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浙江选考《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浙江选考《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浙江选考《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认识和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应当予以摈弃。()

3.从内容看,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4.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和无所作为的态度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5.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6.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的特点。()

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即开锁也要处理矛盾。()

8.辩证否定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

9.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2018年8月13至20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是我国首次获得世界

哲学大会的承办权。以下对哲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声称,世界只是我们心智的构造物。塞缪尔?约翰逊则认为,一脚踢块

石头过去就能偃息争论。约翰逊与贝克莱的分歧()

①是对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认识

②是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③反映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

④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据报道,“黑月”是罕见的天文景象,不少末日论者担忧,此景是不祥之兆。此前,每当

出现“血月”和“蓝月”等天文奇景,也会引起末日论者的关注。不过,科学家表示,“黑月”等现象不足为惧,地球仍会照常运转。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

C.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4.“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

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夸大了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C.夸大了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5.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谁依赖谁

的问题。他们思考的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6.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7.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

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唱歌不着调,又称“失歌症”。科学研究发现,这是由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造成,患

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和欣赏乐曲等能力。这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个普通干电池的

污染量,可污染约6万升水。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甚至可能瘫痪。这体现了()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下列诗句与其所含哲理不一致的有()

①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③多言数穷,不如守中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

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十九世纪中叶,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的时候,珠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

立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这说明物质()

A.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B.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

C.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

D.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23.右侧漫画《微笑就是太阳》()

A.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

B.否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C.肯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意识的派生性

24.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原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从哲学

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③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④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论诗绝句》中诗句。下列

选项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6.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耳熟能详。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28.《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整体协调推进和鼓励试点先行相结

合的原则,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方案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把握其主要矛盾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说过:“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

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极大的错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创新需要否定别人承认过的真理②创新需要“扬弃”,开拓新境界

③创新就是独创,独创就是创新④创新要研究新情况,与时俱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31.右侧漫画《吵架》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

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32.怎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关键是让有含金量的改革真正落地。为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第二次会议提出,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第三次会议提出,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能否实现;第九次会议提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高度重视改革措施落实的原因。

33.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从事物发展状态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浙江选考《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涂T,错误的请涂F)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32.(1)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只有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才能切切实实取得成效;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让有含金量的改革真正落地,才能检验各项改革举措是否正确,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实现改革的目的。

33.(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防止等靠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变创造条件。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扶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要果断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走好扶贫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浙江省物理高考题第20题赏析

2018年xx物理高考题第20题赏析 20. (12分)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2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长度可调的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 0.2kg的小球从A点无初速释放,经过圆弧上B点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 3.6N,小球经过BC段所受的阻力为其重力的 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高度差为 3.2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为使小球落点P与B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求BC段的长度; (4)小球落到P点后弹起,与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假设小球每次碰撞机 械能损失75%、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相等,求小球从C点飞出到最后静止所需时间。 第20题图 答案: (1)4 m/s (2) 2.4J (3) 3.36m

(4) 2.4 s 本考题是一道动力学与功能关系的综合题,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的知识点 有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平抛运动、竖直上抛 运动等。考核的数学方法有极值法、等比数列法等。 第(1)问可由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式求解,得到B点速度大小为 4 m/s;第(2)问可由动能定理求解,得出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4J;第 (3)问可由动能定理列式,得到以C点速度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数学方法求极值,得到小球落点P与B点的水平距离最大值,并求BC段的长度 3.36m;第(4)可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求解,涉及到等比数列,计算较为灵活 本题物理情景清晰明了,设问由浅及深,既突出基础性,又凸显学科特 点,强化关键能力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h= 3.2mPBAR=2mC地面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浙江选考)2019高考物理复习计算题题型强化第2讲必考第20题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学案

