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纲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纲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纲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绪论

1.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者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

的总称,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非细胞结构微生物以及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无,划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2.微生物分类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3.微生物的命名: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词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

大写,种名灾后,第一个字母小写。微生物的名称之后缀有命名人的姓。

4.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原核微生物无成型细胞核,没有核膜,称为拟核;没有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

进行有丝分裂。

5.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

病毒

1.病毒的特点

大小在0.2um以下,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看;

病毒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备独立代谢能力,靠寄生生活;

在宿主体外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进入宿主体内后重新具备生命特征,感染新的宿主。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核酸。

3.病毒繁殖过程的步骤(大肠杆菌为例):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释放。

4.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

5.病毒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性

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敏感细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而是培养基浑浊。接种噬菌体,敏感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发生菌体裂解,原来浑浊的细菌悬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

6.噬菌斑是指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

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称为噬菌斑。

7.对病毒影响最大的物理因素是温度、光、干燥度。

1.微生物学家根据rRNA序列的不同,将所有微生物分为三大域,即古菌域、细菌域、真

核生物域。

2.细菌的四种形态:球状、杆状、弧状、螺旋状。

3.细菌的大小以微米为单位,病毒主要以纳米为单位。

4.细菌的分类

细菌主要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两者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厚度约为20~80nm,结构较简单;含大量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脂肪含量较少1%~4%;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厚度为10nm,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含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脂肪含量较多11%~20%。

5.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内含颗粒有多聚磷酸盐颗粒(异染粒),聚β-羟基丁酸,硫粒,淀粉

粒,糖原。

6.芽孢是指某些细菌在它的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些细菌在它遇到外界不良环境时,在

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做芽孢。

7.芽孢的特点

芽孢的含水率较低,38%~40%;芽孢壁厚而致密;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含量高,为芽孢干重的5%~15%;芽孢含有耐热性酶。

8.菌落是指有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9.菌苔是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

10.细菌呼吸类型的判断方式:

细菌在培养基的表面及穿刺线的上部生长者为好氧细菌;

沿穿刺线自上而下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

只在穿刺线的下部生长者为厌氧菌。

11.细菌是否运动的判断方式

如果只沿着穿刺线生长者为没有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

如果不但沿着穿刺线生长而且穿透培养基扩散生长者为有鞭毛、能运动的细菌。

12.细菌的染色原理

细菌菌体无色透明,在显微镜下由于菌体与背景反差较小,不宜看清楚菌体的形态和结构,用染色液染菌体以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在显微镜下则可以看清楚菌体的结构。

由于细菌在通常的培养情况下总是带负电荷,故用带正电的碱性燃料染色。

13.细菌的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法和复合染色法

14.革兰氏染色法染色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并固定;

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

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

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或者丙酮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现红色;

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

15.蓝细菌的形态有的为单细胞,呈杆状和球状,是光合细菌中细胞最大的一类,与其他光

合细菌不同,含叶绿素a。

16.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菌体丝分为三类:营养菌丝,气生菌丝,

孢子丝。

1.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按营养类型可分为全动

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

2.原生动物可分为四个纲:有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纲。

3.纤毛纲可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类,固着性纤毛虫也称钟虫类。

4.原生动物的孢囊出现条件为:环境条件变坏,如水干涸、水温和pH过高或者过低,溶

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者排泄物积累过多,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超过原生动物的适应能力等都可能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孢囊。

5.微型后生动物有轮虫,线虫,寡毛虫,浮游甲壳动物,苔藓动物,水螅等。

6.利用水蚤判断水体清洁程度的原理

水蚤的血液中含有血红素,含量随环境溶氧量的高低而变化,水体中含氧量低,水蚤的血红素含量高,水体中含氧高,水蚤的血红素含量低。在污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低,清水中氧的含量高,所以在污染水体中的水蚤颜色比在清水中的红一些。

7.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都是真核生物,即蓝藻为原核微生物。

8.真菌的类型有酵母菌,霉菌,各种伞菌。

9.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分为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繁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

性生殖又分为出芽生殖和裂殖。

10.霉菌分为寄生和腐生,是由分枝和不分枝的菌丝交织形成的菌丝体,整个菌丝体分为两

部分: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11.霉菌的常见属

单细胞霉:毛霉属,根霉属;

