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作者: ————————————————————————————————日期: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物体 教师:每组两个相同的音叉、吉他、口琴、笛子、烧杯、抽气盘、抽气机。 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感到困惑的问题?请写下来。 看一看想一想: 看课本P33—P34页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 1.请同学们让我们所准备的物体发声,仔细观察或感受它们在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请同学们用我们所准备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展示交流:(1)选用的器材。 (2)实验方法 (3)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阅读课本回答: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笛子等管乐器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口琴是靠 振动产生声音的。 巩固新知: 1.人说话是靠来发声的,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而发声。 2.在风大的日子里,电线赶上架设的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而产生的。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科学探究:声音的传播 1.提出问题:老师的说话声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同学们耳朵中去的呢? 2.学生回答。 3.做课本图3-9实验,学生仔细听并回答问题: (1)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电铃声有什么变化?

(2)如果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3)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4.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5.请同学们按照图3-11做一做,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6.展示发挥:你能再举出一些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的例子吗? 7.以上事实说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在和中传播。 8.阅读课本P38页并回答: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巩固新知: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2.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m/s,打雷时,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电处离你m。 拓展提升:课后作业1、2、3、4题

《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成的同时也 传递了能量.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明白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等生活中的机械波.(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教学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教学用具 1、演示绳波的形成的长绳; 2、横波、纵波演示仪;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过机械振动,它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演示——水波:教师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平静的水面振动,会看到水面上一圈圈起伏不平的波纹逐渐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演示——绳波: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就会看到凸凹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以上两种波都可以叫做机械波。 教师提问:水波离开水能看到上面的现象吗?绳波离开绳行吗? 学生回答:不行。 教师提问:当振动停止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传出去的仍然在传播,以后水(绳)都静止不动了。 请学生总结:(教师可引导) (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用课件把绳波的运动展示)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为(图1所示)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间力的作用,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例如:图2表示绳上一列波的形成过程。图中1到18各小点代表绳上的一排质点,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图中的第一行表示在开始时刻(t=0)各质点的位置,这时所有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第二行表示经过了T/4时各质点的位置,这时质点1已达到最大位移,正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4。第三行表示经过了T/2时各质点的位置,这时质点1又回到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4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7。依次推论,第四、五、六行分别表示了经过3T/4、和5T/4后的各质点的位置,并分别显示了各个对应时刻所有质点所排列成的波形。 教师讲解后,请学生讨论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3、对机械波概念的理解 (1)机械波是构成介质的无数质点的一种共同运动形式; (2)当介质发生振动时,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演示横波演示器); (3)波是传播能量的一种方式。 4、波的种类: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的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波形特点:凸凹相间的波纹(观察横波演示器),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教案

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小。【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沿什么途径传播”。 二、新课教学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演示1]用光具盘让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过光具盘),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 [演示2]用水槽,让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许牛乳或红墨水),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 [演示3]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看到墙上有一红斑,但光在空气中的路径不可见,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物,可观察到激光的传播路径。 总结得出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演示4] 用水槽,让光斜射入水水中,观察光在空气中与水中的传播路线。 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均匀介质中。 介绍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表明光的传播方向。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2)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 选一选: 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2、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3、光速 向学生介绍真空中的光速及在其他介质中的光速。 选一选: 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 A. 30m远 B.17m远 C.约1.655m远 D.无法知道 【课堂检测】 1、光在_________中沿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10年德州)如图1所示,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____________这一光学原理来判断的。 3、“立竿见影”这句话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传播的,针孔 图 照相机、激光准直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技术上的应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 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学习过程】: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 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 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 讨论: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1、???CuO Mg CO O H ,,,2 22 2、?? ?3 2232,)(,)(,CaCO OH Mg AgCl OH Ba CO Na 3、???4 2422 2,,,,SO K SO H NaOH I H Fe 小结:一般确定分类标准可从物质的 、 、 和 等方面考虑。 练习1: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 Si 、 Na 2CO 3 、CO 2 、NaOH 、粗盐、Al(OH)3 、 Al 空气、CuO 、HCl 、H 2、H 2SO 4、BaSO 4 思考1: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 ?? ? ???????????→??????→?混合物纯净物物质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组成成分是否单一 小结: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练习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对应的类别里。 O 2 Cu H 2SO 4 Ba (OH )2 KNO 3 CO 2 空气 含镁60%的MgO 思考:对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属类型是否一样? 练习3:对于Na 2SO 4 、Na 2CO 3、K 2SO 4、K 2CO 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练习: 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 Na 2SO 4 硫酸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地分类导学案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课前预习案】 1、分类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_______________。 3、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_________,还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 4、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念(了解即可): ①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有金属离子性质)}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②正盐: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 ③碱性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④氧化物:氧化物是由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CO?、CaO等。 ⑤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⑥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课内学习】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法 定义:将大量事物按照一定的________进行分类。 关键:确定“标准” 2、交叉分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一: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 Na2SO4硫Na2CO3碳K2SO4 K2CO3 钾盐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巩固练习]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