第2讲 必考第20题 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题型1 直线运动中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应用 1.直线运动中多运动过程组合主要是指直线多过程或直线与斜面运动的组合问题. 2.涉及的规律: (1)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 (2)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过程,分别选择合适的规律求解. 4.相邻运动过程连接点的速度是解题关键. 例1 如图1甲所示,一倾斜角为37°的斜面底端固定有与斜面垂直的弹性挡板,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在t =0时刻从挡板开始向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运动到最高点返回底端,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再次向上运动,如此往复.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sin 37°=0.6,cos 37°=0.8) 图1 (1)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第一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 答案 (1)0.5 (2)2 5 m/s (3)12.5 m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小物块在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v 0 t 1 =10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可得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2)小物块第一次上滑的位移大小 x 1=v 02 t 1=10 2 ×1 m=5 m 第一次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x 1sin θ-μmg cos θ·x 1=1 2 mv 12-0 可得小物块第一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1=2 5 m/s (3)小物块最终停在挡板处,全程由动能定理有 -μmg cos θ·s =0-12 mv 02 可得在斜面上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s =12.5 m 1.航母舰载机滑跃起飞有点像高山滑雪,主要靠甲板前端的上翘来帮助战斗机起飞,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设某航母起飞跑道主要由长度为L 1=160 m 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L 2=20 m 的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 =4.0 m .一架质量为m =2.0×104 kg 的飞机,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 =1.2×105 N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飞机重力的0.1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倾斜跑道看做斜面,不计拐角处的影响.取g =10 m/s 2 . 图2 (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时间; (2)求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3)如果此航母去掉倾斜跑道,保持水平跑道长度不变,现在跑道上安装飞机弹射器,此弹射器弹射距离为84 m ,要使飞机在水平跑道的末端速度达到100 m/s ,则弹射器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已知弹射过程中发动机照常工作) 答案 (1)8 s (2)2430 m/s (3)1.0×106 N 解析 (1)设飞机在水平跑道的加速度为a 1,阻力为F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f =ma 1 L 1=12 a 1t 12 解得t 1=8 s (2)设飞机在水平跑道末端的速度为v 1,在倾斜跑道末端的速度为v 2,加速度为a 2 水平跑道上: v 1=a 1t 1 倾斜跑道上:

最新2018年浙江省物理高考题第20题赏析

2018年浙江省物理高考题第20题赏析 20. (12分)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2m 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 和长度可调的水平直轨道BC 在B 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0.2kg 的小球从A 点无初速释放,经过圆弧上B 点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3.6N ,小球经过BC 段所受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 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 点,P 、C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3.2m 。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为使小球落点P 与B 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求BC 段的长度; (4)小球落到P 点后弹起,与地面多次碰撞后静止。假设小球每次碰撞机械能损失75%、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相等,求小球从C 点飞出到最后静止所需时间。 答案:(1)4 m/s (2)2.4J (3)3.36m (4)2.4 s 本考题是一道动力学与功能关系的综合题,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的知识点有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考核的数学方法有极值法、等比数列法等。 第(1)问可由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式求解,得到B 点速度大小为4 m/s ; 第(2)问可由动能定理求解,得出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4J ; 第(3)问可由动能定理列式,得到以C 点速度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数学方法求极值,得到小球落点P 与B 点的水平距离最大值,并求BC 段的长度3.36m ; 第(4)可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求解,涉及到等比数列,计算较为灵活 本题物理情景清晰明了,设问由浅及深,既突出基础性,又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 地面 第20题图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功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及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 A .力,kg B .功率,J C .电场强度,C/N D .电压,V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加速度 C .力和功 D .电场强度和电势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同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5.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绵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 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s 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A .2610m ? B .4610m ? C .6610m ? D .8 610m ? 6.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 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映时间为0.5s ,汽车运 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2/m s B .62/m s C .52/m s D .42/m s 7.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 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8.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浙江省物理选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退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 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 2.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投飞镖,飞镖在飞行途中受到的力有 A.推力B.重力、空气阻力 C.重力、推力D.重力、推力、空气阻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没有惯性 B.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C.电流强度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4.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 .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 B .牛顿、安培、洛伦兹和奥斯特 C .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安培 D .开普勒、伽利略、库仑和洛伦兹 5.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 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A .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 .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6.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表面高10m 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的时间大约是 A .1.0s B .1.4s C .3.5s D .12s 7.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恒定 B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减小 C .能储存电荷,但不能储存电能 D .两个彼此绝缘又靠近的导体可视为电容器 8.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U ,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mg U C .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 .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9.法拉第电动机原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竖直固定在圆形水银槽中 心,N 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 心正上方的铰链相连。电源负极与金属杆上端相连,与电源正极连接的 导线插入水银中。从上往下看,金属杆 A .向左摆动 B .向右摆动 C .顺时针转动 D .逆时针转动 10.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量是 A .车的长度,车的重量

