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韦庆远柏桦编著

绪论

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

0.1.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0.1.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0.1.3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

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以不同的王朝为主体,分朝代论述

以不同的制度为主体,分体制论述

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2)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

2.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状况

3.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对历史及现代产生的影响

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各种有关政治的学说

5.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活动及文化传统

6.中国历史上对政治制度的妥善运用

7.有必要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纳入世界范围进行评价

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1.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 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3.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4. 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2)

5. 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 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7. 无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0.3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参考书

0.3.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

0.3.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

0.3.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

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局限于对政治制度的解释、注释和制度应用方面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作为法律学、政治学的学习科目,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教材和著作

新中国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近几年的研究焦点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外政治制度史比较,珍稀典章的发掘,各专题研究等

0.3.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

经书诸子、正史实录会要、政书典章诏令、类书丛书工具书、研究考论、公告档案方志、野史笔记案例、谱牒契约金石碑刻、出土文物考古等类

除上述各类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实物和文化古迹可以作为实证

0.4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方法

0.4.1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0.4.2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

0.4.1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

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

0.4.2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

必须注意学以致用,体用结合

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章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1 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

1.1.1 三皇五帝

1.1.2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1.1.3 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1.1.4 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

1.1.1 三皇五帝

三皇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

五帝时期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是酋邦制阶段

酋邦制

酋邦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

1.1.2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氏族

原始胞族

原始氏族部落

其他相关概念:部落酋长、部落军事酋长、部落议事会、部落民众大会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

1.1.3 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部落联盟设有联盟首领、联盟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联盟民众大会

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是以酋长为中心

两者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

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出现了

联盟或酋邦选举制改变为世袭君主制

1.1.4 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

部落联盟或酋邦首领以强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

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神权与政权两者的完美结合。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认可下,开始具有制度的效用 政治制度是在旧有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

1.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1.2.2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

1.2.3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1)

早期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宗法性

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

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完善

夏代君主虽集大权于一身,但受到多方面制约,继承制度还处于混乱状态当中

商代君主比夏代君主的权力要集中,虽也受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趋于成熟

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2)

商代官制的架构——“内外服”

商代内服官的三大类别

国家政务官员

宗教事务官员

王家服务官员

“外服”的含义

在商王直接通知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以及地方官吏

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3)

西周的官制:

政务官:两寮六大

卿事寮和太史寮,及其以下的“三左三右”

两寮相互地位的变迁

王家事务官:

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项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1.2.2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

霸主政治“礼崩乐坏”君主专制

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1.2.3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皇权是专制政体的核心,是以皇帝独裁专制行使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括,是由一套能够保证皇帝顺利行使权力的制度所构成的

“法家模式”的胜利与崩溃

“儒家模式”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

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

1.3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

1.3.1 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

1.3.2 晚清政治制度变化

1.3.3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1.3.1 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

葡萄牙进入澳门

鸦片战争

师之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

结论:“钦定儒家模式”已出现严重的危机

1.3.2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政治制度:逐步改行君主立宪制度

军事制度:编练新军

行政制度:逐渐建立各部,建立责任内阁等

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举新式学堂教育

法律制度: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订法律

奖励实业方面(出现了顽固派、实力派、立宪派)

1.3.3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1. 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

2. 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3.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

第二章

王权和皇权制度

2.1 王权制度

2.1.1 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

2.1.3 对王权的制约

2.1.1 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后”

夏朝初建,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即祖先的意思,还带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王”

“王字之本文,斧也”,王同军事密切相关

王权的经济基础

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

“王”与神

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

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

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

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其权力体现形式:

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

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

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

2.1.3 对王权的制约

王权所受到的制约有:

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

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

受到天地、鬼神、祖先等宗教信仰的限制

王权逐渐在摆脱各种束缚中加强,向君主专制迈进

2.2 霸主和集权制度

2.2.1 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

2.2.1 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各诸侯国实力已远超西周,标榜“尊王”,实际取代王权的霸主已相继出现

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

“挟天子以令诸侯”

地位极不稳定,随经济、军事势力的兴衰而更迭

以道德的力量来维持与盟国的关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国家,不断集中权力

出现了新的选用人才方式,预示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1)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经济发展、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战国列强变法的趋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构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条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2)

君权的体现形式及其特点

“官分文武,王之二木”,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

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

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2.3 皇帝制度

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

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

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从理论上讲,皇帝是专制王朝的核心和主宰,享有号令臣民,控制和指挥全副国家机器的权力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少个皇帝?(494)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1)

名是名号、名义。位是地位、位置,实际上是将名加以物化的具体措置

(一)皇帝的名号

“皇帝”,被认为是最崇高的名号

尊号是高踞于皇位的统治者希望取得更尊贵的推崇,由群臣上书奉上,对在位皇帝有评价的意义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2)

(二)皇帝的名位

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

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用名称和格式

政令运作上的专用凭据

在皇权专制的情况下,名位制度得到不断扩大

以皇帝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

年号逐渐与当时的政治情况相联系

庙号、谥号、陵寝号等制度的发展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3)

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

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

渗透了天命观念,以天人合一来证明皇帝是唯一至尊,并且有意营造皇权专制神秘化

全面贯注了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为中心的礼法思想,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作为重点内容,是皇帝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

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1)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皇权的行使方式

审阅和批答奏章、“朝议”、“常朝”等

皇帝的意图,有一定的承传机构下达发布,交各职能部门执行,另设层层监控的监察网络

使用“君临之术”

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2)

皇权的运用、滥用

皇帝制度的特点

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

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

2.4 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

2.4.1 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

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

2.4.3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

2.4.1 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

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憾和危机,后来发展为嫡子继承制

周代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1)

围绕着皇位继承的血腥争斗

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

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改革制定的密建皇储制度) 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

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2)

防范措施:

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

托孤、建藩,以期匡正和藩卫新主

消除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以期继承者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实行统治

2.4.3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

“封诸侯,建藩卫”的“封建制度”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后,为抑制兄弟之间的争端所确立的制度

秦汉的不同做法(秦废,汉立)

宗室分封与管理

历代的不同做法,均由宗正官管理

宗室制度与皇权专制

封国建藩利于国?不利于国?双刃剑?