多细胞霉:青霉属,曲霉属,镰刀霉属,木霉属,交链孢霉属,白地霉属。

微生物的生理

1.酶的定义: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

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可分为单成分酶和全酶两种类型。

2.铁卟啉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辅酶A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3.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4.酶的分类有6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合成酶。

5.酶的催化特性

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

酶的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

酶的催化效率较高。

6.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酶的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7.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包括同化

作用和异化作用。

8.微生物机体质量的70~90%为水,其余为干物质。

9.根据微生物对各种碳素营养物的同化能力不同,分为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两种,根据能

源形式不同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10.根据微生物对氮源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固氮微生物,利用无机氮为氮源的微生物,

需要某种氨基酸作为氮源的微生物,从分解蛋白质中取得铵盐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微生物。

11.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为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嘌呤、嘧啶、生长素及烟酸等;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12.培养基是指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

因子等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3.培养基的分类

按培养基组成物的性质不同,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类,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分类,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其中大肠杆菌的四种菌属接到含乳糖的远藤氏培养基上生长时,由于对乳糖分解能力不同,呈现不同颜色。大肠埃希氏菌分解能力最强,菌落呈现深紫红色,有金属光泽;

克雷伯氏菌菌落呈现深红色,湿润光亮;柠檬酸盐杆菌菌落呈现紫红或者深红色;产气肠杆菌的菌落呈淡红色。

14.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集团转位。

15.ATP的生成方式有基质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16.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将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分为三类: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

吸。

17.好氧呼吸可分为外源性呼吸和内源性呼吸。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给的能源进

行呼吸,叫做外源性呼吸;有丰富营养的细胞具有相当多的能源贮备和高度的内源呼吸,饥饿细胞的内源呼吸速率很低。好氧呼吸能否进行,处要取决于氧气的体积分数能否达到0.2%。

18.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最终有氧化态的无机物受氢分类有:硝酸盐呼吸(以硝酸根作

为最终电子受体);硫酸盐呼吸(以硫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碳酸盐呼吸(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延胡索酸呼吸(以延胡索酸为最终电子受体)。19.发光细菌含有两种特殊成分:荧光素酶和长链脂肪族醛(月桂醛)。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正常情况下,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微生物的细胞质量不断迅速增长,称为生长;

当单个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由一个亲代细胞裂解形成两个大小、形状与亲代细胞相似的子代细胞,使得个体数目增加,这是单细胞微生物的繁殖,此种方式称为裂解;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叫发育。

细菌两次细胞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代时(世代时间)。

2.多细胞微生物的生长只是细胞数目增加,不伴随个体数目增加;

不但细胞数目增加,个体数目也增加,称为多细胞微生物的繁殖。

3.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分批培养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结果出现微生物的数量由少变多,达到高峰之后又由多变少,甚至死亡的变化规律。

细菌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六个时期:停滞期(适应期、延滞期),加速期,对数期,减速期,静止期,衰亡期;

停滞期:将少量细菌接种到某一个培养基上,细菌不会立刻生长繁殖,经过一段适应时间才能在新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加速期:细菌生长速率增至最大,细菌总数以几何数级增长;

静止期:由于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生长繁殖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一定体积的培养基浓度降低;

衰亡期:继静止期以后,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细菌因缺乏营养而利用贮存物质进行内源呼吸,即自身溶解。

连续培养有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两种。

恒浊连续培养是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恒化连续培养是维持进水中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

4.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有:计数器直接计数,电子计数器计数,染色涂片计数,比浊法

测定细菌悬液细胞数。

5.好氧微生物和微量好氧微生物能够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繁殖,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相

应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分解在利用氧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物以及羟基自由基,从而使自身避免中毒。厌氧微生物不具备上述酶,因此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繁殖。

6.紫外辐射能引起DNA链上两个临近的胸腺嘧啶分子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T=T),致使

DNA不能复制,导致微生物死亡。

7.超声波的杀菌机制:

超声波使细胞内含物质受到强烈震荡,胶体发生絮状沉淀、凝胶液化或者乳化,从而失去活性;

溶液受超声波作用产生空腔,引起巨大的压力变化,从而使细菌死亡;

