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题(小)

育种题(小)

名词解释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如果经过一系列试验表现优良,通过品种审定就成为品种。

种质资源:可以被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和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种植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每隔一段时间播种一次。

贮藏保存:主要是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的方法来保持种质资源种子的生活力。

离体保存:用试管保存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方法来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此方法繁殖速度快,还可避免病虫的危害

品系:来自不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并且对后代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

远缘杂交:在植物分类上,种或种以上的不同植物进行杂交。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

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质或自交系,只有细胞质与核共同不育。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保持其雄性不育性的品行及自交系

恢复系:能够使雄性不育母本的育系得到恢复的品系和自交系。

垂直抗病性: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或专化抗病性,即寄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

水平抗病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钟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钟没有特异反应或转化反应。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的个体。

一倍体:狭义是指体细胞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广义的是指由异源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称为多元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是指通过人工诱导并且进行染色体加倍,后再进行选育的方法。

倍性育种: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以其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技术。

品种混杂:在一个品种群体内混有其他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其他品种的作物或植株。

品种退化:品种群体经济性状发生劣变的现象。

分子标记: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

品种更新:用各种提纯方法,生产出优良的种子,定期更换已经混杂退化的同一品种的不良种子。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种性和纯度。

品种更换:通过种子生产扩大繁殖,用新的品种替换生产上不良的品种。

三年三圃制:第一年种株行圃,第二年是典型的优良株行种株系圃,第三年是优良株系混收种原种圃

自交系品种:个体基因型纯和,群体同质,这样的一群个体组成的群体

杂交种品种:个体基因型杂合,群体同质,具有杂种优势,这样的F1代群体及杂交种品种

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内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

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植株群体

解答和论述

1.品种的特性:①特异性:形态、产量上等与其他品种区分开②一致性:组成群体的个体在性质上保持一致③稳定性:遗传上的稳定,在相同或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品种上下代性质稳定。④优良性:满足人们的需要。

2.关于品种的几个注意点:①品种为人工进化的栽培作物,野生植物只有类型之说②品种与变种:变种是植物分类最小的单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无品种所具有的许多作用。

③品种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可以加以利用,满足生产需要

④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与时间性。

3.育种目标的重要性:①育种方法的确定依赖于一定的育种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决定了育种的年限②育种材料的选择上页依赖于一定的育种目标③育种材料的鉴定、培育也依赖一定的育种目标

4.作物育种目标的内容:⑴高产:①改良株型:主要以株型育种来改良品种、株型的态势,如矮化育种;②生理角度:主要采取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合效率为主;③产量因素

⑵稳产:大面积、长时间稳定⑶优质⑷适应机械化

5.育种目标制定的原则:①抓住主要矛盾,例如气候与作物抗性的关系②有一定的预见性,目标要长远③具体与可行④考虑品种搭配,选育适合当地不同类型的品种。

6.育种目标制定的方法:①做好调查工作,选择所需品种

②分析标准品种,即当地当前种植面积大的品种。

7.种质资源的类别:⑴根据来源:①本地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过时品种和主栽品种②外地种质资源③野生种质资源:作物野生种(尚未被栽培)、野生近缘植物和有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④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⑵根据亲缘: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

8.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种植保存、贮藏保存和离体保存,另外基因文库技术对抢救和安全保存种质资源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长期保存物种遗传资源,还可以通过反复的培养繁殖筛选,获得各种目的基因。

9.自花授粉:

⑴自花授粉的常见作物:小麦、大豆、烟草、水稻、马铃薯

⑵自交的遗传效应:①纯合基因型继续保持,杂合基因型变得纯和②杂合基因型通过自交,基因重组,性状分离会产生新的性状③对异花授粉作物来说,自交会引起后代生活力的衰退

⑶自花授粉作物遗传上的特点:个体基因型纯合,群体同质,表现型整体一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一致

⑷主要的育种方法:系统育种法、杂交育种法。

10.异花授粉:

⑴常见作物:甘薯、向日葵等,其中雌雄异株:大麻、菠菜。雌雄同株:玉米。雌雄同花,但自交不亲和:甜菜、向日葵。

⑵异交的遗传效应:通过异交可以创造杂合基因型;通过异交可以产生杂种优势

⑶异花授粉作物遗传上的特点:个体基因型杂合,群体异质,表现型呈多样性

⑷主要育种方法:混合选择法、杂种优势利用。

11.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自交为主。包括三种基因型:品种基本群体的纯和同质基因型、杂合基因型、非基本群体的纯和基因型。

