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 1.把一个根5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______________。 2.33的6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5倍是600。 3.100÷2读作______________。 4.一根32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需要截()次,每段是()。 5.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艘轮船载重量是800(); 青岛到济南的铁路线约长313(); 一个鸡蛋重50(); 数学课本厚度约8()。 6.3000克=()千克;7吨=()千克; 400厘米=()米;5000米=()千米。 7分=()秒6时=()分 7.3620÷5的商是_____位数,最高位在_____位上 8.要使6□28÷7的商中间有一个“0”,□里应该填()。9.小明从家到校步行要15分钟,他要在7:25分到校,需(:)从家出发。 10.一台录音机的价格是380元,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是录音机的5倍。 380×5是求()。彩色电视机比录音机贵()元。 二、选择题。 1.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①2②3③4④5 2.一根绳子长86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29米,现在绳子的长度比原来缩短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①86-38-29②86-(38+29)③38+29④38-29 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是6,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A.6 B.7 C.8 4.一个正方形周长增加8厘米,边长增加()厘米。 A.4 B.2 C.8 三、计算。 321×5=2135÷7=205÷(108-103) 125×4=368÷4=738-522÷3 四、列式计算。 280的5倍是多少? 7除345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一个数的8倍是584。求这个数。 一个数除以9,商是23,余数是4。这个数是多少?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21分) 1. 一辆汽车8:20时从甲地出发,9:00到达乙地,如果汽车每分钟行9千米,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千米。 2. 一头蓝鲸的体重是8200千克,大约是( )吨。 3. 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边长是( )厘米。 4. 3个 71加上1个71,得( )个7 1 ,就是( ) 5. 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 )厘米。 6. 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2分) : 7. 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写出三个你知道名字的四角边形分别 是( )、( )、( )。 8. 在○里填上“>”、“<”、“=”。 61○31 13×5○4×13 61○6 3 1千○900克 600克○6千克 800+2○800×2 90+0○90-0 35+17○15+37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画“√”,错误的画“×”。(12分) 1.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 2. 50×6的积的末尾有一个零。 ( ) 3. 579+427的和的最高位是千位。 ( ) 4.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 《 5.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6. 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 5 3 表示在括号里画“√”。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 三(4)班共有56人,男生占总数的 7 3 ,三(4)班女生有( )人。 A. 42 B. 32 C. 24 2.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多种长、宽不相同的长方形,这些长方形的周长(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能确定 3. 一瓶果汁,喝了 7 6 ,瓶中还有( )。 A. 6 1 B. 71 C. 1杯 * 4. 下面各题估算的结果最接近240的算式是( )。 A. 145+98 B. 504-263 C. 143×2 5.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千米、米、毫米、厘米 B. 米、千米、厘米、毫米 C. 千米、米、厘米、毫米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32分) 1. 直接写得数。(16分) 300×5= 4×600= 110×8= 7×800= 66+44= 1400-600= 130×3= 31×3= 60×3= 4×21= 55-38= 6×500= @ 38+19= 51+53= 87-83= 1-5 2= 2. 笔算下面各题。(16分) 165×8= 4×243= 3×720= 407×6= () () ()()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被除数个位数学遮住,用乘法口诀推出6X8=48 最接近49,然后在后面添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

2020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一、填空题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位数,最多是()位数。 2.□730÷58,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3.要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和(). 4.小东1991年2月21日生,到今年2月21日刚好满()周岁. 5.60个月=()年5日=()时4小时30分=()分八、九月共有()天. 6.660的3倍是(),990是30的()倍. 7.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8倍,积也扩大()倍. 8.2002年是()年,共有()天,它的六月有()天. 9.小明早上7时到实验学校上课,下午5时放学回家,他在学校的时间是()小时. 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二.判断题.(共6分) 1.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求一辆汽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工作总量.┄┄┄┄┄(). 4.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不 变.┄┄┄┄┄(). 5.现在是下午3时,7小时前是上午8时.┄┄┄┄┄(). 6.每年的最后一个月都是30天.┄┄┄┄┄().

