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射治疗科, 广东广州510060 1.StateKeyLaboratoryof OncologyinSouthChina,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2.DepartmentofRadiation Oncology, SunYat-senUniversityCancer Center,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通讯作者:吴少雄 Correspondenceto:Shao-XiongWuTel.:86.20.87343384 Fax:86.20.87342025 Email:wushaox@mail.sysu.edu .cn 收稿日期:2009-08-18 接受日期:2009-09-02《癌症》ChineseJournalofCancer,2010,29(2):217-222 ·临床研究· [Abstract]BackgroundandObjective: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 isoneoftheeffectivetreatmentsforbrainmetastases(BM).Thisstudywas toevaluatetheefficacyofSRTonBM,andinvestigateprognosticfactors. Methods:BetweenJuly1999andDecember2004,atotalof122intracranial lesionsin78patientswithBMweretreatedusingSRTinourcenter.Forty- ninepatientshadasolitarylesionand29hadmultiple(2-6)lesions.The medianSRTdosewas15Gy(11-24Gy)insinglefractionfor38lesions, and24Gy(11-40Gy)in2-6fractionsfor84lesions.SRTwascombined with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of30-40Gyfor39patients. 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andoverallsurvival(OS)wereestimatedby Kaplan-Meiermethod.Univariateandmultivariateanalyseswereperformed bythelog-ranktestandCoxmodel,respectively.Results:Themedian survivaltimewas12.9months(1.7-77.4months).The1-yearintracranial PFSratewas87.4%.The1-and2-yearOSrateswere53.9%and25.8%, respectively.Un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the1-yearOSrateswere significantlyhigherinthepatientswithpretreatmentKPSof≥70, 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andSRTcombinedwithWBRTthaninthose withKPSof<70(60.7%vs.29.4%,P=0.002),extracraniallesions uncontrolled(69%vs.44.9%,P=0.005)andSRTalone(64.1%vs. 43.4%,P=0.03).ThebenefitoftreatingwithWBRTincombinationwas mainlyachievedin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orwithmore thanoneintracraniallesion.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KPSscoreand 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OS. Conclusions:SRTisaneffectiveandsafemodalityforBM.SRTcombined withWBRTmayprolongthesurvivaltimefor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 controlledormultipleintracraniallesions.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 OSareKPSscoreand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 Keywords:Brainmetastasis,effect,prognostic,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摘要】背景与目的: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S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意在评价脑转移瘤患者SRT的疗 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2月止,78例脑转移瘤 患者在本中心接受SRT方式治疗。其中,49例为单发病灶,29例为多发(2~6个) 病灶,总病灶数为122个。38个病灶采用SRT单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15Gy (11~24Gy)。84个病灶采用SRT分次(2~6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24Gy(11~ 40Gy)。39例SRT联合全脑放疗30~40Gy。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魏微1,2,邓美玲1,2,吴少雄1,2,曾智帆1,2,李凤岩1,2, 王汉渝1,2,包勇1,2,高远红1,2,陈立新1,2 Efficacyof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onbrainmetastasesand prognosticanalysis WeiWei1,2,Mei-LingDeng1,2,Shao-XiongWu1,2,Zhi-FanZeng1,2,Feng-YanLi1,2, Han-YuWang1,2,YongBao1,2,Yuan-HongGao1,2,Li-XinChen1,2 217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19年,美国有176.2万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并有60.7万人死于癌症或其相关事件。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最高,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约30%~50%的肺癌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甚至超过了50%。随着诊断技术及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肺癌脑转移预后极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近年来随着靶向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相继研制成功,肺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得以提升,因此对其脑转移的治疗更加关注。现将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 01 全脑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WBRT)是脑转移最为基础的放疗方式。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通常指病灶数>3),WBRT可以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并有10%~15%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WBRT使约60%颅内肿瘤退缩,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预后。 WBRT最常用的分割形式为30Gy/10f。Meta分析得出,高于30Gy/10f 的生物剂量不会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OS)、症状控制率和神经系统功能(NFI),而小于此生物剂量则会使患者的OS和NFI获益减少。对于递归分隔分析(RPA)分期高、分级预后评估(GPA)评分低的预后较差的患者,