2.5 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

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

2.5.2 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

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1)

后妃制度

宫内后妃的等级区别无非是朝廷君臣的等级区别的折射

女官制度

后宫妃嫔各有一定的职事分工,以保证“内治”原则的实现

后妃专权与外戚政治

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2)

后妃专权和外戚干政的特点

宫闱争宠献媚不但助长统治者的生活腐化,而且加剧政治上的腐败,同时还极大地扭曲人的本性

太后临朝称制,有时是迫于需要,但在权势的诱惑下,她们贪立幼主,擅行废立,使用各种阴谋诡计,常常演变为政治和社会的动乱

以血缘和裙带关系构成的后妃和外戚集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排他性

2.5.2 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

宫省制度(宫中\禁省)

外廷官、宫中官、禁省官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离君主远近,往往成为有无政治权力的关键

宦官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宦官是在宫禁内苑中服侍帝王及后妃生活男人的总称

从部分使用阉人到悉用阉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宦官组织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的三代:东汉、唐、明

宦官政治的三起三落

2.6 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

2.6.1 谘议局和资政院

2.6.2 《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6.3 责任内阁

2.6.1 谘议局和资政院

中央的资政院和各省的谘议局

谘议局的权限

资政院——“议会之先声”

对这两个代议机构的评价

2.6.2 《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钦定宪法大纲》

1908 年颁布,内容基本抄自1898 年日本帝国宪法

对这部大纲的性质和意义,学界仍存有许多争议

标志着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皇权被宪法所取代,皇权的合法性基础完全丧失,否定了君主专制

2.6.3 责任内阁

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置

责任内阁是君主立宪的关键所在,与中国传统上辅佐皇帝工作的内阁有明显区别,与皇权专制也是格格不入

清政府的“责任内阁”形式上近似于日本的内阁制,但没有君主立宪国家内阁制的精神和原则

第三章

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3.1 贵族辅政制

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3.3.2 秦汉以后早起国家的贵族辅政制

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1)

酋邦时期的“四岳”:禹、皋陶、契、后稷

夏代的辅政人员有:“六卿”、“三正”、“四辅臣”、“三老五更”等

殷商的辅政人员:商汤时的伊尹、太保时的保衡,武丁时的甘盘等;晚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西周的周、召二公

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2)

贵族辅政制是古老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国家形势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是以内外贵族联合为基础,君主以武力震慑和宗亲感情来笼络异性贵族和宗亲贵族

担任辅政的贵族既辅佐王决断国家大政,又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因此也能限制王权的发挥

3.3.2 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

秦汉以后,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进入国家发展阶段时,都曾经出现过类似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如蒙古帝国的“怯薛”制,即蒙古汗国的内廷机构,内廷官能插手国家各方面的政务

再如清初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逐渐演变为“议政王大臣制度”

早期国家的辅政官员多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首领,血缘和亲缘关系是成为能够担任辅政的重要条件

3.2 宰相开府辅政制

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发展

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发展

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发展

门客

秦及西汉的二府(丞相、御史大夫)

东汉时期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局——执政而不辅政

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运作方式

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的诏书和面谕办事

宰相的作用在于参考、执行等

特点

其职位仅是最高行政官,不能世袭

宰相的职位是按照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的

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中,宰相往往成为牺牲品

宰相开府保持相对独立的施政制度,显然与君主专制格格不入,因此也无法持久存在

3.3 宰相参议辅政制

3.3.1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

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

3.3.1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

中外朝官

以中外来划分朝官始于汉武帝时期

中朝官之首为大司马,外朝官之魁为丞相

大司马既主兵又主政,握有实权,丞相为首的外朝官仅承命办事

中国古代官制总体上可划为三类

禁省官

宫中官

外廷官

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

从汉武帝时开始出现,一直到明初仍沿用

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后长期存在

唐代的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度

唐代中后期的“翰林学士承旨”,使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形成双轨辅政制

此后历代都在辅政权力分散与集中间摇摆

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1)

明初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制度

“四辅官”的失败

以四季为名,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及文书等事务

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久任,完全听从皇帝命令

朱棣重用的“七学士”

内阁制度趋于定型,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重要政务,掌握了票拟权

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实际上是带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2)

内阁与汉唐辅政制度的区别

内阁是奉旨办事,只有得到皇帝的批示后才能办理。汉唐时期,宰相对皇帝的旨意有封驳权

内阁只是拟旨,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也没有向内阁汇报政务的义务。汉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事务的副本都要交宰相处存查

明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批朱权,中枢辅政实际成为内阁和司礼监双轨制

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3)

清代的军机处

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职任办理和监督机要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

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

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的宰相府

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

3.5 清末的责任内阁

1906年拟议的内阁,仿西方的政治体制,即由皇帝选派内阁总理大臣,由总理大臣出面组阁的责任内阁形式。后被慈禧否决。

1911年颁布《内阁官制》,组成以庆亲王为首的内阁。尽管为责任内阁,但必须“请对”、“入对”和“恭请圣裁”,实质上还是保证皇帝对全国的控制

后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袁氏利用特殊形势,不到两个月把清王朝的军政大权都拿到手中,最终攫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3.6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

