1、1个长度单位/分,问:多少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解:∵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

∴AB=6,

∵点P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

∴P到点A. 点B的距离为3,

∴点P对应的数是?1

(2)解:存在;

设P表示的数为x,

①当P在AB左侧,PA+PB=10,

?4?x+2?x=10,

解得x=?6,

②当P在AB右侧时,

x?2+x?(?4)=10,

解得:x=4

(3)解:∵点B和点P的速度分别为1、1个长度单位/分,

∴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

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

|?4+2t|+t=2,

解得:t=2

【解析】【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结合数轴可得答案;(2)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B左侧时,②当P在AB右侧时,然后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且P在B的左侧,因此A也必须在A的左侧,才有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表示出AP的长,然后列出方程即可.

2.某织布厂有150名工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设制衣项目,已知每人每天能织布30m,或利用所织布制衣4件,制衣一件需要布1.5m,将布直接出售,每米布可获利2元,将布制成衣后出售,每件可获利25元,若每名工人每天只能做一项工作,且不计其他因素,设安排

x名工人制衣.

(1)一天中制衣所获利润P是多少(用含x的式子表示);

(2)一天中剩余布所获利润Q是多少 (用含x的式子表示);.

(3)一天当中安排多少名工人制衣时,所获利润为11806元?

【答案】(1)解:由题意得,P=25×4×x=100x.

故答案是:100x;

(2)解:由题意得,Q=[(150?x)×30?6x]×2=9000?72x.

故答案是:(9000?72x);

(3)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应安排100名工人制衣.

【解析】【分析】(1)根据一天的利润=每件利润×件数×人数,列出代数式;

(2)安排x名工人制衣,则织布的人数为(150-x),根据利润=(人数×米数-制衣用去的布)×每米利润,列代数式即可;

(3)根据总利润=11806,列方程求解即可.

3.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稿费高于800元,而低于4000元的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部分稿费的

的税;稿费为4000元或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的税.

试根据上述纳税的计算方法作答:

(1)若王老师获得的稿费为2000元,则应纳税________元,若王老师获得的稿费为5000元,则应纳税________元

(2)若王老师获稿费后纳税280元,求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答案】(1)168

;550

(2)解:因为当稿费为4000元时,纳税=4000×11%=440(元),且280<440,

所以王老师的这笔稿税高于800元,且低于4000元.

设王老师的这笔稿税为x元,根据题意,

14%(x-800)=280

x=2800,

答:王老师的这笔稿税为2800元.

【解析】【解答】解:(1)①∵800<2400<4000,

∴当王老师获得稿费为2000元时,应纳税:(2000-800)×14%=168(元);

②当王老师获得稿费为5000元时,应纳税:5000×11%=550(元);

【分析】(1)根据条件②计算即可;根据条件③计算即可;

(2)设王老师所获得的这笔稿费为元,根据纳税金额,可判断稿费800<x<4000,属于第二种,利用稿费420元,列出方程,求出x值即可.

4.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分数均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反之,“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均可化为分数”.

例如: =1÷4=0.25; = =8÷5=1.6; =1÷3= ,反之,0.25= = ;1.6= = = .那么,怎么化成分数呢?

解:∵ ×10=3+ ,∴不妨设 =x,则上式变为10x=3+x,解得x= ,即 = ;∵ = ,设 =x,则上式变为100x=2+x,解得x= ,

∴ = =1+x=1+ =

(1)将分数化为小数: =________, =________;

(2)将小数化为分数:=________;=________。

(3)将小数化为分数,需要写出推理过程.

【答案】(1)1.8;

(2)

(3)解:设 =x,则100x=95+x,解得:x= =1+ =

【解析】【解答】(1)9÷5=1.8,22÷7= ;(2)设0. x,根据题意得:10x=5+x,

解得:x ;

设0. x,则10x=6+x,解得:x .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已学过的知识可知:分数均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一个

有限小数,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2)由阅读材料可求解;

(3)由阅读材料可知,设循环节为x,即 =x,由材料可得方程 100x=95+x,解方程即可求解。

5.阅读下列例题,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例:解方程.

