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早期道教天命思想

试论早期道教天命思想
试论早期道教天命思想

?研究生论坛?

试论早期道教天命思想

张立敏

提 要:本文试图以先秦“天命”观、老子的“道”、道教天命思想及其政治作用、承负因袭的客体说、“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说等观念为主,对早期道教天命思想作一初步分析。

张立敏,女,吉林榆树人,1976生,四川大学“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4级硕士生。

主题词:天命 道 承负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从古典文献、早期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可见,天命观追溯到远古,那时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一些现象无法作出确切合理的解释,便认为那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个主宰的神灵。人们只有按照天(神)的意旨生存才能康泰延年。由原始的自然崇拜产生了自发的多神宗教。“人类最深刻的认识渴望足以为我们持续的追问提供充分的辩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给我们所在的宇宙一个完整的刻画”①。先民的敬畏感折射出的是其尽力对周遭认识做深层探索的智慧之光,但笼罩着某种神秘的色彩,再现的正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迫近性探究及在此状态下的主动与被动的选择。也是人站在有限与无限间,为境况逼迫莫可奈何时,聚合宗教色彩的“天命”说为之提供了走出困顿的途径。顾名思义,所谓“天命”,本义指上天的命令,及上天主宰下人的命运。天命概念的名称是由周人确定的,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神灵“帝”或“上帝”的信仰。“帝”像花蒂的“蒂”字,有天地万物之根本的意思,“代表唯一的神”。显然,此种语境下的天命信仰对象是指具有至高性与唯一性的超越性主宰之神。这是上古时期“天命”最原初的内涵。“帝”字后来演变为“天”,名虽异而义实同。周代“天命”名称的确定却是上古时期以“帝”为核心的信仰内涵不断演变而逐渐向自然之天下移和倾斜的结果。总而言之,“天命”指即使是最好的自我修养,最努力的规范践履也改变不了的某种外在的客观必然性。早期的“天帝”、“天命”、“天意”

等崇拜缘起了中国宗教崇拜,构建了中国社会的王朝统治基础与人心灵旨归的正当性基础,成为古代宗教为社会提供统一秩序合法性以及意义共识的前提。

一、道教天命思想的形成:化天入道,衍命归神

最初神权共有,人们均可与天沟通,但在帝颛顼和帝尧时发生了两次“绝地天通”的重大宗教改革,人们的宗教崇拜已开始从自然崇拜(多神)向上帝崇拜(一神)过渡。当权者逐渐垄断了与天相通的权力,让具有与神对话能力的人(即后世以卜筮结果作为受命依据、以祯祥灾异预卜王朝兴衰的巫、祝、史一类的官吏)专门祈神降福。人们在接近天命的同时,被有意识地拉大了与天的距离,可在实践中也推动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人们用阴阳对立解释宇宙万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占卜万物的卜筮之法,且演变成五行说来诠解万物生成。占星术出现后,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变化来预测、认识人世间的发展与人的命运变化。春秋的老子循天溯源,言“天将救之,以慈卫之”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③,并首次就天地起源问题提出先于天地的最高存在———“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运动的客观法则),天不是最根本的,“天”是从属于“道”的,人亦当从“道”。老子化天入道,从宇宙本体高度试图揭示世界万物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冲击了自远古以来就有的人格神———天(或上帝)创生万物的观念,完成了天

命到道的转化。

形成于东汉的道教,兼容并蓄诸家思想而自成一体,把老子的“道”定义为最高范畴,超出了天,是“万物之奥”④,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有“道”才生成宇宙,宇宙方生元气,元气又衍化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由此生成万物。道教中的至尊三清之神或三重最高最神圣的天亦由气化成。道教把“天”入“道”,把“命”归为“神”。并相信“道”是可以“因修而得”的,只要勤于修道,就能“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离”,“神与道合,谓之得道”,便会“与道同久”,成为神仙。又提出一系列道功、道术,如服饵、守一、胎息、房中、辟谷、内外丹、符录、祈禳、禁咒、占卜、守庚申等具体修练方法与方术,剔除迷信糟粕外,此类著作也保存了一些有关古代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等有价值的材料,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之重要文献。

