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五年四月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构成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必修课,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作为设计艺术的重要基础理论,构成设计已成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

构成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它通常分为平面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三个方面。平面构成主要学习的是平面空间内点、线、面等各种形态元素的性质特征及组合规律和方法,通过把不同形态的点线面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体会各种构成形式的审美效果和美的法则;色彩构成是对色彩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色彩的科学原理、各种色彩组合搭配的规律和原则;而立体构成学习的是三维空间内各种形态元素的分解和组合的规律和方法。任何一种艺术设计种类,其实都是一种建立在平面、立体、色彩设计基础上的综合设计。装潢设计中的广告、招贴、标志、CI等均需利用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综合知识,而商品包装、书籍装帧、POP等的设计更需要全面地掌握和应用构成设计的原理。

因此构成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探索新的视觉语言,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它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造型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科学,它能够把对平面和立体的研究、

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相互作用的形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的基础设计理念对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形态、色彩、肌理、空间等方面的创造而进行的一种偏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以及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获得丰富的、适应于现代装潢艺术设计的造型艺术知识,为以后专业设计领域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以适应装潢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岗位需求。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表1-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设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构成设计的过程是对构成原理进行探讨、思考、启迪、开拓设计思维及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职业能力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构成相关技能,为将来课程打好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

①熟练掌握点、线、面等形态要素和形式美法则。

②能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形式。

③熟练掌握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

④能够熟练掌握色彩的对比调和的方法。

⑤熟练掌握立体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

⑥能够熟练掌握立体构成中的形式要素。

技能目标

①能够对点、线、面等形态要素进行灵活运用。

②能够熟练应用重复、近似、渐变、特异、空间、解构与重构等构成形式。

③能够对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进行灵活运用。

④能够熟练应用色彩的对比调和的方法。

⑤能够对点、线、面、体、空间等基本要素进行灵活运用。

⑥能够熟练应用简练、平衡、比例、对比、主次、节奏、韵律意境等形式要素。

态度目标

①了解构成课程对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②端正对基础课的学习态度,明确速写能力在专业中处于何种位置。

③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做到活学活用。

三、教学组织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构成相关知识技能,本课程设计了三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6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表1-2教学组织表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分别见表1-3、表1-4、表1-5。

表1-3 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7 / 14

表1-4 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8 / 14

9 / 14

表1-5 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能力表

10 / 14

11 / 14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分阶段进行难易相当的项目训练,各学习项目由不同的学习型工作任务组合而成,每个学习项目的实施都以学生能独立完成建筑速写写生训练为目的。各个项目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见表1-6。

表1-6 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试考核采用项目实训加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法,实行百分制评定,其中笔试成绩占40%,项目实训占50%,平时成绩占10%。考核成绩见表1-7、表1-8。

表1-7 课程整体成绩表

表1-8 课程考核成绩表

七、说明与建议

《设计构成》是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非常有利于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装潢艺术专业基础课中处于重要地位。基于《设计构成》课程的实践训练需要,分为三个学习项目,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设计构成的各项技能。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平面构成常用的构成形式;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调和;立体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立体构成中的形式要素。

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平面构成常用的构成形式的灵活运用;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调和方法的运用;立体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立体构成中的

形式要素的灵活掌握。

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见表1-9。

表1-9 教材及参考书

完成本课程的建议学时为116学时,考虑到学期教学周数的实际变化情况,课程实际执行学时允许6个学时机动。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分析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美术教学计划汇编六篇

【实用】美术教学计划汇编六篇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初一三个班的美术教学。通过初步摸底,七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较高,这是学好美术的前提。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拟定19课时的课程,分为六个单元教学: 第一单元《世界遗产之旅》,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点、线、面》是学习点、线构成的知识。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介绍的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大自然的花卉为设计元素的平面构成。 第四单元《静物画构图与色彩》学习运用三角形构图的知识,进行静物画构图练习。 第五单元《我心中的大海》用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进行海洋题材的创作。 第六单元《发现与创造》探究、感知生活中的美术门类及其特征。 四、教学总目标 1、认识和了解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世界的美术文化;进一步学习色彩和构图知识。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素描、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大自然主生热爱之情。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我认真地分析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3、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5、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2012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色彩构成 适用学时:50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工业设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的。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学习领域定位 色彩构成是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色彩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包括工业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广告设计都开设此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内容如: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的色调,色彩的表情与色彩的情感情绪表达等形式,色彩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色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色彩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地掌握色彩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今后色彩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色彩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色彩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课程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 基于色彩构成的内容量大、面广、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各专业又应当有不同的选择点和侧重点及难易程度,从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方式及实践实练的布置安排上都应与本专业密切相连,一切以为具体专业服务为基准。 二、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法能力目标: 1. 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 2.掌握色彩构成的形式设计的美学法则。 3.整和不同源流的基础教学内容,吸收和运用不同原理的基础造型方法,强化课程的综合实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样表