解:①当时,,解得;

②当时,,解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1)以上解方程的方法采用的数学思想是________.

(2)请你模仿上面例题的解法,解方程:.

【答案】(1)分类讨论

(2)解:①当时,,

解得,

②当时,,

解得,

∴原方程的解是或.

【解析】【分析】(1)材料中是分①、②两种情况来解答题目,明确的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模仿例题,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C表示数c,且 .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一起标记.

比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记作AB.

(1)求AC的值;

(2)若数轴上有一动点D满足CD+AD=36,直接写出D点表示的数;

(3)动点B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在数轴上运动,点A、C的速度分别为每秒 3个单位长度,每秒4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

①若点A向右运动,点C向左运动,AB=BC,求t的值.

②若点A向左运动,点C向右运动,2AB-m×BC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请求出m的值.

【答案】(1)解:∵|a+10|+(c-20)2=0,

∴a+10=0,c-20=0,

∴a=-10,c=20

(2)解:当点D在点A的左侧,

∵CD+AD=36,

∴AD+AC+AD=36,

∴AD=3,

∴点D点表示的数为-10-3=-13;

当点D在点A,C之间时,

∵CD+AD=AC=30≠36,

∴不存在点D,使CD+AD=36;

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

∵CD+AD=36,

∴AC+CD+CD=36,

∴CD=3,

∴点D点表示的数为20+3=23;

综上所述,D点表示的数为-13或23

(3)解:①∵AB=BC,

∴|(1+t)-(-10+3t)|=|(1+t)-(20-4t)|

∴t= 或;

②∵2AB-m×BC=2×(11+4t)-m(19+3t)=(8-3m)t+22-19m,且2AB-m×BC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8-3m=0,

∴m= .

【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性可求出答案;(2)分三种情况:当点D在点A的左侧;当点D在点A,C之间时;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进行讨论可求D点表示的数;(3)①用t的代数式表示AB,BC,列出等式可求解;②用t的代数式表示AB,BC,代入代数式可求解;

7.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D,C,其中AB=2,BD=3,DC=1,如图所示,设点A,B,D,C所对应数的和是p.

(1)若以B为原点.写出点A,D,C所对应的数,并计算p的值;

(2)①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x,p=﹣71,求x.

②此时,若数轴上存在一点E,使得AE=2CE,求点E所对应的数(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解:∵B为原点,AB=2,则A点对应的数为-2;BD=3,则D点对应的数为3;DC=1,则C点对应的数为3+1=4,则P=-2+3+4=5.

(2)解:①∵CO=x, 则C点表示的数为x, D点表示的数为x-1, B点表示的数为x-1-3=x-4, A点表示的数为x-4-2=x-6,

∴p=x+x-1+x-4+x-6=-71,

移项得4x=60,

解得x=15.

②由上题知:A表示的数为15-6=9, C点表示的数为15,

设E点表示的数为x, ∵AE=2CE,

1)当E在AC之间时,

∴x-9=2(15-x),

解得x=13;

2)当E在C的右边时,

x-9=2(x-15),

解得x=21.

【解析】【分析】(1)因为B为原点,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分别求出点A,D,C 所对应的数,然后再求这三个数之和即可.

(2)①由原点O在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x,得出C表示的数为x, 再根据其他几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把各点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根据p=-71列式求出x即可.

②先确定A、C所表示的数,设E点表示的数为x,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结合AE=2CE列式,分情况求出E点坐标即可.

8.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2)2=0.