2016浙江省学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8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退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m/s B.kg C.m/s2D.kg.m/s2 2.下列电学元件属于电容器的是 3.如图所示,船夫用撑杆撑船前行,则 A.船对人的力小于人对船的力B.船对水的力大于水对船的力 C.人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人的力大小相等D.撑杆对河底的力大于河底对撑杆的力4.2018年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假设该卫星的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

A.B.C.D. 5.一户外健身器材如图所示。当器材上轮子转动时,轮子上的A、B两点的 A.转速B.周期C.线速度D.角速度 6.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B.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 C.研究瓢虫的翅膀扇动D.研究瓢虫身上的星数 7.如图所示是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右上方为其对应的F-x图象。O为对应弹簧自然伸展状态,弹簧拉伸至时弹力,拉伸至时弹力。则 A.B. C.D. 8.如图所示为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所画草图。他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若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个速度至少为 A.7.9km/s B.8.9km/s C.11.2km/s D.16.7km/s 9.如图所示,小磁针a、b、c、d放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稳定后指向正确的是 A.磁针a B.磁针b C.磁针c D.磁针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桌面高处的A点自由落到地面上的B点,桌面离地高为。选择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 A.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B.在A点时的机械能为

最新浙江省学考选考物理试题(+答案)

第3题图 A B 第5题图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 班级: 姓名: 本卷计算中,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 m/s 2 。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 .路程 B .位移 C .速度 D .加速度 2.下列均属于国际制基本单位的是 A .m 、N 、J B .m 、kg 、J C .m 、kg 、s D .kg 、m/s 、N 3.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 A .推力 B .重力、推力 C .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 .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4.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能量是 A .动能 B .动能、重力势能 C .重力势能、机械能 D .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5.在G20峰会“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演出中,芭蕾舞演员总保持如图所示姿式原 地旋转,此时手臂上A 、B 两点角速度大小分别为、 ,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则 A . B . C . D . 6.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 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 最接近的是 A .25m B .50m C .110m D .150m 7.一水平固定的水管,水从 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喷出,水管距地面高h =1.8m ,水落地的位置到 第4题图

第11题图 管口的水平距离x =1.2m ,不计空气及摩擦阻力,水从 管口喷出的初速度大小是 A .1.2m/s B .2.0m/s C .3.0m/s D .4.0m/s 8.如图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M 、N 、P 为电场线上的三个点,M 、N 是同一电场线上两点,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 .M 、N 、P 三点中N 点的场强最大 B .M 、N 、P 三点中N 点的电势最高 C .负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 D .正电荷从M 点自由释放,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 点 9.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短粗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cm 时测得电阻为R ,若溶液 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同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到50cm (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A . B . C . D . 10.如图所示,把一根通电的硬直导线ab ,用轻绳悬挂在通电螺线管正上方,直 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 向b 。闭合开关s 瞬间,导线a 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A .向上 B .向下 C .垂直纸面向外 D .垂直纸面向里 11.如图为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其额定功率为48w ,额定工作电压为24V 。机器人的 锂电池容量为20A h 。则机器人 A .额定工作电流为20A B .充满电后最长工作时间为2h C .电池充满电后总电量为7.2×104 C D .以额定电流工作时每秒消耗能量为20J 12.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km 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 10-11 N m 2/kg 2,地球质量M=6.0×1024kg ,地球半径R=6.4×103km 。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A .“天宫二号”质量 B .“天宫二号”运行速度 C .“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 D .地球对“天宫二号”的引力 第12题图 第8题图