三年制平面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掌握平面设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从事平面设计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平面设计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必要的体育、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脱产,学制三年。 三、主要工作岗位 1.商业招贴设计、画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2.商业展示设计、商业美工设计; 3.展牌设计与制作、室内效果图设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指导、工程预算等。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知识,掌握专业必需的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及工艺美术史等; 3.掌握美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平面设计、室内效果图技法、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4.掌握软装饰设计理论、工艺造型、室内装饰设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5.熟练应用计算机图形软件,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二)能力结构 1.具有美术造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2.具有室内装饰设计、各类软装饰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商业展示设计、展牌与展板设计与制作及平面设计的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设计的能力。 5.外语达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翻译和口语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4.可以考取本专业平面设计员或室内设计员职业资格证书。

三大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1 前言 1.1 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1.2 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三大构成》课程,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本课建议学时:36学时 2 课程目标 2.1能力(技能)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1)专业能力目标(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 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手脑灵活,高度协调,动手能力强; 2)方法能力指标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计划决策能力;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 《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 课程编号:JSJ24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 学时:240学时 一、课程概述 《Photoshop》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 ,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中专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后,具有一定的图像综合处理能力,可胜任图像设计等相关操作岗位的部分工作,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平面设计中其他软件(如CorelDraw、Illustrator)打下基础。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

二、课程设计理念 Photoshop软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知识点,操作的难度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图像设计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 1. 基于电脑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理念。 按照计算机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取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时装画教学计划及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 时装画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配色的原理和方法,训练学生服装绘画基础和服装画的表现技能,通过造型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为他们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未来职业转换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或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知识。 2. 了解装饰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配色的基本规律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了解或掌握图案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图案的装饰作用,掌握构成要素及形式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设计意念。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基本掌握人体的基本表现手法。 2. 初步掌握人物色彩概括写生、人物动势速写和服装画人物的画法表现。 3. 具有装饰色彩应用和服装整体配色的能力。 4. 具有初步的造型设计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 树立实事求是、勤奋务实的学风。 3.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 服装绘画基础 1. 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绘画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 几何形体、静物素描 了解几何形体、静物的绘画目的、意义,基本掌握比例、透视、结构、明暗、构图等绘画关系及画法步骤。

3.色彩基本知识绘画 了解写生色彩绘画的目的、意义,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4. 人物速写 了解人物速写的目的、意义,掌握人体比例、结构、动态,明确本专业人物速写的特定要求。 5. 归纳色彩绘画 了解归纳色彩的目的、意义,掌握归纳色彩的方法、步骤。 6. 服装效果图 了解服装效果图的目的、意义,掌握服装效果图的基本要求和表现技法。 (二) 服装色彩与配色 1. 服装色彩的基础理论 了解服装色彩的目的、意义,掌握色彩的基本属性及运用。 2. 服装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了解或掌握色彩各属性基调对比关系,掌握色彩冷暖、面积、形状、位置等对比效果。 3. 服装配色规律 掌握服装配色的原理、方法,懂得服装配色与肤色、环境、面料质地、目的的关系,了解色彩的流行规律及应用意义。 (三) 服装造型设计基础 1. 平面构成与应用 了解平面构成原理,掌握构成要素及形式在服装中的应用。 2. 立体构成与应用 了解立体构成原理,掌握构成要素及形式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3. 平面纹样与应用 了解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规律,掌握其表现形式在服装中的应用。 4. 服装款式构成 了解服装款式构成的基本概念,了解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掌握服装造型和款式构成的形式。 选学模块 (一) 服装画技法 1. 服装材料表现技法 掌握服装褶皱、衣纹、质感的绘画技巧。 2.服装人体练习 2. 服装画表现形式 掌握运用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水粉颜料等进行服装画的特殊表现技法。 (二) 服装标识设计 初步掌握针对服装品牌标识物品的形象设计。 (三)服装设计 了解服装廓型与立体造型构成的关系的表现手法,掌握服装造型的构成形式。 实践模块 (一) 基础实训