溶于溶液的气体在超声波作用下变成无数极其微小的气泡讯速猛烈地冲击细胞使之破裂。

8.极端温度是指超高温和超低温。超高温指在微生物最高生长温度以上的温度,对微生物

有致死作用。

9.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者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者

孢子全部杀死的过程,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种;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致病菌,或者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消毒法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两种。

10.极端pH对微生物的影响

PH过低,小于1.5,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由带负电荷变为正电荷,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高或者过低的pH会影响培养基中有机物的离子化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微生物;

酶只有在最适pH下才能发挥最大活性,极端pH使得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作用,甚至直接破坏微生物细胞;

过高或者过低的pH均会降低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能力。

11.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破化微生物的细胞质膜;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核酸的合成。

12.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关系,原始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

寄生关系。

微生物的生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组成的一个自然体;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的同一生物种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区域的所有生物种群的聚合体。

2.土壤的生态条件包括:营养物质,pH,渗透压,氧气和水,温度,保护层。

3.土壤自净是指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者有机污染物具有媳妇和生物降解的能

力,通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4.土壤生物修复工程包括微生物修复法(原位生物修复,异位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

5.空气的生态条件较差,因为紫外辐射较强,较干燥,温度变化较大,缺乏营养。

6.空气污染的指示菌以咽喉正常菌丛中的绿色链球菌最合适,通常用空气中多个细菌总数

作为指标。

7.水中微生物的来源

水中固有的微生物;来自土壤的微生物;来自生产和生活的微生物;来自空气的微生物。

8.水体自净过程

1)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被水体稀释,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沉降至河底;

2)水体中好氧细菌利用溶解氧吧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有机物和无机物,导致水体溶氧

量下降;

3)水中溶解氧在异养细菌分解有机物时被消耗,大气氧气供给不足,氧垂曲线下降;

4)有机物逐渐减少,复氧速率大于好氧速率,氧垂曲线上升,溶解氧含量逐渐上升;

5)随着水体自净,有机物缺乏和其他原因,细菌死亡。

9.污化系统指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之后,顺河流方向形成的一系列连续污化带,包括多污

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10.水体有机污染指标包括BIP指数,细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11.BIP指数表示无叶绿素的微生物占所有微生物的百分比。

12.大肠菌群被选作致病菌的间接指示菌的理由是:大肠菌群是人肠道中正常寄生菌,数量

最大,对人较为安全,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与致病菌相近,而且检验技术相对简便。1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人为污染源将大量含氮含磷废水排入自然水系,使得水体氮磷含量过

生,促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淡水中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4.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

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纤维素的分解途径(P270)

2.细菌的纤维素酶结合在细胞质膜上,是一种表面酶;

真菌和放线菌的纤维素酶是胞外酶,可分泌到培养基中。

3.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子氮,有机氮化合物,无机氮化合物。

4.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称为脱氨作用,亦称氨化作用。

5.氨基酸的转化作用包括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

6.氨基酸脱下的氮,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的作用称

为硝化作用。

7.通过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催化作用,把分子N2转化为NH3,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的

过程称为固氮作用。

8.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进而氧化成为硫酸的过程称

为硫化作用。参与硫化作用的微生物有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

9.在混凝土排水管和铸铁排水管中,如果有硫酸盐的存在,管的底部则常因为缺氧而被还

原成为硫化氢。硫化氢上升到污水表层,与污水表面溶解的氧结合,被硫化细菌或者硫细菌氧化成为硫酸,再与管顶部的凝结水结合,使得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受到腐蚀。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1.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

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

2.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而细菌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

3.菌胶团的作用

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附着栖息场所;

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等可以衡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

4.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和水体污染及自净中起到的作用

1)指示作用

a)可以根据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演替过程,根据其活动规律来判断水质和

污水处理程度,还可以判断活性污泥培养的成熟程度;

b)根据原生动物种类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c)根据原生动物遇到恶劣环境改变个体形态及其变化过程判断进水水质变化和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净化作用

原生动物有摄取溶解性有机物的作用,对水体起到了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和沉淀的作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靠细菌起净化作用和絮凝作用,有的细菌需要一定量的原生动

