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书画的品评标准(jf)

论古代书画的品评标准(jf)
论古代书画的品评标准(jf)

论古代书画的品评标准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在这里,谢赫提出了评画的六项标准,简称六法,即:所谓“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以此作为品评绘画优劣的一个标准。

“气韵生动”,是指一种气息、气象,即神韵。要求生动地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

“骨法用笔”,指用笔方法,即要求用笔有骨力。讲求用笔,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其中“骨”为一比喻性概念,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分气质。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

“应物象形”,是指绘画创作不能离开客观景物,虽然作者可以取舍、夸张、想象,但不能凭空臆造,要应物而象。要求形象的描绘具有相应于对象的近似性和真实性。即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这也表明南北朝时代对描绘对象真实性十分重视的同时,又深刻地把握了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随类赋彩”,是指着色,解决色彩问题,即根据不同类别的对象来设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的关系。

“经营位置”,是指讲求章法构图的设计。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因断句不同而使“位置”或为名词,或为动词,总之指构图和构思。

“传移模写”,是指临摹绘画的技能,即临摹复制作品。传,移也,或解释为传授、流布、递送,模为摹仿。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由于它并不等同于创作,故谢赫将其放于六法之末。

在“六法”中,除“传移模写”外,其它各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时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被历代看作是中国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在六法中,它起着统辖的作用,其他各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条件。

“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的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须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应物象形---写形、造形。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经营位置---构图传移模写---写真

众所周知“气韵”是“六法”的核心,指艺术效果的整体效果,也就是指美感的力量,是衡量画家作品优劣的最重要的尺度,“气韵生动”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传神”的含义。就是要求画家鲜明的生动的活泼的形象充分表达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特征和内涵,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五条途径:第一“骨法用笔”指能够成功的显示形的意义的用笔方法和要求,这不仅是线条勾勒的是否适当和得体的问题,而且还在于,用笔技法方式技巧是否与客观精神面貌的表现相联系。“骨法用笔”强调的是线条,即所谓“骨线”,它“不单是纯粹的轮廓线,它既是骨架子,支撑画面的骨线,同时又是物色形体的结构线”。徐复观先生将“骨法用笔”与“气韵”之“气”联系起来,他说:“就六法来说,‘骨法用笔’的骨法,一是由线条以及构成一幅画的主干,使对象具备最基本的‘形似’……一是由线条的紧劲而予人以力感……没有线条的力感,不能形成上述的风骨、壮气;但若仅有线条的力感,也不足以形成作为第一品作品的风骨,壮气。”徐氏之说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总上而论,从先秦以降,中国画无论如何千变万化,线条一直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其次是关于笔法。在组织线条以勾取物象时,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关系可疏可密。疏密二体并非互相排斥,有的时候可以是有此有彼,时疏时密。顾(恺之)、陆(探微)二家,皆“笔迹周密”,“气脉通连”,“密于盼际”,被称为“密体”。第二“应物象形”,虽然重视轻筋,认为过度的追求“形似”而不理会“神似”反而会失真,但是“形”在其批判的理论里,仍然还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陆探微所要求的“形”就是,能够表达物体形象之“神”的形,“应物”二字,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史记?太史公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庄子?知北游》:“其用心不劳,其应

物无方”。“应物”在这里包涵着人们对相应的客观事物所采取的应答,应付和适应的态度。东晋僧肇说“法身无象,应物以形”,是说佛无具体形象,但可以化作任何形象,化作任何相应的身躯。对于画家来说,应物就是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这一点,早于谢赫的画家宗炳就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序》)”加以说明了。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后代的论者有的贬低形似的意义,有的抬高它的地位,那是后人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起作用,在六法论始创时代,它的位置应当说是恰当的。第三:“随类赋彩”意思是指作品色彩的运用和提炼搭配是否合乎实际物象在色彩上的审美特征,是否有助于表达神韵的含义。第四:“经营位置”即的就是布局,章法和构图,第五:“传移模写”指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方法,含义有二:一是临摹前贤的优秀作品,二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写生。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基本工。

谢赫他能够注意到画家所处的历史地位和阶段,并把他放在绘画的艺术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进行评价和参考,能够考虑到画家个人的某些特点和个性而不求全责备。这在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中都体现着。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中国画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一、重视“画品”。二、要求大胆创新。三、既要保存当代创作的独创性,也要顺应时下的审美潮流。四、重视画家的精神和情感等。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平。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下面就两幅名画作说明。 《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亭台楼阁的飞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纵观全图,笔法娴熟老健,用墨层次分明,浑