2019年浙江省高三4月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量且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功/焦耳 B. 质量/千克 C. 电荷量/库仑 D. 力/牛顿 2.下列器件中是电容器的是 3.下列式子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 A. B. C. D. 4.下列陈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 牛顿测定了引力常量 B.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安培发现了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 伽利略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则下列描述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的大小与通过导线的电流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 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 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 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某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则此卫星的 A. 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C. 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 D.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8.电动机与小电珠串联接人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小电珠的电阻为R1,两端电压为U1,流过的电流为I1;电动机的内电阻为R2,两端电压为U2,流过的电流为12。则 A. B. C. D. 9.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 甲、乙位移相同 C. 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10.质子疗法进行治疗,该疗法用一定能量的质子束照射肿瘤杀死癌细胞。现用一直线加速器来加速质子,使其从静止开始被加速到1.0×107m/s。已知加速电场的场强为1.3×105N/C,质子的质量为1.67×10-27kg,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过程中质子电势能增加 B. 质子所受到的电场力约为2×10-15N C. 质子加速需要的时间约为8×10-6s D. 加速器加速的直线长度约为4m 11.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A、B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登场细绳拴住的书本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变小后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杆对A环的支持力变大 B. B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小 C. 杆对A环的力不变 D. 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变大

(浙江选考)最新2020-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19-23题:20题专练小卷

20题专练小卷 1.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坐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滑道简化图如乙所示,滑道由AB、BC、CD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AB段和CD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1,竖直距离均为h0,BC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2,竖直距 离为h0。一质量为m的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D点时的安全速度不得大于 ,已知sinθ1=、sinθ2=,坐垫与滑道底面间摩擦及空气阻力均不计,若未使用坐垫,游 客与滑道底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 f恒为重力的,运动过程中游客始终不离开滑道,问: (1)游客使用坐垫自由下滑(即与侧壁间无摩擦),则游客在BC段增加的动能ΔE k多大? (2)若游客未使用坐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下滑,则游客到达D点时是否安全? (3)若游客使用坐垫下滑,则克服侧壁摩擦力做功的最小值是多少? 2.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安放半径为R=0.2 m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铺设特殊材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1 m,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轨道右侧以初速度v0=2 m/s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经水平轨道返回圆形轨道。物块A 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A与弹簧刚接触时的速度大小v1; (2)物块A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h1; (3)调节PQ段的长度L,A仍以v0从轨道右侧冲上轨道,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A能第一次返回圆形轨道且能沿轨道运动而不脱离轨道。

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带解析)

浙江省2019届高三11月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电流 D. 电场强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速度、速度、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矢量,虽然电流有方向,但只有一个,没有正负之分,所以为标量,C正确. 2.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库仑 D. 安培 【答案】B 【解析】 【详解】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安培发现了分子电流假说,B正确. 3.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场强度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N/C B. V/m C. kg?m/(C?s2) D. kg?m/(A?s3)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场强度,电场力的单位为N,电量的单位为C,所以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而 ,D正确. 4.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t=40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 0 B. 30m C. 750m D. 1200m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内的位移为,C正确. 【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5.奥运会比赛项目撑杆跳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增加 B. 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C. 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2018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电流 D. 电场强度 2. 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库仑 D. 安培 3. 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场强度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B.

第4

4.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0到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 0 B. 30m C. 750m D. 1200m 5. 奥运会比赛项目撑杆跳高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增加 第5 B. 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C. 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D. 越过横杆后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6.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浙江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物理【最新整理】

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題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电流、A B.位移、m C.功、J D.磁感应强度、T 2.如图所示,一对父子瓣手腕,父亲让儿子获胜。若父 亲对儿子的力记为F1,儿子对父亲的力记为F2,则 A. F1>F2 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 D.F1后于F2产生 3.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排列并保持“70” 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 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C.核聚变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中平均每个核子的小 D.半衰期跟放射性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无关 5.如图所示,钢球从斜槽轨道末端以v0的水平速度飞出,经过时间t落在斜靠 的挡板AB中点。若钢球以2v0的速度水平飞出,则 A.下落时间仍为t B.下落时间为2t C.下落时间为2t D.落在挡板底端B点 6.小明在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食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 盐水柱。他将此盐水柱接到电源两端,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握住盐水柱两端将它水平均匀拉伸到原长的1.2倍,若忽略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此盐水柱