物存在才能发生絮凝作用。

5.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6.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原因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有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素,主要因素是丝状微生物的过度生长。促进丝状微生物过度生长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种。

1)温度;构成活性污泥的各种细菌最适生长温度在30℃左右,温度也会影响氧的溶

解度,从而间接影响;

2)溶解氧;在温度为25~30℃条件下,有机废水中溶解氧匮乏,丝状细菌呈优势生长,

很容易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几乎所有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

的糖类和有机酸。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

营养条件,使其优势生长。

4)有机物浓度;

5)pH变化。

7.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机理

单位体积中,呈丝状扩展生长的丝状细菌的表面及与体积比比絮凝性菌胶团细菌的大,对限制性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的争夺占优势,絮凝性菌胶团细菌处于劣势,丝状细菌就能大量生长繁殖成优势菌,从而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丝状细菌和絮凝性菌胶团细菌的优势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溶解氧的竞争;对可溶性有机物的竞争;对氮和磷的竞争;有机物冲击负荷影响。

8.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对策

解决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的问题,其根本是要控制引起丝状细菌过度生长的具体环境因子。具体方法有:控制溶解氧,控制在2mg/L以上;控制有机负荷,BOD5负荷不宜太高,0.2~0.3为宜;改革工艺,将活性污泥法改为生物膜法等。

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最佳办法是:根据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致因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用合理的优化工艺创造条件遏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致因微生物的几度生长,达到有效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目的。

9.甲烷发酵理论与机制(四阶段发酵理论)

1)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型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等水解为单糖后,再

酵解为丙酮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氨基成有机酸和氨;脂质水解为各种低

级脂肪酸和醇;

2)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

3)第三阶段:微生物为两组生理性质不同的专性厌氧产甲烷菌群。一组将氢气和二氧

化碳或者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烷;另一组将乙醇脱羧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者

利用甲酸、甲醇及甲基胺裂解称为甲烷;

4)第四阶段:同型产乙酸阶段,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和CO2转化为乙酸的过程。

污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1.微生物脱氮原理(P324)

硝化过程:短程硝化和全程硝化;

反硝化:反硝化脱氮,厌氧氨氧化脱氮,厌氧氨反硫化脱氮。

2.消化过程运行操作的几个关键指标

泥龄:通过排泥控制,一般控制在五天以上,泥龄要大于硝化细菌的比生长速度;

供给足够氧: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氧一般控制在1.2~2.0mg/L为宜;

控制适度的曝气时间: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为4~6h;

碱度:pH下降呈酸性,对硝化细菌生长不利;

温度:大多数硝化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3.反硝化细菌是所有能以NO3-为最终电子受体、利用低分子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将NO3-

还原为N2的细菌的总称。

4.人工湿地的三种重要元素为基质,湿地水生植物和人工湿地根际和根面微生物。

5.水的消毒方法:煮沸法;加氯消毒;臭氧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紫外辐射消毒;微电解