(1)求A、B所表示的数;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 x﹣8的解

①求线段BC的长;

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解:∵|a+3|+(b﹣2)2=0,

∴a+3=0,b﹣2=0,

解得,a=﹣3,b=2,

即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2)解:①2x+1= x﹣8

解得,x=﹣6,

∴BC=2﹣(﹣6)=8,

即线段BC的长为8;

②存在点P,使PA+PB=BC,

设点P的表示的数为m,

则|m﹣(﹣3)|+|m﹣2|=8,

∴|m+3|+|m﹣2|=8,

当m>2时,解得,m=3.5,

当﹣3<m<2时,无解,

当x<﹣3时,m=﹣4.5,

即点P对应的数是3.5或﹣4.5.

【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偶次幂的非负性,即可解答;

(2)①先解方程得到点C表示的数,再结合点B表示的数即可确定线段BC的长;

②设点P表示的数为m,由点A、C所表示的数可得PA=,PB=,根据

PA+PB=BC可得|m+3|+|m﹣2|=8,再分m>2、-3<m<2、m<-3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解方程即可解答。

9.某服装厂计划购进某种布料做服装,已知米布料能做件上衣,米布料能做件裤子.

(1)一件上衣的用料是一条裤子用料的多少倍;

(2)这种布料是按匹购买的,每匹布料是将这种厚度为布料卷在直径为的圆柱形轴上,卷完布后的圆柱直径为D=20cm,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为使一匹布料所做的上衣和裤子刚好配成套,应分别用多少米的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π取3)? (3)在(2)的条件下,一件上衣用料1米,服装厂要生产1000套,则需采购这样的布料多少匹?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1.5.

答:一件上衣的用料是一条裤子用料的1.5倍

(2)解:一匹布的长度=100π+100.8π+101.6π+...+200π≈3×(100+100.8+101.6+...+200)=3× =56700mm=56.7m.

设应用x米的布料生产上衣,则用(56.7-x)米的布料生产裤子,根据题意得:

x=1.5 (56.7-x)

解得:x=34.02(米)≈34(米)

当x=34时,56.7-x=22.7(米)

答:应用34米的布料生产上衣,则用22.7米的布料生产裤子.

(3)解:1000÷34≈29.4≈30(匹)

答:需采购这样的布料30匹.

【解析】【分析】(1)求一件上衣的用料是一条裤子用料的多少倍,应先把各自的用料多

少表示出来.一件上衣的用料是:;一条裤子用料是:;将两个式子相除即可;(2)先求出一匹布的长度,然后根据一件上衣的用料是一条裤子用料的 1.5倍列方程求解即可;(3)由(2)可得一匹布生产衣服裤子的套数,用总套数÷一匹布生产衣服裤子的套数即可得到答案.

1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0.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当t=3时,OP=________

(2)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P?

(3)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PR相距2个单位长度?

【答案】(1)18

(2)解:设点R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P,则OC=6x,BC=8x,∵BC-OC=OB,∴8x-6x=4,解得:x=2,∴点R运动2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P

(3)解:设点R运动x秒时,PR=2.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点R在点P的左侧时,8x=4+6x-2即x=1;另一种情况是当点R在点P的右侧时,8x=4+6x+2即x=3.

【解析】【解答】(1)解:OB=AB-OA=10-6=4,所以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4,OP=3×6=18

【分析】(1)先求出OB的长,即得点B表示的数;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出OP的长.

(2)设点R运动x秒时,可得OC=6x,BC=8x,由BC-OC=OB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3)设点R运动x秒时,PR=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R在点P的左侧时,②当点R在点P的右侧时,分别求出x的值即可.

11.已知|a+4|+(b﹣2)2=0,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

(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C,C点在A点的右侧,且点C到A点的距离是点C到B点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C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A点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Q以3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B点出发向右运动,点M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原点O点出发向左运动.若N为PQ 的中点,当PQ=16时,求MN的长.

【答案】(1)﹣4;2

(2)解:设C点表示的数为x,根据题意得,

①当点C在A、B之间时,有

c+4=2(2﹣c),

解得,c=0;

②当点C在B的右侧时,有

c+4=2(c﹣2),

解得,c=8.