美术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美术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美术设计构成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三个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充分了解构成在美术设计专业的作用,探索形式美的构成表现规律,为后续美术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设计思路,采用以美术设计构成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任务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设计该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美术设计构成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为主线来划分和设计的。通过图形组合处理、图形色彩处理、空间形态组合等逐步递进的任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掌握美术设计构成的形式法则。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完成本课程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力及创新设计能力。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216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将构成的观念、方法运用到美术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审美、创新、动手及制作能力,启迪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按照构成的形式法则,完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能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色彩设计。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形态的组合能力。

4.1教材编写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编写教材的依据。 (2)教材应该充分体现以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以任务为引领的课程设计思路。 (3)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和教学方法,把基础学科的训练项目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去,真正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会”的理念,使学习目标明确,更具应用性。(4)教材编写应注意到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编写和运用上要有前瞻性,争取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发展融入教材建设中去。 (5)教材应体现高要求、低难度的思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来设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用适量的直观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配合各种材料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表现手段。 4.2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应充分考虑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可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活动教学、观摩教学、临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即有明确的实战目的,也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教学演绎过程中应突出师生的“互动性”,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职业化、市场化、实战化水平,真正实施“产——学—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课 基准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与设计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立体构成》是艺术 专业中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因此,这门课程 既可作为设计基础课,又可直接支持学生进行毕业创作设计。它的作用有: 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造型构思的抽象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及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4、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知识和方法,提高艺术的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能力, 最终将体积、空间、结构等知识以最佳方式应用到建筑与环境、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设计应用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 面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组致力于对基础教学的探索与设计方法的 研究,要重视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教育,强调“基础教学”可以从实践入手,“起始于实践, 立足于实用”。在实践中入门,在实践中提高。通过设计方法及案例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和自身的基础能力,就每个设计主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体验为基础,在学生灵活、全面的掌握三维形 态的构成法则的同时,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要素的构成练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大(小)组作业”模式与岗位模式相结合,通 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小组进行主题的选择、构思、选材和形态制作。 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技术的运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陶琴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平面设计与制作》属于技能方向课。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的越发激烈,平面设计专业人员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平面设计与制作》在平面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主要培养在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室、喷绘制图等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对应的岗位是“平面设计员”。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项目教学。 本课程是平面广告设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学习、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项目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注重经验分享与评价。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过程中通过设计方案的展示与分享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通过作品展示,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总结与反思设计方案与实际完成的作品间的差异性,突破的难点,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等,将作品进行修改与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 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得出岗位领域课程相关工作任务26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新博文印刷、红意伟业广告等能广泛接纳中职毕业生的20家广告公司进行调研,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确定本课的课程内容为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VI设计”等共计10个项目,项目递进衔接的比较紧密。采用理实一体进行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和岗位要求梳理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将其融入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选用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依据市场、行业的发展变化,为补充规划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的不足,我们在校企研讨的基础上,编写了校本教材。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08-126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平面设计与制作》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技能方向课。 本课主要培养在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室、喷绘制图等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学习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度,提高创造能力和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平面构成是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二维空间中进行。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现在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 一、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概述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 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 3. 基本几何的画法。 4.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 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 6. 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构成的概念,以及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正确认识构成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课程特征、课程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4、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抽象”的设计意识; 5、正确认识构成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构成与包豪斯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学生设计观念的培养及意识的转变(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 概念要素 2. 视觉要素 3. 关系要素 教学目的 1、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

3、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的视觉特点及应用 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3、理解并掌握不同形态要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第三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1. 自然形 2. 几何形 3. 偶然形 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构成元素的构成形式 2、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重点难点: 自然形偶然形的画法。 第四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重复构成形式 2. 近似构成形式 3. 渐变构成形式 4. 对比构成形式 5. 发射构成形式 6. 特异构成形式 7. 空间构成形式 8. 分解、密集、分割、肌理构成形式 9. 平面构成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2、掌握各种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进行构成设计 3、理解并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图和分割