厚苍劲。构图呈自然开合状,节奏明快,气势雄逸,使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溪山春晓图》作者惠崇 此图画江南平远山水景色。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在这山溪河流中间,岗峦起伏,平渚相牵,其上林木葱郁,花开烂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又使其境空灵渺远。画中笔法温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随形变化,浓淡相宜。其敷色简淡,醒目异常,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在这些平凡的景物里,画家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欢欣。苏轼咏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赏诸多山水画名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经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为题材,而这种情景较集中地出现在北宋时期,在其他时期则比较少见。只有北宋时期稳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得一种绘画题材稳定化、持久化。毫无疑问,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及成就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顶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边”似乎是当时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作品的完整性无法与之比拟。元代由于汉族文人士大夫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太多展示他们艺术才华的机会,他们的艺术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时期更是趋向于笔墨技巧自身而渐渐忽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技法和艺术内涵本末倒置是无法使他们的作品达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

人美版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本课仅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撷取部分作品,供学生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涵盖面非常广,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在一节课中对中国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因此,我把课文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本节课只完成第一部分。 第一课时: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历程作概括性的讲解与展示,挑选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第二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相关作品与画家生平资料,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作专题的交流与探讨。 教师教学方面的设想:

充分发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势,以感性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美的信息。 通过精心设计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作品的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震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来综合讲解。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设定: 自主探究,参与互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充分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质疑,充分体现高中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待课堂中与老师交流与探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绘画风格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古代绘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

古典主义绘画教案

古典主义绘画教案 【篇一:外国古代绘画教学设计】 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 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0 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 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③美育目标:最终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 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重点 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 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 样性。 (三)难点 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 观念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 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 2.演示、 3.讨论、 4.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 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 1、描述:引导学生能用直观的语言,将作品的形式特征和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当美术作品呈

现在我们眼前,首先是视觉的冲击和感受,它是在感觉、联想、想 象中形成自己的最初感受,产生对作品初步印象。通常学生在最初 接受作品时,对作品的感知是依靠自己经验与知识的认知度,要引 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仔细观察,了解作品的形式语言特征, 能有浓度大胆表达与自己在联想中获得感受,从而为进一步鉴赏奠 定基础。 2、分析:在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核心内容中的形式因素、组 织引导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解读作品中各类美术元素、艺术 形式美的运用和美术形象塑造的意义,通过比较来发现和领会美术 形式语言美,促进学生审美经验的提升,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3、评价:主要评价作品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作品和艺术家对后人 的影响,再者是以自我主观角度对作品作出评判与甄别,作出主观 判断。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以中外绘画历史进行对比,此前已经学习过中国古代绘画有七千年 的悠久历史,但是“外国古代绘画距今有多久的历史呢?”以此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 (二)、学习新内容 1、人类最早的绘画 [课件]简要介绍人类最早的绘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图示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同时图示拉斯科洞窟壁画《野 牛 .人》,请学生讨论后分析、比较,之后教师讲解,使学生对人类 绘画的面貌有所了解。 2.古埃及绘画 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乐女》,提示学生观察欣赏讨论与发现古代 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正面律是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保持了3000年不 变的造型规范:a.人物比例大小与其身份地位高低成正比,井然有序,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b.注重画面的叙述性,内容详尽,描绘精微;c.埃及绘画构图多采用水平线分割画面,画面布局较满,很少留有空白。《宴乐图》的构图即反映了埃及绘画构图及造型特点。 和古巴比伦的《朝贡者》对比,说明古代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的 不同民族在艺术上曾有过交流。 3.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欧洲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张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的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一课内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的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魅力。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的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的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的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的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同时,

还可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看到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和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花鸟和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的魅力。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1,中国画的分类: 技法不同:工笔画,写意画 题材不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 人物画:传神写照 山水画: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补充]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一) 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突出的例子便是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 出土的一帼晚周帛画。画着一个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的女子,合掌敬礼,左上方为乘龙跨凤升天之像。画家运用细劲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仪态端庄的女子,矫健腾飞的龙凤,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但汉以前的绘画,笔墨简略,构图还未臻复杂。

秦汉时代,对画工和画家作了不少记述。汉元帝时的 御用画工毛延寿,就是一个很好的肖像画家,把人物的像貌和年龄特质都能画得很逼真。同时汉代石刻如画像石、画像砖等,存世很多,所以汉代又可以石刻艺术为其特征。另外在辽宁的辽阳、营城子,河北望都等地发现许多汉墓壁画,说明汉朝的壁画也开始盛行。从汉墓壁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看,大都以朴实的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朱、青、黄等明快的原色加以点染,具有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的特点。 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文史箴图》,是为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一文作的几段插图,在我国是最早的卷轴绘画,在中国和世界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勃兴期。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西等大画家,蔚然并起,他们继承秦汉艺术的传统,并大大发扬创造,后人对他们的评语是:“张得其肉,陆得 其骨,顾得其神。”说明三人各有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顾画中的线条,具有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特点。历代画家称顾的用笔“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或是“青云浮空,流水行地”。陆是顾的学生,画中的线条有连绵不断之状,而被人称为 “一笔画”。从文献记载获知张僧繇作画时,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点像后来的速写法,后来人将此种画法与顾、陆连绵不绝的一笔画加以比较,则