二、道教天命思想与王朝政治纠缠不清,并延进

了历史的脚步

对天命、天帝的崇拜,因为“敬天以德”,而将天命直接落实在“受命于天”、“奉天承运”的圣王身上。作为最高权力者还必须具有与“道”神秘合一的神性,才能通过统治者特殊品质的神奇作用,将其神秘的救赎功能作为神的恩赐,分配给他的臣民,即皇恩浩荡,分享恩典。早期道教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儒家宗法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把西汉董仲舒的“五行有德”、“天人感应”向宗教方面衍化,相信上有天庭,其上有“天君”(“上皇”或“虚皇”),地上的“帝王者,天之贵子也。子承父教,当顺行之,以除天地之忧,因得其佑,故常思力行之”⑤。道教把“天”刻画成有意志、有人格、有无限权力的宇宙主宰者,认为地上的帝王是天的儿子,儿子应当承顺父亲的意旨(“天命”)行事。而“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⑥,“天”有极大的威力,其意旨神圣不可违背。否则“获罪于天,令人夭死”⑦。天如明镜,照见人世周遭;日月星辰如母,察照人世变迁。人世的一切活动和变化,“天”都能马上感知,鉴别善恶,以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警现将临的吉凶,彰显“天”对人的规谏、谴责或嘉奖。即“是故古者圣贤帝

王,见微知著,因任行其事,顺其气,遂得天心意,故长吉也。逆之,则水旱气乖忤,流灾积成变怪,不可止,名为灾异”⑧。且“天人一体”,人可感应“天命”。地上的人君,要随时注意观天象及自然界的变化,以此来探测天所显示的旨意———天命,采取行政措施,承顺天的心意行事,并伴之以极其虔诚的祭祀来感“天”顺“命”,期望天能降福免灾。天子当顺天命应民意,大行仁政,国才能方兴。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说,以宗教形式给统治者以无形的鞭策。历代统治者利用祥瑞或谶语为其登台执政制造神学依据,彰显上天授命之意。兴于两汉的“谶纬”之术也成为后来道教应天授命炮制道经的辅助方式,并以此术介入政局,突出了道教“天地人合一以制天平”的强烈干预现世的愿望。道教领袖辅佐王政,贵为国师辅臣,如北魏寇谦之、陶弘景。有道士在王朝转换征兆出现时以秉天命下视有德者的身份积极寻找“天命”的下行者,并积极制符作谶辅佐王道者。据《混元圣经》卷八记载隋末楼观道士岐晖曾言“老君度世,李氏当王”并投靠李渊;李淳风也曾托老子天命言李渊为受命之君。在《旧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载617年李渊征战灵石县战势失利时太上老君派神人霍山神显灵助阵。宋真宗也曾炮制“天书降临”、“赵氏始祖下凡”、宋徽宗集皇权教权于一身成“教主道君皇帝”,统治者都希图借助道教神仙灵威巩固统治地位。宗教气息浓郁的“天命”不觉中成为中国宗法政治舞台上下场的道具。虽然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炮制了天命神灵,可一旦其成为主宰力量后,受统治集团长远利益制约,神权对皇权也有某种牵制作用。《汉书?董仲舒传》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只有那些能够奉天承运的“特殊的个人”(天子),才具备圣化可能知天命,一般百姓无缘圣化,对于天命只能是听天由命,或者是乐天知命。但天命仅仅是天子神性的一种证明方法。当统治者已经无法产生出权力政治统治所需要的神性时,他的“天命”资源将枯竭,王朝统治秩序将从中断裂,革其天命的“革命”时代随即而来。中国百姓惯于安于现状,可一旦连最基本的生存之权都被苛夺时,走投无路的民众也会起而拯之。秦末陈胜、吴广借鱼腹藏书,篝火夜鸣,以天命之名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导出对封建社会天命种姓等级制的冲天怒潮。历

?

4

5

1

? 宗 教 学 研 究 2006年第2期

史上农民往往借天命之名为起义造势助威,天命皇权观念中蕴含着深层的反叛因子。道教也成为社会改良思潮旗帜,或者成为洁身自好者的归宿。东汉末太平道组织的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宗教预言来壮势,可窥见天命思想在宗教与政治的消长历史变迁中影响的潜移默化。曹操平灭黄巾起义,收编了30万道教徒为青州兵,其子魏帝曹丕称帝建年号为“黄初”,吴王孙权年号也为“黄武”、“黄龙”,这些真能与宗教预言无关?

