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矿热炉自动配电系统节能应用

矿热炉基本知识 (2)

????矿热炉设备共分三层布置 第一层为炉体(包括炉底支撑、炉壳、炉衬),出铁系统(包括包或锅及包车等),烧穿器等组成。 第二层 (1)烟罩。矿热炉目前大多数采用密闭式、或半密闭式矮烟罩结构,具有环保和便于维修,改善操作环境的特点。采用密闭式结构还可把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收集起来综合利用,并可减少电路的热损失,降低电极上部的温度,改善操作条件。 (2)电极把持器。大多数矿热炉都由三相供电,电极按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对称位置布置在炉膛中间。大型矿热炉一般采用无烟煤,焦碳和煤沥青拌合成的电极料,在电炉冶炼过程中自己培烧成的电极。 (3)短网 (4)铜瓦 (5)电极壳 (6)下料系统 (7)倒炉机 (8)排烟系统 (9)水冷系统 (10)矿热炉变压器 (11)操作系统 第三层 (1)液压系统 (2)电极压放装置 (3)电极升降系统 (4)钢平台 (5)料斗及环行布料车 其他附属;斜桥上料系统,电子配料系统等

砌筑而成,侧壁上设有三个操作门,在炉内大面上,开启方向是横向旋转式,上部有二个排烟口,与其相联的是二个立冷弯管烟道,直通烟囱或除尘装置。 1.3短网 短网包括变压器端的水冷补偿器、水冷铜管、水冷电缆、导电铜管、铜瓦及其吊挂、固定联接等装置。其布置型式可分为正三角或倒三角。不论那种布置,均要求在满足操作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短网的距离降低短网阻抗,以保正获得最大的有功功率。 水冷铜管、导电铜管均采用厚壁铜管,各相均采用同向逆并联,使短网往返电流双线制布置,互感补偿磁感抵消。中间铜管用水冷电缆相连,冷却水直接从水冷铜管经水冷电缆、导电铜管流入铜瓦,冷却铜瓦后经返回的导电铜管、水冷电缆、水冷铜管流出炉外。运行温度低,减少短网导电时产生的热量损失,能有效提高短网的有功功率,同时铜管重量轻,易加工安装,大大减少短网的投资。 1.4电极系统: 电极系统由把持器筒体、铜瓦吊挂、压力环、水冷大套、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等。在电极系统上我们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德马克,南非PYROMET等技术,如采用悬挂油缸式的电极升降装置,能灵活、可靠、准确地调节电极的上、下位置。上下抱闸和压放油缸组成电极带电自动压放装置。 ???? 电极系统共三套,每套包括电极筒1个、把持筒1个、保护套1个、压力环1个、铜瓦6~8块。把持器的作用把持住自焙电极,保护大套、压力环、铜瓦依顺序都吊挂固定在其上面,每根电极上设6~8块铜瓦,是通过压力环上的油缸和顶紧装置,形成一对一顶紧铜瓦,压力均匀,可保证铜瓦对电极的抱紧力均衡,铜瓦与电极的接触导电良好。 ???? 把持器上部由台架与二个升降油缸联接,油缸的支座是固定在三层平台的钢平台上,在钢平台上一定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调整极心圆。 ???? 每根电极上设有单独电极自动压放装置,由气囊抱闸(或液压抱闸)抱紧电极,充气气囊抱紧电极,放气气囊松开电极;上、下气囊抱闸由导向柱和压放油缸相联接,

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措施

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措施 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措施 2003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加工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加工业逐步转向国内,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紧张这一矛盾。发生在我国许多省市的“电荒”已成为相当普遍的严重问题,尽管我国电力建设超常规增长,电力供应仍严重不足。为此,节省能源及节约用电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节电的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供配电系统的线损及配电损失,最大限度的减少无功功率,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是当前建筑电气领域中节电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如下措施:选择及合理使用节电配电变压器、减少线路损耗、提高功率因数、平衡三相负荷、抑制谐波等技术措施,不仅节电10%~20%或以上,同时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改善了用电环境,净化了电路,还有效地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1选择及合理使用高效节电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 1.2低压箔绕线圈 (1)采用进口优质铜箔及H级绝缘材料绕制在成型绝缘筒上,层绝缘采用NOMEX纸,改善径向短路力承受能力,VPI真空压力浸渍成坚固整体,上下端部采用树脂端封,防尘、防潮、防盐雾能力强。