消毒。

6.微生物净化气态污染物的三种方法:生物吸收法;生物滴滤法;生物过滤法。

2018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选择题 1.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D)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C.氮气是固氮微生物的唯一氮源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3.硝化细菌属于(C)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4.以下不属于细菌内含物的是:(C) A、异染粒 B、PHB C、核糖体 D、硫粒 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6.在普通培养基里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用以区别微生物的是(A)。 A、鉴别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补充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7.噬菌体是侵染(B)的病毒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8.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9.能够利用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D)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0.反硝化作用(A)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阶段发生 11.能够利用光能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细菌叫(A)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2.地衣是微生物间的(B) A、竞争关系 B、共生关系 C、互生关系 D、寄生关 系 13.供氧不足时产生有机酸的主要原因A A、微生物发酵 B、微生物有氧呼吸 C、微生物无氧呼吸 D、细菌死亡 14.测定水样中活细菌数的方法B A、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B、平板菌落计数法 C、染色涂片计数法 D、比浊法 15.催化反应的酶属于B A、氧化还原酶类 B、转移酶类 C、裂解酶类 D、合成酶类填空题 1.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坦孢子和节孢子。 2.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磷脂和蛋白质。 3.一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产生3分子二氧化碳和15分子ATP。 4.细菌的荚膜通常在生长曲线上的稳定时期时期产生。 5.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细胞膜,而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线粒体。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三版_周群英 课后习题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1)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3)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6)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8)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2)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6) 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20) 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20) 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2) 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26) 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28)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31) 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4)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破裂,使菌体被释放出来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到1000个噬菌体粒子。 5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6 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 答: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作溶原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7 解释Escherichia coli K12(λ)中的各词的含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绪论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由核仁核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 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二)分布广,种类繁多 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docx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 镜和玻片之间加油。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低倍镜放大 10 倍,高倍镜放大40 倍,油镜放大100 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 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 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 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 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 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 “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 1. 使用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都要干净; 2. 制成的标本片不能有气泡 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 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 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 Over 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 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 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革兰氏染色原理和番红复染本身并无关系。 但是,但是, 你能指着一片空白的照片说这些细菌没有被结晶紫染色所以是阴形吗鬼 知道那里有没有细菌。 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细菌大多可以按照革兰氏法划分,在杀菌方面自然管用, 还有实验方面, 比方说,实验需要G阳性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如果最后需要杀死细菌获取什么代谢产物,已知是G阳性细菌,那就有目的地杀除了,摒除了盲目手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2-2003年度上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 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 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 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 B、核糖体 C、荚膜 D、异染粒 E、气泡 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A、菌落的形态 B、菌落的大小 C、菌落的光泽 D、菌落的颜色 E、菌落的质地及透明度 F、菌落的边缘特征 8、古菌具有的特点有。 A、古菌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的细胞; B、古菌的细胞膜组分大多数是脂蛋白,蛋白质是酸性的;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 试卷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5x3) 1.AGP:藻类生产的潜在能力;把特定的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废水中在一定光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增长到稳定器为止,通过测定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定其增长量。既AGP高,富营养化程度高。 2.荚膜:是一些细胞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这层粘性物质叫。。 3.硝化作用:是指氨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形成硝酸的微生物学过程。硝化作用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铵氧化成亚硝酸;第二个阶段为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4.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诉诸染色体上,与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5.定向培育:在培养基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不排出部分培养物(包括菌体和代谢产物),以保持长时间生长状况的一种培养方式。 二.填空题(20x1) 1.PHB是细菌细胞内含物质之一,是______碳源和能源_____的储藏物质,易被脂溶性染料染色鉴定。 2.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___基内菌丝_____,气生菌丝________和_孢子丝_______。 3.污染水体的污化带可分为____多污带_____,中污带和__寡污带_____。

4.病毒的化学结构有____蛋白质___和_核酸______组成的核衣壳,个体大的还有_被膜______. 5.菌落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依据,可以根据____表面特征______,_边缘特征________和纵剖面的特征三方面来描述。 6.细菌的形态有_球状______,__杆状_____,___螺旋状______和丝状。 7.水体有机污染的指标有_BIP指数_________,____细菌菌落总数 _____和大肠菌群。 8.P/H指数可用于衡量___水体污染和自净指数______________,其中P代表__光和自养微生物__________,H代表___异样型微生物 _________. 9.新陈代谢包括__同化作用___________和__异化作用_________,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三.选择题。(10x1) 1.细菌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是(A )。 A.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B.大肠杆菌 C.放线菌 D.立克次氏体 2.微生物稳定生长期,(B )。 A.细胞分裂速度增加 B.细胞分裂速度降低 C.群体在最旺盛阶段 D.群体在最少阶段 3.下列细菌都被认为是真菌除(D )外。 A.蘑菇 B.酵母菌 C.霉菌 D.变形

20XX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那些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包括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那些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体,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限。包括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为了识别和研究微生物,将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 (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菌落特征、细胞 结构、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及它们的亲缘关系。 4、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5、写出大肠埃希式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拉丁名称?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 3、繁殖快 4、易变异