三、道教天命思想中人的主客体意识的挣扎

中国人重传统风俗习惯,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在汉族地区,古人很注重人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认为“名则命也”,唤人名也就是在“天”面前昭告着这个人一生的命运趋向。民间还有唤名招魂,改名换运之说。在新生儿满月时,父母多大事操办庆贺,希望为孩子招福免灾。在语言上也有很多禁忌。鲁迅在《彷徨?祝福》中也描述过:一家人给孩子过满月,前来祝贺的人们都要说一些吉祥话,如长命百岁、福大命大、出将入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类,还要送长命锁,意思是把生命锁住。如果谁说一句实话:这孩子将来总是要死的,人们会立即将他乱棍打出门去,认为不吉。《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候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古人说“死”的时候,多要用其他字代替。孔子在《论语?季氏》尚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问题不愿加以正视,人们对死有恐惧心理。而以人之如何不死展开的道教不讳言生死,对生命的维系怀有极大敬义。《老子想尔注》中言“生,道之别体也”,肯定了只有与永恒的道合一,个体生命才能致神仙逍遥境,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作为天命下客体的人,在天命引领下便可长生不死。中国人更注重于“养生”、现世,偏重于追求长生不老。继承《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的早期道教,在其重要经典《太平经》中提出“承负说”,用因袭之说诠释“天命”,即一切祸福都是天注定的。“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⑨。《太平经》卷37(丙部之三———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认为人之祸福决定于天道,固“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將怜之。一者,天之纪纲,万物之本也”⑩。即要信天道、修真道、断承负、求登仙。又有道教徒认为“承负之责最巨,故使人死善恶不复分别也”,提出应以现世之“善恶报应”为教义,认为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故“善者自兴,恶者自败” λ?。上有日月“照察”,身中有心神与天“音声相闻”,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神记录人的善恶,到一定时候,天便据善恶给人以赏罚,有些形近于西方基督教之“末日审判”。后来承负说流于僵化,迷信成分增多,在宣扬畏天基础上确乎给道教徒、信奉者以隐性的道德约束力。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卷六、《太上感应篇》中出现天上的司过神:三台(上台司生命、中台司功绩、下台司俸禄)、北斗、玄武等据人的罪过轻重减少人的寿命。罪过严重的减少300日为“夺纪”,过失轻的减3日为“夺算”。北斗星宿于每月的3、7日,庚申和甲子日,玄天上帝于每月3、27日,亲自下凡查人行为。家庭中的灶神、人体中的三尸是地上的司过神,人们常以祭祀或彻夜不眠来让其不上天报告,但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多做好事,积善功。坚持修行,上天才能降福,积300善成地仙,积1200善成天仙。结合了儒家、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太微仙君纯阳吕祖师功过格》,以打分形式把善恶行为与长寿联系起来,14世纪后由教团流传到社会上并普及到一般民众中,渐渐内化到中国人的日常观念中,形成典型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观。道教把世间的痛苦不公归于上天注定,人之贫富祸福归于祖先传承之命,以宗教的方式给人民身上的锁链装饰“幻想的花朵”,要求百姓忍受现实的痛苦、把幸福寄托到后世,从神学视角转移阶级剥削压迫是一切不平等根源的事实,避免人们向现实的苦难做斗争,抚慰了人的心灵,客观上也以宗教无形的约束力加强了个人对宗法社会的责任感,作为客体在宗教、政治的交叠链条下求安乐太平的生存观。古人贵天,生活在神灵监护下,动辄以指天立誓显其诚,即使背着人做坏事也害怕,因为“抬头三尺有神名”、“苍天有眼”、“上天在看着你”等警语历历在耳。如许道教思想渗入到民众日常生活,内在的约束行止,若当政者再辅之以律法,这也是古

?

5

5

1

?

