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习题与实验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习题与实验
【高考生物】细胞生物学习题与实验

(生物科技行业)细胞生物学习题与实验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细胞

2、分子杂交

3、核体

4、初级溶酶体

5、自由扩散

6、桥粒

7、膜骨架

8、奢侈基因

9、常染色质

10、基本颗粒(F1因子)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原生质体是指()。

2、细胞的三要素是指()、()和()。

3、被动运输可分为两类,即()和()。

4、流动镶嵌模型的三大特点是(),()和()。

5、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直径只有()。

6、根据是否与消化物作用溶酶体可区分为()、()两种形式。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是()和()。

8、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细胞器是指()和()。

9、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和()。

10、荧光显微镜以()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以()为光源。

11、细胞有两种膜结构具有分拣作用,一个是()另一个是()。

12、弹性蛋白的肽链之间通过()相互交连形成网络。

13、用()技术可以在电镜下观察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14、在转移酶I和T因子的作用下,催化P位上肽酰tRNA的()与处在A位上氨酰基tRNA的()之间形成肽键。

15、染色质根据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糙面内质网功能。

2、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染色体DNA的三个功能元件是什么?

4、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5、为什么说线粒体、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四、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动物细胞的连接方式

2、试述蛋白质糖基化的生理作用。

3、试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纺锤体

2、无丝分裂

3、肌动蛋白

4、外植体

5、微细胞

6、愈伤组织

7、传递细胞,转移细胞

8、类核、拟核

9、细胞核移植

10、体外受精

二、是非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酶标抗体法是利用酶与底物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底物在组织细胞中的存在部位。

2、真核细胞的mRNA转录产物在细胞核中合成后,再转移到细胞质中进行加工改造,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3、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胞质分离的动物细胞,结果导致分裂停止。

4、中心粒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而原核细胞中没有。

5、编码组蛋白、非组蛋白、胶原蛋白的基因属于奢侈基因。

6、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快冻慢融。

7、着丝点是供动粒微管附着的部位,此处的染色质是异染色质,而不是常染色质。

8、光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的内膜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9、大分子物质及颗粒通常以膜泡方式运输,而小分子及离子往往以穿膜方式运输。

10、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中,细胞系和单个细胞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根据结构与功能,内质网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______和______。

2、胚培养分为______和______。

3、核小体的核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蛋白组成8聚体和环绕约长为_ _______bp的DNA组成。

4、联会复合体在________期形成,在______期解体。

5、目前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是______、______、______。

6、YAC(酵母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成功说明:一个有功能的染色体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7、根据分化阶段的不同,干细胞分为______和______,按分化潜能的大小,可将干细胞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8、细胞连接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动物的细胞连接按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类,而相邻植物细胞是通过______连接的。

9、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10、第一个发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______。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2、核仁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3、简述培养细胞生长的主要特点。

4、细胞骨架包括哪些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5、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

五、论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领域。

2、试从细胞的蛋白质生物合成,阐述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三)

一、用汉语解释下列名词(每词3分,共30分)

1、mitoticapparatus

2、secondaryconstrction

3、molecularswitches

4、PCD(programmedcelldeath)

5、ATPsynthetase

6、MTOC(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

7、NLS(nuclearlocolizationsingnal)

8、Hayflicklimitation

9、contractilering

10、DNAladders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8分)

1、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构成了______、____ __、______和v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2、细胞遗传学的核心是______。

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真核细胞中,质子泵可以分为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信号分子是由______产生的能够被受体识别的各种类型的大、小分子物质。

6、______和______是NO的生成细胞,NO的生成由______催化,以______为底物,以______作为电子供体,生成______和L-瓜氨酸。

7、从进化论的观点,细胞学说的创立解决了______这样一个核心问题。

8、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产生两个第二信使的前体物质是______。

9、核仁在超微结构上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0、肌原纤维收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11、叶绿体的发育是由______分化而来。

12、着丝点结构域由内向外依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3、与微管、微丝不同,中间纤维的分布具有严格的______。

14、内质网中BiP蛋白的功能是______。

15、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给了______(国家名)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 dAxel)和琳达?巴克(LindaB.Buck),以表彰两人在______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三、简答(每小题4分,共32分)

1、简述你对E.B.Wilson“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寻找”观点的理解。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别之一是后者有细胞器,那么真核生物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

3、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4、简要说明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5、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到内质网所需的主要结构成分及过程。

6、简述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7、简述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特点。

8、线粒体、叶绿体的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20分)

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证明NLS的存在。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四)

一、请用汉语解释下列名词(每词3分,共30分)

1、cellline

2、losscell

3、kinesins

4、leadpeptide

5、NOR(nucleolarorganizingregion)

6、telomere

7、PCC(prematurechromosomecondensation)

8、lampbrushchromosome:

9、treadmilling

10、checkpoint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18分)

1、Inwhichtissuedoestightjunctionplayamajorrole?()

A、stomachandkidneys

B、smoothmuscle

C、heartmuscle

D、intestinalepithelialtissue

2、ThefollowingstagesoccurinprophaseI.Whatisthefirststage?()

A、diakinesisDiplotene

B、leptotene

C、pachytene

D、zygotene

3、Inthefollowingcomponents,WhichfirstbindstotheERforproteinsynthesis?()

A、Growingpolypeptide

B、Ribosomesubunits

C、Signalsequence

D、SRP

4、Theabilityofthecellmembranetoallowhydrophilicmoleculespassintoacellisdetermined by()

A、peripheralmembraneproteins

B、integralmembraneproteins

C、peripheralmembranecarbohydrates

D、peripheralmembranelipids

5、Co-transportofnutrientsacrosstheintestinalcellmembranesisanactiveprocessthatcanm oveglucoseagainstaconcentrationgradient.Theenergyrequiringstepforco-transportis()