(2)引线铜排、铜箔经专用设备采用氩弧焊接,提高了铁芯的空间利用率,增强产品的抗短路能力,消除螺旋角,减小轴向受力。 (3)线圈机械强度高,局放降低。 1.3高压缠绕线圈 (1)高压线圈直接套绕在低压线圈上,装配时绕组支撑在单独的绕组系统上并压紧固定,这样可以使铁芯不受压力,减少了变压器短路时径向的内缩和扩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采用多层分段圆筒式,纵向多气道结构,抗热抗冲击能力强,耐突波能力强。 (2)采用NOMEX纸包扁铜线做导体,以NOMEX纸做层绝缘,以H级材料作端部绝缘经VPI真空压力浸渍高温烘焙固化成型,上下端部采用树脂端封,防尘、防潮、防盐雾力强。 (3)线圈机械强度高,散热性能好。 该产品的性能特点如下: (1)高效节电——产品由于采用非晶合金铁芯制作及创新的三相三柱制造工艺,铁损大幅度下降,空载损耗约为常规干变的25%左右。投资非晶合金铁芯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是非晶合金变压器由于其超高效率、节约能源的特性,在平均负载60%的情况下,3~5年内可回收额外投资,在变压器30年寿命中可节约可观的电费支出。 (2)可靠性高——产品满足国家标准GB1094.11-2007、GB/T22072-2008以及IEC60076-11标准、产品为H级(工作温度180°

供配电技术方案

1.1.1.供配电系统 1.1.1.1.工程界面 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搬迁和升级改造等工程自动化机房配电施工部分包括包含3 个配电室和3 个蓄电池室,本期使用2 个配电室和2 个蓄电池室,配电室3 和蓄电池室3 作为远期扩容.同时在调控中心1F 布置1 个配电室和1 个蓄电池室提供非通信自动化电源室.本工程自动化机房共5 个主机房区包含控制区机房,非控制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2 机房以及配电室和蓄电池室提供供电.供配电系统包含设备负荷和动力市电负荷两类,主要对控制大区机房,非控制大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 区机房以及托管2 区机房的系统设备和动力设备提供供电。UPS 按照<< 南方电网调度生产供电电源配置技术规范>>(Q/CSG)自动化机房供电负荷均按照一类负荷设计中特别重要负荷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UPS供电部分 2F自动化机房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1F非通信自动化UPS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UPS电源:按分区分期设计.本期配置3套UPS系统,分别为核心UPS,非核心UPS以及非通信自动化UPS,本工程包含具体建设范围如下:1)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以及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输出配电柜至各主机房的输出主干密集母线槽。E、机柜端机柜供电母线槽。另外,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的输出至调度大厅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但本工程应提供UPS主机及配电柜的安装配合。见图 核心UPS系统建设范围示意图 2)非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以

大容量冶金矿热炉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推广技术

编号: JNSH-2009-01 青海国泰节能技术研究院 大容量冶金矿热炉低压动态无 功补偿装置推广应用 审核机构:青海省节能监测中心 负责人:吴斌翔 编写人:李永宁赵宝峡付大鹏 编制日期: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

目录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节能量审核基本情况表 3 一、项目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5)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5) 2、项目基本情况 (5) 3、项目建设投资情况 (7) 二、审核过程 (8) 1、审核的部门及人员 (8) 2、审核的时间安排 (8) 3、审核实施 (8) 三、审核内容 (9) 1、项目实施前能源消耗情况 (9) 2、项目实施前、后生产运行情况 (10) 3、项目能源计量和监测情况 (10) 四、项目节能量 (11) 1、项目边界描述 (11) 3、项目改造后预计能耗指标核实情况 (11) 4、影响项目节能量的其他因素 (11) 5、项目节能量计算步骤及结果 (11) 6、项目节能量审核结论 (12) 附:被核查单位意见表 (12)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节能量审核基本情况表

一、项目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青海友明盐化有限公司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主要产品为精制盐和高品位氯化钾。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是盐湖化工股份制企业。现有在职职工58人,其中研发人员12人。企业现有资产总值546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并达到设计能力后,年可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润1000万元,新增税金300万元。年耗电量为500万Kwh左右。 2、项目基本情况 工艺流程: 本节能技改项目将原工艺中锅炉蒸发制卤工序(计划未实施)改造为太阳能喷淋晒卤工序,由原来的原煤消耗改为现在的清洁能源——电资源消耗,青海友明盐化有限公司在试生产阶段利用专利技术—兑卤脱钠控速分解结晶技术(即4#工艺)生产食品级氯化钾。即将盐田晒制好的E卤(光卤石点卤水:精制盐生产过程中的母液返回盐田进一步滩晒后得到)和F卤(老卤)送至兑卤器生成低钠光卤石,低钠光卤石经浓缩机浓密、离心机脱水后送入结晶器分解结晶得到粗钾产品,粗钾洗涤后的精钾经脱水、干燥后得到食品级氯化钾产品。至目前为止已顺利完成工业化生产设备的调试和