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9课

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探索重点: 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探索难点: 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朝元图》与外国作品《蒙娜丽莎》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

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

“引导探究法”。 3、八字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所以我教给学生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评论。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4、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 1、描述:形象思维为主。 2、感受: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为主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理解 4、评论:上升为创新思维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2分钟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 体会 学习欲望1、导入:导入探究课题:由祖国灿烂文化,优秀绘画 传统导入课题“形神兼备迁想妙得”,讲解关键词“形” “神”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溯到原始 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7000年左 右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的祖 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 术。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 花鸟画三大类。这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绘画 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猛虎捕食图(黑山 岩画,新石器时代) 意在激活学生的思 维,使学生对中国古 代绘画产生浓厚的 兴趣。

3.《外国古代绘画撷英——古埃及绘画》教案

外国古代绘画撷英——古埃及绘画 【课题】外国古代绘画撷英——古埃及绘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对其绘画的影响,了解古埃及绘画的样式以及艺术特点,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绘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与图片对古埃及绘画的欣赏学习,感受古埃及绘画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拓宽学生的眼界。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古埃及人追求永生的宗教信仰与古埃及绘画的艺术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深入的理解埃及流传千年的风格程式,对古埃及绘画的特征进行总结,探究其形成的文化根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这节的美术课由我来给大家上,同学们上课,好,请坐。(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埃及旅游宣传片》。(2分钟) 问题:在视频中呈现了关于哪个国家的艺术呢?又有哪些艺术形式呢? 视频中介绍了古埃及的的风光,片中的艺术形式有雕塑,有建筑,还有绘画,在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讲书本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里面的古埃及绘画。 板书:《外国古代绘画撷英——古埃及绘画》 (二)新课讲授,感知分析 古埃及绘画——追求永恒的艺术。板书:永恒的艺术。 (1)出现的背景 1.地理背景: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 两岸,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时农耕文明 的发展促进古埃及美术的发展。 2.时代背景:大约距今6000年前,古埃及率先 走出原始时代,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 国家。 a.政治专制强权,君王被敬若神明,那时的 政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相信灵魂永生宗教信仰对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起着支配的作用。 美术成就体现在与宗教有关的人像雕刻、墓室壁画、金字塔与神庙建筑。

中国古代美术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美术》课程简介 一、课程号:04122580 二、课程名称:《中国古代美术》(Ancient Arts of China ) 三、周学时:3-0 学分: 预修课程:素描、博物馆学 课程主要内容: 从博物馆学与艺术学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品和实用美术品的发生、发展、演变流程。掌握古代美术的重要文献纪载,古代各类美术作品的源起及传承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熟悉古代美术家和工艺美术家及理论。了解宋元以后文人绘画的传播。比较古代美术品和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 六、推荐材料: 《中国美术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画》杨仁恺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美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美术(Ancient Arts of China) 一、课程号:04122580 二、周学时:3-0 学分:3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从研究博物馆学与艺术学专业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美术的发生、发展。 2.基本要求: (1)掌握工艺器皿、雕塑、建筑、墓室、石窟等装饰绘画艺术发展演变流程。 (2)掌握有关于美术作品的古代文献记载。 (3)掌握古代各朝代绘画艺术各种画种、画派的源起和传承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 (4)熟悉中国古代著名美术家以及绘画理论。 (5)了解宋代以后文人绘画的传播。 (6)比较古代美术品与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以便于懂得全面欣赏中国古代艺术作品。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3学时,共17周 主要内容: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5学时) 第一节史前美术(3学时) 一、旧石器时期晚期的装饰品 二、石器时期陶文化产生的奥秘 三、从陶塑、陶绘上看新石器时期的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 四、装饰的形成 第二节先秦美术(2学时) 一、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李金燕 课时:1课时(第十六周)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学生并尝试如何欣赏古代美术作品。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业要求: 每人根据所学知识,试析一件古代艺术作品(欣赏过的或者从"自学教材"中选择均可)。要求从体裁、内容、表现方法、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文字限定500字左右。 课业类别:欣赏课。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古代雕塑欣赏;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2分钟) 二、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