7、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8、噬菌体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各有怎样的培养特征? 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敏感细菌均 匀分布在培养基中而使培养基浑浊。然后接种噬菌体,敏感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发生噬菌体裂解,原来浑浊的细菌悬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 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 9、病毒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在海水和淡水中,温度是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因素在土壤中病毒受土壤类型、渗滤液的流速、土壤空隙的饱和度、 PH、渗滤液中的阳离子价数和数量、可溶性有机物和病毒种类 10、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 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7、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1.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为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8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以下两点:(1) 革兰氏染色与等电点的关系G+菌的等电点低于G-菌,所带负电荷更多,因此,它与结晶紫的结合力较大,不易被乙醇脱色。(2)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的关系G+的细胞壁脂类少,肽聚糖多,G-则相反,故乙醇容易进入G-细胞,进行脱色。 8、藻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几门? 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9、真菌包括那些微生物?它们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各起什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既处理了废水,又可得到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还可以用酵母菌监测重金属。美军在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以处理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真菌在处理有机废水可以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和固体废物,还获得了食用菌。 10、酵母菌有哪些细胞结构?有几种类型的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11、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放线菌菌落:是由一个孢子或一段营养菌丝生长繁殖出许多菌丝,并相互缠绕而成的,有的呈戎状或密实干燥多皱,整个菌落像嵌入培养基中,不易被挑取。霉菌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用接种环很容易挑取。 12、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驯化是经过长时间地定向培养后,微生物改变了原来对营养、温度、PH 等要求,产生了适应酶,利用各营养,改变了代谢途径。 13、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那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这叫水体自净。1、P\H 指数,2、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4、水体污染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1.BIP 指数2.细菌菌落总数3.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在多污带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 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氨、氨基酸及H2S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较少,BOD 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 分别氧化为NO3-和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 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 和悬浮物含量极低,H2S 消失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中发生水华,使海洋中发生赤潮,叫富营养化。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和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6、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17、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机理?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2、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机制 氧化塘和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有机污水流入氧化塘,其中的细菌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 、CO2、NH3、NO3-、PO43、SO42-。细 菌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细胞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 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4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菌胶团的作用: 1、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 1、指示作用 2、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44、叙述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作用机制 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45、什么叫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哪些? 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46、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 2、溶解氧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4、有机物浓度 47、为什么丝状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生长? 因为几乎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使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48、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控制溶解氧 2、控制有机负荷 3、改革工艺 49、污水为什么要脱氮除磷? 在水体中氮、磷量过多,危害极大,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有的蓝细菌产生毒素,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它们的死亡、腐败,引起水体缺氧,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50、微生物脱氮工艺有哪些? A|O 、A2\O 、A2\O2、SBR 等 51、叙述污水脱氮原理? 脱氮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 和NO3--N 。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 (经反亚硝化)和NO3--N (将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 52、什么叫捷径反硝化?何谓短程硝化-反硝化?在生产中它有何意义? 捷径反硝化:即通过限制充氧量和缩短曝气时间等条件,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促使亚硝化细菌优势生长,迅速将氨氧化为HNO2 后,随即利用有机物将HNO2 还原为N2的过程。捷径反硝化不仅可缩短曝气时间,减少能耗,还节省碳源,从总体上节省运行费用。 Q10:温度每升高10度酶促反应速率相应升高的因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状;螺旋状;丝状四种。 2 3.各种微生物有一些共同特点,包括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 4.细菌的呼吸类型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5.细菌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的四种途径分别是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6.列举几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维生素C;氨基酸;嘌呤;嘧啶;(生物素;烟酸)。 7.细菌连续培养有恒浊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两种。绝大多数污(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均采用恒化连续培养 8.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生长因子。9.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5种。 10.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或转化者。 1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2.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核酸。少数个体大的病毒,还含有类脂质;多糖13.微生物按照细胞结构的有或无可划分为非细胞结构生物;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照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无,可划分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14.细胞质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水。

15.细菌表面带负电荷。 16.原生动物可划分为四类: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纲 17.酵母菌有发酵型;氧化型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是将糖转化为乙醇;二氧化碳的一类酵母菌。 18.各种辅酶和辅基中,作为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成分的有NAD和NADP;FMN和FAD;辅酶Q,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传递氢;传递氢;传递氢和电子。 19.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 :N:P=100:5: 5 :N:P=100:6:1。 1,厌氧消化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群体为BOD 5 20.细菌衰亡的原因包括营养物被耗尽,细菌进行内源呼吸;有毒代谢产物积累,抑制生长繁殖。 21.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22.根据细菌对温度的最适生长需求,可将细菌分为4类: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23.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关系;原始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 24.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菌胶团 25.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鞭毛的功能是运动。 1.病毒(Virus):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μm以下的超微小生物。 2.菌胶团: 多个细菌个体排列在一起,由公共荚膜包藏形成的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很好的复习资料