矿热炉

一、矿热炉简介 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亦称还原电炉或矿热电炉,电极一端埋入料层,在料层内形成电弧并利用料层自身的电阻发热加热物料;常用于冶炼铁合金(见铁合金电炉),熔炼冰镍、冰铜(见镍、铜),以及生产电石(碳化钙)等。它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主要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是冶金工业中重要工业原料及电石等化工原料。其工作特点是采用碳质或镁质耐火材料作炉衬,使用自培石墨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的能量及电流通过炉料的因炉料的电阻而产生能量来熔炼金属,陆续续加料,间歇式出铁渣,连续作业的一种工业电炉。同时电石炉、黄磷炉等由于使用状况和工作状态相同,也可以归结在矿热炉内,但是由于黄磷炉的。纯阻性负载情况,因此也有将黄磷炉归结到电阻炉的说法。 二、矿热炉主要类别、用途 注:电耗值随原料成分、制成品成分、电炉容量、操作工艺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这里是一个大概值。 三、结构特点

矿热炉是一种耗电量巨大的工业电炉。主要由炉壳,炉盖、炉衬、短网,水冷系统,排烟系统,除尘系统,电极壳,电极压放及升降系统,上下料系统,把持器,烧穿器,液压系统,矿热炉变压器及各种电器设备等组成。 根据矿热炉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特点,矿热炉的系统电抗的70%是由短网系统产生的,矿热炉系统损耗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短网的损耗占据了系统自身损耗的70%以上,而短网是一个大电流工作的系统,最大电流可以达到上万安培,因此短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热炉的性能,由于短网的感抗占整个系统的 70%以上,不论是高烟罩开放式炉、矮烟罩半密闭式炉还是全密闭式炉的短网系统的感抗均较大,基于这个原因,矿热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很难达到0.85以上,绝大多数的炉子的自然功率因数都在0.7~0.8 之间,较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变压器的效率下降,消耗大量的无用功,浪费大量电能,且被电力部分加收额外的电力罚款,同时由于电极的人工控制以及堆料的工艺,导致三相间的电力不平衡加大,最高不平衡度可以达到20%以上,这导致冶炼效率的低下,电费增高,因此提高短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不平衡就成了降低能耗,提高冶炼效率的有效手段。如果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短网功率因数,改善电极不平衡度,那么将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A、降低生产电耗 3%~6%; B、提高产品产量 5%~15%。 从而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投入的改造费用可以在创造的综合效益中短期内收回。一般情况下为了解决矿热炉自然功率因数低下的问题,我国目前多采用在高压端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法来解决,高压补偿仅仅是提高了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但是由于低压端短网系统的巨大的感抗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依然在短网系统中流动,同时三相不平衡是由于短网的强相(短网较短故感抗较小、所以损耗较小,输出较大故名强相)和弱相造成的,因此高压补偿不能解决三相平衡的问题,也没有达到抵消短网系统无功、提高低压端功率因数的作用,由于短网的感抗占整个系统感抗的70%以上,所以不能降低低压端的损耗,也不能增加变压器的出力,但可以避免罚款,仅仅是对供电部门有意义。 相对高压补偿而言,低压补偿的优势除提高功率因数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变压器、大电流线路利用率,增加冶炼有效输入功率。 针对电弧冶炼而言,无功的产生主要是由电弧电流引起的,将补偿点前移至短网,就地补偿短网的大量无功消耗,提高电源输入电压、提高变压器的出力、增加冶炼有效输入功率。料的熔化功率是与电极电压和料比电阻成函数关系的,可以简单表示为P=U2/Z料。由于提高了变压器的载荷能力,变压器向炉膛输入的功率增大,实现增产降耗。 2)、不平衡补偿,改善三相的强、弱相状况。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8-10-18T13:15:11.25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8期作者:徐国耀1,2 潘琦1,2 [导读] 目前,城市高层建筑承载着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其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1.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2.新疆光源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要:目前,城市高层建筑承载着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其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比较复杂,节能设计的要求较高。在高层建筑实际的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工作中,既要满足建筑的用电要求,又要发挥节能功能,就需要了解其主要的内容和技术要点。本文针对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1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主要内容 节能设计是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旨在降低能耗,其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供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对高层建筑的用电总负荷情况进行计算,明确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对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综合治理。 其次,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照明系统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电气系统,其用电负荷较高,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包括对照明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对照明灯具进行节能优化、对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再次,电气设备用电方案的优化节能设计。电气设备也是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能耗占高层建筑电能需求的比例较高,在进行节能改造的时候,可以从电机拖动系统优化、给排水系统优化、深井电机回馈优化等方面着手,减少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最后,新能源综合利用的优化节能设计。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目标,则可以加强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冰蓄制冷等技术,都可以实现对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以此弥补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用电需求。 2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节能设计方案 在进行高层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充分统计建筑内容用电负荷类型、容量等数据信息,在进行有效用电等级划分和整理后,充分考虑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整体供电方案、供电距离等因素。其次,在确定高层楼宇建筑供配电方案时,要从供电方案清晰明了、简单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方案进行方案设计。总降压变配所的布设位置选择应尽量靠近整个高层楼宇用电负荷中心部位,以缩短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降低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线路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以及节能降耗水平。最后,要对结合用电负荷总量、供配电方案等对变压器容量、台数、型号,以及供电线路型号、截面、敷设方式等进行详细的优化选型设计,设计出能够随季节性负荷变化而动态调节的供配电方案,有效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节能经济运行水平,降低变压器运行能耗,提高供电线路供电功率因素,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3.1总体规划节能优化设计 3.1.1合理进行供配电方案设计 应根据电源点、电力负荷容量、供电距离等因素,经详细计算分析,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方案和选择供电电压等级。在变电所安装位置选择时,应尽量选择靠近负荷中心部位,这样可以缩短供电半径,降低供电线损,提高电能输送效率。提高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电压等级可以降低供电电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但提高供电电压会增加供配电设备投资,对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拿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较合理的节能优化方案。 3.1.2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网架 合理供配电系统网架,一方面可以简化供配电系统内部接线,降低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合理供电方案,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末端供电电压,确保用电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2配电变压器节能优化设计 配电变压器是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节能优化设计是建筑电气节能至关重要的环境。在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要优选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如S11、S13等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用卷铁心改变常规叠片式铁心结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磁阻,其空载电流可以减少约60%~80%,大大提高了配电变压器电能转换效率,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电能功率因数,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线损,使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约20%~35%,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3.3电线电缆节能优化设计 选择电线电缆首先要考虑供电安全性,其次要考虑电缆运行节能经济性。若所选电线电缆截面偏大,则可能会倒在线路投资增大,当然线损也会有所降低;反之,若电线电缆截面选择偏小,投资虽然会节省一些,可线损偏大,安全系数偏低,不利于后期扩建需求。在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当供电线路最大负荷年运行时间小于4000h时,推荐按照导体载流量进行导线截面选择;当供电线路最大负荷年运行时间大于4000h时,推荐采用经济电流密度进行电线电缆截面选择。 3.4用电设备节能优化设计 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照明场所照度、色温、显色等视觉技术指标要求,即在不降低照明系统照明质量的基础上,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资源损耗,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物室内有限光能。减少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运用损耗的主要途径,是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功率因数。在实际工程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高效率节能电动机。需要结合就地电容器补偿等措施,以降低电机拖动系统的线路损耗外,避免或缩短电动机轻载和空载运行时间。另外,还可以结合变频调速等先进控制系统,有效提高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供配电系统中的注意事项及其解决方案(1)