试论早期道教天命思想 

代宗法社会的特色。

道教也认为人在天命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作为主体者只要内求于身,挖掘生命的潜能,佐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取创新,超越自我,就能达到更高更好的新境界。道教经典《阴符经》里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显现的正是人主体意识应用得当,可运自然之妙为己所用的观念。承继西周的天命论、吸取战国子思、孟子与西汉董仲舒发展而来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论,早期道教形成“心神合一”论。认为人在天地中,天地亦在人体中;神在天上,亦在人体中;“天君”在天庭,而“心”亦为人体内之君,道教徒还要求“精气神”混一成仙,认为人只要“念心思神”,神便“悉自来到”,只要修养道德,正心诚意,便能悟天知命,成为神仙。在儒家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糅合了阴阳五行说,道教认为人体内五藏神与四时五行神相类通,“人若能知自然之道,运动元和之气,外吞二景,内服五芽,动制百灵,静安五藏” λω。即吸取古代先民药术精华,佐以修持之术,开发人体潜能,用来延年益寿,客观上对医药深化发展裨益甚大。若依前言修持,则“寒温饥渴不能侵,五兵百刃不能近,死生在手,变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为‘我命在我也’” λξ。随着人主体意识觉醒的深化,魏晋时道教重要经典《西升经?我命章》中“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亦肯定了人的潜在能力,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天命,就要持善心养善性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命之旨。后世道教修持上讲修性,便据于此。道教把玄之又玄的“天命”衍化为切实可行的“生之道”,或许在渐进修行中更能接近“天之道”吧!“天人合一”、“与道合真”对天命作出了自己的思想诠释。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篇》中也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即人以修道养生、安神固精来延年益寿,甚或掌握自己的生命存亡,长生不死。

道教倡导的命运自主的乐观人生态度,并非逆来顺受,而是最大限度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彰显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主义关怀———注重寻求安乐太平的静态心理和意识观念。如许潜移默化到国人骨髓中的进取创新精神对后世人们冲破封建帝制、追求自由民主也有一定启蒙意义。

言之于现实,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实践观积极的指导意义不容小窥。其来有自的万物,以自己的秩序存于天地间,人亦然,只是人喜欢以自己的眼光衡量世界,且自傲地以为自己所想的便是真理。中世纪的西方,视人若虫子般渺小谦卑,扭曲压抑了人性,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回顾工业革命以来,一些人又开始自我膨胀,认定是自然的主宰,无限夸大在宇宙中的地位,把其他动植物当作自己虐杀摧残的对象,导致现今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看古观今,“天”应指人类存在、生活的极大处境,“命”则是人类在极大处境下顺时就势的存在之性。古人尚能“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λψ,后继者们更不该任性拔高自身,妄顾自然,凌驾于“自然之道”之上,随心所欲地役使万物。何况今天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人们更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适时的应天对命,以高度责任感去爱护、保护自然,达到“天人”的真正和谐,亦争取泽被后世!

(责任编辑:曦 和)

①Stepher Hawking,Brief History Of Time。New

Y ork:Bantam Books,1988,13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

版,第318页。

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

版,第354页。

④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

版,第303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169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174页

⑦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23页

⑧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178页。

⑨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22页。

⑩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60页。

λ?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458页

λω《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

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册,第880页。

λξ《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

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册880页。

λψ《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

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册,821页。

?

6

5

1

? 宗 教 学 研 究 2006年第2期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导读: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 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神仙信仰。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李养正先生说: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1]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亦指出:道教以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主要目标,神仙思想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神仙信仰有其固有的理论渊源,例如《山海经》里有关不死的传说、《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庄子》的神仙色彩以及秦汉时期盛行的方仙道等等,都为道教神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按历史顺序就这些思想资源做一简要梳理,以期对道教这一核心信仰的来历获得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老子》长生久视之道 神仙信仰的根源可能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有关[3],因此,神仙思想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早在《山海经》里已有不少的记载,如《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海外南经》: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不死民在其