12.作物品种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A.自交系品种: ⑴遗传特点:个体基因型纯和,群体同质,表现性状优良。⑵育种特点:①自交和选择是最主要的育种手段②通过品种间杂交或诱变等手段拓宽遗传变异范围,需要在大群体中选择。

B.杂交种品种:⑴遗传特点:个体基因型杂合,群体同质,表现型整齐一致。⑵育种特点:①杂交种分两步,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②对影响繁殖和制种的性状进行选择,以降低生产成本。

C.群体品种:①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质杂合群体②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是由一组经过挑选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特点:异质杂合群体,个体基因型杂合,个体间基因型异质。③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是用

自花授粉作物的两个以上的自交系品种杂交后繁殖出的、

分离的混合群体,将其种植在特殊环境中,主要靠自然选

择的作用促使群体发生遗传变异,并期望在后代中这些遗

传变异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群体。个体基因

型纯和,群体异质。④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多系品

种是若干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近等基因系:

个别性状不同,绝大部分性状相似。个体基因型纯和,群

体异质。

D.无性系品种:群体异质。

14.引种原理:①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的原理②气

候相似论:原产地区和引进地区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

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品种互相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15.引种规律:⑴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①起源:高

纬度地区;生长周期:中冬至次年春夏②由北至南:温度升

高日照降低导致生育延长甚至不能抽穗开花③由南至北:

温度降低日照升高导致生长期短,易遭受冻害,可能植株

缩小,产量低;⑵高温短日作物的引种规律:①起源:低

纬度地区;生长周期:春夏到秋冬②由北到南:生育期缩

短,提早成熟,株穗粒小③由南到北:生育期长能否安全

成熟,株穗可能较大。

例如:短日作物麻类(收获营养体纤维):引到北方,生育

期间增长,营养器官繁茂;收不到种子可直接从南方引种

16.系统育种法(单株选择法)意义及特点:

⑴意义: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通过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新

品种称为系统育种,多用于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异花授

粉等多种作物。

⑵特点:A.优点:①这种方法利用自然变异不通过人工创

造变异比较简单适合开展群体性育种②这种方法一般在比

较优良的品种群体中选择,起到优中选优的作用③从育种

年限来说比其他育种途径相对较短;B.缺点:因为利用的

是自然变异自然变异的频率比较低产生出优良变异的频率

更低,它只能分离出优良变异的基因型,不能有目的有计

划的创造优良的基因型

17.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①亲本的优点多缺点少且无难以

克服的缺点,双亲优缺点尽可能互补②亲本当中最好有当

地的推广品种③亲本的亲缘关系远,生态类型差异较大④

选配合力的材料作为亲本(配合力:亲本把优良性状传递给

后代的能力)

18.杂交方式:⑴单交: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叫单交;要求:

①两个亲本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可以互补②育种时间短

杂交后代规模相对少,有正反交的问题③细胞质遗传正反

交有区别细胞核遗传无差别

⑵复交: 3个或3个以上的亲本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杂

交叫复交;适用条件:单交杂种上后代不能完全满足育种

目标要求时;在现有亲本中找不到一亲本对其进行缺点互

补;有明显优点但也有突出缺点难以克服其缺点.①三交:

三个亲本进行杂交。一般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或具有重

要目标性状的亲本作为最后一次杂交亲本以增加该亲本性

状在杂种后代遗传中所占比例;②双交:三个或四个亲本,

指两个单交的F1再杂交。三个亲本配成双交比单交出现优

良性状的几率高;③四交:四个亲本先后进行杂交;④聚合

杂交

19.杂种后代的处理:

★⑴系谱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选单株(单交F2,

复交F1)下一年种成系统,选择优良的系统,在优良的系

统内选优良单株一直到系统的性状相对稳定进行产量鉴定

为止,每一代均对系统进行编号,经过几代选择编号最后

形成系谱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

特点:连续进行单株选择.A.优点:①极早分离出优良的材

料能早进行示范繁殖②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连续进行单株

选择,有定向选择的作用③每一代均进行编号系统间亲缘

关系比较清楚可以作为选择的写照;B.缺点:①早代就进行

选择选择的可靠性相对较小②这种方法连续对单株进行选

择,工作量大复杂。

以单交杂种为例:

①F1代:播种:按组合进行点播,给合的一侧或二侧应种

上亲本,进行比较;选择: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淘汰有严

重缺点的组合淘汰假杂种;收获:按组合进行混合收获

②F2代:播种:按组合点播且种上亲本数量适当;选择:

进行单株选择,根据育种目标要求选优良的单株选遗传力

高的性状;收获:按组合为单位进行单株收获,单株脱粒

保存编号

③F3代:播种:(单标点播种成株行系统)按组合播种且

播上对照;选择:选优良系统再从优良系统内选择单株;

收获:按组合在选种的系统内选优良单株单株脱粒保存编

④F4代:播种:(单标点播种成株行系统)按组合播种且

播上对照;选择:根据性状表现先选优良的系统群再选优

良的系统,再选优良的单株;收获:若系统无差异按系统

收获,如果系统内有差异再进行单株选择

如何提高选择效果?先从大范围选,再从小范围内选最后

才选优良的单株

★⑵混合法(混合种植法):从杂种F1代开始按组合混合

种植不加选择,直至杂种的性状基本稳定选一次单株,下

一代种成系统,对优良系统进行产量鉴定这种方法叫混合

法。A.优点:①与系谱法相比较简单省力②在性状稳定之

后选单株,群体中能保持比较少的优良基因;B.缺点:①混

合群体太大不可能全部种植,容易丢失优良基因②在性状

稳定之前不进行人工选择,但有自然选择的作用,由于自

然选择与生长存在竞争,使某些人们所需要的性在被削弱

③只有性状稳定了才进行选择,选择只依据的性状表现因

此选择的数量大,增加了工作量

★⑶衍生系统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选单株,下一代

种成系统,系统混合收获进行繁殖,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对

衍生系统进行淘汰,优良的衍生系统一直种到衍生系统的

性状基本稳定之后再选一次单株再种成系统。A.优点:2

次单株选择既可以结合系谱法的优点,较早的分离出优良

的类型,又可以结合混合法的优点,保留较多的优良基因,

同时又由于分系种植克服了混合法存在生长竞争的缺点B.

