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准备:米尺,小棒,卡片,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等词语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机会。

师:请学生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你能用哪些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

学生代表发言(用手、笔、文具盒、书、橡皮)。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在测量之前要统一的测量长度工具。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学习厘米。老师出示尺子,观察尺子上有什么(数字、小线、小格)。

有些小线小格就是刻度线,你们仔细数一数,每个数字和下一个数字之间就是最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个小格。尺上的字母cm表示厘米的意思,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2、观察尺子上10厘米的长度,并画出来。注意从0刻度开始测量(师:巡视指导)。

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再测量有多少?

3、一支铅笔有多长,不小心掉地上发生断了变短长度应是多少?

用拇指比划感知1分米=10厘米

4、估一估一支粉笔长度是多少再测量,找一找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长度。

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合作交流:观察米尺上的刻度并说说有多少分米组成的。

5、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1分米。

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测量,展示学生的结果并与老师的1分米比较。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①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图钉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a.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评。)

三、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3.第14页量一量,第15页1,2,3题。

四、拓展延伸

师: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可方便呢。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同步教案

课桌有多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厘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2、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卷尺等 学生:尺子、铅笔、橡皮、曲别针、小棒1根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课桌的面是什么形?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摸一摸桌子的长,用手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子的长,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师: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量的结果是多少? (预设如下) 生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生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生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生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师: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尺子。(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 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 (2)认识厘米 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指导看书体会一厘米的长度。 帮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尺上还能找出这样的一厘米吗?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曲别针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曲别针的一端,看曲别针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曲别针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曲别针,再轻轻地抽出曲别针,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c.练一练。 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4)认识几厘米 a.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b.刻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4刻度是几厘米?从2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 b.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说完,就一一地量了起来…… 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 (反思此环节没有采用书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级学生更为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①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③教师补充。 (2)认识1厘米 ①认识1厘米。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图钉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的一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ef9578592.html,端,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毛晓雪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揭题 师:有三位同学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了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问: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回答。 小结: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同意的测量工具——尺子。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 2、认识尺子 课前小研究(一):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三、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小研究(二)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交流,汇报: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谈发现。 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 师:找到这么多1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吗?(学生试着比划) 师:老师课前给大家发给你们那根短短的小棒就是1厘米,拿出来,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棒,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把小棒抽出来,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看中间的间隙有多长,这段间隙的长度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有多长。(学生操作)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生比划,师验证,同桌再互相验证。)

《课桌有多长》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 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生活中常见的相关长度是1厘米左右的物体、1*8cm的卡纸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1、导入:“今年9月入学的时候,你发现教室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2、实际测量:“我们都换了新的课桌凳,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选择一种东西作为测量工具量一量。”

3、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等工具测量,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做有选择性的统计。 4、“看到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5.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交流与应用,人们就统一了测量的工具。我们比较常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尺子。 6、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用的尺子。课件展示不同用途的尺子。 7、认识直尺:“请你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显观察自己的直尺,再汇报观察的结果。 幻灯片出示一直尺,学生边说边演示各个不同的部分,教学生认识:刻度、刻度值、长度单位。 板书:竖线:刻度 数字:刻度值 0刻度:表示开始 8、在直尺上找出不同的刻度值。 9、观察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 10、两个人比一比,两把不同的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不是一样长。师出示不同的直尺如木质的、钢质的、塑料长尺等等和学生比一比。 11、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尺不管长度或材质是否相同,它们的0刻度到1刻

公开课《课桌有多长》教案

课桌有多长 教学课题:课桌有多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51、52页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长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看!我们教室的课桌摆得多整齐呀。想不想知道这些课桌的长度?(想!)。 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内容。 (演示课件2,板书课题——课桌有多长) 二、自主探索,讲授新知。 1、估计课桌有多长 师:(把代替课桌的纸板粘到黑板上,师边说边用手在纸板上比划长度)我们课桌的 长度是一样的!你能想到用什么工具测量出它的长度呢?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学生回答采用铅笔、书本、手等工具,老师把方法依次写在黑板上) 师:好!谁愿意采用以上的工具上来测量一下?(指名学生拿工具上黑板动手测量)板书: 铅笔:3枝 手:4拃 书本:2本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谁来说说原因? 生:因为他们用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师总结:同意她的说法吗?(同意!)没错!测量同样的物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 果就会不同,只有当工具相同时,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要找一个统一的测量