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不死之山。这些传说反映了远古的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渴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各种方术开始陆续出现,养生思想、养生之道受到重视,例如《老子》对长生久视之道的阐发,便是其突出的表现。 《老子》一书,以之求道则道得,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修身则身修,[4]不仅哲理玄妙,而且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该书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一章反映了老子思想中把养生和治国结合起来的特点,同时突出了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养生之道。尽管长生久视并不等于长生成仙,但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便自然成为了神仙信仰。特别是那些追求神仙之术的方士们更乐于把它解释成长生不死,以作为他们修炼的理论基石:老子之道,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5]而河上公作《老子章句》时,亦重点发挥了这种长生的思想,例如他注解上章云: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虽然《河上公章句》未必与道教直接接轨,但其中注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义主要由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以及法国方面地相关哲学基础观念3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而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则从直接因素的方面促进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至于道家思想,它从春秋末期开始发展起来,道家的先人老子通过他所创作的《老子》一文,首次在人群中提出了道家学说。在秦的时候虽然也有了道家的相关思想,但是当时并未出现道家这个称呼,只是把所谓的道家用德家这个名字代替,汉初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用“道”这个称呼来表达老子所提出的道家思想。在道家的文学作品,如《老子》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无论是从它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朴素辩证法都有着与马克思所提出、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以及唯物辩证法相似的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将两者通过详细的比较,从而发掘出道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相关思想、理念。 一、道家文学佳作之唯物主义观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他所主张的唯物主义指的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点,觉得物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物质才是世界的实质与本原,意识只是人的大脑对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却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它所主张的观点指的是意识衍生出物质的存在。弄清楚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存在于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物质与意识,到底哪个站在第一的位置,哪个处于第二个的位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到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哲学中所涉及到的基础问题,也同样会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真正意义上遵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的观点,那么就必须在生活与工作里无论干什么都要秉持遵从客观实际,按规律行动,最终使主观的意识与实际的情况相对应。‘道’一开始的意义指的是道路或者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字逐渐衍生出原则与要求等的意义。道家的先祖老子于春秋末期成为第一个说出“道本论”观点的人,它代表着道家所主张的思想观念。再往后,在我国古代的哲学领域中逐渐开始重视“道”,并且象征着世界本原或者规律。老子主张顺其自然的规律,并与其友好地相处,以“道”的观点向人们说明了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相关规律,以道家创始人的身份提出了道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道家思想的精髓

第一律道法自然律 新一章(老子原著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有物混成」道,它在混沌时已存在了。「寂」静、悄。「寥」空、无。「不殆」永恒。「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的永恒的、往复的运动。这一运动独立于宇宙一切事物和意识之外而不改其本性,它似日、月一样周行不止。「道」客观总规律。 新译:有那样一种存在,它混沌时已成。它先天地而生;它空荡荡地,然而独立永恒,它静悄悄地,然而周行不已,它是天下万物之母。 我不知用什么名字称呼才合适,姑且勉强取名为“道”;由于“道”有普遍性,我又勉强称之为“大”;可是“大”又是要变的,它要流逝,它要远离,于是就为小了,然后又重新返回。所以说,我称“道”为“大”,用词是很勉强的,因为“道”要通过这种变来保持它的“大”。 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作为万物之灵之王的人也是伟大的。它们构成了一座四层高台,台顶那一层就是人。人遵从地,地遵从天,天遵从道,而道遵从自然。 简评: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道”这一客观总规律,指出它是天下万物之母,是自然界最为本质的东西。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表明人、地、天(实际上是指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服从“道”这一客观总规律,然而老子又指出“道法自然”,说明这一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总结,从而为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奠定了朴素唯物论的基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和“道法自然”两者亦组成新一轮的往复运动。是对立统一运动在新形式下的再现。 本章是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这里既有朴素唯物论又有朴素辩证法,因此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把老子的朴素唯物论按老子原话取名为“道法自然”律。“道法自然”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律,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一律。 [[学习笔记: 关键词是“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明确“人、地、天、道”概念。老子在开篇提出“道”之后,紧接着就是“有、无”二态,然后就提到了“天、地、人”三才。一个法字,“法”是师法,效法,依据于。“法”使“人、地、天”与“道”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次从属关系。人(物质)从属于地(空间),而(局部)空间必须由天(时间)来定位,天(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只由道决定其定位尺度。道则法于自然,整个没有上帝与天神的事情。这使人们相信,老子是唯物主义。其实,老子只唯“自然”。既不唯物也不唯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近百年才有的哲学分支。中国古人是反对“唯”的。凡“唯”皆偏,“不如守中”。老子是守中的。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09涉外1班 20091001105 袁园 摘要: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它的信仰中具有中华民族古代宗教意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生活习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鲁迅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如能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的大半”。许地山则说:“道教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关键字:张道陵,道教 张天师张陵,又称张道陵,字辅汉,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是创汉功臣张良的八世孙。相传其衣冠冢的石板上的刻字,隐含着张良求祖师老子垂顾世孙之意。老子神龙一现,在张道陵家闭关七天,为张道陵传授以至柔达到至坚的道家心法。张道陵十二岁进山修行,在祖墓发现了张良遗著《九天秘笈精义》,一夜之间便领悟了天机道、人间道和地脉道三大奇学,怀着拯救苍生的宏愿,寻找天下八十年巨变的顺应天机之人。 一、张道陵创道之初 张道陵是道教创始人,后世道教尊为祖天师。原名张陵,本为太学生 ,通晓天文地理和诸子五经之学,志好黄老之学和长生之道。曾做过江州令,后辞官遍游名山参学黄老修身治世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后两侍老君龄玉局、传太上亲授正一盟威之道 ,施化领民之法 ,号天师。得道后,知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设立二十四治,行道布化。百姓奉之以为师,弟子数万。规定初入先习五千言》。张道陵以符水为人治病,教病人叩头思过,饮符水,作三官手书。认为人犯病乃三官发怒所致及精鬼所害之灾。作三官手书说服罪之意,就能得三官护佑,病即痊愈,故民多信之。 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设立二十四治,分布于益州,远及长安。“治”也称庐、靖静室,为致诚请祷之所。各治领头称祭酒。二十四治分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二十四气。治的设立使道教形成庞大的宗教组织。治的主要活动有“付天仓”及“三会”等。此外还有宣行道法,设厨会授篆等。还教人叩头首过,罪加三原,有小罪者让其自隐,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这样,张陵的教团组织已具备了教祖(老子)、理论(五千文)、活动(符水治病)、实体(设治),故而史称道教形成。 另外,也有相传是张道陵托梦太上老君,创立了道教。太上老君,是西汉以来图徽家们编造的一个神人。据说他就是春秋时的思想家李耳。他本是开天辟地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实验中学姚素婷 内容摘要: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关键词: 庄子文学思想自然本色 表现手法想像虚构情感表达

