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度

电离度
电离度

电离度

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例如:

当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浓度保持一定,可用此时离子浓度的高低衡量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本节的电离度就是定量描述弱电解质强弱的重要概念。

1.准确理解电离度的概念

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电解质总分子数的百分数叫电离度。电离度的符号用表示:

由于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计数十分困难,使用不变,可把上式运用摩尔概念做以下变换:分子、分母各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微粒数变为物质的量;再把分子、分母各除以溶液的体积,把弱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变为物质的量浓度。此时,电离度表达式便成为下式:

对于一元弱酸而言

对于一元弱碱而言

这个把离子浓度、溶液浓度同电离度联系起来的表达式,对于理解和运用电离度的概念会有很大帮助。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电离都存在相应的电离平衡。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它们的二步电离度远远小于一步电离度,三步电离度又远远小于二步电离度。所以,多元弱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多元弱碱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可以近似以一步电离的离子浓度代替。

2.掌握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个动态平衡,同样服从平衡移动原理,这点必须明确。

(1)温度的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反应,按照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分子方向移动,电离度减小。

(2)浓度的影响当溶液浓度下降时,有利于弱电解质分子变为自由水合离子,电离度增大;当溶液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自由水合离子变为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度减少。

当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一定时,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为一常数,所以,可以用电离度的大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学习电离度概念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区分好电离度和离子浓度。弱酸、弱碱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浓度下降,电离度肯定增大,离子浓度不一定增大,离子浓度由溶液浓度与电离度的乘积决定。

第二,区分好溶液浓度与离子浓度。在25℃时,溶液的电离度为1%,离子浓度是0.01mol/L,溶液浓度是离子浓度的100倍。

溶液与Mg粉发生置换反应,研究反应速率要依据离子浓度,研究产物的质量则需依据溶液的浓度进行定量的计算,这是由于化学反应发生时,

电离平衡不断向正方向移动的缘故。

2017-2018版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教师: 师广丽 学生: 时间: 年 月 日 段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总数(包括电离的没有电离的)的分数。 CH 3COOH CH 3COO -+ H + α=n (Ac -)n (HAc 原)α= n (H +)n (HAc 原) 表示方法: 一、电离度 α= C (Ac -) C (HAc 原)X 100% % 100?= 分子数 溶液中原来电解质的总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αα= C (H +-) C (HAc 原)X 100% 一、有关电离度的计算. 练习:1.某一弱酸HA,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弱酸分子数与离子总数之比为9.5:1,求此一元弱酸的电离度. 2.在一定温度下,在100ml 某一元弱酸的溶液中,含有该弱酸的分子数为5.42×1020 个,并测得该溶液的 C(H +)=1×10-3 mol/L 。在该平衡体系中,这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度约为 A. 9% B. 10% C. 3% D. 0.1% 3. 25℃,0.1mol/L 的HAc 溶液中,每10000个HAc 分子里有132个分子电离成离子。求该醋酸的电离度

3、电离度的测定方法(见教材76页) CH3COOH CH3COO -+ H+ 纯HAc溶液中,忽略水解离所产生的H+,达到平衡时: 测得已知浓度的HAc的pH ,由pH =-lg c(H+), 计算出c(H+),即可算出α。 5、影响电离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的本性,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 (2)外因 ①浓度:浓度越稀,电离生成的离子相互间碰撞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其电离度就越大; ②温度:温度越高, 越大 注意:用电离度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必须在同温同浓度条件下 练习4:在0.2mol/L 的醋酸溶液中, 当CH3COOH H++ CH3COO-已达平衡时,若要使醋酸的电离度减小,溶液中的c(H+)增大,应加入 A. CH3COONa B. NH3·H2O C. HCl D. H2O 4. 电离度的应用:比较弱电解质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练习5:已知在25℃,0.1mol/L的下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分别为: HF HCOOH NH3·H2O HAc HCN α 8.0% 4.24% 1.33% 1.32% 0.01% 则它们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同步讲义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2SO4、NaHCO3、NH4Cl、Na2O、Na2O2、Al2O3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4、CaCO3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

