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时达标训练(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时达标训练(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说课稿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说教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必修一中细胞的基本结构等相关内容,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为以后的内环境稳态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说学情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过,手脚磨出水泡以及被针扎到流血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对于资料分析综合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些都有助于本节课程的顺利展开。 三、说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说教法、学法 在熟悉了教学内容之后,方法的确立就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问题驱动教学,我将采取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具体确立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综合了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2014年考试大纲中主要为第二节“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作用”的理解水平做铺垫。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

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液体由于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不是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2)组成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 ※血液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血细胞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液≠血浆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内环境=细胞外液 (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 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 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 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 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人体内的液体并不都属于内环境,例如: 1)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见下表)

高中生物《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导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导入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 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图片:草履虫,多媒体显示问题: 讨论1: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细胞? 讨论2: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与生活环境有和关系? 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内多媒体显示组织模型,分别认识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学生总结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并填写导学案。 提问: 1、什么叫体液?体液分为哪几部分? 2、什么是内环境?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总结评价。 多媒体出示知识点: 1、体液:人体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思考: (1)内环境包括哪几种液体? (2 )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怎样理解“内”与“外”?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内环境包括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内环境的范围:人体内,细胞外 多媒体展示细胞、内环境、外界环境关系模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内环境的范围,并联系实际说明: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管道等,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其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应属于外界环境。 (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应用:填表总结下列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多媒体显示动画: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学生观看后画图示总结:细胞及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注意: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交换是单向的。淋巴直接注入血浆。 [过渡] 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二、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 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 学生分析讨论: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设计思想: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课的设计通过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和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设计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三、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章节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学习新知识有一定帮助,但需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构建内环境概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将抽象的内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立体结构。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是课前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利用单细胞生物生存的液体环境为依托点,类比推理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的立体知识构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生物体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 (2)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一、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一)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教学难点 (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那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 那杯相比较哪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 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 C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一一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图2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 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 那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位置不同的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 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一段视频,并思考下面问题: 课件展示: 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1) (学生观看并思考)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 过雪山的战士生活环境寒冷,炼钢工人生活环境炎热,抗洪战士生活环境——也炎热。师很好。大家应注意的是抗洪战士生活环境并不单纯是炎热,还有呢? 生2 缺干净水。 生3 蚊虫多。 生4 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 …… 师很好!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时,应该及时补充淡盐水,这又是为什么呢?——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就是我们在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本章分为两节,分别阐述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 推进新课 板书: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师我们再看两段视频,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 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播放视频2、多媒体CAI—1) (学生观看、思考、讨论) 生第一段播放的是草履虫。第二段播放的是血液中的血细胞。 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师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相似的地方吗? 生有,都是液体环境。 师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师很好。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生血浆。 师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 课件展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利用课间时间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章引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的学习。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PPT展示血浆成分的图片) 〔资料分析〕由学生分析并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技能训练: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形;提高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难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教学过程 课时2课时 创设情境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我们知道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养料,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一、体液 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内含有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称为体液。体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叫做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叫做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点拨: 1.体液中的“体”是指体内,是指人体表皮内部的环境,非传统意义的内部。如:口腔液、胃液、肠液等不属于体液,因为口腔、胃、小肠等不属于体内而属于体外。 注意: ①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③血浆中的血细胞、组织液中组织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都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④不同的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不同的: a.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组织液; d.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 2.体液的“液”是指液体,不仅仅包括水分,而且还包括溶解在其中的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二、内环境 1.概念: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所组成的整个身体的细胞外液。

人教版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 (1)细胞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3)细胞与它所生活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属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3.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 养料、 氧气 代谢废物

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它生活在身体内的细胞外液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问题: (1)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血浆和组织液)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淋巴和组织液) 思考与讨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体液间的相互转化 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教案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3.1.1细胞生活的环境 试讲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重要性。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呈现《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并顺势引出:那男人是什么做的呢?接着展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分别占体重的60%、50%和79%,并提出问题: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水分,这些液体都存在于什么地方呢?从而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展开 1.体液 教师多媒体展示装有离心后血液的试管,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讨论: (1)血液中有哪些成分?(血浆和血细胞。) (2)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什么?(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体液的概念,多媒体呈现体液的组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的关系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视频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2)结合动画,教师讲解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设置疑问:个体生活的环境被称之为外界环境,那么细胞所生活的环境叫做什么呢?引出内环境的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4)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什么差别呢?课下预习。 四、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让学生观察并讨论,通过观察自己能够从图片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1)图中各是什么细胞?请你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二)探究活动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及细胞外液的成分 阅读教材P2—P3内容,并思考回答: 1.体液及其组成 (1)体内大量以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外液主要由、和三种液体组成。 (2)组织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种主要液体之间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 比较存在部位来源生活细胞 组织液组织细胞间 隙 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产生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 血浆从消化道吸收;从中吸收;在 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各种________ 淋巴淋巴管内组织液渗入_________形成;由消化 道吸收而来 吞噬细胞和细胞 4.内环境的概念 5.根据下面血浆的主要成分示意图分析回答: (1)组织液、淋巴、血浆的成分和含量相近,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2)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 (3)血浆、血清、血液,都属于内环境吗? (三)探究活动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分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那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那些离子的含量最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 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汗液、尿液、泪液、消化 液等液体由于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不是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 占 2/3) (2)组成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 ※血液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血细胞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液≠血浆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细胞外液 (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 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 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 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 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 血浆;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人体内的液体并不都属于内环境,例如: 1)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见下 表)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所处内环境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 淋巴、血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