故点C表示的数为0或8

(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根据题意得,

2t+3t+AB=16,即2t+3t+6=16,

解得,t=2,

∴运动2秒后,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P:﹣4﹣2×2=﹣8,Q:2+3×2=8,M:0﹣4×2=﹣8,N:(-8+8)÷2=0,

∴MN=0﹣(﹣8)=8.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得,a+4=0,b﹣2=0,

解得,a=﹣4,b=2,

故答案为:﹣4;2

【分析】(1)根据“几个非负数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可列方程求解;

(2)由题意分两种情况:点C在A、B之间和点C在B的右侧.可列方程求解;

(3)设运动时间为t秒,根据PQ=16可列关于t的方程求得t,于是可求得运动后的M、N点表示的数.

12.如图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

(1)若第1次输入的数为x=1,则第1次输出的数为4,则第10次输出的数为________;若第1次输入的数为12,则第10次输出的数为________.

(2)若输入的数x=5,求第2010次输出的数是多少?

(3)是否存在输入的数x,使第3次输出的数是x?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3

(2)解:第一次输出x+3=5+3=8,

第二次输出x=×8=4,

第三次输出x=×4=2,

第四次输出x=×2=1,

第五次输出x+3=1+3=4,

第六次输出x=×4=2,

第七次输出x=×2=1,

……

∴除去第一次,以4,2,1循环,

∵(2010-1)÷3=669 (2)

∴第2010次输出的数为2.

(3)解:①当输入的数x为偶数时,

∴××x=x,解得:x=0;

×x+3=x,解得:x=4;

×(x+3)=x,解得:x=2;

②当输入的数x为奇数时,

×(x+3)+3=x,解得:x=9;

×x(x+3)=x,解得:x=1;

综上所述:x=9或1,x=0或4或2.

【解析】【解答】解:(1)第一次输出x+3=1+3=4,

第二次输出x=×4=2,

第三次输出x=×2=1,

……

∴以4,2,1循环,

∵10÷3=3……1,

∴第10次输出的数是4;

第一次输出x=×12=6,

第二次输出x=×6=3,

第三次输出x+3=3+3=6,

第四次输出x=×6=3,

……

∴以6,3循环,

∵10÷2=5,

∴第10次输出的数是3;

故答案为:4,3.

【分析】(1)由图知:当输入的数x为偶数时,输出x;当输入的数x为奇数时,输出x+3,按此规律计算找出规律即可求解.

(2)由图知:当输入的数x为偶数时,输出x;当输入的数x为奇数时,输出x+3,按此规律计算找出规律即可求解.

(3)分情况讨论:①当输入的数x为偶数时,②当输入的数x为奇数时,按照图中规律分情况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复习课专题汇总