学案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二章机械波 学案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2.知道波的种类及横波和纵波的概念.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知识储备 1.物体在________附近所做的_____运动叫机械振动. 2.简谐运动的能量与______有关,对同一个系统来说,振幅_________越大,振动的能量就越大. 3.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 __________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波源振动带动与它相邻的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波源更远的质点振动,只是后一个质点的运动状态总是滞后于前一个质点的运动状态,于是波源的振动逐渐传播出去. 2.绳、水、空气等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叫做介质. 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4.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发生振动,且质点不会(填“会”或“不会”)随波迁移. 二、横波和纵波 1.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叫做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做疏部.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手持细绳的一端上下抖动,绳像波浪般翻卷.这是波在绳上传播的结果,那你知道波是如何形成的吗? 图1 图2 答案 绳一端振动,带动绳上相邻部分振动,依次逐渐引起整个绳振动. [要点提炼] 波形成的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2所示) (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看做一个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那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周围质点又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二、机械波 [问题设计] 把一个闹钟放在真空罩内,当闹钟的小锤敲打铃铛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声音,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答案 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要点提炼] 1.介质:绳、水、空气等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________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2.机械波 (1)产生条件:①要有__________;②要有传播振动的_________. (2)特点 ①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落后于前一个质点的振动. ②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每个质点的振动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______. ③波传播的是_______这种形式,而介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④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______和________. [延伸思考] 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采用不断将石头抛向湖中的方法,试分析这位同学能否通过这种方法把排球冲上岸? 三、横波和纵波 [问题设计]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其引发的海啸加上核泄漏事故给日本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前后或左右晃动,也会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不同的波引起地面的振动不同.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形成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12-1-1所示 ) 图12-1-1 (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将每一部分看做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2.介质 (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二、横波和纵波 1.定义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1)要有机械振动。 (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3.机械波的实质 (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2)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依靠介质中各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使各相邻质点依次做机械振动来传递波源的能量。 1.机械波的形成 2.波的特点 (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 (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运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当堂达标 1.(多选)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 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多选)关于振动和波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动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对于均匀介质中的机械波,各质点在做变速运动,而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3、下面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机械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和纵波 B.由于横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因此横波、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C.横波、纵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等 D.只要存在介质,不管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可传播横波和纵波 4、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A.随波纹漂向湖岸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5、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B.发声体在振动时,一定会产生声波 C.波动的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D.波动的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及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6、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光的直线传播(市公开课)教学案

