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石储量品位比较

金矿石储量品位比较
金矿石储量品位比较

金矿石近期价格

金矿 1克/吨 99元/克不含税价

金矿 3克/吨 117元/克不含税价

金 99.95% 国产 339.5元/克

金 99.99% 国产339.4元/克

黄金价格走势

2011年黄金价格走势

金矿的品位怎样分高低

1 元素在矿体中的含量就是品味,金的品位通常用克每吨g/t 表示,一般常用1 g/t作为边界品位,大于1g/t 的矿体就可以作为工业矿体,其开发成本与利润相当。

2 矿床规模、矿石开采、选冶难度等因素因矿石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成本也就不同,随着金价的上升,0.5g/t或者更低的边界品位也是存在的。所以在不同类型的金矿中,高品位金矿的品位是不同的,比如黔西南的卡林型金矿,几十上百克每吨的极少,通常10几克几十克就是高品位;胶东的很多石英脉型几百上千克都比较常见。

所以,高品位是一个定性称呼,只能相对而言。通常几十到上百克可以称为高品位。

全国各大金矿储量和品位:

金矿石平均工业和边界品位:

工业品位:3-5g/t 边界品位:1-2g/t

甘肃地区金矿石平均品位:

根据甘肃阳山金矿投资可行性报告阳山金矿平均品位在 5.53g/t 阳山金矿现为最大的中国最大的金矿金矿石储量在530吨。

岷县金矿为继阳山金矿的甘肃第二大金矿,金矿储量达108.6吨。

相比较目标矿区(大照壁)金矿储量3.194吨金矿品位在3.11-5.59g/t 属于中上等级金矿

甘肃到山东的矿石运费

甘肃天水发到山东日照需要380-400左右的运费

难处理金矿提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5.04.010 难处理金矿提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留根1,袁朝新1,王云1,孙彦文1,常耀超1,徐晓辉1,杜齐平2,刘永涛2(1.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2.中核沽源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张家口076550) 摘要:简要介绍了难处理金精矿氰化类和非氰化类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难处理金矿;预处理;焙烧;生物氧化;氰化 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5)04-0000-00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Gold Extraction from Refractory Gold Ore SUN Liu-gen1, YUAN Chao-xin1, WANG Yun1, SUN Yan-wen1, CHANG Yao-chao1, XU Xiao-hui1, DU Qi-ping2, LIU Yong-tao (1.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 Metallurgy, Beijing 100160, China; 2. Zhonghe Guyuan Uranium Industry Co., Ltd, Zhangjiakou 076550, Hebei, China) Abstract: Processing mechanism, lates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by cyanidation and non-cyanidation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wer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rocessing refractory gold ore was proposed. Key words: refractory gold ore; pretreatment; roasting; biological oxidation; cyanidation 氰化法是现代湿法提金的最重要方法,世界黄金产量的80%是采用氰化法获得的。随着易处理矿石资源的减少,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难处理金矿,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1-2]约占已探明黄金地质储量的25%~30%。但这些资源不能用常规选法经济地回收,需对精矿进行预处理,再用常规氰化浸出等方法回收。 难处理金矿石分三种:中等难处理矿石、复杂难处理矿石、高度难处理矿石。 中等难处理矿石:占总量20%~30%的金以微细粒和显微形态包裹于脉石矿物中,金属硫化物含量约占1%~4%,采用常规氰化法提金或浮选法浮集,金回收率均较低。 复杂难处理矿石:含砷3%以上,碳1%~2%,硫5%~6%,锑0.5%~5%。常规氰化金浸出率一般为20%~50%,氰化钠消耗量大,虽然浮选工艺能获得较高品位的金精矿,但精矿中砷、碳、锑等有害元素的含量也比较高,会给后续提金工艺带来影响。 高度难处理矿石:金银与铅、锑硫化物和含锑的硫砷铜矿物共生,以合金和化合物形式(如银金矿、金碲化合物、AuSb2和Au2Bi等)被化学包裹。 为了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国内外冶金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出多种难处理金矿的处理方法[3],按照是否使用氰化物分为氰化法和非氰化法,详细分类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22011905) 作者简介:孙留根(1978-),男,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四种浸出方法难处理金矿不难