绪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 微生物:微生物是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 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只是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称为拟核或似核,也没有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 3. 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进行有丝分裂。 4.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等的基础知识;讲述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以及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的原理。 二、简答题: 1. 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2. 微生物的特点; ①个体极小;C2分布广,种类繁多;O 3繁殖快;G4易变异。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一、名词解释: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2.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3. 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这个过程称为溶原性。 4. 亚病毒:是一类结构和组成比真病毒小,简单,仅有核酸或蛋白质组成,可以侵染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 5. 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加小的致病感染因子。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6. 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一类被包裹在植物病毒粒体内部的类病毒,被称为拟病毒。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7. 阮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二、简答题: 1. 病毒的特点;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能通过细菌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用nm表示;G2无细胞构造,主要是核酸与蛋白质;又称分子生物;O 3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迢缺乏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器,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2. 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 质粒:是核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 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 3.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有运动功能。 4.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5. 荚膜:许多细菌的最外表还覆盖着一层多糖类物质,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 6. 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细菌就迅速地开始生长,形成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子细胞群体。 7. 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8. 放线菌:主要呈丝状生长、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 9. 气生菌丝: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直径1-1.4um, 长短不一,形状不一,颜色较深。 10. 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变质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11. 水华: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起的,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12. 支原体:支原体是自由生活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只具有细胞质膜,细胞无固定形态,为多行性体态。 13. 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14. 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二、简答题

重庆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2-2012

重庆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聚磷菌 2.贫营养型微生物 3.共代谢 4.Escherichia coli K12 5.寡污带 6.污泥膨胀 7.同化作用 8.无氧呼吸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如何从粪便污染的水体中将大肠杆菌群中的四种菌逐一鉴别出来?(15分) 2.专性厌氧微生物为什么不需要氧?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有什么不良影响?(15分) 3.蓝细菌与其他光合细菌的代谢特征和特点有什么不同?各自在富营养池塘中的可能作用是什么?(15分) 4.在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微生物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举例说明。(15分) 5.如何培养活性污泥和进行微生物膜的挂膜?(15分) 三、分析题(每题35分,共35分) 1.在无锡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准升级在一级A标准以强化生物除磷脱氮效果的改造工程中,常在好氧区人工投加生物填料,形成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的生物处理工艺。试从微生物角度对此生物处理工艺改造措施进行分析。(35分) 重庆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兼性厌氧微生物 2.同化作用 3.辅酶 4.内源呼吸 5.反硝化细菌 6.菌胶团 7.P/H指数 8.三羧酸循环

二、问答题(共110分) 1.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15分) 2.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主要有哪些类群?这类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哪些作用?(15分) 3.什么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微生物类群在环境工程中可起什么作用?(25分) 4.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菌有何特征?控制微生物生长阶段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上有什么意义?(25分) 5.试分析A2/O工艺中硝化菌与聚磷菌在污泥龄上的矛盾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30分)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原生动物 2.酶活性中心 3.异化作用 4.内源性呼吸 5.主动运输 6.水活度 7.纯培养 8.拮抗作用 9.质粒10.遗传型 二、问答题(共100分): 1.什么叫无氧呼吸?环境微生物中有哪些无氧呼吸类型?无氧呼吸有哪些类型?常见于哪些环境中?无氧呼吸对农业生产及环境有何影响?(15分) 2.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不同生长时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影响细菌代时的因素有哪些?(15分) 3.厌氧微生物为什么不能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如何培养厌氧菌?(15分) 4.请叙述堆肥的主要过程和考虑的主要参数,并说明原因。(15分) 5.请叙述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15分) 6.这是活性污泥法中的A2/O工艺的流程图。请答出各段中主要的微生物类型和发生的反应,并回答该工艺的特点和不足有哪些?(25分)