A、TheNa+K+ATPasethatpumpsNa+fromthecellintothelumenoftheintestine

B、ThepermeasethatallowsglucoseandNa+intothecellrequiresATP

C、ThepermeasethatpumpsglucosefromthecellintothebloodrequiresATP

D、TheNa+K+ATPasethatpumpsNa+fromthecellintotheblood,maintaininglowNa+levelsi nthecell

6、ThetransportrateofasubstanceintoacellisdrasticallyreducedwhentheformationofATPis blocked.Thetransportsystemmustbeaformof()

A、activetransport

B、facilitateddiffusion

C、simplediffusion

D、bothactivetransportandfacilitateddiffusion

三、简答(每小题4分,共32分)

1、细胞学说及其意义。

2、简述三种质子泵的基本特点。

3、试述溶酶体酶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被准确分拣的M6P途径。

4、细胞通过哪些途径使受体失活,对刺激产生适应?

5、简述NO的作用机理。

6、举出两种人工细胞同步化的方法,并说明优缺点。(任意2种方法)

7、穿膜运输一般有哪几种方式,其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主要有哪几类?其各自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四、实验设计(20分)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的调控,它与细胞坏死有截然不同的细胞学现象。试设计1-2个实验方案来检测凋亡细胞,要求写明实验原理、主要实验仪器、主要方法步骤。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识别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基本原理】

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活性,经秋水仙素或秋水酰胺处理后,使分裂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再经低渗处理、固定、滴片、染色等步骤,可制作较好的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

【实验用品】

1.器材:解剖器具、注射器、离心机、离心管、恒温水浴箱、载玻片、酒精灯等;

2.试剂0.1%秋水仙素溶液、Carnoy’s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0.075mol/LKCI溶液、Giemsa染液等。

3.材料:小鼠

【方法与步骤】

1.前处理取材前3~4h,向腹腔内注射秋水仙素。注射浓度随动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每克体重注射2~6μg,注射总量不宜超过2ml(例如一只体重50g的蟾蜍,若按4μg/g注射,需注射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0.2ml)。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使分裂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增加中期分裂相的比例。

2.取骨髓细胞处死动物,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反复冲洗出骨髓细胞,并用注射器筒轻轻吹打,使细胞团块分散,静置片刻、待大组织团块沉淀后,用吸管将骨髓细胞悬浮液移至离心管中,以1000r/min离心5~10min,弃去上清液。

3.低渗根据骨髓细胞液的多少,加0.075mol/L的KCI液5~6ml,在37℃水浴箱中或室温下低渗20~30min。低渗时间过长,易造成细胞破裂;时间过短,则染色体难以分散。

4.预固定低渗完毕,立即加入1ml新配制的预冷Carnoy’s固定液,用吸管将细胞轻轻吹打均匀,进行预固定。然后以1000r/min离心8min。

5.固定弃去上清液,加5~6mlCarnoy’s液,轻轻吹打细胞,静置固定20min。离心弃去上清液,再加5~6mlCarnoy’s液,固定20min。

6.制备细胞悬液离心弃去上清液,再加少许新鲜Carnoy’s固定液,用吸管将固定后的细胞吹散,并反复吹打混匀,制成浓集的细胞悬浊液。

7.准备载玻片滴片前1~2h,将洁净的载玻片放在0~4℃冰水中,使其表面附有一层水膜。这样在滴片时,细胞悬液遇到载玻片上的冷水,染色体会迅速分散开来。

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引自王宗仁等)

8.滴片取出预冷的载玻片,将其倾斜约30°放置。吸取细胞悬液,从距离载玻片40cm以上高度处滴至载玻片上2~3滴;滴片后立即用嘴或洗耳球对准滴片处轻微吹气;也可用镊子夹住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迅速过几下(见图),这样都有助于染色体分散和展开。

9.干燥使滴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烤干,也可用吹风机冷风吹干。

10.染色待滴片充分干燥后,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Giemsa染液(Giemsa原液:缓冲液=1:10)染色30min。然后自来水冲洗,空气干燥。镜检。

酸性磷酸酶的显示(金属沉淀法)

【目的要求】

1.熟悉酸性磷酸酶显示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观察酸性磷酸酶在细胞中的分布

【基本原理】

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定位于溶酶体内。在溶酶体膜稳定完整时,底物不易渗入,ACP活力微弱或无活性,经固定,在合适pH条件下,膜本身变为不稳定,逐渐改变其渗透性,底物可以渗入,酶活力被显示。

ACP在酸性条件下(pH4.7)可使作用液中的底物β-甘油磷酸钠的磷酸根解离出来,进而与溶液中硝酸铅结合形成磷酸铅沉淀,因其是难溶解的无色沉淀物,需要与黄色的硫化铵作用,生成棕黑色PbS沉淀而被显示出来。

β-甘油磷酸钠—→甘油+PO3-

PO4+Pb(NO3)2—→Pb2(PO4)2

Pb2(PO4)4+(NH4)2S—→PbS

【实验用品】

1.器材:注射器、解剖用具、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

2.试剂:

(1)3%淀粉溶液

(2)ACP作用液:

1)β-甘油磷酸钠140mg溶于25ml蒸馏水中。

2)醋酸缓冲液12ml

3)重蒸水90ml

4)3.3%硝酸铅10ml

配制时,先将醋酸缓冲液与蒸馏水混合,然后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硝酸铅和β-甘油磷酸钠。然后将两液体混合,调pH4.7~4.8,存冰箱中备用.