缺点:第1 次进行单株选择,可能丢失优良基因

★⑷单籽传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每个单株只收一粒

种子,按组合种植,直至性状基本稳定,下一代种成系统。

A.优点:①每个单株只收一粒种子可以保存比较多的单株

间的变异②群体比混合法小而且不对单株进行选择可以通

过其他方法加速世代的进程③不同的类型在群体中均表现

一定的比例克服了不同类型生长竞争的问题;B.缺点:①第

一次分离世代只留一粒种子,保留了株间变异但却失去了

株内的优良基因②每一代没有对单株选择,在性状稳定后

才选单株,群体内有不良性状的类型

20.回交育种条件:当一品种优良性状较多,但存在个别缺

点时。

21.回交的意义:①改良品种,个别性状的有效方法②用

回交方法可获得近等基因系③可以用于杂种优势利用中

选育雄性不育系④可应用于远缘杂交⑤可用于染色体工

程上,培育异染色体体系⑥有利于克服基因间的连锁

22.回交的特点?【优点】:①增添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

②控制育种发展方向③有利于打破基因连锁④小群体便

于加优⑤便于生产上推广和应用。【缺点】:①通过回交育

种成的品种,除目标性状外,其它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

难以超越轮回亲本②回交育种对所改良的性状有一定的

要求③其后代均是通过人工杂交获得的,工作量大。

23.回交的遗传效应:使轮回亲本的遗传组成不断提高。

24.回交育种亲本的选择:①轮回亲本必须是各方面农艺性

状都很好,只有个别缺点需要改造的品种②非轮回亲本(供

体)必须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须的基因,要求所要

输出的性状必须经回交数次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同

时其他性状也不能有严重的缺陷③非轮回亲本被转移的性

状最好是简单的显性基因控制的,便于识别选择④如果希

望通过回交二转育的是一个质量性状,应该选择一个个其

他性状和轮回亲本尽可能相类似的非轮回亲本,这样可以

减少为了恢复轮回亲本理想性状所必须的回交次数。

25.诱变育种的特点:⑴优点:①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

变率②诱变育种对改良单一形状比较有效(回交育种也可

进行改良,这两种方法都可修缮基因)③性状稳定快,育

种年限短④诱变育种通过打破染色体,可以打破优良基因

与不良基因的连锁。⑵缺点:①诱变方向与性状难以控制

②一般情况下,在用以处理中,同时改良品种的几个性状

很难。

26.诱变育种程序:㈠材料的选择:①高世代稳定优良品系,

诱变改良个别缺点②杂种当代种子诱变③单倍体、愈伤组

织④多倍体;㈡诱变剂量的选择:使用原则:根据半致死

剂量LD50、剂量率、临界剂量(LD40)使用;㈢处理群体

的大小:既能保证M1代保持一半左右的存活,又能保证

M2代有足够的群体。㈣对诱变后代进行处理。处理同一植

株用不同的剂量。M1代不进行选择,收获方式有多种。M2

代按处理进行种植,M1代按不同处理收获,M2代可混合收

获。M1代按单穗单株收获,M2代按其M1代方式种植,用

系谱法收获。

27.远缘杂交的特点:①远缘杂交可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②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不亲和性、夭亡、后代性状分离

28.远缘杂交的原理:①通过两性细胞结合,可以把不同物

种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创新物种,也可以接合远缘杂种

的部分染色体创造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②通过

DNA片段的转移,可以使优良性状转移。

29.远缘杂交的作用:①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把不同种属的优

良基因导入到栽培作物。②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创造新作

物或新物种(不一定是新物种,具有经济种植价值才为新物

种)③通过远缘杂交导入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创造异

染色体体系④通过远缘杂交,诱导单倍体⑤有效的利用杂

交优势⑥可以研究生物的进化

30.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及克服方法?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原因:①双亲受精因素的差

异②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克服方法:⑴亲本选择与组

配①以栽培种为母体②以染色体数目多的物种作为母本③

以品种间杂种为母本④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⑵染

色体预先加倍法⑶桥梁(媒介)法⑷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①

用混合花粉授粉②重复授粉③提前或延迟授粉④射线处理

法⑸外源激素处理⑹植物组织培养①柱头手术②子房受惊

③试管受精④体细胞融合

(二)杂种夭亡、不育:★原因:①核质互作不平衡②染

色体不平衡③基因不平衡④组织不协调(胚和胚乳发育不

平衡)。★克服方法:①幼胚的离体培养②杂种染色体加

倍法③回交法④延长杂种的生育期⑤诱导单倍体⑥嫁接。

(三)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特点:①分离规律不强

②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③分离世代长、

稳定慢。★后代分离的控制:①F1染色体加倍②回交③诱

导单倍体④诱导染色体易位

31.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①复杂,多样性②杂种优势的强

度与亲本的亲缘关系有关③杂种优势的衰退。

32.杂种优势的度量:⑴中亲优势或部分优势:中亲优势(%)

=(F1-MP)/MP*100%; MP=(P1+P2)/2。①若LP

为负向中亲优势或负向部分优势。②若MP

亲优势或部分优势。⑵超亲优势:①若F1>HP,则为超亲优

势。超亲优势(%)= (F1-HP)/HP*100%②若F1

为负向超亲优势或负向完全优势。负向超亲优势

(%)=(F1-LP)/LP*100%⑶超标优势或竞争优势:超标优势

(%)=(F1-CK)/CK*100% ⑷杂种优势指数(%)=F1/MP*100%

PS: P1,P2:亲本。 MP:两个亲本某数量性状的平均值。 HP:

高值亲本。 LP:超低值亲本。 CK :当地推广品种。

33.杂种优势利用的三个基本条件:①要有强优势的杂交组

②要有纯度高,配合力好,性状优良的亲本③繁殖与制种

技术要简单易行,降低制种成本。

34.三系及其各自应具备的条件:⑴不育系:①雄性不育度

要高,稳定。②要求不育性容易恢复。③雄性不育的细胞

质无不良反应。④配合力比较高,农艺性状比较高⑵保持

系:①对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系应具有良好特性。②保持具

有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的。③保持系花药发达,花粉量

高。⑶恢复系:①对不育系的后代育性恢复力较强,恢复

的强度高。②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③花药发达,花粉

量高。

★胞质不育基因S; 胞质可育基因N; 细胞核显性基因RR;

隐形不育基因rr; 杂合基因Rr.

