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历史

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内容简介:一、旅游渊源;二、古代旅行活动;三、近代旅游兴起;四、现代旅游发展学习目的:1.了解旅游的早期形式,区别迁徙、旅行、旅游的关系。

2.了解中西方古代旅行的发展及主要事件,掌握古代旅行的主要特征。

3.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4.掌握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一、旅游渊源

(一)什么是旅游?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通俗的讲,旅游就是“出去玩”。这里面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出去”,二是“玩”。

旅游,即离开惯常居住地,以休闲娱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统称旅游。

(二)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活动

人类旅游活动从何时起,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毫无疑问,旅游并不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

旅游是属于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活动。原始社会的人类的迁徙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要求,更换生存环境,从而改善生存条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迁徙的行为不属于旅游活动。旅游不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旅行的发展

与原始人类的迁徙活动相比,古代旅行可以认为旅游活动的萌芽时期。

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的一座“文物博物馆”就曾向公众开放过。

埃及人也曾举办过各种宗教节庆活动,吸引许多人来观赏,节日期间,有小贩出售食品和饮料,导游,货郎等。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货币,其贸易发展标志着现代旅行时代的开始。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金钱进行商业交易的民族,他们使用钱或通过物物交换来支付交通和住宿费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就是旅游业的奠基者。

结论:古代旅行开始于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古代旅行繁荣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旅行的动机主要是贸易和宗教,尤其是贸易,也可以这样认为,古代旅行的开拓者最早是从商人开始的。他们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休闲,所以古代旅行不同于今天的旅游活动,但可以看作是旅游的萌芽时期。

(四)旅游业的出现

真正意义上旅游,是19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人们财富的增加,交通工具的改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大大地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以致于在19世纪中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该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作为产业开

始,也标志真正意义上旅游活动的开始。

讨论:区别迁徙、旅行与旅游的关系

二、古代的旅行活动

(一)古代西方的旅行活动

1.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

医疗旅行:公元前3世纪,希腊旅游者开始外出旅行,前往药神所居住的胜地访问。

宗教旅行: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宗教旅行的发展最为突出。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胜地。在建有宙斯神庙的奥林匹亚,名为“奥林匹亚庆典”是最负盛名的庆典,宙斯大祭之日,前来参观着络绎不绝,节日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角斗等运动,这种运动后来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导游手册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问世,其中介绍了雅典、特尔斐、斯巴达等地点,从这一时期开始,广告也以标牌的形式出现了,沿着标牌所引的方向,参观者可以找到路边的旅店。

2.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年)

跨地域旅游:到罗马帝国时期,旅行才开始变的重要起来,罗马帝国的钱币为各国所接受,拉丁语成为当时的通用语言,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罗得岛、特洛伊和埃及旅行,而且从公元3世纪起还前往圣地旅行。罗马人还推出了他们的导游手册,用不同的符号来表明各个客栈的等级。

本土旅游:本土旅游也出现繁荣的景象,早期最受青睐的游览地集中在那不勒斯湾一带。大约在公元前150年,罗马人为了军事目的,开始修建公路。到了图拉真皇帝时(公元98—117年),罗马已经拥有8万公里的公路网,北到苏格兰英国和德国、南到埃及和地中海南部沿岸,东至波斯湾,即现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随着公路网的完善,在公路边出现了专门住宿设施,如驿站。这些有利条件促使罗马人作远途旅行。

3.阿拉伯帝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中叶)

宗教朝圣: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比较黑暗,旅行活动处于低潮。但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阿拉伯帝国横跨亚、非、欧洲,在公元8、9世纪到达鼎盛时期,帝国以巴格达为中心,驿道四通八达,伊斯兰教规定每为信徒要到麦加、麦地那或耶路撒冷朝觐,所以在驿道上宗教朝圣的旅客,络绎不绝。

4.资本主义扩张时期(15世纪起)

海外扩展:15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已是海上强国,开始对外扩张和财富掠夺。

环球旅行:西方科学已经证明地球是圆的,并且土耳其占据远东、近东,通往印度、中国的海上通路被割断,所以寻找新的航路势在必行,后来才有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5.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初开始)