3.材料:小鼠腹腔液涂片

【方法与步骤】

1.免疫动物:实验前4~6天用无菌注射器取已灭菌的3%淀粉溶液1ml注射于小鼠腹腔内,每天一次。

2.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剖开腹腔,吸取腹腔液制备涂片。

3.入37℃作用液30min。

4.蒸馏水漂洗。

5.10%甲醛钙溶液后固定5min。

6.蒸馏水洗。

7.2%硫化胺溶液2~3min。

8.蒸馏水漂洗,脱水,透明,树胶封固,镜检。

对照实验:对照组的作用液中不加β-甘油磷酸钠,而以蒸馏水代替;或入作用液前先用高温(5 0)处理30min,使酶失去活性,作好标记,然后同时进行上述实验。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实验

【目的要求】

1.了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原理

2.熟悉细胞吞噬作用的基本过程

【基本原理】

细胞的吞噬作用在单细胞动物是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在高等动物内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是由骨髓干细胞分化生成,当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侵入机体时,巨噬细胞由于具有趋化性,变向异物处聚集,巨噬细胞可将之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然后在胞内与溶酶体融合,将异物消化分解。吞噬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如果用降解微丝的药物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则可阻断吞噬泡的形成;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YP)对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有影响。

【实验用品】

1.器材: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注射器、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等

2.试剂:

(1)0.85%生理盐水、

(2)阿氏(Alsever)血液保存液

柠檬酸钠0.8g

柠檬酸0.5g

葡萄糖18.7g

氯化钠4.2g

加蒸馏水至1000ml

溶解后用滤纸过滤,分装,8-10磅灭菌20分钟,置冰箱保存。

(3)4%台盼兰染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4)可溶性淀粉6.0g加水100ml煮沸备用。

3.材料:

(1)小白鼠

(2)1%鸡红细胞悬液

自鸡翼下静脉取血1ml,注入含灭菌阿氏液4ml的瓶中,混匀置于冰箱保存备用。使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倾去上清,如此反复洗涤三次,最后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的鸡红细胞悬液。【方法与步骤】

1.实验前3天,水浴融化淀粉溶液,加入适量4%的台盼兰染液,使呈蓝色。

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可溶性淀粉1ml,以诱导腹腔内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

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方法:先用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稍稍旋转后,放在解剖盘上,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两耳及头颈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及后肢,即可在腹部后1/2处的一侧注射,进针勿过深,不超过1cm为宜,进针后将药物缓慢推入,稍停顿一会拔出针头,轻按小鼠腹部使药物分散。

2.第一次注射24小时后,每只小鼠再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悬液1ml。随即轻轻按摩小鼠腹部。3.注射鸡红细胞30min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4.将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部,用吸管吸取腹腔液,滴一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涂开后,盖上即可观察。

5.高倍镜下分辨鸡红细胞和巨噬细胞:鸡红细胞是一些淡黄色、椭圆形及圆形有核的细胞;而数量较多、较大的圆形或不规则的细胞,其表面具有许多似刺毛状的小突起(伪足),有的细胞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蓝色颗粒(为吞入含台盼兰的淀粉形成的吞噬泡),即为巨噬细胞。6.计算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数=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了鸡红细胞的细胞数/100

吞噬指数=100个巨噬细胞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100

实验记录:记录巨噬细胞的吞噬情况

糖原的显示—PAS反应(periodicacidschiffreaction)

【目的要求】

通过PAS反应,了解糖原显示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糖原在细胞中的分布。

【基本原理】

糖原由D-葡萄糖的分支或直链组成,在肝和肌肉最丰富。过碘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将葡萄糖中乙二醇基(CHOH-CHOH)氧化成二个游离醛基(—CHO),游离醛基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深浅与多糖含量成正比。由于单糖在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组织化学操作过程中被抽提掉,故一般组织标本上所能显示的糖类主要是多糖,包括糖原、粘多糖、粘蛋白、糖蛋白

和糖脂等。因此要确定此红色物质是否糖原还需要同时进行对照实验。糖原可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先用唾液淀粉酶作用再进行PAS显色,若反应为阴性,则表明是糖原,反之则为其他多糖。【实验用品】

1.器材:石蜡切片机,盖玻片、载玻片、染色缸等.

2.试剂

(1)0.5%过碘酸溶液(PeriodicAcidSolution)

(2)希夫试剂(Schiff'sReagent)见实验

3.材料:甘薯块根,马铃薯块茎和小鼠肝石蜡切片

【方法与步骤】

1.切片染色

(1)小鼠肝或马铃薯石蜡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腊10分钟。

(2)用梯度酒精按照从高到低的的顺序复水,每级酒精停留2-5分钟,直至蒸馏水。

(3)入0.5%过碘酸溶液作用5~15分钟。

(4)蒸馏水冲洗。

(5)入Schiff试剂作用15~30分钟。

(6)新配制的亚硫酸溶液洗3次,每次1—2分钟,以除去多余的无色品红。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细胞 2、分子杂交 3、核体 4、初级溶酶体 5、自由扩散 6、桥粒 7、膜骨架 8、奢侈基因 9、常染色质 10、基本颗粒(F1因子)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原生质体是指()。 2、细胞的三要素是指()、()和()。 3、被动运输可分为两类,即()和()。 4、流动镶嵌模型的三大特点是(),()和()。 5、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直径只有()。 6、根据是否与消化物作用溶酶体可区分为()、()两种形式。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是()和()。 8、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细胞器是指()和()。 9、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和()。 10、荧光显微镜以()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以()为光源。 11、细胞有两种膜结构具有分拣作用,一个是()另一个是()。 12、弹性蛋白的肽链之间通过()相互交连形成网络。 13、用()技术可以在电镜下观察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14、在转移酶I和T因子的作用下,催化P位上肽酰tRNA的()与处在A位上氨酰基tRNA的()之间形成肽键。 15、染色质根据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糙面内质网功能。 2、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染色体DNA的三个功能元件是什么? 4、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5、为什么说线粒体、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四、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动物细胞的连接方式 2、试述蛋白质糖基化的生理作用。 3、试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