(1)物质类别判断: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 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 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 ②测对应盐溶液pH ③一定pH溶液稀释测pH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 NH4HCO3 D.SO2 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l ③氨④食盐水 ⑤CO2⑥Cl2⑦CaCO3⑧Na2O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 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例3:(全国高考题)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 B.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和特征 ⑴电离平衡的含义

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教学内容

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 恒详解

电离与水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 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 3―)+c(OH―)+2c(CO 3 2―)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 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在Na2S溶液中存在着S2―的水解、HS―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下关系 c(S2―)+c(HS―)+c(H 2 S)==1/2c(Na+) ( Na+,S2―守恒) C(HS―)+2c(S2―)+c(H)==c(OH―) (H、O原子守恒) 在NaHS溶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和电离及水的电离。 HS―+H2O H2S+OH―HS―++S2―H2O++OH― 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C(S2―)+c(H2S)==c(Na+);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2(S2―)+c(OH―)==c(Na+)+c(H+);将以上两式相加,有:c(S2―)+c(OH―)==c(H2S)+c(H+) 得出的式子被称为质子守恒

实验八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八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学习使用pH 计。 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Ac H + + Ac - α αθ -?==-+1][]][[2 c HAc Ac H K a 式中[ H +]、[ Ac -]、[HAc]分别是H +、 Ac -、HAc 的平衡浓度;c 为醋酸的起始浓度;θ a K 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通过对已知浓度的醋酸的pH 值的测定,按pH=-lg[H +]换算成[H +], 根据电离度c H ][+=α,计算出电离度α,再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电离平衡常数θ a K 。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移液管(25mL ),吸量管(5mL ),容量瓶(50mL ),烧杯(50mL ),锥形瓶(250mL ),碱式滴定管,铁架,滴定管夹,吸气橡皮球,Delta320-S pH 计。 药品:HAc (约0.2mol·L -1),标准缓冲溶液(pH=6.86,pH=4.00),酚酞指示剂,标准NaOH 溶液(约0.2mol·L -1)。 三、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25mL 约0.2mol·L -1 HAc 溶液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 锥形瓶中,各加2~3滴酚酞指示剂。分别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从而求得HAc 溶液的精确浓度(四位有效数字)。 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用移液管和吸量瓶分别取25mL ,5mL ,2.5mL 已标定过浓度的HAc 溶液于三个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求出各份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精确浓度( 2c ,10 c ,20 c )的值(四位有效数字)。

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1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幂指积与分子浓度的比值时一个常数。 2 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 HA电离常数K=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电离常数K= 3 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电离,所以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 4 特点 (1)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电离。 (2)电离平衡常数 决定因素:弱电解质 影响因素: 练习 1 对于碳酸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2 升高温度,下列各项的值可能减小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v B NaCl的溶解度S C 化学平衡常数K D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3 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 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 C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D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b>d>c D 无法确定这几种电解质的酸性强弱顺序 5 0.1mol/L HA溶液中有1%的HA电离,则HA的电离平衡常数K为 A B C D 6 已知H2A H2B的相关电离常数有如下关系:H2A>H2B>>,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 NaHB+H2A=H2B+NaHA B Na2B+H2A=H2B+Na2A C H2B+Na2A=Na2B+H2A D H2B+NaHA=NaHB+H2A 7已知25。C时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四章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2SQ、NaHCO NHCI、N@O Na2Q、Al 2Q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 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Q 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Q CaCQ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 (1 )物质类别判断: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 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 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 ②测对应盐溶液pH ③一定pH溶液稀释测pH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溶液浓度 .离子浓度< 导电性强弱丿-电离程度 〔离子所带电荷 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I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 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HCOOH B. Cl 2 C. NHHCQ D. SQ 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I③氨④食盐水⑤CO⑥CI2⑦CaCQ? NaaQ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弱电解质的例3:

最新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离与水解 1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2 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3 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4 题的理论基础。 5 6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7 1.电离理论: 8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9 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10 离为主; 11 12 2.水解理论: 13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 3 14 溶液中,c(HCO 3―)>>c(H 2 CO 3 )或c(OH― ) 15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16 17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 3溶液中有:c(Na+)> 18 c(HCO 3-)。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 19 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20

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21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22 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23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24 。 25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26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27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28 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 29 +)==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30 例如,在NaHCO 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31 C(Na+)+c(H+)==c(HCO 3―)+c(OH―)+2c(CO 3 2―) 32 33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34 浓度的关系。 35 36 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37 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38 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 39 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40 在Na 2S溶液中存在着S2―的水解、HS―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 41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析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析

质子守恒讲解 【所谓的质子守恒,可以理解为氢离子守恒(氢离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同时也没有电子)】质子守恒:即溶液中基准物得质子数等于失质子数,也可以由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它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一、列出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一般的步骤 1.盯基准物(电离和水解之前的含氢的离子或分子) ,利用电离和水解得: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电离和水解之后的离子或分子)。 2.看基准物、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相差的质子数。 3.列质子守恒关系式得质子数=失质子数。 4. 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验证。 二、质子守恒的主要题型 1.单一酸溶液 【例1】H 3PO 4 溶液中:基准物:H 2 O ; H 3 PO 4 得 质子产物:H 3 O+(相差1个质子)即H+ 失质子产物:H 2PO 4 - (相差1个质子);HPO 4 2-(相差2 个质子);PO 4 3-(相差3个质子);OH-(相差1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H+) = c(H 2PO 4 -) + 2c(HPO 4 2-) + 3c(PO 4 3-) + c(OH-) 2.单一碱溶液

【例2】NH 3·H 2 O溶液中:基准物:H 2 O;NH 3 ·H 2 O 得质子产物:H 3O+(相差1个质子)即H+;NH 4 + (相 差1个质子)失质子产物:OH-(相差1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H+) + c(NH 4 +) = c(OH-) 不 难看出单一的酸溶液或者碱溶液的质子守恒其实就 是电荷守恒。混合酸的溶液或者混合碱溶液亦然! 3.单一的正盐溶液 【例3】Na 2CO 3 溶液:基准物:H 2 O、CO 3 2- 得 质子产物:H 3O+(相差1个质子)即H+ 、HCO 3 -(相差 1个质子) H 2CO 3 (相差2个质子)失质子产物: OH- (相差1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H+) + c(HCO 3-) + 2c(H 2 CO 3 ) = c(OH-) 【例4】NH 4Cl 溶液:基准物:H 2 O、NH 4 +得 质子产物:H 3 O+(相差1个质子)即H+ 失质子产物:NH 3·H 2 O(相差1个质子)、OH-(相差 1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H+) = c(NH 3·H 2 O) + c(OH-) 【例5】(NH 4) 3 PO 4 溶液:基准物:H 2 O、NH 4 +、PO 4 3- 得 质子产物:H 3O+(相差1个质子)即H+ 、HPO 4 2-(相 差1个质子)、H 2PO 4 -(相差2个质子)、H 3 PO 4 (相差 3个质子)