大旅游:从17世纪初开始,大旅游成为文艺复兴运动所预示的追求自由、渴望知识这一潮流的直接产物。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想在宫廷中谋求一职的年轻人都受到鼓励,纷纷到欧洲大陆旅行以完成学业。西方从17世纪初开始,上流社会的人认为完成绅士教育的人,“大旅游”是其必走的一步。1670年,“大旅游”一词已经得到使用,参与这种活动的人要在一位导师的陪同下,花3年或3年多的时间,遍游欧洲各大文化中心。旅游日程首先在法国长时间逗留,主要是巴黎,然后再在意大利呆上一年,参观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最后经德国和低地国家(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三国),取道瑞士返回。18世纪末,

这种风尚已在社会的中上阶层中牢固地确定下来。

(二)古代中国的旅行活动

1..夏商周时期——商贾旅行居于主导地位

在夏王朝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增多,出现了物物交换,这种物物交换通常发生在相临的氏族之间。如果发生在氏族的内部,则交换的场合一般在人来人往的汲水处,曰市井。夏朝最喜欢经商的是殷氏族。殷原来游牧于河南、山东一带,他们因为经常迁徙,沿途接触了很多部落,并与部落居民发生了密切的物物交换关系。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殷人重贾”的印象。当时最有名的大商贾是殷人王亥。王亥据说是殷人先祖冥的儿子,太甲微的父亲。相传,他曾驾着车,赶着牛羊,离开自己的家乡河南商丘,到北方的两个小国河伯和有易做牛羊生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有易人竟杀了他,抢占了他的牛羊,乃至引起了一场殷灭有易,夺回牛羊的战争。

商代,九州通商,车和船运用很广。

周代商旅繁荣,进一步扩大了旅行的范围,并且极大地促进了交通条件的改善。按周制,朝廷分天下的道路为五等,“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深容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其中深、道、路的设计立足军事、外交、巡守,径、畛则考虑商旅。所以,在我国整个奴隶社会时期,以贸易为主的商旅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2.春秋战国时期——婚嫁、游说、游学、以及宫廷贵族狩猎、游览活动等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诸侯并立,政治联姻更是诸侯、天子竟相使用的外交措施和统战的工具。如秦晋之好,即以秦晋为例,概括了当时诸侯通婚的风尚。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投师问学的风气,这股风气称之为游学。春秋末年时,礼崩乐坏,文化下移,教育挣脱了官府、贵族的垄断,走进了私门,一些学问渊博的思想家开始授业解惑,吸引天下好学之人,当时最有名的老师是孔子。孔子一生收弟子3000多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战国时,文化教育鼎盛,儒、墨、道、法、名、杂、农、阴阳、纵横、小说等九流十家,林立海外,他们各立门户,各阐其教,这股求学之风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焚书坑儒。

游说。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为政”,治国平天下是诸侯百家共同研究的课题,从而掀起了一股“周游列国”的游说大潮。有名的有孔子、墨子、孟子等。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帝王巡游、官吏宦游、文学漫游

秦汉时期最壮观的是帝王巡游。首先是从秦始皇开始,一生巡游五次。

秦汉时期最壮观的旅行之二是官吏宦游。当时最有名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探明汉朝通往西域的两条通道,即西去的北道和东归的南道,即丝绸之路(玄奘,马克.波罗都是从该路上来的),另外还详查了西域诸国的地理状况,风俗习惯等。

秦始皇时期,一是发展交通。以“咸阳”为中心,连接各地重镇要塞,历经全国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12省份。二是开发名山,从秦始皇开始,确立了祭祀天下名山的制度,并确立了必须祭祀的12座名山,即东部的太室、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华山、薄山、岳山、歧山、吴岳、鸿冢、渎山,以致于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现在的“五岳”说法,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天柱山,中岳嵩山。

文学漫游也是秦汉旅游的一种。当时国内的许多有志之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拓展视野,增广见闻,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就是学术考察旅行的最早最杰