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

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

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4.1 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

4.1.1 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4.1.4 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4.1.5 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4.1.7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4.1.9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4.1.10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4.1.11 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4.1.1 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尧舜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工

虽然这些公共管理机构是由各部落首领分任,但出现了君臣从属关系的迹象,具备了国家雏形的特征

夏代有“六卿”,亦称“六事之人”,是王委任的左右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政务,此外还有分管各项事务的官员 商代中央王朝的“内服官”已经比较完整,可以分为国家政务官、宗教事务官、王家服务官三个类别

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1)

卿事寮

三右:司土(徒)、司马、司工(空),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国家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

太史竂

三左: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及文书册命等事务

“三左”、“三右”合称“六大”,也称“六卿”

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2)

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文官以“相府”为百官之长

武官以“将军府”为诸军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宫廷内部为君主服务的宦官势力,开始显出干预朝政的能力

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1)

三公

丞相(大司徒、司徒),“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大司马),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大司空、司空),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九卿

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2)

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汉武帝后,少数权臣以中朝官的身份而受命领录尚书事,使尚书逐渐成为政令的中枢

尚书机构逐渐扩大,变成中朝官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组织一起管理政务

最终形成了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4.1.4 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魏晋南朝中央官制排列顺序

首列二相、八公、从公

其次省、监、台、卿、卫、东宫官

诸卿的地位和实际权责明显降低

北朝的禁省官、宫中官、外廷官的区别明显,世家大族把持大权,地方刺史、将军拥兵自重,各机构的设置和职权范围经常因人而设,因人而改

4.1.5 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杂采古礼,更改官制

北周袭承西魏宇文泰之改制,依照《周礼》改行六官之制

对复古改官制的评价

王莽是机械仿照《周礼》,具有空想性质

北周实质上还是三省制度发挥作用,相对稳定

假古先圣贤为名的改制,对各阶层人士都有一定号召力

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1)

隋代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中央政务体系,基本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

门下省“掌出纳帝命”

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

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2)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每部各设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

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

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

另有九寺五监也负责许多实际事务(见课本P238)

4.1.7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恪守成宪”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

统治者在不明显变更祖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

最具代表性的措置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遣使差遣负责制

这种被差遣的诸使大都不在正规官制之内,但其实际权威却往往凌驾于正规官制之上

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1)

(一)民族传统管理结构,即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往往特别注意保留本民族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

辽代的夷离堇制和翰鲁朵制

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翰鲁朵,译为“宫”,各有自己的辖区、部族、官府和兵马,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分封诸侯

金代的猛安谋克制

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2)

怯薛制

成吉思汗建立的番直宿卫组织,除护卫功能外,还可以直接奉命管理某些政务,其中一部分转变为政事官

八旗制度

在满族早期牛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军事、生产、行政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就旗治众。入关以后,各项职能均有改变

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3)

(二)以统治民族为主导的管理结构

少数民族在统治机构中,不得不依靠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但总是致力于确保本族统治阶层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主要通过

1.设立藩汉有别的两个系统统治机构,设立以藩官体系为主导的部门。这在辽、夏、金、元时期都曾经实施过

2.在统治机构中把重要职官和部门俱委派本族贵族掌管,以确保本族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的是元代的“达鲁花赤”制和清代的满汉

复职制度

4.1.9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金为尚书省,元为中书省,是政务的主轴

一省既承秦汉以来宰相的“佐天子,理万机”的职权,又负有“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的责任,所以“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是皇帝以下最高的政务机构

以一省制为核心而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系统

如元代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

4.1.10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机构,是在辅政部门指导下行使权力(内阁、军机处等)

明代六部建制,仍仿《周礼》的六卿制度,但不完全照搬,并打破唐代以来的六部二十四司的传统框架。清代基本承袭明制,但也略有改变

六部的职责管辖,大体上包括了当时国家的基本政务,体现出六部是执行政务的重心所在

4.1.11 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鸦片战争后,新增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举凡“涉外”事务,无不归该衙门管辖。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906年设立11部,同时废除了沿用200余年的满汉两堂官制度,实行单一领导

1911年,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成立,再度调整

至此,原有军机处、内阁双轨辅政制与以六部为政务主体,寺监府院为辅的传统体制彻底瓦解

4.2 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4.2.1 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2 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3 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4 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1 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相府分曹治事,诸卿各司其事

在政务往来处理上,相府诸曹有监督指导诸卿工作之责,诸卿在执行具体政务时要向相府有关部门呈报备查

诸卿直接对皇帝负责,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力

评价:普遍存在职无常守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集权的要求

4.2.2 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西汉武帝主政到南北朝期间的中央政务体制

尚书的权力扩大,宰相的权力趋于下降

尚书诸曹实际上主管了各方面政务,诸卿逐渐演变为只能处理具体工作的事务官

评价:以尚书瓜分和取代相府、诸卿的重要职权,是体现着中央集权政策的重要措施

4.2.3 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隋唐宋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

六部奉制命、掌制令,寺监则分掌具体事务

两者是总领与具体分管的关系

评价:缺乏因机应变能力,往往难以配合,分工过于笼统,权限不清,临事易互相推诿

4.2.4 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在金、元以至明、清逐渐形成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并不是一元化的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多轨的政务管理形式

同一方面的重大政务,细分为若干部门、不同机构分别管理,既让它们彼此之间在政务上保持密切联系,又分别赋予它们奏请皇帝裁定的独立职权

评价:这是统治者有意识地使各部门构成相互牵制监督的局面,以防止专擅独断

4.3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官的管理,使官有所职,职有责任

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鲜明有效地反映在各个时期中央朝廷的体制中,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5.1 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