PH值的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第九节:PH值的计算 一:讲义 1、水的离子积 1.定义 H2O H++OH--Q,K W=c(H+)·c(OH-) 2.性质 (1)在稀溶液中,K W只受温度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 (2)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 W增大,反之则减小。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1×10-14 要带单位。(高考要求) 2.pH=-lg[H+],pOH=-lg[OH-],常温下,pH+pOH=14(为什么要强调温度?) 3.pH值的适用范围是溶液的[H+]小于或等于1mol/L。(为什么?) 4.[H+]是电解质已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5.25℃时 类别条件近似计算 强酸与强酸pH值相差2或2以上,pH A<pH B(等体积混合) pH A+0.3(为什么?) 强酸与强酸(一元) 不等体积混合[H+]混=(C1V1+C2V2)/V1+V2强碱与强碱pH值相差2或2以上,pH A<pH B(等体积混合) pH B-0.3 强碱与强碱不等体积混合[OH-]混=(C1V1+C2V2)/V1+V2 强酸与强碱(常温下)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pH=7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pH碱-0.3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pH酸+0.3 6.不同体积不同pH值溶液混合,若二者为强酸,则求出混合溶液的[H+],求pH值;若二者为强碱,则必须求出混合后溶液的[OH-]值再化为pH值。(为什么?解释)。若一强酸与一强碱,则求出H+离子或OH-离子后,求得[H+]化为pH值或求[OH-]再化为pH值。 二、例题解析 [例1]稀释下列溶液时,pH值怎样变化? (1)10mLpH=4的盐酸,稀释10倍到100mL时,pH=? (2)pH=6的稀盐酸稀释至1000倍,pH=? 小结:强酸每稀释10倍,pH值增大1,强碱每稀释10倍,pH值减小1。 (2)当强酸、强碱溶液的H+离子浓度接近水电离出的H+离浓度(1×10-7mol/L)时,水的H+离子浓度就不能忽略不计。所以pH=6的稀盐酸,稀释1000倍时:[H+]=(1×10-6+999×10-7)/1000=1.009×10-7pH=6.99 由此可知溶液接近中性而不会是pH=9。 [例2]求强酸间混合或强碱间混合溶后液的pH值。 (1)pH=12,pH=10的强酸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 (2)pH=5和pH=3的强酸溶液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 [例3]求强酸强碱间的不完全中和的pH值。

常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表

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 (近似浓度~·L-1,温度298K) 名称化学式解离常数,K p K 醋酸HAc×1O-5 碳酸H2CO3K1=×lO-7 K2=×1O-11 草酸H2C2O4K1=×lO-2 K2=×lO-5 亚硝酸HNO2×1O-4 磷酸H3PO4K1=×lO-3 K2=×1O-8 K3=×lO-13 (291K) 亚硫酸H2SO3 K1=×lO-2 (291K) K2=×lO-7 硫酸H2SO4K2=×lO-2 硫化氢H2S K1=×lO-8 (291K) K2=×1O-12 氢氰酸HCN×1O-1O 铬酸H2CrO4K1=×lO-1 K2=×1O-7 *硼酸H3BO3×1O-1O 氢氟酸HF×1O-4 过氧化氢H2O2×1O-12 次氯酸HClO×1O-5 (291K) 次溴酸HBrO×1O-9 次碘酸HIO×1O-11 碘酸HIO3×1O-1 砷酸H3AsO4 K1=×lO-3 (291K) K2=×lO-7 K3=×1O-12 亚砷酸HAsO26×1O-1O 铵离子NH4+×1O-1O