工具进行测量。那我们采用什么工具测量好呢?——尺子 (演示课件3,揭示采用直尺来测量物体) 活动(一)看一看!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尺子,认真观察一下,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 (演示课件4)生:有数字0、1、2、3、4……有许多线,有长的短的,有字母cm。(随学生的回答老师闪动尺子的各部分) 师补充: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叫刻度线;0刻度在尺子最左边,表示起点;尺子上的“c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也可以用厘米表示。{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 师:请看大屏幕!0刻度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可以说是1cm,即1厘米=1cm。(板书:1厘米=1cm) 活动(二)指一指! 师:0刻度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那在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请大家指出来。(演示课件5) 生1:数字2——3是1厘米长。 生2:数字4——5是1厘米长。 、、、、、、、、 师:我们用一句话话来说,即尺子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师:那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木棒,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厘米。(老师动作示范)伸出食指和拇指夹住小木棒,然后慢慢抽出小木棒,这时候我们食指和拇指之间的长度大约就是1厘米。好!甩一下我们的小手,放轻松,我们再来比划一次。(重复刚才的动作,让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师:请大家把小木棒放到一边,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好!)听口令!(师生一起进行“拿”、“放”1厘米的比划游戏) 活动(三)找一找!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那除了在尺子上能找到表示1厘米的长度之外,想一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呢?谁愿意来说说? 师:老师给点提示你们,比如说从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我们的学习用品中去找。(演示课件6)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边说边演示课件:食指的宽度、指甲盖的宽、鼻孔等;橡皮的厚、钉书钉的长、书本的厚度、透明胶的宽等。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精品教案

《课桌有多长》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桌有多长。(教材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教具 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一幅图。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生1: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生2:是啊,一拃,一支铅笔,它们本身的长度就不相同,当然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了。 生3:要想测量准确,就应该选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用不同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自主探究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先认真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哪段长度是1厘米呢?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设计意图:直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直尺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 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也是2厘米。 【设计意图: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是多少,它们这样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该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三幅图。 生1:铅笔长是5厘米。 生2: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第一只和第三只小熊测量的方法根本就不对,第四只小熊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得出铅笔的长度,但不如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直接。 生3:通常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从直尺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直尺刻度的几厘米,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3.量一量、画一画。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哟。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课桌有 多长 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教材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师:学校要添置一批新课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们课桌的长度.你能利用身边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结果告诉他们吗?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1. 认识尺子. ①投影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即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认识刻度0、刻度 1、刻度 2等,认识厘米,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加深刻. 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②认识 1 厘米 指出:从 0 刻度线到 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 1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 cm.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 1 厘米的长度. 组织讨论: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 1厘米?相互说,指名说.

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先指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 1厘米的长度.再联系生活实际找 1厘米长的物体,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 ④认识几厘米. 引导认识 2 厘米,5 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 厘米和 5 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几厘米吗? 2. 学习测量方法. ①出示一支铅笔.你怎么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②PPT出示 4 只小熊测量铅笔.你发现了什么? ③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 刻度线,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④怎样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1.完成“估一估,量一量”. 2.画一条长 8厘米的线. 3.练一练第五题. 怎样用断尺画出一条长 6厘米的线? 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做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cm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再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最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度是1厘米的物品.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课桌有多长 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课桌有多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尺子、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测量课桌的图白板:放大镜突出两个小朋友的手上动作。 问: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看懂他们是怎么测量的吗?