复习课一(2.1-2.4) 例1 计算: (1)(-34)-(-12)+(+34)+(+8.5)-13; (2)0-(-256)+(-527)-(-21 6)-????-657. 反思: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往往是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灵活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简化的关键,往往把互为相反数的先加,同分母的先加,同号的先加. 例2 计算: (1)(-3)÷????-134×0.75×73 ÷3; (2)(114-56+1 2 )×(-12); (3)(-24)÷??? ?-14+18-12. 反思: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往往是把乘除统一成乘法,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化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还应注意结果的符号不要搞错.分配律的逆向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找准相同的因数才能准确地计算. 例3 开学时,某校对七年级(1)班的男生进行了单杠引体向上的测验,以能做7次为达标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1)第一小组的达标率是多少?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反思: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清楚题意,选择正确的运算.运算过程中能用运算律的要使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 1.计算:(-1)÷(-5)×(-1 5 )的结果是( ) A .-1 B .1 C .-1 25 D .-25 2.据探测,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而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在月球上昼夜温差有( ) A .56℃ B .-56℃ C .310℃ D .-310℃ 3.下列计算:①0-(-5)=-5;②(-3)+(-9)=-12;③23×(-94)=-3 2;④(-36)÷(- 9)=-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凉山州中考)若x 是2的相反数,|y|=3,则x -y 的值是( ) A .-5 B .1 C .-1或5 D .1或-5 5.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A 对应的数是-2,P 是到点A 或点B 距离为3的数轴上的点,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所表示的数的和为( ) A .0 B .6 C .10 D .16 6.(1)(____________)÷4=-31 2 ; (2)比6的相反数小4的数是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7.(1)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c|=1,则a +b c +c 2 -cd =____________,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金牌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目录 1.方向问题...................................................................................................................... 2.销售折扣...................................................................................................................... 4.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5.两方程同解.................................................................................................................. 6.相反数、倒数.............................................................................................................. 7.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8.方案选择...................................................................................................................... 9.收水费.......................................................................................................................... 3.路程问题...................................................................................................................... 10.代数式概念 ............................................................................................................... 11.整体带入求值 ........................................................................................................... 12.同类项 ....................................................................................................................... 13.未知数系数为0........................................................................................................ 14.非负+非负=0............................................................................................................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目录 1.方向问题 (2) 2.销售折扣 (2) 4.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4) 5.两方程同解 (5) 6.相反数、倒数 (4) 7.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5) 8.方案选择 (7) 9.收水费 (10) 3.路程问题 (12) 10.代数式概念 (10) 11.整体带入求值 (10) 12.同类项 (15) 13.未知数系数为0 (15) 14.非负+非负=0 (11) 15.从三个方向看图形 (17) ( 确定符号 (17) 16.0、1 的特殊性,可以用n)1 17.正负方位 (18) 18.产量股票问题 (19) 19.找规律 (21) 20.图形折叠 (23) 21.钟表问题 (23)

22.解方程 (23) 欧拉公式:顶点数V+面数F-棱数E =2 1.方向问题 1.学校、电影院、公园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 、B 、C ,电影院在学校的正东方向,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25°方向,那么平面图上的∠CAB 等于( ) A .115° B .155° C .25° D .65° 2.如下图所示,关于图中四条射线的方向说法错误的是 A .OA 的方向是北偏东35° B .OB 的方向是北偏西15° C .OC 的方向是南偏西25° D .OD 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2.销售折扣 1.某品牌西装进价为800元,售价为1200元,后由于该西装滞销积压,商家准备打折出售,若保持5%的利润率,则应打 A .6折 B .7折 C .8折 D .9折 2.某件商品连续两次9折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售价为a 元,则该商品每件原价为( ) A.0.92a 元 B.1.12a 元 C.1.12a 元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1.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举例说明:3、2、0.5、 3 1等是负数。 -3、-2、-0.5、- 3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一般情况下 2323 a b a b ++=+是不成立的,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0a b .我们称使得2323 a b a b ++= +成立的一对数,a b 为“相伴数对”,记为(),a b . (1)若()1,b 为“相伴数对”,试求b 的值; (2)请写出一个“相伴数对”(),a b ,其中0a ≠,且1a ≠,并说明理由; (3)已知(),m n 是“相伴数对”,试说明91,4m n ?? ??+? - 也是“相伴数对”. 2.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 (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 ①|7+21|=______;②|﹣1 2+0.8|=______;③ 23.2 2.83 --=______; (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1111924233202033?? -++---+ ??? (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 13﹣12|+|14﹣13|+|15﹣14|+…+|12004﹣ 1 2003 |. 3.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90MON ∠=). (1)若35BOC ∠=,求MOC ∠的大小. (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 恰好平分BOC ∠,问:ON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 在BOC ∠的内部,如果 50BOC ∠=,则BOM ∠与NOC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4.点O 在直线AD 上,在直线AD 的同侧,作射线OB OC OM ,,平分AOC ∠. (1)如图1,若40AOB ∠=,60COD ∠=,直接写出BOC ∠的度数为 , BOM ∠的度数为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练习1,2,3,4 2、课本P4例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如图,点A 、B 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1)AB= . (2)点P 是数轴上A 点右侧的一个动点,它表示的数是x ,满足217x x ++-=,求x 的值. (3)点C 为6. 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 (秒)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3.已知线段AB =m (m 为常数),点C 为直线AB 上一点,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且满足CQ =2AQ ,CP =2BP . (1)如图,若AB =6,当点C 恰好在线段AB 中点时,则PQ = ; (2)若点C 为直线AB 上任一点,则PQ 长度是否为常数?若是,请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点C 在点A 左侧,同时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端点重合),请判断2AP+CQ ﹣2PQ