N(RR)可育。N(Rr)可育。N(rr)可育。S(RR)可育。 S(Rr)

可育。S(rr)不育。

35.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远缘杂交;回交转育。实践证

明选用进化程度低,倾向原始类型,物种起源中心的种或

品种做母本,获得有利用价值的雄性不育几率较高。

恢复系的选育: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

人工诱变法。

36.植物的抗病性:根据寄主和病原菌之间是否有特异性的

相互作用,将植物的抗病性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①垂直抗病性: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或专化抗病性,即寄

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

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由于这种抗病性是小种或生物

性专化的,生产上大面积单一地推广具有该类抗性品种时,

易导致侵染它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而被感染、淘汰,

因为抗病性不能稳定和持久。②水平抗病性:又称非小种

特异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

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

转化反应。

37.抗病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①抗病性与高产优质等农艺性状相矛盾。【解决】★从抗病

虫育种技术或方法本身尽量使抗病与高产优质相协调。★

适当的放宽标准。②主次病害兼抗。【解决】选育多抗性品

种。③抗病性的保持问题【原因】病原因发生变异,产生

新的小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解决】★根据抗

病性丧失原因,注意抗原的多样化。★抗原轮换。★抗原

聚集。★抗原的合理布局。★利用多系品种或多型品种。

★选育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

38.单倍体产生的途径?①细胞核组织离体培养:为主要途

径。常用的有花药(花粉)离体培养和未受精子房(胚珠)

培养。②远缘杂交③染色体消失④异质体⑤孪生苗⑥半配

合生殖⑦辐射诱导⑧化学药物诱导。

39.单倍体育种的特点?

【优点】①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和,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

种年限。②可以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克服杂种优势干

扰。③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缺点】①单倍体幼苗

一般是对杂种F1代花药培养获得的,基因重组机会较少,

只有一次,因此产生新的基因型机会较少,尤其是不利于

打破优良与不良基因的连锁。②目前利用花药培养诱导技

术不完善,对花药培育产生愈伤组织频率较低,愈伤组织

进一步分化出幼苗的频率也很低,所以有些优良基因型可

能被淘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品种改育中的应用。

40.单倍体育种的原理?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单倍体植

物各个基因不同源,加倍后可以形成纯系。

41.生物技术的特点?【优点】①传统的育种是在个体水平

上进行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分子

水平上改造生物,使人们得以定向的改良生物个体。②可

以扩大种质资源利用范围,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交流的障

碍。③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42.分子标记在生产上的应用?①构建遗传图谱;核心种质

保存。②品种的鉴定③品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④基因定位

⑤进行细胞学研究⑥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以及杂种优势的预

测⑦辅助选择育种

43.分子标记:RFLP,SSR,STS,CAPS,SCAR,AFLP为共显性。

ISSR,RAPD,为显性。

80.任意一种作物为例说明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自己总结)

答:中国是水稻起源地之一,有野生稻3种,即普通野生

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但是近年来,野生水稻的

原生境生长地也遭到严重破坏,面积越来越少。和野生种、

早期驯化种相比,现代品种基因的等位性变异愈来愈少,

这已是培育有突破性品种的瓶颈。目前种植的水稻作物杂

交种的遗传基础日益狭窄,存在着遗传上的脆弱性和突发

性病害的隐患。种质是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

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

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在漫

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不断得以充实与发展,积累了由自然

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引起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极其丰富

的遗传变异,蕴藏着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形成了各种优

良的遗传性状及生物类型。长期的育种实践已让种质资源

在作物育种中的物质基础作用与决定性作用表现得非常明

显。在农业生产上,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品种的作用,而

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成功往往与一新的种质资源的发现有

关,例如我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就与矮败不育系的发现密

不可分。所以说,物种种质资源是相当总要的资源,需要

我们的多加保护。

81.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的区别

单株选择

混合选择法

留种留种留种

后代

处理

株系(行)