出的代表。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600年)——玄游、佛游、仙游

魏晋南北朝时期,使中国陷入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旋涡中,此时、社会黑暗到极点,不论帝王将相,乡绅富豪,百姓都被现实世界的反复无常折磨的胆颤心惊,所以只能在精神世界为自己苦难一生寻求一条光明的出路。

玄游。玄指道家精深微妙的哲理,以老庄思想为本。玄游指的是在自然山水中陶冶人的自然之情。玄游之风,始于曹魏正始年间,当时统治阶级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当权的司马家族党同伐异,手段阴险,所以许多正直的官僚和读书人痛恨显势,思慕老庄玄学,日以谈玄为荣,以玄游为尚,以山水为友,有名的有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涛),陶源明、谢灵运。谢灵运尤其喜欢旅游,积累丰富的登山经验,发明了一种登山鞋,一种特别的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比较有利于平稳身体和节省力气,后人称为“谢公屐”。

六朝是山水旅游的高潮,促进了山水诗、文、画的繁荣,并由于道教和佛教的兴盛,增添了许多神秘而庄严的宗教景观,如六朝导师开发的名山有青城山、罗浮山、茅山、龙虎山等,如三大石窟也是当时的产物。

5.隋唐时代(公元518——907年)——帝王舟游、文人漫游、宗教旅游、国际旅游

帝王舟游。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喜欢游乐的皇帝,上台伊始,就大修巡游基地——东都洛阳。随后,又修了大运河,并派官兵到江南伐木,造龙舟,开始他最着迷的泛舟运动。由于隋炀帝无休无止的巡游,劳民伤财,导致了最后的亡国。虽然他的巡游给隋代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却以新建的洛阳城和漫长的大运河使后代受益无穷。

文人漫游。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科举取士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中下层知识分子从政的热情,所以士人远游成风,并出现了像李白、杜甫、岑参等杰出的诗人和旅行家。

宗教旅游。代表有东晋的高僧法显,唐代玄奘。这一时期的宗教活动得到朝廷的重视和资助,所以道教、佛教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佛教。从北魏奉佛教为国教后,至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先后出现了像玄奘、鉴真这样杰出的宗教旅行家。

国际旅游。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经济、文化等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广泛,所以这时期的国际旅游也极为活跃,来华的外国使者、商人、学者、僧侣络绎不绝,如日本先后16次派使者来唐学习文化,唐代与阿拉伯的交往也十分频繁,他们主要是以香料来换取中国的茶、瓷器和丝织品。

隋唐时期,旅游业发展贡献体现在:

1)开发温泉旅游景区,利用温泉构造景区是唐代的创新。唐太宗贞观18年(公元664年),朝廷在这里汤泉宫。唐太宗咸亨二年(公元271年),改名为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再行扩建,改称“华清宫”,蓄泉之池也改为“华清池”。每年冬天,唐玄宗与杨贵妃相携而来,所以白居易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西凝脂”。

2)开创了游陵墓,历史遗迹的先河。长安附近集中了秦汉两代的宗教陵墓,但是在秦汉以前皇家陵墓有兵把守,一般人不能接近。秦汉灭亡以后,陵墓无人看守,也未能引起六朝游客的兴致。唐代文人怀古,秦汉陵阕自然成了他们缅怀帝王功业,感叹国家兴亡的名胜,其中游人密集的是灞陵和茂陵。灞陵是汉文帝刘桓的陵墓,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3)宗教建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道教、佛教建筑,如大小雁塔,五台山寺庙,法门寺(扶凤县)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6.宋元时期(公元979——1279年)——文人漫游、国家旅游

宋时期,由于辽、西夏两国对大宋的威胁和侵略,以及不能收复汉唐故地,所以宋人旅游也赶不上唐人的气魄和规模,但文人漫游方兴未艾。宋人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受理学的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喜欢游乐山水,如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元代的旅游,因为元代政府推行歧视汉民族的政策,严重地打击了汉人的生活积极性,没有热情来发扬自己优良的传统,缺乏生机勃勃的旅游气象,但是出现两个杰出的人物代表,马克·波罗和汪大渊。