七年级上册数学难题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 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 3.当x=______时,代数式x-1和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x的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 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 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 8.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 A.0 B.1 C.-2 D.- 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 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 C.无解D.有无数个解 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 A.a≠ ,b≠3B.a= ,b=-3 C.a≠ ,b=-3 D.a= ,b≠-3 12.把方程的分母化为整数后的方程是(). 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

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A.10分B.15分C.20分D.30分 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 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D.减少1% 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厘米. A.1 B.5 C.3 D.4 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场. A.3 B.4 C.5 D.6 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个B.4个C.5个D.6个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19.解方程:-9.5.

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题1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千米,将150000000千米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A .20032- B .20032 C .20042-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 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1,已知∠AOB=140°,∠AOC=30°,OE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且OF平分∠AOE. (1)若∠EOB=30°,则∠COF=________; (2)若∠COF=20°,则∠EOB=________; (3)若∠COF=n°,则∠EOB=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4)当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请把图补充完整;此时,∠COF与∠E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1)20° (2)40° (3)80°-2n° (4)如图所示:∠EOB=80°+2∠COF. 证明:设∠COF=n°,则∠AOF=∠AOC-∠COF=30°-n°, 又∵OF平分∠AOE, ∴∠AOE=2∠AOF=60°-2n°. ∴∠EOB=∠AOB-∠AOE=140°-(60°-2n°)=(80+2n)° 即∠EOB=80°+2∠COF. 【解析】【解答】(1)∵∠AOB=140°,∠EOB=30°, ∴∠AOE=∠AOB-∠EOB=140°-30°=110°, ∵OF平分∠AOE, ∴∠AOF= ∠AOE= ×110°=55°, ∴∠COF=∠AOF-∠AOC, =55°-30°,

