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自评测试卷19《谈创造性思维》及答案解析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自评测试卷19《谈创造性思维》及答案解析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自评测试卷19《谈创造性思维》及答案解析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自评测试卷

19《谈创造性思维》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创.意(chuàng)孜.孜不倦(zhī)

C.恭.喜(gōng)模.式(mú)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关键.(jiàn)锲.而不舍(qi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

4.下列材料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B.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

C.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5.“提升民族创造力”是近期的一个热点词汇。班里同学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提炼出一条信息。

材料一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然而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2)下面是某个同学拟写的演讲稿的一部分,其中有两处错误,请进行改正。

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①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②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而且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就如何培养创造力向老师提一条建议。

据报载,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算出结果。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废纸时,明白了一切。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助手恍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用火车运砖,每磅要2.5美元,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就在人们束手无策时,一个人想出了邮寄的办法,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每个包裹装7块刚好不超重,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

....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转身。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遥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7.阅读选文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

9.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10.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11.课文中的事实论据言简意赅。请调动你的知识积累,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100字左右)

详解

1.[解析]D A项,“汲”应读“jí”;B项,“孜”应读“zī”;C项,“模”应读“mó”。

2.(1)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B

4.[解析]C事实论据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C项为道理论据。

5.(1)示例:中国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但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2)第①句:在“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后加“的思维方式”。第②句:把“既”改成“不但”,或者把“而且”改成“也”。

(3)示例: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改变“追求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观念。

6.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7.[解析]理清论证思路,可从议论文的“三段论”式结构入手,即分析文章是如何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

[答案]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B.引用卡耐基的话C.举例论证D.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8.[解析]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案]美国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了第一家银行。

9.A

10.[解析]从事例表现的中心与文章的观点是否一致的角度去考虑。

[答案]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11.示例: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的一盏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声音打扰了他,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因此,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最后发现了钟摆规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