选矿设备对难处理金矿的加压氧化法分离技术,加压氧化法是在高温、有氧条件下加压浸出,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而使金解离,以便下一步氰化浸出。依使用截止不同,可细分为四种方法; 1、酸性加压浸出法。通常在温度180~210°和总压力1000~3200Kpa、氧化分压350~700Kpa条件下操作,设备使用由耐酸砖作衬里或衬铅的多室高压釜。其特点是适用各种类型矿石和精矿,金回收率高,不向空气排放SO2或As,但投资大且成本高。美国、加拿大已有工业化生产企业,其它如巴西、希腊、澳大利亚等国也准备应用此技术。我国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也进行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2、硝酸氧化加压浸出。在硝酸介质中通氧气或用硝酸盐作催化剂,空气氧化,条件不太苛刻。此法优点是砷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可从尾矿中排出,投资和成本也比酸性加压法低。该方法可细分为自动催化低压氧化法和Redox法(包括高温180~210℃与低温85~95℃两种)。我国吉林省冶金研究所对甘肃曲高砷金矿石,红星院化工冶金所对黑龙江团结构微细浸染型金精矿进行过小型室内试验,但因多种原因二未能工业生产。振动筛生产厂家生产的系列砂石生产线,石料生产线,制砂生产线等制砂设备,价格合理、性能可靠,是人工制砂首选设备。 3、碱性加压氧化法。一般在温度100~200℃,PH值7~8和较高压力(总压力大于3000Kpa)条件下操作,产出主要由Fe3O3组成的残渣,硫和砷则以盐类型式完全溶解。其特点是氧化温度

低和高压釜腐蚀轻。缺点为试剂费用高及砷渣处理。该法前苏联曾进行过研究,我国对吉林浑江金矿的含碳金精矿进行过研究,均未获突破;而美国已有工业生产应用实例。 4、加压氧化浸出法。美国矿物局开发出氯化物,氧气在95~120℃、200~300Kpa条件下浸出难处理金矿的新方法,在高压釜同时实现硫化物氧化和金的溶解。由于同时实现金和银的浸出,既省成本又保证环境安全,其缺点是设备的腐蚀严重和高压釜衬里的钛材料在纯氧环境中会自然。

金矿储量计算参数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 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 (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

1.图件的主要内容 (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 (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 (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 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0),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

金矿石中提炼金的方法

金矿石中提炼金的方法 单一浮选适用于处理粗、中粒自然黄金铁矿石。经破碎后的矿进入球磨机,磨细呈矿浆后进入浮选。在浮选中,用碳酸钠作调整剂,使黄金上浮。同时用丁黄药与胺黑药作补收剂,使金矿粉与矿渣分离,产出金精矿粉。 重力选矿系利用黄金与其它矿物比得的差异性进行浮选。比重差异愈大,更易于分离。将含金矿沙置入圆筒筛,通过高压水进行流矿,大于筛孔的砾砂经溜糟、皮带输送入尾矿场;小于筛孔的矿沙通过公配器输入1-3段圆跳汰机,经3段跳汰机精矿自流入摇床,进行粗、细、扫选,生产出精沙矿。此法多用于流沙矿,细碎后的矿石也可适用。 混汞浮选适用于处理自然金嵌布粒度较粗,储存在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矿石。与单一浮选不同的是在磨矿后加汞板进行金回收,回收率可达30-45%。混汞后的矿浆,通过分级机溢流进行浮选。为使更好地生成汞金,磨矿时加添一定浓度的碳酸纳、苛性钠等,可使汞金回收率提到70% 。 炭浆法提金工艺,这种工敢是8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提金方法,用在处理含金褐铁矿氧化矿石的选别效果更佳。1983年,中国黄金总公司对潼关金矿的选矿工艺决定改造,引用美国戴维麦基公司的炭浆提金新工艺。炭浆法即在氧化浸出的同时,进行活性炭吸附,提高金的浸出率。其流程包括:两段闭路破碎,两段磨矿,挽流器溢流产品-200目占95%,而后进入浓密机,将矿浆浓度由18-20%浓缩为42-45%左右,再经缓冲槽进入浸出吸附槽,进行浸出作业,同时用椰子壳制成的活性炭吸附,得出最终产品载金炭。尾矿用高频完全筛回收碎活性炭中的金,而后用液氯处理含氰尾液。金回收以解析、电解、酸洗等方法获得。解