马克·波罗,世界有名的大旅行家,意大利人,生于威尼斯,公元1271年11月随其父和叔父前往中国。到中国以后,其三人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喜爱,均被委以官职,供奉朝廷。马克.波罗在中国呆了17年后,因为怀念其家乡,利用蒙古公主阔阔真下嫁波斯(今伊朗)的机会,顺道回乡。

汪大渊,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平生两次周游印度洋,东达班达海,西达大西洋动岸的伊本、非洲的摩洛哥,后撰写了《岛夷志略》,记载公元14世纪印度洋沿岸的列国风情,也有元代对外贸易的行情。元朝的旅游在国际旅游,国内旅游远不及唐时期。

7.明清时期(明1368——1644,清1616——1911)

明朝——国内科学考察旅行、远洋航行、士大夫读书人出游。

清朝——前一段宫廷巡游、士大夫游山水;后一段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但旅游活动却兴旺不衰,持续发展,较之唐宋时期更普遍重视自然山水景观的鉴赏和旅游经验的总结,尤其是明朝的国内科学考察旅行极盛,学术成就不凡,最杰出的旅行家郑和、徐霞客等。

清代宫廷巡游主要是康熙、乾隆时期,宫廷旅游再一次掀起高峰。康熙、乾隆爱好巡游,曾一前一后,各自六下江南。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在这种形势下,旅游也趋于外向,包括下南洋,打工。清政府与列强建立外交,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有些家庭派子女接受西式教育,游学欧美。爱国人士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旅游海外,结交同志,组织革命团体。

(三)总结: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

1、旅行活动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中国等。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由于政教和一,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4、旅行活动的范围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旅行时期,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船,速度较慢,所以决定当时的旅行仅是区域旅行活动。

三、近代旅游的兴起

(一)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标志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它促进交通方式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发展刺激旅游供给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该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作为产业开始,也标志真正意义上旅游活动的开始。

(二)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它首先发生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之后很快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为主要特征,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也为旅游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产业革命首先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2.产业革命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产业革命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不断地向外输出商品。印度是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典型国家,棉纺织业首当其冲。

3.工业革命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这种人口的迁移活动间接地刺激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产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促进旅游蒸汽时代到来。

1814年,史蒂芬孙研制了一台蒸汽机车,能以每小时六公里多的速度牵引八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1825年9月,由美国人斯蒂芬森负责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开创了陆路现代化运输繁荣新纪元。

1807年罗伯特.高尔顿造出一艘长45米的蒸汽机船,用一台英国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驱动两舷直径4.5米的明轮,由纽约溯哈得孙河,抵奥尔巴尼。240千米航程历时32小时,而帆船需4昼夜。这艘船经加固加宽后,就是著名的“克莱蒙号”,是第一艘正式使用的蒸汽机船,又称汽船。它速度快,载量大,缩短旅游时间,降低旅行费用,直接推动了旅游活动

的发展。

(三)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的诞生(附:库克简介与旅游业的诞生)

四、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二战以后,世界结束了长期战争局面,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地发展,交通稳步改善等,旅游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旅游需求持续稳定的扩大,促进旅游供给不断地增长,同时,各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旅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并且,旅游需求的增长,也推进旅游方式的改变,在传统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各种新兴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探险旅游等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现代旅游。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战后背景

1.飞机在旅游中的应用。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在北卡罗莱纳洲的上空开始了第一次空中飞行开始,飞机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飞机发明的早期,其主要是用于战争,但不久也开始转向民用。50年代末,以美国波音707为代表的世界第一代喷气式客机诞生,每小时平均飞行800——1000公里,真正空中旅游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开始使用新型的波音747客机,将352名乘客从纽约送到伦敦,它标志着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开始。

2.私人汽车的普及。自从1908年亨利•福特发明T型汽车,标志着汽车开始进入旅行的行列。随着私人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开始积极地改善公路状况。1920年,美国建立全国的公路网。同时,汽车旅行者的出现产生了最早的汽车旅客旅馆,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汽车旅馆。