夏商周的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行统一的王朝,奠定了我国的疆域基础

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隋唐时期的疆域

元代的行中书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

5.2 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

5.3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封诸侯、建藩卫,是夏商周三代地方管理的核心

夏代地方诸侯称为“君”、“伯”,更多地称为“某某氏”

商代地方已有内外服之分,有侯、甸、男、卫、邦伯等

西周初期采取分封诸侯制,“授民”和“授土”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

先秦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很有特点

周代的地方基层划分为国、都、邑和郊外,即国野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乡里制度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

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设官分职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

(一)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元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等为省的主要长官;实际主持政务是并列的平章事二人

明代省一级分藩司、臬司、都司,将事权一分为三

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级封疆大吏,各设有衙门,但衙门内不设职能机构,加上中央的严格控制,督抚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2)

(二)道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为一方之主

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分“守道”和“巡道”

清乾隆时期,守道和巡道有了固定的治所,也不再由藩、臬两司的副职兼任,而以“道员”专称,并明确规定守道主管民政和财政,巡道主管司法和监察,成为省级以下的行政单位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3)

(三)路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宋代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一级行政单位,直接统属于中央

路设有帅、槽、宪、仓等司,官员均由皇帝直接委任,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负责

各司的副职兼有监视主官的职责,各司的政令文书必须有副职共同签署,副职与主官相互牵制

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设总管府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4)

(四)府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府有京府和散府之分,设官也有一定的区别

知府事、府尹、知府等不同名称

明清的京府设府尹,“掌京府之政令”;其余诸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知府掌一府之政令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

(五)州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东汉时,州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握有军、政、财、司法等大权

隋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等级

唐改郡为州,仍以刺史为长官,主管一州政令

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

明代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主官主政

清代的州、厅分直隶州、厅和属州、散厅,直隶州、厅与府是同一行政区划等级,属州、散厅与县是同一区划等级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6)

(六)郡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秦设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郡监

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

魏晋南北朝太守身兼军职成为制度化

隋代虽然仍以太守为长官,但加重副职权力

隋以后虽然没有郡行政区,但习惯上仍把府、州视为郡,太守成为州刺史、知府的别称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7)

(七)特别行政区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汉代的司隶校尉与三辅

曹魏的民屯、军屯

各代都有军民共治的军事管理政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8)

(八)县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自秦以来,县级政权的长官就是令(大县)、长(小县)

至宋代官改为差遣后,县的长官改为知县

至明清,县级政权官的设置实际上也是令(知县)丞(县丞)簿(县主簿)尉(典史)的体制

明中叶以后,有些县官聘请幕友,协助办理事务,渐渐成习。县官还可以自带家人上任

县官的私人组成的非正式队伍与正式机构共同起到管治地方的作用,导致地方治理形式有较大的变化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9)

(九)基层行政组织

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是县派出的治安机构 北魏的“三长制”,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宋代王安石变法,为加强兵政和增加财赋收入,实行保甲制。变法失败后,乡里或行保甲,或行坊里

辽金元地区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

明代乡里组织是里甲制与保甲制并存

清初沿用明制,里甲和保甲并存,里甲稍重;雍正后,保甲逐渐取代里甲,使保甲不但具有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能,而且具有督催钱粮的职能,承担起地方一应杂事公务

5.4 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

5.4.1 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5.4.2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5.4.3 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5.4.4 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

5.4.1 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汉武帝牌使者、校尉进驻属国内附加强沟通和影响,后改设为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是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军事指挥官

东汉魏晋南北朝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别管理,即设置民族校尉。

职权基本上同西域都护,有固定的驻地,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行政组织,代表政府对所部的少数民族实行管辖

5.4.2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羁縻,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之意

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率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有的治理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

羁縻府州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职位可以世袭

唐又建立“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

5.4.3 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

王朝把土官衙门编组进地方行政序列中,但保持其特殊的治理方式。

王朝与土司之间的复杂关系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过程往往充满了军事镇压

5.4.4 蒙藏地区的特殊管辖

朝廷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一直异于其他少数民族

元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明代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在蒙古设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军事重镇,封瓦刺部、鞑靼部首领为王,自率其众

清代在中央设有理藩院以综管蒙藏事务;把西藏分为前后藏,设驻藏大臣以监督统领;在内外蒙古分设诸旗,由各驻防将军、都统或大臣监督统领

第六章

法律制度

6.1 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

6.1.2 清末对法规的修订

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1)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春秋战国时期,将法律条文予以公布,法律开始走向法典化和规范化

战国初年,李悝制定《法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

秦以盗、贼、囚、捕、杂、具六律为主

两汉逐渐形成以律、令、科、比齐全的法规体系

晋代还有故事和“式”的法律形式

北魏、隋、唐以律、令、格、式为基本内容

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2)

宋代的主要法典是《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

夏辽金元注意保存统治民族原有习惯的某些内容,同时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汉族政权的立法思想

明清的的法规除《大明律》、《大清律》为主要的法典外,还有诰、令、条例、则例、事例、会典等法规

古代法规处于由简到繁、由粗及细的逐步完备的发展过程中,也表明法规一直受到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变化的直接影响

6.1.2 清末对法规的修订

清末兼取中西,修订法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欲“仿行立宪”以延续统治

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延请东西各国学者,参照日本、德国法律为主的外国法典,先后修订了一系列大清法律

这些法律草案反映出要求移植资本主义法律的鲜明倾向

6.2 司法行政制度

6.2.1 中央司法行政制度

6.2.2 地方司法行政制度

6.2.3 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

6.2.1 中央司法行政制度(1)