教师及时总结: 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所以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人们一般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短。(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白板展示最佳) 1、认识尺子上的1厘米大屏幕出示尺子 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 数字:从0到10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刻度:长的线之间就有1大格白板:标注 长度单位厘米: ①问: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 ②指导看自己的直尺 2、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拤a.用尺子上的1厘米拿手拤一下。 (师:投影出示 1厘米的小棍师示范拤) 让学生感受1厘米小棍(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棍的长度是1厘米), 想b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对照尺子想一想,尺子上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二、说学生 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学生尺每个学生都见过),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当然不一定很准确地使用,所具有的知识也未必全面),比如说,在完成“连一连”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他们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在裁纸活动中,有的学生没有剪刀,为了将纸撕齐,以尺子压纸边进行,也是取用了尺子的直,可见,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当全班一起了解物体长度时,有个别学生最先试着用尺测量,就会带动其他学生效仿。二年级的学生都有模仿和好动的习惯,知

道的学生会向不知道的同学甚至全班传授,公布结果;而不知道的学生会转身,回头,甚至下座位,问、看别人怎么做。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中就要给他们时间,有要求、有目的地让他们表达自己,在争论与探索中获取知识。?本班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不及之处,使得课前的设计会发生许多变化,不能按事先预计好的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应面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4.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 很自然地引入主题:我们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测量物体。?(二)讲授。 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在这里若出现大多数学生已经很熟练地说出×ד厘米”,在后面的学习中请学生留心找一找答案是什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2课桌有多长》word教案

6.2.1课桌有多长 主备教师:丁亚东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卷尺等 学生:尺子、铅笔、橡皮、曲别针、小棒1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课桌的面是什么形?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摸一摸桌子的长,用手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子的长,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师: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量的结果是多少? (预设如下) 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尺子。(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 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 2、认识厘米 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指导看书体会一厘米的长度。 帮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尺上还能找出这样的一厘米吗?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曲别针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曲别针的一端,看曲别针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曲别针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曲别针,再轻轻地抽出曲别针,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a.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b.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4、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0 刻度到3刻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4刻度是几厘米?从2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 ②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电机小学周会芳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2课时——《桌子有多长》。 我通过六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课桌有多长》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要让学生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4(. 3、重难点: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4、教学准备 绘制放大的尺子图;制作幻灯直尺图,便于学生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准备各类尺子(米尺、钢卷尺、皮尺),拓宽学生认识尺子的知识面。 二、教法: 1、实验发现法 2、直观演示法 3、设疑诱导法 三、学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 自学法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探索新知 实践应用 总结提高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二)探索新知,体验成功 1、测量:看课件用手、文具盒、笔测量(引入尺子,并为介绍尺子做铺垫) (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认识尺子 介绍刻度、刻度线、0刻度、长度单位(厘米)和1厘米,1厘米=1cm;感知1厘米有多长;并找一找周围的事物中有哪些东西大约是1厘米。 3、量物:通过测量1个三角板、一支铅笔的长度来教学生测量的方法。 a)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 b)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整刻度量起,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的差等于几,就是要量物体的长度。 4、量线、画线 量线方法和量其他物体的方法一样。画线方法:先画一个端点,端点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数出规定的长度,画出另一个端点,连接两个端点,所得图形就是规定长度的线段。也可以从任何一个刻度画到另一个刻度,两个刻度的差等于几,就是要画线的长度。 (三)、应用实践 完成课本作业

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定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参赛号:0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课桌有多长》。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 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 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尺子是每个学生必配的学习用具),他们已经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1厘米有多长还不是很清楚,还没有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1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 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一一厘米(cm),知道1厘米有多长;清楚 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 3?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产生讨论和思辨,发展学 生数学思维, 【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行为 习惯和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便利贴。 【学具准备】直尺、橡皮、铅笔、1米以上的软尺【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追问:同样的课桌,为什 么测量结果不一样?了方便,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有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尺子作为工具。 小结: 二、自主探究,认识尺子 1 ?活动一:了解直尺。 尺子上都有什么呀?(课件出示直尺,学生观察后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1)数字。学生读数并说出尺子上的0表示的意义。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揭题】 1、观看视频 师:有三位同学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了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三段视频) 问: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小结: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同意的测量工具——尺子。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 2、认识尺子 课前小研究(一):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三、【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小研究(二)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交流,汇报: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谈发现 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