广东科技2007.02.总第164期 供配电系统中的注意事项及其解决方案 □吴兵 1负荷等级研究 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任何事 故都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由此产生经济损失乃至政治影响等,因此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一类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设备为一级负荷,二类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为二级负荷。而柴油发电机房送风机、专供变电所使用的送、排风机,以及专供消防水泵房使用的污水泵等设备,负荷等级建议也应与消防设备负荷等级一致,不能作为非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切除供电电源。 对不同等级的负荷,其供电电源的要求也不一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有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最常用的应急电源是柴油发电机组和EPS应急电源。应急电源的选用不仅要从造价、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设备如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数据处理系统、精密电子仪器等不可选用发电机组或EPS作为备用电源,而应选用UPS电源。(2)EPS应急电源系统一般的备用供电时间为30-120min,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设备性质标明备用供电时间,例如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类别,消防泵在火灾时应满足持续工作时间为3h和2h,喷洒泵在火灾时应满足持续工作时间为1h,用于防火卷帘的水幕泵在火灾时应满足持续工作时间为3h。同时还必须认识到:EPS是一种应急电源产品,不是长时间性质的备用电源,它只用于当正常电源故障时,维持重要负载的供电可靠性,保证重要负荷在一段时间内或规定时间范围内供电的连续性。所以,对正常电源供电可靠性较差的场所,EPS应急电源不能用作常用设备的备用电源,而应选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3)消防电梯及平时和火灾时合用的排烟机、送风机等消防设备采用EPS应急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不合适,而应采用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等。因为市电停电,作为EPS应急电源的核心蓄电池就没有了充电电源,其储存的电能在市电停电时就有可能被用完,一旦此时发生火灾,这些消防设备将无法投入使用。 2安全供配电方案 供电电源在满足电力负荷的要求下,变电所的安全以及供 配电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 高层民用建筑存在大量的一级或二级负荷,变压器台数往往为两台及以上,同时还设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因此本文对最常见的不并列运行的两台变压器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组成的各种供配电系统方案优缺点加以分析和比较,以便在实际工程 项目的设计中,能够选择最佳的供配电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下面对具体的供配电方案加以论述。(1)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组的低压母线各自独立,互不联系,如图1所示的方案l。其优点是不要联锁,柴油发电机也不会倒送给市电,缺点是平时市电停电时,柴油发电机无法供电给一般性负荷,以及III段母线平时没电,其断路器和电缆是否有故障不易被发现。(2)为了解决III段母线平时不带电的问题,由变压器的低压母线引一路电源到III段母线,如图2所示的方案2。QF、4QF断路器设置机械、电气联锁,以保证柴油发电机不倒送给市电,其缺点也是平时市电停电时,柴油发电机无法供电给一般性负荷。 (3)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柴油发电机的作用,即当平时市电停电时,能够直接供电给一般性负荷,柴油发电机不设专用母线,而是与变压器母线共用,如图3中方案三所示。其缺点是当TMl变压器检修或故障,QL断开,3QF合闸时,恰逢市电停电,柴油发电机自启动,由于QL断开,无法供电给一级负 荷。另外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成功, I段母线上的一般性负荷必须失压断开,从而造成平时电网电压波动。也有可能跳闸,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4)为了克服方案3的缺点,设置柴油发电机专供一级负 荷的母线段Ⅲ,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成功,QL开关必须 摘要:着重论述提高变电所、供配电系统方案、配电线路的可靠性注意事项及其解决方案。关键词:负荷等级;供电线路;供配电方案;可靠性 建设行业专版工艺与设备 业界86