2017年4月浙江省物理选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及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 ) A .力,kg B .功率,J C .电场强度,C/N D .电压,V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加速度 C .力和功 D .电场强度和电势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5.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绵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s 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 A .2 610m ? B .4 610m ? C .6 610m ? D .8 610m ? 6.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映时间 为0.5s ,汽车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2 /m s B .62 /m s C .52 /m s D .42 /m s

第20题-年浙江学考物理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真题+全真模拟)-含解析

2018浙江学考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第20题 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如图1所示是游乐园的过山车,其局部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倾角θ=370的两平行倾斜轨道BC、DE的下端与水平半圆形轨道CD顺滑连接,倾斜轨道BC的B端高度h=24m,倾斜轨道DE与圆弧EF相切于E点,圆弧EF的圆心O1,水平半圆轨道CD的圆心O2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D O1的距离L=20m,质量m=1000kg的过山车(包括乘客)从B点自静止滑下,经过水平半圆轨道后,滑上另一倾斜轨道,到达圆弧顶端F时,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自身重力的0.25倍。已知过山车在BCDE段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轨道对过山车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EF段摩擦不计,整个运动过程空气阻力不计。(sin370=0.6,cos370=0.8) (1)求过山车过F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从B到F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过山车做的功 (3)如图过D点时发现圆轨道EF段有故障,为保证乘客安全,立即触发制动装置,使过山车不能到达EF段并保证不再下滑,则过山车受到的摩擦力至少多大? 【答案】(1)(2)(3) (3)从D到F过程中 触发制动后恰好能到达E点对应的摩擦力为,则 解得

要使过山车停在倾斜轨道上的摩擦力为, 综合考虑可知 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图中给出一段“”形单行盘山公路的示意图,弯道1、弯道2可看作两个不同水平面上的圆弧,圆心分别为,弯道中心线半径分别为,弯道2比弯道1高,有一直道与两弯道圆弧相切。质量的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5倍,行驶时要求汽车不打滑。(sin37°=0.6,sin53°=0.8) (1)求汽车沿弯道1中心线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汽车以进入直道,以的恒定功率直线行驶了,进入弯道2,此时速度恰为通过弯道2中心线的最大速度,求直道上除重力以外的阻力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从弯道1的A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B点驶离,有经验的司机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求此最短时间(A、B两点都在轨道的中心线上,计算时视汽车为质点)。 【答案】(1)(2)(3)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临街问题,能量守恒 直道上由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可得 (3) 可知r增大v增大,r最大,切弧长最小,对应时间最短,所以轨迹设计应如下图所示

浙江省高中物理 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第20题

浙江省2018年高中物理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 模拟)第20题 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如图1所示是游乐园的过山车,其局部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倾角θ=370的两平行倾斜轨道BC、DE的下端与水平半圆形轨道CD顺滑连接,倾斜轨道BC的B端高度h=24m,倾斜轨道DE与圆弧EF相切于E点,圆弧EF的圆心O1,水平半圆轨道CD的圆心O2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D O1的距离L=20m,质量m=1000kg的过山车(包括乘客)从B点自静止滑下,经过水平半圆轨道后,滑上另一倾斜轨道,到达圆弧顶端F时,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自身重力的0.25倍。已知过山车在BCDE段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轨道对过山车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EF 段摩擦不计,整个运动过程空气阻力不计。(sin370=0.6,cos370=0.8) (1)求过山车过F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从B到F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过山车做的功 (3)如图过D点时发现圆轨道EF段有故障,为保证乘客安全,立即触发制动装置,使过山车不能到达EF段并保证不再下滑,则过山车受到的摩擦力至少多大? 【答案】(1)(2)(3) (3)从D到F过程中 触发制动后恰好能到达E点对应的摩擦力为,则 解得 要使过山车停在倾斜轨道上的摩擦力为, 综合考虑可知