《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课桌有多长》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揭题】 1、观看视频 师:有三位同学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了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三段视频) 问: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小结: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同意的测量工具——尺子。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了。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 2、认识尺子 课前小研究(一):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小研究(二)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交流,汇报: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谈发现 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基本功训练 提问:怎样量教室的长度,测量物体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给我们班级更换了新的课桌,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 2.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课桌需要做多长。 3.示课题:课桌有多长。 三、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选择的工具不一样。 3.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厘米。 板书:厘米cm 四、自主探究,解疑分享 1.拿出标有厘米刻度的尺子,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 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3.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比画一下,建立1厘米的表象。 4.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对照尺子想一想,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你发现了什么? 5.请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6.估一估自己的不同手指有几厘米长,然后量一量。 7.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 8.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9.先让学生自己量一量铅笔的长度,组织学生观察小熊它们这样量对吗? 10.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量一量”“画一画”,重点强调量法和画法。 五、课间放松

《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1-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 长度。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教具:直尺、课件 学具:直尺,1㎝长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们想知道 吗?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测量课桌有多长? (板书:课桌有多长)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汇报结果:6拃长,3个文具盒长,2本半书长,4支铅笔长…… 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因为测量工具不同)要使测量得结果一样,应该怎么办?(统一测量工具) 师:看来,统一测量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卷尺、直尺、软尺……)今天我们来认识直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尺 课件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从直尺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师板书: 有0→起点) 有㎝→长度单位厘米→㎝ 有数字0、1、2、3、4、5、6、7、……→刻度值 有竖线→刻度线 2.指导书写㎝ 3.认识1厘米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从哪到哪表示1厘米) 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写作:1厘米或1㎝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生汇报交流。 4、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小棒大约有多长?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小棒的一端,看小棒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小棒的长大约就是几厘米) ②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小棒,再轻轻地抽出小棒,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5.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生:指甲盖的长,橡皮的厚度,食指的宽,图钉的钉长,田字格的宽度 …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2 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教材第51、52页)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课件、刻度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一幅图。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生1: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生2:是啊,一拃,一支铅笔,它们本身的长度就不相同,当然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了。 生3:要想测量准确,就应该选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用不同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先认真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哪段长度是1厘米呢?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设计意图:直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直尺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1 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也是2厘米。 【设计意图: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是多少,它们这样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该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三幅图。 生1:铅笔长是5厘米。 生2: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第一只和第三只小熊测量的方法根本就不对,第四只小熊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得出铅笔的长度,但不如第二只小熊的测量方法直接。 生3:通常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从直尺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直尺刻度的几厘米,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课桌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准备:米尺,小棒,卡片,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等词语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机会。 师:请学生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你能用哪些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 学生代表发言(用手、笔、文具盒、书、橡皮)。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在测量之前要统一的测量长度工具。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学习厘米。老师出示尺子,观察尺子上有什么(数字、小线、小格)。 有些小线小格就是刻度线,你们仔细数一数,每个数字和下一个数字之间就是最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个小格。尺上的字母cm表示厘米的意思,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2、观察尺子上10厘米的长度,并画出来。注意从0刻度开始测量(师:巡视指导)。 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再测量有多少? 3、一支铅笔有多长,不小心掉地上发生断了变短长度应是多少? 用拇指比划感知1分米=10厘米 4、估一估一支粉笔长度是多少再测量,找一找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长度。 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合作交流:观察米尺上的刻度并说说有多少分米组成的。 5、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1分米。 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测量,展示学生的结果并与老师的1分米比较。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①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