氨水NH3·H2O×1O-5 联胺N2H4×1O-7 羟氨NH2OH×1O-9 氢氧化铅Pb(OH)2×1O-4 氢氧化锂LiOH×1O-1 氢氧化铍Be(OH)2×1O-6 BeOH+×1O-9 氢氧化铝A1(OH)3×1O-9 Al(OH)2+×1O-1O 氢氧化锌Zn(OH)2×1O-7 氢氧化镉Cd(OH)2×1O-11 *乙二胺H2NC2H4NH2K1=×lO-5 K2=×lO-8 *六亚甲基四 胺 (CH2)6N4×1O-9 *尿素CO(NH2)2×1O-14 *质子化六亚 甲基四胺 (CH2)6N4H+×1O-6甲酸HCOOH ×1O-4 (293K)氯乙酸ClCH2COOH×1O-3 氨基乙酸NH2CH2COOH×1O-1O *邻苯二甲酸C6H4(COOH)2K1=×1O-3 K2=×1O-6 柠檬酸(HOOCCH2)2C(OH)COOH K1=×1O-4 K2=×1O-5 (293K) K3=×1O-7 -酒石酸(CH(OH)COOH)2K1=×1O-3 K2=×1O-5 *8-羟基喹 啉C9H6NOH K1=8×lO-6 K2=1×1O-9 苯酚C6H5OH ×1O-1O (293K) *对氨基苯磺 酸H2NC6H4SO3H K l=×lO-l K2=×1O-4 *乙二胺四乙酸(EDTA) (CH2COOH)2NH+CH2CH2NH+(CH2COOH)2K5=×1O-7 K6=×1O-11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 (25℃)。 回答下列问题: I.(1)由上表分析,若①CH3COOH ②HCO③C6H5OH ④H2PO均可看作酸,则它们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须填编号); (2)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5℃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混合液中:c(CH3COO-) c(NH4+);(填“>”、“=”或“<”) (4)25℃时,向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滴加VmL 0.01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V=5时,2c(NH3·H2O)+ 2 c(NH4+)= c(C6H5O-)+ c(C6H5OH) (5)如左上图所示,有T1、T2两种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 T2(填>、=、<); ② 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II.平衡常数的计算: (1)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右上图。其中①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2c(CH3COOH) ③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H3COO-)+c(CH3COOH)=c(Na+) 则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 (2)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 h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就从酸碱盐这三大类来了解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这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承接。初中时我们也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丰富与重构。我们所见过的在水溶液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由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也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够很容易写出溶质电离后的离子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法。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以后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反应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些内容的图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并用已有的图式去通化顺应新的知识,以达到新的图式的平衡。酸碱盐电离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教学。化学教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认识电离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导电的实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学会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溶液导电性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的实质以及电解质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 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则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抽象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的插头,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前概念的一部分,从生活常识出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可能只知道这一常识但不理解具体的缘由,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去思考,同时也能纠正他们以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认识,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 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答案就是水能导电,有细心的同学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三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学会正确地使用pH 计。 3.练习和巩固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醋酸CH 3COOH(简写为HAc)是一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2HAc(aq)+H O(l) +-3H O (aq)+Ac (aq) 忽略水的电离,其电离常数: 首先,一元弱酸的浓度是已知的,其次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定弱酸的pH 值,由pH = -lg[H 3O +], 可计算出其中的[H 3O +]。对于一元弱酸,当c /K a ≥500时,存在下列关系式: +3[H O ]c α≈ +23a [H O ]K c = 由此可计算出醋酸在不同浓度时的解离度(α)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a K )。 或者也可由2a K c α=计算出弱酸的解离常数(a K )。 三、仪器和试药 仪器: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量筒、pHS-3C 型酸度 计。 试药:冰醋酸(或醋酸)、NaOH 标准溶液(0.1mol·L -1)、标准缓冲溶液(pH = 6.86, 4.00) 酚酞溶液(1%)。 四、实验内容 1.配置250mL 浓度为0.1mol·L -1的醋酸溶液 用量筒量取4mL 36%(约6.2 mol·L -1)的醋酸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250mL 蒸馏水稀释,混匀即得250mL 浓度约为0.1mol·L -1的醋酸溶液,将其储存于试剂瓶中备用。 2.醋酸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 醋酸溶液(V 1)于锥型瓶中,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c 2)滴定,边滴边摇,待溶液呈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由滴定管读出所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V 2,根据公式c 1V 1 = c 2V 2计算出醋酸溶液的浓度c 1。平行做三份,计算出醋酸溶液浓度的平均值。 3.pH 值的测定 分别用吸量管或移液管准确量取2.50、5.00、10.00、25.00mL 上述醋酸溶液于四个50mL 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将四溶液及0.1mol·L -1原溶液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用pH 计测定它们的pH 值。 +-+2 33a [H O ][Ac ][H O ][HAc][HAc]K =≈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 2SO 4、NaHCO 3、NH 4Cl 、Na 2O 、Na 2O 2、Al 2O 3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 2O 、HF 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 4、CaCO 3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 (1)物质类别判断: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 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 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 ②测对应盐溶液pH ③一定pH 溶液稀释测pH 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 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H 3COOH B .Cl 2 C .NH 4HCO 3 D .SO 2 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l ③氨④食盐水⑤CO 2⑥Cl 2⑦CaCO 3⑧Na 2O 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例3:(全国高考题)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1mol/L 甲酸溶液的c(H +)=10-2mol/L B .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导电性强弱 离子浓度 离子所带电荷 溶液浓度 电离程度