析用高浓度氰化物、高碱度,进行高温高压将载金炭中的金解析下来,再将载析下来的溶液送电解回收。电解槽以钢棉为阴极、不锈钢为阳极,使金吸附在钢棉上,解析下来的活性炭用盐酸洗涤,附去炭酸钙以及其他杂质,最后在返600℃的回转窑中再生。此项工艺经过1986-1987年的试行情况分析,1987年的浸出率比1986年5个月平均指标低5.73个百分点,为81.36%。而且各月浸出率波动较大,最你为33%,最高达98.4%。原因是矿厂中硫化物及铜的含量比1984年1月和5月分别由国内、国外试验分析的结果都有增加的趋势,银、铝、铜增加亦较显着,影响炭浆工艺的浸出效果。故于1987年改造了一条浮选流程,把部分含铜较高的硫化矿用浮选法处理,既利用了原浮选系列闲置设备,又保证了炭浆法的浸出率。冶炼经过各种选矿方法生产出金精矿粉、加入KNO3氧化剂及银和硼砂。当炉温升到700℃时,毛金熔化,炉温升至1000℃,熔液开始沸腾,渣液呈飘浮状,白炽明亮的金质下沉平静,当炉温加温至1250℃-1350℃时,渣液表面亮度变暗,经数次扒去渣液,生产出纯金。总过程是通过熔化使熔液中的过剩硫等化合物氧化除去。电解直接冶炼此法为潼关金矿所采用,以钢棉为阴极直接熔炼得金银合质金。由于此法原设计所得合质金,金银不易分离,交售时白银不予计价,钢棉一次使用混入渣,成本太大。现改为水洗电解钢棉,得金银泥,一般品位为22-28%的金,15-20%的银,在金银分离反应时银、铜、铁等渣质进入溶液,而金不溶解,呈红棕色状态存在,而后将金泥水洗、烘干和溶剂一起冶炼。