3.大众旅游兴起。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

旅游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起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大众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封建时代。在古代中国,旅游主要是为了宗教信仰和朝觐。许多人会前往名山大川、寺庙和神圣地点,以祭祀和寻求庇佑。此外,皇 帝和贵族也经常展开巡视活动,以巩固统治和监督地方行政。 第二阶段是近代旅游的开端。随着文化、商业和科学的发展,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出于娱乐和教育目的旅行。此时,一些名山大川以及历史名城 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例如,烟台的雕像和寿春的古战场吸引了许多游客。 第三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新中国的建立为旅游业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政府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计划,并投资兴建了大量 的旅游设施,例如宾馆、机场和旅游景点。建国初期,旅游业以政治教育 和宣传为主,游客主要是国内的党政机关干部。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 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和娱乐的方式。 第四阶段是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旅游业带来 了巨大的机遇。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迅速增长。政府提出了 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目标,鼓励投资和提供优惠政策。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得 到了充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的旅游市场也得到了 开放和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第五阶段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中国 政府开始重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中国提出了发展旅游服务业的 规划,将旅游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政府进一步出台了旅 游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各地发展旅游,并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 的投资。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举办各种旅游节庆 活动和文化节目来吸引游客。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大纲: 古代(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 商周时期:开始出现宗教、朝觐等旅游活动。 秦汉时期:发展了旅游景点和旅游休闲活动,例如泡温泉、赏花等。 唐宋时期:出现了诗词、绘画、游记等文学艺术形式,推动了旅游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富裕人群的娱乐方式,例如踏青、登山等。 近代(1840年-1949年) 清末民初,旅游业开始走向商业化,逐渐形成了旅游行业的雏形。 现代(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旅游是经济、外交、文化三位一体的事业"。1950年代,推出了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活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旅游业逐渐开放,国内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如自驾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古代(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 商周时期:开始出现宗教、朝觐等旅游活动。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前两个朝代,分别为商朝和周朝,时期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56年。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主要以宗教、朝觐等为主,是中国旅游文化的萌芽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商周时期,随着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加深,宗教旅游也逐渐兴起。商朝时期,商王及其官员为了祈求神明的保佑和指引,会组织祭祀和朝觐等活动。这些活动中包括祭祀神明和祖先,朝拜圣地和神庙等,都是一种宗教旅游的表现。例如,在商代,商王会到东南方的涿鹿山朝拜,希望得到高天的庇佑和启示。而在周朝时期,周天子每年都会到武庚祠祭祀武庚,这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宗教旅游。 此外,商周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寺庙和道观,这些宗教场所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例如,商朝时期的太庙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用于祭祀先王和先贤,而周朝时期,周天子还建立了许多庙宇,例如大庙、小庙、禹庙、武庚祠等。这些庙宇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了人们的旅游景点,为当时的旅游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周时期的朝觐活动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经常发生变化,各个国家之间的朝贡和朝见活动非常频繁,这也导致了一些贵族和官员的出行活动,成为了商周时期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商朝时期,晋国国君晋侯会到周王朝的洛邑朝见周天子,这是商周时期的一次重要朝见活动。而在周朝时期,各国的国君也会到周天子的都城镐京朝拜,这些朝见活动对于商周时期的旅游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秦汉时期:发展了旅游景点和旅游休闲活动,例如泡温泉、赏花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休闲活动得到了发展,其中包括泡温泉、赏花等,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基础。 发展旅游景点 在秦汉时期,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被建立,例如华山、庐山、峨眉山、泰山等。这些山脉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胜地,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例如,华山位于陕西省,是五岳之一,拥有险峻的峭壁和壮观的山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峨眉山则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因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著名。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历史名胜,例如秦始皇陵、汉武帝陵、颐和园等。这些历史遗迹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例如,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陵墓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发展旅游休闲活动 在秦汉时期,旅游活动也发展了很多,人们开始喜欢进行一些休闲活动,例如泡温泉、赏花等。其中,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为您呈现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历史节点。 一、改革开放初期:开启旅游风潮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78年,中国国家旅游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了旅游业的时代。中 国迎来了首批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他们被古老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 景观所吸引。此后,中国政府开始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 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的独特魅力。 二、1990年代: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1990年代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提出 了“旅游立国”的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1992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组织会员国,并正式加入国际旅游组织, 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在此期间,中国的旅游业 经验了快速增长,旅游景点不断涌现,旅游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被视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这是中国 历史上举办的第一次夏季奥运会,也是中国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奥 运会期间,中国相应地提升了旅游基础设施,并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便利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北京奥运会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知名度,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 新动力。 