工业硅矿热炉的设计

工业硅冶炼能源节约技术的研究 5.1概述 能源安全已构成我国整体战略安全的一个极大隐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日趋严重[81]。 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火电供煤消耗高达22.5%,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达45%。据测算,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82]。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在能源总量不变条件成为中国发展中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工业硅生产是高能耗行业,平均每吨工业硅需要消耗13000KWh电以上,全国年产100万吨工业硅需要13亿KWh以上。而国外先进水平吨硅消耗量为11000KWh,我国工业硅电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能源节约潜力仍很大(预计年节约0.2亿KWh,相当0.1亿元)。另外,国外先进水平也不是最理想的能耗水平,我国如能在国外先进水平基础上再配以精工细作,吨硅消耗量应该在10000—11000KWh间。 我国工业硅生产能源消耗高主要是因为设计上不合理、控制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设计上不合理体现在我国普遍使用的是6300KV A左右的小炉型(散热大、产量低)、炉型设计上为隔热措施不严密、电路设计不合理、极心圆尺寸大小不合理等许多细节方面。控制水平不高体现在人工操作范围大、炉况稳定性差、造成因调整炉况波动费时较长而使得非生产性能耗损失大。管理水平不高体现在管理上不严、制度不健全、操作细节缺乏,造成物资或能源上的消耗浪费。 目前工业硅生产中能源节约途径主要有:1)炉型的大型化方向;2)炉型的密闭化方向;3)余热利用化方向;4)提高炉子电效率措施如改进短网结构设计、改善变压器性能、改善电参数、采用低频电源等;5)提高炉子热效率;6)

楼宇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建筑是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建筑物各功能、环境和高效管理的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化建筑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最优化设计,使其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的方式来管理本身资源,给业主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并提供反应快、效率高和有支持力的环境,使用户能达到其业务目标。 1智能建筑它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它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 (2)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 (3)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可见,智能化建筑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我国智能建筑权威机构一中国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以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由此可见,智能建筑是先立足于建筑物本身,然后是配备许多现代的能给人们营造舒适、便利、灵活、安全生活的相关技术与服务。 2 智能建筑的构成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 ild ing,I B)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对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等。目前它能提供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1)能对各种信息进行通信并具有信息处理功能(2)能实现办公自动化(OA)(3)能对建筑物内机械电气设备等进行综合自动控制,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化(4)建筑物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境保护功能。在此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筑智能化结构由四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u ild ing Automat ionSystem,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 eAutomat ionSystem,OAS)、通信网络系统(Commun ic ation Netw orkSystem,CNS)、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 tureCablingSystem,SCS)。楼宇自动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施进行自动控制。一般有以下两个子系统:环境控制管理子系统安防与消防子系统。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给排水控制系统控制、运输系统控制、供配电系统的控制。楼宇供配电系统是智能建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楼宇供配电系统设计管理尚处于初创阶段,1997年建设部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条例》,这是第一部行业管理规定。随后,许多省、市、自治区制订了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国家标准BG/T50314-2000于2000年7月正式颁布。 3 楼宇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3.1 稳定可靠性原则 必须保证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宜选用成熟的、通过