三代没有明确的司法分职

秦以后,在权力集中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央司法行政体系

秦汉中央九卿之一的廷尉“掌刑辟”。北齐时期定名为大理寺,后一直作为中央的“法司”之一,直接对皇帝负责

秦汉时期设御史中丞,后东汉设御史台,一直作为监察部门存在,亦负有“法司”之责

秦汉时期尚书下置三公曹,后至隋唐演变为刑部建制直至明清。刑部一直作为主要“法司”,主管司法行政事务

6.2.1 中央司法行政制度(2)

“三司推事”,即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

地方大案为“三司使”,京师大案有“小三司”

宋代另设审刑院,作为皇帝审断的顾问机关

元代刑部为最高司法行政机构,废大理寺,强化御史台

明清恢复隋唐的“三法司”制度,分工有所变化:“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清末的变革

6.2.2 地方司法行政制度

地方的司法审判权执掌在各级主要行政长官之手,乃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特点

唐以前,乡里基层组织有“主听讼”、“捕盗贼”和连坐等职权和责任

宋代以后,乡里的辞讼和刑讯权被收回,但乡里仍然有对民事纠纷调解的权力

宗法制度根深蒂固,族权和政权往往浑然一体

县令长的职权历代不尽相同

清末官制改革,实行三级审判,二三级审决合议制度

6.2.3 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1)

历代在中央一直存在多途径的司法行政

有意构成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司法体系

采用“因俗而治”,适用不同法规维持政治统一

司法行政一直依附于政治权力,缺乏独立能力

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还表现为事权分散和保护皇族特权

在多种途径司法行政的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司法越权或过度的分散,司法的混乱往往会加剧社会的紧张

6.2.3 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2)

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体系能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得到加强,有其主客观原因

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看,互相牵制监督是司法权力制约的原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司法行政缺乏稳定性

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始终是以政治统治为基础,易于突出特权,走上“人治”的道路

多种途径司法行政很难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6.3 司法审判制度

6.3.1 诉讼制度

6.3.2 拘捕和证据制度

6.3.3 审判制度

6.3.4 监狱制度

6.3.5 诉讼师与辩护制度

6.3.1 诉讼制度

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

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受等级和身份的限制

不受理匿名告发

官诉(公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包括对官吏或官府部门的举劾

自首

越诉和上诉

6.3.2 拘捕和证据制度(1)

(一)拘捕制度

古代拘捕的对象并不限于被告人、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罪犯,而且包括被告和罪犯的家属及有关人证

古代拘捕需要一定的手续

在管辖区内拘捕,需要长官签署的票

在管辖区外拘捕,要有公文书,对特别的人犯还需上级批准,甚至奏闻候旨

由于规定比较笼统,常会出现“滥拘”现象

6.3.2 拘捕和证据制度(2)

(二)证据制度

言证

古代诉讼过程中的主要言词证据

对作证人的资格认证

书证

物证

勘验

古代勘验最重视的是人命案件,有报检、初检和复检的程序。有比较详细的条例规定

6.3.2 拘捕和证据制度(3)

(三)缉捕制度

缉捕和逮捕是有区别的,缉捕是逃亡状态下的强制措施

对犯罪人的缉捕既是官府的责任,又是知见人的责任。官府缉捕不力有严厉的处罚规定,知见人不主动缉捕或不协助缉捕,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缉捕罪犯有缉捕期限

6.3.3 审判制度(1)

(一)审级制度

一般的诉讼案件,基本上都是地方为初级审判机关,然后依据地方行政区划等级逐渐上移,中央的审判机关则为终审机关,最高裁判权始终掌握在君主手中

乡里的司法审判权的变化

清末《法院编制法》的规定

6.3.3 审判制度(2)

(二)审讯制度

民事案件不告不理;诉讼双方必须到庭接受审问

刑事案件案发后及时查缉追捕,抓获人犯后立即审讯

中国古代在审讯中要求注重讯问方式,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庭辨不是必须,司法官起决定作用

审讯完毕,要书写供状,双方要画押

允许刑讯逼供,还普遍存在法外用刑

6.3.3 审判制度(3)

(三)判决与执行

从神明裁判到法律裁判

鞫分司制,即审问官员不能检法定刑,检法定刑官员不能审问,在相互监督的情况下,将权力集中于上 地方初审官的判决权力不断缩减

判词要向犯人及其家属、人证宣读

先秦执行刑罚是采用公开的形式

死刑的执行也是公开,直到清末修律才更改

6.3.4 监狱制度

古代的监狱除了关押罪犯之外,对犯罪嫌疑人也进行收押,包括了关押和羁押的功能

古代的监狱管理人员大致分为官、吏、卒三等,官为管狱者,吏为办事者,卒为监管者

设置监狱的部门和地方,监狱事务则由该部门或地方的长官承担主要责任,号称“有狱官”

6.3.5 诉讼师和辩护制度(1)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没有辩护制度,所有的诉讼都要听凭官府的决断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些私人涉身于司法行业,出现代人书写诉状和包揽词诉的人

明清的代书人考试有一定程序的,并有资格限制

1911年颁布的《法院编制法》,才首次在法律上确定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6.3.5 诉讼师和辩护制度(2)

司法辩护制度最早只是在侵华租界中执行

《天津条约》确立的中国官员与外国领事的“会审制度”

1864年上海租界内设立“会审公廨”