1. 什么是细胞培养? 细胞生物学实验 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并将其分散为单个细胞(机械或酶消化),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保持生长、分裂繁殖、细胞的接触性抑制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等生命现象。 最常见的细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代细胞,另一种是传代细胞。 原代细胞是指动物组织经过胰酶或胶原酶等酶类的消化,使其分散,从而获得单个细胞,再使这些单个细胞生长于培养容器中的过程。大多数组织可以制备原代细胞,但制备的方法略有不同,制备的细胞生长快慢及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不同的原代细胞,其形态也不尽相同。一般将10代以内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一般指无限繁殖的细胞系,理论上这类细胞可以无限次的传代。做实验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这类细胞,如Hela、293、Vero 等细胞。 2. 细胞的生长周期 游离期:细胞刚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到贴壁前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由细胞类型决定,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贴壁期:细胞从游离状态变为贴附到培养器皿表面并展现出一定细胞形态的时期。 潜伏期:细胞在完成贴壁后,并不会马上进行增殖,会进行增殖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这个时候称之为潜伏期。

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完成物质和能量储备后,开始大量的增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细胞活力旺盛,且状态稳定,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展的。 停止期: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密度越来越大,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等因素,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细胞进行传代了,使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保持旺盛的活力。 3. 细胞生长所需要营养条件 细胞的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一般来自于基础培养基(比如DMEM培养基)和血清。 基础培养基:主要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维生素(细胞代谢中辅酶的组成成分)、无机离子(K+,Na+等)、碳水化合物(碳源和能量来源)和一些激素等营养物质。 血清:主要是提供一些基础培养基不能提供的生长因子和低分子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有促进细胞的贴壁、中和有害重金属离子等作用。如果只提供基础培养基而不提供血清,绝大多数细胞是无法生长的。血清对于我们实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什么样的血清才算是合格的血清呢? 合格的血清需要通过各种检测,包括无细菌,无真菌,无支原体检测,无病毒污染。血清一般呈现为淡黄色,透明状液体,由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等成分,会略有黏稠。以全式金公司的TransSerum EQ Fetal Bovine Serum (FS201-02)为例,它通过了牛腹泻病毒、牛副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A型题 1. 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细胞的人是 A. Robert Hooke B、Leeuwenhoek C、Mendel D、Golgi E、Brown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3. 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中心法则 B、基因学说 C、半保留复制 D、细胞学说 E、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 A、Robert Hooke和Leeuwen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E、以上都不是 二、X型题 1. 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 A、细胞信号转导 B、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调控 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 D、干细胞及其应用 E、细胞的衰老及死亡 2. ______促使细胞学发展为分子细胞生物学 A、细胞显微结构的研究 B、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C、细胞工程学的发展 D、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E、克隆技术的发展 三、判断题 1.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3. 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5. 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四、填空题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1838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及进化 一、A型题 1. 由非细胞原始生命演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核仁; E、内质网 2. 在分类学上,病毒属于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多种细胞生物 D、共生生物 E、非细胞结构生物 3.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5. 一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 A、一条DNA并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B、一条DNA及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C、一条DNA不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D、一条以上裸露的DNA; E、一条以上裸露的DNA及RNA结合在一起 6. 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C、有多条DNA分子并及组蛋白结合构成染色质; D、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同时进行; E、膜性细胞器发达 7. 下面那种生物体属于真核细胞 A、酵母 B、蓝藻 C、病毒 D、类病毒 E、支原体 8. 下列哪种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A、精子细胞 B、红细胞 C、细菌细胞 D、裂殖酵母 E、绿藻 9. 原核细胞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翻译 A、同时进行; B、均在细胞核中进行; C、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学 2.细胞生物学 3.医学细胞生物学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从、和三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2.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3.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和四个阶段。 4.1841 年Remak在观察鸡胚的血细胞时,发现了细胞的分裂;其后Flemming在动物细胞中、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分裂。1883 年Van Beneden、1886 年Strasburger分别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分裂。 5.1944 年Avery等在微生物的实验中证明了是遗传物质。 6.1953 年和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 7.1958 年Meselson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与梯度离心法,分析了DNA 的复制过程,证明了DNA 的复制是。 8.R.Feulgen于1924年发明了染色法,用于检测细胞核内的。 (三)选择题 1.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命名的学者是 A. R.Hook B. Leeuwenhook C. R.Brown D. W .Flemming E . C.Darvin 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A.Watson and Crick B.Schleiden and Schwann C. W.Flemming D. R.Brown E. R.Hook and Leeuwenhook 3.在1855 年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论点的学者是 A.Remark B.W.Flemming C. R.Virehow D.R.Brown E. Schleiden

