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7.3周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高一下7.3周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高一下7.3周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精品】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7.3周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SiO2不与任何酸反应

C.水玻璃属于混合物,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D.硅酸溶胶常用作干燥剂,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2.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C.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均是分离物质的常用仪器

B.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认识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主要采用的是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C.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中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D.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氟酸能和玻璃的成分SiO2 发生化学反应

B.根据SiO2+ Na2CO3Na2SiO3+CO2↑的反应,可推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CO2气体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原硅酸不稳定,易失去水分子成为硅酸

5.下列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测定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

B.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因为氨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氨可作制冷剂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

6.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8.5 L 2 mol/L HNO3溶液D.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7 L 2 mol/L HF溶液7.寿山石主要成分为叶蜡石,叶蜡石组成为Al2O3·4SiO2·H2O,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

B.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

C.潮湿的空气可能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

D.置于干燥空气中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

8.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D.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9.在①浓硝酸;②水;③浓硫酸;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单质硅起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B.②④C.④⑤D.③④

10.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Si3N4

B.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

C.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

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的个数之比为1∶2 11.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脑芯片“龙芯一号”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下列对晶体硅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似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

12.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CaCO3溶液D.NaOH 溶液13.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进行火星之旅。“凤凰”号上专门放了一张袖珍光盘,里面记录了这名科学家、哲学家、科幻小说家等对火星的“梦想”。这张光盘由石英玻璃制成,能在火星上待500 年。石英玻璃是用较纯净的二氧化硅制成的。下列关于二氧化硅和石英玻璃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晶体是原子晶体

B.石英玻璃中含有硅酸盐、二氧化硅,耐任何酸碱腐蚀

C.石英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石英玻璃有较高的熔点

14.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5.【精品】我国载人飞船再次升空,显示出我国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一流。飞船应用了许多尖端的合成材料。据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6.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最后肯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 Ca(OH)2② Na2CO3 ③ CaC12④ Ca(ClO)2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中科院用CO2合成了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18.下列物质或溶液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A.Na2O2B.CaCl2溶液C.Na2SiO3溶液D.Na2CO3溶液19.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酸性氧化物,故都不与酸反应

B.两者都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C.CO2的熔、沸点比SiO2高

D.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20.氯仿(CHC1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12(光气)和氯化氢,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所选用的检验试剂可以是()

A.水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碘化钾溶液

二、实验题

21.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②SIC14沸点为57.7℃,熔点为-70.0℃。请回答: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装置C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E 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装置E 中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③滴定前检验Fe3+是否完全还原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2.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过量的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Cl3(Si+ 3HCl SiCl3 + H2)

③ SiHC13与过量的H2在1100~1200℃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i3。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

(1)第一步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SiC1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1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3.为测定某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称取W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 mol/L 的盐酸,使它完全溶解,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CO2,再加入足量的草酸按[(NH4)2C2O4]

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2O42-+ Ca2+= CaC2O4↓,过滤出CaC2O4后,用稀硫酸溶解:CaC2O4+H2SO4=H2C2O4+ 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0mL。取出V1mL用 a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滴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mol/L KMnO4V2mL,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硅在自然界中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单质,错误;B.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一般的酸不能反应,但是却能够与氢氟酸反应,错误;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因此属于混合物,由于该物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正确;D.硅酸溶胶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由于二氧化硅不能溶于水,所以不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错误。

考点:考查硅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

2.D

【解析】试题分析:A项碳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正确;B项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正确;C项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正确;D项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4价化合物稳定,错误。

考点:考查碳族元素的性质。

3.D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均是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仪器,错误; B.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认识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主要采用的是假说和模型的方法,错误;C.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中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是化学变化,错误;D.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史及研究物质的性质及方法正误判断的知识。

4.B

【解析】

试题分析:A.HF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氢氟酸能和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B.反应高温下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SiO2+ Na2CO3Na2SiO3+CO2↑的反应,是高沸点的酸制取低沸点的酸,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C.酸性强的能生成酸

性弱的,所以CO2气体通入到Na2CO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正确;D.原硅酸易失去水分子成为硅酸,H4SiO4=H2SiO3+H2O,正确。