环境工程微生物(周群英版)复习整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区别于百度类万金油资料,忠于课本原教学顺序。个别讲师使用自设顺序教学的请自己甄别。 绪论 1、微生物的含义(P5):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2、分类地位(P6):域界门纲目科属种 五界系统:1969 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 (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 (3)真菌界:酵母菌、霉菌 (4)动物界 (5)植物界 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2)细菌域(Bacteria):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 3、分类依据(P6):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血清学反应、噬菌体反应、DNA 中的G+C(%)、DNA 杂交、DNA-rRNA 杂交、16SrRNA 碱基顺序分析和比较 5、微生物的特点(P9)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分布广,种类繁多 (3)吸收多,转化快(4)生长旺,繁殖快 (5)适应性强(6)易变异 第一章:第一章:病毒 1、病毒

特征: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 定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 形态:动物病毒:球型、卵圆型、砖型 植物病毒:杆状、丝状、球状噬菌体:蝌蚪状、丝状 组成: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结构:无细胞结构。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①蛋白质衣壳②核酸内芯 2、复制: (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2)侵入:又称病毒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3)复制与聚集: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噬菌体 (4)裂解(释放):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 3、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4、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 结合,随宿主DNA 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 第二章: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古菌(P30-32): 古菌的分类学位置:属于原核微生物 古菌的特点:古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的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度、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质或假胞壁酸,细胞膜含甘油醚键;以及代谢中的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真核生物。古菌的分类: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 2、细菌形态、大小、繁殖与菌落:(P39—P41) 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丝状菌 大小:球菌:一般直径在0.5~2.0μm 杆菌:长×宽(0.5~1.0)μm×(1~5)μm 螺旋菌:宽×弯曲长度(0.25~1.7)μm×(2~60)μm 繁殖:细菌裂殖 3、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P41):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 ☆4、细胞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功能菌(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性能研究 实验须知* 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 2. 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建立无菌概念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能够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基本要求 1. 每次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以免手忙脚乱,影响实验课效果。 2. 实验前,按内容要求仔细检查所需仪器、药品是否齐全,若有问题及时提出。 3. 整个实验过程要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马马糊糊,否则会造成错误,甚至出现事故。 4. 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特别是对于连续观察的实验,必须认真记下每次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5. 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要特别小心,注意保护,用毕要复原,并进行登记。实验使用的一切物品实验完毕均放回原处。损坏仪器照价赔偿。 6. 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干净,不准大声喧哗,勿随意走动,严禁吸烟,不许吃东西,不准随便乱丢废物。 7. 实验过程中,一些易燃品如乙醇、丙酮等切勿接近火焰。如遇火险,要先切断火源,再用沙土或湿布灭火,必要时应使用灭火器。 8. 使用过的废液及琼脂培养基不得直接倒入水池内,应先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再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将琼脂培养基埋掉。 9. 离开实验室前要将桌面擦净,清扫卫生,检查电源、火源、自来水、门窗

是否关闭,以确保安全。 实验一、絮凝菌分离、筛选准备实验 (器皿的包装、无菌水、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器皿的包装 (一)实验目的 学会微生物技术实验中所用器皿的包装方法及意义。 (二)包装方法 1.培养皿的包装 用牛皮纸或旧报纸进行包装。包好后灭菌备用。 2. 吸管的包装 在已干燥的吸管的平头端距0.5cm处,塞长约1.5cm的棉花,松紧要合适。过松,棉花易脱出;过紧,吹吸费力,甚至吹吸不动。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吸管中的细菌吸入口中,同时又防止口中的细菌吹入管中。将塞好棉花的吸管的尖端,放在裁成4cm ~ 5cm宽的长报纸条的一端,吸管与纸条约成45o角。折叠纸角,包住吸管尖端,然后以螺旋式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搓转,纸条将吸管包紧,余下的纸尾打成结。将这样包好的几根或几十根吸管放一起,再用一张牛皮纸或两张报纸包装,然后干热灭菌。 3.三角瓶的包装 在三角瓶的瓶口上塞上合适大小的瓶塞(棉塞或泡膜塑料塞),在瓶口外面包上2层至 3层报纸,扎好灭菌。若进行湿热灭菌,最好再包一层牛皮纸或铝铂,以免打湿棉塞。 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3.了解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二)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