4.最早发现细胞直接分裂(无丝分裂)的学者是 A.W.Flemming B.Remark C. R.Virehow D.R.Brown E.Schwann 5.最早在动物细胞中发现间接分裂(有丝分裂)的学者是 A. Strasburger B. W.Flemming C. Remark D. Boveri E. Feulgen 6.最早在动物细胞中发现减数分裂的学者是 A. Van Beneden B. Strasburger C. Flemming D. Remark E. Boveri 7.Van Beneden和Boveri在1883年发现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 E.纺锤体 8.Banda在1897年发现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高尔基体 E.纺锤体 9.最早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学者是 A.Schleiden and Schwann B.Watson and Crick C.R.Hook and Leeuwenhook D.Boveri and Sutton E. Van Beneden and Boveri 10.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 Flemming D. Remark E. Feulgen 11.在1943 年应用高速离心机从活细胞中将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 并研究其生理活性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Brachet C. Casperson D. Cloude E. Ruska 12.在1924 年首创核染色反应,测定了细胞核内DNA的学者是 A. Cloude B. Brachet C. Feulgen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题共 22 空,每空 1 分,共22分) 1.分辨率;放大倍数,镜口率(数值孔径)。 2.激活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吞噬活性增强),台盼兰作为指示剂。 3.差速、密度梯度;细胞核,叶绿体。 4.中性红;核仁。 5.柠檬酸钠。 6.网格(笼形)蛋白;微丝。 7.SDS;Triton X-100;微粒体。 8.PEG;粉末。 9.0.9%。10.接触抑制。 11.戊二醛;甲醇:冰醋酸(3:1)。 二、判断改错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判断0.5分,改错1.5分,共16分)1.×也可能会 2.×微管 3.×整合蛋白 4.×不同物种的细胞 5.√ 6.×光学显微镜 7.×微丝 8.×浓度偏低 三、简答题(本题共_5_小题,共46分) 1.移动载物台,动则在玻片上(2分);转动目镜镜头,动则在目镜上(2分);否则在物镜上(2分)。(本题共6分) 2.含红细胞的吞噬泡与巨噬细胞内的初级溶酶体融合,进行消化;(8分) 3.一种糖蛋白(2分);内质网合成、糖基化,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分选,以分泌泡形式与膜融合,胞吐(8分);它能与鸡红细胞膜表面的糖链专一性结合(2分)(本题共12分) 4.⑴ Giemsa染色前,细胞须固定(染死细胞),主要染的是核、染色质(5分);⑵ Janas Green B 染的是活细胞(染色前不用固定),主要染的是线粒体(5分)。(本题10分) 5.⑴测量溶血时间(2分);⑵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极性(4分);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穿膜,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分子易穿膜,而带电荷的离子跨膜运动则通常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4分)。(本题共10分)四、论述题(本题共_1_小题,每小题 16 分,共 16 分) (0401、0402班同学请回答)答:外周血培养(2分)-秋水仙素处理(2分)-离心收集细胞(2分)-低渗处理(2分)-固定(2分)-制片(2分)-染色(2分)-镜检及显微摄影-核型分析(2分)(原理略)(本题共16分) (0403班同学请回答)答:外周血培养(2分)-秋水仙素处理(2分)-离心收集细胞(2分)-低渗处理(2分)-固定(2分)-制片-老化(2分)-显带处理-染色(2分)-镜检及显微摄影-带型分析(2分)(原理略)(本题共16分)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细胞生物学: 是指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疾病关系的科学。 细胞学说: 是指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的:所有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 简答题: 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肽聚糖 细胞膜有 细胞器 核糖体70S(50S+30S) 染色体单个DNA组成(环状) 运动简单原纤维和鞭毛 有 转录在细胞核内 翻译在细胞质内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子量可达到上万或更多的 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的碱基均位于双链的内侧,通过氢键相连,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曲折的结构。有三种类型:a螺旋结构:肽链以右手螺旋盘绕成空心的筒状构象。b折叠片层:一条肽链回折而成的平行排列构象。三股螺旋:是胶原的特有构象,由原胶原的三条多肽链共同铰接而成。 第五章1-5节

名词解释 单位膜:细胞膜在光镜下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层为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层为密度低的亮线,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为单位膜。 液态镶嵌模型: 1.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2.磷脂分子脂双层以疏水的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或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体现了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 能量,分为离子泵、伴随运输(协同运输)。 易化扩散: 进出细胞, 通过膜囊 运输 具有选 Na-K 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由a.b 两个大小亚单位组成,大的a亚单位为该酶的催化部分,其细胞质端有ATP和Na+的结合位点,外端有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活动。该酶在Na+、K+、Mg2+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激活,催化水解A TP,为Na+、K+的对向运输提供能量。 简答题 1、简述细胞膜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的分子结构及特性。 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具有分布的不对称性。 磷脂分子脂双层的疏水尾部相对,其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自我测试题 1、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有哪部分些构成 2、拿到一张固定装片,为了很快找到需要找到的物像,首先应该做什么 3、为避免显微镜的灯泡烧坏,应注意什么 4、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为了看得更仔细,向高倍镜转换过程中需要调整粗调节螺旋 吗为什么 5、如何搬动显微镜 6、推血涂片时,要一次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再推第二次,一旦推片失败,必须重 新开始。为什么 7、使用染色缸时,为避免拿出玻片时找不到涂有细胞的一面,应注意什么 8、如何知道试管中的红细胞溶血了 9、抓取小鼠注射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10、取蛙血时,从胸腔最先看到的一般是哪个器官如何快速找到心脏 11、细胞生物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12、鸡的红细胞和小鼠的巨噬细胞相比,哪个体积大 13、细胞处于高渗或低渗溶液中,如何判断水的运动方向 14、可自由扩散的脂溶性小分子对细胞的影响如何 15、显微镜下口腔粘膜细胞的线粒体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16、在细胞吞噬活动观察的实验中,如何在显微镜下快速找到巨噬细胞 17、推蛙血涂片时应注意什么 18、为什么要用派洛宁和甲基绿染的混合染液染色RNA和DNA 19、派洛宁和甲基绿染的混合染液染色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为什 么 20、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为什么必须按照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顺序进行 21、使用显微镜时,为什么要先将10倍物镜与标本表面的距离调节到6mm之内 22、如果标本片放反了,可用高倍镜或油镜找到标本吗为什么 23、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在高倍镜或油镜下找到目标 24、如果细调焦螺旋已转至极限而物像仍不清晰时,应该怎么办 25、如何判断视野中所见到的污点是在目镜上 26、在对低倍镜进行准焦时,如果视野中出现了随标本片移动而移动的颗粒或斑纹,是否