四、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消费市场 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 费市场。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越来越重视休闲旅游,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外旅游市 场逐渐繁荣。此后几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持续 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为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2020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旅游 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旅游景点关闭、国际旅行禁令等导致旅游市 场一度陷入寒冬。然而,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并逐步恢 复旅游业。通过疫情期间的在线旅游推广和创新旅游产品,中国旅游 业开始逐渐复苏。 六、未来展望: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方向。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数字技术 的应用将为旅游业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比如虚拟旅游、在线导览等。同时,中国政府将加大对旅游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向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保护好中国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旅游业的 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以及未来展望,全面 介绍中国旅游发展的演进过程。 古代中国旅游 古代中国旅游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当时,富有的贵族和文 人常常进行边塞游或山水游,以观赏名胜和各地风景。这种旅游形式 强调有关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帝王时代和中央集权的强化,对宫廷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古 代的皇帝和高官们会组织大规模的巡游,让他们的臣民欣赏皇室富丽 堂皇的生活和建筑。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初始发展。 现代中国旅游 中国的现代旅游业起源于20世纪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这一 政策的结果之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进而促使人们的生活 水平提高。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使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除了吸引外国游客,中国政府还鼓励国内市场的发展。通过大力宣 传和投资旅游基础设施,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旅游的重要性,并充分 利用自己国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一次新的转型。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使旅游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提高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和咨询能力。 未来展望 中国旅游业在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旅游强国”战略,致力于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和升级。 未来的中国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旅游行业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中国也将更加积极地推动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总结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进过程。古代的富贵人和文人的山水游为中国旅游的起源打下了基础,而现代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则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未来,中国旅游业将朝着更加可持续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开放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的。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经济开放政策,鼓励国内居民消费和旅游。同时,政府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如酒店、旅游景区等。这一时期,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地的旅游景区如黄山、长城、故宫等也开始向国内游客开放。 随着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国游客的政策,如放宽签证限制、开通直飞航线等。这些措施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旅游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并且开始涌入海外旅游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国外旅游者纷纷来到中国,探索这个拥有悠久文化和美丽景观的国家。中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美食文化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特别是中国举办了2024年北京奥运会和2024年上海世博会,使中国更加受到国际游客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旅游扶持政策,包括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标识和品牌建设等。同时,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也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中国游客的庞大需求不仅促进了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全球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中国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环境污染、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服务质量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政府和旅游业界意识到这些问题的 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资源保护 和环境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 转型的过程。中国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 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相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旅游业发展历程 旅游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逐渐壮大的。其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相伴随的。下面将简要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那时人们主要是为了生存和狩猎活动而迁徙和流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农业和城市的出现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独特的文化和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兴起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朝圣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人们为了信仰和寻求救赎而前往圣地。这推动了人们对旅行的热情,并促进了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发展。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工业化 的进程推动了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使得人们能够更容易地到达遥远的地方。出现了旅行社和导游等专业服务机构,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兴起, 旅游业迅速发展。航空、高速公路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促进了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应用的普及,旅游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线预订和分享平台的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和便利。同时,旅游业也面临着资源被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等问题,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方式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受到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影响。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旅游业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愉快的旅行体验,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产业的发展史及趋势