考点:考查二氧化硅、原硅酸及硅酸钠的性质的知识。

5.A

【详解】

A. 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为SiO2,NaOH能与SiO2反应,故A项错误;

B. 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非常好的半导体材料,故可用作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B正确;

C. 因为氨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所以液氨可作制冷剂,C正确;

D.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

6.B

【详解】

A.青石棉属于硅酸盐,不易燃,也不溶于水,A错误;

B.青石棉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和+3价两种,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不变的思想,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 8SiO2·H2O,B正确;

C.8.5 L2 mol·L-1HNO3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7mol,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产物为NaNO3、Fe(NO3)3、NO、H2O、SiO2,1mol该物质能和18molHNO3反应,C错误;

D.7L2 mol·L-1HF溶液中HF的物质的量为14mol,1mol青石棉能与34mol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D错误。

答案选B。

7.C

【解析】

试题分析:A.能与酸碱反应,则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正确;B.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颜色不同,则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正确;C.潮湿的空气与A12O3·4SiO2·H2O不反应,不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错误;D.置于干燥空气中,A12O3·4SiO2·H2O发生风化,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正确。

考点:考查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铝及结晶水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8.C

【详解】

A.SiO2和CO2只含有共价键,都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正确;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C错误;

D.SiO2和C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D 正确。

答案选C。

9.C

【解析】

试题分析:硅能与F2、HF、强碱在常温下反应,与①浓硝酸②水③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也能与Cl2、O2、H2发生反应,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硅单质的性质的知识。

10.D

【解析】

【详解】

A.氮化硅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Si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要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则应有二者个数比值为3:4,其化学式为Si3N4,正确;

B.SiC为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做耐高温材料,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

D.二氧化硅晶体中,一个硅原子可形成4个硅氧单键,故硅原子和硅氧单键个数之比为1:4,错误;

答案选D。

11.A

【详解】

A.晶体硅和金刚石都是原子晶体,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二者的熔点、沸点高,硬度大,难溶于一般的溶解,故它们的物理性质相似,正确;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错误;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提炼工艺不复杂,价格相对来说不高,所以已

经被普及使用,错误;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可以导电,但它属于非金属材料,错误。

12.A

【解析】

试题分析:A.NaHCO3溶液与CO2不能发生反应,正确;B.Na2CO3溶液与CO2及水发生反应,产生NaHCO3,错误;C.CaCO3溶液与CO2及水发生反应,产生Ca(HCO3)2,错误;D.NaOH 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钠或碳酸氢钠,错误。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13.B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硅晶体是一种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正确;B.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含有硅酸盐,且SiO2不耐氢氟酸腐蚀,错误;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D.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熔点很高,正确。

考点:考查二氧化硅的结构与用途的知识。

14.A

【详解】

A. 刚玉是三氧化二铝,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三氧化二铝,A项错误;

B.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项正确;

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项正确;

D. 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项正确;

答案选A。

15.B

【解析】

【分析】

A、由该材料主要成分的性质可知其应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的性能;

B、题中给出信息“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则说明该材料比钢铁轻、硬,韧性较好;

C、符合材料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该材料由无机物复合而成,应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详解】

A、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的性能,选项A正确;

B、“连续纤维增韧”航

空材料,则说明该材料比钢铁轻、硬,韧性较好,选项B不正确;C、该材料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C正确;D、该材料由无机物复合而成,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D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符合材料的组成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培养学生从题干提取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16.A

【解析】

向Ca(OH)2、Ca(ClO)2溶液分别通入过量CO2,最终生成Ca(HCO3)2,没有沉淀生成;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NaHCO3晶体;CO2与CaCl2不反应。

17.A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是O=C=O,由于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聚二氧化碳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取的,合理;B.干冰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混合物,也不是单质,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合理;C.干冰是二氧化碳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高聚物,是混合物,不合理;D.由题给信息,聚二氧化碳可降解生成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合理。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高聚物的性质的知识。

18.B

【解析】

试题分析:A.2Na2O2+2CO2 =Na2CO3+ O2;错误B.假设CO2能与CaCl2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相应的方程式应该为CO2+ H2O +CaCl2=CaCO3↓+2HCl,但是CaCO3能与HCl发生反应:CaCO3+2HCl =CaCl2+CO2↑+ H2O 。这证明假设不成立。因此CaCl2溶液不能与CO2反应。正确。C .由于酸性H2CO3>H2SiO3。所以会放出反应Na2SiO3+CO2+ H2O= Na2CO3+H2SiO3↓;错误。D.Na2CO3+CO2+ H2O= 2NaHCO3。