实验室规则和要求 一般规定 1.上课第一天请先熟悉环境,牢记“安全”是进行任何实验最重要的事项。 2.在实验室内请穿著实验衣(最好长及膝盖下),避免穿著凉鞋、拖鞋(脚 趾不要裸露)。留有长发者,需以橡皮圈束于后,以防止引火危险或污染实验。 3.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饮食、化妆、嚼口香糖、嬉戏奔跑,食 物饮料勿存放于实验室的冰箱中,实验桌上勿堆放书包、书籍、衣服外 套及杂物等。 4.所有实验仪器、耗材、药品等均属实验室所有,不得携出实验室外。每 组分配之仪器、耗材请在课程开始前确定清点与保管,课程结束后如数 清点缴回。公用仪器请善加爱惜使用。实验前后,请把工作区域清理擦 拭,并随时保持环境清洁。 5.实验前详阅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细节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上课所告知的 注意事项。实验进行中有任何状况或疑问,随时发问,切勿私自变更实 验程序。打翻任何药品试剂及器皿时,请随即清理。实验后,适切记下 自己的结果,严禁抄袭,确实关闭不用之电源、水、酒精灯及瓦斯等。 6.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精神不济或注意力无法集中,请立即停止实验。 实验时间若延长,请注意时间的管制及自身的安全,不可自行逗留实验 室。 7.实验完毕,请清理实验室、倒垃圾、灭菌、关闭灯光及冷气,离开实验 室前记得洗手。 8.任何意外事件应立即报告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并应熟知相关之应变 措施。

药品 1.使用任何药品,请先看清楚标示说明、注意事项,翻阅物质安全资料, 查明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完毕请放回原位。 2.新配制的试剂请清楚注明内容物、浓度、注意事项及配制日期,为避免 污染,勿将未用完的药剂倒回容器内。 3.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如甲醇、丙酮、醋酸、氯仿、盐酸、硫酸、 -巯基乙醇、甲醛、酚等)要在排烟柜中戴手套量取配制,取用完应随即盖好盖子,若不小心打翻试剂,马上处理。 4.有毒、致癌药剂例如丙稀酰胺(神经毒)、溴化乙啶(突变剂)、SDS(粉 尘)请戴手套及口罩取用,并勿到处污染,脱下手套后,养成洗手的好 习惯。 5.使用后的实验试剂和材料,应放在专用的收集桶内。固体培养基、琼脂 糖或有毒物品不得倒入水槽或下水道中。 6.使用刻度吸管取物时,切勿用嘴吸取,请用自动吸管或吸耳球。 仪器 1.使用仪器前先了解其性能、配备及正确操作方法,零件及附件严禁拆卸, 勿私自调整,并注意插座电压(110V或220V)之类别。 2.使用离心机时,离心管要两两对称、重量平衡,离心机未停下不得打开 盖子。冷冻离心机于开机状态时,务必盖紧盖子,以保持离心槽之低温并避免结霜。 3.电源供应器有高电压,切勿触摸电极或电泳槽内溶液,手湿切勿开启电 源。

细胞生物学实验测试题 1、试述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用途。(并操作) 原理: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用以照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 (滤光镜片:获得所需波长的激发光;光源:高压汞灯) 用途: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 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 究的工具之一。 2、试述酸性磷酸酶显示法的原理及主要步骤。 原理:酸性磷酸酶(ACP)是溶酶体的标志酶,通常酸性磷酸酶在pH 为5左右时发挥作用能水解磷酸酯而释放出磷酸基,PO43-与底物中硝酸 铅反应生成磷酸铅沉淀物。由于这些沉淀物是无色的,需再与黄色的硫化 铵反应,生成棕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铅沉淀而被显示出来。其反应过程如 下: β-甘油磷酸钠+酸性磷酸酶→甘油+PO43- PO43-+Pb(NO3)2 →Pb3(PO4)2↓ Pb3(PO4)2+(NH4)2S →PbS↓(棕黑色) 主要步骤: 1、前处理:获取小白鼠或大白兔腹腔液(猪肝) 2、制片: (1)、将腹腔液(肝细胞悬液)滴一滴于冰冻的干净载玻片上,用牙签涂开,自然干燥。 (2)、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30min。 (3)、蒸馏水中漂洗,3-5次。(洗去固定液) (4)、磷酸酶作用液,37°C,30Min。 (5)、蒸馏水中漂洗3次,5min一次。(洗去游离铅离子) (6)、1%硫化铵处理(3-5min); (7)、吉姆沙染液复染15min;(使细胞核、轮廓显示出来) (8)、制片观察。 结果:阳性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棕色或棕黑色的颗粒即为酸性磷酸酶。 对照实验:标本放入作用液前先用高温(50℃)处理 30min,使酶失去活 性,做好标记,其他步骤相同。 3、试述DNA的Feulgen染色法的原理及主要步骤。 原理:DNA经稀盐酸(1mol/L HCL溶液)处理后,可使嘌呤碱与脱氧

《医用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 ?绪论(P1—3) 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任务? 1.细胞生物学是把细胞形态和功能相结合,以整体和动态的观点,把细胞的显微水平,亚 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有机结合,研究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学科。 2.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②细胞和细胞器的功能;③细 胞的增殖和分化;④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学说的内容? 1.英国物理学家Hooke(胡克)首先描述了细胞壁构成的小室,成为“cell” 荷兰科学家Leeuwenhoek(列文虎克)用较高倍放大镜发现了精子,红细胞,肌细胞等2.“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 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6—9) 什么是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 1.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肉眼的分辨率为0.2mm;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0.2μm,而电子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可 达1.14nm。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①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②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以控制光的波长范围;③机械和支架系统(镜筒、镜柱、镜座、物镜转换器、调焦装置),主要是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控制。 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种类? ①普通光学显微镜;②荧光显微镜;③相差显微镜;④微分干涉显微镜;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P3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特征上的主要区别? 见附表。 ?细胞的分子基础(P41—52)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