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分析

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18T11:48:42.6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蒋雷 [导读] 摘要:近年来,节能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身份证:3411821983****2633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近年来,节能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底层,作为电网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联系,是电力系统的窗口。一方面,配电网中各种线路和负荷密集繁杂,其损耗占全网总损耗的40%以上,深入挖掘其降损潜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配电网线损过大,将会扩大供电缺口,甚至引起受端电压降低,电网频率和功率因数受影响,使用电设备得不到良好的运行,特别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压崩溃乃至系统解列,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配电网节能降耗的管理。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节能措施 在能源短缺问题越发凸显的背景下,节能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电力能源是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和社会生活、生产有直接关系,且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节约电力能源,需要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究。 1供配电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的价值 如今供配电设计的主要基础就是节能,以确保社会、环境和资源可以协同发展,并提升利用电力能源的效率。供配电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单位用电量使用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能优化配置资源,为此有关部门在建设工程的初期就要考虑到节能技术。建设中,要依照电力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加以应用,从而缓解电力资源被过度使用或浪费的情况。 2供配电设计的节能问题 2.1设计中的节能意识薄弱,节能设计工作落实不到位 某些电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因自身的节能意识薄弱,对电力节能设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与之相关的节能设计工作落实不到位,无形之中加大了电力生产方面的能耗问题发生率。 2.2导体截面及电气设备选择不当 导体截面及电气设备选择不当,设计方面节能技术运用不充分。基于电力设计的节能分析及其设计方案的形成,受到导体截面、电气设备选择不当以及设计方面节能技术运用不充分的影响,从而引发了电力设计的节能问题。 2.3输电线路出现较大波动的损耗,过程控制能力较低 配电网出现线损状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输电线路出现较大波动的损耗,过程控制能力较低,比如因为关口电量没有足够的数据出现估计电量的现象;变电站对电能表进行更换或者因为CT出现异常没有完整的记录损失电量;没有对关口电量以及具体的售电电量进行同时记录,没有实时记录与跟踪供电情况以及售电情况,没有把握处理电力事故的最好时机,都会出现较大的损耗。 3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 3.1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 在供配电设计中,为了有效融入节能技术,有关设计人员要从多角度选择。(1)选择节能高效的电气设备,变配电的变压器就是有较高消耗的设备,若选择的变压器不合适,会使电能损耗增加。工业企业中,无功功率的消耗包括有线路、异步电动机与变压器等,和异步电动机有关的设备大概占百分之七十,线路占大概百分之十,变压器设备大概占百分之二十。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动机与变压器可以使线路感抗降低,一般企业所用的节能变压器是35kV或10kV。在有关功率达到一定范围的时候,为提高有关自然功率的因数,需要结合间隙工作制的设备与同步电动机,不过间隙工作制的设备应该具有空载切除这一功能。在选择电工机负荷的时候,有关参数应该比百分之四十的额定容量高;而在变压器负荷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时候,应该将有关参数控制在额定容量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五的范围内。不管供电企业的基础是何种形式,都应该考虑到变压器回收率,通过使能源消耗降低,有效节约电能,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得到降低。 3.2配电设计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导线截面 因为线路中出现的损耗和电阻之间成正比关系,所以要降低损耗,可以在10kV配电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在对导线截面进行选择时要参照电流的密度,在此基础上要满足载流量,同时要保证电压的质量。从实际操作可以看出,10kV配电设计中经常出现损耗的部位就是主干线的前两部分,当回路受到大负荷,就会出现低压线损。基于这一状况,当回路出现较大电流时,要增大导线截面,选择直径较大的导线,同时对供电距离进行一定程度的缩短。 3.3在供配电设计中应用抑制谐波 供配电设计中,抑制谐波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技术,一般可以把谐波理解成影响供配电系统的一种事物,供配电系统内谐波不但会使有关供配电系统耗费大量电能,也会破坏到有关设备,比如变压器。所以,为提高供配电设备工作的效率,采取抑制谐波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处理,通常能借助谐波器加以抑制。不过实际安装中,要结合无源和有源使用滤波器,此外要在变压器低压范围中安装滤波器。供配电设计的节能技术会涉及有关设备、灯具和线路等内容,所以节能设计中要考虑到有关因素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加以处理。 3.4合理设置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提高功率因数 由于供配电系统运行中若电压等级设置不当,则会加大该系统运行中的能耗问题发生率,因此,需要电力设计人员能够在其设计中注重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的合理设置。在此期间,应做到:①通过对供配电系统功能特性的考虑,电力设计中应采用高电压深入负荷中心供电,避免因低电压、大容量、长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输电线路电能损失,从而满足电力节能设计要求。②通过对用电设备的用电容量、供电距离及特性等因素的考虑,应在电力设计中确定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确保其设置合理性,实现对节能问题的科学应对。同时,由于输电线路的损耗大小与功率因数密切相关,因此,电力设计人员应在其设计方案形成中重视功率因数的提高,并通过对自动控制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降低电力设计方面的节能问题发生率,保持其良好的节能设计工况。 3.5科学规划电网,系统处理 电网合理规划可以有效的降低输配线路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电力企业通过金策技术、动态监测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基础手段提升电能的调度效率,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的消耗。而电力企业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网络技术手段计算电网参数信息,确定运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损耗等问题。在电网运行中,要合理的设置配电电压,加强对电压的控制。较高的电压会导致电能损耗等问题,而电压如果过低就会无法满足配电的用电需求。对此,电力企业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配置电压,进而降低能耗。同时,在电网中的无功电流会消耗