气体 <讲述> 现在我们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下面来看一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现象之一。 <演示> 光照在不透明的排球上,影子出现在白板上。问学生:这个黑暗区域是什么?(学生:影子) <板书> 影子 <讲述> 请你们用画图的方法准确地画出排球影子的范围。(一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在学案上画,台上同学如画不出箭头,则提示,光的传播是有方向,如何在图上体现出来) <讲述> 大家看,我们借助数学上带有箭头的直线,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就是光线,通过建立“光线”这种模型,来表示出我们看不见的光的传播路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建立模型法,这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 <板书> 光线 <讲述> 现在,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影子?(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物体的后方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出现的黑暗区域。)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光沿直线传播)。请完成学案的第4、5小题。 <讲述> 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形成影子,光线照得到的地方会形成光斑 <板书> 光斑 <讲述>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有影子又有光斑的现象,先请观察下,灯丝的形状是怎样的?(圆弧形,缺口朝下)纸板中间有方形的洞,光线照射在上面,白板方形的光斑,周围是纸板的影子。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的操作下能出现什么神奇的现象? <讲述> 我们看到白板上出现了一个缺口朝上的圆弧形,这是什么呢?(是倒过来的灯丝的样子)是影子还是光斑?(学生说) <讲述> 让我们一起研究下(出动画)(让学生指出动画中,哪里会出现影子,哪里会出现光斑,随着方形洞口的变小,光斑的大小也在变小,最后,当变成小孔时,由于灯丝上面的光线穿过小孔向下照射,下面的光线穿过小孔向上照射,所以在白板上出现了一个倒过来的灯丝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板书> 像 <讲述> 我们发现白板上出现的灯丝的形状缺口方向是相反的,说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自己看一看,小孔成的像是不是倒立的。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物质的分类 [问题]1.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物质分类?(A级) [交流讨论]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B) 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归纳] 【自主学习】二、物质间的转化 [交流讨论] KOH属于碱,CO2和SO2 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写出足量的KOH溶液分别与CO2、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级)

[小结]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你知道常见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有哪些? 酸性氧化物如: 碱性氧化物如: [总结归纳] 物质的转化类型(B级) [交流与讨论]不同类别的含钙物质的相互转化 CaCO3 CaO Ca(OH)2 Ca CaCl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上述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复习与回忆] 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发生条件 ⑴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⑵复分解反应和溶液中置换反应的条件 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②置换反应的条件 [问题]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当堂训练】 1.(C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2.(C级)填表 3.(C级)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 (2)HClO3、KClO3、Cl2、NaClO3 (3)H3PO4、H4SiO4、HCl、H2SO4 (4)浊液、溶液、胶体、水 (5)空气、N2、HCl、CuSO4.5H2O (6)铜、金、汞、钠 4.(C级)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胶体和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和英他分散系的区别。 5.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方法。 【知识梳理】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分为______ 和_____ ,纯净物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1) (2)单质_____________ 单质分为:和 : (3)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根据组成可分为_______ 2.物质分类的方法 (1)树状分类法一一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单质 ”I (氧化物 r[ 酸 化合物< 物质\ 碱 <混合物盐 练习1、下列物质中①Na:SO t②Ba (OHL ?NaHCO3④NaCl ⑤比0 ⑥HNOs @AgN03⑧H:SOi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 。 (2)交叉分类法一一对同一事物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练习2、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Na:SO> 硫酸盐 Na:C0, 碳酸盐

K:SO. 钠盐 K;C03钾盐 总结:分类一般步骤:确泄分类标准一?选择分类方法一?得出正确的分类 3.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 (2)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 溶液(V __________ )、浊液(>_________ )、胶体、( ______________ )(3)胶体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nm\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nm^lOOnm之间。 (4)胶体的性质: ①具有“丁达尔效应” ②具有吸附性 练习3、结合实验视频,比较溶液、胶体、浊液完成下表: 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A.HcO B. NH. C. NaH D. H:SO t 2.氧化物从组成性质上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也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一立是金属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一泄是碱性氧化物