细胞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动物部分) 1.细胞生物学实验绘图有哪些要求? 2.细胞中的酶定位有哪些方法?酸性磷酸酶定位的原理是什么? 3.试述DNA的Feulgen染色法的原理及主要步骤。 4.叙述“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的原理、主要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5、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实验中溶血的原因是什么?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 液为什么不能产生溶血? 6、推血涂片时,要一次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再推第二次,一旦推片失败,必须重 新开始,为什么? 7、如何知道试管中的红细胞溶血了? 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重要区别? 9、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为了保证得到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哪些因素是你认为 最重要的? 10、你所完成的动物细胞试验共观察到几种动物细胞?根据你观察的结果,哪种细胞体积 或者直径最大?哪个最小?判断依据是什么? 11、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染色体、细胞骨架、酶、细胞中的DNA都分别用什么方法 可以得到,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 12、利用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原理是什么? 细胞生物学实验复习题(植物部分) 1. 倒置显微镜的特点及其用途如何? 2. 相差显微镜与普通光镜相比有哪些特殊结构? 3. 试述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用途。 4. 固定液的作用是什么?说出我们实验中所用过的几种不同的固定

液及它们的实用范围。 5. 常用的组织破碎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6. 什么是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各自的用途如何? 7. 染色法有哪些方式?各如何进行? 8. 显示染色体的实验,其材料往往要作什么预处理?取材部位如何选择? 9. 如何进行细胞核的分离和鉴定?叙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0. 试述用考马斯亮蓝R250来显示细胞微丝骨架的原理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11. 如何证明不同分化状态的组织细胞主要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由于基因的丢失所造成的? 12. 如何进行线粒体的分离和鉴定(并说明原理)? 13. 在分离出线粒体后,若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技术路线如何? 14. 在使用高速离心机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15. 试述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的过程。在分离叶绿体时,如果发现分离出来的叶绿体很小,如何验证其是不是由于分离时所造成的叶绿体破碎的结果?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2.DNA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哪一年提出的()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E.1955 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哪项有误() A. 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真核细胞没有 B. 原核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真核细胞有 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 D. 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真核细胞有 E. 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真核细胞有 4.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那项有误() A. 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 B. 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 C. 原核细胞无核糖体 D.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E. 原核细胞有单条染色体 5. 以下有关蛋白质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B.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特异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C.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三、四级结构 E. 按不同功能,蛋白质可分为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 6.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脂肪酸 B.戊糖 C.核苷酸 D.磷酸 E.氨基酸 7. 跨膜蛋白属于() A.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B. 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C.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D. 整合蛋白或外周蛋白 E. 运输蛋白 8.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单位膜() A. 细胞膜 B.内质网膜 C.糖被 D.核膜外层 E.线粒体外膜 9.下列哪种物种不是第二信号() A、cAMP B、cGMP C、AC D、NO E、Ca2+ 10.受体的化学成分及存在部位分别是:() A、多为糖蛋白,细胞膜或细胞核内 B、多为糖蛋白、细胞膜或细胞质内 C、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D、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E、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核内 11. 矽肺与哪一种细胞器有关()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试题B卷 (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法医\预防医学\留学生) 姓名专业学号成绩 *所有试题请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型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每题分,共分 一、型题 、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戊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一分子 . . . . . 、两条互补的链能形成双链结构是依靠 .肽键 .氢键 .二硫键 .疏水键 .盐键 、油镜使用的油为 .汽油 .煤油 .石蜡油 .松节油 .香柏油 、培养原代细胞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组织块剪下后要用酒精清洗以防细菌污染 .吸管取用培养液后要再次过火以防污染 .全部过程可以只使用一根吸管以简化操作 .剪刀使用时放在火焰上方“过火”时间不能太长,以防金属退火 .组织块移入培养瓶后要立刻浸入培养液中以防细胞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实验中分离细胞核所用的是 .超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平衡离心法 .浮集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叫 .细胞融合

.细胞吞噬 .细胞识别 .细胞分化 、实验中显示微丝的染料是: .台盼蓝 .考马斯亮兰 .伊红 .染液 .甲基绿 、在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可见 .三层深色致密层 .三层浅色疏松层 .两层深色致密层和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中间一层深色致密层.上面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下面一层深色致密层、决定血型抗原的化学成分是 .蛋白质 .寡糖链 .核苷酸 .胆固醇 .磷脂 、肌细胞中钙离子的释放与下列哪种结构有关. . . . . 、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来自于 .高尔基复合体反侧 .内质网 .细胞核 .高尔基复合体顺侧 .细胞膜 、下列细胞器中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是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线粒体 .微体 .以上都不是 、溶酶体不具有的功能是 .细胞外物质的消化 .细胞内物质的消化 .细胞的免疫