20Gy/5f的分割方式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次选方案(n=333,其中肺癌211例,占63.4%)。 Aoyama等报道在脑部病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疗(SRT)后联合WBRT较单纯的SRS/SRT虽然可以获得更好的颅内局部控制率,但OS无差异,亚组分析仅在GPA评分高、预后好的患者中带来生存获益,且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增加。为了降低WBRT对患者神经认知功的影响,Gondi等利用调强放疗(IMRT)行保护海马的WBRT(HA-WBRT)。HA-WBRT比WBRT减少了神经干细胞80%的照射剂量,并使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不变。HA-WBRT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低剂量区复发率,但减少了神经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生活质量。此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自动治疗计划系统(aTPS)具有进一步减少海马区的照射剂量、提高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的均匀性、减少在正常脑组织中产生不必要的热点(hot spot)等诸多优势。目前HA-WBRT还未被常规推荐,但VMAT和aTPS的出现将显著提高HA-WBRT在临床上的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以美金刚(memantine)和多奈哌齐(donepezil)等为代表的各种药物对改善WBRT造成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得出,在WBRT前和期间服用美金刚可以推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的时间,延缓记忆能力、执行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速度。有学者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用于脑部放疗后的患者,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几率降低。美金刚联合普通WBRT或HA-

脑干肿瘤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 用(x ±s )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9%;对照组分别为74%、88%,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0.05 )。见表1。表1两组不同指标比较(x ±s ) 注:*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讨论 临床创伤性手术类型中,妇产科腹部手术占有较高比例,若 未有效护理,极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 感染、便秘、腹部胀痛等较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除关注生理方面的护理外,同时加强了心理、 社会、人文方面护理的重视力度,优质护理服务是新型“以人为 本” 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 理服务,包括健康宣教、 心理疏导、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等,结果显示,观察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加强妇产科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手术安全及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买力克·塔依尔.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7):244. [2]陈静.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34-235. [3]高健.妇产科开腹手术腹部切口的护理配合(附439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7):172. [4]游煌兰.优质护理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腹部切口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303-305 组别n 肛门排气时间(h ) 住院时间(d )观察组5025.8±4.9*9.5±3.2*对照组 50 38.2±7.3 13.6±4.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10003) 2013年3月10日收稿 关键词:脑干肿瘤;生命体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0-0154-02 脑干肿瘤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马建芬*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主管呼吸、心跳、意识、运动、感觉 等。脑干肿瘤临床表现为:头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感觉功能减退,听力减退,眼球外展运动障碍,意识障碍。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率、血压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12年1~8月手术治愈患者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28~56岁,平均35岁;住院平均20天。其中脑干血管母细胞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星行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2例,听神经瘤3例。术后气管切开2例,吞咽困难4例,呼吸障碍2例。1.2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头颅MRI 、头颅CT 、全脑血管造影、胸片、心电图检查等。排除手术禁忌后,于全麻行开颅肿瘤切除术。2术后的观察护理2.1体温的观察护理:术后体温>39.0℃。首先要判断是丘脑下部 损伤出现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 脑干术后多发生中枢性高热,直接损伤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高热,无感染症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护理措施:①持续物理降温,将冰块用保鲜袋或毛巾包裹检查有无漏水后放置 头部、腋窝下、腹股沟。②温水擦浴,用32℃左右的温水给病人擦浴,先擦四肢,再擦颈部腋窝,最后擦腹股沟。③酒精擦浴,取30%的酒精500ml ,脱去病人上衣露出胸部,以浸过酒精的纱布缠在 手上,自颈侧胸部擦至腹部,边擦边按摩2~3遍, 侧卧位同法擦背部。如手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有突然升高,应考虑伤口、肺部和泌尿系统等感染的可能性。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本组5例体温下降1~2℃,3例体温无明显下降。2.2心率的观察护理:本组10例病人术后均出现心率较快,超过100次/分,汇报医生后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焦虑 等,也在发热、 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低钾血症时易发生。查血常规,血电解质均正常。分析原因考虑跟术后 脑干损伤有关。 本组2例出现心率较快,意识清楚变为昏迷。急诊复查头颅CT 示颅内血肿形成。征得家属同意后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治愈出院。 2.3呼吸道的观察护理:呼吸障碍是脑干肿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故首要观察呼吸护理。首先要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呼吸的 次数。 每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罗音。本组3例,术后因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早期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低于90%。