既然会审公廨采用外国的裁判方式,有律师当堂进行辩护的制度则得以实行

这种辩护制度是在强权下建立的特殊制度

第七章

监察制度

7.1 监察行政体制

7.1.1 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

7.1.2 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

7.1.1 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

(一)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

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谋于四岳”的拾遗补阙制度

历代都有朝会议政、廷议、集议、会议等制度,都对决策起到参考和监督作用

专门的谏诤机构应该是从设立侍中寺为始,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此后,谏诤机构主设在门下省

宋代的谏院是相对独立的部门,但后来取消了谏官对上的谏诤职责,变成单纯对下监察

元代不再另设谏官

明初曾经设置谏院,不久废;由六科给事中承担起谏官的责任,但确立了台谏合一的制度

7.1.1 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2)

(二)监督弹劾的监察行政体制

秦代进一步完善了战国时期出现的御史监察制度

秦汉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

东汉御史中丞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御史台”

魏晋时,御史台完全独立,设在宫中,直接由皇上控制

唐代御史台下分设台、殿、察三院,分管不同事务

元代提高御史台的地位,与中书省、枢密院平行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监察官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

清代则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作用明显降低

7.1.1 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3)

另有一些带有监察职能的部门,并没有被纳入御史监察系统,但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

君主为了直接掌握情况,经常派遣御史、使者、宦官、亲信等奉旨持节以监督和处理各项事务

7.1.2 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1)

自秦汉设官,便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构成按层次监督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皇帝亲自考察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督察郡县,每一层级别都有监察下属的职责

一般是宰相有责任考核中央各部门及其官吏的政绩,中央各部门又按不同业务分工监督下属和地方

7.1.2 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2)

监督的方法:听取察报,检查簿册,必要时派员前往督查

在地方政权结构上,也充分反映着有意设置交错监管和制约的关系,这是历代安排地区性行政、军事、监察职官的一贯原则

在中央直控监察体系深入各个部门的情况下,又确立各级政府自下而生的、以长官负责的监察制度,从而保证下情能及时上达并尽快处理,上下结合,构成讯息收集和监察网络

7.2 监察的职能

7.2.1 对上的谏诤

7.2.2 对下的监督弹劾

7.2.3 对左右的牵制监督

7.2.1 对上的诤谏

诤是规劝,诤是直言,诤谏也就是对君主或上司提出规劝性的意见

诤谏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君主没有必须听从诤谏的义务)

诤谏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多

历代都规定主要文武大臣有诤谏之责,设有专职的谏官,但绝大多数大臣很少诤谏,君主也很少重视

古代诤谏方式: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五种方式,由轻及重

7.2.2 对下的监督弹劾

所谓监督,是指监察督促各级官吏;所谓弹劾,是指检举各级官吏的失职、渎职或其他的违法行为

对下监督弹劾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些朝廷还有意识地赋予监察官以“风闻奏事”的权力,赋予监察人员一定特权,旨在消除各种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打击一切可能违反统治意图和异己的言行

7.2.3 对左右的牵制监督

历代一直坚持左右牵制监督的设官原则

在权责规定上,主官的权责规定具体,佐贰官的权责规定则含糊不清

在升进的仕途上,主官迁调比例较大,佐贰官则升进艰难

这种原则常常遭到破坏,正佐相互监督的机制也因此失去效用

7.3 监察的主要方法

7.3.1 检核簿册法

7.3.2 举劾案章法

7.3.3 连坐告密法

7.3.4 遣使巡行法

7.3.5 牵制监督法

7.3.6 密查侦缉法

7.3.7 密奏传呈法

7.3.1 检核簿册法

古代各级政府部门在年终时汇集各种政务情况,制成簿册,逐级呈报审查,上级核对簿书,因此鉴定下级是否完成规定的任务。监察人员也经常到各级政府部门去“督促文书”

缺陷:将宗法意识和官僚政治内容放在重要位置,监察人员易于专门寻找错字和避讳字,使监察流为形式,难以抑制工作中的腐败

7.3.2 举劾案章法

监察人员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朝章礼法的人和事,称之为“案章”;对违法乱纪的人进行弹劾,称之为“举劾”

缺陷:监察人员常是虎头蛇尾,避重就轻;加上有些君主和权贵常常示意监察人员运用举劾权来制造舆论,打击政敌;有些监察人员也利用职权,卷入门户派系之争,乃至诬陷坑害,制造混乱

7.3.3 连坐告密法

连坐告密是商鞅变法以后长期实行的制度,告密的范围十分广泛,与连坐相结合

缺陷:手段残酷,效果短暂,而且必然带来极坏的后果。匿名告密流行,使臣民战栗自危,破坏社会稳定

7.3.4 遣使巡行法

派遣使臣出去,代表君主“巡狩”,对地方实施监察的方法,是由君主直接操作的监察方法,也是监察职能深入全国各地的表现

缺陷:遣吏拥有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容易依仗特权肆行威福。如派皇帝的亲信宦官出行,其弊更巨

7.3.5 牵制监督法

统治者精于制造和充分利用官僚之间的内在矛盾,故意制造职权混淆,以达到自上而下的全面监控,并把这种相互牵制监督的行政体制通过监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7.3.6 密查侦缉法

密查侦缉是君主为了直接了解情况而采取的特别监察手段。君主经常派遣御史、使者、宦官、亲信等奉旨持节以监督和处理各项事务 缺陷:使用特务组织控制官僚系统和社会,破坏原有法制的措置,只会激化矛盾和造成社会动荡

7.3.7 密奏传呈法

密奏传呈是通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

君主利用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亲自操纵他们,使他们互相监督和牵制

雍正完善的密折制度,将连坐告密、牵制监督、密查侦缉、遣吏遁行等监察方法融为一体,是君主极端专制的产物

7.4 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

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第八章

军事制度

8.1 兵役制度(1)

