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

高原因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2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

2015年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分别为54.7DDDs、59.7DDDs,均超过规定强度40DDDs。以2月份为例,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符合规定。内一科使用强度为86.1DDDs,内二科使用强度34.6DDDs,外科使用强度19.7DDDs,康复科使用强度0.3DDDs。内一科使用强度过高,且总出院占床日数为四病区之首,导致全院使用强度较高。

二、原因分析:

1、季节因素:通过分析近四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数据发现(如下表所示),1月份、2月份使用强度普遍较高,可能与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有关。而我院绝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集中在内一科,造成内一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

2、联合用药较多:抽取2015年2月10日内一科住院医嘱,住院人数为25人,其中15人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人数为7人,占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47%。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公式(抗菌药物消耗量即累计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联合用药多必然导致抗菌药物累计DDD数高,从而导致使用强度高。

3、个别抗菌药物日用量较高:根据WHO规定的DDD值,青霉素日用量为3.6g (即600万单位)(说明书: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我院普遍使用

剂量为800-960万单位;头孢哌酮舒巴坦日用量为4g(说明书:成人每日用量按头孢哌酮量计算为1~2g,分为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严重或难治性感染,每日剂量可增至8g,分为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但舒巴坦的总量每日不宜超过

4g),我院使用剂量普遍为8g,是限定日剂量的1.3-2倍。

4、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多:根据使用强度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会导致抗菌药物累计的DDD值高,大多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及剂量基本未调整,从而导致使用强度高。

三、建议整改措施:

1、减少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内一科联合用药情况多数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西丁或者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美唑等,减少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降低使用强度,还可以减少细菌耐药。

2、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严格依据说明书规定,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一般感染采用常用量。对于青霉素,为了提高疗效,在降低日用量的情况下,不妨采用增加给药次数。

3、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药剂科

2015-3-2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