金矿地质勘查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山西金矿含黄金的几种矿物

山西金矿含黄金的几种矿物 一,极品金矿石——足金狗头金 大块的、富含金质的流星陨落所产生的狗头金是极品狗头金,由于这种流星在穿越地 球大气层时产生强烈摩擦和剧烈氧化燃烧,使得很多杂质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掉,由于 黄金是稳定的单质,在高温下也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民间所说的“真金 不怕火炼”,由于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很高,高于黄金的熔点1063℃,所以落地后成液体流动状态。这种狗头金含金量接近100%,世上极为罕见,或为民间私藏,或为镇 国之宝。 二,高品位金矿石——黄金雨狗头金 富含金质的大块流星在穿越大气层时,由于温度过高、受热不均、 普通金矿石 (4张) 流星内部组成成分不一,熔点和气化点都不同,所以产生爆炸,爆炸后的细小颗粒继 续燃烧,如同冰雹一样,洒落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由于杂质的气化带走热量和细小 颗粒易于散热,所以黄金雨形成的狗头金多保留了黄金的自然晶体,等轴晶系,立方 面心晶格,或者成半流体状。含金量也各不相同,由于是天然极品,多藏于民间或博 物馆,所以也没有冶炼的报告。 三,普通金矿石——矿床金矿石 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而分布在地核内的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不到1亿吨。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在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 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综上所述, 金在地壳中丰度值本来就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性质,要 形成工业矿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矿、富矿,金则要富集几千、几万倍,甚 至更高,可见其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国土资源部关于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国土资源部关于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 求(试行)的公告 矿产资源储量司 2012年第29号 为强化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金矿矿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现予以公告。 2012年12月28日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金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冶)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黄金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其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露天黄金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要在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达到90%以上。 2.地下开采。 按照金矿不同的赋存条件,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要在设计矿石贫化率范围内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地下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 ○2根据《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和黄金行业特点,将矿体倾斜度按倾角划分为缓倾斜矿体(α<30°)、倾斜矿体(30°≤α≤55°)和急倾斜矿体(α>55°)三类; ○3矿体厚度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h≤4m)和厚矿体(h>4m)三类。 (二)选矿(冶)回收率。 根据金矿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黄金矿山企业的选(冶)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选矿(冶)回收率指标要求 等预处理工艺为难处理矿石;低于矿山现行工业指标而圈定的矿化体为低品位矿石。矿石 类型划分可参考矿山的选矿试验研究报告或设计报告; ○5按照生产金精矿或合质金产品的不同,回收率可分别称为选矿回收率或选冶回收率,括 号外为选矿回收率,括号内为选冶回收率。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黄金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银、硫、铜、铅、锌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当黄金与其它矿物共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60%;当黄金与其它矿物伴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40%。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技术手段获得大量有关矿床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计算储量的原始材料。计算储量通常的步骤如下: (1)工业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1)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时的标准。主要有下列个项: 可采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可采厚度是指当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矿体厚度小于此项指标者,目前就不易开采,因经济上不合算。 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平均品位):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最低工业品位的实质是在充分满足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使矿石在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尽可能合理的前提下寻找矿石重金属含量的最低标准。所以确定工业品位应考虑的因素是:国家需要和该矿种的稀缺程度;资源利用程度;经济因素,如产品成本及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技术条件,如矿石开采和加工得难易程度等。 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对于不同矿种和地区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矿床,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边界品位:边界品位是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的最低品位。矿体的单个样品的品位不能低于边界品位。 最低米百分比(米百分率、米百分值):对于品位高、厚度小的矿体,其厚度虽然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因其品位高,开采仍然合算,故在其厚度与品位之乘积达到最低米百分比时,仍可计算工业储量。计算公式为:K=M×C。(K-最低米百分比(m%);M-矿体可采厚度(m);C-矿石工业品位(%))。 夹石剔除厚度(最大夹石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实质矿体中必须剔除的非工业部分,即驾驶的最大允许厚度。它主要决定于矿体的产状、贫化率及开采条件等。小于此指标的夹石可混入矿体一并计算储量。夹石剔除厚度定得过小,可以提高矿石品位,但导致矿体形状复杂化,定得过大,会使矿体形状简化,但品位降低。

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法提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法提金 加压氧化又称为热压氧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酸或碱进行氧化分解难处理金矿中的砷化物和硫化物,使金颗粒暴露出来,便于随后的氰化法浸金。此法可以处理金矿中的原矿,也可以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过程所用的溶液介质,是根据物料的性质来选定的。当金矿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酸性物质量(如石英及硅酸盐等),多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当金矿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碱 性物质时(如含钙、镁的碳酸盐等),则采用碱法加压氧化。 世界上第一个在工业上采用加压氧化法预处理难浸金矿的是美国加州Homestake 公司McLaughlin 炭浆厂,该厂的加压氧化预处理车间于1985 年投产,是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工艺,日处理硫化物金精矿3000t,由制氧300m3/d 的制氧机提供氧气,使用直径4.1m、长16m 的4 室卧式机械搅拌高压釜,操作温度为190℃,压力为2200kPa。第二座采用类似工艺的加压氧化厂的是巴西的SaoBento 金矿,日处理硫化物金精矿2000t,使用两台并联的直径3.5m、长19m 的5 室卧式机械搅拌高压釜,操作温度190℃,压力为1655kPa,也是在纯氧条件下操作。随后,相继投产的加压氧化预处理厂,还有美国的Barrick -Goldstrike 厂,也是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工艺,日处理硫化物金矿石1500t。美国内华达州的Getchell 金矿含有雄黄与雌黄,金与硅质化的碳质页岩及石灰岩中黄铁矿共生,由于该金矿含有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所以在进入高压釜前先要用硫酸预测出以去除CO2,然后再进行加压氧化除砷和硫。美国Barrick -Mercur 金矿中的金是与黄铁矿和白铁矿共生,还含有活性有机碳,该厂是采用碱法加压氧化金矿的原矿石,操作温度220℃、压力3200kPa,由于硫化物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用氧量较少,矿浆氧化和冷却后即可进行氰化浸出。 目前世界上共有10 余个采用加压氧化工艺预处理难浸金矿的工厂在运行