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三.选择题(共6分) 1.3952÷38的商() ⑴中间有零⑵中间没有零⑶末尾有零 2.125×80的积() ⑴末尾有三个0⑵末尾有两个零0⑶末尾有四个0 3.两个数相除,余数是29,除数最小是(). ⑴29⑵28⑶30 4.用24时记时法,下午5时是() ⑴5时⑵17时⑶17小时 5.下面这些年份,()年是闰年. ⑴1900⑵1996⑶2002 6.已知3棵枣树收了240千克枣,可以求(). ⑴总产量⑵单产量⑶工效 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四.计算。(共40分) 1.口算题(4分) 1000-60=50×20=250÷25=407×3= 30×50×0=290×30=260÷1=680÷4= 2.估算.(4分) 476×33468÷72195×48210÷9 3.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12分) ①114×19②2050÷57 ③380×24④2835÷27 4.脱式计算.(12分)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单元“测量” 1、计量时间的用时间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有时、分、秒。 A、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大格又分成5小格,钟面一圈就是60 小格。 B、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最细的,跑的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小格是1秒, 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就是60秒。最粗最短的,跑的最慢的是时针,它走一小格是12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要走2圈。) 1时=60分钟(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 1分钟=60秒(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1时=3600秒(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要走60圈。) C、在时间问题里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应用。 我们要注意区分时间和时刻。时间表示经过的一段空间,所以通常用小时、分钟、秒钟作单位;而时刻通常表示一个开始或者结束的一个点,所以通常用时、分、秒作单位。比如走了1小时25分钟17秒钟,这是记录经过的时间,而1时25分17秒则表示一个时刻,代表从这个点出发,或者结束。用我们学过的线段可以表示为: 经过时间(用几小时几分钟表示) 开始时刻(用几时几分表示)结束时刻(用几时几分表示)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写单位) 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写单位)=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写单位)=开始的时刻 D、单位转化的问题。(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化成分或分化成秒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以进率60; (2)分化成时或秒化成分是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60。 2、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 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应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 截下()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4700千克-700千克=()吨 1厘米-7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2分()200秒 150分()3时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 40米 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错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一、判断正误(对的画“√”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 小颍跳的快。() 二、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大B不变 C 变小 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是()分米。 A 8 B 12 C 5 3、两个足球队进行比赛,结果() A 两个队都胜了 B 两个队都负了 C 两个队平了 4、与125×0的结果相同的是() A 125+0 B 125-0 C 0×125 5、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A 8:50 B 9:50 C 9:00 6、时针从第一个数字到第二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 60秒 B 60分 C 2小时 7、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A一定能B一定不能C不一定能 8、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A 1 B 1099 C 899 9、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 A 铁B棉花 C 一样 三、计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2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__)个0。 2、五二班男生有32人,女生28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女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 3、358加一个三位数,计算中不进位,这个三位数最大是(____),358减一个三位数,计算中不借位,这个三位数最大是(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或“=”。 600米(____)6千米3时(____)240分 2999千克(____)2吨50毫米(____)5分米 5、弟弟有14元钱,哥哥有10元钱,哥哥给弟弟(____)元钱后,弟弟的钱正好是哥哥的3倍。 6、27的________倍是8.1,________的32倍是368. 7、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8、一列火车本应11:4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火车()到达。 9、一个正方形的,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___)米。 10、7个1分米,就是7个_____米,是_____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2、直线与射线比较,() A.直线更长B.射线更长C.无法比较 3、本题列出的算式是()。 A.240×3×5 B.240×3÷5 C.240÷3×5 4、两个数相加的和是226,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和是() A.196 B.216 C.236 D.256 5、1千米和1千克比较,()。 A.1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 3、一年的月份中,不是大月就是小月。() 4、5分50秒等于550秒。() 5、12平方分米+8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 ()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135+244= 350-60= 407+492= 576-245=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 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综合测试 三年级数学试卷 (总分100分) 一、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整。④大小适当。 二、我会填空。(共24分,其中1、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一棵大树高5( )。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 )。 ④这辆货车最多载货物5( )。 2. 8分米=( )厘米 ( )吨=5000千克 1分30秒=( )秒 9000米=( )千米 3. 比300多54的数是( ),300比54多( ), 9的4倍是( ),42是( )的6倍,18是6的( )倍。 4. 5.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经过 ( )分钟 经过 ( )分钟

( ) ( ) ( ) 6. 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1 3 ○15 27○57 44○66 1○9 10 7. 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 )跑得快一些。 8. 一块菜地,其中的58 种白菜,18 种芹菜,剩下的种萝卜。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 9. 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 10. 三(1)班有42人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4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8人,( )人既参加了美术小组又参加了音乐小组。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 “电影院有342个座位。五年级有192人,六年级有127人,这两个年级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把192看成200,把127看成130,200+130=330,330<342,坐得下。 ( ) 2. 5千克棉花比5千克铁轻。 ( ) 3. 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直角。 ( ) 4. 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4 5 。 ( ) 5. 今天早上小明去距离家35千米的植物园玩,晚上必须回家。他步行去和步行回来比较合适。 ( ) 四、我会选择。(共5分,每题1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_____ 班级 _____ 分数: _____ 一、填空。(第1、4、7、12、14小题各2分,第8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各1分,共21分。) 1、50厘米=( )分米 2000千克=( )吨 1米-60厘米=( )分米 5厘米-24毫米=( )毫米 2、测量从东莞到北京的距离,用( )作单位。 3、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都要向( )进( )。 4、算一算,这些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5、用5、0、8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 6、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是7,这个数是(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2分) 数学书厚7( ) 贝贝的身高是13( ) 小华跳绳14下用了10( ) 大象的体重是6( ) 8、在 里填上“>”“<”或“=”。 31千克吨 31×千克20克克 2千米米 9、从7:00到9:20,经过了( )小时( )分。 10、两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 )厘米。 11、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12、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2分) 原价:128元 现价:69元 原价:980元 现价:788元 便宜: 元 便宜: 元 ( ) ( ) ( ) ( )