旅游产业的发展史及趋势 旅游产业的发展史及趋势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既带动了经济增长,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本文将探讨旅游产业的发展史及其趋势,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产业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史 (一)古代旅游 旅游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古代人们出于商业、宗教、探险等目的进行旅行。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吸引了许多探险家、学者和商人前来探索。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运动员。 (二)近代旅游 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始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人们开始以养生、探险和寻求精神满足的目的进行旅行。旅游成为贵族、富商和文人的专属活动。旅行游记的出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如铁路和汽车。

(三)现代旅游 到了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旅游业开始成为 大众化的活动。航空公司的建立使人们能够更远距离地旅行,同时,电话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预订机票、酒店等旅行服务。此时期的旅游业凭借其经济效益和就业创造,成为了一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关键词之一。旅游业在提供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旅游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控制游客数量、开发环保型旅游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二)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趋势。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机票、酒店等,并与其他游客分享旅行经验。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客户体验,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三)文化交流和体验式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旅游业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度假或其他目的而离开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的活动。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受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主要是出于探险、寻找贸易机会或宗教信仰等目的进行旅行。然而,在那个时代,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休闲和娱乐,而是为了生存或实现特定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的旅游业开始逐渐形成。在18世 纪和19世纪,欧洲的贵族阶层开始流行到海边度假胜地和温 泉疗养中心享受休闲和娱乐。这种旅游经验主要是通过运输工具改进和基础设施的拓展实现的。 然而,旅游业的真正爆发是在20世纪出现的。随着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发展和投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机会去远处旅行,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此外,旅游业逐渐被视为一种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行业。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迅猛。旅游业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不仅国际旅游业兴起,国内旅游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实现了大规模的旅游产业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旅游的重要性,不仅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增进了解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对旅游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旅游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搜索到各种旅游目的地的资讯,进行在线预订和支付等。这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和增长。 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发展,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推广,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未来,旅游业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休闲和娱乐需求的增长,旅游业的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也需要更加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向健康、环保、文化多样化和社区融合的方向发展。 总结起来,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从古代的探险和寻求生存,到现代的休闲和娱乐,再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和文化交流的推动力量,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世界的多样性。

世界旅游发展历程

世界旅游发展历程 1. 古代旅行探险时期:旅行是为了采集资源、拓展领地和探险发现等目的。此时的旅游是少数人的行为,旨在满足特定的目的和需求。 2. 文化交流时期:随着各地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以文化交流为目的进行旅行。这一时期旅游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新兴消费形式,例如古希腊的朝圣者、罗马帝国时期的游客等。 3. 浪漫旅游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旅游开始被视为一种浪漫、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方式。这一时期度假胜地如蒙特卡洛、尼斯、威尼斯等相继兴起,人们开始追求旅游中的愉悦和享受。 4. 大众旅游时期: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大众旅游逐渐兴起。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有机会进行长途旅行。旅游业开始成为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5. 可持续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人们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目的地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旅游业也逐渐与其他行业融合,如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逐渐兴起。 6. 科技驱动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更加便捷和高效。在线预订、导览系统等创新也改变了人们

旅游的方式。 7. 个性化旅游时期:当今社会,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个性定制旅游逐渐流行,人们更加注重体验、参与和性价比。旅游目的地也开始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8. 智慧旅游时期:智能科技的发展使得旅游业迎来了新的飞跃。无人驾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旅游更加智能化和互动化。人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旅游信息、导航、举办虚拟旅游等新的体验。 9. 未来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旅游业也将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业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更深入的文化体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世界旅游业发展历程

世界旅游业发展历程 世界旅游业起源于古代,但其发展历程却可以追溯到近代。以下将重点介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近代旅游业起源(18世纪至19世纪) 近代旅游业起源于欧洲的大陆旅行和壮游。18世纪,欧洲的 中产阶级追求文化、教育和历史的兴趣逐渐增加,开始主动选择旅行作为休闲活动。这种旅行形式被称为“大陆之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等文化景点,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当时,“大陆之旅”是富人的专属,大部分人民只能通过书籍和照片来了解。 第二阶段:旅游业的普及(20世纪上半叶至1950年代)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旅游业开始向大众化 发展。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出现使得旅行变得更为便捷和经济,大家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前往不同的景点。此时,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主要的经济产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一阶段,一些国家逐渐发展起了旅游业,如美国的罗斯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政策,旨在提高就业率和经济增长。 第三阶段:现代旅游业的兴起(1950年代至199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和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日益增多。旅游业成为各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国家开始制定旅游政策,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纷纷出现,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美国的大峡谷等。