汇报医生后请专家会诊立即行气管切开,同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以促进痰液的排出。严格无菌操作,同时定期留取痰液做培养,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感染,以便使用抗生素。做好口腔护理,予早期留置胃管,定时鼻饲流质,并少量多餐,注意流质的 温度,防止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本组3例中, 2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呼吸道的护理,病情平稳,最后治愈出院。还有1例,因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带管出院行康复治疗。 2.4血压的观察护理:本组5例患者术后测血压160/95mmHg 以上。分析原因:术后颅内高压引起高血压;机体对手术创伤或者术后疼痛刺激等应激反应;病人由于病情较重,加之各种心电监护仪发出声音的刺激,易引起紧张、焦虑等,从而导致术后高血压;术前患有高血压病,可能因降压药物的残余与麻醉药相互作用而产生术后高血压;留置导尿的病人因尿管堵住,导致膀胱膨胀引 起血压升高。 护理措施:颅内高压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 术后疼痛观察,记录疼痛部位、特点、持续时间,评估疼痛程度。对疼痛较轻者安置于舒适体位,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 止痛片。在治疗的同时, 限制探视,以减少刺激,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时观察尿液色质量,正确记录。本组5例患者排除各种原因或者用药后血压降至140/80mmHg 以下。2.5心理护理:应多关心鼓励患者并常与其交谈,询问病人自我感受,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安慰。3讨论3.1高热:是脑干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预后,尤其是高热可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神经系 154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5-07-16T15:33:50.230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朱中成 [导读]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 朱中成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脑转移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12、 24个月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 vs 38.46%, 38.46% vs 19.23%)(P<0.05)。结论: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脑转移瘤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关键词】脑转移瘤;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技术能用于单发性或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提高脑转移瘤的近期治疗疗效。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40-72(49.23±5.68)岁;原发肿瘤为肺癌45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单发转移灶18,多发转移灶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肿瘤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行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先行立体定向CT定位,患者平静状态下,固定头位,做好头部皮肤标记点,用2mm 薄层增强CT扫描,将定位CT影像通过影像传输系统传至TPS治疗计划系统中,肿瘤靶体积外放3-5mm作为计划靶区体积,并要求9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使用内置双聚焦多页光栅,设立3-4个非共面适形野,行立体定向放射等中心照射。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验证放射剂量和靶区后,面膜固定头位,使用放射治疗模拟机(SL-IE型)行全脑等中心模拟定位,勾画全脑模拟图,制定全脑放疗计划并输送至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采用6MV-X射线,90°和270°两野同时照射。将SRS计划及全脑放疗计划一并传到全数字化平台上,先行SRS治疗,再执行全脑放射治疗【2】。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均给予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磷酸钠5mg静脉滴入,以降低颅内压。 (2)本研究选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机,北京大恒TPS治疗计划系统,放疗设备为美国瓦里安SN5411医用直线加速器,采用6MV-X射线。 1.3观察指标 分别与治疗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颅脑CT,观察肿瘤局部进展情况。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3】评价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分别设置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NC)、进展(PD)四个标准,有效率RR= (CR+PR)/总例数,疾病控制率=(CR+PR+NC)/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CR3例,PR10例,NC9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7% vs 65.38%)。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n(%)] 2.2随访肿瘤控制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12、2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54%(16/26)、38.46%(10/26)对照组分别为 38.46%(10/26)、19.23%(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是发生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机会较少,有些病灶位于手术难以切除的部位,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放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单纯行全脑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广,能控制颅内多发转移瘤的生长,但正常脑组组的耐受性使放射总剂量相对受限,影响受照射肿瘤的控制效果。SRS治疗聚焦高能射线照射,能较好的控制受照射肿瘤病灶,但对多发转移灶控制欠佳[4]。全脑放射治疗兼顾了多发转移灶,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单发较大转移瘤给予较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又兼顾了多发转移灶,二者联合放疗可优势互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效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全脑放射治疗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较优。 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多发脑转移的最佳放疗方案,先行全脑放疗控制微转移灶,再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肿瘤局部剂量得到提高,进一步控制肿瘤生长,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穆海玉【5】研究立体定向加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6、12个月