细胞培养基本理论 一细胞培养概述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 群体培养(mass culture)将大量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让其贴壁或悬浮生长,形成均匀的单层细胞或单细胞悬液。 克隆培养(clone culture)即将少数的细胞加入培养瓶中,贴壁后彼此间隔距离较远,经过繁殖每一个细胞形成一个集落,称为克隆。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指把活体的组织取出,分成小块,直接置于培养瓶底或通过胶原纤维血浆支持物的培养瓶底来进行培养。 特点:1.,组织不失散,细胞保持原有的组织关系。2,形成生长(cut growth)或形成由扁薄细胞构成的单层细胞培养物。3,在体外生长时,细胞间呈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 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将活体中器官或器官一部分取出,在体外生长、生存,并使其保持器官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培养。 特点:1,培养的器官在合适的条件下能生长和分化,存活数周或1 年。2,观察受限,只能用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或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 细胞培养优点:.1.活细胞:同时、大量、均一性、重复性;2.可控制: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可调控;3.研究方法多样:倒置、荧光、电子、激光共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同位素标记;4.应用广:不同物种、年龄、组织,正常或异常缺点:人工所模拟的条件与体内实际情况仍不完全相同;当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后, 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环境中,时间久了,必然发生变化。 三细胞的形态和类型由不同生长方式造成的差异 呈悬浮生长时,因生长在液体环境中,胞内渗透压高于周围液体环境,因此胞体基本呈圆形。呈贴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细胞,开始为圆形,很快过渡成扁平形,并逐渐恢复至原先的细胞形态. 细胞来源:成纤维型细胞;上皮型细胞;其它,不定型 细胞按生长方式:贴壁型细胞(Monolayer cells);悬浮型细胞(Suspension cells)绝大多数有机体细胞属贴壁型细胞,只有少数细胞类型如某些肿瘤细胞和白细胞可在悬浮状态下生长。 按细胞形态(贴壁细胞):成纤维型细胞;上皮型细胞;其它,不定型 贴壁型生长细胞或锚着依存性细胞 处于体外培养状态下的贴附生长型细胞在形态上表现单一而失去了在体内原有的某些特征。形态各异反映其胚层起源。如来源于内外胚层的细胞多呈上皮型;来自中胚层的则易呈成纤维细胞型。分为成纤维型细胞;皮型细胞;游走型细胞;多形型细胞 贴壁型细胞形态比较 成纤维型细胞: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中央有卵圆形核;胞质向外伸出长短不同的突起;中胚层间质起源 上皮型细胞:扁平不规则多角形;细胞中央有圆形核;紧密相连单层膜样生长;内、外胚层细胞如皮肤、表皮衍生物、消化管上皮等 游走型细胞:散在生长,一般不连成片;细胞质经常伸出伪足或突起;活跃的游走或变形运动;羊水细胞培养的早期 多形细胞型:难以确定规律和稳定的形态;如神经组织的细胞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有何不同? 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水平,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某个细胞、细胞器、生物大分子或某个生命活动的现象;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细胞总体和动态的功能活动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的分子基础。 2、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有何关系?以学生为何要学习细胞生物学? (1)细胞生物学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细胞生物学的原理、方法探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2)作为医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1、为什么说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研究要从显微、亚显微、分子3个水平进行? 细胞的直径大多为10~20微米,相当于人眼睛的分辨率的五分之一,况且细胞内还有精细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生理活动,所以研究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必须借助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实验方法从而从显微、亚显微、分子3个水平进行。 2、光学显微镜技术与电子显微镜技术有哪些不同?二者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 (1)组成结构:光学显微镜由三部分组成:照明系统,光学放大系统,机械系统 电子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电子照明系统,电子透镜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电源系统。 分辨率:光学显微镜为0.2微米,电子显微镜为0.2纳米 所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2)电子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是超出光学显微镜分辨水平的细胞结构,有力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3、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说体外培养方法是生物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 过程:准备,取材,培养 注意事项:实验材料要新鲜;无菌操作;注意酶的浓度和控制消化时间;培养液的选择 第三章 1、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的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简单的低等生物仅有单细胞组成,高等动物由执行各种功能的细胞群构成,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实现生物体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分析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见P25表3-2 联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有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质膜,遗传物质均为DNA,都利用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4.简述原生质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功能 主要成分可分为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两类。小分子物质由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小分子(单糖、脂肪酸、核苷酸和氨基酸等)组成;大分子物质由核算、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 小分子是组成大分子的基本机构单位,不仅是分子大笑和结构的变化,更赋予了大分子与小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大分子能完成细胞的各种复杂的功能,如:组装细胞成分,催化化学反应,产生运输以及储存,传输和表达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学实验习题 实验一利用各种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1.简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操作要领。 2.分析在使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时,对光亮度的要求。 3.分析聚光镜在成像质量中的作用。 实验二显微摄影 1.要想得到一张完美的显微摄影照片,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主要关键是什 么? 2.结合数码互动显微镜摄影操作,写出操作工程、拍摄关键点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1.比较光镜与电镜工作原理的区别。 2.分析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主要异同点。 实验四细胞膜的渗透性 1.讨论溶血实验在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实验五动物细胞培养及其生长特性的观察分析 1.哪些物品适合于高压灭菌,并说明理由。 2.紫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是什么? 3.血清在细胞培养中有何作用? 4.为什么配制培养基之前要反复处理配制用水并要事先高压处理? 5.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 6.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7.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传代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8.如何防止传代过程中不被微生物污染? 9.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在计数时有何不同?

10.讨论细胞存活率在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实验六细胞器的分离与观察 1. 线粒体提取分离过程中,为什么要在0~4℃进行? 2. 将线粒体沉淀作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检查是否混杂细胞核和胞质碎片,估计分离所得线粒体的纯度。要获得高活性的线粒体,在线粒体提取、分离和活性鉴定的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根据你的实际体会,写出操作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法。 3. 分离介质0.25mol/L 及0.34mol/L 缓冲蔗糖溶液哪一种在下层? 有什么作用? 实验七细胞骨架的观察 1.微丝观察实验中,1% Triton X -100 处理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2.微丝观察实验(考马斯亮蓝R 250 染色法观察微丝)中,是否能看到微管、 中间纤维?为什么? 3.M –缓冲液的作用是什么? 4.说明细胞中由微丝组成的结构及其功能。 实验八细胞凋亡的诱导和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的观察 1.总结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试述本实验鉴别凋亡细胞、坏死细胞核正常细胞的原理。 3.试述凋亡细胞的生化特征。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2011-04-23 11:01:29)转载▼ 标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常用实用技术基本实验室技术生物学实验教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probe),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征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他活性物质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 固相杂交 固相杂交(solid-phase hybridization)是将变性的DNA固定于固体基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滤膜)上,再与探针进行杂交,故也称为膜上印迹杂交。 斑步杂交(dot hybridization) 是道先将被测的DNA或RNA变性后固定在滤膜上然后加入过量的标记好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该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事先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或凝胶电永分离核酸样品,可在同一张膜上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根据斑点杂并的结果,可以推算出杂交阳性的拷贝数。该法的缺点是不能鉴定所测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且特异性较差,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印迹杂交(blotting hybrid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