金矿石的选矿工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石的选矿工艺 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及近年来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采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 1.单一混汞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此时汞沿着金粒表面迅速扩散,并使相界面上的表面能降低。随后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了汞的化合物-汞齐(汞膏)。 混汞提金法又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两种。所用混汞设备有混汞板、混汞溜槽、捣矿机、混汞筒和专用的小型球磨机或棒磨机。 混汞提金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但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采用混汞提金的选矿厂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汞蒸气和金属汞对人身体的危害限制到最小程度。 2.混汞-重选联合流程此流程分为先混汞后重选和先重选后混汞两个方案。先混汞后重选流程适用于处理简单石英脉含金矿石。先重选后混汞流程适用于处理金粒大,但表面被污染和氧化膜包裹的不易直接混汞的矿石,以及含金量

金矿储量分类(分级)

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砂金矿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二、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矿储量分为A、 B、C、D四级,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 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坡度变化和冻土分布等。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C级范围内矿砂粒度组成(包括巨砾率)、基岩风化程度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级范围内冻结矿砂与非冻结矿砂的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 D级——其用途是: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矿体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变化与巨砾分布情况。 3、大致了解冻结与非冻结矿砂比例。 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应确保储量计算成果的质量,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储量计算必须以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二、按砂金矿形态类型分别圈定矿体(相互连接可用同一方法开采的不同形态类型矿体除外)。 三、按矿体、储量类别、级别以及块段(相邻勘探线之间的连续矿体为一块段),分别计算出矿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储量。

广西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广西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首先阐述了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依托金矿资源,创新建矿模式,加强联合生产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 加强矿石综合利用, 落实矿山环保 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低品位金矿资源, 加快广西金矿产业的发展步伐。 标签:广西;低品位金矿;开发利用 广西贵金属矿产中,金矿资源潜力可观。广西金矿生产已形成六大基地,包括田林高龙、凭祥龙塘、贵港(六梅、龙头山)、贺州龙水、横县南乡、凤山等。其中,凤山黄金储量在150 吨以上,黄金矿遍布金牙乡、菜家坪和那林等地,属黔、滇、桂“金三角”地带,矿床储量为国家中型以上,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2006年,金牙矿区引来了澳大利亚开发商,签下了上亿元的开发资 金,从而使广西在金矿开采和冶炼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广西金矿大多是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在开采和冶炼规模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①金矿资源开发宏观调控失衡。②采选工艺落后、机械化水平低、设备陈旧。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④矿山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恢复治理尚未真正起步。针对当前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为促进广西金矿产业 发展,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1 依托充足金矿资源,加大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 应该看到目前广西的经济还不发达,黄金工业还比较薄弱,从黄金储量、金矿资源后备基地及目前黄金年产量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山东等产金大省。为了赶超东部产金先进省区,广西在加快富矿资源勘查同时,应加快低品位金矿的勘查找矿,以此弥补广西金矿探明储量的不足,使得一批金矿资源基本可靠的金矿筹建投产。但低品位金矿勘查费用的来源, 应同富矿勘查费用的来源一样, 来自多渠道的筹集勘查资金。广西的低品位金矿勘查, 只有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即“谁投资勘查, 谁优先开发”。广西应吸取各方面意见,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 保障金矿勘查开发的正常进行。已投产金矿,也应积极筹集勘查资金, 加快在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 进一步扩大矿源, 使金矿企业生产规 模能够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充足的金矿资源, 是广西黄金工业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重视低品位金矿的勘查开发,广西黄金工业有较快的发展。几年来,广西金矿业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矿山进行整改,使得金矿山