波的形成和传播 导学案

襄阳一中高二物理学科导学案 学习时间学案编号1201 学习内容波的形成和传播 主笔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传播过程的特点; (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3)准确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学习过程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 知识预习: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的传播称为简称_____;引起波动的振动体叫_____. 阅读教材24页部分内容分析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1、绳的各部分看成是存有的质点。 2、前一质点_____相邻后一质点振动,但后一质点要_____。 3、振动的传播从总体上看形成 . 将_________沿绳子传了出去。探究与思考一: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其他波动的实例。 演示绳波回答问题 1、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2、观察一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它们是否“随波迁移”? 3、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振动的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做横波,如绳波、水波. 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凹下去的最低处叫做,横波是以波峰和波谷这个形式将传播出去,这种波在传播时表现出凸凹相间的波形。探究与思考二: 区分横波和纵波的的依据是什么? 声波是什么波?地震波呢? 练习1:图12-1-3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 一个周期的波形图,设介质中质点振动周期为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______ 的波,叫做纵波 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____,质点分 布最疏的地方叫做_____,纵波在传播时表现出 _________波形。如弹簧形成的波:从整体上看就是 __________的波在弹簧上传播,实际上是弹簧一端 _______沿弹簧传播开来。 三、机械波 1.介质:波借以传播的_____教网z.s.tep] 2.机械波:机械_____________的传播. 3.机械波产生条件: (1)必须有持续振动的_______. (2)必须有传播的_______ 4.机械波在传递机械振动的同时,也传递_________ T,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图12-1-3 A.若M点为波源,则M点开始振动时方向向 下 B.若M点为波源,则P点已经振动了 4 3 T C.若N点为波源,则P点已经振动 4 3 T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D.若N点为波源,则该时刻P质点动能最大 练习2:教材p26问题与练习第3题 课堂检测 1.在机械波中()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 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由此可知: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C.介质中各质点仅仅振动而没有迁移 D.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过 程 4.相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下述说法中 准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中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 5.如图10—1—1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请 标出这列波中a、b、c、d……h等质点这个时 刻的速度方向.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同时波还能传递信息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过机械振动,它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 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整体的一 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二、波的形成和传播 1、生活中的实例: ①带操表演中的运动员手持细棒抖动彩带一端,彩 带随波浪翻卷。 ②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 ③水波。 思考:绳波中手做什么运动?绳端做什么运动?绳上各点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为什么绳上各点都能动起来?如果在绳子上系一小红绳,红绳在波传播过程中怎样运动?它是否随着波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2、总结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机械波的概念: 。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说明:由简谐运动形成的机械波又称简谐波。 3、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右图为绳波形成的示意图,选 出部分质点,“1”号质点为振源,认真观察绳波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质点的“起振”(开始振动)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有 何关系?是否同时起振? ②各质点的振动形式与振源的 振动形式有何关系? ③形成的机械波如何传播?波 的传播方向与各质点的振动方 向是否一回事?各质点是否随 T 41T 21T 4 3T T 45

最新《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子,能说出光源的概念,并且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通过实验探究以及教师讲解,能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通过自主学习教材以及教师讲解,能说出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 m/s,并且能说出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复习回顾 1、声的传播需要________,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2、声在真空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3、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新知探究 一、光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光源。 2、下列物质:①发光水母,②萤火虫,③太阳,④月亮,⑤钻石,⑥电灯,⑦火焰,⑧霓虹灯。其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均匀空气中沿___________传播;