第四阶段: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挑战(19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加速推动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旅游业的运作方式,使得旅游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此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出现使得旅行变得更加负担得起和便捷。大量的民众开始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增加,旅游地的环境、资源和文化面临着严重的破坏。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和过度游客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文化冲突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总结起来,世界旅游业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漫长发展历程,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历史与演变

旅游业的历史与演变 旅游业是指人们离开平日生活和工作环境,前往其他地方进行 休闲、探索和体验的活动。它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旅游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和演变。本文将探讨旅游 业的历史和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古代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经常携带某些物品,如食物和衣物,前往不同的城镇参加特 殊的盛会或聚会。这种形式的旅行被视为一种社交交流的方式, 是人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中世纪的旅游活动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和通信基 础设施相对落后。大多数人只能在自己的家乡范围内活动,而很 少有人有机会长途旅行。然而,随着地理学和探索精神的兴起, 重新发现世界的激情在文艺复兴时期迅速蔓延开来。 在18世纪,旅游成为一种盛行的活动,被富裕阶层广泛接受。这个时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人们更容 易到达遥远的地方。人们开始发现旅行的乐趣,并观察和体验不 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随着20世纪的到来,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随着技术和工业 进步,飞机、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能够更快速、 更便捷地到达目的地。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目的地也越 来越多样化,从海滩度假村到城市观光地再到大自然的保护区。 而现在的旅游业则更加规模庞大和多元化。全球化和互联网的 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人们可以通过在线预订、分享经验和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更方便地计划自己的旅行。此外,旅游业还推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酒店、航空公司、餐饮业等。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文化问题。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如过度开发和资源耗尽,成为了一个 全球性的担忧。同时,某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也受到了过度商业 化和文化冲击的威胁。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业中变得 越来越重要。 总的来说,旅游业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演变。从古代的 社交活动到现代的全球化产业,旅游业不断适应和回应着不同时 代的需求。虽然旅游业带来了经济增长和文化多样性,但我们也

旅游发展历程

旅游发展历程 旅游是指个体或集体出于特定目的而离开常居地,经过一段时间的逗留和旅行,在旅 行途中寻求休闲、观光、文化交流和科学考察的过程。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 早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旅游发展历程的概述。 早期旅游 早期人类的旅游主要是出于狩猎、探险、宗教和军事目的。古代希腊、古罗马和中国 的皇帝经常进行巡游,访问各地,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财富。而中世纪的骑士则经常进行朝 拜和朝圣,前往耶路撒冷和罗马等地。这些旅游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 了积极作用。 19世纪旅游 19世纪是现代旅游的开始。当时,欧洲的中产阶级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休闲活动。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创办了旅游公司,专门组织旅游活动。他的旅游活动简单且廉价,很快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同时,铁路的 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到达远程旅游胜地。 20世纪是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到达世界各地。同时,国际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政府和旅游业界合作,通 过广告、宣传和旅游交流等方式吸引外国游客来到本国旅游。旅游业逐渐成为一种跨国性 的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变革。在21世纪,旅游业的主要趋势是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智能化体现在旅游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上,比如通过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提供个性化行程和各种便捷服务。个性化则意味着旅游服务逐渐适应消 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文化遗产, 以及推动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总之,旅游是一个不断演化的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旅 游业将继续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 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开始实施开放政策,并鼓励国民出境旅游。然而,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限制,中国的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国家逐渐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吸引外国游客的到来。1984年,中国著名的黄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更多的景点相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故宫、长城和丽江古城等。 旅游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1999年,“转变旅游观念,切实加强旅游管理”的决策被提出。随后,全国旅游 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开始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同时,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随 着国际间的贸易壁垒的减少,中国的旅游业逐渐向全球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在国际上逐渐获得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统计数据,2019

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1.1亿人次,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 然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些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同时,服务质量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旅游业的不平衡发展也需要加以解决,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则闲置。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该战略旨在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和政府的支持,中国的旅游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简介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sO100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见表1)。 表1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情况(1991~2002年) 注: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50年》,人数和收入数据为时期加总数; ②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1年统计公报》; ③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2年统计公报》。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常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