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1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高中美术第十课教案

高中美术第十课教案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二)内容结构 本课由以下四节组成: 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人类最早的绘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图示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使学生对人类早期绘画的基本面貌有所了解。 第二节,对古埃及壁画的基本特征、独特的人物造型样式作简要介绍,图示《三个乐女》及《宴乐图》,并指出古代两河、爱琴海等地区

的绘画与古埃及壁画的联系。图示《朝贡者》一画,使学生对此有所认识。 第三节,在本课所占比重最大。重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内容:1.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2.17世纪荷兰绘画;3.17、18世纪西班牙绘画;4.19世纪法国绘画。 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绘画的特征,以便通过比较加深对文艺复兴绘画的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列举了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着重分析了《草地上的圣母》。 第二部分,突出荷兰画派在风俗画、风景、静物画方面的成就,列举了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使学生领会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的特点,并图示风景画《埃克河边的磨坊》及伦勃朗、鲁本斯、哈尔斯的肖像画,引起学生对这几位大师艺术的关注。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凯兹和哥雅的艺术,分析了《纺织女》、《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画的艺术特色,并辅以委拉斯凯兹的《大宫女》和哥雅的《自画像》、《着衣的玛哈》,使学生能加深对两位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知识整合 1.我国最早独幅绘画作品是帛画,《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独幅画。 2.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国石窟中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敦煌莫高窟壁画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3.中国古代人物画: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东晋画家顾恺之既有著述又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传世。至隋唐五代,人物画日趋成熟。中国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现;为了突出画中人物,常常不画背景,在衣纹表现上则突显笔法与线条之美。设色则以渲染之法随类赋彩,形成鲜明的中国人物画风格。 4.中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它早于西方的风景画近千年。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南宋之前的山水画,更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南宋山水画更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元代的画家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5.中国古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宋徽宗赵佶是杰出的代表之一。文人画是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

思想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之一。一般讲究“书卷气”,注重书法用笔,强调笔墨情趣;明代,以徐谓等人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不拘形似地借助于笔墨及题跋,表达艺术家的个性与情怀,对后世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继承和发扬了大写意画法传统,使写意花鸟画进一步向前发展。 自我测评 一、填空题 1.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____________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整幅壁画呈__________式构图,巧妙地表现了本生故事的情节。 2.中国山水画起源于___________时期。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______代展子虔的____________,它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情趣与文化境界。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还要求创造出情景交融的____________。 3.______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即中国花鸟画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画院。 4.________是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之一,一般讲究“书卷气”,注重____用笔,强调______。 二、综合题 1.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料之一,曾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绘画还没有独立发展起来之时,人物画是主要的绘画表现方式,曾经承担过重要的政治和教化功能。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教学教材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 题目墨竹图郑燮 学院 系别年级 专业名称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前言 (3) 正文 绘画背景 (5) 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 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 绘画过程 (5) 作者思想 (5) 提拔诗文 (6) 书法形式 (6) 文人画 (6) 结束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墨竹图》郑燮 摘要 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 前言 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墨竹图》的作者是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处的《墨竹图》轴、《兰竹图》轴等。有诗文集行世。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 正文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高中美术鉴赏(人美版)-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试讲稿)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PS:(本试讲稿以口述为主,考生请有效记忆或背诵,本人亲自整理编写,亲测已过,试讲需要考生自问自答,一个人表演出有学生的课堂氛围,脱稿、丰富个人肢体语言。预祝考生马到成功)(本文为2课时,但试讲时间有限,十几分钟基本能完成一个课时就OK了。第二课时考生选择记忆) 一、导入:大家应该知道最近由刘德华和林志玲主演的电影《富春山居图》吧!其实这部电影围绕的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故事蓝本的一部电影。其实我们中国的绘画历史悠久。在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像《富春山居图》一样的优秀的绘画作品。就让我们一起按照历史的脚步,去探索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绘画作品吧!欢迎进入我们的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二、按照历史的脚印我们能看到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书本第46页的三幅帛画作品。然后根据文字说明思考下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绘画已经经历的7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而这些绘制于丝帛上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还表明了中国画的基本形态的确立。《龙凤仕女图》是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年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这幅古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凤,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前行。其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对今后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三、我们以前都学过一篇语文课文《敦煌莫高窟》,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敦煌莫高窟避画的一篇文章。敦煌莫高窟笔画是一座非常丰富的艺术宝库。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副壁画《鹿王本生图》。然后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说说这幅作品的小故事。这幅作品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佛学道理? (“鹿王本生”说的是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本生故事画是表现“舍己救人”这一题材的。上边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传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无私精神。) 其中的艺术特色:线条流畅自如、遒劲有力,色彩浓重自然,富于装饰之美。