矿山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 计算步骤: 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 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 的体积和储量; 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缺点:误差较大。当工程控制不足,数量少,即对矿体产状、形态、内部构造、矿石质量等控制严重不足时,其地质块段划分的根据较少,计算结果也类同其他方法误差较大。 (二)开采块段法 开采块段主要是按探、采坑道工程的分布来划分的。可以为坑道四面、三面或两面包围形成矩形、三角形块段;也可为坑道和钻孔联合构成规则或不甚规则块段。同时,划分开采块段时,应与采矿方法规定的矿块构成参数相一致,与储量类别相适应。 该法的储量计算过程和要求与地质块段法基本相同。 适用条件:适用于以坑道工程系统控制的地下开采矿体,尤其是开采脉状、薄层状矿体的生产矿山使用最广。由于其制图容易、计算简单,能按矿体的控制程度和采矿生产准备程度分别圈定矿体,符合矿山生产设计及储量管理的要求,所以生产矿山常采用。但因为开采块段法对工程(主要为坑道)控制要求严格,故常与地质块段法结合使用。一般在开拓水平以上采用开采块段法或断面法,以下(深部)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三)断面法 定义:矿体被一系列勘探断面分为若干个矿段或称块段,先计算各断面上矿体面积,再计算各个矿段的体积和储量,然后将各个块段储量相加即得矿体的总储量,这种储量计算方法称为断面法或剖面法。 根据断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水平断面法和垂直断面法,凡是用勘探(线)网法进行勘探的矿床,都可采用垂直断面法;对于按一定间距,以穿脉、沿脉坑道及坑内水平钻孔为主勘探的矿床,一般采用水平断面法计算矿床资源量和储量。根据断面间的关系分为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1平行断面法 无论是垂直平行断面法还是水平平行断面法,均是把相邻两平行断面间的矿段,作为基本储量计算单元。首先在两断面图上分别测定矿体面积,然后计算块段的体积和储量。体积(V)的计算有下述几种情况: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金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冶)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黄金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其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露天黄金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要在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达到90%以上。 2.地下开采。 按照金矿不同的赋存条件,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要在设计矿石贫化率范围内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地下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 ○2根据《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和黄金行业特点,将矿体倾斜度按倾角划分为缓倾斜矿体(α<30°)、倾斜矿体(30°≤α≤55°)和急倾斜矿体(α>55°)三类; ○3矿体厚度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h≤4m)和厚矿体(h>4m)三类。 (二)选矿(冶)回收率。 根据金矿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黄金矿山企业的选(冶)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选矿(冶)回收率指标要求 等预处理工艺为难处理矿石;低于矿山现行工业指标而圈定的矿化体为低品位矿石。矿石 类型划分可参考矿山的选矿试验研究报告或设计报告; ○5按照生产金精矿或合质金产品的不同,回收率可分别称为选矿回收率或选冶回收率,括 号外为选矿回收率,括号内为选冶回收率。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黄金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银、硫、铜、铅、锌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当黄金与其它矿物共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60%;当黄金与其它矿物伴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40%。

储量计算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邓善德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一、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矿体的自然形态是复杂的,且深埋地下,各种地质因素对矿体形态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在储量计算中只能近似的用规则的几何体来描述或代替真实的矿体,求出矿体的体积。由于计算体积的方法不同,以及划分计算单元方法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储量计算方法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及等值线法等,其中以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和断面法最为常见。现将几种常用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算术平均法 是一种最简单的储量计算方法,其实质是将整个形状不规则的矿体变为一个厚度和质量一致的板状体,即把勘探地段内全部勘探工程查明的矿体厚度、品位、矿石体重等数值,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加以平均,分别求出其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然后按圈定的矿体面积,算出整个矿体的体积和矿石的储量。 算术平均法应用简便,适用于矿体厚度变化小,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矿产质量及开采条件比较简单的矿床。 2.地质块段法

它是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储量计算方法,此方法原理是将一个矿休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状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的不同部分的储量,通常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由单一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 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和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因为计算较为繁琐,所以一般不常应用。 3.开采块段法 是以坑道为主要勘探手段的矿床中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由于矿体被坑道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块段,即将矿体化作一组密集的、厚度和品位一致的平行六面体(即长方形的板状体)。因此实质上开采块段法仍是算术平均法在特定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计算储量时,是根据块段周边的坑道资料,(有时还包括部分钻孔资料)分别计算各块段的矿体面积,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矿石体重等,然后求得每个块段的体积和矿产储量,各块段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 开采块段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不同质量和研究程度的储量及其