2、光在均匀液体中沿___________传播; 3、光在均匀固体中沿___________传播; 4、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是不是沿直线传播?__________。 结论: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 课堂小结 1、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 光在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_________________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3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知道什么是横波和纵波,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知道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做实验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 难点:波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仪器 绳子、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计算机、投影仪、四.教学方法 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演示:抖动绳子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绳子上传播 新课 .引导学生概括波的形成。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的形成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 波动演示箱演示:横波、纵波的形成过程,分析波的传播原理。.机械波的传播特征(学生观察) ()振动传播途径上的各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且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 ()离波源越远的质点的振动越滞后(前带动后)。 ()各振动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逐流”。()机械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通过振动形式的传播将能量传输出去,通过振动形式的传播将信息传输出去。 ()机械波向外传播的过程是起伏向远方平移 例题与练习 .(分)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该列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渡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 .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大很多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质点的振动图象知,时刻的振动方向沿轴负方向,据同侧原理知该波沿轴正方向传播,选项错误。、由图读得,,据,选项正确。、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是频率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本节教材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本节的重 点是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 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 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1、 加强演示实验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得 出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举出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 例,如:射击、排队 等。日食和月食的讲解可配合三球仪加强感性认识。 2、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解释现象。影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影子是 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灯光做 出不同的影像,要 求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 日食和月食进行简单的说明。 布置小孔成像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适当设疑 强化概念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对此可通过设疑进行强 化,并通过 演示实验加以证明。 4、 进行学史教育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对光速的教学不仅限结果,而增加一 些学史的知 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构想及目标: 1、 知道光源;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 月食等现象。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物理模型。 2、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知识目标: ① 了解光源。 ②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 用。 ③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能力目标: ①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②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情感目标: ①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理 江心实 验学校 八年级班 光的直线传播 新授 八年级教室 2011920 问题设计 Q c=3x 10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的】 1.理解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而不是介质的迁移. 2.理解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知道什么是横渡,什么是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什么是疏部和密部. 【教学重点】 1.机械波概念的建立. 2.分析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 3.波动和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教学媒体】 波的演示器、柔软长绳、投影仪. 【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规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石子,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水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远处,用手拿着另一端,上下抖动,又会 出现什么现象呢?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正确描述上述两种现象) 生: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这种振动并不停留在一点,而是以水波的形式向四周传去;绳上出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由一端向另一端传 去(图1).

师:上述水波和绳波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运动形式——机械波. 板书课题:波的形成和传播 二、讲授新课 板书:1.波的形成.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水波和绳波是怎么被激起的? 生:水面的某处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激起了水波;用手拿着绳的一端上下抖动激起了绳波. 师:想象一下,如果仅有某点的振动,而脱离开它周围的介质,能形成波吗? 生:不能.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板书:(l)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有机械振动(有波源).有介质. 师:有振动是否一定有波动?有波动是否一定有振动? 生:不一定;一定. 师:为什么机械振动能沿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呢?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段.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两点) (l)从介质本身的性质看,介质可以看成由大量质点组成,而相邻的质点间具有相互作用力. (2)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受到某种作用而振动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它会牵动邻近质点振动起来.这邻近的质点又会带动它邻近的质点振动起来.这样振动就会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机械波. (教师出示波的演示器,说明波的演示器上的各国片代表了介质中的各质点,并慢摇演示器的手柄,让学生观察质点被依次带动,从而形成机械波的过程)板书:(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师:(再次慢摇手柄,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质点的振动情况与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有何差异? 生:远离波源的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靠近波源的质点. (教师继续演示,让学生观察).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doc

芦台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4.1光的直线传播课型:新授课 主备:审核: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 【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第69—72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光源及光源的分类。 ②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并利用其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 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 ④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用其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案(限时10分钟) 【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69—p7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以下内容,小组长课前检查) 1.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钻石、电灯、电视屏幕、萤火虫,上述物体中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空气中能传播吗?________ 光在水中能传播吗?__________ 光在玻璃中能传播吗?________

3.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_____________传播。 4.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________(想想你现在眼前看到一条条线了吗?) 5._______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____表示,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__________m/s=___________km/s。 预习等级评价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 媒体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各色灯光和精彩的烟火表演。 三、探究新知: 板块一:光源 1. 设疑: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疑: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得出结论: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练一练:请将课前预习案中第1题的光源进行分类。 板块二:光的传播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学生实验: [实验1]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看到墙上有一红斑,但光在空气中的路径不可见,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雾,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2]让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