播种

混合播种

选择以株系为

单位取舍,

在入选株

系中继续

选单株

在上次混选区中继续

混合选择

结果培育多个

自交系

培育或提纯品种

技术

强不很强相对差

世代

比较

比较科学差些

遗传

多样

差便于保存多样性

操作

上的

优缺

能选出可

遗传变异

有效淘汰

劣变基因,

占用较多

的土地需

要较长的

时间

简便易行,获得材料

较多保持较丰富的遗

传多样性,无法鉴别

单株基因型对劣变基

因淘汰速度较慢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园艺植物育种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种 2.系谱选择法 3.杂种优势 4.基因工程 5.诱变育种 6.实生选种 7.多亲杂交 8.自交衰退 9.双交种10.苗期标记性状11.杂交种品种12.种质13.远缘杂交14.一般配合力15.生物学混杂16.一元单倍体17.杂种不稔性18.品种整齐性19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优良、整齐、、、等五个方面。 2.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首先在于。 3.在制定育种目标时不但要注重也要注重。 4.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 和等。 5.豌豆是雌雄同花,南瓜是,菠菜是。 6.保存种子的种子库有短期库、和三种类型。 7.引种的类型包括:和。 8.杜鹃植物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杜鹃生长发育 过程中喜好类型土壤。 9.为防止有害生物以及病原菌的传播,引种过程中,环节是必须的。 10.兰花、松树等园艺植物一般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保证引种成功,必要的措 施 是。 11.根据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园艺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 12.在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必须进行引种试验,其内容具体包括_ __ 试验、_ _ 试验和__ _ 试验,然后确定推广应用。 13.芽变选种一般按二级选种程序,包括初选、_ __ 和_ __ 三个阶段。 14.芽变开始发生时多以嵌合体的形式出现,根据组织发生层内和层间的细胞遗传物质差异可将芽变嵌合体分为__ _ 和_ __ 两种类型;对嵌合体形式的芽变,可采用_ __ 、__ _ 、_ __ 等方法使其转化,最终获得同质的纯化突变体。 15.在园林植物杂交育种中,如果称A×B 为正交,则B×A 称为__ _,(A×B)×B 称为_ __。 16.甘蓝、大白菜等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性特点,该特点在选育F1杂种新品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父、母本的保持常采用手段得以实现。 17.根据不同材料之间性状遗传力大小具有差异,在添加杂交方式中材料应先进行杂交。 18.诱变育种中利用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有、、和注入法。 19.体细胞杂交的程序主要包括、、的鉴定三个环节。 20.根据来源与性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可以分为主栽品种、、、等。 21.北方洋葱引种到南方栽培常出现地上部徒长,鳞茎发育不良,其原因主要是。 22.栀子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栀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喜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382作物育种学 看到此处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0378考过名词解释 1.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是人工进化和人工选择的结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2.杂交种:利用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以创造变异,获得新类型,并通过培育和选择而育成的品种。 杂交种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他们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群体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出很高的生产力。杂交种品种通常只种植F1,即利用杂种优势。杂交种不能稳定遗传,F2将发生基因型分离,杂合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 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它实际上包含了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品种。 3.测交种:用不育系作母本,用恢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品种。 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叫测交,测交所得的后代成为测交种。 用不育系作为母本,恢复系作为父本,测验自交系配合力进行的测交,所获得的后代称为测交种。 4.杂种: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后获得的基因型混杂的未经选择的种群。 5.制种:按照良种繁殖技术规范进行大规模种子繁殖称为制种。 6.系统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出具有优良变异的个体,分别种植,每一个体形成一个系统,经连续比较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7.系谱法:自交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实验。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予以系统编号,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作物育种学试题5_作物育种学

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5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 6.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亲本,因为他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又称为受体亲本;只有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亲本,他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 7.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和组织不协调。 8.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不育可分为 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9.作物群体改良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 和的频率。 10.普通小麦是倍体,有42条染色体;玉米是倍体,有20条染色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 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 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A) 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 A) 品种 B) 株行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育种学复习题

《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种更换: 参考答案: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引种: 参考答案: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 参考答案: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 参考答案: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5、自交不亲和性: 参考答案: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6、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水平抗病性: 参考答案: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 8、品种 参考答案: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定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一致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具群体的恒定性。 9、垂直抗性 参考答案: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如果将具有这类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绘成柱形图时,可以看到各助顶端的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为垂直抗病性。 10、种质资源 参考答案: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1、杂种优势 参考答案: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12、转基因育种 参考答案: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13、杂交育种

育种学各论——题库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2、环境胁迫 3、营养品质 4、一次加工品质 5、二次加工品质 6、伯尔辛克值 7、洛类抗源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9、双二倍体 10、收获指数 11、抗逆性育种(小麦) 12、T型不育系 13、化学杀雄剂 14、(小麦)避旱性 15、(小麦)免旱性 16、(小麦)高光效育种 17、(小麦)冻害 18、(小麦)寒害 19、(小麦)异附加系 20、(小麦)异代换系 二、填空题 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2、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和。

