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五步法

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五步法

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五步法

发表时间:2013-11-13T14:41:16.7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9月总第97期供稿作者:刘清茹[导读] 分析主要人物的名字、称呼的由来。

◆刘清茹河北省宁晋县四芝兰学区055550

初中语文课本选用的一般是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的节选,篇幅比其他文体稍长些,所以,想在两至三节课上完一篇小说,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说阅读教学法——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分析小说的题目。

作者往往在小说的题目上下了大功夫。一篇小说的题目,要么是小说的线索,如《故乡》;要么是小说的主人公,如《孔乙己》;要么是小说的主要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要么是小说的寓意,如《变色龙》。通过小说的题目,可抓住作者拟题的独特含义,快速找到小说的线索、主人公、主要事件、深刻的寓意或作者的思想倾向,为分析小说和进入小说的意境提供很好的氛围。

第二步:分析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线索。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是由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如《变色龙》以简练的笔墨,围绕一条狗,通过几个“转折”,将奥楚蔑洛夫巡官几段反复无常的对话和脱、穿大衣的细节串连起来,构成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塑造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典型形象,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迎上欺下的卑鄙者形象。

第三步:从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线索人物。小说的人物众多,应该怎样区别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谁是线索人物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弄明白这个人物是否反映了文章的主题,如果能体现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那这个人物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尽管于勒这个形象出现的次数很多,但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这种金钱关系主要是通过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来体现的,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

线索人物又该怎样判定呢?小说一般通过线索来组织材料,线索人物就是故事情节的见证者。如在《故乡》中,“我”是故事情节的见证者,所以“我”就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

2.分析主要人物的名字、称呼的由来。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名字在小说创作中是很有讲究的,恰当的人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很有帮助。孔乙己这令人半懂不懂的名字正蕴含着他生活上的潦倒和性格上的迂腐;《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的本意是“疯癫的”,用它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姓,有讽刺的意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于勒的称呼安排颇下了一番功夫,作者精心设置了20多个不同的称呼,有赞叹的,有斥骂的,有同情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发生了如下变化:来信前,“坏蛋,流氓……”;来信后,“正直的人……”;而遇见落魄的于勒后,则称呼“这个小子……”。这些称呼均展现了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活动和对于勒的感情变化过程,反映了当时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3.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如下:

肖像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衣着等特点。如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小说开头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时的第一句话就表述出来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是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常用技巧,作者常精心设计人物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窃书不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这两句话几乎成为孔乙己的代言,表现出这个落魄穷书生可笑的心理。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特殊手法。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穿大衣两个细节形象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

4.表现手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除了使用多种描写方式外,还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照应、设悬、埋伏笔、以小见大等。如《故乡》中刻画闺土这一人物形象就通过少年闺土和中年闺土的对比,突出表现了以闺土为代表的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

第四步:分析小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鉴赏小说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如鲁迅的《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勾勒出故乡破败的特征,同时也渲染了渐近故乡时肃杀、悲凉的气氛。又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身处冷漠无情的社会,是通过描写众人的“笑”来表现的,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第五步:从以上四个方面概括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主题。

通过以上四步,一般可以概括出小说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社会主题。这不是一个生搬硬套的过程,而是一个层层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动态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感悟。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体会的延伸,让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的体验由课本延伸到课外,以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独特感受。

五步教学法条理明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实为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要想灵活运用此法,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发挥自如,并不断摸索出其他与众不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