=25°; 故答案为:25°; (2)∵∠AOC=30°,∠COF=20°, ∴∠AOF=∠AOC+∠COF=30°+20°=50°, ∵OF平分∠AOE, ∴∠AOE=2∠AOF=2×50°=100°, ∴∠EOB=∠AOB-∠AOE=140°-100°=40°; 故答案为:40°; (3)∵∠AOC=30°,∠COF=n°, ∴∠AOF=∠AOC+∠COF=30°+n°, ∵OF平分∠AOE, ∴∠AOE=2∠AOF=2(30°+n°)=60°+2n°, ∴∠EOB=∠AOB-∠AOE=140°-(60°+2n°)=80°-2n°; 故答案为:80°-2n°; 【分析】(1)根据∠AOE=∠AOB-∠EOB先求出∠AO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最后根据∠COF=∠AOF-∠AOC解答即可; (2)根据∠AOF=∠AOC+∠COF先求出∠A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E,最后根据∠EOB=∠AOB-∠AOE解答即可; (3)与(2)的思路相同求解即可; (4)设∠COF=n°,先表示出∠A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E,最后根据∠EOB=∠AOB-∠AOE解答即可. 2.如图1,已知∠AOB=120°,∠COD=60°,OM在∠AOC内,ON在∠BOD内,∠AOM= ∠AOC,∠BON=∠BOD. (1)∠COD从图1中的位置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OC与OB重合时,如图2,∠MON=________°; (2)∠COD从图2中的位置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120且n≠60),求∠MON的度数; (3)∠COD从图2中的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120),则n=________时,∠MON=2∠BOC.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 问题提出 ] 一个边长为 ncm(n?3)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边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木块,没有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只有一面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有两面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有三面涂上颜色的多少块? [ 问题探究 ] 我们先从特殊的情况入手 (1)当n=3时,如图(1) 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1×1×1=1个小正方体; 一面涂色的:在面上,每个面上有1个,共有6个; 两面涂色的:在棱上,每个棱上有1个,共有12个; 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每个顶点处有1个,共有8个. (2)当n=4时,如图(2) 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2×2×2=8个小正方体: 一面涂色的:在面上,每个面上有4个,正方体共有个面,因此一面涂色的共有个;两面涂色的:在棱上,每个棱上有2个,正方体共有条棱,因此两面涂色的共有个;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每个顶点处有1个,正方体共有个顶点,因此三面涂色的共有个… [ 问题解决 ] 一个边长为ncm(n?3)的正方体木块,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______个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在面上,共有______个;两面涂色的:在棱上,共有______个;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共______个。 [ 问题应用 ] 一个大的正方体,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把它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发现有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96个,请你求出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 2.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6,用符号“AB”来表示点A和点B 之间的距离. (1)求AB的值; (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AC=3BC,求点C表示的数; (3)在(2)的条件下,点C位于A、B两点之间.点A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2秒后点C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到达B点处立刻返回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直到点A到达点B,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A运动的时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角-解答题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 《角-解答题专练》 1.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 是OB的反向延长线. (1)射线OC的方向是; (2)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 2.如图,∠AOB=72°30′,射线OC在∠AOB内,∠BOC=30°. (1)∠AOC=_______; (2)在图中画出∠AOC的一个余角,要求这个余角以O为顶点,以∠AOC的一边为边.图中你所画出的∠AOC的余角是∠______,这个余角的度数等于______. 3.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

(1)图中∠BOD的邻补角为_________;∠AOE的邻补角为____________。 (2)如果∠COD=25°,那么∠COE= ;如果∠COD=60°,那么∠COE= ; (3)试猜想∠COD与∠CO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①如图1,点A、C、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ACB,∠ECF=9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 (2)写出图中与∠ACE相等的; (3)写图中∠DCE所有的余角;

(4)写图中∠ACE所有的余角; (5)写图中∠FCD的补角; (6)写图中∠DCE的补角; ②如图2,已知点A、O、B在一条直线上,∠COD=90°,OE平分∠AOC,OF平分∠BOD,求 ∠EOF的度数. 6.如图,已知∠AOM与∠MOB互为余角,且∠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 (1)求∠MON的度数; (2)如果已知∠AOB=8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如果已知∠BOC=6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4)从(1)(2)(3)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7.如图,已知∠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 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OB =120°,射线OP 从OA 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 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 以每秒6°的速度,从OB 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 旋转,到达射线OA 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 返回并与射线OP 重合时,两条射线同

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完美版)

有理数的概念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部分知识是有助于我们记忆的。对于本节的知识如果一时记不住也不要急,毕竟我们才刚刚进入初级数学的学习。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正数和负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② ? ?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a≥0?a是正数或 0?是非负数; 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 (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4)、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练习题

《1.1 正数和负数》(1) 一、正数是数,例如 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的数,例如 数0既不是,也不是。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 二、(1)向同桌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3 , 0,-3.1415, 200,-754200,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5万元记作+5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 _______,-3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有“—”号的数是负数 B、带有“+”号的数是正数 C、 0是自然数 D、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3、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5、某科学家研究以45分钟为1个单位时间,并以每天上午10时的记为0,10时以前的记为负,10以后的记为正,例如:9:15记为了—1,10:45记为1,依此类推,上午7:45记为() A、3 B、-3 C、-2.15 D、-7.45