鉴别金矿石

怎样鉴别金矿石 单一浮选适用于处理粗、中粒自然黄金铁矿石。经破碎后的矿进入球磨机,磨细呈矿浆后进入浮选。在浮选中,用碳酸钠作调整剂,使黄金上浮。同时用丁黄药与胺黑药作补收剂,使金矿粉与矿渣分离,产出金精矿粉。 混汞浮选适用于处理自然金嵌布粒度较粗,储存在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矿石。与单一浮选不同的是在磨矿后加汞板进行金回收,回收率可达 30-45%。混汞后的矿浆,通过分级机溢流进行浮选。为使更好地生成汞金,磨矿时加添一定浓度的碳酸纳、苛性钠等,可使汞金回收率提到70% 。 重力选矿系利用黄金与其它矿物比得的差异性进行浮选。比重差异愈大,更易于分离。将含金矿沙置入圆筒筛,通过高压水进行流矿,大于筛孔的砾砂经溜糟、皮带输送入尾矿场;小于筛孔的矿沙通过公配器输入1-3段圆跳汰机,经3段跳汰机精矿自流入摇床,进行粗、细、扫选,生产出精沙矿。此法多用于流沙矿,细碎后的矿石也可适用。 炭浆法提金工艺这种工敢是8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提金方法,用在处理含金褐铁矿氧化矿石的选别效果更佳。1983年,中国黄金总公司对潼关金矿的选矿工艺决定改造,引用美国戴维麦基公司的炭浆提金新工艺。炭浆法即在氧化浸出的同时,进行活性炭吸附,提高金的浸出率。其流程包括:两段闭路破碎,两段磨矿,挽流器溢流产品-200目占95%,而后进入浓密机,将矿浆浓度由18-20%浓缩为42-45%左右,再经缓冲槽进入浸出吸附槽,进行浸出作业,同时用椰子壳制成的活性炭吸附,得出最终产品载金炭。尾矿用高频完全筛回收碎活性炭中的金,而后用液氯处理含氰尾液。金回收以解析、电解、酸洗等方法获得。解析用高浓度氰化物、高碱度,进行高温高压将载金炭中的金解析下来,再将载析下来的溶液送电解回收。电解槽以钢棉为阴极、不锈钢为阳极,使金吸附在钢棉上,解析下来的活性炭用盐酸洗涤,附去炭酸钙以及其他杂质,最后在返600℃的回转窑中再生。此项工艺经过1986-1987年的试行情况分析,1987年的浸出率比1986年5个月平均指标低5.73个百分点,为 81.36%。而且各月浸出率波动较大,最你为33%,最高达98.4%。原因是矿厂中硫化物及铜的含量比1984年1月和5月分别由国内、国外试验分析的结果都有增加的趋势,银、铝、铜增加亦较显著,影响炭浆工艺的浸出效果。故于1987年改造了一条浮选流程,把部分含铜较高的硫化矿用浮选法处理,既利用了原浮选系列闲置设备,又保证了炭浆法的浸出率。 冶炼 经过各种选矿方法生产出金精矿粉、加入KNO3氧化剂及银和硼砂。当炉温升到700℃时,毛金熔化,炉温升至1000℃,熔液开始沸腾,渣液呈飘浮状,白炽明亮的金质下沉平静,当炉温加温至1250℃-1350℃时,渣液表面亮度变暗,经数次扒去渣液,生产出纯金。总过程是通过熔化使熔液中的过剩硫等化合物氧化除去。 电解直接冶炼此法为潼关金矿所采用,以钢棉为阴极直接熔炼得金银合质金。由于此法原设计所得合质金,金银不易分离,交售时白银不予计价,钢棉一次使用混入渣,成本太大。现改为水洗电解钢棉,得金银泥,一般品位为22-28%的金,15-20%的银,在金银分离反应时银、铜、铁等渣质进入溶液,而金不溶解,呈红棕色状态存在,而后将金泥水洗、烘干和溶剂一起冶炼。