正文: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因此,一提起庄子,人们就会马上联系到“无道无为”、“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以上概念,而忽视其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特别是他的思想对后代一些文学家及文学批评家发生了明显的影响,敲出震撼千古的感动力来,但要我谈庄子的文学理论仍不免予“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错觉。因此我就自己对庄子文学的粗略见解做一解说,与大家共勉。 一、庄子的著作,以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的道理 用艺术形象阐明哲学的道理是庄子文学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而且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思想。庄子在文章中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当中则积淀了我们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千年以来,一脉相承,因时损益。这不单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日益渗透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文明并峙鼎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道家文化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 众所周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道家学派中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即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提出的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主张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这部作品也是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际,多被后世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宝典。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分别讲述“道”与“德”。其中老子所提出的“道”即为一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老子提出,人类应该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几十年来,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发生了从决心改变自然到顺应自然这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与看清,也是对于以往过错的一种悔改。试图改变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的恶化是最明显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顺应自然,与其共存,才开始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虽是亡羊补牢,好在为时不算太晚。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人是与道、天、地并重的,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仅表现在人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之上,也表现在人能够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并在交换的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之上。人作为四域之一,虽不卑微于自然之下,但是人更不能带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目光,为追求最大的现实利益,以人的需求为主导,向自然无度的索取,妄想征服自然,役使自

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讲义

第八讲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 道教简介: 儒道互补 儒、释、道三足鼎立三教合流 道教、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深的。 鲁迅:“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堂》)全真和武当,都是在道教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道派。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外戚、宦官垄断朝政;经济濒临崩溃: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

文化危机:儒家经学僵化,谶纬神学 道教产生和发展 “太平道”《太平经》,黄巾起义,张角 “五斗米道”巴蜀地区张陵 宣称太上老君授予张陵以“天师”的称号,并传授所谓的“正一盟威之道”。 魏晋以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或“正一道”。张陵也被称为“张天师”。 在天师道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很多新的宗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江苏茅山创立茅山宗、陆修静创立灵宝派、梁堪在陕西终南山上的楼观台创立楼观道。 唐初统治者奉老子为李家的祖