肿瘤占据整个脑干,M6射波刀保命

“医生,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11岁的小女孩唐婷(化名)被送医院时,已处于不能言语,半昏迷的状态,一旁的父母焦急的话语下早已泣不成声,辗转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后,这已是他们“最后一搏”。 “孩子的状况非常糟糕。”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伍鑫副主任医师介绍,检查显示患有四公分大小的脑胶质瘤,情况特殊的是肿瘤位于脑干上,几乎占据了整个脑干的部位,手术的风险极大,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导致孩子瘫痪甚至失去生命,这么高难度的手术,也是多家医院做不了的原因。 肿瘤占据整个脑干,手术风险极大

据推测,在我国每年有5万个孩子患上脑胶质瘤,是脑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们生长在不同的脑部位置,初症状表现也就不一样,伍鑫表示,儿童中主要以小脑和脑干部位较多见,如果平时有反复的头痛、嗜睡、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表现,家长一定要警惕。 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伍鑫副主任医师 至今为止,脑肿瘤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对于低级别的脑肿瘤以手术后辅以放疗为主,但在唐婷的身上则更加特别,“肿瘤长在了脑干上,四公分的大小几乎是整个脑干的宽度,手术的难度特别大。”伍鑫介绍,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意识、运动、感觉等,一旦在术中损伤,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令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该部位的手术风险极高,以致于一直被视为手术禁区。 但唐婷的情况却不得不治疗,目前处于半昏迷状态,一旦放弃,随时有生命风险。

新放疗设备,做最后“殊死一搏”! 怎么办?是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专家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最后我们决定采用全国唯一一台第六代射波刀对患者进行治疗。”伍鑫说道。 王立根医学博士介绍,第六代射波刀,是目前全球最新型,也是我国目前引进的唯一一台全数字化带有完全靶区适型多页光栅的全身立体定向X射线放射外科治疗设备。 国际肿瘤医疗中心王立根医学博士 其实射波刀不是外科手术,也是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放射治疗,它的精准度更高,之所以称为“刀”,是因为其不同于常规的放疗设备,它可以从1560多个入射角度中,选择最优的射线入射角度照射肿瘤,使肿瘤接受