8.1.1 郡县兵役制

郡县兵役制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建立在郡县在籍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充当军兵。如汉代的“践更”和隋唐的“府兵”,均属此类

另一种是以郡县为单位强行征发兵役的制度。如明代的“佥兵制

8.1.2 谪罪兵役制

谪发刑徒和贱民充军的制度,历代沿袭采用

8.1 兵役制度(2)

8.1.3 招募兵役制

以雇佣的形式来招募兵员,主要有三种形式

国家常备兵需要训练有素、娴于战阵的精锐士卒,以保证较强的战斗力

作为国家常备兵的普遍招募制

作为特殊兵种而招募的

8.1.4 世袭兵役制

亦称世兵制,是子孙世代相袭为兵的制度

强制世兵制

限制世兵制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 国的()。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 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E.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南京临时政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1制度,政治制度,隐性规则概念分析 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政治制度: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 隐性规则:指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以成文形式表现各种规则约束的总称,又叫非正式约束或者潜规则 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选拔平衡);文官政治文化或文治

精神,重文轻武; 3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组织框架,政治文化变迁;政治运作规则机制变迁;社会权利结构变迁; 包括首脑与中央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行政管理制度、军事、法律、监察、人事管理、财政、户籍管理、民族和宗教、外国事务管理制度。 4论述中国国家起源 经济上: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发生了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权利中心,而生产的发展,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多财产,形成贫富分

化。 政治上: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制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形成,富裕和握有权力的家族开始将权力世袭化,依权势的大小形成权力金字塔的雏形。 军事上:频发的自卫和扩张战争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建立。5国家起源学说有哪些,试就其中一种谈谈自己看法 契约说冲突说贸易说水利灌溉说战争说圣人造福说; 六说各有道理,历史是复杂的,国家产生原因也是复杂的导致国家起源的因素也就不同,就契约说而言,这

种说法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自然状态的混乱和生活的不便,人们自动在某种契约下结合起来,形成组织,组成国家和政府,将自身的权力让渡给国家。霍布斯是契约理论的最早阐述者,洛饿休谟克完善和丰富了这种假说,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为了维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让渡的,也可以由人民收回。契约说的核心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可以沟通和合作的,由沟通和合作,通过达成契约,产生了国家。 6夏朝的行政体系具体构建如何 A服内(夏后直接控制区):分为内廷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2、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唐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3、南书房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军机处 清代中后期处理机要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军机大臣下另有军机章京,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俗称“小军机”。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核查山川道里、兵马钱粮的树木,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军机处虽能参与军国大政,决定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职权力,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5、酎金令 汉削弱诸侯国措施之一。酌金即汉时诸侯与宗庙祭祀时随同酌(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酌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借酌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和列侯的势力。 6、乡遂制度 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乡遂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开篇语 绪论 一、何为制度 二、何为政治制度 三、何为政治制度史 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第一节前封建时代 一、国家起源的假说 1.契约说 2.冲突说 3.贸易说 4.水利灌溉说 5.战争说 6.圣人造福说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1.从“国”字谈起 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 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二、分封 三、官制 四、兵制 五、礼仪与宗教 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一、严整的宗法制度 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 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 3.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 二、分封 三、朝觐盟会制度 四、官制 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第二章“官僚”帝国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四、战国时代的政治改革 五、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三、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 四、“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 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二、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名号 2.后宫制度 3.东宫制度 4.宦官制度 三、官僚体系 1.外朝官 ①丞相、三公体系

②九卿和列卿体系 2.中朝官 ①皇帝的亲卫武将 ②尚书台 ③皇帝的侍从 3.地方官 4.王国官 四、礼仪制度 五、司法制度 1.司法过程 2.法律的演变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 2.社会管理 七、汉代的选举制度 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九、汉代的监察制度 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 1.官员任用的习惯规则 2.官员的考核 十一、汉朝的兵制 1.符节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2.尚书台: 东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政务。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 3.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4.嫡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5.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6.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7.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朝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8.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9.郡县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政治制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1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归属。即由哪个阶级或由某一个阶级的哪一个集团按照什么原则,总揽和掌握,运用统治权。 2政权结构,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采取什么方式,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也是政权体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行一个阶级的专制,以及如何使一个国家保持在秩序范围内。 3政府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哪些政治的物质实体来管理国家,行使权力和权力的合理分工,以保证政府行政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的发挥,并协调,处理政府与居民的关系。 4政权主体者和客体者的关系。即各自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权利义务是政治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又是政治权利的保证和制约条件,因此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的尺度之一。 2政治制度的本质: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社会政治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上层建筑 2它集中表现和体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动的要求,并对其或者积极辅助起保障作用,或者消极地起阻碍作用 3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极其重要方面,当阶级产生之后,当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时,它受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其发生作用的范围,改善或改变他自己存在的形式与面貌 4在国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上,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指人们如何参与国事,行使权利以及怎样组成上层建筑,并实现其不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运营运转。 最后,他在国家的基本要素的意义上,在一定国土范围内和在涉及一定领土上的全社会所有居民规模上,其“公共权力”必然地与维系全社会的秩序、公共的事务相关联。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君主专制长期性,其权力的无所不包和高度集中性 2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同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融会在一起,其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 3神权、政权、族权紧密结合,形成束缚被压迫阶级的极大绳索 4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专政,政治关系的基本格局是官民关系的尖锐对立 5体现封建专制集权的要求,封建政治机构膨胀臃肿,效率低下,并形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寄生虫群 4部落首领产生的四个要素: 1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需要 2部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需要由本部落的首领人物出面干预和处理 3部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和时,便诉诸武力,而战争史需要统帅任务来指挥的 4部落议事会的议事也需要一个组织者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2. 尚书台 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3. 三司会审制 三司最早定名于五代后唐时期,宋沿袭下来,作为全国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设三司使总领事务,地位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 4. 嫡子继承制 古代王位继承制度。根据嫡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其优先考虑则是妃嫔的家世和本人素质,不考虑是否年长。 5. 三省六部 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6. 分封制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7.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清代“秘密建储”是一种新的储君方式,始于( B)。 A .康熙 B. 雍正 C. 乾隆 D.嘉庆 2、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南书房成为发布政令之所( A)。 A. 康熙 B. 雍正 C. 乾隆 D. 顺治 3、清朝实施的金瓶挚签制在哪个地区实施(A )。 A .西藏 B.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C .新疆 D. 满洲 4、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制度的是( A)。 A.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多尔衮 D. 豪格 5、清朝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C )。 A.大理寺 B.都察院 C.理藩院 D.军机处 6、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在新疆建立了( A)。 A.军府制 B.伯克制度 C.州县制度 D.盟旗制度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宪法是( C)。 A.《钦定宪法大纲》 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8、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北洋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名称为临时执政。担任这个职位的是(B )。 A.曹锟 B.段祺瑞 C.黎元洪 D.徐世昌 9、中华民国历史上担任虚位国家元首时间最长的是( D)。 A.孙中山 B.袁世凯 C.蒋介石 D.林森 10、“府院之争”是国务总理和大总统之间发生的斗争,是指(D )。 A. 段祺瑞孙中山 B.段祺瑞黄兴 C. 段祺瑞蒋介石 D.段祺瑞黎元洪 二、多项选择题 1、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E )。 A.行政名实不符 B.目标定位不明 C.机构分工不清 D.部门职责混乱 E.权力运行分散 2、清朝三大宪,有“三台”之称,是指( CDE)。 A.尚书 B.御史 C.督抚 D.布政使 E.按察使 3、清朝的司法机构,堪称达到传统社会最为完整系统的程度。中央司法机构有(CDE )。 A.布政司 B.提法司