14、连一连。(2分) 19÷2 14÷3 22÷7 30÷4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2 1 。…………………( ) 2、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 3、565×7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 4、64÷7=8……8。……………………………………………( )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 )里。(4分) 1、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 、可能 B 、不可能 C 、一定。 2、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 、10厘米 B 、8厘米 C 、12厘米 3、一杯牛奶,喝了 7 6 ,杯中还有( )。 A 、61 B 、71 C 、1杯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 、30 B 、34 C 、35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30×4 = 312×2 ≈ 460+250 = 270-90 = 32÷7 = 24÷6 = 2600-2000= 73 + 7 4 = 96-94= 1-41 = 308 +107≈ 3000+200 = 1000×5= 120×0 = 52÷7 = 300×9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学科:数学科任: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基本情况学生总数其男生中女生前学期学生成绩分类优良中差出现差生主要原因学习基础差、成绩差、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本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本学期(段)教学。 一、目的要求: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 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 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 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 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 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 1、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3、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克和吨来做物体质量的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8、用字母表示,千克记作kg,克记作g,吨记作t。 9、 1千克=1000克1kg=1000g 10、1吨=1000千克1t=1000kg 11、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18、要想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边长。 1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1、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一定有0。 22、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一定有0。 2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8、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扩大2倍。 49、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两个扩大倍数的积。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2×3=6倍。

5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1、在乘法里,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就有几个0。 52、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53、用4个数字组合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其中积最大的算式组合方法是: 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中间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这样的算式是“积最大的”。 54、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 55、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面积。 56、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8、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59、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60、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6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62、周长相等时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面积会越大。 63、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64、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65、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长=面积÷宽长方形宽=面积÷长正方形边长=面积÷边长 66、周长公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天河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 命题者:四海小学郑志雄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 2、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市目前最高的建筑,它比中信大厦高278米。中信大厦高322米,那么广州新电视塔高()米。 A、590 B、600 C、44 D、500 3、一本数学练习册是6元,50元最多能买()本。 A、9 B、6 C、8 D、44 4、一批重4吨的货物,运走了1500千克,还剩()千克。 A、3500 B、2500 C、5500 D、4500 5、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10 B、20 C、24 D、486、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小紅吃了,一共吃了(),还剩()。 A、B、C、D、 7、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 8、电影院2:05开始播放《神奇的宇宙》,2:50播放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0:45 B、45分 C、4:55 D、45小时 9、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长度是原来的()。 A、B、C、D、 10、明天()会下雨,今天下午我()游遍全世界。 A、一定,可能 B、可能,不可能 C、不可能,不可能 D、可能,可能 二、填空题(第11,12,13题每空1分,第14-16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小时=()分 5吨=()千克 22厘米+18厘米=()分米 2千米-1800米=()米 8600千克=()吨( )千克 12、在里填上“<”、“>”、“=”。 22+0 22×0 74÷2 96÷3 3分 18秒 1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丽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是1千米。 A. 200 B. 600 C. 800 2、图书角有45本书,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有()本。 A. 45本 B. 9本 C. 5本 3、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A. 2 B. 3 C. 4 4、一个数的5倍是40,求这个数。正确列式是()。 A. 40×5 B. 40-5 C. 40÷5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较,结果是()。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二、填空题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②一棵大树高5()。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0()。④这辆货车最多载货物5()。 7、8分米=()厘米()吨=5000千克 1分30秒=()秒 9000米=()千米 8、比300多54的数是(),300比54多(), 9的4倍是(),42是()的6倍,18是6的()倍。9、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10、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 ○○○1○ 11、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 ()跑得快一些。 12、一块菜地,其中的种白菜,种芹菜,剩下的种萝卜。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13、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14、三(1)班有42人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4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8人,()人既参加了美术小组又参加了音乐小组。 三、判断题 15“电影院有342个座位。五年级有192人,六年级有127人,这两个年级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把192看成200,把127看成 130,200+130=330,330<342,坐得下。() 16、5千克棉花比5千克铁重。() 17、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直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