3、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 ;另外一个是,其具有矮秆基因、 ,其引入美国后作为杂交亲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的品种。 4、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仅在少数国家种植。 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和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 6、根据小麦具体品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将小麦划分为、、。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和的协调发展。 8、.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北方多为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和构成。高产条件下,每穗粒数可以由较少的和较多的构成,也可以由较多的和较少的构成。 10、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 1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12、在育种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小麦品质改良至关重要。早代材料数目多、样品小,应多注意的性状,测定方法应,便于单株选择,结果准确。 13、在小麦抗锈病育种中,192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年西北农学院用其为亲本,育成的,到1959年推广面积600万h㎡,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汇总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二级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出题负责人:夏明盅吴昊尹福强华劲松 适用专业:农学 章名:01|绪论 题型:0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 难度:1|易 1.品种 答: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作物育种 答:作物的人工进化,适当的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3.植物学上的种子 答: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4.农业生产上的种子 答: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5.DUS 答: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题型:0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难度:2|中 1.()和()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 A.遗传 B.变异 C.选择 D.重组 E.突变 答:CD 题型:03|填空题(每小题1分) 难度:1|易 1.生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和。答:遗传变异选择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育种规律、、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三个方面。 答: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 3.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和。答:作物品种种子。 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及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答:选育繁殖作物优良品种

题型:05|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 难度:1|易 1.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 答:× 2.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答:√ 题型:06|简答题(每小题5分) 难度:2|中 1.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分),改进产品品质(1分),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1分),扩大作物种植面积(1分),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分)。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研究作物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2分);2搜集和创造种质资源(1分);研究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技术(1分);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1分)。 3.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1分);种质资源的搜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林木育种学大题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容 林木良种选育:林木遗传品质的改良及其理论和方法。 林木良种繁殖:林木良种繁殖理论和方法。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特异性。 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品种是经济概念,是林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2)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 1、特点:①林木生长周期长,特别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幼年期,导致林木育种周期长,特别 不利于多世代育种; ②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测定困难、昂贵; ③多数树种都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要避免近交;自交(近交) 难以作为育种方法; ④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有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以利用; ⑤多年生植物,多年开花结实,可以通过子代测定进行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2、趋势:①育种目标多样化;②常规育种仍然是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 ③种子园仍然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 ④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更加受到重视; ⑤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3、任务: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如;林木育种资源 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林木新品种(类 型)选育;林木良种繁育等。) 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区分 通过有严格试验设计的田间对比试验;直接检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①地理种源变异②同一种源不同立地间的变异③同一种源不同林分间的变异 ④同一林分不同个体间差异⑤个体的变异 ⑥非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早晚材密度变异; ⑦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体细胞变异(芽变),性细胞变异(2n配子的产生)。 林木育种的实质 ①发现(自然界已有的)、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变异(关键); ②评价、鉴定、选择变异;③稳定、利用变异。 林木地理变异的意义(基本结论): (1)种源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因而通过选择可以利用; (2)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所以在对外地的种源未了解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3)地理种源变异在树木变异中占的分量很大,通过种源选择就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4)适应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分量最大,若要改良适应性状,最好先进行种源选择;(5)对于多数树种生长性状也表现出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选择也能取得好效果。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汇总.(黄金版)

动物育种学(四川农大版) 一、名词解释 1、家畜:广义指家养的驯化动物,狭义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2、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能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的家养动物群体 3、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使动物的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其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对人类有很大依赖的家养动物 4、重复力:指的是家畜个体某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5、系水力:指肌肉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 6、遗传缺陷: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导致的畜禽遗传性疾病 7、生产性能测定: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生产性能测定 8、配妊时间:母牛产后第一次输精直至妊娠的最后一次输精所间隔的天数 9、选择差: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 10、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缘相同基因的概率 11、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 12、配套系杂交: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 13、顶交: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14、遗传相关:两个性状基因型值(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叫遗传相关 15、品系:源于共同祖先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 16、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所发生的机误,这种机误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17、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18、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19、迁移: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 20、选配:人为确定个体间交配的策略 21、近交衰退:隐性有害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增加 22、一般配合力: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23、不返情率:指一头公牛的所有与配母牛在第一次输精后的一段时间间隔内不返情的比例 24、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 25、杂交改良:利用优良的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以改进地方品种的缺点或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 26、保种:保护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 27、群体有效含量:与实际群体有相同基因频率、方差或相同的杂合度衰减率的理想群体含量 28、理想群体:指规模恒定、公母各半、没有选择、迁移、突变也没有世代交替的随机交配群体 29、随机配种:将群体内所有公畜的后代放在一起,根据个体的表型值高低来选留后备种畜 30、各家系等量留种:在每世代中,各家系选留的数量相等,而公母保持原比例的一种留种方式 31、转基因动物:将体外重组DNA移植到胚胎细胞中,发育成动物个体,并以可遗传的方式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育种学题库