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离与水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各种题型总结!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 例如: NH 3·H2O+OH H2O H++OH 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NH3·H2O)>c(OH-)>c(NH4+)> 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例如: H 2CO3H++H++ H2O H++OH H2 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H2 CO3 )>c(H+)>c(H CO3-)> CO32->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c(NH4+)>c(SO42-)>c(H+)> 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 CO32-+H2O HCO3-+OH-, H2O+HCO3-H2CO3+OH- c(CO32-)>c(HCO3-) 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C(Na+)>C(CO32-)>C(OH-)>C(HCO3-)>C(H+)。

实验八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八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学习使用pH 计。 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Ac H + + Ac - 2 [ H ][ Ac ] c K a[ HAc] 1 式中[ H +]、[ Ac-]、[HAc] 分别是H+、Ac-、HAc 的平衡浓度; c 为醋酸的起始浓度;K a 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通过对已知浓度的醋酸的pH 值的测定,按pH=-lg[H +]换算成[H +],根据电离度 [H ] c ,计算出电离度α,再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电离平衡常数K a 。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移液管(25mL ),吸量管(5mL ),容量瓶(50mL),烧杯(50mL),锥形瓶(250mL ),碱式滴定管,铁架,滴定管夹,吸气橡皮球,Delta320-S pH 计。 药品:HAc (约0.2mol ·L -1),标准缓冲溶液(pH=6.86 ,pH=4.00 ),酚酞指示剂,标准NaOH 溶液(约0.2mol L·-1 )。 三、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25mL 约0.2mol ·L -1 HAc 溶液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 锥形瓶中,各加2~3 滴酚酞指示剂。分别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为 止,记下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从而求得HAc 溶液的精确浓度(四位有效数字)。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用移液管和吸量瓶分别取25mL,5mL ,2.5mL 已标定过浓度的HAc 溶液于三个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求出各份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精确浓度(c 2 , c 10 , c 20 )的值(四位有效数字)。

高中化学电离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精品讲义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活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类别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概念溶于水后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不电离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只有非电解质分子。 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HCl、HNO3、H2SO4等;强碱:KOH、NaOH、Ba(OH)2等极少数盐;弱酸:CH3COOH、H2CO3、HClO 等;弱碱:NH3·H2O、 Cu(OH)2、Fe(OH)3等;水也是弱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ClO2等;部分非金 属氧化物:NH3、CH4、SiH4等;大多数有机物:C2H5OH、C12H22O11(蔗糖)、CCl4等 相同点都是化合物思考:一种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原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分析:不一定!关键要分清发生电离散是否要原物质本身。有可能溶于水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1)Cl2??→?溶于水氯水即不是电解质HCl、HClO又不是非电解质,发生电离。 (2)CO2??→?溶于水碳酸溶液↓↓非电解质H2CO3电离。 (3)Na2O ??→?溶于水NaOH溶液↓↓虽不是本身电离子NaOH电离但可在熔融态电离,故它属强电解质。 (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CaCO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因为它们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尽管很难测出它们的导电性。某些盐如HgCl2、Pb(CH3OO)2等尽管能溶于水,却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导电能力强弱由自由离子的浓度决定,也与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3)某些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Na2O2等,它们虽然溶于水后的电离出来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的,但在熔化时却可自身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4)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用“ ”表示。(5)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4.电离。 (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解质的电离。电离不需通电,且一般为吸热过程。 (2)电离方程式及其书写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原则和方法 如下: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符号用“=”。如: HCl=H++Cl- CH3COONH4=CH3COO-+NH4+ Ba(OH)2=Ba2++2OH-。所有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符号用“ ”。如: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OH-。所有的弱酸、弱碱、水和少部分盐是弱电解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