7《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02470建议课时数:90学分:5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专门化)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构成基础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是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密切相连的课程。该课程是空间设计、室内环境与色彩、家具设计与制作、纤维综合材料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照明设计、环境与设备、装置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光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涉外室内空间设计、旧建筑改造、计算机三维表现、毕业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室内装饰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和从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工作。构成基础是以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构成基础以及现代空间设计理论为指导,以空间造型训练为主线,使学生在形象与逻辑思维的融汇中,探索空间与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新概念进行快速空间创造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打基础。树立严谨的造型设计观念,以设计性、创造性课题进行课题训练,在感性与体验的设计过程中,掌握造型设计的语汇与文法,养成综合思考的习惯、直觉判断力、创造力。使学习者综合创作的深度与艺术性都有所提高。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构成作为一种造型观念,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所起重要的作用,探索形

式美的构成表现规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为下一步进入室内装饰设计的学习,作好平面、立体形态构成造型能力的准备。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确定了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空间构成作为载体的项目设计思路,具有实际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有在社会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达到本课程目标的含义。通过对几何抽象图形的认识及思维转换,对视觉元素的提取,对形式美法则(秩序、运动、发散、均衡、渐变等)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90课时,5个学分。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引导学生将构成的观念、方法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达设计方案提供有效的方法。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形态的组合能力。 ●能按照构成的形式法则,进行平、立面及立体设计活动。 ●能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室内装饰色彩设计。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形态组合能力。 ●能有一定的细心、耐心以及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037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试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没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只见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扶优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它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性观念,训练学生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课 基准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与设计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专业中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因此,这门课程既可作为设计基础课,又可直接支持学生进行毕业创作设计。它的作用有: 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造型构思的抽象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及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4、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知识和方法,提高艺术的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能力,最终将体积、空间、结构等知识以最佳方式应用到建筑与环境、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设计应用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 面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组致力于对基础教学的探索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要重视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教育,强调“基础教学”可以从实践入手,“起始于实践,立足于实用”。在实践中入门,在实践中提高。通过设计方法及案例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和自身的基础能力,就每个设计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体验为基础,在学生灵活、全面的掌握三维形态的构成法则的同时, 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要素的构成练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大(小)组作业”模式与岗位模式相结合,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小组进行主题的选择、构思、选材和形态制作。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中专平面设计课程标准

《图案》课程计划 (36 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理念图案是装饰性美术,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图案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重在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和常用的装饰造型手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和图案创作的基本方法程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图案语言进行图案创作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1.图案概述 (1)图案的含义 (2)图案的分类 2.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调和 3.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图案的写生方法 (2)花卉图案 (3)动物图案 (4)风景图案 (5)人物图案 4?图案的组织构成 (1)独立性图案

(2)连续性图案 5.图案色彩及描绘技法 (1)图案色彩的运用 (2)图案的描绘技法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2)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 .难点: (1)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三)教学要求 1 .了解图案的含义、分类 2 .了解图案的五中形式规律与法则 3 .了解花卉、动物、植物、人物的写生与变化的形式,并熟练掌握 4 .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5.掌握图案的色彩及描绘技法 6 .能独立完成图案的命题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采用理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核形式及评分方法 以教学要求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平时成绩占30%最后综合考试作业70% (三)教材与参考书 1 .《图案创意设计》金峰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平面设计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本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是学习Photoshop的入门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设计类课程建立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掌握各项选取工具的使用,从而快速有效地选取图像;掌握图像的色彩和色调调整以及图像的各种编辑方法,并能掌握图像的绘制与修饰方法,同时应掌握文字、图层、路径、通道与蒙版的应用,并能使用滤镜制作各种特效,更要了解并掌握其3D功能的使用。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图形图像制作环境,精通国际上流行的1~2种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并能运用它们独立地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图形图像的制作任务。要求学生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成为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知识结构 1. 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技术; 2. 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 3. 了解平面设计、民间美术;掌握平面构成规则与技巧,掌握美术(素描、色彩及构成)等基本理论知识; 4. 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完成平面设计与制作; 5. 掌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方法; 6. 掌握三维软件的使用和相关设计工作; 7. 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构成与使用技巧,掌握多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8. 掌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掌握音频编辑与制作; 9. 熟悉国家有关图形图像设计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等; 10. 了解国内外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发展动态。 三、能力结构 1. 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基本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