先,道家道教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宋辽金元时期,道派林立,如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等。王重阳及其弟子创立全真道。“全真七子”在重阳祖师去世后各立门户,如马钰创立遇山派、丘处机创立龙门派、郝大通创立华山派,等等。大东门的长春观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的道号“长春真人”,长春观因此而得名。 元朝以后,全真道成为道教最大的道派之一,与正一道并驾齐驱。 一、思想渊源 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鬼神信仰】 第二,【神仙信仰】 《山海经》中关于“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 《老子》第59章:“治人事天,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 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 附录 ●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部 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 朴”)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知北游》)、“无始无终”(《秋水》),这是从时空 上对“道”的哲学认识。庄子心目中的“道”即为“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郭象《庄子注》)。 ●《天运》篇里的东施效颦,就充分说明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获取美的效果;相反,违背 自然去盲目效仿就会产生丑的效果。《秋水》篇更加说明了这种祟尚自然的思想:“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天,即道也。 ●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以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为文艺创作的渠度。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2)“顺物自然”(《应帝王》);(3)“既雕 既琢,复归于朴”(《山木》),(4)“朴素而天下厂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其基本论点是: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 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由此可见.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要求文 艺创作必须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纯任自然、宰性真情地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渔父》)的美学效果。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所谓人籁,是 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在庄子看来,前二者都是假借于他物而形成的音乐,并不属于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块然自生、不假人工的“天籁”才属于“至乐”,即“天乐”。 ●《庄子·胠箧(qūqiè)》:“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庄子并不反对类似于“刻雕众形”的文艺创作活动,而是反对那种乖巧华伪的文艺创作 方式。 ●庄子是一个反儒者,他批判儒家文艺创作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力主“擢乱六律、铄绝竽 瑟”、“灭文章、散五采”,唯其如此,才能返朴归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 ●应指出,庄子企图摈弃儒家艺术生产的方式来拯救社会、疗救人性,在认识论和方法论 上有其片而性,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庄子就是一个艺术的虚无主义者。 ●事实上,他还纠正墨子“非乐”观的错误,肯定《咸池》、《九韶》的音乐美(《至乐》),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1)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 哲学 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水在道家思想中无处不在,老子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水对道家来说是不可

道教起源

道教起源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一般人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正式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道教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综合了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信徒供奉许多神。道教神仙的排列次序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统治体系。道教主张“重人贵生”,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对社会抱入世的态度,因此,道教是主张“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须素食、独身、住庙 道教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宗教深深地影响了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等诸多方面。而现在很多人都将封建迷信与正统的道教混为一谈,致使道教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人正确的认识与继承中国的古典文化。所以末学不才将自己所学的一些道教方面的知识以及具体文化编汇在一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且全面的认识道教。 (一)道教信仰 作为一个宗教自然会有敬佩尊敬的神灵,道教可以说是一个多神的宗教,我们所熟悉就有太上老君(即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道德天尊),玉皇大帝(即四御中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关公(即关胜帝君)财神,土地,城隍等等。而这些神灵往往都是道德高尚,法力无边的,这恰恰也符合道教所主张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观点。总的来说道教庞大的神仙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尊神就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就是四御(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只)。其次更有许多重要的天神,如西王母,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斗母元君等等。但不管论述道教的哪一个方面皆离不开道教所主张推崇的自然之道。可以说老子思想与《道德经》是最根本的思想信仰。 (2)寻根溯源 关于道教的根源可以说自宇宙伊始,天地初开就开始了但更准确且进一步地说是大道衍生了这一切。其中的奥妙非末学可以说明的,但关于道教的创立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即正一天师道)的创立,而五斗米教的创立者又是谁呢?他便是张陵(又称张道陵(祖天师)道教尊称为降魔护道天尊,)正是祖天师创立正一天师道后,可以说一个正式的道教教派开始了,我们便以此为道教的开始。 (3)道教教派 现代,道教的各个教派都在蓬勃发展,而占多数的应该是正一派与全真派。而将所有的道教教派都统计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的时间了,所以在此鄙人只将部分的教派达出来。如:正一派,清微派,上清派,灵宝派,搂观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北帝派,净明派,龙门派,华山派,随山派,南无派,嵛山派,清静派,金山派等等,而每个门派也会有自己的传人,而****都会有自己的道名。门派的子辈也很重要如全真龙门派的字辈表就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各个门派的字辈都不尽相同。而因门派的不同也分为符箓和内丹两个主要的修行道派。正一派以符箓见长,而全真派则以内丹见长。(注:正一和全真是两个大的道派,正一派主要是正一派,清微派,为主;全真派以龙门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