脑干胶质瘤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常为

脑干胶质瘤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常为,什么是脑干脑瘤?脑干脑瘤的症状是什么?脑干脑瘤以神经胶质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中又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神经胶质细胞瘤在脑干内多呈浸润性生长,沿神经轴向上下两个方向发展,通常脑桥为好发部位。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室管膜瘤多见于中年人,起源于四脑室底的或颈髓中央管的室管膜。而血管网状细胞瘤多发生于成年人,多由延髓背侧长出向四脑室发展,也可完全生长在延髓内,还可发生于延颈髓结合部或颈髓背侧;偶发于桥脑;其他可发生在胸髓及眼底等处。而海绵状血管瘤常中年发病,多发于桥脑,其次为中脑、延髓。脑干脑瘤,可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中脑内肿瘤的患者会表现出头痛晕眩、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的症状,而脑桥肿瘤患者则会出现眼球内斜,或者复视、嘴歪,面部麻 木的症状。 一般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伴有严重的脑干损害体征,包括脑神经麻痹等表现。但早期颅内压增高体征却较少见,多出现于病情的晚期。以下请北京同心医院脑肿瘤专家李桂秋主任和中医脑瘤专家王世英主任大概的帮大家了解一下,有效的常规的治疗方法,脑瘤一般的治疗情况,手术,中医药,有选择的放化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凡生长在可以手术切除部位的肿瘤,均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对生长在不能手术切除部位或多发性脑瘤,需采用中医等保守治疗。中医药是脑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配合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方式,起到减轻手术消耗,缓解放化疗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功效。 因为大部分恶性脑瘤手术后具有像割“韭菜”一样,再次增长复发的特点,单纯的手术切除反而会刺激并加速肿瘤的增长速度和恶变程度。所以中医药和有选择的放化疗治疗是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大部分脑瘤的发展、转移、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所以中医药和有选择的放化疗治疗是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大部分脑瘤的发展、转移、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北京同心医院是全国唯一多年采用纯中药治疗脑瘤的机构对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等各种脑肿瘤疗效显著,一部分一般患者半月左右明显见效小部分患者用药六个月左右

2018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试题(一)

2018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试题(一) 单选题-1/知识点:医学伦理学 明末清初有一位文人叫杨思坚,病危,临终前要求名医傅青主诊治,当时适值酷暑时节,又有数百里之遥,傅青主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前往救治,经受日晒雨淋,整整五天五夜才赶到。这个案例说明了我国古代医学家哪方面的传统医德 A.一心赴救 B.精勤不倦 C.不分贵贱 D.科学严谨 E.清廉正直 单选题-2/知识点:章节测试 在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常见并发症 A.食管狭窄 B.气管食管反应 C.放射性肺炎 D.肺纤维化 E.以上都是 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A.Karolinska

B.Carol https://www.360docs.net/doc/ef7847534.html,rs Leksell D.Bjarngard E.Makie 单选题-4/知识点:章节测试 放射敏感性与可治愈性的关系 A.等于可治愈性 B.不等于治愈性,但两者有关系 C.与可治愈性无关 D.与可治愈性关系不大 E.以上说法均不对 单选题-5/知识点:医学伦理学 下列关于护理道德本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护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B.护理科学发展的快慢对护理道德影响不大 C.护理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D.护理道德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E.护理道德受社会道德的制约 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当调强束照射且射野数很多时,射野可以____,这样可以较好地控制靶区的剂量分布 A.直接穿过重要器官 B.避开重要器官 C.减少 D.增加 E.不变 单选题-7/知识点:章节测试 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照射剂量超过多少时,可出现第二次食管炎 A.2000cGy B.3000cGy C.4000cGy D.5000cGy E.7000cGy 单选题-8/知识点: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 动态楔形板 A.是使用固定楔形板运动实现的 B.是使用独立准直器实现的 C.是使用60°楔形板合成的 D.是利用剂量率动态变化实现的 E.对射线质有影响,使射野输出剂量率减少,照射时间加长

脑干肿瘤完整切除操作技巧详细图解

脑干肿瘤完整切除操作技巧详细图解 脑干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20%,占成人颅内肿瘤的1.5%~2.5%,脑干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他包括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成血管细胞瘤、脱髓鞘病变、肉芽肿等。根据CT、MR,目前脑干病灶的分类有四型(图1),不同类型的脑干肿瘤手术入路不同(图2,3)。脑干曾长期被视为“手术禁区“,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其术前细致的手术评估、合理的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有经验的手术团队至关重要。 脑干肿瘤分型 ?I : 弥散性 ?II:局灶固有型 ?III :局灶外生型 ?IV:颈延交界型 图1:脑干肿瘤的各种位置类型,从上到下依次是:中脑顶盖局限型(II),中 脑内生局灶型(II),脑桥背侧外生型(III),脑桥内生局灶性(II),脑桥弥 散型(I),延髓背侧外生型(III),延髓内生局灶型(II),颈延交界型(IV)