储量计算

第五章储量计算 一工业指标的确定: 根据矿区现有资料,出露地表的I、I1号矿体,未能划分出氧化带.因而统按原生硫化镍矿石考虑。工业指标的确定以1972年出版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为依据.即:边界品位0.2% 最低工业品位0.3% 最低可采厚度 1米夹石剔除厚度 2米 凡按本指标圈定的矿体均为镍矿体,铜钴储量以镍矿石伴生矿产计算。 二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土墩镍矿床普查评价工作是用正规的勘探网进行的,矿体形态简单,主矿体沿倾斜方向稳定,矿体沿倾向延深大于沿走向延长.结合矿床实际控制程度,储量计算方法:主要工业矿体用垂直断面法;其它小矿体由于其规模小,矿层薄,甚至走向上倾向上均无控制,或仅是一孔之见·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这些矿体的储量,做为地质储量。 (一)垂直断面法: 用于计算I、Ⅵ号主要工业矿体的储量按下列公式计算金属储量: F=V×D×C 式中:p--金属储量 V—块段矿石体积﹛ V=V1(块段总体积)- V2(该块段夹石总体积)﹜ D-块段平均体重 c-块段平均品位 块段体积VI的计算公式为: 1.当相邻二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面积差大于40%时,用截锥体公式计算体积,即 V=L/3﹙S1+S2+S1S2 ) 2.当相邻二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面积差小于40%时,用梯形体公式计算体积,即: V=L/2( SI+S2) 式中:v-块段的体积 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 S1、S2—分别 黄山镍铜矿床122号勘探线剖面图 (据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1992年) 1—2 下石炭统干墩组:1-第三岩性段;2-第一岩性段;3-辉长闪长岩相;4-橄辉岩相;5-橄

榄岩相;6-角闪二辉辉石岩相;7-矿体及编号 为I,Ⅱ断面的面积 3.矿体两端边缘部分的块段,由于只有一个断面控制,根据矿体尖灭的特点,选用下列公。 式计算。矿体做楔形尖灭时,块段体积用楔形公式计算: V=L/2·S1 矿体做锥形尖灭时,块段体积用锥体公式计算: V=L/3·S1 式中:S1-Ⅰ断面的面积 L-I断面到矿体尖灭点的距离。夹石体积V2的计算。 V2=断面夹石面积×夹石沿走向长度的二分之一(即楔形公式)其夹石沿走向的长度按夹石倾向廷深长度的二分之一计算。 (二)算术平均法: 用于除I、Ⅵ号矿体以外的小矿体。用算术平均法求出矿体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长度加权平均品位),平均体重,按下列公式计算: p=V×D×C V矿体体积=矿体平均厚度×矿体推断延深×矿体推断长度。 三主要参数的确定和矿体圈定原则: (一)主要参数的确定: 1.矿体面积的确定 矿体断面面积的确定用求积仪测定,以下式表示: s=c(n2-n1)或s=c(n2-n1+Q) Q=( n2-n1) - (n2‵-nl‵) 为使测量面积准确可靠,绕行时最好把极点定在图形之外,并保持极点不变,以避免计算时又要确定q值。每一面积都要进行两次,两次测定的极点位置应不同,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做为最终面积。 2.矿体厚度的测定: 当钻孔无方位偏差时,矿体真厚度为: m=L﹒cos(β—α) 钻孔方位有偏差时,矿体真厚度为: m=L.(Sina. Sinβ- COSγ±COSa. COSβ)式中:m-真厚度 L-钻孔中矿体假厚度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β-矿体倾角 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方位角与矿体倾向间之夹角 ±一凡是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向相反时前后两项用正号 连结;若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向一致时为负号连接。 矿体倾角用量角器在图上量取。 矿体平均厚度用算术平均法求得。 3.平均品位的确定: 计算项目为:CU、CO、Ni 鉴于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取样距离不等,样品平均品位计算,首先用样品控制长度加权求出工程平均品位。而后用各探矿工程截穿矿体视厚度与各工程平均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