4、简析夏、商的王权特点。 本题答案:(1)夏王朝是以夏为核心的“万国”联合体,氏族仍然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组织。夏朝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传统习俗和规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行政体制。(2)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商汤的行政总的原则是“以宽治民”和“有功于民”。殷商继承了夏代的分封制度,王权得到了提升。 1、简述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 本题答案:“敬天保民”,是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要做到“保民”,对统治者来说,就必须“明德”或曰“敬德”,施行德治。对此,周公和召公都多次提倡。择要而言,大致包含“无逸”、“慎罚”和先教后刑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逸”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贪图享受安逸,加强道德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慎法”,就是慎用刑法。先教而后刑,就是首先切实对民众进行教育、引导,以“民彝”即社会伦常为其基本内容。 1、简述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和宗法封建制度的重大区别。 本题答案:第一,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第二,封建政治制度针对的主要对象已经不是庶人或完全没有人身权利的奴隶,而是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并拥有生产资料的农民。 第三,组织、构成国家机关并实施政治制度的基本成员,已不是由天子分封、赏赐等而可以限定的贵族,而是可以通过合法经营乃至非法手段求得政治和经济更大发展的新贵。 4、试论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变法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本题答案:(1)变法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关系“富国强兵”的各种新经济法令的颁布。魏和秦的变法在这方面很突出,其中又以秦为最。 (2)比较魏、秦在经济方面的变法,魏在其广度、深度和展开的层次方面,都远逊于秦。最根本的区別在于,秦的变法触及并较好地处理了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个体农户的土地问题,使国家有效地取得了稳定而可靠的税赋和兵力的来源。 (3)各国的强弱、政治得失,从根本上说,也无不与是否变法以及变法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联。1、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全面引入政治生活,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题答案:对。自此以后的历代皇朝(甚至一些农民起义)都把它当作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并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政 治行为披上种种神秘的外衣。 4、汉代“党锢之祸”是指宦官与外戚的权利冲突。 本题答案:对。权势渐衰的外戚与权势鼎盛的阉宦,各自联结其他的强宗豪族,最后爆发了强烈的冲突,这就是“党锢之祸”。 5、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学说,强调“德刑并用”、“礼刑并用”。 本题答案:错。自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儒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即成为官方学说,也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他们由“德刑并用”而强调“重德轻刑”、“德主刑辅”;由“礼刑并用”而强调“重礼轻刑”。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沿用两汉的察举的选官制度。 本题答案:错。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但两汉的察举等多种选官制度也仍被沿用。 6、士族的存在和发展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很大制约。 本题答案:对。士族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政权的控制、运用能力有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政治制度的走向。 3、简述“三公九卿”的职责及设置意义。 本题答案: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萌芽、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始在全国确立,并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规范。 三公,指朝廷中职务最高的三位官员,即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除皇帝外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原称尉或国尉,统一全国后统称太尉,“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专掌监察,“银印青绶”。“九卿”,是朝廷高级官员的合称。九卿在三公之下,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事务。主要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 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 1、简述两汉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答案:两汉是我国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发展和强化的历史阶段。它有如下特点: (1)“汉承秦制”是对汉代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整体看法。 (2)全面法典化。从政治思想的确定到各方面的具体措施,汉代统治者、尤其是武帝之后的统治者,无不企图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D )。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D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D )。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 夫 D. 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 BCD )。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 (ABC )。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士 E. 司寇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制 E. 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至小分别是(ABD )。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张之洞 9.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 信仰 E. 法律 10.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 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 人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 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