6、在数,02.0,2 14,,0,1,34 ---π中非负数有 四、1、521,76,106,14.3,732.1,34,5.2,0,1----+-中,正数有____负数有______ 2、如果水位升高5m 时水位变化记作+5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3、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4、“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数和负数》(2)NO:2 一、7、-9.25、910- 、-301、427、31.25、0、715 、π、-3.5. ①正数 ②负数 ③整数④分数 二、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3kg,小华体重减少2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 解: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kg,小华体重增长kg,小强体重增长kg. 2、2012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5.4%, 德国增长2.3%;法国减少3.2%, 英国减少2.6%, 意大利增长1.2%, 中国增长3.5%. 这六个国家2012年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为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中国.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常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是80.现在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 (1)与、两点相等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 (2)两动点、Q相遇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3)动点P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动点Q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 (4)当动点P运动秒钟时,动点P与动点Q之的距离是________单位长度. (5)经过________秒钟,两动点P、Q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 【答案】(1)30 (2)20;40 (3)52 (4)25 (5)12或28 【解析】【解答】(1)AB的中点C所对应的数为:;(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2+3)t=80-(-20) 解得:t=20(秒) 80-2t=80-2×20=40,或-20+3×20=40 ∴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点为40;(3)22-(-20)=42, 80-42÷3×2=52 ∴动点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Q所对应的数为52;(4)∵20秒相遇,∴(2+3) ×25-[80-(-20)]=25(5)P、Q两点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两种情况 AB=80-(-20)=100 ①相遇前,(100-40) ÷(3+2)=60÷5=12(秒) ②相遇后,(100+40)÷(2+3)=140÷5 =28(秒) ∴经过12或28秒钟,两动点、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为a、b,则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可以用 公式计算;(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为总路程,列方程求解即可;用80-2t即可求得此时两动点对应的数;(3)先求出动点P对应的点是22时运动的时间,再根据Q和P运动时间相等计算Q点运动路程,进而求得点Q对应的数;(4)根据题意P、Q两点25秒运动的路程和减去总路程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5)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 ①相遇前相距40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

初一上册数学专题训练

、选择题 1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3a+2b=5ab B. 3x 2 5x 5 =8x 7 8 9 C. 4x 2y —5xy 2 = _x 2 y D.5 xy- 5yx=0 2 ?下列各组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 3 和 0 B 、2 二 R 2 与二 2R 2 C 、xy 与 2pxy D 、- x n 1y n 」与 3y n 」x n 1 3 ?下列各对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0 与 1 3 B. -3x n 2y m 与2y m x n 2 C. 13x 2y 与25 yx 2 D. 0.4a 2b 与0.3ab 2 4 .如果!x a 3 2y 3 与-3x 3yZ 是同类项, 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丄a =1 a 二 0 _ a 二2 丄a =1 A. B. C. D. b =2 ]b =2 ]b =1 b =1 5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不属于同类项的是 () A. 3m 2n 3和-m 2n 3 B. 翌和 1 5xy C.-1 和1 D. a 2 和 5 4 6 .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 8a - 2a = 6; (B) 5x 2 2x 3 =7x 5 ; 2 2 2 (C) 3a b - 2ab = a b ; (D) 2 2 2 -5x y _ 3x y _ -8x y 位数,则这个五位数的表示方法是 ( ) 10a b B. 100a b C. 1000a b D. a b 、填空题 11 ?写出dx 'y 2的一个同类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已知代数式x 2y 的值是3,则代数式2x 4y 1的值是 A.1 B.4 C. 7 D.不能确定 8 . x 是一个两位数,y 是一个一位数,如果把y 放在x 的左边,那么所成的三位数表示为 A. yx B. y x D.100 y x 9 ?某班共有x 名学生,其中男生占51%则女生人数为 ( ) 专题一合并同类项 C.10y x A 49%x B 、51%x C 49% x 51% 10. —个两位数是a ,还有一个三位数是 b ,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这个三位数的前面 ,组成一个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