选择题 BACBC DCBAC BBABD DACDC CCDAC 1 针对子一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物进行选择时,应采取() A.一次单株选择法 B.多次单株选择法 C.混合选择法 D.集团选择法 2 轮回选择的特点是() A.优良基因的累积 B.程序简单 C.需要的时间长 D.不能保持群体的遗传变异 3 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是() A.注射法 B.照射法 C.浸渍法 D.饲入法 4 自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是() A.表现性和基因型不能保持一致 B.表现性和基因型保持一致性 C.自交衰退 D.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下去

5 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是() A.提高突变频率 B.有效地改良个别单一性状 C.提高品种的抗逆性 D.创造新的性状 6.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 A 亲本具有较多的优点,亲本间优缺点尽量得到互补 B 亲本中有一个是能够适应当地条件的品种 C 亲本间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D 亲本一般配合力较低 7 两个亲本杂交后,子一代再和双亲之一反复杂交,称作() A 单交 B 复合杂交 C 回交 D 多父本杂交 8 人工控制授粉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休整花序;②授粉;③去雄;④选株;⑤授粉后的管理 A ①③②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②①④⑤ 9 远缘杂交与品种间杂交相比,特点是( )

A 杂种生活力弱,不育或育性低 B 杂交极易成功 C 杂种后代分离小,时间短,很稳定 D 没有遗传创新性 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佳的诱变处理材料() A 综合性状差,已与诱变的材料 B 纯合材料,提高诱变效果 C 易产生不定芽的材料 D 避免选用单倍体、多倍体和花药培育的愈伤组织 11 ( )是使野生植物引为栽培植物 A.广义驯化 B.狭义驯化 C.狭义引种 D.广义引种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A.显性假说 B.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 C.超显性假说 D.纯系学说 13 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 A.好 B.易行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汇总资料整理

动物育种学 (四川农大版) 一、名词解释 1、家畜:广义指家养的驯化动物,狭义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2、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能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的家养动物群体 3、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使动物的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其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对人类有很大依赖的家养动物 4、重复力:指的是家畜个体某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5、系水力:指肌肉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 6、遗传缺陷: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导致的畜禽遗传性疾病 7、生产性能测定: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生产性能测定 8、配妊时间:母牛产后第一次输精直至妊娠的最后一次输精所间隔的天数 9、选择差: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 10、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缘相同基因的概率

11、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 12、配套系杂交: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 13、顶交: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14、遗传相关:两个性状基因型值(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叫遗传相关 15、品系:源于共同祖先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 16、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所发生的机误,这种机误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17、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18、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19、迁移: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 20、选配:人为确定个体间交配的策略 21、近交衰退:隐性有害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增加 22、一般配合力: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23、不返情率:指一头公牛的所有与配母牛在第一次输精后的一段时间间隔内不返情的比例 24、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 25、杂交改良:利用优良的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以改进地方品种的缺点或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 26、保种:保护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解释名词: 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 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 17、广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新的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品种资源材料。 18、生产上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品种,经过简单的试验比较表现适应性强,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能直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 20、生态因素:在作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在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 21、生态环境:对作物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的总称。 22、作物生态类型: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 23、日照时数:指一个地方日出到日没之间的可照时数。也称光照时数。 24 感光性和感温性: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称感温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称感光性。 4 、不同来源的品种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 答:①本地品种资源:特点,对本地区的自然和栽培有高度的适宜性,对当地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利用,在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职权中应首先以三地区性的地方品种和新推广的改良品种为主要的和基本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