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主要技术方案

宜兴市中宇电冶设备有限公司 33000KVA半封闭式工业硅矿热炉 技术方案 1电炉设备

1.2 电炉设备设计 1.2.1矿热炉设备设计要求 矿热电炉采用半封闭型式,采用铜瓦压力环式电极把持器,电炉炉底通风冷却,炉体采用旋转炉体,炉体测温,变压器长期具备20%的长期超负荷能力。 短网系统、铜瓦、进线电缆都长期具备20%以上的超负荷能力。 烟道与炉盖之间设置了可靠绝缘。 液压系统采用组合阀,并设置储能器。 电极升降油缸上、下两端均设绝缘加以保护。高压油管两端全部带绝缘。 为防止电极偏斜,设计时在炉盖、平台及电极导向装置,电极导向装置设绝缘。 所有管道均设管道沟,便于检修。闸阀采用不锈钢丝杆,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每组分水器设3路备用水路,分水器阀门采用不锈钢或铜球阀,分水器给、回水路布局合理。 炉盖采用框架式水冷结构,中心区采用不导磁材料制作。 电炉烟道在二、三楼之间设水冷段,以降低烟气温度。 1.2.2工艺设计要求 电炉厂房柱子跨距按6m、7.5m布置。 电炉车间分设四个跨区,分别是变压器跨(偏跨)7.5m、电炉跨18m、浇注跨24m、成品跨18m。 电炉跨初定为五层平台分别为: a)+0.0m出渣铁轨道平台 包括铁道、出铁车和铁包、出渣车和渣包等。 其中+2.4m平台为局部出铁操作平台:该平台正对出铁口,包括烧穿器、出铁挡板等出炉工具等。 b)+7.0m电炉炉口操作平台

电炉控制室计算机室布置在此平台上,冷却水系统的分水器和回水槽布置在该平台上、炉口操作工具等。 C)+11.8变压器放置平台 电炉设有三台单相变压器,放置在此平台上成三角形布置,为方便变压器安装、检修、更换设有变压器吊装孔。 d)+18.3m电极升降机构平台 平台空间内安装有电极升降、压放装置及电炉料管插板阀。液压站也布置在此平台上。 e)+24.8m电炉电极支承及接长电极壳、加入电极糊及加料平台 炉顶料仓座在此平台上。环形加料机及布料皮带均布置在该平台上,此层平台布置有可储存5~8批混合料的中间过度料仓。 1.3 矿热炉结构 1.3.1矿热炉炉体 组成:炉体旋转机构、炉底、炉壳、出铁口等。 炉体旋转机构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炉底设计、制作、安装时其平面度误差+10mm。工字钢板下部用钢板连接并焊制一起。炉壳内径9200mm,高度5000mm,炉壳采用焊接形式。侧壁采用20mm钢板焊接,底部采用22mm钢板制作。 炉体设有5个出炉口,出铁口夹角72o 炉壳分瓣制作,组装后炉壳的直径极限偏差为+18mm。 1.3.2铁口出铁排烟系统 组成:由烟罩、烟气管道、电动翻板阀、烟罩及烟道吊挂等组成。在出炉时,用于对出炉口烟气进行收集、输送。排烟罩上喷涂耐火材料及打结需要的锚钩,防止烟气温度高使之变形。 1.3.4 矿热炉电极把持器 组成:组合式把持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电极把持器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升降装置、电极抱紧压放装置,上部把持器桶及导向系统、液压机管路等。电极把持器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防磁不锈钢水冷保护屏、炉内导电铜管、铜瓦、压力环及绝缘系统等部件。每相电极把持器设10片铜瓦,一个压力环、4