考点:考查CO2的性质的知识。

19.B

【解析】

试题分析:两者均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能与HF反应;其熔沸点均比二氧化碳的高;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考点:iO2和CO2的性质。

20.B

【分析】

根据方程式2CHCl3+O2→2COCl2+2HCl可知,如果氯仿变质会生成HCl,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化氢生成判断氯仿是否变质,如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检验。

【详解】

A.加入水,无任何现象发生,不能鉴定,错误;

B.硝酸银溶液会产生AgCl白色沉淀,可以检验,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无任何现象反应,不能检验,错误;

D.碘化钾溶液不能发生任何反应,无现象,不能检验,错误。

答案选B。

21.(1) MnO2+4H++2Cl-Mn2++Cl2↑+2H2O (2分)

(2)浓硫酸(2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H 中;产物SiCl4沸点低,需要冷凝收集(2分)(3)①5Fe2++MnO4-+8H+=5Fe3++ Mn2++ 4H2O (2分)

②否;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可指示反应终点;(2分)

③取少量还原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2+已完全还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A是氯气发生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挥发,导致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为除去氯化氢,装置B中的试剂应该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氯气,为饱和食盐水,装置C用浓硫酸吸水,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F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产物SiCl4沸点低,需要冷凝收集;(3)①KMnO4酸性溶液与Fe2+反应时被还原为Mn2+,Fe2+被氧化为Fe3+,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到+2,降低5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升高1价,最小公倍数为5;再根据质量守恒得到H2O的系数为4,H+的系数为8,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 Mn2++ 4H2O;②KMnO4标准溶液身就是一种指示剂,MnO4-转变成Mn2+溶液颜色有紫色变成无色,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不需要指示剂;③Fe3+遇硫氰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硫氰酸铁血红色,证明Fe3+的存在。因此取少量还原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

明Fe 3+

已完全还原。

考点:考查氯气的制法、硅的提纯、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试剂的使用及作用的判断的知识。

22.(1)SiO 2+2C Si+ 2CO↑ ;(2)分馏(或蒸馏); (3)①浓硫酸;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13汽化;

②有固体物质生成 ;在题给反应温度下(1100~ 1200℃ ),普通的玻璃会软化; SiHCl 3+H 2Si+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1)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生成硅与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 2+2C Si+ 2CO↑;(2)粗硅与HCl 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 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SiC14 (沸点57.6℃)和HCl (沸点-84.7℃),提纯SiHC13采用的方法为,应用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提纯SiHCl 3的方法只能在无水的条件下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采用蒸馏的方法;(3)①装置A 中产生氢气,由于氢气中含有水蒸汽,所以装置B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对氢气进行干燥处理,装置C 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13汽化;②在装置D 中氢气与SiHC13发生反应产生Si 单质和HCl ,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物质生成;装置D 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题给反应温度下(1100~ 1200℃ ),普通的玻璃会软化,不能进一步发生反应;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HCl 3+H 2Si+3HCl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同时也可以防止产生的Si 单质被氧化。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化学用语、物质分离、离子检验等知识。

23.00251

20WV V aV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Ca 原子、草酸根离子守恒得5CaCO 3 ~5 CaC 2O 4 ~5 H 2C 2O 4~2MnO 4 -

, 设高锰酸钾溶液消耗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x ,

5CaCO 3 ~5 CaC 2O 4 ~5 H 2C 2O 4~2MnO 4 -,

5 2

x (a×V2×10-3)mol

5:2=x:(a×V2×10-3)mol。解得x=a×V2×10?3×5/2mol=2.5aV2×10-3mol,则V0mL溶液中n(CaCO3)=[2.5aV2×10-3mol÷(V1×10?3)]×V0×10-3 mol=(2.5aV0V2×10?3)/V1mol,其

质量分数={[(2.5aV0V2×10?3)/V1mol×100]÷W}×100%=。

考点:考查关系式发在物质含量计算的应用的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