图2:不同位置脑干肿瘤的手术入路

图3:图示根据脑干肿瘤不同位置,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 Step-by-step脑干内局灶性肿瘤切除术 图A:根据术前脑干肿瘤位置和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脑干安全区”为手术通路,局灶性脑肿瘤的脑干切口,需牢记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在某些情况,肿瘤最接近脑干表面的区域不一定是切口的最佳位置。进入脑干安全区,要注意脑干内肿瘤通常会扭曲正常的解剖结构并取代正常的位置,可以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定位克服这样的弊端,并提示功能区和非功能区,以选择最佳切入点,避免脑干损伤。 图B:脑干表面的切口,在脑干表现做小于1cm的切口,如果是囊性病变,可以洗出 囊性内容物来获取更多操作空间。

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家长需要知道的事情

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家长 需要知道的事情 脑干是中脑、脑桥、延髓的统称,是链接脊髓和大脑的重要结构,里面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以及传导通路。脑干控制着呼吸、心率、视觉、听觉、走路、说话、进食、肌肉活动等重要生理活动,脑干毗邻着下丘脑、小脑、第四脑室,其上还附着着给大脑供血的两条通路之一的基底动脉,因此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脑干胶质瘤概述: 脑干胶质瘤分3大类:一种是弥漫性脑干内生性胶质瘤(DIPG),脑桥比较多见;局限型,中脑延髓比较多见;脑干外生型,这种类型相比较来说比较好治疗; DIPG是一种快速生长的高级别肿瘤,常发生于5-10岁之间在美国,每年新诊断出来的儿童胶质瘤患者越300-400个,DIPG占75%-80%;它很难治疗,预后不良;有资料表明患有DIPG的3岁以下的儿童预后会更好。

脑干胶质瘤症状: 经典三联(颅神经症状、脑积水、共济失调); 颅高压所导致的呕吐; 运动传导通路受损的偏袒、共济失调; 颅神经病变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经常性误吸、面瘫、言语不清、复视等。 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手段: 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分两种,一种是切除病变为主;另一种是缓解症状为主; DIPG属于内生型的;无法手术切除,因此,如果因脑干肿胀导致脑积水;多会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来分流因梗阻导致的脑积水、来缓解颅高压引起的头昏、呕吐症状。

局限型和外生型的均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病变;手术原则上保留神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多的切除病变;手术切除程度对于病人的预后和生存期以及后续的治疗措施都至关重要。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所在世界脑干肿瘤手术切除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力。 2、放疗 放疗主要是通过集中放射线的能量来杀死肿瘤细胞;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质子重离子放疗具有相对传统放疗更科学的治疗效;其具有剂量分布集中、副作用少、精准度高、穿透力强、旁散射量少等有点而逐渐被临床推广。

脑干占位性病变

脑干占位性病变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脑干占位性病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干占位性病变,包括脑干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等(ICD-10: D43.103) 行开颅脑干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切除术(ICD-9-CM-3:1.591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神经外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可有头痛、感觉或(和)运动障碍、颅神经功能障碍(如复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等。 2.辅助检查: (1)脑干损害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1个月内头颅MRI T1、T2平扫加增强; (3)头颅CT。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手术:开颅脑干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2.术后酌情行放射治疗。 3.术后酌情行化学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脑干占位性病变。 2.拟行开颅手术。 3.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或CT。 (3)一个月以内的头颅MRI平扫和增强。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头CTA或MRA (2)头MRI DTI(弥散张力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