GBT 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单位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等用电单位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监测。 2 引用标准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13462 工矿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导则 GB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3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项目 3.1日负荷率 3.2变压器负载系数 3.3线损率 3.4企业用电体系功率因数 4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4.1监测应在用电体系处于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测试期为一个代表日(24小时)。4.2监测所用的仪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表必须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之内,电能计量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2.0级,测试仪表、测试条件、测试和计算方法应符合GB/T3485和GB/T13462的有关规定。 测试数据每小时准点记录一次。 4.3日负荷率的测试与计算 4.3.1用电体系平均负荷与日最大负荷的数值之比的百分数,即日负荷率Kf,%。4.3.2在测试期内,测算以下参数: a.日平均负荷 用电体系在测试期内实际用电平均有功负荷Pp,kW;其数值等于实际用电量除以用电小时数。 b.日最大负荷 用电体系在测试期出现的最大小时平均有功负荷Pmax,kW。 4.3.3用电体系在测试期的日负荷率Kf按公式(1)计算: Kf=PP ×100(%) (1) PMAX 4.4变压器负载系数的测试与计算 4.41电力变压器运行期间平均输出视在功率与其额定容量之比,即变压器负载系数β,又称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 4.4.2在测试期内,分别测算每台变压器的下列参数: a.运行时间 变压器投入运行的时间T,h; b.有功电量 运行期间变压器负载侧的有功电量Wp,kW.h; c.无功电量 运行期间变压器负载侧的无功电量Wq,kvar.h; d.额定容量 变压器额定容量Se,kV A。 4.4.3测试期的变压器负载系数β按公式(2)计算:

机房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商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分电源、环境控制和机房监控管理系统。由于数据中心承载商行的核心业务,重要性高,不允许业务中断。因而数据中心一般根据TIA942标准的Tier4标准建设,可靠性要求99.99999%以上,以保证异常故障和正常维护情况下,数据中心正常工作,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1、电源系统: 选用两路市电源互为备份,并且机房设有专用柴油发电机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系统,市电电源间、市电电源和柴油发电机间通过ATS(自动切换开关)进行切换,为数据中心内UPS电源、机房空调、照明等设备供电。由于数据中心业务的重要性,系统采用双母线的供电方式供电,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等IT设备高可靠性用电要求。双母线供电系统,有两套独立UPS供电系统(包含UPS配电系统),在任一套供电母线(供电系统)需要维护或故障等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另一套供电母线仍能承担所有负载,保证机房业务供电,确保数据中心业务不受影响。在UPS输出到服务器等IT设备输入间,选用PDM(电源列头柜)进行电源分配和供电管理,实现对每台机柜用电监控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管理性。 对于双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通过PDM直接从双母线供电系统的两套母线引人电源,即可保证其用电高可靠性。对于单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选用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其选择切换一套供电母线供电。在供电母线无法正常供电时,STS将自动快速切换到另一套供电正常的母线供电,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的可靠用电。 供配电系统拓扑图

ATS ATS 柴油机发电 第一路市电 第二路市电动力配电柜 第二级配电UPS 配电柜 UPS1 UPS2 PDM1 PDM2 列头柜 STS 机柜P D U 1机柜P D U 2 机柜P D U 1机柜P D U 2 机柜机柜P D U 1 机柜P D U 2 机柜机柜P D U 1机柜P D U 2 机柜P D U 2 机柜P D U 1机柜机柜 第一级配电机柜 第三级配电 空调新风 双母线供电方案 机柜内走线 图示双母线供电系统可确保供电可靠性高达99.99999%以上 2、机房智能配电系统三级结构 数据中心三级配电系统是对机房配电的创新,机房三级配电系统有利于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维管理 第一级:机房配电接入层。主要包括大楼地下配电室到机房输入端电缆的部分及机房市电配电部分。 第二级:机房配电管理层。主要包括机房UPS 配电部分。通过使用模块化配电柜,实现机房的模块化配电,并将设备用电和辅助设备用电分开; 第三级:机柜排及机柜配电层。主要包括列头柜PDM 配电、STS 配电到负载部分; 3、 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列头柜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对配电系统开关状态与负载情况进行监测、告警、统计。 监控的输入部分电气参数有:电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三相电压、电流、频率等。 监控的输出支路电气参数有:额定电流,实际电流、负载百分比、负载电流谐波百分比、负载电量、功率因数等。 这些监测信息能让值班人员掌握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负载分布,清楚了解每一个机柜的耗电量,对设备电源部分的潜在故障、对能效管理、降低能耗提供可靠依据。 模块化设计智能管理:本方案配电系统遵循以可靠性设计为核心,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