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图中给出一段“”形单行盘山公路的示意图,弯道1、弯道2可看作两个不同水平面上的圆弧,圆心分别为,弯道中心线半径分别为,弯道2比弯道1高,有一直道与两弯道圆弧相切。质量的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5倍,行驶时要求汽车不打滑。(sin37°=0.6,sin53°=0.8)(1)求汽车沿弯道1中心线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汽车以进入直道,以的恒定功率直线行驶了,进入弯道2,此时速度恰为通过弯道2中心线的最大速度,求直道上除重力以外的阻力对汽车做的功;(3)汽车从弯道1的A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B点驶离,有经验的司机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求此最短时间(A、B两点都在轨道的中心线上,计算时视汽车为质点)。 【答案】(1)(2)(3)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临街问题,能量守恒 直道上由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可得 (3) 可知r增大v增大,r最大,切弧长最小,对应时间最短,所以轨迹设计应如下图所示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退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 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 2.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投飞镖,飞镖在飞行途中受到的力有 A.推力B.重力、空气阻力 C.重力、推力D.重力、推力、空气阻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没有惯性 B.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C.电流强度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4.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 .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 B .牛顿、安培、洛伦兹和奥斯特 C .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安培 D .开普勒、伽利略、库仑和洛伦兹 5.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 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A .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 .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6.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表面高10m 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的时间大约是 A .1.0s B .1.4s C .3.5s D .12s 7.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恒定 B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减小 C .能储存电荷,但不能储存电能 D .两个彼此绝缘又靠近的导体可视为电容器 8.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U ,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mg U C .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 .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9.法拉第电动机原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竖直固定在圆形水银槽中 心,N 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 心正上方的铰链相连。电源负极与金属杆上端相连,与电源正极连接的 导线插入水银中。从上往下看,金属杆 A .向左摆动 B .向右摆动 C .顺时针转动 D .逆时针转动 10.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

2016学年(上)高三物理专项训练(8)——选考第20题

2016学年(上)高三物理专项训练(8)——选考第20题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一半径R=0.50m 的光滑圆弧槽BCD ,B 点与圆心O 等高,一水平面与圆弧槽相接于D 点。质量m=0.10kg 的 小球从B 点正上方H=0.95m 高处的A 点自由下落, 由B 点进入圆弧槽轨道,从D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面 上的Q 点,DQ 间的距离s=2.4m ,球从D 点飞出后 的运动过程中相对水平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0.80m , 取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C 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N ; (2)小球经过最高点P 的速度大小v P ; (3)D 点与圆心O 的高度差h OD 。 2.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 与水平面BC 平滑连接于B 点,BC 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0.2r m =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 ,管口D 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100/k N m =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 端平齐。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放在曲面AB 上,现从距BC 的高度为0.6h m =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 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小球进入管口C 端时,它对上管壁有 2.5N F mg =的相互作用力,通过CD 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5p J E =,取重力加速度2 /10g m s =,求: (1)小球在C 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km E ;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3.如图所示是某公园中的一项游 乐设施,半径为R=2.5m 、r=1.5m 的两圆形轨道甲和乙安装在同一 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 水平轨道CD 相连,现让可视为质 点的质量为10kg 的无动力小滑车 从A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可以滑 过甲轨道后经过CD 段又滑上乙轨道后离开两圆形轨道,然后从水平轨道飞入水池内, 水面离水平轨道的高度h=5m ,所有轨道均光滑,g=10m/s 2. (1)求小滑车到甲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v . (2)求小滑车到乙轨道最高点时对乙轨道的压力. (3)若在水池中MN 范围放上安全气垫(气垫厚度不计),水面上的B 点在水平轨道边缘正下方,且BM=10m ,BN=15m ;要使小滑车能通过圆形轨道并安全到达气垫上,则小滑车起始点A 距水平轨道的高度该如何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