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赏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古代美术的门类及其艺术特征: 2.难点:用语言和文字评述经典作品。 3.兴趣点:优秀作品表现出的强烈美感。 三、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辨别本课作品的画种,并说出该画种的特点。 2.较高要求:临摹某件古代作品,并说出它的画种.做几点美术评述。 四、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 五、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

六、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评价感受。 4、依次欣赏山水画 《溪山行旅图》板书:山水画特点:灵活性,概括性、情景交融。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教学设计(试讲)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八字教学法。 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下面我开始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知道中国的三大国粹吗?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中医、京剧和国画。 同学们,你们了解中国画吗?你们在哪儿见过中国画作品? 同学们,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板书课题: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二、学习新知 1、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同学们,请迅速浏览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同学们,谁来把你获得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帛画是指中国传统绢本画以前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板书:帛画】。这两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我国古老的帛画《龙凤仕女图》【课件出示:《龙凤仕女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画基本形态确立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貌。

高中美术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高三美术教案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三.课的类型:讲授课 四.主要授课方法:讲授、问答、讨论、欣赏 五.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课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龙凤人物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六.电教软件 光盘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方案选自人美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第9课 教师:缪爽 现任职学校:北京市北苑中学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2)、过程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所以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只能从宏观角度进行欣赏。 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3.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参与互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充分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质疑,充分体现高中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待课堂中与老师交流与探讨。 欣赏、讨论、讲授、示范等。

问题二: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制造并使用工具)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来装饰陶器,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次大的进步。图片展示(手法简练、笔触粗矿的陶画)。 例:让学生通过和岩画图案的对比,总结出陶画纹案的特点。 问题三:中国还有哪些别称?(丝绸之国,瓷器之都)用历史的相关知识背景再头脑中构建陶器的艺术特色。 总结陶画和岩画图案的特点,例如:陶画更注意生活化,一般是对称和均衡的表现方式,岩画一般是祭祀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大多是动物造型和狩猎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 小论文

《历史瑰宝———唐宋山水画》 唐宋元的山水画世人瞩目。 “隋唐山水定乾坤”,隋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唐代的山水画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是以文臣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以勾勒为法,用笔细密烦琐,颜色以石青、石绿为主;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勾以金粉,使画面产生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亮丽壮观,工致动人。如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等,色彩富丽,情感外露,十分耐看。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之来表现景物的体和面。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高。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院体格法法度赅备,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荆浩、关同、董源、巨然、董源,巨然他们对北宋山水画坛影响重大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在五代基础上长驱直入。当时荆浩、董源已经谢世,关同、巨然李成等进入宋朝。荆关山水画影响深远,在宋朝继续“流长”,其中范宽最具影响。 唐代 李思训的山水画创作,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他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派。 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和《春山行旅图》一为横幅,一为立轴,可以说是一件作品的两制。图中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重青绿的设色增强了“春”的气氛,作者于这一气氛下,在布局上却安排了巍耸峻险的山岭,迂回盘曲的山径,色临绝壑的栈道,白云缭绕的天际……这样来经营位置,就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这支帝王逃难的庞大队伍,跋涉在“蜀道难”上的狼狈景象;作者也许是有意识的,把一群负管行李的侍从放置在两幅的中心,组成了 一个生动有趣的歇晌场面,而把骑马吃惊的唐明皇和他的嫔妃、侍臣们压缩在画幅的右角。作对这群远途劳顿的“贵人”们是描绘得相当深刻的。这一细节的描写,对突出画面的 中心人物,对观众联想到唐明皇的复杂情绪,是很有帮助的。这一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就,可以说明具有情节内容的山水画在这时所达到的水平。 李思训所画《江帆楼阁图》是古代绘画中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本图绘长松高岭,桃竹掩映,山路殿廊曲折,数人乘马或步行游赏。山外江天空阔,风帆飘渺。山石赋青绿重彩,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富有装饰意趣。山石有勾而无皴,杂树或枯枝,或有叶,枝叶都用双勾线描,而松树则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画松不画松针,只用绿色点染,画法古朴,而此图则先用石绿点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以示松针。然而树木山石的刻画则比以前细密、老成。 宋代 范宽,字仲立,又名中正,因性情温厚,人称“范宽”,是我国山水画成熟时期北派的一代宗师。现存范宽的作品仅两件,《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 《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为范宽代表作之一。此画由三条绢拼接而成,整幅绘画气势恢弘,层次丰富,深谷寒林间山势高耸,生动地描绘出雪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